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点是中国
烹饪的主要组成部分,素以历史悠久、制作精致、品类丰富、风味多样著称于世。
春秋战国时,谷物品已有麦、稻、菽、黍、
稷、粟、
大麻子等,并已有五谷、九谷、百谷之称。其中麦有大麦、小麦之分,黍、稷、稻也有许多品。谷物加工技术已从杵臼、石磨盆、棒、碓等发展到
石磨。随着油料、调味的生产和青铜炊具的使用,当时出现了
油炸、蒸制的面点。类似炒盘的青铜炊具则可用以烤烙面点。
面点的含义
在我国人民饮食中,面点具有广泛的内容。因地理环境、
风俗习惯、原料物产等因素的影响,对面点概念的理解也有所不同。
从“面点”二字的字意来看,一般认为是利用粉状的粮食(主要是
面粉、
米粉等)为原料调制而成的用以暂时充饥的食品。在南方习惯称之谓“点心”,而在北方则习惯称之谓“面食”,这类食品通常以手工作坊制作,一般不作下餐主食,而以早晨、午后或夜晚食用为多。从其供应的形式看,是特指饮食业供应的方便食品(包括
早点、
小吃和筵席点心等)。
随着人们就餐形式的改变,原料种类的增多,机械设备的运用,面点技术的提高,使得我国面点的范畴日益广泛,面点成为一类以粮食、果品、鱼虾及根茎类蔬菜等为主要原料,以包捏技法等为主要手段,并利用馅及调味料另以组配,再经过熟制而成的色、香、味、形俱佳的食品。这类食品除了传统饮食业供应的品种外,还包括了糕点食品厂生产的糕点,它既可作为正餐食品供给人们享用,又可作为小吃、点心食品用来调剂口味;不仅作为食品提供人们物质上的满足,还可作为艺术品给人们以精神上的享受。
总之,面点即是用各种粮食(米、麦、豆、杂粮),肉类、蛋、乳、蔬菜、果品、鱼虾等为原料,并配以多种调料与辅料,将其调制成坯及馅,经成形、熟制而成的具有一定营养价值且色、香、味、形俱佳的
方便食品。
历史发展
汉代随着
石磨的广泛使用,发酵等面点制作技艺的提高,面点品种迅速增加,并在民间普及。
崔缇《
四民月令》中记述的农家面食有燕饼、
煮饼、水溲饼、酒溲饼等。汉末
刘熙《释名·释饮食》中详细记述了“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
胡饼作之大漫汗也,亦以
胡麻着上也。”“
蒸饼、
汤饼、
髓饼之属,皆随形而名之也”。其中胡饼为炉烤的
芝麻烧饼,蒸饼类似
馒头,汤饼为水煮的
揪面片,
髓饼为动物骨髓、油脂和面制作的炉饼。在《
西京杂记》中记述了民间节日吃时令面点的习俗,如九月九,佩
茱萸、食蓬饵、
饮菊花酒,令人长寿。蓬饵即
蓬糕,从而开了
重阳节食糕的先河。
魏晋南北朝时,面粉、米粉的加工已用重箩筛出极细的面粉,发酵方法日益成形与普及,并出现了蒸笼等炊事用具和面点成形器具。《
饼赋》中提到了许多面点品。如安乾、豚耳、
狗舌、剑带、案成、髓烛、
馒头、薄壮、起溲、
汤饼、牢丸等等。
隋唐五代,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不少
胡食、面食西来,部分中国面点东传,面点制作进入全盛时期。如馄饨,有了花形、馅料各异的二十四气馄饨;毕罗的馅料变化有蟹黄毕罗、天花毕罗等;形状有阔片、细长片、方叶形、厚片等。唐代长安出现了面点铺,专卖胡饼、
蒸饼、毕罗等等。长安、
金陵一些士大夫家中精于饮食,创制出不少面点名品,有加热成熟后颜色鲜艳不损的樱桃毕罗、汤清可注砚的
馄饨、可映字的
薄饼和能打结的柔韧面条等。
宋元时期已出现
酵子发面的技艺,
油酥面团的制作也趋成熟,并创造了用绿豆粉皮、
鸡蛋煎饼包馅制兜子、
金银卷煎饼的特殊技艺。《
梦梁录》记载的
包子就有细馅
大包子、
水晶包子、笋
肉包子、虾
鱼包子、江鱼包子、蟹肉包子、鹅鸭包子、七宝包子等等。此时面点制作技艺日趋完善,除包子外,面条的制作方法也有多,有先杆后切成条的,有拉拽成宽长条的,有用汤匙拨面人沸水锅中呈鱼形状的,还有用特制有漏孔的木床压成细条入锅的
河漏;此外还有用模加压成形再经油炸的油酥面点,先捏成形再用剪刀在外层剪出花样的馒头;糕团已能制出
寿桃、寿龟、骆驼蹄、梅花饼等多种象形成品。
北宋汴京、南宋临安、元大都等地的面点业十分繁荣,都有专业面点铺,《
东京梦华录》中载有专卖包子的、馒头的、肉饼的、胡饼的名铺大店不下十家。其中郑家
油饼店有二十余炉,而武成王庙前梅州张家、皇建院前郑家最盛,每家有五十余炉。其市肆之繁荣、面点受民分之喜爱和营业之兴旺不难想象。
明清时期,中国面点中的重要品种大体均已出,各
风味流派基本形成。面点原料制作更超精细,山东在磨面过筛过程中,粘附在筛框上,基本属纯淀粉性质的飞面和江南将糯米水磨后入袋吊干晾晒而成的
澄粉等,已经常使用。清代
抻面已能分别拉出三角形、中空和细如棉线的,品种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北京的
豌豆黄、
驴打滚、
萨其玛、
芙蓉糕、
龙须面、小窝头等,山西的
刀削面、抻面,山东的煎饼、
饺子、油饼等,苏州的糕团,扬州的
包子、
浇头面,广州的粉点等,都已名声远扬。
特点及分类
中式面点历史悠久,风味各异,品种繁多。面点小吃的历史可上溯到
新石器时代,当时已有
石磨,可加工面粉,做成粉状食品。到了春秋时期,已出现油炸及蒸制的面点,如
蜜饵、酏食、糁食等。
此后,随着炊具和灶具的改进,中国面点
小吃的原料、制法、品种日益丰富。出现许多大众化风味小吃。如北方的
饺子、面条、
拉面、
煎饼、
汤圆等;南方的烧麦、
春卷、
粽子、圆宵、
包子等。此外,各地依其物产及民俗风情,又演化出许多具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
此外,还有大量的少数民族特色风味食品,极大地丰富了烹饪文化的内涵。
北京著名小吃
绿豆经筛选、淘洗、浸泡、磨糊、点浆、
发酵、
滤粉、沉淀、煮沸等9道工序加工制成。色灰绿,汁浓醇,味酸且微甜。热食为宜,佐京产辣
咸菜丝配
芝麻烧饼和焦圈。已有千余年制作历史。
玉米面、
黄豆面加白糖、糖桂花蒸制而成。色泽金黄,形似宝塔,小巧玲珑,甜香细腻,500克面可制出小窝头100多个。
芸豆经磨碎、煮烂、抹压、卷馅、切段等5道工序制成。馅心有
芝麻糖馅、
豆沙馅或配
金糕成鸳鸯馅。入口即化。清代前期已出现于民间,清末成为
御膳。
由发面空心炭火烤成。食时将
烧饼切一小口,取出面心,夹入热猪肉末。外酥里嫩,香味浓厚。
爆肚
鲜羊肚或牛肚按不同部位切成条或片,用沸水爆熟,蘸芝麻酱、酱油、醋、辣椒油、
酱豆腐汤、香菜末和葱花等调料食用。清鲜脆嫩,味醇不腻。
可荤可素。炒好后,疙瘩颜色深黄,配上绿色青菜,黄绿相间,食之绵软而有韧劲,滋味醇香。已有60余年制作历史。
即
豆面糕,因过去售时,随切随将炒熟的干
黄豆面撒于糕上,犹如毛驴就地打滚时扬起的阵阵黄土,故名。分为两种,一种为将蒸熟的
江米面团沾上炒熟的黄豆粉擀成片,卷入豆馅,切成小块,撒白糖食用;另一种为将
红糖和熟黄豆面拌匀,卷在蒸熟的
黄米面团里,切块后浇红糖水食用。
焦圈
为
油炸食品。和面时注意盐、碱、矾3种调料比例,炸时控制油温,至色泽深黄、油亮即成。
烧麦
北京的烧麦皮薄如纸,四周有折皱的花边皮,包馅收紧口,花边聚在一起,像一朵花。馅心除猪肉、
海参、虾仁外,随季节变化制作蟹肉烧麦、
翡翠烧麦,一般以猪肉为主,配白菜、青韭、茴香、
南瓜、大葱、
西葫芦制成。以都一处饭庄所制最著。
碗豆经磨碎、煮烂、糖炒、凝结、切块而成。色泽橙黄,细腻甜润,清凉适口。原为清宫膳房制作。
艾窝窝
糯米经泡透、蒸熟、捣烂、晾凉、分剂、包芝麻仁、核桃仁、瓜子仁、
青梅、
金糕、白糖等馅料。粘软柔韧,酥松甜香,清凉适口。元代已有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