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渠,于公元前246年(
秦王政元年)由韩国水工
郑国在
秦国主持穿凿兴建,约十年后完工。郑国渠是古代
劳动人民修建的一项伟大工程,属于最早在
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今天的
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
泾河北岸。它西引
泾水东注
洛水,长达 300 余里。
工程介绍
郑国渠,建于秦王政元年(前246),其时韩国因惧秦,遂派水工郑国入秦,献策修渠,藉此耗秦人力资财,削弱秦国军队。此举适得其反,促使秦国更加强大。《史记·
河渠书》记载:“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折今110万亩),收皆亩一钟(折今100公斤),于是
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
郑国渠首位于“瓠口”(今王桥镇上然村西北)。渠线沿王桥、桥底镇东进,过
寨子沟后东北折,经扫宋乡公里、
椿树吕村一线,于
蒋路乡水磨村附近横绝
冶峪河,至甘泽堡后东折,于龙泉乡铁李村入
三原境。本县境内长约30公里。其
渠首工程设施无考,灌溉方式为
引洪淤灌(
大水漫灌)。
渠系管理
官方管理组织
汉建平四年(前3),朝廷任命
光禄大夫
息夫躬“持节领护
三辅都水”,其职责是巡视督察性质,不参与具体管理,渠道的管护营运由地方官吏兼理。唐时京兆少尹负责
管渠。宋时始设专门管渠机构,由三白渠使负责管渠。元设屯田府,渠官为渠司。明设水利司,渠官为水利签事。清仍设水利司,改水利签事为水利
通判,常驻今王桥镇
木梳湾附近衙
背后村。民国初年,设龙洞渠管理局,已脱离官方领导,由地方乡绅经营。
民间管理组织
民间渠系管理由来已久,古代文献中多提及“斗长”(又称斗史、斗吏、
斗门子)。唐时,对民间管水组织尤其斗长的要求较严格。《
大唐六典》记:“每渠及斗门各置长一人,以庶人五十以上并
勋官(只有
官衔荣誉而无
实职的官员)及停官(一种候补官或停止职务的官员)资有干用者为之,及灌溉时,乃专其水之多少均其灌溉焉。”
明时出现“水手”,即固定的巡渠渠工,帮助斗长维护用水秩序,巡查管理渠道。清则出现“值月利夫”,即轮流值月服务的利夫(古代以
土地面积享有灌溉权的农户户主),协助斗长工作,是一种义务工。明清时期还有“水老”之设,水老较斗长的地位高一级,仍然来自民间,主要协调上下几个斗门的关系,人选要求更有声望的人。唐至清,
泾渠民间管理以中小地主和乡绅为主体。
民国水老(段长)和斗夫(斗长),亦大体由农村中产以上的人担任。
公元前 246 年(秦王 政 元年),
秦王政采纳了韩国人郑国的建议,并由郑国主持兴修的大型
灌溉渠,它西引
泾水东注洛水,长达 300 余里。
泾河从陕西北部群山中冲出,流至
礼泉就进入
关中平原。平原东西数百里,南北数十里。平原地形特点是西北略高,东南略低。郑国渠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地形,在
礼泉县东北的谷口开始修干渠,使干渠沿北面山脚向东伸展,很自然地把干渠分布在灌溉区最高地带,不仅最大限度地控制灌溉面积,而且形成了全部自流
灌溉系统,可灌田四万余顷。郑国渠开凿以来,由于泥沙淤积,干渠首部逐渐填高,水流不能入渠,历代以来在谷口地方不断改变河水入渠处,但谷口以下的干渠渠道始终不变。
历史背景
最早在关中建设大型水利工程的,是战国末年
秦国穿凿的郑国渠。公元前246年由韩国水利专家郑国主持兴建。当时所以要兴建这一工程,除上面所说的
自然条件因素外,另一个因素是政治军事的需要。
战国时,我国历史朝着建立统一国家的方向发展,一些强大的
诸侯国,都想以自己为中心,统一全国。兼并战争十分剧烈。关中是秦国的基地,它为了增强自己的
经济力量,以便在兼并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很
需要发展关中的
农田水利,以提高秦国的
粮食产量。
韩国是秦国的东邻。战国末期,在秦、齐、楚、燕、赵、魏、韩七国中,当秦国国力蒸蒸日上,虎视眈眈,欲有事于东方时,首当其冲的韩国,却孱弱到不堪一击的地步,随时都有可能被秦并吞。公元前246年,韩桓王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采取了一个非常拙劣的所谓“疲秦”的策略。他以著名的水利工程人员郑国为间谍,派其入秦,游说秦国在泾水和洛水(北洛水,
渭水支流)间,穿凿一条大型灌溉渠道。表面上说是可以发展秦国农业,真实目的是要耗竭秦国实力。
这一年是秦王政元年。本来就想发展水利的秦国,很快地采纳这一诱人的建议。并立即征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任命郑国主持,兴建这一工程。在
施工过程中,韩国“疲秦”的阴谋败露,秦王大怒,要杀郑国。郑国说:“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
汉书·沟洫志》秦王政是位很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认为郑国说得很有道理,同时,秦国的水工技术还比较落后,在技术上也需要郑国,所以一如既往,仍然加以重用。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全渠完工,人称郑国渠。
郑国渠是以泾水为水源,灌溉渭水北面农田的水利工程。《
史记·河渠书》、《
汉书·沟洫志》都说,它的渠首工程,东起中山,西到瓠[hù胡]口。中山、瓠口后来分别称为仲山、谷口,都在
泾县西北,隔着泾水,东西向望。它是一座有坝
引水工程,1985年到1986年,考古工作者秦建明等,对郑国渠渠首工程进行实地调查,经勘测和钻探,发现了当年拦截泾水的大坝残余。它东起距泾水东岸1800米名叫尖嘴的高坡,西迄泾水西岸100多米王里湾村南边的山头,全长2300多米。其中河床上的350米,早被洪水冲毁,已经无迹可寻,而其他残存部分,历历可见。经测定,这些残部,底宽尚有100多米,
顶宽1 - 20米不等,残高六米。可以想见,当年这一工程是非常宏伟的。
历史作用
郑国渠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它发挥
灌溉效益的100余年,而且还在于首开了引泾灌溉之先河,对后世引泾灌溉发生着深远的影响。秦以后,历代继续在这里完善其
水利设施:先后历经汉代的
白公渠、唐代的
三白渠、宋代的
丰利渠、元代的
王御史渠、明代的广惠渠和
通济渠、清代的
龙洞渠等历代渠道。汉代有民谣:“田於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
白渠起后。举锸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称颂的就是引泾工程。 1929年陕西关中发生大旱,三年六料不收,饿殍遍野。引泾灌溉,急若燃眉。中国近代著名水利专家
李仪祉先生临危受命,毅然决然地挑起在郑国渠遗址上修
泾惠渠的千秋重任。在他本人的亲自主持下,此渠于1930年12月破土动工,数千民工辛劳苦干,历时近两年,终于修成了如今的泾惠渠。1932年6月放水灌田,引水量16立方米/秒,可灌溉60万亩土地。至此开始继续造福百姓。
新中国成立以来,按照边运用、边改善、边发展的原则,对新老渠系进行了3次规模较大的改善调整与挖潜扩灌。1949年-1966年为第一阶段,1966年-1983年为第二阶段,80年代后至1995年为第三阶段。
为继续解决灌区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问题,1989年泾惠渠被列入关中三大灌区改造之一,开展了以更新改造、完善配套和方田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灌区建设,共安排8项工程和方田38.7万亩。主要项目有:渠首加坝加闸和除险加固、
总干渠险工段整治与石渠坡脚砌护,南干渠改善,干、支、斗渠衬砌与翻修,重点建筑物
加固改造,
排水干沟整修以及
通讯线路更新改造等,完成工程投资1571万元,建成渠、井、电、路、树相配套的方田面积41.8万亩,至1993年完成项目任务,1995年8月通过
竣工验收。1995年,渠首引水能力为50立方米每秒。全灌区共有干渠5条,长80.42公里,已衬砌67公里,
支渠20条,长297.49公里,已衬砌78公里;斗渠527条,长1206公里,已衬砌630公里;配套机井1.4万眼;
抽水站22处,装机1824千瓦;设施、
有效灌溉面积分别为134.04万亩(其中抽水灌溉面积37.2万亩)和125.99万亩。
历史意义
郑国渠是一个规模宏大的
灌溉工程。公元前246年,
秦王政刚即位,
韩桓惠王为了诱使秦国把人力物力消耗在水利建设上,无力进行东伐,派水工郑国到秦国执行“疲秦”之计。郑国给秦国设计兴修引泾水入洛水的灌溉工程。在
施工过程中,韩王的计谋暴露,秦要杀郑国,郑国说:当初韩王是叫我来作间谍的,但是,水渠修成,不过为韩延数岁之命 ,为秦却建万世之功(《汉书·沟恤志》)。秦王政认为郑国的话有道理,让他继续主持这项工程。大约花了十年时间这项工程才告竣工。由于是郑国设计和主持施工的,因而人们称为郑国渠。
郑国渠工程,西起仲山西麓谷口(今陕西
泾阳西北王桥乡
船头村西北),郑国在谷作石
堰坝,抬高水位,拦截泾水入渠。利用西北微高,东南略低的地形,渠的
主干线沿北山南麓自西向东伸展,流经今泾阳、
三原、富平、蒲城等县,最后在
蒲城县晋城村南注入洛河。干渠总长近300华里。沿途拦腰截断沿山河流,将冶水、清水、浊水、石川水等收入渠中,以加大水量。在
关中平原北部,泾、洛、渭之间构成密如
蛛网的
灌溉系统,使高旱缺雨的关中平原得到灌溉。
郑国渠修成后,大大改变了关中的
农业生产面貌, “用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就是用含泥沙量较大的泾水进行灌溉,增加土质肥力,农业迅速发达起来,使得雨量稀少、土地贫瘠的关中,变得富庶甲天下 (《史记·
河渠书》)。
遗址保存
富平
郑国渠遗址:流经
富平的
郑国渠,全长约150公里,可灌溉18万余公顷。其引
水口至干渠段,修有宽15~20米,高3~5米,长达6公里的引水渠堤。现存郑国渠口、郑国渠古道和郑国渠
拦河坝,附近有秦以后历代重修、增修的
渠首、干道遗址,并有大量的碑石遗存。郑国渠修成后,
灌溉面积达280万亩,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
灌溉渠道,使
秦国从经济上完成了统一中国的
战争准备。
郑国渠遗址,发现有三个南北排列的
暗洞,即郑国渠引泾
进水口。每个暗洞宽3米,深2米,南边洞口外还有白灰
砌石的明显痕迹。地面上开始出现由西北向东南
斜行一字排列的七个大
土坑,土坑之间原有地下干渠相通,故称“井渠”。郑国渠工程之浩大、设计之合理、技术之先进、实效之显著,在我国古代
水利史上是少有的,也是
世界水利史上所少有的。
申遗成功
2016年2月,
陕西省水利厅召开“郑国渠”申报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工作安排部署会,标志着“郑国渠”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工作正式启动。我省将力争用一到两年时间,取得郑国渠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申遗成功。
申报工作
领导小组将按照“申遗”总目标,细化方案,按任务和
时间节点落实责任,通过
考古挖掘及研究、实施本体保护等措施,形成丰富、完整的
证据链,力争用一到两年时间,取得郑国渠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申遗成功,为郑国渠
水利遗产的保护利用、陕西水
文化建设、陕西
水利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