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二级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87年6月,经国家航天工业部批准,哈工大将控制工程系、无线电工程系等合并,成立了航天学院。这是我国第一个以培养高级航天专门人才和从事航天高技术研究为主的学院,也是国际宇航大学在亚洲唯一常设分校的依托单位。
学院简介
按照学校规划,2003 年学院进行了体制改革, 将原来的系和教研室两级机构整合为 12 个系、研究所(中心),同时设立电子与信息技术研究院。
该研究院于2009年6月成立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学院现设有本科专业 10 个,建有二级学科点15个(全部为博士点),涉及一级学科 6个(均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有博士后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3个、国家级教学基地2个、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是国内航天主干学科最为齐全、规模最大的航天学院。
经过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学院各学科积淀了浓厚的学术底蕴,形成了一支以著名大师、知名专家为骨干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其中教授119人(含博士生导师 115人), 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 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 国家教学名师 2人,建成了国家创新研究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 3 个,是全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实力最强的学院。新时期高级知识分子的楷模、著名光学专家马祖光院士更是学院的光荣和骄傲。
院承担着包括国防重大基础研究课题在内的多项研究课题,2004年4月成功发射的“试验卫星一号”和2008年11月成功发射的“试验卫星三号”、 “空间激光通信”等成为全校的标志性重大工程项目,近年来获省部级以上奖励二百多项,其中国家级奖励21项,近三年科研经费均在2亿元以上。
学院在读学生3538人,其中博士生 647人,硕士生 816人。学院的热门专业多,每年招收全国各地考生700余人。 2009届本科毕业生中,近50%毕业生考取(保送)研究生;毕业生就业供不应求,就业岗位面向国家骨干企业、重点行业,国内外知名企业公司,遍布国内外中心区域和重要岗位。
学院热门专业多,是尖子生集中的地方,2002年录取本省600分以上的比例为70%。
本科毕业生中半数以上能够考取研究生。毕业生深受国家航天研究院所欢迎,金融、电信、交通等竞争激烈领域以及沿海地区、涉外知名大企业也都以优厚的待遇竞相来学院招聘。学院的毕业生很多已成为各领域的专家和骨干,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经理马兴瑞(现广东省省委书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袁家军、海王集团总裁张思民等。原国务委员宋健、总装备部长李继耐、副部长胡世祥载人航天工程运载火箭系统总设计师刘竹生等,曾就读于院内相关专业。
研究生学科、专业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
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是由前苏联专家帮助建立的我国最早的自动控制学科,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55年,同时在苏联专家指导下开始自动控制和陀螺及仪表方向的研究生培养。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1986年“导航、制导与控制”、“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二级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1989年成立“智能控制系统”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2000年获准“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1年“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再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2年、2006年“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均位居前列,2007年“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控制科学与工程”被确定为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涵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系统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五个二级学科。
学科现设有“控制科学与工程系”、“控制理论与制导技术研究中心”、“控制与仿真中心”、“空间控制与惯性技术研究中心”四个教学科研单位。具有一支实力雄厚、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思想活跃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专职教学、科研人员100余人,其中教授35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博士生导师31人。
该学科设有“自动化”、“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两个本科专业,均为国防科工委重点建设专业。经过50年的发展,已培养本科毕业生3800余人、硕士研究生1000余人、博士研究生200余人。
学科紧密结合航天前沿技术的需求,形成了以国防和航天高技术为主的学科方向,在仿真测试设备和惯性测试设备研制、先进控制理论在飞行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等方面成绩显著,曾获得国家级奖励12项、省部级奖励80余项、出版专著30余部、发表高水平科技论文千余篇。
经过大力度建设,学科的综合实力已达到国内一流水平,部分研究领域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为一级学科,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内含二级学科飞行器设计人机与环境工程(上述两个二级学科均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空天飞行器结构与防护、宇航光电信息技术(上述两个二级学科为国务院学位办同意并备案的学校自主增设的二级学科博士点)。学科涉及航天工程系、卫星技术研究所、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研究所、空间光学工程研究中心等教学科研单位。学科现有教师40余人,其中教授16人,博士生导师15人,副教授15人。其中空间飞行器设计(1997年调整为飞行器设计
学科紧密结合航天技术发展需求,承担了大量国防和航天领域的科研项目,在微小型航天器设计深空探测器设计、导弹制导控制系统设计等方面成绩显著,近年来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两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特别是由本学科负责的全国高校中第一颗自主研制并承担国家任务的小卫星于2004年发射在轨运行获得圆满成功,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已形成多个稳定和富有成果的科学研究方向,主要包括:
飞行器设计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
1. 飞行器总体优化及一体化设计技术
2. 航天器飞行动力学、控制与仿真技术
3. 飞行器动力学设计与实验技术
4. 飞行器可靠性与故障诊断技术
人机与环境工程主要研究方向:
1. 航天器环境模拟、建模、仿真技术
3. 人、机与环境虚拟仿真技术
力学学科
哈工大力学学科于1952年建立了全国第一个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教研室;1958年创办工程力学专业;1981年在全国首批建立一般力学固体力学和结构力学(后转为工程力学)博士点;1988年建立力学博士后流动站;哈工大力学学科覆盖固体力学、工程力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三个二级学科,在2001年全国重点学科评估中,一般力学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工程力学评为国防重点学科;设有国家工科力学教学基地(等同于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特种环境复合材料技术国防重点实验室。2003年全国力学一级学科评估中,哈工大力学学科评为第3名,其中师资队伍评为第一名,在2007年全国重点学科评估中,工程力学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力学学科被评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航天器复杂系统结构动力学、振动与控制;2.结构动力学及其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3.流体动力学及其在国防武器中的应用;4.固体动力学;5.细观力学;6.力学中反问题及设备故障诊断技术;7非线性动力学8.特种环境复合材料力学行为表征与模拟;9.先进复合材料力学基础理论方向;10.材料/工艺/结构一体化分析与评价; 11.飞行器轻量化设计;12.功能材料的多场耦合理论。
学科形成了一支国内一流的师资队伍,包括院士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先进复合材料及结构”研究团队入选2005年国家教育部的“创新团队计划”,6人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45岁以下年轻教师的博士化率达到80%以上。学术队伍中有20余人次在国内外重要学术组织和机构中担任重要职务,如中国唯一的国际复合材料委员会执委、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副理事长、总装备部科技委委员、国防科工委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专家顾问组成员、国家863计划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力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指导专家组组长、国家自然基金委数理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
学科始终重视科学研究对学科建设的促进作用。在“七五”、“八五”、“九五”期间先后主持参与了有关大型复杂结构体系关键科学问题等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研究工作,同时还承担了有关弹性动力学反问题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有关921工程以及风云一号卫星故障模式及演示系统的研制工作。作为牵头单位承担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国防973)2项,合作承担国家973和国防973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项(已完成1项)、国家863计划、总装备部重大专项、重大探索项目、国防预研和国防科工委基础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高校博士点基金、总装武器装备创新基金等60多项科研课题,科研总经费超过1亿元。在研项目总经费12834(12574)万元。近三年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奖20余项。
在教学方面,哈工大国家工科力学教学基地在2004年顺利通过教育部专家组的验收并被评为“优秀基地”,2003-2006年期间先后获得国家教学名师奖和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8项,哈工大“理论力学”教材先后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和国家优秀教材奖,年发行量逾10万套。
学科一直将学生的培养质量作为工作的重点。培养的博士生先后有4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人获得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许多优秀毕业生,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裁马兴瑞、前微软中国总裁高群耀等,都在各自岗位作出了突出的成绩。哈工大力学博士后流动站也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绩,2005年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后流动站荣誉称号,并受到胡锦涛主席的接见。
哈工大力学学科的特色与优势可以归纳为如下几条:
①以国防与航天高科技需求为动力,以学科的前沿分支与新兴方向为引导,既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又能用力学的新理论和新方法解决航天与国防以及防灾减灾工程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
②针对国防、航空航天用防热复合材料、先进结构复合材料以及新型功能材料制造和使用中的力学问题,在材料与环境作用的模拟表征和优化设计、材料/结构一体化设计/分析/评价方法等方面形成明显的优势和特色;
③在断裂动力学细观力学等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系统研究成果;
④在师资队伍建设与科研工作中注重学科交叉,理工结合,发挥综合优势,促进学科发展;
⑤建立和形成了以知名教授为学科带头人、以具有博士学位的年轻教师为主的学科梯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材料学学科
复合材料学科是1989年由航天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理学院有关从事复合材料研究的单位联合申报并获批准,是我国最早的两个复合材料博士点之一。1996年被评为我校“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八个学科(群)之一。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进行学科调整,统一并入材料学二级学科。该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建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特种环境复合材料技术国防重点实验室。
航天学院材料学学科现有教师19人,其中教授6人(博士生导师6人),副教授8人,讲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有17人。
主要研究方向: 防热复合材料与轻质结构、材料燃烧合成技术、功能复合材料高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高温材料智能材料系统与结构等。
物理电子学学科
物理电子学学科始建于1971年,1982年建硕士点,1986年建博士点,2000年成为电子科学与技术985工程马祖光教授为该学科的创始人。本学科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和宽广的研究领域,主要研究方向有:激光空间信息与对抗、激光介质光谱与可调协激光、等离子体物理与小型化X光激光、非线性光学技术与应用。
本学科点涵盖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光电子技术研究所、可调谐(气体)激光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等教学科研单位。现有教授22人,副教授17人。学术队伍中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博士生导师17人,硕士生导师35人。
经过多年的努力与奋斗,本学科已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逐渐形成特色,综合实力和总体水平处于国内同类学科前列,为我国激光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承担了大量的国家、省部级等科研研究项目。“十五”期间,学科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8项。发表论文534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承担科研项目131项,经费总计9400多万元。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科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学科是电子与科学技术一级学科中的二级学科,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授予权,具有共享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是“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黑龙江省重点学科。学科有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4人,聘国外兼职博士生导师4人。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数字/模拟及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射频(RF)集成电路设计、系统级芯片(SoC)及IP设计、集成传感器、MEMS微系统等。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国家攻关、高技术“863”、国防“973”、国防基础、国防预研等重大科研项目,取得了多项具有国内领先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并与国内外多家企业建立了多方位的合作,建立了多个联合实验室。
本学科招收正规学历教育的工学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集成电路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率100%。毕业生在各自的岗位上大都表现出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宽、接受新知识能力强、对知识的应用灵活并具有一定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能够胜任工程技术、企业管理、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博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
光学工程学科
光学工程是以光学为主,并与信息科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空间科学、精密机械与制造、计算机科学及微电子技术等学科紧密交叉和相互渗透的学科。
哈工大光学工程学科成立于1956年,是国内成立最早的光学工程学科之一,主要从事光学目标探测与识别技术、光电传感器技术、光学遥感技术、光学仿真技术、显示技术、光电对抗、空间环境与光电防护技术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空间光信息的获取与处理方面独具特色。学科开设光通信、光学检测与光电测试、光电仪器、红外成像技术、光纤技术与应用、现代光学加工技术、成像电子学、光学遥感技术、光电信号与信息处理二元光学技术等课程。
光学工程学科教师18人,其中拥有教授7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0人,在读硕士研究生40余人,在读博士研究生20余人,博士后4人。学科不仅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还拥有良好的教学基地和条件优越的科研基地。
学科自成立以来,承担多项国家重点项目科研,科研经费充裕,取得的主要成果有:我国第一台高速摄影机的研制,我国第一套红外仿真设备的研制,我国第一套可见光仿真设备的研制,我国第一套超轻CCD可见光遥感相机研制。获国家发明二等奖一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数十项。学科拥有了世界一流的软件和硬件条件,如CODE V光学设计软件、ZYGO可见光干涉仪、10.6微米长波干涉仪和Zeeko大型智能抛光机等.
本科专业
工程力学
该专业属于技术科学类, 培养能够在力学有关的广泛工程领域,例如国防、航天航空、汽车、能源、机械、土木建筑工程等,从事科研、技术开发或工程设计工作的工程力学专门人才。
该专业教学条件优越,有国家级教学基地、教学实验示范中心设备条件先进的实验室。与一般工程专业比较,该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更系统,更扎实的数学、力学基础,更强的理论分析、数值计算与实验能力。师资队伍力量雄厚,所在学科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
学生毕业后有60%以上可保送、考取硕士研究生,优秀本科生还可以通过推荐,免试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就业的学生大都到北京、上海等地的工程设计与研究院从事结构总体设计、结构强度与刚度计算、工程软件设计与开发、力学环境实验分析等工作。
自动化
该专业为国防科工委重点专业。所在的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是国家重点一级学科。现有教授35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31人。
该专业培养的学生与有较强的获取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电工电子技术、电气技术、信息处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在控制理论、飞行控制、运动控制、过程控制、检测和自动化仪表智能系统电气自动化、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方面从事系统研究和开发等技术工作,并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该专业属热门专业。该专业毕业生除可保送、考取研究生外,还可面向电子、电力、石化、航空、航天、电信、交通等国防及国民经济各领域从事与自动化相关的教学、科研、开发及管理等工作。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该专业为国防科工委重点专业。所在的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是国家重点一级学科。现有教授35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31人。
该专业培养的学生与有较强的获取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电工电子技术、电气技术、信息处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在控制理论、飞行控制、运动控制、过程控制、检测和自动化仪表、智能系统、电气自动化、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方面从事系统研究和开发等技术工作,并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该专业毕业生除可保送、考取研究生外,还可面向航天、航空、兵器、船舶、电子、电力、电信等各领域从事与自动控制系统相关的教学、科研、开发及管理等工作。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该专业为国防科工委重点专业,前身是战略导弹总体设计专业,已经为国家培养19届毕业生,大部分学生分配到祖国航天和国防部门。
该专业为国防科工委重点专业,所在的飞行器设计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现有教授12人,博士生导师12人。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航空航天等领域从事飞行器总体设计、结构设计、飞行力学与控制及其它机电一体化设计和控制的科学研究、教学、工程设计和管理工作。
本专业近年来承担了多项航天领域重大科研项目,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多项,年均科研经费超过4000万元。每年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国内首颗由高校自主研制成功的小卫星,其总设计师就是由该专业教师担任。
在本专业本科学习期间成绩特别优秀者,可直接保送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
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
空间环境是影响航天器可靠性的主要因素之一,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的研究是航天系统的重要内容之一。本专业培养具备航天环境模拟及控制、生命保障系统设计与研究能力,在民用领域从事热能利用、振动试验分析等方面的技术人才。主干课程有:真空技术、低温工程、空间环境导论、航天器环境计算机控制、空间飞行器飞行动力学航天器热控制技术等。
本专业现有教授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人),承担多项有关空间环境模拟与控制技术、空间生命保障技术等航天前沿科研项目,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多项,每年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学生毕业后有60 %以上可保送、考取硕士研究生,优秀本科生还可以通过推荐,免试直接攻读博士学位。本专业培养的大部分毕业生在祖国航天和国防部门工作,多数毕业生已成为航空航天领域的技术骨干。
空间科学与技术
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密切结合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需求而设立的新专业,空间科学方向侧重于天文学与天体力学、空间环境;空间应用方向侧重于空间光学微波遥感、卫星与天文导航。
本专业理工结合、注重基础、强调应用,是一个专业交叉性强,有明确背景需求的综合性专业。专业基础雄厚,在师资及教学实验环境等方面具备良好条件。设置有光电检测技术、光信息技术、光学图像处理、光学遥感、微波遥感、天文学、天体力学、空间环境导论等专业主干课程。
本专业按宽口径模式设置相应课程,着重于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增强素质。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注重与航天领域的密切结合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具有宽广的自然、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级航天专业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除考取相关专业研究生外,大部分分配到航天和国防部门,以及其它相关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开发等工作。
在本专业本科学习期间成绩特别优秀者,可直接保送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
该专业是一个理工结合、学科交叉并具有紧密国际合作关系的专业, 主要培养从事先进复合材料与结构的设计、制备、评价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专业既重视学生数学、力学和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培养,又重视学生的工程能力训练,并对有关专业课实行教学内容的国际接轨,发展本硕连读机制,对本科生实行导师制培养。
本专业所在学科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每年招收近50名硕士研究生。
该专业毕业生大部分将考取或保送研究生,可推荐部分优秀毕业生与国外联合培养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毕业生将面向人才需求旺盛的国防、航天航空、汽车、化工、能源等复合材料与工程的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开发与生产的研究工作。
电子科学与技术
该专业设有光电子技术、光电技术两个专业方向,研究领域和相关技术是信息产业支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专业培养从事各种光电子器件与技术、成像器件与技术、光电子系统、空间光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和管理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主干课程有:光电子学原理及应用、光电子器件与技术、原子物理、物理光学、信息光电子学、半导体激光器及应用、光电测试技术等。
该专业所在学科的创始人是已故著名国防科技专家马祖光院士。具有物理电子学光学工程两个学科的硕士、博士授予权。物理电子学是国家重点学科,还建有光电子技术可调谐(气体)激光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该专业培养的本科生基础理论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本科生有50%以上保送或考取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可到光电子与光学信息产业相关的科学研究、开发、经营单位和管理部门工作。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本专业与理学院共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研究领域和相关技术是信息产业支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重点支持和发展的专业,也是近年来考生报考的热门专业。该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微电子器件、集成电路、电子系统、微电子机械与微系统、计算机、信号处理等方面的理论、技术基础和专业技能,有自主创新能力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人才。
该专业所在的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学科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具有共享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该专业培养的本科生基础理论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有近50%保送或考取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可以在集成电路、电子器件、以及IT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设计、生产、应用开发、经营管理等工作,毕业生就业形势一直很好。
研究生学制
学制与学习年限
自1994年起,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全国率先开始实行硕士生培养两年制。
学科设置
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学院现设有5个一级学科,即:控制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上述5个学科均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
师资队伍
截至2023年6月,学院有教职工495人,其中正高职210人,副高职151人。教师中有两院院士9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1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4人,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人。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4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4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学院教师队伍中涌现出3位全国模范教师,一批教师及团队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和奖牌、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等荣誉。
重点学科
学院有十一个二级学科分别为国家重点学科、部委重点学科和黑龙江重点学科
教学基地
可调谐(气体)激光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特种环境复合材料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智能控制与系统国家教委重点专业实验室
国家工科力学基础课程教学基地
力学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所获荣誉
2021年6月,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党委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08 15:12
目录
概述
学院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