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权主义(hegemonism)是指大国、强国、富国欺侮、压迫、支配、干涉和颠覆
小国、弱国、
穷国,不尊重他国的独立和
主权,进行强行的控制和统治。霸权主义包括世界霸权主义和地区霸权主义。近代以来,
西班牙、
葡萄牙、
荷兰、
英国、
法国、
德国、
俄国、
日本、
美国都企图夺取世界霸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由于几个
帝国主义国家为抢占殖民地,霸占世界资源和商品市场以及争夺世界霸权引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妄图称霸世界,
杜鲁门主义就是美国全球战略的表现。60年代以后,
苏联军事力量膨胀,展开了与美国的争夺。70年代后期,
越南推行“
印度支那联邦”计划,妄图在印度
亚太地区称霸,是地区霸权主义的体现。霸权主义既是行为目的,又是行为手段。只有反对霸权主义,才能维护世界和平。
提出
1974年
毛泽东接见
赞比亚总统肯尼思·戴维·卡翁达时,提出霸权主义的概念。是他一以贯之的
民族主义倾向、世界景观和反霸防修思想的体现。具有国内意识形态支撑逻辑框架和外交政策两种既有区别、又有关联的功能。它是指在国际关系上,大国、强国凭借军事和
经济实力,超越
国际法、
世界政治格局现状一味扩张自身势力范围,操纵国际事务,干涉他国
内政,甚至进行武装侵略和
占领,称霸世界、主宰世界的强权政治、强权政策。
冷战时期,主要是指
美国和
苏联这两个在
核武器和军备竞赛中握有绝对优势的
超级大国的
对外政策。成了苏美的代名词。与
帝国主义、
殖民主义等概念并举,带有强烈道德谴责意味。比直指
帝国主义在
外交礼仪上显得相对委婉一些。与英文Hegemony或Hegemonism指非均衡的
政治支配状态,特定政治布局中某一国因其政治和经济实力之优势而具有主导运作的局面不同。
分析介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空前增强,走上了世界权力的顶峰,向世界各地大肆扩张,成为
超级大国,充当
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它先后提出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建立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实行“
第四点计划”,与许多国家签订了一系列军事
同盟条约,建立海外军事基地。50年代发动侵朝战争,60年代参加
越南战争,80年代则出兵入侵
格林纳达和
巴拿马。谋求全球利益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主旨。
苏联作为超级大国也对外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出兵
捷克斯洛伐克、入侵
阿富汗、向
第三世界扩张、攫取战略要地;在
中国边境集结重兵、制造事端;支持
越南侵略
柬埔寨等。在全球范围内,苏联打破由美国独霸世界的局面,在
军事、
政治、
经济、
科技等各个领域同美国展开激烈的争夺。
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激烈斗争,造成了国际局势的动荡和紧张。大规模的
军备竞赛和争夺霸权是对世界和平与各国安全的严重威胁。
发展
发达国家在世界上占主导的地位(无论在什么方面,都占优势),凭借自己的实力(利用经济上及军事上的优势对相对势力较低的国家或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进行欺压)谋取财富来发展自己的国家。如:二战后,美国谋求领导和控制世界的
全球化战略经历了多次调整和变化,进入21世纪,美国的
单边主义横行。
发达国家技术先进
对于一些技术较落后的国家的廉价原料以‘掠夺式’购买,然后又以高价出口给比较落后的国家,美国想统治世界的野心日益增大(原因是在世界单独的弱的国家已经不满足他的需求,要全世界的国家都为他服务)并且一切都由他为中心。
不少经济制度都是由发达国家制定的
不少经济制度都是由
发达国家制定的,而这些经济制度都是围绕他们自己的优势制定的,即能更好更顺利的发达自己的国家,落后的国家对他们指定的体系,又必须去执行。很多很多事例都能说明这个问题,想这样的问题只要有点“仗势欺人”(仗势欺国)的意思就可以了。霸权主义和
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障碍,因为:霸权主义为了实现称霸世界或称霸地区的野心,凭借自身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运用暴力手段,力图操纵国际或地区事务,侵犯他国主权,甚至进行侵略战争;而强权政治国家为了在
国际政治中疯狂追求所谓的权力,凭借自身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干涉他国
内政,
以强凌弱,以大欺小,以富压贫,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
起源
霸权主义一词源于
古希腊,
本意指个别大
城邦对其它城邦的支配和控制,后来演变成为指称某些国家凭借实力,蹂躏、干涉别国的主权和独立,以谋取主宰世界(或地区)事务的权利的主张、政策和行动。
表现
近代
近代霸权主义始于“
地理大发现”,
新航路的开辟,美洲大陆的发现,以及环球航行的成功,为
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
葡萄牙是欧洲第一个向海外扩张的国家,它最先独占了对
非洲的殖民掠夺。16世纪中叶,西班牙几乎囊括了中南美洲。继之,
荷兰、
比利时、
英国、
法国,开始了对
亚洲、
非洲、
美洲的掠夺。在近现代史上,有霸权主义劣迹的国家有
葡萄牙、
西班牙、
荷兰、
比利时、
英国、
法国、
意大利、
德国、
俄罗斯帝国以及
亚洲的
日本、
北美洲的
美国。
美国霸权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
法西斯的彻底失败而告结束,美国成为世界头号“
超级大国”,英法等老牌强国衰落,几年的战争给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创伤,发展经济,强调和平就成了当时的主要话题。然而,面对苏联的崛起,美国却感到了一丝凉意,这个国家在意识形态上与美国等西方国家格格不入,因此被美国视为自己将来的威胁。二战的胜利也使美国萌发了“霸气”,霸权主义此时已经初露端倪。冷战时期,美国霸权主义主要目标是阻止
苏联扩张、削弱苏联实力;主要实施范围是在
社会主义国家周边地带和地缘政治上重要的“中间地带”;主要手段是军事上的对抗与遏制。冷战后,
威廉·杰斐逊·克林顿政府于1994年7月发表的《国家参与和扩展安全战略》中正式提出了“参与和扩展”战略,明确提出了美国谋求领导世界,要在世界范围内扩展
市场经济制度、美国的价值观念和世界自由民主力量的战略目标。美国的“参与和扩展”战略表明,美国的全球战略不再是被动地遏制某一敌对国家的扩张,而是积极地向全世界扩展美国的势力和影响;美国的目标不再是与苏联争霸世界,而是独霸世界;美国全球战略的实施也不再有特定范围和限度,而是实施的空间范围更广,手段更多,目标更大。表现之一是对外军事干预有所加强。在“参与和扩展”战略下,美国在冷战结束以来对外干预出兵达50余次,年对外用兵频率较冷战时期高出一倍以上。美国将所有国家分为四类,对无赖国家进行经济封锁制裁、施加压力、军事打击的政策。
1998年末美英未经联合国授权出动空军对
伊拉克进行70小时空袭,并公开支持伊国内反对派推翻萨达姆政权;1999年3月以
人道主义干预为名,绕过
联合国,对
主权国家南联盟实施78天空袭,并轰炸中国驻南使馆。表现之二是无视国际关系基本原则,以世界领导自居,实行
单边主义,在国际事务中一家说了算。克林顿政府公布赫尔姆斯—伯顿法和
达马托法,企图以国内立法约束别国行为;布什政府上台伊始就宣布将摒弃《
京都议定书》,并表示要单方面放弃1972年美苏签署的《
反弹道导弹条约》;美国为了确保
中东的战略利益,千方百计阻止
法国、
欧盟以及
俄罗斯介入中东和平进程。表现之三是对联合国采取能用则用,不能用就抛在一旁的做法,无视这世界性的
国际组织的作用。
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
超级大国,拥有世界最强大的
军事力量:现役兵力总数为136.58万人,在全球30多个国家设有203个军事基地和军事设施,21个作战旅部署在海外。
崇尚武力是美国的主流文化和传统。美国自独立后到
伊拉克战争,共发动过70多次对外战争,共参与了大大小小的战争和武装冲突近200次。除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外,美国基本上都是胜利者,而每次胜利都给他们带来了大小不同的回报,由此而形成了美国人的一种战争经济观:战争是国家最好的一种
战略性投资。
美国自认自己本质上是一个良性霸权,不会像历史上那些邪恶霸权那样滥用自己的力量,且能为国际社会提供彼此受益的公共秩序。因而美国积极在全球有利益回报的地区充当和平维护者和
世界警察,并认为维护和平的最好办法是动用军事力量。其样板如:轰炸南联盟、出兵
阿富汗和
伊拉克等。今后美国将继续以“人权高于主权”、防止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相关技术的扩散、打击
恐怖主义等为由,强化对外军事干预。
多种力量制衡形成的秩序才是民主制度的基础,
民主永远是
独裁与
霸权的对立面。如今在一个权力不受制约的国际社会里,谁能保证美国不会滥用自己超强的力量?
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说:美国的单边主义和
先发制人战略对联合国成立58年来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原则基础提出了重大挑战。
2021年8月15日,
塔利班进入喀布尔、塔利班代表在与阿富汗政府商讨“和平移交权力”。美国可以一撤了之,但留给阿富汗人民的痛苦无穷无尽。20年来,阿富汗已有3万多名平民被美军打死、炸死或因美军带来的战乱死亡,受伤人数超过6万,约1100万人沦为难民。事实一再明证,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动乱输出国,其“唯我独尊、宁负天下”的霸权主义政策已经制造了太多人间悲剧。
2023年2月20日,央视新闻客户端发布《美国的霸权霸道霸凌及其危害》报告。
2023年9月5日,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面向全球、多语种发布《
起底美国军事霸权的根源、现实与危害》智库报告,并举行专家研讨会。
2024年4月,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美国政府计划邀请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出席2024年7月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北约峰会,这将是岸田连续第三年参加北约峰会。
标准
判别某个国家是否为霸权主义,不能以其领土面积大小、人口的多少、兵力的强弱而论,主要看其
对外政策。大国不一定都搞霸权主义,
小国也不一定不搞霸权主义。霸权主义是一个全球性的跨洋跨国家系统。
根源
“要成为一个大国(
大国就是一个能保卫自己并可对付任何国家的强国),必须有可使国家欣欣向荣的经济基础”(注:〔美〕保罗·肯尼迪:《
大国的兴衰——1500年—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求实出版社1988年版,第652页~653页、235页、285页、438页、331页~332页、408页、405页、399页、245页~246页。)。“对于一个强国来说, 要进行战争或非常可能进行战争,就必须使自己成为一个工业生产大国”。西方国家在将近500年的历史里,成为世界的支配力量,欧洲成为“世界中心”达400年之久(唯1945年—1991年,有苏联为首的华约集团与之抗衡,但
经济力量远不如前者),其基础就是依赖其用各种手段获得的强大的经济力量。世界原本是平衡的,只是由于各种因素,如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社会制度等关系,使有的民族、国家开发得早些、快些,而有的民族、国家则开发得迟些、慢些,从而形成了政治上、经济上先进与落后、富裕与贫穷差别。欧洲大国倚仗其先行一步的社会变革所创造的财富力量,向后进国家和地区扩张自己的势力,倾销自己过剩的商品,掠夺贫弱国家和地区的资源。所谓霸权主义就是这样(在世界不平衡状态下)形成的。霸权主义本身就是
殖民主义、
帝国主义的产物。
反对霸权
“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表明,霸权主义、
强权政治已经越来越行不通了,企图把自己的政治、
经济模式和价值观念强加于别国是注定要失败的。正常的国家关系只能建立在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
中国人民恪守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中国人民也决不能允许别人侵犯自己进行历史选择的神圣权利。我们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世界各国
互不干涉内政,每个国家的独立和主权都应受到尊重,每个国家的人民都应享有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思想道德的自由。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或其他方面的不同,不应当成为国与国之间发展友好关系和进行经济文化往来的障碍。”(《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世界的发展变化昭示人们: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历史洪流回旋跌宕,奔腾不息,人类社会走向进步的趋势不可阻挡。任何国家,自恃强大,迷信武力,谋求霸权,推行
扩张政策,注定要失败。制造借口侵犯他国主权,干涉他国内政,终将自食其果。不顾当代世界丰富多彩的客观实际,企图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发展模式和价值观念强加于人,动辄以孤立、制裁相威胁,这种霸道行为只能以损人开始,以害己告终。凭借不公正、不合理的
国际经济秩序,把自己的发展建立在他国贫困落后的基础上,是不得人心的。企图包揽世界事务,主宰别国人民命运的做法,越来越行不通了。总之,一切违背时代潮流,违反各国人民根本利益的行径,必然要受到抵制和反对。”(《让我们共同缔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在国际
人权领域搞
强权政治,借人权向别国,特别是
发展中国家施加政治压力,严重干扰了国际人权领域活动的正常进行。其目的是要推行他们的价值观念,剥夺各国人民按照自己国情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自1990年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连续六次在联合国人权会上提出反华提案,不仅是针对中国的,而且也是针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人权斗争的实质是发展中国家同西方国家干涉与反干涉的斗争,是发展中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阿尔及利亚总统泽鲁阿勒会谈时的谈话》)
“我们一贯主张,各国应遵守
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各国的事务应由该国政府和人民决定,世界上的事情应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平等协商,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国际社会应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努力营造长期稳定、安全可靠的国际和平环境。各国应加强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逐步改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使
经济全球化达到共赢和共存的目的。”(《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和平不能依靠武力来实现,更不能依靠军事同盟来维持。打破国际战略平衡,发展尖端武器系统只会引发
军备竞赛,危害世界和平。强化和扩大军事同盟只会制造更多的不稳定因素,损害国际安全。任何国家都不能把自己的安全建立在损害他国安全利益的基础之上。摒弃冷战思维,破除“唯武器论”,各国各地区树立并贯彻以
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才能确保世界的
和平、稳定与繁荣。”
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始终坚守正义,主持公道。我们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决抵制少数国家垄断国际事务,要求增加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支持优先解决对非洲国家的历史不公,敦促解除所有非法强加的单边制裁,坚定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和正当权益,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王毅说,不畏强权,捍卫正义,当然也体现在维护中国的国家主权、民族尊严和领土完整上。面对外部干涉挑衅,我们进行了坚决有力斗争,针对各种无理打压,我们采取了正当合理反制。国际社会的一个中国格局更加巩固,14亿中华儿女推进国家统一的决心坚如磐石。任何人、任何势力都不要妄想挑战中国人民的钢铁意志,都不要试图损害中国的核心利益。(2024年1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2023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