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浜文化
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马家浜文化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浙江省嘉兴市南湖乡天带桥村马家浜遗址而得名。
简介
马家浜文化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区,南达浙江钱塘江北岸,西北到江苏常州一带。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始于公元前5000年,到前4000年左右发展为崧泽文化。马家浜文化及其后续的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的发现与确立,表明太湖地区的新石器文化源远流长、自成系统,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马家浜文化,居民主要从事稻作农业,多处遗址中出土了稻谷、米粒和稻草实物,经鉴定,已普遍种植籼、粳两种稻。农用工具有穿孔斧、骨耜、木铲、陶杵等。还饲养狗、猪、水牛家畜渔猎经济也占重要地位,常发现骨镞石镞骨鱼镖陶网坠等渔猎工具,以及陆生、水生动物的遗骸。在吴县草鞋山出土了葛麻纤维织造的纬线起花罗纹编织物,远比普通平纹麻布进步。发现多处房屋残迹。当时已有榫卯结构的木柱,在木柱间编扎芦苇后涂泥为墙;用芦苇竹席和草束铺盖屋顶;居住面经过夯实,内拌有砂石和螺壳;有的房屋室外还挖有排水沟。多红色陶器,腰檐陶釜和长方形横条陶烧火架 (或称 炉箅)是该文化独特的炊具。死者埋入公共墓地,各墓随葬品不甚丰富也不很悬殊。在常州圩墩和吴县草鞋山发现用陶器覆盖人头骨或把人头骨置于陶器中的特殊葬俗 ;还发现几座死者的同性合葬墓,属母系氏族社会的葬俗。马家浜文化的后继者是崧泽文化。
1、更早发现和面积更大的——邱城遗址
1957年发掘的浙江湖州邱城遗址,邱城的东、南和西南部,有新石器时代遗址,故称邱城遗址,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分上、中、下3个文化层
下层,距今约6000多年。此层为较大的建筑遗迹。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以背面弧突的锛和斜背舌表刃的穿孔斧最具特征。还有较多的镞凿、碓、针等骨质工具。生活器皿以夹砂红陶和泥质红陶为主。器形有腰沿釜、釜形鼎、喇叭形圈足豆和腹部有一对牛鼻式器耳的陶罐等,还有牛、鹿、猪、鱼类等动物遗骸。
中层,距今约5000多年,属松泽文化。石器以扁平穿孔万斧和长条形石镑为主。生活器皿多为黑陶,包括鼎、豆、(上禾下皿)、罐、杯、解、筒形器等,形状规整,有些施有圆形和三角形镂孔图案。
上层,即城墙部分,1957年发现夯土中伴有印纹陶原始青瓷红陶、黑陶和石器、铜镞、玉王夫、玉璜等,最晚的是印纹陶和原始陶。邱城山东南文化堆积的上层,出土有夹砂绳纹陶鼎、三角形斜把石破土器、弧背有段石锛等遗物。
2、稍晚后发现,面积仅一半的嘉兴马家浜遗址
1959年初春,嘉兴南湖乡天带桥马家浜地方在沤肥挖坑中发现大量兽骨和古代遗物。1959年3月间,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与省博物馆、杭州大学历史系、杭州师范学院历史系等6个单位组成考古队进行了发掘。
,发现有与邱城下层同类的遗物并有房基、墓葬等遗迹。马家浜遗址位于嘉兴西南7.5公里,面积约1万5千平方米,发掘区在遗址的中部,共布探方5个,计213平方米。表土层下文化层分上下两层;上层以灰黑色黏土为主,并有红烧土层和淤泥层,厚达12—80厘米,包含物有兽骨、石锛、礰石、骨镞和各种质地的陶片,还有建筑遗迹;下层为含有大量腐烂的兽骨碎片的黑色黏土,厚达15—75厘米,包含的兽骨比上一层更多,还有骨管骨锥骨针、骨镞以及石斧、礰石和陶片等。在上下层交接处的淤泥中发现了墓葬,出土30具人骨架,其中6具身旁有随葬品,生产工具置于腰部,装饰品置于头部,陶器位置不一。出土的器物有穿孔石斧1件、陶豆2件、罐4件、盆1件、纺轮1件、玉珠2件。还发现长方形房屋遗迹,南北7米,东西3米,门朝东,周边一圈柱洞,尚有残存的木柱,有的木柱洞底垫放木板。室内是经过加工的黄绿色土面,还有带树枝芦苇痕迹的红烧土块堆积的墙壁残迹。于下文化层中还发现了碳化圆角菱,与南湖菱相仿。
从出土的器物和遗迹看,生产工具中磨制石器有孔石斧、弧背石锛;生活用具中的夹砂红陶素面腰沿釜、牛鼻式双耳罐、带嘴平底盉,以及地面木构建筑住房、公共墓地和俯身直肢葬式等等,都是马家浜文化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一种与黄河流域原始文化不同的文化形态。
马家浜遗址的发掘,引起了国内外考古界的重视。1959年5月,新华社发了消息,并记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要闻录》。
最终命名过程
在马家浜文化正式命名的1977年之前,由于马家浜文化的遗址发现并不多,资料相对较少,其中以首个发掘的邱城下层和草鞋山第八至第十层的资料比较丰富,所以考古界曾有“按照当时确定考古学文化的标准及其命名习惯,应该将这类遗存命名为‘邱城文化’”的说法,也有人提议命名为“草鞋山文化”,甚至有人将之归入“江南青莲岗文化”。这样的争论整整持续了16年。
中科院考古所研究员吴汝祚(浙江省嘉兴市人),在1975年第5期的《考古》上发文,率先提出了“马家浜文化”的命名。在1977年11月南京召开的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学术讨论会上,由于夏鼐(吴汝祚的浙江大学导师)等考古学家的坚持,并确认嘉兴马家浜遗址为代表的马家浜文化,是长江中下游、环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代表。至此,马家浜文化才得以正式定名。
1981年12月在杭州召开的全国第三届考古学会年会上,到会专家学者听取了罗家角遗址发掘报告后,加深了对马家浜文化的认识。1984年11月在嘉兴召开的太湖流域古文化讨论会上,考古学家苏秉琦教授对马家浜文化的发生和发展,给予很高的评价。马家浜文化已载入《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和1990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确定了它在史前文化考古中的地位。
随后进行的桐乡罗家角遗址余杭吴家埠遗址、常州圩墩遗址等地的考古发掘成果,有力地证实了马家浜文化作为长江中下游、环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代表的观点。尤其是罗家角遗址第四层的碳-14测定距今7100余年,在稻谷栽种、纺织、制陶、制造手工艺品等方面的领先创造,对于当时流行的马家浜文化是从河姆渡文化发展而来的观点,无疑是一个有力的纠正。
3、同期发现的吴江梅堰遗址
同年,江苏省文物工作队发掘的吴江梅堰遗址中,也含有这一类遗存。60年代,有人把它归属青莲岗文化。后来,有人进一步定为青莲岗文化江南类型的马家浜期。70年代起,有人把它与青莲岗文化相区分,提出了马家浜文化的命名,现已普遍得到承认。
4、 罗家角遗址
位于浙江桐乡石门镇东北2公里处。1956年,当地农民在水田中挖出大批兽骨、陶片和镌刻精美的猪獠牙饰品。省文物部门派员调查,发现这是浙江迄今最大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总面积12万平方米。1963年3月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9年11月至1980年1月,由省文物考古所与嘉兴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组织考古队,配合农田基本建设罗家角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总面积为1338平方米,清理灰坑 53个。发现4个文化层,各文化层的包含物十分丰富,获得小件编号器物794件,有陶片5万多斤,兽骨2千多斤,还发现了带榫卯的建筑木构件和稻谷等植物遗存。出土稻谷156粒,其中粳谷55粒,籼谷101粒。罗家角遗址的4个文化层都属马家浜文化,代表了马家浜文化的若干个不同发展阶段,丰富了马家浜文化的内涵,找到了马家浜文化的早期类型,是中国考古工作又一重大成绩。罗家角第4文化层出土的芦苇经碳14 测定,为距今7040±150年,第4文化层出土的陶片热释光测定为7170±l0%年,两种测定结果基本一致。马家浜文化的年代为公元前4000——5000年。
罗家角遗址的发掘,引起了中外学者的注意。1987年日本农耕史代表团专程到罗家角遗址考察马家浜文化,1989年日本东亚稻作文化起源考古代表团到罗家角遗址考察时说:“罗家角遗址发掘出土稻谷,证明这里是日本栽培水稻的发源地之一。”代表团成员日本广播大学教授、农学家渡部忠世说:“日本出版的有关马家浜文化的书刊都把罗家角写成罗家谷,这是因为它是水稻的发源地的缘故。”
5、嘉兴市的分布处
马家浜文化类型在嘉兴市境内的重要遗址有嘉兴的马家浜、吴家浜、干家埭、钟家港;桐乡的罗家角、谭家湾、张家埭、新桥、吴家墙门;海宁的郭家石桥、坟桥港; 海盐的彭城,平湖的大坟塘,嘉善的小横港、大往遗址等。
6、 太湖流域的苏、锡、常、沪、杭、湖地区分布处
有湖州邱城、杭州吴家埠、苏州越城、吴县草鞋山、吴江梅埝、袁家埭、上海青浦崧泽下层和常州圩墩、武进潘家塘的下层。
姑孰镇的钓鱼台、立新、太白镇孙家村和包子山、船头、船村、新市镇(现属马鞍山市)的张家甸。
特点和分期
主要文化特点
①盛行俯身葬。有些死者头骨用陶器覆盖,或是把头骨另放在陶器内,这是较为特殊的一种葬俗。②陶器主要是红陶,以外红里黑或表红胎黑的泥质陶为特色,多素面,外表常有红色陶衣,器形以宽檐釜(或称腰沿釜)、□叭形圈足豆、牛鼻形器耳的罐、圆锥足鼎等具有代表性。③使用玉璜、玉等装饰品,这类玉器后来成了中国的传统饰物。
分期
根据圩墩遗址的地层堆积,结合罗家角、马家浜、草鞋山等遗址的地层关系和陶器演变的排比资料,至2023年底,可将马家浜文化分为3期。
早期:为马家浜下层和罗家角第4层。陶器以灰黑陶和灰红陶为主,绳纹较多见,器形以釜为主。
中期:为马家浜上层、罗家角第1、2、3层、圩墩下层和草鞋山第10层。陶器以夹砂(包括夹蚌)红褐陶为主,仍有一定数量的灰黑陶和灰红陶,以素面的为多,绳纹基本消失,器形仍以釜为主,出现少量的鼎和较多的,还有牛鼻形耳的罐。
晚期:为圩墩中层和草鞋山第8、9层。陶器以夹砂红陶和泥质红衣陶为主,主要器形是釜、鼎、
习俗
社会经济
农业生产是马家浜文化居民定居生活的基础。在圩墩发现1件残木铲,仅存铲身,两面削成扁平状,刃部较薄,应是掘土工具。收获用的石刀数量较少,而且制作也较粗糙。作物主要是水稻,在罗家角、草鞋山和崧泽遗址下层都发现稻谷,经鉴定有籼稻粳稻两种。罗家角第三、四层出土的粳稻,年代在前5000年左右,是至2023年中国发现的最早的粳稻遗存。同时,在罗家角遗址还发现有籼稻。从粳、籼稻粒的数量比例分析,当时籼稻的种植比粳稻要发达。同时,还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 渔猎经济也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发现的骨镞,以柳叶形的居多。在马家浜、崧泽、圩墩等遗址的下层,都有大量的兽骨堆积。如马家浜有的兽骨堆积厚达二三十厘米。圩墩的野生动物骨头经过鉴定,有梅花鹿四不像、野猪、獐、貉、蟹獴鸟类草龟、鼋、鱼等。其中,梅花鹿、四不像和野猪的数量较多。在一些遗址中还发现有野生的桃、杏梅的果核和菱角等,这些是人们从事采集活动的例证。
石器的磨制技术较高,器类以(石奔)为主,体型较厚,有孔石斧大都呈舌形,体也较厚。这种磨制精致的磷、斧,主要应是加工木器的工具。在圩墩遗址发现有铲、喇叭形器等木器。在喇叭形器的下端,还有暗红色或黑色并略带光泽的涂料。陶器有夹砂陶泥质陶两种,均为手制。一般陶色不甚纯正。器表以素面的为多,纹饰有堆纹、弦纹、镂孔、圆窝纹、刻点纹、绳纹、篮纹等。主要器形有釜、鼎、、罐、瓮、盆、钵、盉等。还出土有陶质炉、箅、三足壶形器等为其他文化所未见的器物。大都火候不高,陶质较软,制陶技术还处于较低的阶段。在草鞋山遗址发现了前4000多年的5块残布片,经鉴定,原料可能是野生葛。系纬线起花的罗纹织物,密度是每平方厘米经线约10根,纬线罗纹部约26--28根,地部13--t4根。花纹有山形斜纹和菱形斜纹,组织结构绞纱罗纹,嵌入绕环斜纹,还有罗纹边组织。这是中国最早的纺织品实物。
采集和渔猎经济在马家浜氏族部落的生产活动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各遗址发现的骨镞以柳叶形的居多,十分尖锐锋利。一些地点有大量的兽骨堆积,其中马家浜遗址有的兽骨堆积厚达二三十厘米。圩墩遗址出土的野生动物骨头已经过鉴定,有梅花鹿、四不像、野猪、獐、貉、蟹、蚝等,此外还有各种鸟类和草鱼、鼋、鲫鱼之类水生动物。有的遗址还发现了野生的桃、杏梅的果实和菱角,这些都是人们采集和渔猎活动的例证。
马家浜文化的居民还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草鞋山遗址的马家浜文化早期堆积中发现的狗的头骨,介于狼和现代狗之间,说明狗是从狼驯化而来,在这时已经成为家畜。
马家浜文化的手工业生产发展不平衡,石器制作技术和葛麻纺织技术水平较高,而制陶业的发展尚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考古发现的陶器有釜、鼎、豆、罐、瓮、盆、钵、盉等,还出土了陶质的炉、箅、三足长尾鸟形陶壶。这些陶器均为手制,主要是夹砂陶器,泥质陶器很少,一般陶色不甚纯正,器表以素面不加装饰的为多,没有彩陶。大部分陶器火候不高。炉箅的出现,是马家浜文化的一大发明;宽檐陶釜则是马家浜文化的代表性器物。在手工业生产中,玉石器制造技术发展较快,许多遗址都发现了制作精美的玉器,主要有玉块玉环玉镯等装饰品。这一时期的玉器工业发展,为其后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玉器的辉煌成就奠定了基础。
居地和墓葬
草鞋山遗址,发现由10个柱洞围成的近圆形的房基残迹,面积约6平方米。在马家浜遗址发现的是长方形房基,面积约20平方米,其东、西两侧各保存柱洞5个,南面一侧有柱洞3个。上述两地房屋的柱洞中,有的还残存木柱或在洞底垫有朽木板。这种木板与柱础的作用相似。圩墩遗址出土有榫卯结构的木柱。在邱城遗址发现的居住面用砂土、小砾石、陶片、贝壳和骨渣等混合筑成,还在居住区内挖小型沟道,附近有石筑的长条形公共烧火沟。
在马家浜、圩墩、草鞋山等地共发现墓葬200多座。多为单人俯身葬,也有仰身直肢葬屈肢葬侧身葬等,多数头向北。在草鞋山和圩墩墓地,还发现有几座同性合葬墓。在草鞋山有些死者头骨用釜、钵、盆、豆等陶器覆盖,有的把头骨另放在陶器内。随葬器物一般都很少,主要是日用陶器。草鞋山的106座墓中,有25座无随葬品,其他的有1-4件,最多的为1座成年女性墓,有9件。随葬品大都是1件食器,或食器和炊器各1件。食器以为多,其次为钵,也有罐、盆、杯等,炊器以釜为多,或用鼎代釜。用生产工具随葬的只有2座墓,各放1件石斧。有的墓还随葬玉块、玉环、玉镯等装饰品以及鹿角、兽牙、蚌壳等。一般认为,马家浜文化处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上述同性合葬墓的出现,大体是这个阶段在葬俗上的一种反映(见中国古代墓葬制度)。
其他文化联系
有人认为,马家浜文化由河姆渡文化发展而来。持此意见者把河姆渡遗址第3、4层定为河姆渡文化,将其第2层归属马家浜文化,并认为由地层叠压和器物演变上,这两种文化是先后承袭发展的。另一种意见认为,河姆渡遗址第1~4层均属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则另有来源,需再作探索。持此意见者指出,马家浜文化的中、晚期,与河姆渡遗址第2层的年代大体相当,而分属于两个考古学文化,存在相互影响交流的关系。例如,河姆渡遗址第2层的泥质外红里黑陶、牛鼻形耳的罐等,与马家浜文化的有相似之处,是河姆渡文化晚期受马家浜文化影响的结果;同时,在河姆渡遗址还发现一件作为马家浜文化代表性陶器的残宽檐釜,明显是在马家浜文化影响下产生的。
马家浜文化的圩墩遗址与南京北阴阳营遗址相比较,器物的差别是主要的,但也有部分近似的器物,例如扁平穿孔石锄有孔石斧扁足釜形鼎、敛口矮圈足豆、单耳罐和带流圈足罐等,这说明了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另外,曾在江苏北部淮安青莲岗遗址发现有个别的宽檐釜,当是在马家浜文化影响下的产物。
至于马家浜文化的去向,在草鞋山遗址第7层发现6座墓葬,头向、葬式与叠压在其下的第8、9层马家浜文化墓葬相似,而陶器的陶质和大部分器形,又具有崧泽文化的特点,因此,有的意见把这层作为马家浜文化向崧泽文化过渡的例证。通过普遍发现崧泽文化、马家浜文化的上下层叠压关系,以及从整体上分析这两种文化遗存的内涵,可以确定从马家浜文化演变发展成为崧泽文化。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7 16:35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