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新(英语:financial innovation),是变更现有的
金融体制和增加新的
金融工具,以获取现有的金融体制和金融工具所无法取得的潜在利润,它是一个为盈利动机推动、缓慢进行、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观点
但与此同时,金融市场的结构不合理,企业的
融资结构不合理,金融工具品种单一,金融产品的发展不规范,无法律保护等问题仍然存在,如何将金融创新对
金融发展的
推动力效应发挥到最大,如何消除制约金融创新的因素,中国未来金融创新的发展方向和重点是什么等问题将是重点需要研究的。中国是一个
发展中国家,金融业的发展也仍处于初级阶段,在这样一种特殊的国情,照搬西方的金融创新理论显然是不可取的。如何在吸纳的过程中进行创造和如何将金融创新问题融合到中国的金融发展问题中仍是需要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金融创新概念是由熊彼特提出的,当时指新的产品的生产、新技术或新的生产方法的应用、新的市场开辟、原材料新供应来源的发现和掌握、新的生产组织方式的实行等。金融创新正是循着这一思路提出的。
金融创新背后的根本
经济力量是竞争,它通常导致了执行金融功能的方式的改进。
金融创新的含义,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解释。有关金融创新的定义,大多是根据美籍
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1883~1950)的观点衍生而来。熊彼特于1912年在其
成名作《
经济发展理论》(Theory of Econoforc DeveloPment)中对创新所下的定义是:创新是指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也就是企业家对企业要素实行新的组合。
形式
按照这个观点,创新包括技术创新(
产品创新与
工艺创新)与
组织管理上的创新,因为两者均可导致
生产函数或供应函数的变化。具体地讲,创新包括五种情形:
(1)新产品的出现;(2)新工艺的应用;(3)新资源的开发;(4)新市场的开拓;(5)新的生产组织与
管理方式的确立,也称为
组织创新。
内涵
金融创新定义虽然大多源于熊彼特经济创新的概念,但各个定义的内涵差异较大,总括起来对于金融创新的理解无外乎有三个层面。
宏观层面
宏观层面的金融创新将金融创新与金融史上的重大历史变革等同起来,认为整个金融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金融业的每项重大发展都离不开金融创新。
从这个层面上理解金融创新有如下特点:金融创新的时间跨度长,将整个
货币信用的发展史视为金融创新史,金融发展史上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视为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不仅包括金融技术的创新,
金融市场的创新;
金融服务,产品的创新,金融企业组织和管理方式的创新,
金融服务业结构上的创新,而且还包括现代
银行业产生以来有关银行业务,银行支付和清算体系,银行的资产
负债管理乃至金融机构,金融市场,
金融体系,
国际货币制度等方面的历次变革。如此长的历史跨度和如此广的研究空间使得金融创新研究可望而不可及。
中观层面
中观层面的金融创新是指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后,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中介功能的变化,它可以分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以及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是指制造新产品时。采用新的
生产要素或重新组合要素,
生产方法,
管理系统的过程。产品创新是指产品的供给方生产比传统
产品性能更好,质量更优的新产品的过程。制度创新则是指一个系统的形成和功能发生了变化。而使系统效率有所提高的过程。从这个层面上,可将金融创新定义为,是政府或金融当局和金融机构为适应
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在金融过程中的
内部矛盾运动,防止或转移
经营风险和
降低成本,为更好地实现流动性,安全性和
盈利性目标而逐步改变
金融中介功能,创造和组合一个新的高效率的资金
营运方式或营运体系的过程。中观层次的金融创新概念不仅把研究的时间限制在60年代以后,而且研究对象也有明确的内涵,因此,大多数关于
金融创新理论的研究均采用此概念。
微观层面
微观层面的金融创新仅指
金融工具的创新。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信用创新型,如用短期信用来实现中期信用。以及分散投资者独家承担
贷款风险的
票据发行便利等;
风险转移创新型,它包括能在各经济机构之间相互转移金融工具内在风险的各种新工具,如
货币互换、
利率互换等;增加流动创新型,它包括能使原有的金融工具提高
变现能力和
可转换性的
新金融工具,如
长期贷款的
证券化等:股权创造创新型,它包括使债权变为股权的各种新金融工具,如附有股权认购书的债券等。
种类
中国学者对此的定义为:金融创新是指金融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的
新事物。并认为金融创新大致可归为七类:(1)金融制度创新;(2)
金融市场创新(3)
金融产品创新(4)
金融机构创新(5)
金融资源创新(6)金融
科技创新(7)
金融管理创新金融制度创新
一国的
金融制度总是随着
金融环境的变化,如政治、经济、
信用制度、
金融政策等的变化而逐渐演变的,这种演变不仅是结构性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本质上的变化。金融制度创新包括
金融组织体系、调控体系、
市场体系的变革及发展。它影响和决定着金融产权、信用制度、各
金融主体的行为及
金融市场机制等方面的状况和运作质量。
金融市场创新
金融市场创新主要是指银行经营者根据一定时期的
经营环境所造成的
机会开发出新的市场。现代金融市场大致包括:1.差异性市场,如按不同的内容划分的
货币市场、
外汇市场、资本市场、
黄金市场、
证券市场、
抵押市场、
保险市场等。2.
时间性市场,按期限长短划分,短期的有
资金拆借市场、
票据贴现市场、
短期借贷市场、
短期债券市场等;长期的有
资本市场,如长期
债券市场、
股票市场等。3.
地区性市场,如
国内金融市场、
国际金融市场等。金融市场创新主要指的是微观
经济主体开辟新的金融市场或
宏观经济主体建立新型的
金融市场。由于金融市场向更高级金融市场的过渡和转化,由封闭型金融市场向开放金融市场的进入和拓展。
金融产品创新
金融产品的核心是满足需求的功能,它包括
金融工具和银行服务。金融产品的形式是客户所要求的产品种类、特色、方式、质量和信誉,使客户方便、安全、盈利。在国际金融市场上,金融创新的大部分属于金融产品的创新。
金融机构创新
金融机构创新,是从金融创新经营的内容和特征出发,以创造出新型的经营机构为目的,建立完整的机构体系。
金融资源创新
金融资源是指人才、资金、财务、信息等,它是保证银行正常经营的必要前提,金融资源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金融资源的来源创新。首先,金融业经营的正常进行必须有专门的人才,人才来源包括自己培养、吸收其他机构
高级人才和引进国外高级专业人才;其次,必须有
资金来源的充分保证,它要求金融机构经营者随时掌握资金供应市场的动态,挖掘和寻求新的资金供应渠道,开辟新的
负债业务。2.金融资源的结构创新。金融资源结构包括及时、准确地掌握各种信息,高级专业人才比重大,
负债结构合理,
财务管理先进。它能创造出比同行领先的
经营效率和方法。3.金融资源聚集方式创新。对不同的金融资源有不同的吸引和聚集方式,银行经营者要不断创造新的手段,用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去聚集自己所需的金融
经营资源,合理地配置这些资源,以求得经营上的最大效益。
金融科技创新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金融技术革新和
金融自由化。主要体现在银行和
非银行金融机构,
金融服务讲究速度和效率,以及科学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对金融业务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它一方面使金融市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缩小,另一方面又使金融服务多元化、国际化。
金融管理创新
金融业管理创新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国家通过立法间接对金融业进行管理,目标是
稳定通货和发展经济;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内部的管理,建立完善的
内控机制,包括机构管理、信贷
资金管理、投资
风险管理、财务管理、劳动
人事管理等方面。金融机构管理,其着眼点都是通过
资金来源制约
资金运用,实现
银行资产和负债双方总量和结构的
动态平衡,不断创造新的
管理方法。
期权合约的产生;(2)整合性将已有观念的重新理解和运用,如期货合约的产生;(3)
组合性创性,如
蝶式期权的产生。
主要影响
短期影响
金融创新在增加利润的同时,短期来看,还会导致
信贷规模的扩大,为经济繁荣提供融资手段,在
投机需求存在的情况下,可能产生由于“
过度交易”引发的
投机泡沫。
长期影响
长期来看,金融创新还意味着对既有
金融结构和监管制度的突破,它扩大了金融市场的范围,加剧了金融市场的竞争,提高了金融机构的
杠杆率,使得
金融系统既有的稳定结构被打破,金融系统变革更加脆弱。
影响概括
金融创新使对货币的定义和
货币层次的划分更加复杂,同时对
货币流通速度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从
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反向关系对传统的货币乘数进行修正,从而可以得出:金融创新使货币流通速度降低。同时通过近年来
中国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乘数的实证检验,上述结论基本成立。下面就从修正的货币乘数角度,来分析金融创新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影响类型
一、货币流通速度的模型
1、交易型的货币数量模型
原始
货币数量论认为,经济中
货币需求量与所需满足的商品
交易量成正比,用公式表示就是费雪的货币
交易方程:MV—PQ。
其中M为货币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
商品价格,Q为商品交易量,PQ乘积即为某一时期内的商品
交易额。可见,货币流通速度最早的定义乃是指年度内单位货币被使用的平均次数,因而又被称为货币交易流通速度。
2、收入型货币数量模型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以弗里德曼为首的
货币主义学派发展了
货币数量论,新的货币数量论,方程式如下:MV=PY,其中PY指名义
货币收入,伴随这一转变货币流通速度亦有了新的含义:一定时期内单位货币周转(这里所指的周转包括再生产的全过程)的平均次数。因而又被称为货币收入流通速度。
从上述模型可以看出,二者在原理上基本统一,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是源于货币作为交易手段的职能来解释
货币流通速度;而后者则是从货币
储藏手段(
永久性收入)的职能来解释。根据货币
均衡理论,
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为Ms = Md,所以货币的流通速度V和货币的
供给量具有直接的关系,众所周知,M2是由M1和准货币(M2 − M1)构成的,其中M1对应货币的交易职能,准货币对应货币的贮藏职能。把二者加以综合可以得出货币流通速度的一般公式为:
M2V= GDP(1)
二、金融创新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1、金融创新对货币定义和货币划分的影响
从整个货币发展的里程来看,一般认为货币经历了朴素的
商品货币阶段、贵金属货币阶段、代用
符号货币阶段、电子货币阶段四个阶段。各阶段就其作为货币的价值与本身所包含的价值而言,具有
实物货币、
金属货币、
信用货币、
电子货币、
数字货币等多种形式(其中
数字现金是电子货币发展的较高阶段形式)。金融创新的日新月异使得
理论界对货币的定义变得日益困难。货币到底是什么?传统的货币定义认为货币是为广大公众所普遍接受的
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马克思和一些当代主流
经济学家均认为“货币是一种社会关系”;而
米尔顿·弗里德曼和
新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家、
哈佛大学的年轻教授
曼昆却说“货币是经济中人们经常用于购买其他人的物品与劳务的一组资产”;
社会学家西美尔则把货币视作为“一切价值的公分母”、“价值的现金化”:“货币是人与人之间交换活动的物化,是一种纯粹功能的具体化。”在围绕着理解和把握货币到底是什么这一问题上,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们被长期困扰,特别是金融创新使货币的外延越来越广泛,所以对货币的界定越发复杂。
金融创新,特别是大量
金融业务创新后,涌现了许多新型账户,这些账户的出现使传统
货币供给层次划分出现混乱,例如NOW、ATS、MMDA等新型账户都具有开具支票的功能,类似于
活期存款,理应划入M1,但这些
账户余额又大部分放在投资性
储蓄账户上,实际上它应属于M2。由于类似的金融创新,各国对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不断进行修改。英国已有M1、M2、M3、DCE、PSL1、PSL2等8个货币供给指标,从1970年到1984年间修改货币定义9次之多。美国在1971—1984年间共修改货币定义7次,货币供给指标发展到M1、M2、M3、L和Debt 5个。尽管频繁修改,金融创新带来的难题并未完全解决,如
电子账户、多功能信用卡和
网络支付账户等对应的
货币层次,各国
中央银行尚无明确答案。所以金融创新使得对与货币的定义和货币层次划分更加难以界定,从而直接影响到货币流通速度的分析与测定。
2、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乘数的关系
货币乘数是指在
基础货币(高能货币)基础上
货币供给量通过商业银行的创造
存款货币功能产生
派生存款的作用产生的
信用扩张倍数。在一定的
名义GDP下,货币乘数B和货币流通速度V之间存在着
反比关系,即在一定的
产出水平下,货币流通速度增大,则货币乘数减少;反之亦然。所以要分析金融创新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只要找出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就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
3、从修正的货币乘数看金融创新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金融创新对货币的定义和货币层次的划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随着金融工具种类的不断丰富,无论是流通中的现金、各类存款等流动性不同的
货币供给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金融创新对货币乘数的各种
影响因素的影响变化如下。
对现金的影响
随着电子技术的日益成熟,电子货币的发展将会成为货币的主流。
经济体之间的借贷、消费、转帐等将无一不是通过网络进行结算,支票和现金结算将逐步减少。特别是数字现金是在
银行存款转移
支付工具的逐渐深化和对现金
通货的逐渐挤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电子货币的高级发育形态,是货币经历实物货币、贵金属货币、代用符号货币(纸币)等各种
发育阶段类型的电子货币的不断发展和演化的产物,具有良好的
匿名性、无限的分割性、真实的价值性、快捷便利和可交换性等一系列的优点,可以推知,数字现金对
货币形态演化的这种影响趋势将使数字现金不断挤占现金通货纸币和
存款通货的某些形态而逐渐成为未来数字货币时代的最主要流通
货币形式之一,它是现金纸币通货和存款通货的最佳替代者,因此,从其一问世以来便迅速挤占现金和存款通货中数字现金前期各种发育形态的电子货币的位置,并且后来居上。不难推知,随着
数字经济对整体
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提高,
实体经济对现行的现金纸币通货的需求将因数字现金的逐渐挤占而大幅缩减到少量存在,数字现金则会广为流行,而结算性临时存款通货的大部分将逐步转化为数字现金形态,小部分仍将以卡型电子货币形态和存款转账型电子货币形态存在,但也将逐渐向数字现金形态转化。
金融创新对货币层次和货币乘数的影响
金融创新使传统的货币层次的划分变得越来越模糊,各种货币之间转变的
交易成本越来越低,而且货币层次越来越多,如NOW账户、ATS账户等。特别在
西方国家金融市场,由于金融产品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日益增多,不同流动性的
金融创新产品在不同程度上充当了
商品交换的媒介。成为了事实上的货币。这样一来使货币的供应规模量在不断扩大。这里可以引入一个金融创新下的可以充当货币媒介的可替代性
金融资产的一个量,即在
货币供应量上加入一个量Mc,所以金融创新下货币供应量为:
M= C+ Dr + Dt + Ce + Mc(4)
金融创新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得到解释,其中
现金漏损率的降低、替代性金融资产的比例增大和
超额准备率的下降都使货币的流通速度降低,而数字现金占活期存款比例则会使货币的流通速度加快。总的来说,由于数字现金和
活期存款的流动性都比较强,所以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较大的相互替代可能性不大(但是长远来看ce还是增大的),所以要考察在一定时期内货币的流通速度或者货币乘数发生变换总的趋势是:金融创新使货币乘数增大,流通速度下降。
三、中国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乘数变化的实证检验
中国金融创新起步较晚,所以金融创新的水平相对与西方国家来说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上。但是近年来随着中国
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金融创新也获得了阶段性发展。特别是电子技术的应用带来的技术创新以及金融体制改革方面的
制度创新都取得了较大成果。现阶段金融产品更加丰富,金融的
市场化改革步伐越来越快。这些举措无疑都会对中国的货币流通速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下面分别采用中国上世纪90年代到2005年的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乘数的有关数据,来对前述的有关理论做出实证检验。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乘数的变化趋势。从检验的数据来看,中国近年来货币的流通速度和货币乘数呈反向关系,基本符合理论上成立的关系;同时,检验结果基本满足金融创新发展的趋势,特别是近年来金融创新的步伐加快,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乘数变化的速度加快。
现状
中国
中国
中央银行成立以来一直是身兼二任,既是
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又是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
监管者,两者往往顾此失彼,也有一定的
内在冲突。各专业性
金融监管机构建立以后,使
金融监管更加专业化和科学化,一方面使中央银行可以专司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的职能,从而提高货币政策的效能.完善
金融宏观调控;另一方面使各专业性金融监管机构通过自身建设。加深、做细具体领域的金融监管,使监管更加到位,更有效力。
欧美
作为
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与
欧债危机的推波助澜力量,
欧美银行理应有更多反思和自省。为了攫取
暴利而不惜推出带有“毒性”的
高杠杆金融工具,或为了分割房地产行业的诱人蛋糕而不惜放大自己的
风险敞口,欧美银行的创新和冒险之举实际都是建立在愈来愈浓厚的高薪文化基础之上,而高薪文化熏陶出来的员工必然是见利忘义或损人利己的投机分子。无论
汇丰的“
洗钱”丑闻,还是
巴克莱操纵Libor劣行,都足以说明盛行于欧美银行之中的高薪文化并没有随着金融危机之后监管力度的收紧而淡化,相反甚嚣尘上。显然,简单的
外科手术,对于欧美银行已无济于事,而必须敦促和引领其进行深刻的文化再造——从高薪文化矫正到敬业文化与
服务文化上来,其中法律和股东等各种对银行高薪实际规制和监督力量的强化不可或缺。
必须强调,金融创新是银行的天然职能,但同样也应是监管机构的职责。如随着金融创新,越来越多的
金融衍生品和
银行业务方式成为洗钱的工具,在这种情况下,欧美金融监管层的视角就不应还停留在银行传统业务上;又如,在
Libor变革问题上,如果不能摒弃对传统报价方法的固守态度,就无法通过增加报价行数量、采用实际交易利率等新方法封堵银行的操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