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里斯(
拉丁文:Serica、Seres),意为丝国、丝国人,是战国至东汉时期
古希腊和
古罗马地理学家、
历史学家对与丝绸相关的国家和民族的称呼,一般认为指当时中国或中国附近地区。拉丁文Seres原意是“有关丝的”,一般被认为是源于中国字“丝”。
简介
在2世纪
前叶的西方文献中,只有马其顿商人遣使到达Seres(希腊、罗马人对中国的称呼)首都Sera(洛阳)的记载。这一记载一直通过罗马大
地理学家托勒密(Claudius Ptolemaeus,约公元90~168年)的巨著《地理学》保存下来。
汉籍史料载罗马商团“于公元100年11月抵达洛阳。在洛阳宫廷受到
汉和帝的接见。此事被东汉
史官记录在册,后来又被
范晔编入《后汉书·和帝纪》。”这“是
陆路经
西域到达赛里斯首都
赛拉(Sera,洛阳)的首批西方人”,“在洛阳,他们受到了东汉政府的热情款待,并赐予‘金印紫绶’”。
希腊文献中早已出现“赛里斯”(Seres),意为“中国人”。据公元前4世纪希腊人亨利克泰夏斯(Ctesias)等的记载,这种称名就是起于“丝(Ser)”(参见前文所引的米勒【Muller*】版本,1884年巴黎迪多书店版本,转引自【法】戈岱司编《希腊拉丁作家远东文献辑录》,
耿升译,
中华书局,1987年版)。也有可能如公元2世纪的罗马人包撒尼雅斯(
Pausanias)的《希腊志》中所说,就是“他们国内生存的一种小动物,希腊人称之为‘赛儿’(Ser*)”。我们可以肯定,希腊文中是以Seres来称中国的,其起于蚕与丝的本意。
汉籍史料
公元前后两个世纪,
欧亚大陆东西两端双峰并立的是强大的汉(西汉、东汉)帝国和罗马帝国。汉帝国(尤其是东汉帝国)对
西域的
经略和
罗马帝国对
地中海东部的扩张,造成两
大帝国“鸡犬相闻”之势,推动了两大帝国间向对方的探索。
《
后汉书·西域传》概述汉代经营西域的成就:“汉世
张骞怀致远之略,
班超奉封侯之志,终能立功西遐,羁服外域。自兵威之所肃服,财赂之所怀诱,莫不献方奇,纳爰质,露顶肘行,东向而朝天子。故设
戊己之官,分任其事;建
都护之帅,总领其权。先驯则赏籯金而赐龟绶,后服则系头颡而衅北阙。立屯田于膏腴之野,列邮置于要害之路。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日;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
中国文献中的描述并非
虚词,
古希腊罗马的记载可为佐证。公元二世纪希腊地理学家
托勒密在著作《地理志》中根据另一位地理学家
推罗的马林努斯(Marinus)著作的一个片段提到,一位以经商为业的马其顿人
梅斯·提提阿努斯(Maes Titianus)曾记载从
幼发拉底河到位于
中亚某地的石塔的路程;梅斯本人未到过赛里斯国(Seres),但他派自己手下一批人到过那里。
据史书记载,公元100年罗马商团到达过中国洛阳:
《
后汉书·西域传》:“和帝
永元六年,
班超复击破
焉耆,于是五十余国悉纳质内属。其条支、安息诸国,至于
西海,四万余里,皆重译贡献。(永元)九年班超遣掾
甘英穷临西海而还,皆前世所不至,山经所未详……于是远国蒙奇、
兜勒皆来归服,遣使贡献。”
《后汉书·和殇帝纪》:“永元十二年,冬十一月,西域蒙奇、兜勒二国遣使内附,赐其王金印紫绶。” 《后汉纪·和帝纪》:“永元十二年……,西域蒙奇、兜勒二国遣使内属。”
罗马商团“于100年11月抵达洛阳。在洛阳宫廷受到
汉和帝的接见,赐予‘金印紫绶’。此事被东汉
史官记录在册,后来又被
范晔编入《后汉书·和帝纪》。“这是陆路经西域到达赛里斯首都
赛拉(洛阳)的首批西方人”,“在洛阳,他们受到了东汉政府的热情款待”。外国学者中也有人持相似的见解,如日本学者
长泽和俊认为,“蒙奇、兜勒两国的入朝是在永元十二年冬十一月,历来新的远国的入朝,一般都有中国的使节伴随,那么大概在永元九年出发的
甘英,于永元十二年春夏回到
西域都护身边,而两国使节则继续东进,于同年十一月,到达了洛阳。”
我们的祖国统称中国是人人皆知的。但古希腊却给我们起了个优美的名字,称“赛里斯”。据说公元前一世纪,罗马
执政官恺撒大帝穿着一件中国丝袍去看戏,艳丽华贵的中国丝绸吸引了
戏场观众,人们纷纷站立围观,赞叹不已。而后中国丝绸不断输入西方,立即博得了西方各国富裕阶层的高度赞赏,都把中国丝绸视为无上
珍品,称之为“东方绚丽的朝霞”,成为
上层社会人士得之为荣的稀世之宝。但那时西方并不了解丝绸产于何处,更不了解丝绸是怎样织成的。古时谬传丝是由
树叶或
竹叶制成的,连有名的
历史学家也仅推断出丝是来自于一种动物身上。后来从贩绸者那里得知,这种名贵的丝绸来自东方的一个大国,但不知称谓,故称之为“赛里斯”,
希腊语就是“丝之国”的意思,一直流传。
丝绸之路
自从
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和中亚及欧洲的商业往来迅速增加。通过这条贯穿亚欧的大道,中国的丝、绸、绫、缎、绢等
丝织品,源源不断地输向中来和欧洲,因此,希腊、罗马人称中国为“赛里斯”国,称中国人为“赛里斯”人。所谓“赛里斯”即“丝绸”之意。 19世纪末。德国
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将张骞开辟的这条东西大道誉为“
丝绸之路”。德国人胡特森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撰写成专著《丝路》。从此,丝绸之路这一谓称得到世界的承认。丝绸之路,概括地讲,是自古以来,从东亚开始,经中亚,
西亚进而联结欧洲及
北非的这条东西方
交通线路的总称。丝绸之路,在
世界史上有重大的意义。这是
亚欧大陆的交通动脉,是中国、印度、希腊三种主要文化的交汇的桥梁。
尽管有了丝绸之路,但在公元一世纪以前
罗马帝国和中国汉朝之间并没 有直接的商业往来。罗马商人未能经由陆路直接去中国,中国人也未能取道 陆路直接到罗马。它们之间的商业往来全靠各种中间人,尤其是靠
帕提亚(即
伊朗)的中间人。中国人和罗马人对建立直接的联系都很关心。这可由 中国使者
甘英的经历得以说明。据《
后汉书·西域传》记载:“(东汉)永元九年,
都护班超遗甘英使
大秦,抵条支,临大海欲渡,而安息西界船人谓英曰:海 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渡,若遇迟风,亦有二岁者,
故入海人皆齐 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英闻之乃止。”
甘英虽然未到罗马,但罗马的商人却到达了中国。
汉籍史书记载:《后汉书·和殇帝纪》:“(东汉)永元十二年,冬十一月,西域蒙奇、兜勒二国遣使内附,赐其王金印紫绶。”
与汉籍史书相对应的是,在公元2世纪
前叶的西方文献中,确有马其顿商人遣使到达Seres(希腊、 罗马人对中国的称呼)首都Sera(洛阳)的记载。这一记载一直通过罗马大 地理学家
托勒密的巨著《地理学》保存下来。托勒密的著作
成书于公元150 年。据托勒密报导:有一位名叫梅斯(μαеs),又叫蒂蒂阿努斯 (Titiianus)的蒙奇兜讷人记录了从石塔(Lithinos Prygos)到Sera 城 的路程。
丝路首畅
“丝绸之路”早于前汉开辟,中国和欧洲
直接交往的条件业已成熟。 在当时的国际上,东汉和
大秦均为繁荣富庶大国,双方都渴望摆脱安息中间 商人对“
丝绸之路”的控制和垄断,直接进行
商业贸易,以谋取厚利。
甘英到达
波斯湾,被安息人阻拦住了。这是中国方面的活动。西方自然也要积极努力,他们突破安息控制,越过中亚,来到中国,这一点是完全可能的。 至于《
后汉纪》和《
后汉书》上提到的“蒙奇兜勒二国”中的国,很显 然不是指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而是相当于汉代的
封国,也即“天子之政行于 郡,而不行于国”中的国。它们从属于中央政权,但又有很大的独立性。《
后汉书·西域传》在讲述安息时所提到的“于罗国”、“斯宾国”、“
阿蛮国” 等就是这种意义上的国。在罗马,这种地方政权管辖区统称为自治区,它们 分布于帝国各地。马其顿境内的Stobi、Cernorus 等就属这一类。因此,“蒙 奇兜勒二国”实际上就是指“蒙奇兜勒境内的二个自治区”,其使用方法和 古书上提到的吴楚七国等完全相同。
综上可知,大约在公元100 年就有一支西方商队从陆路到过中国,他们 是梅斯商团的成员,来自马其顿境内的二个自治区。在洛阳,他们受到了东汉政府的热情款待。从现有的材料来看,他们是第一批由陆路到达中国的西 方人。
公元166 年,又有一批罗马人由海路来到了中国。据《后汉书·西域传》 记载:“
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
日南缴外献象牙、犀角、
瑇瑁。” 到
三国和晋时也有罗马遣使到达中国的记载,这些都是中国和罗马友好交往的标志。
赛里斯国
大漠,骆驼,直射的太阳,疲惫的旅者,怀有一个不变的梦想,去那个产丝的国度——遥远的“赛里斯国”。他们,正走在
丝绸路上。
位于
欧亚大陆两端的中国和欧洲
地中海国家,分别代表着东西方文化。它们之间隔着辽阔的
欧亚内陆地区,也就是中国西北部新疆以西的
中亚地区。欧亚内陆地区有史以来即以气候恶劣、大漠峻岭、路途险阻而著称于世,行者视其为畏途。然而,
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促使人们不断克服地理上的艰难险阻,寻求异族间的相互交流,共同促进
人类文明向前迈进。漫长的中西交通从很早的历史时期就已开始。丝绸,作为中国的国宝,在
殷周时期已相当发达,并为周边民族所喜爱。在欧亚文明圈外散居着
无固定住所的草原
游牧民族,他们充当了两种文明的
传播者,沟通了地处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的文化。中国丝绸的西传,首先就是从绕行
里海、
黑海到
地中海的北方草原之路开始的。
从史料上看,出访
西方国家的第一位中国元首,可能是公元前10世纪的
西周首领
周穆王。当时他从中原出发,驱车西游到西北,远达中亚的一些氏族部落,还会见了西
王母娘娘,并以丝绸作为
国礼,赠送给出访的国家。这大概是最早的丝绸的西传。直到公元前二世纪,
汉武帝派
张骞通西域,才凿空了从新疆通往
西亚的绿洲
丝绸之路,这条人们通常所指的丝路,晚于
草原丝绸之路几个世纪。
公元前八世纪,希腊出现所谓的“大移民”运动,也就是由古代农业性移民转到商业殖民。其中一支向北越过
赫勒斯滂深入整个
黑海沿岸。这些古希腊人与黑海北岸的斯基泰族人发展起频繁的贸易,斯基泰族人除以谷物、羊毛和奴隶为交易贷物外,还转销来自遥远东方的货物。在著名《荷马史诗·
奥德赛》中,我们可以查找到有关丝绸的记载:“从门阈直到内室,椅子上放着柔软的绮罗。”这些丝绸很可能就是与斯基泰族人交换得来的。
希腊人虽然很早就已使用丝绸,并称中国为“赛里斯国”(Seres),即为产丝之国的意思。但由于远隔重洋,路途遥远,不了解中国的蚕丝生产,他们对这种神奇丝的来源一无所知。于是,西方人添附了丝绸运输途中的中亚民族离奇神话的渲染,凭藉他们的想象,对遥远的“赛里斯国”和丝绸的来源,作出了各种各样十分荒谬的猜测,从而也产生了对蚕丝的各种误解,甚至中国这个东方大国在希腊人眼中也够奇怪的了。
公元前5世纪希腊人,认为赛里斯人“身体高大近20英尺,过于常人,红发碧眼,声音洪亮,寿命超过200岁。”有学者认为,这里所指赛里斯人可能是指中亚以东,即新疆
维吾尔族的祖先,也是丝绸贸易的
中间商,并不是指中国汉族。
徐文堪泽认为塞里斯人与吐火罗人有关:根据
韩康信的
体质人类学研究,加上对
小河墓地遗体的
DNA分析,再与《自然史》中对赛里斯人的描述相对照,可以认为,吐火罗人是印度—
伊朗语民族从帕米尔西面迁入之前新疆地区的居民,这样的假设具有相当
可信度。
公元一世纪罗马博物学家
老普林尼在其《博物志》中提到赛里斯国,还说该国“林中产丝,闻名世界。丝生于树上,取下湿一湿,即可梳理成丝。”可见当时欧洲人认为丝是从树上而来的。
希腊一位名叫波金尼阿斯的地理学家,按希腊人视
纺织源于蜘蛛织网的启示这种
传统观念,作出了离奇的推测:“唯赛里斯人用织绸缎之丝,则非来自植物,另有它法以制之也。其国有虫,希腊人称之为塞儿。这虫的大小约二倍于
甲虫那么大,它吐丝的现象就像树下结网的蜘蛛,蜘蛛八足,该虫也是八足。赛里斯人冬夏二季,各建房舍蓄养。虫所吐象蜘蛛的细丝,把足缠起来。先用稷养四年,到第五年才用青芦饲养,这是这种虫最爱吃的食物。虫的寿命只有五年,虫因吃青芦过量,血多身裂而后死,体内即是丝。”这种爱吃青芦的“大甲虫”是公元2世纪的西方人对蚕的一种想象而已。
到了公元四世纪,希腊人又想出了一种会产丝的“羊毛树”:“林中有羊,有人勤加灌溉,梳理出之,成精细丝线,半似
羊毛纤维,半似粘质之丝。”
大约在六世纪,几个印度僧人把中国蚕种藏于其行路杖中,从
中国西部走私到东罗马
拜占庭,从此欧洲才有了蚕丝业。这时他们才搞清楚“产丝者乃一种虫也。丝从口中天然吐出,不须人力。……虫以桑叶养之。”六世纪以后,赛里斯这一称呼也逐渐消失了。
富足文明
最早提到中国的西方典籍,大概是创作于公元前5世纪的《历史》一书,它的作者是被罗马哲人
西塞罗誉为“
历史之父”的
希罗多德。希罗多德在书中说:“
东方文化是一切文化和一切智慧的摇篮。”在该书的第四卷中,他更是以丰富的想象力,将中国定位于万里之遥的“北风以外”。虽然这样的只言片语只能隐约勾勒出中国的外貌,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古代希腊人对中国的敬意。因为在希腊人的
宗教信仰中,“北风以外的人”正是被太阳神
阿波罗所宠爱的民族。
西方人眼中中国形象的逐渐清晰,是与丝绸联系在一起的。生活在公元前后的希腊地理学家
斯特拉波在他的著作中提到过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当时许多出身高贵的希腊人都穿着“赛里斯”人制作的衣服。
这个“赛里斯”人来自何方?原来,这些衣服是用西方人所没有的丝绸所制,而在当时,只有中国能掌握制造技术。
精美的丝绸引发了西方人对中国的无限遐想。公元1世纪的罗马地理学家庞蓬尼·麦拉,对中国人的诚信充满了赞誉:“这是很公正的民族,他们把货物放在旷野中,购货的人,在卖主不在时来取货,这种
经营方式是很著名的。”
4世纪的希腊史学家马尔塞林对中国的评价,更能代表当时西方人对中国的普遍认识。他赞美中国物产的富饶:“赛里斯国疆域辽阔,沃原千里……物产也很丰富,有
五谷杂粮、干鲜水果、牛羊牲畜,真是应有尽有,品繁而量众。”“那里的城市较为稀疏,但规模较大,物产丰富,人烟稠密。”他更赞美中国人热爱和平的本性:“赛里斯人完全不懂得进行战争和使用武器。赛里斯人最喜欢安静地修身养性,所以他们是最容易和睦相处的邻居。”“在他们那里,晴空万里,皓月明朗,气候温和宜人,即使刮风也不是凛冽的寒风,而是和煦的微风。”
对中国不加掩饰的
溢美之词,或许是对中国丝文化为代表的
物质文化的极度向往。这和以后西方因热爱中国的瓷器,而盛赞中国的作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历史告诉我们,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中存在着一种互补心理,异国情调往往让人耳目一新,兴味盎然,所以评价也会高于实际情况。这时的不识庐山真面目,不是由于身在此山中,而是由于身在此山下。
因此,对西方而言,此时的中国更多的是一个符号,一个体现了富足与文明的象征。这正是推动西方人去接近中国,急切认识中国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