珠村[Zhūcūn] 历史地名。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珠吉街道辖内,属珠村北居委会。南宋绍兴元年(1131)建村,因此地有灵山、高岗、高坡三个圆形山岗,初称“珠岗”。明朝末年后基本上称珠村,也称朱紫乡。20 世纪 60、70 年代改称卫东大队,后复称珠村。民国时期属番禺县第四区黄村堡乡,1953 年起属黄埔区珠村乡,1960 年起属黄埔区东圃公社,1985 年起属天河区东圃公社(东圃镇)。2003 年 1 月归属珠吉街道管辖。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
珠村的由来
珠村的始祖,最先落脚在苍莽的大灵山一带,这里本有三个圆圆的、像珠子一样的山冈,所以珠村最早叫“三珠岗”。随着人口的增多和珠江的不断变窄,村民往南迁居,开辟滩涂,在肥沃的冲积平原上,建起了新村庄。从中国传统的风水学来看,珠村符合‘枕山、环水、面屏’的理想人居模式——它濒临珠江,后有大灵山,前有一河之隔的升旗山。
2.1 历史考究 春秋时期,珠村还是一片蛮荒之野,战国时期则为“
扬越”。公元前214年,
秦始皇统一岭南,设
南海郡,郡治设在
番禺,珠村所在区域属
番禺县鹿步司。
珠村建于
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因村旁有3座圆圆的、珠子版山岗——“三珠岗”而得名珠子村,现简作珠村。明清时期,曾称为“
朱紫”。有人认为,这是借“珠子”谐音而改的雅名,族谱记载则取“朱衣耀映,紫气辉腾”之意。
民国26年(1937年) 起,珠村归属广州市。解放后,又先后归番禺县和广州市管辖,1985年以前为广州市郊区管辖的行政村,现隶属广州市
天河区。
2005年,在距离珠村东北一公里的吉山村,考古人员发现有东汉、晋代的古墓群。他们推测,珠村的形成历史也许会更早,可以上溯至东汉时期。
2.2 潘、钟两姓
珠村村民主要由潘、钟两姓组成,
潘姓有11个房支,
钟姓有2个房支, 每个房支据一片领地,形成13 个居住生活组团, 组成
上社、中社、下社三大组团。
现珠村第一大姓潘氏,以“荥阳”为堂号,据其
族谱记载,他们
本姓姬,是
周文王的儿子毕公的后代。毕公的儿子被封于潘,其后,子孙以地名为姓,
将姓“姬”改姓“潘”。南宋末年,潘氏的一支,从
韶关南雄迁居至广州番禺化龙细墟镇。珠村一世祖潘宗胪,曾任广西
桂林府灵山县丞,“因避海寇,携幼隐名始居鹿步都”,
潘姓开始定居在珠村。
钟氏以“颍川”为堂号,是秦末汉初钟接的后代。
钟接是
黄帝的第59世孙,秦末楚将
钟离昧的儿子,祖籍河南颍川
长葛。长葛钟氏
魏晋时期曾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出过许多名人,被称为“邑中望族”。南宋初年,
钟姓迁入珠村。
北宋初,
防御使钟轼率军南下,留守广州,成为南迁始祖,其子孙迁居至现在的珠村。
此外,珠村一直流传着潘、钟两姓本是姻亲的说法。原来,钟姓南迁始祖钟轼娶了当时的相国、宋代名将
潘美的女儿为妻,而潘美,正是珠村潘氏的祖先。
景观节点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珠村周边物业看涨,高楼争先恐后立起。但珠村人的决心,使珠村保留有8000㎡历史建筑群;其中文物建筑44处,祠堂33间,庙宇社坛8处,以及珠村农民协会旧址、海军一条巷、潘文治故居3处。
5.1 北帝庙
因珠村的
地理位置和潘文治与蒋介石的私人情谊,北帝庙曾是黄埔军校一期的训练基地和考场,成为廖仲恺、蒋介石和
苏联顾问鲍罗廷等军政要人经常出入的地方。从1924年11月8日起,第一期第一总队学生进行毕业演习(考试),指挥部就设在北帝庙,当时的
总指挥是教练部主任何应钦;
学生军则住在明德堂。
北帝庙的魁星阁曾作为黄埔军校的弹药
中转站。由于
黄埔岛四面环水,交通不便,而珠村交通方便,又近火车站,于是
第二次东征陈炯明时,黄埔军校就先把弹药运到北帝庙,有火车时再由农民协会会员抬去吉山车站。
5.2 潘文治故居
潘文治故居,被人们称为“洋楼”,曾是国共两党高层聚会的地方,还一度用作东征军
弹药库的中转站。
5.3 潘氏宗祠
潘氏宗祠,曾作为
东征军弹药库的中转站;宗祠大门两边有对联“鱼化三珠水,霞明一县花”,“一县花”,歌颂
潘岳当年的事迹。
5.4 祈愿树
“祈愿树”位于北帝庙桥旁,是珠村众多“开村树”之一,也是“古村”的村口标志。该树为
榕树,已有500年以上树龄,虽然
树干上有
白蚁入侵的痕迹,但仍然盘根错节,枝繁叶茂,深受村民喜爱。
5.5 南门上街与南门下街
5.6 文华社
文化社中有一池塘,绕塘有潘氏宗祠、环翠潘公祠、梅隐潘公祠、恒上潘公祠、
仁可潘公祠、礼可潘公祠等六座宗祠。池塘边上设有一个社坛:水浸社,供奉“社稷之神”。神位半浸浴水,上香须涉水而过。池塘边还有两棵百年古树,叶片
墨绿,枝干粗壮。
5.7 海军一条巷
在珠村东桥
大街上有一条始建于明代的小巷,那就是“海军一条巷”。小巷宽约2米,长约70米,分布着6户海军将领的故居。这些房屋,现在大多为这些海军将领的后代所拥有,虽然略显残旧,但昔日风貌依然可辨,有的房子还有人居住着,有的则大门深锁。
5.8 中东上街
区位背景
《潘氏大宗图谱》曾记载珠村昔日美景:“灵峰秀其脉,枝山列其屏。紫水环其地,梅圃接其壤,南带
珠海风,帆沙乌烟
云竹树若隐若现,洵岭海见一大观也。”珠村濒临
珠江,后有大灵山,隔河相望有一升旗山;升旗山位于
黄埔军校内,
比大灵山要矮一些。
珠村是位于隶属
天河区珠吉街(原
东圃镇),
广州市中心区东部边缘、
广九铁路与
中山大道之间,西侧不远处为
东圃客运站。由于紧靠交通繁忙的中山大道,且临近
黄埔区,南门牌坊BRT珠村站有多条公交线路经过,因此出行比较方便。虽然在天河区内,但并不如在广州新轴线上的
石牌村繁华,却较适宜居住。
风土民俗
6.1 舞狮 村里每逢正月都会舞狮。
6.2 拜猫
每年的正月十六是珠村人“拜猫”的日子,据说这一天是“猫神”(村民亲切地呼之为“猫老爷”) 的诞辰。“猫神”平时
都安放在村中的北帝庙里,祭拜活动就在北帝庙进行。这位猫神据说是一个
村神,自开村始就住在北帝庙里,和北帝为伴,从未分开。
“拜猫”没有特定的
时间表,也没有统一的
组织者,由香客们自带祭品按传统方式进行,整个祭祀活动持续十几分钟。传统的“拜猫”活动由两部分组成:“拜猫”和“拜小人”(也称“打小人”)。“拜猫”整个过程大致分为呈献祭品,焚香祭拜,烧
猫纸和吃
猫饭,祈求风调雨顺、免灾逃祸;“拜小人”在社坛的拜桌上进行,重“拜”不重“打”,以求和睦。
6.3 拜太公
一个朝代的
开国皇帝谥号“太祖”,一个家族的始祖则为“太公”。
清明后的第三个周日,是珠村“拜太公”的重要日子,所拜之人即为潘文治。整个祭拜仪式包括点香、敬酒、念
祭文。
6.4 龙舟节
“珠水阔,珠溪连,珠村人仔会扒船,扒得快
好世界,探完珠江探石牌。” 一首童谣传唱珠村数百年。在珠村,
龙舟节活动精彩纷呈,除了有为人所熟悉的端午
扒龙舟以外,还有其特色活动。
6.4.1 “乌龙公”
珠村有两条200年历史、纯正
坤甸木制作的龙船“乌龙公”(即龙船王),原藏身于珠溪东桥附近的农田里,后因经济建设迁到
深涌河底。该船鼓位比一般龙舟宽15厘米,长多7米,造船的船板也加厚,所以当其与风浪搏击时特别稳,有“乌龙公敲起锣鼓快过风”的美誉。
以前,
老人会带着小孩到“乌龙公”上取龙船水喝,据说可以消除百病、身体健康。每天在乌龙公从珠村出发时,都会用
圣水兜装上圣水,然后用珠村北帝庙前的
龙眼树叶蘸水洒在各龙船划手的头上才出发,以求顺风顺水,平安、吉祥。龙船盛事结束后,圣水兜就会高价投标。
可惜由于现在河面上建了5座大桥和10座小
铁桥,同时旁边有些商铺为通行把河涌盖了起来,因此村民们每年都好在“散龙船标”前一天拆桥掀盖,让“乌龙公”回家。
6.4.2龙舟“招景”
每逢
农历五月初一都是珠村龙舟“招景”的日子,各村龙舟前来“应景”相会,在珠溪水竟渡巡游。应景时,各村
龙舟会经过
莲溪村、宦溪村、黄村,形成“莲溪景”和“宦溪景”和“黄村景”。
在珠村龙舟“招景”的深涌旁有广州市一个龙舟亲水公园,以龙舟文化为主题设计,有具
明代建筑特色的龙舟指挥检阅台,有梯级型的观众席,还有更适合龙船划手上落的龙舟靠岸长台以及龙桥等。
6.4.3 “散龙船标”
热热闹闹的赛龙结束以后,“乌龙公”趁潮回村,汇报“趁
龙船景”的成绩。龙船靠岸后,龙舟健儿和村里的老人、孩子在
祠堂里吃过传统的
龙舟饭,就在祠堂前举行龙船圣水兜(装
黄皮叶、舀珠溪“圣水”以洗涤
船身)、禾兜(盛载
采青禾谷)的
投标拍卖。“散龙船标”结束,
龙舟节“谢幕”。
6.5 乞巧节
农历
七月初七,
乞巧节,又名“七姐诞”,是一个富有
中国民族韵味的妇女节日,始于汉代的“
牛郎织女”爱情故事。
珠村享有“中国
乞巧第一村”盛名,且自2005年开始举办“
广州乞巧文化节”;珠村的“乞巧”已成为天河区、广州市的
文化品牌。
6.5.1 “拜神菜”
“七夕”前两三个月,未嫁姑娘开始用
通草、
色纸、芝麻、米粒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
小玩艺,还将谷种和
绿豆放入小盒里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或“拜神菜”。
6.5.2 “迎仙”
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
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自三更至五更,连拜七次。
6.5.3 巧手
拜仙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
灯影将线穿过
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
6.5.4 “摆七娘”
“珠村大祠堂,要摆大七娘。小女勤乞巧,男儿换靓装……”这是清末民初珠村举人潘名江的《珠村七夕吟》,生动地记录了旧时珠村乞巧节的盛况。广州珠村自明清时期已经盛行“摆七娘”,女子做“七娘”秀巧手,男子借物看人,有钟情者便
托媒说亲。“摆七娘”成为了一座婚姻的桥梁。抗日战争爆发后,广州沦陷,珠村的“摆七娘”全部停止。抗战胜利后,曾一度恢复,解放初期珠村还出现了男子“摆牛郎”。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又再度停止,直到1998年才再度兴起。2001年珠村东南社“良潘公祠”的那堂“七娘”还被广州近代
历史博物馆录像收藏,艺术品被
广州博物馆收购,长年存摆在广州博物馆内。
6.5.5 “乞巧文化”注册商标
2006年11月,由广州乞巧文化节组委会、珠村
实业有限公司向
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乞巧”文化品牌相关的商标。这次共申请注册5个商标,涉及到8个类别的商品,
主商标是:“
广州乞巧文化节”,分商标是:“乞巧女儿”“乞巧婆婆”“珠村乞巧”“巧七娘”等。
“乞巧文化”
注册商标主体由垂直的银针和飘逸的红线构成抽象的汉字“中”“巧”,结合传统仪式用针钱“乞巧”,体现中国乞巧文化的浓厚特色。
6.6 唱大戏
村落形态
为方便阐述,下文以“旧村”代表珠村
古村落,以“新村”代表现在的珠村。
“旧村”北依大灵山,珠溪河绕村蜿蜒而过,山环水绕,形成了宜人的
自然环境。“新村”把山脚纳入其中,东西两侧为河涌所环绕。
为了明确村庄的边界,在其周边植以“开村树”,如现今保留于北帝庙桥旁的“祈愿树”,即为“旧村”村口。
无论“旧村”还是“新村”,其间皆水网密布,潘、钟两姓13房支,建筑群落以池塘为中心,布以多个祠堂,附近还建有社坛或庙宇,往外为民居。池塘与外面的珠溪相连通,随着珠江潮起潮落。
经济产业
8.1 主要收入来源
几百年来,珠村经济以
种植蔬菜、水稻、水果为主。改革开放特别是上世纪90 年代以后,随着广州
城市中心的东移及
农村城市化不断加快的步伐,由于土地不断被征用,村中现仅存留少量菜地,村民经济不再以传统的农业为主,而代之以股份分红和私房出租。
广州珠村挖掘机配件市场在全国以货齐、量大、价优、
周转期快捷等优势位居全国
工程机械市场第一,在业界备受关注。记者于近日走访了珠村挖掘机配件市场。
珠村机械一条街原来是一个
菜市场,自1993年开始才有做挖掘机配件的商铺。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以及国家大环境需要,珠村挖掘机配件市场的
快速扩张,成为共有两百多家商铺的全国最大的挖掘机配件集散地。中国的
“十一五”计划中需要大力发展国家
基础建设,而且
销售渠道还有开发的空间,珠村挖掘机配件市场还有一定的发展潜能。
珠村名人
7.2 潘文治 潘文治,著名爱国将领,其夫人是宋美龄的嫡亲表姐。潘文治早年就读
黄埔水师学堂,后远赴英国留学,返国后跟随孙中山先生进行
护法战争等,孙中山称赞他“志行纯洁、深资倚畀”。1924年,孙中山任命其为海军练习舰队司令、
海军少将和筹备中的
黄埔海军学校校长。
珠村潘家一门出过3名海军将领:潘文治(民国海军总司令)、其六弟潘文绚和七弟潘文谱(皆曾任海军军舰舰长)。此外,珠村还走出了40多名海军将士。
村落发展
9.1 村落特色
珠村历史悠久,具有典型的水乡格局,并有北帝庙、潘文治故居、潘氏宗祠、珠村农民协会旧址、文华社、海军
一条巷等重要景观节点。珠村所保留有的风土民俗众多,有舞狮、拜猫、拜太公、
扒龙舟节、摆七娘、唱大戏等,具有“中国
乞巧第一村”之名。经济上,珠村还是中国最大
挖掘机配件集散地。
9.2 发展优势
在
储冬爱老师的《广州珠村“拜猫”习俗调查与分析》提到,“拜猫”的香客不仅仅是当地的村民,同时也有广州市区内的市民,而且类似的香客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她还提出,城市化对乡村民俗的影响并非是单向的;在
城市文化改变乡村民俗的同时,乡村民俗中一些传统坚固的成分,也正随着城市文化与人际的便捷交流而悄悄地向城市传播渗透,使得乡村的民俗传统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城市
文化认同。
此外,天河区近年兴起的“
乞巧文化节”也大大地提高了珠村“
乞巧节”的知名度,吸引更过人关注的目光。通过设置“七夕路”
旅游路线,展现“摆七娘”,让游人了解珠村的
历史风貌和风土人情。此外,珠村正酝酿建
旅游村,借鉴深圳
大芬村“
中国油画第一村”的做法,建
乞巧文化手工艺品展览馆。
这一切都表明了珠村特色民俗文化复兴的可能性。
9.2.2 区政府及地方管理部门的重视
9.3 存在问题
9.3.1
水环境问题一方面,由于居民为了方便经营,把水道封闭起来;另一方面,因为缺乏
污水处理设施,大部分
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涌、水塘,使清溪变为浊流,常年散发恶臭,滋生
蚊蝇。
珠村“旧村”道路等级低且不成系统,对外交通只有3条宽5~7m的道路,对内多为2m左右,不能满足使用和消防要求,
火灾隐患极大;“新村”道路较具系统性,但
路宽仅有2~6m。与此同时,
建筑高度却在不断增高,D/h<0.5的比值使街道感觉变得更为狭窄,给人以严重的压迫感。
受出租屋利益的诱惑,新建筑不断拔地而起,“新村”整齐划一,但“旧村”布局混乱。在住房建设如此畸形的发展下,造成大量房屋闲置。
9.3.4 缺乏个性的新建筑
新建的民居采用的都是所谓的
洋楼风格,外墙面尽是粉的、白的
马赛克,失去了如当地祠堂、寺庙或
古民居般古色古香的韵味。
在
经济利益等因素的驱使下,“旧村”内普遍出现超面积、超层数的违章建设,造成安全隐患。
9.3.7 外来人口管理问题
9.4 村落发展
造成珠村现存众多问题的主要成因是
城中村特有的城乡二元
管理体制和村民们的意识问题。因此,考虑珠村未来发展的问题时要重点关注以上两个因素,同时还要利用珠村现有的优势,展现自己的特点,达到可持续发展。
珠村的发展需要规划先行,正确做出珠村的发展定位尤为重要。鉴于珠村特色的乞巧文化,仿照广州
猎德村的开发模式并不妥当;然而,又不能将其作为单纯的旅游村落来开发。且看现有实例,
佛山的
大旗头村作为一个观光景点来开发,虽能较完好地保存古建筑群落,但空置的村落缺乏生活气息,感觉就像偏僻角落里的艺术品,甚少有人问津。此外,珠村村民们有一定的古建保护意识,也延续着许多风土民俗;因此,我认为,珠村应保留其水乡风格,作为一个感受
岭南民俗的交流平台来开发。
针对民俗开发,先
要村里的传承保留,在此基础上开办展览,利用媒体宣传,举办相关比赛,让村外人参与,此外还可举办相关
学术交流和国际论坛。对于乞巧文化的宣扬,
番禺区文联副主席符中杰比喻说:“乞巧文化不应该太急走向市场化。正如城市绿化一样,绿化是城市中的一部分,当绿化环境融入城市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总体大环境好了,
经济效益也就出来了。” 同理,民俗开发也不能急于求成,举办的比赛也应注重其本质问题,不能像
西关小姐比赛那样沦为选美的借口。
珠村的传统复兴之路,除了可以借用民俗特色的契机以外,还应利用村落里那8000㎡的
历史建筑群。黄埔军校的渊源以及潘文治故居等革命历史资源是作为
旅游开发的卖点,也能吸引台湾游客。通过这些传统景点,带动地方经济;成立保护传统基金,以求有心人出资相助,利用资金,修复历史建筑,帮助重饰居民。民居重饰若能办到拆楼重建当然好,但这并不意味必须如此;与当地古民居的主要建筑要素结合处理沿街立面,创造氛围,也是不错的选择。然而,民居的再装修不可能一步就班,但可先沿某条道路开始,如七夕旅游路线。
对于建筑密集、房屋空置率高、违章建筑多等问题,宣传教育必不可少。通过加强宣传教育,让村民对这些问题有利弊得失的正确认识。
水环境方面,首先应该要提高村民的
环保意识,减少垃圾的投入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其次,疏通河涌、水塘, 清除淤泥;在市政设施建设上,完善排污管线布局和
污水处理系统;再有,改良现有水网结构,形成
水循环,恢复水乡风貌;同时,利用生物措施治理
水污染,造就良好
生态系统。若想锦上添花,还可砌
石岸,做驳岸,修理岸道,种植绿化,美化岸边景色。
环境方面,还应重视村内的绿化面积,在保护古树的同时,也可增加宗祠等前部空间的绿化。此外,开发如沼气这类环保能源也是不错的选择。
在道路系统的问题上,以打造步行为主的内部系统和方便机动车行使的外部
道路网为目标。村内道路根据防火要求分为若干地块,地块之间设置4m宽。地块内道路采用2.5~3m尺度,同时要严格建筑高度。为了减少成排建筑带来的单调感,道路两旁可利用建筑间缝隙植以小树,鼓励
宅前绿化。外部环村布置道路,至少保证机动车双向行驶要求,并在珠村的主要出入口旁设停车场。
珠村发展,政府的力量不可或缺。他们应给于政策上的支持,确保村民的合法利益,落实原村民的“
市民待遇”,解除村民在改造问题上的后顾之忧。对于外来人口,政府也应考虑到他们的生活艰苦,妥善管理。
地产商对“城中村”的开发利益性较强,但我不绝对性反对,不过必须以保存珠村水乡风貌为前提严格控制。谈及资金,民俗复兴与旅游开发能带动地方经济;招商引资也有其优越之处;而珠村“中国最大挖掘机配件集散地”之名也并非浪得虚名。
历史文化
广州珠村起源于南宋,拥有悠久的历史,村内主要居住潘、钟两姓人士。从古至今,珠村都具有一定的地理优势。村落向心布局,山环水绕,古树环抱,水网密集。村内保留有较多历史建筑,也有
古树名木,皆为甚佳的景观节点,如:北帝庙、潘文治故居、潘氏宗祠、祈愿树等。珠村民俗活动丰富,有正月舞狮,拜猫,拜太公,过
龙舟节,摆七娘,唱大戏等。珠村还人才辈出,有清廉的潘岳,还是“中国海军之家”。
改革开放以前,珠村以农为生,现在则以股份分红和私房出租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并发展成为中国最大
挖掘机配件集散地。对于珠村的未来发展,应重点考虑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和村民们的意识问题,利用现有的优势,展现其水乡风貌。把珠村作为一个感受岭南民俗的交流平台,从民俗、旅游、道路、环境等方面进行开发,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公交路线
珠村站:
B1快线、B1路、B5快线、B5路、B15路、B16路、B17路、B20路、B
26路、B27路
参考资料
结果公开.广州市民政局关于公布《广州市地名保护名录(第一批)》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