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业,是人与人或人与自然之间通过某种行为或媒介进行的
信息交流与传递的行业,如邮政通信业。
相关比较
通信包含电信。
电信(telecommunication):指利用电子技术在不同的地点之间传递信息。电信包括不同种类的远距离通讯方式,例如:无线电,电报,电视,电话,
数据通讯以及
计算机网络通讯等。
国际电联的定义是:“使用有线电、无线电、光或其它电磁系统的通信。”按照这个定义,凡是发信者利用任何电磁系统,包括有线
电信系统、无线电信系统、光学通信系统以及其它
电磁系统,采用任何表示形式,包括符号、文字、声音、图像以及由这些形式组合而成的各种可视、可听或可用的信号,向一个或多个接收者发送信息的过程,都称为电信。它不仅包括电报、电话等传统电信媒体,也包括光纤通信、
数据通信、
卫星通信等现代电信媒体,不仅包括上述双向传送信息的媒体,也包括广播、电视等单向信息
传播媒体。
通信:是人与人或人与自然之间通过某种行为或媒介进行的
信息交流与传递,从广义上指需要信息的双方或多方在不违背各自意愿的情况下无论采用何种方法,使用何种
媒质,将信息从某方准确安全传送到另方。通信的方式:以视觉声音传递为主的古代的
烽火台、击鼓、旗语、现代电信等及以实物传递为主的驿站快马接力、信鸽、
邮政通信等。古代的通信对远距离来说,最快也要几天的时间,而
现代通信往往以电信方式为主如电报,电话,快信,短信,E-MAIL等注重
即时通信,做为自然科学来说邮政通信更能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沟通,但在现今注重
经济利益的时期往往
不注意人与自然的关系致使邮政通信相对即时通信不宜接受。
所以说电信是通信的一种方式。
主要业务
邮电通信业包括邮政、电信及与邮政、电信相关的业务。
包括经营各种信函、包裹、汇兑、邮票发行、集邮和
邮件运输、报刊发行等邮政业务活动。
2.电信业务
包括经营电话、电报、
移动通信、
无线寻呼、数据传输、
图文传真、
卫星通信等电信业务和电信传输活动(如服务、微波总站系统单位等)。
3.其他邮政电信业务
(1)销售邮务物品是指
邮政部门在提供劳务同时附带销售与邮政业务相关的各种物品(如信封、
信纸、
汇款单、邮件包装用品等)的业务。
(3)销售电信物品是指在提供电信业务的同时附带销售专用和通用的电信物品(如电报纸、电话号码簿、电报签收簿、电信器材、
电话机等)的业务。
(4)其他邮政电信业务是指上列业务以外的各项邮政电信业务。
发展背景
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的确为我们带来了不少享受。随着
数据通信与
多媒体业务需求的发展,适应移动数据、
移动计算及
移动多媒体运作需要的
第四代移动通信开始兴起,用户也因此有理由期待这种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说到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不少人肯定不是很清楚,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向大家详细介绍这种技术。
大家知道,所有技术的发展都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实现,从GSM、GPRS到第4代,需要不断演进,而且这些技术可以同时存在。我们都知道最早的移动通信电话是采用的模拟
蜂窝通信技术,这种技术只能提供区域性话音业务,而且通话效果差、
保密性能也不好,用户的接听范围也是很有限。随着移动电话迅猛发展,用户增长迅速,传统的通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通信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GSM通信技术,该技术用的是
窄带TDMA,允许在一个射频(即‘蜂窝’)同时进行8组通话。它是根据
欧洲标准而确定的
频率范围在900~1800
MHz之间的数字移动电话系统,频率为1800MHz的系统也被美国采纳。GSM是1991年开始投入使用的。到1997年底,已经在100多个国家运营,成为欧洲和
亚洲实际上的标准。GSM
数字网也具有较强的保密性和抗干扰性,音质清晰,通话稳定,并具备容量大,
频率资源利用率高,接口开放,功能强大等优点。不过它能提供的
数据传输率仅为9.6kbit/s,和五、六年前用固定电话
拨号上网的速度相当,而当时的internet几乎只提供纯文本的信息。而时下正流行的数字移动通信手机是第二代(2G),一般采用GSM或CDMA技术。第二代手机除了可提供所谓“
全球通”话音业务外,已经可以提供低速的
数据业务了,也就是收发
短消息之类。虽然从理论上讲,2G手机用户在全球范围都可以进行移动通信,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
国际标准,各种
移动通信系统彼此互不兼容,给手机用户带来诸多不便。
针对GSM通信出现的缺陷,人们在2000年又推出了一种新的通信技术GPRS,该技术是在GSM的基础上的一种过渡技术。GPRS的推出标志着人们在GSM的发展史上迈出了意义最重大的一步,GPRS在
移动用户和数据网络之间提供一种连接,给移动用户提供高速无线
IP和
X.25分组数据接入服务。
在这之后,通信运营商们又将推出
EDGE技术,这种通信技术是一种介于现有的第二代
移动网络与第三代移动网络之间的过渡技术,因此也有人称它为“二代半”技术,它有效提高了GPRS
信道编码效率的高速移动
数据标准,它允许高达384KbPs的
数据传输速率,可以充分满足未来无线多媒体应用的带宽需求。EDGE提供了一个从GPRS到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
过渡性方案,从而使现有的
网络运营商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无线
网络设备,在第三代移动网络商业化之前提前为用户提供个人
多媒体通信业务。
在新兴通信技术的不断推动之下,象征着
3G通信的标志技术
WCDMA也将成为未来通信技术的主流。该技术能为用户带来了最高2M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在这样的条件下,计算机中应用的任何媒体都能通过
无线网络轻松的传递。WCDMA通过有效的利用宽频带,不仅能顺畅的处理声音、
图像数据、与互联网快速连接;此外WCDMA和
MPEG-4技术结合起来还可以处理真实的
动态图像。人们之间沟通的瓶颈将由
网络传输速率转变为各种新型应用的提供:如何让无线网络更好的为人们服务而不是给人们带来骚扰,如何让每个人都能从信息的海洋中快速的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如何能够方便的携带、使用各种
终端设备,各种终端设备之间如何更好的自动
协同工作等等。在上述通信技术的基础之上,
无线通信技术最终将迈向4G通信技术时代。
从无线
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来看,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任务已经达成,而现阶段是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时代,今后十年将会是3G移动通信系统正兴的时期,或许到了十年以后将会是
第四代移动通信的天下。但我们不难发现每一个不同的移动通信系统均会有
重复性的
时间点,大约每十年就有一项
技术更新,不过随着通信科技的日新月异,或许转变会更快、时间也会更短。对于移动通信服务业者、系统设备
供货商或其他
相关产业来说,必须随时注意移动通信技术的变化,以适应
市场需求。
发展特征
专网通信行业产业链已经比较成熟,专网通信行业上游行业主要为
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塑胶与五金结构件制造业和
通信设备制造业(部件),下游为政府与
公共安全部门、
公用事业以及工商业等。
全球专网通信行业
市场规模约为700亿元左右,
欧美等
发达国家发展规模较大。例如德国、英国、
瑞典等国家都拥有
TETRA、
GSM-R等全国性的无线专网,专网用户上百万;“数字莱茵河”信息化专网也有近万船只、数十万用户;
意大利电力信息化专网拥有约3000万智能终端(意大利全国人口约5800万);
沃尔玛、福特等大型企业都有发达的信息化专网。
中国专网通信尚未形成大的
产业规模,专网
技术标准以引进国外技术标准为主,绝大多数中国专网厂商不掌握
核心技术,位于产业链的低端,
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专网领域中国还没有形成大的龙头企业。2011年,整个专网通信行业市场规模约为64亿元。
固网与移动的高度融合,已成为通信
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无论是
资产规模最大的
中国移动、资历最老的
中国电信、还是得益于政策照顾的
中国联通,未来都不可能仅仅凭少数几种业务,就能雄霸天下。
(3) 通信接入方式多元化、数据类业务占优
随着社会的进步,带来经济的发展和通信技术的进步,加上消费者对宽带数据类、
多媒体业务的需求日益增长。通信接入方式也呈多元化发展。传统的
窄带通信和第二代GSM 移动
通信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用户对带宽的需求。通信接入方式演变得更加多样化,既有基于传统
固网铜缆的
xDSL(各类
数字用户线路的统称)技术、还有更先进的基于固网
光纤通信的
FTTx(各类
光纤接入技术的统称)
宽带接入、和更灵活的WiFi(一种无线互联技术)热点与WLAN(
无线局域网)接入。除了传统语音通信外,和各类视频业务、点播业务、短、彩信、
即时通讯业务、
虚拟专网业务早已走向前台,并随着网络的改造和升级、
数据传输带宽快速提升,基于固网的宽带数据业务开始焕发新的生机。
中国通信业发展情况
总体运行情况
电信业务收入稳步增长。1-10月,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1323亿元,
同比增长3.3%,增速较1-9月提高0.1个百分点。按照上年
不变价计算的
电信业务总量为12271亿元,同比增长18.7%。
固定
通信业务收入较快增长,
移动通信业务收入降幅继续收窄。1-10月,三家
基础电信企业实现固定通信业务收入3872亿元,同比增长11.2%,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但较1-9月下降0.3个百分点,占电信业务收入的比重为34.2%;实现移动通信业务收入7451亿元,
同比下降0.5%,降幅较上年同期收窄3个百分点,较1-9月收窄0.1个百分点,占电信业务收入的比重为65.8%。
数据及
互联网业务收入平稳增长,支撑电信业务收入稳步增长。1-10月,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完成固定和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分别为1923亿元和5180亿元,同比增长7.3%和2.5%,增速较1-9月均回落0.2个百分点,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分别为17%和45.7%,分别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1.2和1.1个百分点。
新兴业务收入增势突出,有力推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积极发展IPTV、
互联网数据中心、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业务,1-10月共完成固定
增值业务收入1433亿元,同比增长22%,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为12.7%,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2.4个百分点。
电信用户发展情况
移动电话用户规模保持稳定,4G用户占比持续提升。截至2020年10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6亿户,同比增长0.1%。其中4G用户数为12.96亿户,同比增长2.1%,比上年末净增1392万户;4G用户在移动电话用户总数中占比为80.9%,占比较9月末提高0.1个百分点。
固定
宽带接入用户规模稳步增长,千兆固定宽带接入用户持续增加。截至10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
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4.81亿户,同比增长6.4%,比上年末净增3153万户。其中,
光纤接入(
FTTH/O)用户4.49亿户,占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的93.4%。100Mbps及以上
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4.27亿户,占总用户数的88.7%,占比较9月末提高0.5个百分点;10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499万户,比上年末(87万户)净增412万户。
蜂窝
物联网和IPTV用户较快增长,
手机上网用户对移动电话
用户渗透率稳中有升。截至2020年10月末,三家基础电信
企业发展手机上网用户数达13.47亿户,对移动电话用户的
渗透率为84.1%,较上年末提升1.9个百分点。蜂窝物联网
终端用户10.8亿户,同比增长13.9%,比上年末净增5236万户,其中应用于
智能制造、
智慧交通、智慧
公共事业的终端用户占比分别达19.4%、19%、22.7%。IPTV(
网络电视)总用户数达3.12亿户,同比增长6.2%,比上年末净增1813万户。
电信业务使用情况
移动互联网流量快速增长,10月
DOU值再创新高。1-10月,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1338亿GB,同比增长34%,增速较1-9月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流量达到1270亿GB,同比增长27.6%,占移动互联网总流量的94.9%。10月当月户均移动
互联网接入流量(DOU)达到11.46GB/户,比上年12月和今年
平均值高2.87GB/户和1.19GB/户。
移动电话通话量降幅持续收窄,移动短信业务收入增速继续回升。1-10月,移动电话去话通话时长完成1.86万亿分钟,同比下降7%,降幅较1-9月收窄0.6个百分点;固定电话主叫通话时长完成852亿分钟,同比下降15.6%,降幅较1-9月收窄0.3个百分点。1-10月,全国移动短信
业务量同比增长18.6%,增速较1-9月回落0.5个百分点;移动短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5%,增幅较1-9月提高0.7个百分点。
地区发展情况
西部地区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增速领先,分省DOU值差距拉大。1-10月,东、中、西和
东北地区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分别达到563.3亿、291.2亿、408.4亿和75.1亿GB,同比增长29.5%、35.6%、40.7%和28.1%,西部地区增速持续领先全国。
西藏、云南、青海、贵州和
宁夏5省10月当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DOU)超过15GB/户;各省DOU值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为11.36GB/户,差值较去年同期扩大4.53GB/户。
东北地区百兆及以上固定宽带接入用户渗透率领先,东、西部地区千兆以上用户数较多。截至10月末,东、中、西和东北地区100Mbps及以上固定宽带接入用户分别达到18455万、10560万、11063万和2594万户,占本地区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的比重分别为87.9%、89.5%、89.1%和90%,东北地区占比领先全国。各省百兆以上固定宽带接入用户最高占比与最低占比之差为17.6个百分点。东、中、西和东北地区1000Mbps及以上固定宽带接入用户分别达到239万、46.3万、212.5万和1.7万户,东部和西部地区千兆以上固定宽带接入用户规模领先。
统计数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17498亿元,比上年增长21.3%。
截至2024年2月份,中国5G用户规模占比近一半,千兆用户占比超过四分之一。截至2024年2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和中国广电共发展移动电话用户数17.46亿户,其中5G用户达8.51亿户,占比达48.8%。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发展固定接入宽带用户6.43亿户,其中千兆用户1.72亿户,占比达26.7%。流量方面,截至2024年2月末,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487.6亿GB,同比增长16.6%。2024年1—2月份,中国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累计完成业务收入2923亿元,同比增长4.3%,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4.4%。其中,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业务完成收入757.6亿元,占总收入比重达25.9%,同比增长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