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越文化
远古时代中国长江以南沿海的一带古越人独特的文化
百越文化,是远古时代中国长江以南沿海的一带古越人独特的文化。虽然在如今已经找不到一个名字叫做“越”的族群,不过,百越文化事实上却透过种种不同的方式,在很多不同民族的文化里面留下了种种痕迹。
历史渊源
百越族自远古至秦时代一直繁衍生息在中国长江以南沿海一带百越地区。“百越”在文献上也称之为百粤、诸越,并非民族概念,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据《汉书·地理志》记载,百越的分布“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也就是从当今的江苏南部(苏南)沿着东南沿海的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越南北部这一长达七八千里的半月圈内,是古越人最集中的分布地区,并非民族共同体
“越”即“粤”,古代“粤”与“越”通用。越与粤,古音读如Wut、Wat、Wet。是古代呼“人”语音,越是“人”的意思。百越的百是多数、约数,而不是确数。百越是对南方人的泛称。《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采草药》“诸越则桃李冬实”。在先秦古籍中,对于东南地区的土著部落,常统称之为“越”。如吕思勉先生所指出,“自江以南则曰越”。在此广大区域内,实际上存在众多的部族,各有种姓,故不同地区的土著又各有异名,或称“吴越”(苏南浙北一带)、或称“闽越”(福建一带)、或称“扬越”(长江中下游、江淮一带,含湖南江西局部)、或称“南越”(广东一带)、或称“西瓯”(广西中部一带)、或称“骆越”(越南北部和广西南部一带)...等等,因此,“越”又称被称为“百越
自秦朝统一中国后,随着中原移民的南迁,这些百越部落一部分被南迁的中原汉族所融合,大部分演化为今天的京族高山族壮族瑶族黎族布依族傣族侗族畲族仡佬族毛南族仫佬族水族等的少数民族,广东地区的南越、西瓯、骆越等部落演化为今天广东地区的壮族瑶族畲族等少数民族。
考古研究
江苏
1993年发现的南京汤山直立猿人化石表明,早在35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在此活动。距今六七千年前后,大江南北进入新石器时代兴盛阶段,据初步调查,江苏及相邻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约有上千处。其中苏州草鞋山文化、南京北阴阳营文化、常州圩墩文化等。
草鞋山遗址发现的6000年前马家浜文化水稻田,是目前中国发现最早有灌溉系统的古稻田。其出土的炭化稻,据研究属于人工栽培稻,为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栽培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实物依据。在草鞋山遗址下文化层发现的3块炭化纺织品残片,经鉴定距今五六千年,是中国现已发现最古老的纺织品实物。太湖周边地区出土的良渚文化玉器,数量众多,雕刻精美。生活在江南地区的新石器遗址的主人,后来成为百越的先民。
上海
现代考古发掘表明,上海地区至少有20多处原始社会遗址,属马家浜崧泽文化类型的青浦崧泽遗址,距今已有6000年历史。上海先民采集植物籽实,猎取野生禽畜,捕捉鱼虾,进而以石器、动物骨角为工具,种植谷物、饲养家畜。公元前2500年左右,上海地区进入良渚文化时期,出现男女劳动分工,农业成为主要的经济活动,陶器制作从使用慢轮进展到快轮,已出现原始手工纺织技术。马桥遗址距今约4000年,具有典型的百越文化的特点,出土文物1000余件,除了陶瓷生活用具、石器骨器,还有少量的青铜生产工具。
浙江
早在100万年前,浙江已出现人类活动。浙江共发现83处旧石器时代遗存点,其中七里亭遗址经证实,其属中国南方典型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共发现700多件刮削器、砍砸器、手镐等打制石器;七里亭遗址上、中文化层的年代从l2.6万年延续到99万年,下文化层距今至少100万年;七里亭遗址是东南沿海地区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存,也是全国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为数不多的超百万年遗址。
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建德人河姆渡文化、距今6000年的马家浜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良渚文化河姆渡遗址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叠压着四个文化层。经测定,最下层的年代为7000年前。以母系氏社、新石器时代、海洋文化为重要特征的河姆渡遗址呈现多个“考古之最”:长江流域首个远古遗址、国内唯一星体集群遗址、最具海洋文化特征遗址。
福建
福建地区最早出现的人种为“闽人”,是福建人种中的土著,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的先人,几十万年的进化学习过程中,从茹毛饮血慢慢学会了打猎、用火,后来甚至学会烧制器具,种植水稻。1989年,考古挖掘的漳州莲花池山遗址,距今40万年到20万年之间,是目前福建考古发现的,最早的一处先人生活遗址。1999年在这进行的考古挖掘的万寿岩遗址,距今18.5万年。以及距今1.7万年-7000年的奇和洞遗址;距今6000年的平潭壳丘头遗址;距今5000年的福州昙石山遗址。
广东
广东郁南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地点群考古发现,岭南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就有人类活动。旧石器时代中期,距今约12.9万年以前,岭南出现早期古人(马坝人)。在广东英德考古出土1.4万年前稻作遗存,学界关于稻作文明起源于百越岭南地区的说法逐渐得到越来越多实证的支撑。专家认为,英德狮石山牛栏洞出土的非籼非粳水稻硅质体,是稻作文明的实证,可以认定为岭南稻作文明的一个发祥地。盘古神话源于百越地区,在广东花都,盘古神话口口相传,延续下来的盘古王文化具专家推测已有1500年的历史;在农历八月十二的盘古王诞祭拜盘古,是至今在岭南一些地区仍旧保存的古老风俗;盘古文化在花都区狮岭镇都有非常久远的历史,公元506年南朝梁人任昉在《述异记》中记载的“南海中盘古国”,其遗迹就在今花都境内;在专家们看来,被视为中华民族创世神话的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应当起源于古代“百越”之地,而岭南,甚或说广东先民,有可能就是这个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神话之一的创造者。
缚娄古国青铜器编钟;1996年,龙溪镇银岗村发现先秦时期的陶片,发掘出广东最大的先秦时期的龙窑窑址;2000年在博罗县罗阳镇挖掘的春秋墓葬群里出土大批精美陶器瓷器铜器玉器水晶文物等,改写了整个岭南的文明史,岭南文明史得以上溯至3000年前。表明了岭南在秦朝之前就已经存在灿烂的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高度文明,岭南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广西
据考古发现,今广西地域早在80万年前就有原始人类繁衍生息。距今10万-2万年前,在今桂西、桂南、桂北地区活动的古人类进入以血缘为纽带的母系社会初期。约在5万年前,今广西境内古人类进入旧石器时代晚期。约2万-1万年前,广西境内古人学会制造和使用钻孔砾石和磨尖石器。距今1万-6000年前,境内古人逐步走出岩洞与河谷,向平原和滨海地区发展,今广西地区出现原始农业、畜牧业和制陶业。桂林父子岩遗址、大岩遗址甑皮岩遗址距今7000-10000年。
海南
最迟在1万年前,海南岛就开始了人类的活动。先秦至西汉时期,海南岛上分布着古百越人的一支——骆越。雒越人即是黎族的先民。在三亚落笔洞遗址出土遗物和堆积物年代距今约1万年,于旧石器时代末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过渡阶段。出土的石器来看,包括了敲砸器、砍砸器等多种工具,可以基本满足狩猎、劈柴所需;而从遗址中发现的堆积物来看,大量的蚌壳和大型哺乳动物化石等。
湖南
永州零陵区望子岗遗址距今3000至4000年前,是目前湖南本土人老祖先古越人最早的聚居地。遗址看到了当时人们是如何建房的。当时的人们在地面掘坑,坑的周围插上木柱子,用泥糊住木柱成墙,搭上棚子就成了建筑,这种远古的建筑方式在考古学上称之为“半穴式”建筑。在这些建筑的边上,从高到底延伸到已发掘遗址的边缘,可以看出这是当时的排水沟,雨水顺着房顶流到这条沟里,排到外面。
江西
武夷山地区的贵溪仙水岩悬棺遗址所处年代为3000年以前的春秋晚期,是当时生活在彭蠡泽东部水系的邗越人的古老葬俗。考古者在棺内一男性古人的头侧,发现一束长约5厘米的头发,两端齐整,专家推测这可能与越人特殊的习俗有关,此外,在江西出土的不少陶器上,多处有蛇纹图样或蛇形贴耳装饰。通过对赣东北、皖南、宁镇地区以及浙西北地区考古学遗存的调查和分析,发现邗越人不仅有规模宏大和较高水平的采冶业,而且有发达的青铜铸造技术,这可以从出土的商、周青铜器得到证实。
悠久文化
农业
根据目前考古学的证据,距今7000年的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很可能就是古越族所创造出来的文化。河姆渡遗址发现了稻谷、稻草和稻壳的堆积,是当时世界发现最早的稻作文化,后来在黄河流域的裴李岗遗址、贾湖遗址和长江中游流域的彭头山遗址等地发现了更早的稻作文化。苏州草鞋山遗址发现的6000年前马家浜文化水稻田,是目前中国发现最早有灌溉系统的古稻田。其出土的炭化稻,连同常州圩墩、高邮龙虬庄、昆山少卿山、溧阳神墩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炭化稻,为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栽培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实物依据。广东英德牛栏洞遗址考古发现水稻硅质体,将水稻驯化年代前推至最早1.4万年前,并据此推断广东英德牛栏洞很可能是世界稻作发祥地。
河姆渡遗址还出土了家猪尤其是幼猪的骨骼,表明中国饲养家猪的历史,也可以远溯到七千年以前,从而断定百越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猪的地区之一,古越族则是最早饲养家猪的一个古老族群。
建筑
“干栏式房屋”的建筑遗迹或模型,在南方古代“百越”部落分布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或在汉代墓葬中均有所发现。在浙江河姆渡遗址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许多遗址都有发现,如浙江的钱山漾、桐乡罗家角、江苏丹阳香草河、吴兴梅堰等遗址都有此类房子出土。云南的剑川海门口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见有这种干栏式住居习俗。江西清江营盘里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的陶制干栏式房子模型。四川成都十二桥商代遗址和湖北蕲春毛家嘴西周早期遗址发现的大型木构建筑群,说明夏商周时期干栏式建筑和住居习俗尚在中国的南方地区流行和发展。
青铜
百越人善铸铜器,如青铜剑铜铎(大铃)等。在古越人居地每每发现有青铜剑遗存;1965年在湖北出土一把越王勾践的宝剑,1973年在湖北江陵又出土一把越王州句剑。百越人的铸剑技术闻名天下,吴越故地是春秋时代青铜宝剑的故乡。干将莫邪的故事流传甚广,浙江莫干山即由此得名,并有剑池遗址。在出土的越王勾践剑等传世名剑的剑刃表面,均有着精美的菱形暗格花纹,历经两千四百余年,仍然纹饰清晰精美。测定与研究后,发现了越王勾践剑的配方成分。数据显示,该宝剑的青铜合金主要是由铜、锡以及少量的铝、铁、镍、硫组成的。虽然是同一把宝剑,可是剑的不同部位却有着不同金属配比,这要求金属器物在铸造的过程中,必须分两次浇铸才能使器物复合成一体,专业术语称之为“复合金属工艺”。早在春秋时期前越人就已经掌握了这项技术,实在令人惊叹。博罗公庄镇出土七件完好的属于春秋时期青铜器编钟
楼船
百越人不但铸剑技术高超,越人也擅长航海。越人“水行而山处”,为习水民族。古越人民素以善制舟楫,巧于驭舟,首创水师,富于航海经验而著称于世。先秦时期的百越人很尚武,越人除了善制剑之外还善水战,楼船这种大型战船就是越人发明并最先使用的。楼船是一种具有多层建筑和攻防设施的大型战船,外观似楼,故曰楼船。
《释名》中对楼船上层建筑的记述是:“其上屋曰庐,像庐舍也。其上重屋曰飞庐,在上故曰飞也。又在其上曰爵(雀)室,于中侯望之如鸟爵之警视也。”
唐《太白阴经》记载:“楼船:船上建楼三重,列女墙、战格......忽遇暴风,人力不能制,不便于事。然为水军,不可不设,以张形势。”
陶器
百越地区的陶器较有代表性的是印纹陶与黑陶。考古学家普遍认为,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各地的以几何印纹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可能也是由古越族所创造出来的。最近数十年来的考古发掘表明:这种以几何印纹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在时间上从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一直延续到商周秦汉时期,在空间上则遍布于中国东南地区及岭南一带。先秦时期出现在中国南方的这个陶系,其特点是在陶器的表面装饰有各种几何图形的花纹图案;印纹陶最早的考古发现是在1914-1915年广东南海发现的实物,被视为南方新石器时代晚期最具特色的陶器。江浙良渚文化的陶器黑陶,以夹细砂的灰黑陶和泥质灰胎黑皮陶为主,轮制较普遍。
酿酒
古越人最早发明烧酒蒸馏法,人开创了酿酒文化先驱。在连县的一座晋代墓葬中,曾出土了一件陶甑,三个陶坛,据专家考证为烧酒蒸馏器。这是中国科技史上划时代的发现,这不但说明岭南地区至迟在晋代永嘉时期就可以制烧酒,而且颜泽贤、黄世瑞等专家在《岭南科学技术史》中指出,在没有更早的证据发现之前,这应当可以证明烧酒技术是岭南人发明的。甑和坛是广东旧时烧酒蒸馏器具中的两个主要部件,近现代的城乡酒坊、酒厂中仍在使用。
语言
古越语为黏著型,不同于汉语的单音成义,故古越语译成汉语时一字常译为两字,如爱为“怜职”,热为“煦虾”。表明古代百越语是一种带有自己特点的独立语言。古越语的特点是:发音轻利急速,有的词与汉语不同,名词类的音缀有复辅音和连音成分;词序倒置,形容词或副词置于名词或动词之后。在《国语》、《越绝书》、《吴越春秋》中都有一些古越语词的纪录,而汉刘向《说苑·善说篇》中所录著名的“越人歌”则是保存最为连贯完整的古越语资料。
习俗
断发纹身
《庄子·逍遥游》中有云:“越人断发文身。”《史记·赵世家·正义》记越人文身之法“刻其肌,以青丹涅之”。黄淼章表示,对于这种习俗向来有种种解说,如美饰说、尊荣说、巫术说、图腾说等。东汉末期应劭还认为,越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伤害也”,是由于古代越人“习水”而避蛟龙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此外近代也有学者认为,古代越族人的“文身”是一种“标志型成人礼”的遗存。如果对各种说法综合分析,可以推断文身是中国古代越族一种多功能的文化习俗,包含了部落标志、图腾崇拜和成人礼等多方面的文化含义,是带有神秘色彩的古老遗俗。直到近代,这种习俗仍旧可以在海南黎族、台湾高山族等民族中看到。
至于“断发”,是剪断头发之意,它与“椎髻”、“披发”类似,都是古代越人流行的发式。古代中原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所以无论男女都留长发终身不剪(剪指甲除外)。而古越人不但剪发,而且似乎经常变换发型,有时很短,有时又留长。
古越人居住的地区在南方,该区温热潮湿而多蛇害,他们为了自身的安全,将蛇作为重要的图腾崇拜,在人体上刺染蛇纹,免遭水中动物的袭击。越人视蛇为“己类”,视蛇为祖宗来崇拜,文身是把它当做本民族标志的一种手法。此外,由于越人长期生活在气候炎热、多江河湖泊的楚越水乡,于是断发,以便游泳;文身,以避蛇虫之灾。这恐怕是越人断发文身的最主要原因。
龙舟竞渡
据《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称,早在7000年前,远古先民已用独木刳成木舟,并加上木桨划舟。《淮南子·齐俗训》中有“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的记载。我国古代南方水网地区人们常以舟代步,以舟为生产工具和交通工具。人们在捕捉鱼虾的劳作中,攀比渔获的多寡,休闲时又相约划船竞速,寓娱乐于劳动、生产及闲暇中,这是远古时竞渡的雏形。
据专家考证,进行龙舟竞渡的先决条件必须是在产稻米和多河港的地区,这正是我国南方地区的特色。在古代典籍有关龙舟起源的记载中,最早是出现在东汉。事实上,我国南方吴越一带直到东汉时才开发。据此可以推测,端午的习俗最初可能只在长江下游吴越中流行,后来吴越文化逐渐和中原文化交流融合,这种习俗才传到长江上游和北方地区。
古越人龙舟竞渡多元宵举行。龙舟竞渡,人们总是将其和屈原与端午节联系在一起;实际上,它是古代南方越人的传统习俗之一。《事物原始·端阳》记载它是为了纪念越王勾践操练水师,打败吴国:“越地传云,竞渡之事起于越王勾践,今龙舟是也。”黄淼章等学者指出,因为南越族使用舟船普遍,往往在船的首尾画上龙、凫等动物形象作为本族的图腾或保护神。这和越人文身以象征“龙子”的含义类似,都是为了求得水神的保护。
至于竞渡的时间,在过去并不一定拘泥在端午节举行。《旧唐书·杜亚传》记载:“江南风俗,春中有竞渡之戏。”近代著名学者闻一多曾指出其应是越族人为祈求生命得到安全保障举行图腾祭的节日,而龙舟竞渡便是这种祭祀活动中的娱乐节目。
拔牙漆齿
拔牙漆齿或是成年礼。古代越人的另一习俗,是拔牙。在旧时文献中,这种风俗习惯被称作“凿齿”、“打牙”。这是一种有意识地采用人工方法,拔除(或打、或敲)某些健康前位齿的行为,在《山海经》、《淮南子》中都有记载。古越族的后代——近现代的台湾高山族还或多或少地保留有拔牙的习俗。在广东珠江三角洲、环珠江口的贝丘、沙丘遗址,目前已经发现数十例与拔牙相关的考古遗迹。这些拔牙遗迹的人类体质特征相同,所拔牙齿位基本相同。它们的年代均在距今4000年以内的先秦时期。此外,越人中还有一种漆牙的习俗,称为“黑齿”。
如今余干农村还存有不少古越遗风的说法,如有些成年男性和女性镶门牙,就与数千年前古越人摘齿习俗息息相关。从古今有关文献资料分析,古代越人及其部分后裔民族的拔牙习俗,原因比较复杂,对于“凿齿”的习俗,学界比较普遍的有数种说法,一是认为是青春期、成年礼或结婚所需的一种仪式;二是认为其表示一种美的观念,具有装饰意义;三是认为这是为了表示崇信的一种行为或纪念性的行为。此外还有一种说法,古越人是把牙齿作为婚配信物。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07 17:42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