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秧歌是流传于
陕西闹红火闹秧歌闹社火榆林、延安、
绥德、
米脂等地,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中绥德、米脂秧歌最具代表性。
来源说法
秧歌之谜
秧歌之谜,是问秧歌从哪儿来,为什么叫“秧歌”。很多人都回答过这个问题。几百年来,它至少有十种写法儿:秧歌、阳歌、姎哥、央哥、扬高、羊高、迎阁、英歌、莺歌、因歌。有说秧歌原是南方稻区插秧之歌;有说它源于古代
祭祀农神祈求丰收;有说这种歌舞起于
凤阳,叫“阳歌”;有说“阳歌”是源于上古人类的太阳崇拜;有说秧歌为
苏东坡所创,出自宋代;甚至有说是宋代时候,以“姎哥”为主要角色的西域歌舞,与汉族元宵社火结合,而形成“秧歌”。各种说法儿,有的颇有所依,有的颇具创意。其实,谜底就在于,这个在陕北乡间念作“yáng”的“秧”,到底该是哪个字?找到本字,谜就破解。
文化人类学家有一个基本共识:人类文化来源于早期
巫文化。
阿城的讲述让我忽然意识到,秧歌应该也不例外。陕北秧歌今天的谒庙、彩门、九曲等十来种方式,包括广场上的歌舞,都应该有巫术源头。《周礼·春官》记:“司巫掌群巫之政令。若国大旱,则率巫而舞雩。”雩(yú)是求雨之祭,是
大巫率小巫们举行舞蹈方式的祭天仪式。这应该是
秧歌的源头之一。至今在陕北
安塞沿河湾,正月十五晚上,转了消灾免难的九曲秧歌后,大家还跟着伞头儿成群跪在地上,对天告求——求一个风调雨顺。在靠天吃饭的陕北,农民未雨绸缪,从周代继承下来的这种对天的礼数,从未失传。那,陕北秧歌的“沿门子”——也叫“排门子”、“转院”——传统,又从何而来呢?
插队那会儿,余家沟没闹过串院“沿门子”的秧歌。但秧歌的传统是走村串户,转院拜年,到了谁家,就算为谁家驱了邪驱了病,保他四季安全生产、无病无灾。除此以外,秧歌队还要拜牲口圈、拜庙等等。政治挂帅和人民公社化后,排斥驱邪消灾的鬼神观念,个人的灾病也远不如集体大局重要,
闹秧歌就光尽着大局闹了。不过,陕北的闹秧歌,虽然已经大有娱乐性质,但沿门驱邪驱病的传统从未消失。
很多人认为,古代的
傩仪是秧歌的源头。傩,是古时驱除
疫鬼的一种仪式。《周礼》给我们留下了一段当时沿门驱邪驱病的记载:“
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傩,以索室
驱疫。”说方相氏领导一百多人进行傩事活动,挨门挨户驱除疫鬼。屋里有疫鬼,就会有
邪行的事情发生,导致大小人口患病甚或死亡。沿门驱疫的目的就是逐户驱邪驱病,彻底消除疫病隐患,保证部落人口平安繁衍。
同类的记载不止一处。有说甲骨文里已记室内的“驱鬼疫之祭”,并记有驱鬼逐疫的傩祭舞蹈;有说方相氏索室驱疫是傩仪之始;还有说五千年前颛顼氏的儿子成了鬼,那个年代就索室
驱疫了,这就把沿门子的出现时间又提早了二千年,虽似附会,但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生活真实。陕北秧歌“沿门子”的形式已经没了
傩面具,而且不用进屋,只要到门前歌舞一番,就算驱了病灾,但驱除的目的,跟三千年前一样。
禓歌
《论语·乡党篇》记:“乡人傩,
朝服而立于阼阶。”说孔子逢乡里人搞
傩仪驱鬼,便穿上朝服,站在家庙的东阶上。傩是一种仪式化、制度化的巫术活动,它继承巫术的力量和方法,靠强烈的声音节奏和发散的舞蹈形式聚合能量,达到超自然的境界,实现沟通人神、安定人间的目的。
重要的是,傩,也叫做“禓”。同样是
孔子这件事儿,《
礼记·郊特牲》记:“乡人禓,孔子朝服立于阼,存室神也。”战国时赵国史书《
世本》有“微作禓,五祀。”说商族第八代领导人
上甲微创建了“禓五祀”之礼——那时候还没有商朝。据此有学者推测,商时候叫“乡人禓”,周时代说“乡人傩”了。“禓”的意思,汉《说文》解释是“道上祭。”对此,后人多说是在道路上的祭祀。《
礼记集说》讲:“禓,犹禬也。”禬(guì)也是一种祈祷消除灾祸的祭仪名称。郑玄注“乡人禓”则说:“禓,强鬼也。谓时傩,索室
驱疫逐强鬼也。禓,或为献,或为傩。”意思是,“禓”是非正常死亡的人变成的鬼,把这个鬼名用作祭祀之名,指的就是沿门驱病的
傩仪。禓,也叫献,也叫傩。这么说,这个“禓”不就是那种走来走去沿路祭祀的“道上祭”吗? 这个“禓”,一直有两个读音。现在念作shāng,此外,它还念yáng。《
说文》说“禓”是“?#91;声”,
徐铉注“禓”和“?#91;”的音,都是“与章切。”在《
广韵》《
集韵》里,“禓”都有跟阳、?#91;、洋、羊、杨什么的一样的音儿。《
康熙字典》里还有:“《韵会》余章切,《正韵》移章切,并音‘阳’”。
《礼记正义》里注“乡人禓”的禓是“音伤”,《说文》说“道上祭”的禓是“?#91;(yáng)声”,说明这同一件事儿,有两个音。而琢磨“禓,或为献,或为傩”的时候,禓如果读“阳”,就好理解些。因为那时候,“献”的声母挺像h??h??,到现在,客家、
闽南还是这音儿。而“禓”,那会儿声母是接近h的一个浊声。至于“或为傩”,我们只能知道,现在还常有把人“阳”说得跟“娘”似的,很难说古时候禓、傩没有接近的声母。
恐怕在唐朝以前,大家早就不把“禓”念成“伤”了。
颜师古在《匡谬正俗》里说原因:“乡人禓音伤……而徐仙音禓为傩。今读者遂不言禓,亦失之也。”说晋代
徐邈说“禓”念“傩”,大家读了他的书,就都不念“伤”了,“禓”的“伤”音便失传了。
历史上,“乡人禓”的禓,确实读过“阳”。明·郝敬的《
礼记通解》说乡人禓是袒裼(xī)相逐,不读为阳。他主要是在说禓字儿写错了。但我们从中可以看到,那时候,“乡人禓”的禓,显然是念“阳”。 “禓(yáng)”在陕北,至今还是个巫术。陕北人死后,葬礼仪程中有个巫仪音“起阳”,今天看来,实际上是“驱禓(yáng)”。这是在把棺材抬往墓地之前的一种祭仪。阴阳先生使用
巫术驱赶周边鬼神,以便死人的灵魂顺利动身上路。这时众人回避,阴阳先生在亡者临终呆的窑洞里,拿把菜刀甚至铡刀大舞一通,口中叽哩哇啦。只听见他将手里铃铛摇得下课铃般响亮,又“乒乒乓乓”把个缠住腿的公鸡往地上乱摔,那鸡受尽虐待,喊声惨烈。最后,听见“当”的一声响。再看时,他已站在窑洞院里,将一只盛满柴灰的碗打碎,灰面子和碗碴子在棺材前铺下一地。那只鸡是邪祟的象征,虐待它,是为了让邪祟不堪折磨而离去,从而达到驱除目的。
一个人死后,家人要跨立门坎摔死一只鸡。如果人是非正常死亡,就在他亡处摔死那鸡。今日陕北乡间说这是让鸡“替死”。但是人已死亡,何以替代?其实,杀鸡驱鬼——以前还杀狗驱鬼,是一个悠久的巫术传统,也曾被纳入礼制。南朝梁·宗懔《
荆楚岁时记》里说:“杀鸡着门户逐疫,礼也。”《旧唐书·礼仪志》也记:“
季冬晦,常
赠傩磔牲于宫门及四方城门,各用雄鸡一。”可见杀鸡是
傩仪项目,其目的,一定跟
郑玄讲的“禓,强鬼也”有深层关系。不杀而改虐待,实在是因为那公鸡还能继续追踩母鸡、司晨报晓。
北京俗话有句“殃打了一样”,是说那人萎靡、没精神。旧时,北京说人死之后,有一股煞气,叫“殃”,人死几天后出来。如果大活人被殃打着了,不死也得大病一场。可是,“殃”不是鬼的名称呀。说不定,这个“殃”,就是郑玄说的那个“禓”鬼,这个字写作“禓”才更对头呢。
从陕北那个巫仪的性质和目的来看,它无疑是“驱禓”,甚或就是“驱傩”。因为禓、傩曾经可能同音。不管是禓是傩,大家驱的,是同一类鬼。这个“起”呢?当年从北方长征南下的
客家人,现在的“驱”读音,和“起”的元以来近代音、现在闽方言音,是一致的。如此,这个“驱禓”,就是在陕北话里深藏不露年深日久的底层词汇了。
禓、傩的舞蹈方式起源于远古的巫。《
说文》对“巫”字的解释就是:“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像人两袖舞形。”陕北的“驱禓”是巫师舞动的一种残留。巫的集体方式,则演变成后来的集体歌舞。山东有一种祭祀舞蹈叫“
商羊舞”,这个名称,让人联想到“禓”的shāng、yáng两音——它会不会是“禓(shāng)禓(yáng)舞”?此外,歌舞中的角色现象还发展成傩戏、阳(禓)戏。这些保留着“禓”的沿门驱疫内容,以及始于“道上祭”的、融合了天地崇拜、生殖崇拜、鬼神崇拜内容的乡间歌舞,总称了“禓(yáng)歌”。
谁也不知道“禓歌”这个词在口语中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只知道“禓”的意思早早就淡出了文人记忆,有关的文字表述,均以“傩”代之。但是,这个词沉淀在口口承传的民间语言里,沉淀在民俗中,虽然千百年后被写成了“秧”,但它的文化内涵就和表现秧歌场子的旋转纹样一样,流动不停。
历史悠久
豪迈粗犷
老秧歌伞头的率领下,踏着铿锵的锣鼓,和着嘹亮的
唢呐,作出扭、摆、走、跳、转的动作尽情欢舞。沉浸在欢乐愉快的喜庆气氛中的陕北高原秧歌表演十分红火。秧歌吸收当地流传的
水船、
跑驴、高跷、狮子、
踢场子等形式中的艺术元素,组成浩浩荡荡的秧歌队。
早年多是男扮女妆。随着时代的发展,女的也参加。男女队身着彩服或带云角装的秧歌服,男的用毛巾包头,女的手持彩肩、汉巾。拜年有排门子秧歌,彩门秧歌;正月十五有酒曲秧歌、
花灯秧歌。
小场子秧又叫
踢场子,分二人场、四人场,八人场。
舞蹈动作丰富,豪迈粗犷,潇洒大方,充分体现了陕北人民淳朴憨厚、开朗乐观的性格。
虎撑孙思邈串铃丑角也可不要,也可和霸王鞭结合起来。
风格流派
发展传承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
陕甘宁边区开展了
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
秧歌和腰鼓,领头的伞头改为工农形象持木制镰刀斧头,创造了具有新内容的
秧歌剧,如《
兄妹开荒》、《
夫妻识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起着鼓舞斗志,庆祝胜利的作用。1950年代民间舞蹈方兴未艾,各地秧歌异彩纷呈,人们就在
秧歌前冠以地名以示区别。
陕北秧歌表现了陕北群众质朴、憨厚、乐观的性格,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
国家非常重视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陕北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绥德发展
绥德,是人杰地灵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
秧歌之乡,
中国石雕之乡,中国
唢呐之乡,
中国剪纸之乡。这里有动人的传说“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这里有一代名将
韩世忠,这里有茂腾腾的后生和俊美的女子。这里文化传承完善,每年的正月十五,绥德县上必定会有一场红火的秧歌盛会,各个乡镇,中学都有自己的秧歌队。每年都有十多家秧歌队在街上表演,改革开放后跳的是新式秧歌,男女搭配一般为四列,女子多以双扇,男子则拿着伞。扭着欢快的秧歌。
绥德县第一中学是一所历史颇久的中学,那里重视学生们的文娱生活,以前每年都有
绥德一中秧歌队出演秧歌,后来则改为绥德一中与
绥德中学交替演出,但是在老百姓嘴里头提起绥德一中的秧歌都赞不绝口。因为他们有
绥德后生们的粗犷帅气,女子们的俊美,因为他们扭出了新一代的新气象,新一代的活力!!!
米脂秧歌发展
发展中的米脂
秧歌,从未停顿过脚步,从原始的
巫术诉求,逐步进化为吉祥祝愿,从古代人们祭祀神农、祈求丰收、祈祷
禳灾等活动逐步转化为祝福庆典、娱人娱神的娱乐活动。
米脂人民喜欢
闹秧歌,善于扭秧歌,每遇喜庆事、婚丧事、重大活动、重大节日、春节元宵节,大型庙会都会交锣鼓敲起来,唢呐吹起来,彩绸舞起来,花伞撑起来,秧歌扭起来,欢乐唱起来。可以说大秧歌闹红了黄土高原的村村镇镇、沟沟洼洼。无论男女老少都争着扭,抢着看,图个红红火火,为个喜庆欢乐,求个吉祥平安,谋个身强体壮。这就是陕北,这就是
陕北人的天和地。“米脂秧歌”这一生在黄土地、长在万民中的民间艺术越来越异彩奔放,为民众所喜爱所接受。二O一O年“米脂大秧歌”被确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进一步引起了领导的重视和民众的关注。为了进一步了解米脂秧歌的起源和发展规迹,掌握米脂秧歌的资源状况,为传承、发展、创新米脂秧歌提供依据。
米脂秧歌的内容资源:起场秧歌,
谒庙秧歌、沿门秧歌、场地秧歌、
伞头秧歌、彩门秧歌、九曲秧歌、小场秧歌的含义、特点、规律和有关知识。初步了解了秧歌的人力资源状况,为进一步研究传承米脂秧歌初步奠定了基础。
米脂秧歌的普遍性
米脂群众的参与度和民众的喜爱度很高。
米脂秧歌由较早单纯的庙会秧歌发展到一年一度的春节元霄秧歌,再后来发展到重大活动、重大节日作为宣传性的秧歌活动,近年来婚庆喜事也
闹秧歌,到现在除上述各种情况下闹秧歌外,更重要的是人们已把扭秧歌作为一项健身强体、修德养性的活动。天天闹秧歌、天天扭秧歌。城里人扭、乡里人也扭。青年人扭,少年扭、老婆老汉们更要扭。有活动扭、遇喜事扭、有事没事天天扭。而且积极性越来越高,参加的人越来越多。由于普及率高,关联到千家万户。活动普遍,一年四季天天扭,人们在这一大的环境和氛围中,受到这一民间艺术的熏陶,所以会扭秧歌的人越来越多,扭好
秧歌的人越来越多。米脂人民扭秧歌的普及率越来越高,积极性和参与度越来越高,为米脂秧歌的传承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米脂秧歌的普及创新
如上所述米脂人民对
秧歌的喜爱程度逐年提高,群众
闹秧歌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参于闹秧歌的人越来越多。但从秧歌的表演来看,渗入现代舞蹈技巧、体操技巧、武术技巧的内容越来越多,场地秧歌逐渐趋向于团体舞蹈,团体体操和舞台艺术表演。可以说在秧歌的“创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要看到秧歌中传统的东西越来越少,传统秧歌中原汁原味的东西越来越少。表现米脂人民勤劳务实、淳朴、耿直、豪放、善良、粗犷的风格逐渐消失。如老榆洼秧歌(
米脂谒庙阳歌)中的那种粗犷、豪放、自由自在、大起大落的风格和乡土气息逐渐减弱。就连大秧歌中100多种吉祥场图,现在只保留蒜辫子、拧麻花、十二连灯挂角、枣核开花等几种,大部分吉祥场图,将要失传。更不要说乡土气息很浓的民间口头文学艺术的
伞头秧歌唱词。现在拜年唱秧歌大都是文人们事先编好唱词,交给唱秧歌的唱,伞头和唱秧歌已分离,更谈不是触景生情,随编随唱,即兴发挥。
米脂秧歌需恢复的艺术
根据上述,在继续抓好普及创新的同时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强化传统秧歌中的“踩在板上,扭在腰上,功有腿上,艺在手上,情在脸上”的特点。通过办讲座,个别指导,老艺人的传帮带,在扭秧歌的步伐,肢体语言技巧,面部表情,转角子技巧等方面逐步恢复传统的风格和特征。从现代舞蹈体操等规则的限制中解放出来,逐步恢复自由且合群,粗犷而文明的传统风格。
2、
伞头秧歌频临危机。当今秧歌队的伞头熟悉传歌场图的不多,只能引“双蒜辫”、“十二莲灯”等几种简单场子。民间大部分传统场图几乎失传。我们已搜集整理了50多个传统场图已在“秧歌网站上发布了40个传统阵图,呼吁秧歌爱好者特别是伞头们能逐步将这些场图恢复。另一方面呼吁伞头们多学习,尽量不唱事先编好的歌词,尽量依据当时的场地、环境、气氛中的人物特征,即兴编歌,唱出特点,唱出本色,唱出人们的心声。使“伞头秧歌”这一独特的秧歌艺术精华得以生存和传承。
3、秧歌的内在特质、本质含义急待挖掘和宣传。古时人们
闹秧歌,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类型演出不同的秧歌,各种秧歌都有其不同的规则和含义,规则是十分严格的,内在的寓意是深远的。如“彩门秧歌”是在村与村之间互访互拜的情景下的秧歌,双方必须严格的按照互相学习,加强沟通,增强友谊的原则行事,也是相亲联姻的一种形式。主方为了表示对客方的尊重的对来访者的尊敬和重视,用搭建彩门来欢迎和增加气氛。双方伞头在彩门前的对唱是重头戏,通过对唱来互拜互敬,传递信息,交换意见,传情达意等。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雅典共赏的艺术魅力。再如场图秧歌中每个阵图都有它的吉祥含义,带有沟通天地人神、寓意驱邪扶正、除恶祛病、更多地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的寄托的含义。九曲秧歌寓意更加深远,我县每年都举办
转九曲活动,转九曲迷宫的人流如织,但知道九曲的布设和内在含义的人太少,更谈不上贴五方、置九星、设神台、围风神、装两门、插高杆和三百六十一根杆等的含义,可见秧歌不仅仅是
闹红火,更有它很多的本质含义,有待我们挖掘,有待我们学习,有待我们宣传。
4、强化“人才”资源的保护和发挥
秧歌的传承和发展,归根结底是秧歌艺人的保护和发挥。米脂人民
闹秧歌的热情很高,秧歌情缘很深,尽管大批民间优秀秧歌艺人相继去世,但他们的技艺或多或少都有部分已传承下来,如郭兴庄的
米脂谒庙阳歌,据李海友介绍有很多青年人都跟着老艺人们闹过,而且扭的相当不错。再如
杨家沟的
踢场子,有些中年人也踢的相当不错。城内扭秧歌都有很多是新时期学的一些舞蹈艺术,功底不错,急需老艺人指点,渗入传统的技艺。但在农村由于农忙和外出打工,绝大部分懂这些传统技艺的人都忙不过来,所以我们应抓住冬天农闲或过春节时的有利时机,发挥老艺人的特长,同时要加大对艺人的保护和关心,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热情。到位,但我们有信心,克服一切困难。我们相信不能做到最好、但可以做到更好。
2014年10月30日,在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第十八次“千年古县”专家评定会上,
米脂县被评定为“千年古县”。米脂秧歌深厚的历史文化,浓郁的乡土文化为米脂入选“千年古县”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