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龙菜,
中国名菜。又称
盘龙菜、卷切,俗名剁菜,被称为“
钟祥三绝”之一,
湖北十大经典名菜之一。已列入《中国菜谱》,其制作技艺列入“湖北省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渊源
吃肉不见肉
蟠龙菜,既是美味佳肴,又有政治内涵,甚至还关系到帝位之争和江山更替。
《大明
武宗毅皇帝实录》中有这样的记载:
正德年间武宗
朱厚照(1491年—1521年),因
姓朱,生肖属猪,忌讳吃猪肉,曾一度敕令全国禁食猪肉。其堂叔朱佑杬所在的湖广
安陆州(今钟祥)
兴王府,为了变通执行武宗的禁令,发明了这种“吃肉不见肉”的食品。
飞龙腾天
据钟祥地方志记载:蟠龙菜始于明朝
嘉靖年间。相传明朝正德十六年(1521年),武宗朱厚照驾崩无子继位,遗诏湖广安陆州(钟祥)做兴王的堂弟
朱厚熜进京继承皇位。
朱厚熜从钟祥出发前,到老师钱定府上告别。钱定忙命詹多厨师办一桌宴席为其饯行。詹厨师心想皇帝登基,犹如飞龙腾天,便想做
道菜以示庆贺。
詹厨师独出心裁选用鲜肉、
绿豆精粉,加上各种佐料调制成馅,外用鸡蛋皮包裹起来,用大火蒸熟后切片摆成
盘龙造型扣于盘中,吃饭时热气腾腾摆在席中央,活像真龙腾云驾雾一般。
朱厚熜品尝赞不绝口,即赐名“蟠龙菜”。
所以,蟠龙菜诞生于
明武宗年间,得名于嘉靖登基之时,它在钟祥生产、食用的历史有500余年的历史。
“蟠龙”御菜
相传明正德16年(公元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驾崩,无子继位,是遵奉“
兄终弟及”之祖训,立湖广安陆州已故
兴献王朱佑杬之子朱厚熜呢?还是立寿
定王朱佑搘、汝安王朱佑梈呢?
最后,由孝皇
张太后主传懿旨,在将武宗的遗诏发往安陆州的同时,也给居住在
德安的寿定王朱佑搘、
卫辉的汝
安王朱佑梈发了遗诏。三诏齐发,太后命三人“先到为君,后到为臣”。
朱厚熜接到遗诏一悲一喜一惊。悲的是皇兄晏驾新崩,啼泣号恸;喜的是奉遗诏即将恭膺大统,君临天下;惊的是安陆州距京城3000多里,德安和卫辉距京城仅数百里,以三千之遥对数百之近,何以先到?
正当他急得手足无措之时,卜师
严嵩献计说:“唯世子(朱厚熜的尊称)假扮
钦犯,稳坐囚车,方能日夜兼程,既无人敢阻,亦无人应接,不过20日便可到京都。想那寿定王、汝安王,自以为路近无忧,必大张旗鼓,各地官员必争相迎送,20里一
小宴、30里一大宴,如此定会延宕。”直说得世子手舞足蹈,为了当皇帝,也不在乎脸面好看不好看了。
忽然,他想到了坐囚车必吃那囚饭,
囚粮粗食何以下咽?若不吃囚食,万一被人看出破绽,或故意作奸,或中途加害,不仅帝位付诸东流,即或身家性命难保。此语一出,举坐皆惊,大家认识到此一步举足轻重,不能不慎。
经过磋商,于是给全城厨子下了一道谕令,命即刻进府连夜做出一种“吃肉不见肉”的菜肴,做得出来,重重有奖;若做不出来,满门抄斩。
全城20多位厨子便于二更之内全部聚齐,尽数集于侧宫厨厅之内,因关系全家人的身家性命,人人不敢马虎,个个绞尽脑汁,怎奈题目太难,只有长吁短叹,眼看月过中天,时近四鼓,仍然没有个头绪。
厨子中有个叫詹多的
红案师傅新婚燕尔,忽遭这等冤祸,正伤心不已。他的妻子见他久出不归,怕他饿了,遂拿了几个蒸
红薯让他充饥。詹多正为做不出“吃肉不见肉”的菜肴而烦脑,哪有心思吃红薯,俩人在推让中把红薯皮弄破了露出了
白薯肉,詹多顿时眼睛一亮,大叫“我有办法了”。
众厨子围了上来,詹多如此这般地细说了一遍,厨子们听了拍手叫好。于是他们取白膘猪肉、精瘦肉与鱼肉等分剁成肉泥,用食盐、香葱、生姜为佐料,用淀粉鸡蛋调和均匀,在用红薯皮包裹蒸熟,其形同红薯,而实为肉肴,于是朱厚熜就靠吃“红薯”就食于囚车,登上了金銮宝座。
嘉靖二年,詹多厨师奉旨进京,再对“红薯”进行改进,做成了一尺半长,一寸
半宽,七分半厚的圆筒,包裹的薯皮也换成了用
鸡蛋黄和食用红色素调出的鸡蛋皮,蒸熟后切成薄片,盘于碗中,复蒸馏一遍,倒扣入盘,红黄相间,宛如龙形。
如此一改,色、香、味俱佳,嘉靖更是钟情,正式定名为“蟠龙”御菜。
由一个地方
诸侯王成为皇帝,自然是“蟠龙升天”,成为“飞龙”了。由于这道菜由厨师詹多发明,在当地又被称为“多菜”,或谐称为“剁菜”或称“詹剁”——粘剁。
此菜又因为先卷后切,又俗称“卷切”,后来,人们在盘子里将其摆放成龙形,又叫“盘龙菜”。
名人评价
清代诗人樊国楷曾在《郢中竹枝词十二首》中,对钟祥“蟠龙菜”有这样的描述:山珍海味不须供,富水春香酒味浓。
满座宾客呼上菜,装成卷切号蟠龙。
营养价值
食用
蟠龙菜一年四季皆宜,但以秋冬时节最好,因为秋冬季是人们进补的好时机。
蟠龙菜的大部分原料是
青鱼和草鱼,鱼则是进补的好食品,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价值极高。其蛋白质含量为猪肉的2倍,且属于
优质蛋白,人体
吸收率高。鱼中富含丰富的
硫胺素、
核黄素、
尼克酸、维生素D等和一定量的钙、磷、铁等矿物质。
鱼肉中的脂肪酸被证实有降糖、护心和防癌作用,其
维生素D、钙、磷能有效地预防骨质蔬松症。
中医理论证实,
草鱼有平肝、祛风、活痹、截疟之功效,可治
虚劳及风虚
头痛。
青鱼有补气养胃、
化湿利水、祛风解烦等功效,可治疗气虚乏力、胃寒冷痛、
脚气、
湿痹、
疟疾、头痛等症。
菜品特点
蟠龙菜造型美观,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以吃肉不见肉”而著称,是中国明朝时的宫廷“皇菜”,如今已是列入《中国菜谱》的名肴之一。 蟠龙菜色美味鲜,香嫩可口,油而不腻,蒸,炸,熘,炒、烩,不同的烹调方法,具有不同的特色。
制作方法
主要原料
主料:猪肉(瘦)500克,肥膘肉250克,草鱼450克。
辅料:鸡蛋清100克,鸡蛋150克,淀粉(蚕豆)100克。
调料:姜5克,味精2克,
猪油(炼制)15克,盐5克,
小葱5克。
基本流程
2.待肉茸沉淀后沥干水,加精盐、淀粉、鸡蛋清、葱花、姜末,边搅动边加清水,搅成黏稠肉糊;
3. 草鱼宰杀治净,片取
净肉剁成茸,加精盐、淀粉搅上劲透味成粘糊状;
5.
鱼茸、肉茸合在一起拌均匀,分别摊在
鸡蛋皮上卷成圆卷;
6. 鱼肉茸卷上笼,在旺火沸水锅中蒸半小时,取出晾凉;
8. 取碗一只,用猪油抹匀;
9. 将蛋卷片互相衔接盘旋码入碗内,上笼用旺火蒸15分钟取出翻扣入盘;
10. 炒锅
上火,加
鸡汤50毫升、盐、味精,勾芡,淋入熟猪油10克,浇淋在蛋卷上,点缀
花饰即成。
注意事项
1.肉茸每次换水沉淀时,需浸泡半小时,
直漂到呈现白色为止。
2.浸泡后的肉茸调制时,需加入蛋清1只、精盐2.5克、淀粉150克和清水等搅拌。
3.蛋皮要摊成直径45厘米的皮,蛋卷卷成30厘米长、4厘米宽、直径5厘米的卷,要卷得有弹性、滑软、无粉感。
4.用碗蒸时,碗内要抹油,盘卷成形,入笼时火要大,水要沸,笼满气。
5.此菜除用
蒸法还可用炸法,即将蒸好的
蛋包肉卷切成二分厚的块盛碗,用鸡蛋一只、淀粉10克、面粉50克和适量的清水拌匀上浆。下锅炸呈现金黄色时捞出,每块互相衔接盘旋地摆入盘内即成。
各种吃法
蟠龙菜的吃法有很多种。蒸、煎、炒、馏,下火锅、下面条、下汤...
一是将其切成薄片,蒸熟后蘸酱油、醋、葱花吃;一是切成一分厚片上浆,大热油落锅炸成金黄色起锅,再蘸酱油、醋、葱花吃;一是切成薄片放在火锅汤里,和其它菜一起涮着吃。
食用禁忌
肥膘肉:猪肉不宜与乌梅、甘草、
鲫鱼、虾、
鸽肉、
田螺、
杏仁、
驴肉、
羊肝、
香菜、
甲鱼、
菱角、
荞麦、
鹌鹑肉、
牛肉同食。食用猪肉后不宜大量饮茶。
鸡蛋:与
鹅肉同食损伤脾胃;与兔肉、
柿子同食导致腹泻;同时不宜与甲鱼、
鲤鱼、豆浆、茶同食。
非遗传承
2011年7月,《蟠龙菜制作技艺》入选湖北省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烹饪大师、钟祥技校高级教师武清高系该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他调制的蟠龙菜色鲜、芡亮、质嫩、味醇,被称为当地一绝。
2012年11月,“
钟祥市蟠龙菜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城东基地”在
钟祥市郢龙蟠龙菜厂正式挂牌。
2016年10月,钟祥市公布第四批市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代表性传承人名单:《蟠龙菜制作技艺》传承人吴金林。
2018年5月,钟祥市公布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蟠龙菜制作技艺》传承人董玉珍、刘家付、杨忠武。
产业发展
2012年5月,这道历史悠久的地方特色食品已获钟祥市政府支持,该市将重点培植蟠龙菜,走名优精品发展之路,传统的
手工作坊模式被先进的工业化生产代替,鲜嫩劲道、油而不腻的蟠龙菜将走上更多消费者的餐桌上。
截至2015年,
钟祥市城区
生产经营蟠龙菜的厂家过50家,
注册商标的有20多家,生产规模一般都在万斤以上,钟祥最大的厂家年
生产能力达30--40万斤,全市
总产量在300万斤以上。
标准发布
湖北省地方标准《蟠龙菜》(DB42/T635-2014)规范了蟠龙菜的
技术要求,包括
原辅料要求、
感官指标、
理化指标、卫生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
标准对蟠龙菜主要配料的淀粉、脂肪、
蛋白粉含量的比例制定了有关规定:
淀粉含量≤16%, 脂肪含量≤35%,
蛋白质含量≥5%,凡达不到标准的,一律不得上市销售,产品内用
塑料包装,外用
瓦楞纸箱包装。产品
运输工具必须符合卫生要求,运输时严禁与有毒、有异味、有腐蚀性的货物混放、混装。运输中防止挤压、曝晒、雨淋,装卸时轻搬、轻放。当室外温度超过1℃-25℃时,必须用能保持温度为1℃-25℃的
冷藏车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