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物流是起源于日本
丰田汽车公司的一种物流
管理思想,其核心是追求消灭包括库存在内的一切浪费,并围绕此目标发展的一系列具体方法。它是从
精益生产的理念中蜕变而来的,是
精益思想在
物流管理中的应用。车间运用
复合管,
流利条,
快滑条,平滑筒等柔性化产品构筑的生产体系。时刻体现每日
持续改善,精益求精的精益生产思想。
内涵
在沿着
价值流的各个公司和工厂之间,建立一个能够经常以小批量进行补给的
拉动系统。我们假设A公司(一个零售商)直接向顾客销售产品,而且从B公司(一个制造商)大批量、低频率的补给货物。精益物流将会在零售商(A公司)安装一个拉动信号,当他售出若干的货物之后,这个信号就会提示制造商,补充相同数量的货物给A,同时制造商会提示他的供应商补充相同数量的原料或半成品,以此一直向价值流的上游追溯。
精益物流需要拉动信号(
EDI,看板,
网络设备,等等),来保证价值流各工序之间的平衡生产,举个例子,用频繁的小批量装运方法,将零售商、制造商、以及供应商,联成一条“送牛奶”的供应链。
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组织方式,精益制造的概念给物流及供应链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
思维方式。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要从客户的立场,而不是仅从企业的立场、或一个
功能系统的立场,来确定什么创造价值、什么不创造价值。
(2)对
价值链中的产品设计、制造和订货等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分析,找出不能提供增值的浪费所在。
(3)根据不间断、不迂回、不倒流、不等待和不出废品的原则制定创造价值流的行动方案。
(5)一旦发现有造成浪费的环节就及时消除,努力追求完美。
所以,作为
Just-In-Time(即时制管理)的发展,精益物流的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了Just-In-Time的概念。因此可以说,所谓精益物流指的是:通过消除生产和
供应过程中的非增值的浪费,以减少
备货时间,提高
客户满意度。
历史背景
生产背景
二战结束不久,
汽车工业中统治世界的
生产模式是以美国福特制为代表的大量
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以流水线形式少品种、
大批量生产产品。在当时,大批量生产方式即代表了先进的
管理思想与方法,大量的
专用设备、专业化的大批量生产是
降低成本,提高
生产率的主要方式。与处于
绝对优势的
美国汽车工业相比,日本的汽车工业则处于相对幼稚的阶段,
丰田汽车公司从成立到1950年的十几年间,
总产量甚至不及福特公司1950年一天的产量。汽车工业作为
日本经济倍增计划的重点发展产业,日本派出了大量人员前往美国考察。丰田汽车公司在参观美国的几大汽车厂之后发现,采用大批量生产方式降低成本仍有进一步改进的余地,而且日本企业还面临需求不足与技术落后等严重困难;加上战后日本国内的资金严重不足,也难有大量的资金投入以保证日本国内的
汽车生产达到有竞争力的规模,因此他们认为在日本进行大批量少品种的生产方式是不可取的,而应考虑一种更能适应日本
市场需求的生产组织策略。
以
丰田的
大野耐一等人为代表的
精益生产的创始者们,在不断探索之后,终于找到了一套适合
日本国情的汽车生产方式:
及时制生产、
全面质量管理、
并行工程、充分协作的
团队工作方式和集成的供应链关系管理,逐步创立了独特的多品种、小批量、高质量和
低消耗的精益
生产方法。1973年的
石油危机,使日本的汽车工业闪亮登场。由于
市场环境发生变化,
大批量生产所具有的弱点日趋明显,而丰田公司的业绩却开始上升,与其它
汽车制造企业的距离越来越大,精益生产方式开始为世人所瞩目。
思想背景
在市场竞争中遭受失败的
美国汽车工业,在经历了曲折的认识过程后,终于意识到致使其竞争失败的关键是美国汽车制造业的大批量生产方式输给丰田的精益生产方式。1985年,美国
麻省理工学院的Daniel T.Jones教授等筹资500万美元,用了近5年的时间对90多家汽车厂进行对比分析,于1992年出版了《改造世界的机器》一书,把丰田生产方式定名为
精益生产,并对其
管理思想的特点与内涵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四年之后,该书的作者出版了它的续篇《
精益思想》,进一步从理论的高度归纳了精益生产中所包含的新的管理思维,并将精益方式扩大到制造业以外的所有领域,尤其是
第三产业,把精益生产方法外延到
企业活动的各个方面,不再局限于
生产领域,从而促使管理人员重新思考
企业流程,消灭浪费,创造价值。
精益思想的核心就是以越来越少的投入——较少的人力、较少的设备、较短的时间和较小的场地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同时也越来越接近用户,提供他们确实要的东西。精确地定义价值是精益思想关键性的第一步;确定每个产品(或在某些情况下确定每一
产品系列)的全部
价值流是
精益思想的第二步;紧接着就是要使保留下来的、创造价值的各个步骤流动起来,使需要若干天才能办完的订货手续,在几小时内办完,使传统的物资生产完成时间由几个月或几周减少到几天或几分钟;随后就要及时跟上不断变化着的
顾客需求,因为一旦具备了在用户真正需要的时候就能设计、安排生产和制造出用户真正需要的产品的能力,就意味着可以抛开销售,直接按用户告知的实际要求进行生产,这就是说,可以按用户需要拉动产品,而不是把用户不想要的产品硬推给用户。
精益思想的理论诞生后,
物流管理学家则从物流管理的角度对比进行了大量的借鉴工作,并与
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密切融合起来,提出了精益物流的新概念。
目标
根据顾客需求,提供
顾客满意的物流服务,同时追求把提供物流
服务过程中的浪费和延迟降至最低程度,不断提高物流服务过程的增值效益。 企业物流活动中的浪费现象很多,常见的有:不满意的
顾客服务、
无需求造成的积压和多余的库存、实际不需要的流通
加工程序、不必要的物料移动、因供应链上游不能按时交货或提供服务而等候、提供顾客不需要的服务等,努力消除这些浪费现象是精益物流最重要的内容。实现精益物流必须正确认识以下几个问题:
前提
正确认识
价值流。价值流是企业产生价值的所有活动过程,这些活动主要体现在三项关键的流向上:从概念设想、
产品设计、
工艺设计到投产的
产品流;从顾客订单到制定详细进度到送货的全过程
信息流;从原材料制成
最终产品、送到用户手中的物流。因此,认识价值流必须超出企业这个世界上公认的划分单位的标准,去查看创造和生产一个特定产品所必须的全部活动,搞清每一步骤和环节,并对它们进行描述和分析。
保证
价值流的顺畅流动。消除浪费的关键是让完成某一项工作所需步骤以最优的方式联接起来,形成无中断、无
绕流和排除等候的连续流动,让价值流顺畅流动起来。具体实施时,首先要明确流动过程的目标,使价值流动朝向明确。其次,把沿价值流的所有参与
企业集成起来,摒弃传统的各自追求利润极大化而相互对立的观点,以最终顾客的需求为共同目标,共同探讨最优物流路径,消除一切不产生价值的行为。
关键
顾客需求作为
价值流动力。在精益物流模式中,价值流的流动要靠下游顾客的拉动,而不是靠上游来推动,当顾客没有发出需求指令时,上游的任何部分都不要去生产产品,而当顾客的需求指令发出后,则快速生产产品,提供服务。当然,这不是绝对的现象,在实际操作中,要区分是哪一种类型的产品,如是需求稳定、
可预测性较强的功能型产品,可以根据准确预测进行生产,而需求波动较大、可预测性不强的创新型产品,则要采用精确反应、
延迟技术,缩短
反应时间,提高顾客
服务水平。
生命
不断改进,追求完善。精益物流是
动态管理,对物流活动的改进和完善是不断循环的,每一次改进,消除一批浪费,形成新的
价值流的流动,同时又存在新的浪费而需要不断改进,这种改进使
物流总成本不断降低,
提前期不断缩短而使浪费不断减少,实现这种不断改进需要全体人员的参与,上下一心,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达到全面
物流管理的境界。
方法
精益物流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消除
物流活动中的浪费现象,如何有效地识别浪费就成了精益物流的出发点,为此,物流专家做了大量的工作,创建了一些 “
工具箱”,Daniel T.Jones等曾总结了这方面的成果,认为目前行之有效的方法有7种:过程活动图、供应链反应矩阵、产品
漏斗图、
质量过滤图,需求放大(扭曲)图、
决策点分析图、
实体结构图,而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过程
活动图和实体结构图。
过程活动图
◆过程流研究;
◆浪费识别;
◆过程再思考;
在运用过程
活动图进行分析时,主要把握三个关键点:过程的总体考察;每次过程的详细记录,包括所花时间、所需人员、产品所移动距离、所用设备及场地面积;用
5W1H法进行分析(活动为什么存在、谁来执行、用什么设备、在哪里、何时和怎样实施)。
实体结构图
是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识别
价值流,它有助于了解供应链的结构及供应链运行状况,一般由容量
结构图和成本结构图两部分构成。与过程
活动图一样,通过
实体结构图可以消除不必要的活动,或简化、合并活动或调整活动顺序以达到减少浪费的目的。
综上所述,运用
供应链管理的
整体思维,站在顾客的立场,无限追求
物流总成本的最低是精益物流真正核心所在。
基本框架
客户需求
在
精益物流系统中,顾客需求是驱动生产的
源动力,是
价值流的出发点。价值流的流动要靠下游顾客来拉动,而不是依靠上游的推动,当顾客没有发出需求指令时,上游的任何部分不提供服务,而当
顾客需求指令发出后,则快速提供服务。系统的生产是通过顾客
需求拉动的。
准时
在
精益物流系统中,电子化的信息流保证了
信息流动的迅速、准确无误,还可有效减少冗余
信息传递,减少作业环节,消除操作延迟,这使得物流服务准时、准确、快速,具备高质量的特性。
货品在流通中能够顺畅,有节奏的流动是
物流系统的目标。而保证货品的顺畅流动最关键的是准时。准时的概念包括物品在流动中的各个环节按计划按时完成,包括交货,运输,中转,分拣,配送等各个环节。物流服务的准时概念是与快速同样重要的方面,也是保证货品在流动中的各个环节以
最低成本完成的
必要条件,同时也是满足客户要求的重要方面之一。准时也是保证物流系统整体
优化方案能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
准确
准确包括:准确的信息传递,准确的库存,准确的客户
需求预测,准确的送货数量,等等,准确是保证物流精益化的重要条件之一。
快速
精益物流系统的快速包括两方面含义:第一是物流系统对客户需求反映速度,第二是货品在
流通过程中的速度。
物流系统对客户个性需求的反映速度取决于
系统的功能和流程。当客户提出需求时,系统应能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快速识别,分类,并制定出与客户要求相适应的物流方案。客户
历史信息的统计,积累会帮助制定快速的物流服务方案。
货品在
物流链中的
快速性包括,货物停留的节点最少,流通所经路经最短,仓储时间最合理,并达到整体物流的快速。速度体现在产品和服务上是影响成本和价值重要因素,特别是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速度也是竞争的强有力手段。快速的物流系统是实现货品在流通中
增加价值的重要保证。
降低成本
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精益物流系统通过合理配置基本资源,以需定产,充分合理地运用优势和实力;通过电子化的信息流,进行快速反应、
准时化生产,从而消除诸如设施设备空耗、人员冗余、操作延迟和资源等浪费,保证其物流服务的低成本。
系统集成
精益系统是由资源、信息流和能够使企业实现“精益”效益的
决策规则组成的系统。
精益物流系统则是由提供物流服务的基本资源、电子化信息和使物流系统实现“精益”效益的决策规则所组成的系统。
具有能够提供物流服务的基本资源是建立精益物流系统的基本前提。在此基础上,需要对这些资源进行最佳配置,
资源配置的范围包括:设施设备共享、信息共享、利益共享等。只有这样才可以最充分地调动优势和实力,合理运用这些资源,消除浪费,最经济合理地提供满足客户要求的优质服务。
信息化
高质量的物流服务有赖于信息的电子化。物流服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项目,涉及大量繁杂的信息。电子化的信息便于传递,这使得信息流动迅速、准确无误,保证物流服务的准时和高效;电子化信息便于存贮和统计,可以有效减少冗余信息传递,减少作业环节,降低人力浪费。此外,传统的物流运作方式已
不适应全球化、知识化的物流业市场竞争,必须实现信息的电子化,不断改进传统业务项目,寻找传统物流产业与新经济的结合点,提供
增值物流服务。
使系统实现“精益”效益的决策规则包括使领导者和全体员工共同理解并接受
精益思想,即消除浪费和连续改善,用这种思想方法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制定和执行能够使系统实现“精益”效益的决策。
切入方式
作为中国
企业发展精益物流,应当分步骤实施,一般应分为两步:
企业系统的精益化
(1)
组织结构的精益化:由于我国的大多数企业在
计划经济中所形成的组织结构,制约这企业的变革。因此,企业要发展物流,应当利用精益化思想减少中间组织结构,实施
扁平化管理。
(2)
系统资源的精益化:我国的传统企业存在着众多计划经济下遗留的资源,但如果不进行整合、
资源重组,则很难与其他大型物流企业进行竞争,将有可能把自己的优势变为劣势。
(3)信息网络的精益化:
信息网络系统是实现精益物流的关键,因此,建立精益化的
网络系统是
先决条件。
(4)
业务系统的精益化:实现精益物流的首先要对当前企业的
业务流程进行重组与改造,删除不合理的因素,使之适应精益物流的要求。
(5)服务内容及对象的精益化:由于物流本身的特征,即不直接创造利润,所以,在进行精益物流服务时应选择适合本企业体系及设施的对象及商品。这样才能使企业产生核心竞争力。
(6)不断的完善与鼓励创新:不断完善就是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寻找原因,提出改进措施,改变
工作方法,使
工作质量不断提高。鼓励创新是建立一种鼓励创新的机制,形成一种鼓励创新的氛围,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有一个跨越式的提高。物流的实现过程中,
人的因素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任何先进的
物流设施,
物流系统都要人来完成。并且物流形式的差别,客户个性化的趋势和对物流期望越来越高的要求也必然需要物流各具体岗位的人员具有不断
创新精神。
提供精益物流服务
◆以客户需求为中心
◆提供准时化服务
◆提供快速服务
◆提供低成本高效率服务
◆ 提供使顾客增值的服务
总之,精益物流作为一种全新的
管理思想,势必会对我国的物流企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它的出现将改变企业粗放式的管理观念,使企业尽快适应加入
WTO后的竞争影响,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精益物流之路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化特征最显著的
新经济时代,信息、
网络技术等知识含量的比重在产品和服务所创造的价值之中占有主要的位置,这一时代是以智力为导向,崇尚客户至上的高智能、多样化和微观服务,顺应以消费者为主导的
买方市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是对市场的变化做出
快速反应,生产和提供拥护满意的产品和服务。面对新经济的巨大影响,我国的物流企业在
新经济的巨大浪潮中应当运用现代
管理思想对自身进行重新定位,用信息技术来满足客户最大的需求和利益,提供压缩时间和空间的
增值物流服务,以在竞争中孕育生机。
精益物流理论的产生,为我国的传统物流企业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思路,为这些企业在新经济中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机会。精益物流理论符合
现代物流的
发展趋势,该理论所强调的消除浪费,连续改善是传统物流企业继续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的根本思想,它使得传统物流企业的
经营观念转变为:以
顾客需求为中心,通过准时化、
自动化生产不断谋求成本节约,谋求物流服务价值增值的现代经营
管理理念。可以说,基于成本和时间的精益
物流服务将成为中国物流业发展的
驱动力。
流程
精益物流流程是物流管理的核心流程。推行精益物流的目标是为了在准确的时间内,把准确数量、准确包装的合格的零件配送到准确的地点,保障生产高效运行。
第一步固定周期订购
固定周期订购就是按照预先定义好的、固定定购周期以确保零件的有效、均衡供应。
日常运作过程中应建立与供应商之间开放的交流方式,跟踪并目视化供应商问题的流程,保证当订单改变或问题出现时能及时
前馈;对物料供应渠道进行管理以促使供应商能以最低成本运作。
第三步 精益包装
精益包装就是通过对物料包装和物流器具的标准化、系列化、柔性化设计,保证物流的安全、质量、成本及效率,满足精益物流的要求。
第四步 外部运输控制
外部运输控制应预先做好路线规划,确定装货/卸货时间,并在确保高的
设备利用率(
目标值85%)前提下
均衡运输;按每小时、每天、每周来制定
运输计划以均衡工作量和设备,同时尽可能追求最小化库存,最小化货物
装卸搬运。
第五步 预期接收
预期接收就是运输物料的车辆在指定的时间内到达/离开预定的物料接收窗口,目的是在准确的时间内把准确数量、质量的物料送到到指定的地点,保障生产线的高效运行。
第六步 临时物料存储
临时物料存储的方法是对生产物料
存储管理的基本要求,有利于改进
人机工程及安全工作环境,减小堵塞,提高效率,保证FIFO。
物料拉动系统是由生产人员根据
物料消耗量发起拉动信号,
仓储物流人员根据拉动信号对
生产现场进行物料补给的精益
物流控制方法。
通过均衡生产本身与供应商均能够通过均衡班组成员的工作量,提高
产品质量,减少伤害,降低疲劳,避免制造过程中的过度生产浪费,提高装置,设备,及劳动力的
利用率,促进了成本节约,满足客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