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洋和平论
1910年安重根创作的政论文
《东洋和平论》(朝鲜语:동양평화론),本名“东洋平和论”,是韩国独立运动家安重根在1910年所撰写的一篇阐述东洋和平思想的论文,作于刺杀伊藤博文、被捕下狱之后,后因绞刑刑期提前而未能完稿。《东洋和平论》用汉文写成,安重根预备写、前鉴、现状、伏线、问答5个部分,实际上只动笔前两个部分,仅有3000余字。尽管如此,《东洋和平论》仍勾勒出安重根所构想的国际和平与区域合作的轮廓,是研究安重根思想与韩国独立运动的重要文献,受到韩国高度推崇。
历史背景
1909年10月26日,大韩帝国义兵参谋中将安重根中国哈尔滨火车站刺杀了前来与俄国财政大臣会晤的日本前首相、曾任韩国统监的伊藤博文。安重根当场被捕,经过日本关东都督府高等法院11次审讯和6次公判以后,于1910年2月14日被判处死刑。安重根虽然不服判决,但没有提出抗诉,而是在生命里最后一段时光中笔耕不辍,先是撰写了自传《安应七历史》,于1910年3月15日完成。而后他又计划撰写长篇文章《东洋和平论》。为什么安重根要写这篇文章呢?原来,安重根自被捕以后,就一直标榜着东洋和平思想。在他的供述中,行刺伊藤博文并非是出于狭隘民族主义的仇日反日心理,而是为了东洋的和平,因为伊藤博文不仅仅是侵略韩国的元凶,更是破坏东洋三国(中、日、韩)睦邻关系的奸贼。在狱中期间,安重根也没有停止对东洋和平的思考与探索,所以他有必要写一部论著来阐明自己所追求的东洋和平思想,向世人剖析表白自己的心迹。他在宣判死刑3天后就向关东都督府高等法院提出申请,为撰写个人传记和“东洋政策”的相关文章(即《安应七历史》和《东洋和平论》)而推迟刑期。虽然安重根的申请得到日本人同意,但后来日本又食言了,绞刑在1910年3月26日如期执行,才动笔不久的《东洋和平论》也就没有了下文。
事实上,安重根的东洋和平思想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当时韩国知识阶层的主流思想,后世将其称为“亚洲连带论”或“三国连带论”。韩国人的“亚洲连带论”是在日本兴亚主义的影响下产生的,源于1880年朝鲜王朝第二次修信使金弘集一行访问日本期间,被邀请参加兴亚会活动,产生强烈共鸣,回国后这种“亚洲连带论”的思想在朝鲜半岛迅速生根发芽,逐渐成为韩国朝野人士的主流观点和思维模式。韩国人之所以乐于接受这种观点,是因为韩国可以从中看到实现独立自主、提升国家地位的希望。最先是开化派接受了“亚洲连带论”,如开化党领袖金玉均所倡导的“三和主义”就是这种观点在韩国最早的具体表现形式。开化派人士还写了一些关于“亚洲连带论”的文章,如金玉均的《兴亚之意见》(已亡佚)、安駉寿的《韩清日同盟论》(原文亡佚,日文译本保存)等,这些论著都早于安重根的《东洋和平论》。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前夕,朝鲜国王李熙朝鲜高宗)在听说日军派兵入朝以后,曾叹息道:“三国从此又怀不平矣!速图撤兵之计。”这说明“亚洲连带论”即东洋和平的思想已被韩国高层接受。不仅如此,就连部分保守人士也耳濡目染“亚洲连带论”,如兴宣大院君李昰应在1890年代以来“对世界形势逐渐有所认识,主张日清韩三国同盟,以维持东洋之形势”;坚守华夷之辨小中华思想的硕儒崔益铉也表示:“然天下之大势,既与古有异,而东渐之西势,有不可以独遏。则必须韩、清、日三国,相与为辅车唇齿,而后可以全东洋大局者,不待智者知,而益铉亦深望于是。”可见“亚洲连带论”或东洋和平思想已被不同观点的韩国人士所接受,可谓是深入人心了。
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刺激了韩国知识分子的危机意识,再加上社会进化论传入韩国,使“亚洲连带论”在韩国更为盛行,这从大韩帝国时期的《独立新闻》、《皇城新闻》等报纸的舆论中可以看出。而到了日俄战争时期,“亚洲连带论”在韩国发挥了实际作用,这种观点驱使大部分韩国人支持日本与俄国作战。尽管他们对日本侵韩行径不无怨言,但由于日俄战争被定性为东亚黄种人欧洲白种人的战争,因而东洋三国必须联合起来对抗白人入侵。时人记载:“是时朝野咸以为倭犹人也,俄即兽耳,若胜倭则席卷南下,人种将灭,举祝倭胜俄败,故所在往役,不辞输运之劳,而不知倭包藏祸心,固在于宣战之日。”“日露(俄)开战之始,日师入境,韩国男女老幼争相欢迎,诸般军需输运之役,亦皆忘劳酬应,此各国之人来留韩土者举皆目睹也”。安重根也不例外,他在日俄战争之初是日本的支持者,这在《东洋和平论》中有充分表述。
但是,口口声声宣称以扶植韩国独立为己任的日本很快露出其真面目,不仅在日俄战争期间控制了韩国,在朝鲜半岛予取予求,渐渐让很多韩国人士感到寒心。特别是日俄战争结束后的1905年11月17日,日本强迫大韩帝国签订《乙巳条约》,将韩国变为日本的保护国,更使很多韩国人有上当受骗的感觉,这从《皇城新闻》的著名社论《是日也放声大哭》中可以看出。安重根在此时亦对日本彻底失望,开始从事排日救国运动。而《大韩每日申报》更是痛定思痛,与“亚洲连带论”决裂,极力呼吁“国家为主、东洋为客”。不过总体来说,“亚洲连带论”阴魂未散,一方面一进会等韩国亲日势力标榜“亚洲连带论”,以此倡导韩国人接受日本的领导,甚至主张日韩合邦;而《乙巳条约》后日本派驻韩国的统监伊藤博文亦以日韩提携为诱饵,打着“施政改善”的幌子,试图将韩国融合于日本之中。另一方面,一部分韩国人士虽仍坚持“亚洲连带论”的观点,但并非像一进会那样以日本为盟主或导师而服从日本,而是争取以更加自主自立的形象来把握东洋和平的主动权,掀起了以养成实力和启迪民智为目的的爱国启蒙运动。安重根显然属于后者的代表,而尽管他的东洋和平思想是在当时韩国的社会氛围下产生的,但由于他本人所受的东方儒家思想与西方天主教思想之熏陶,因而将一般意义上的“亚洲连带论”升华到了更高的层次,提出了很多富有前瞻性的真知灼见。所以《东洋和平论》虽然不是“亚洲连带论”的滥觞,也非韩国第一部关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论著(现存第一部是安駉寿的《韩清日同盟论》),但其理论见解非常透彻独到,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至今仍有深刻启示,而且当时主张三国连带、东洋和平的韩国人虽多,但以献出生命的代价来诠释的差不多仅有安重根一人了,故安重根无疑堪称东北亚合作的先驱者。
内容介绍
《东洋和平论》原计划分为序、前鉴、现状、伏线、问答5个部分,但由于日本人提前刑期,安重根只写了序和前鉴两个部分,共3000多字。在序中,安重根提出了东亚三国即韩国中国(清国)、日本团结合作,共同抵制“西势东渐之祸”的中心论点,并着重批判了日本不顾东洋大局、侵略韩中两国的行径。安重根宣称“东洋平和义战开伏于哈尔滨,谈求席定于旅顺口”,即他在哈尔滨击毙伊藤博文是为东洋和平的正义战斗,在旅顺监狱中大谈东洋和平,体现出他乐观豪迈的气概。
在“前鉴”部分中,安重根回顾了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期间的东亚三国关系,强调日本在日俄战争中的胜利离不开韩中两国的帮助,认为韩中两国完全可以联俄抗日,一雪过去被日本侵略的羞辱,但两国都从东洋大局出发,捐弃前嫌,忍辱负重,援助日本,才有了日本的胜利。然而日本却忘恩负义,不顾东洋大局与战前承诺,与俄国媾和后反噬同种之邻国,由此揭露并谴责了日本的帝国主义本质。不过,安重根始终强调的是东洋和平而非反日思想,他在行文时遇到“日皇”两字时还在“皇”前空一格。他更希望日本“洗心革面”、“改邪归正”,这从安重根引用《汉书·霍光传》和《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典故所写的的“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为楚非为赵,为日非为韩”一行话中可以看出。在临刑前一天,日本狱警酒井在为安重根备上辞阳饭时看到未完成的《东洋和平论》书稿,甚感惋惜,恳求安重根把《东洋和平论》的结论写给他。于是安重根欣然命笔,写下了“东洋大势思杳玄,有志男儿岂安眠。和局未成犹慷慨,政略不改真可怜”的诗句。这首诗也表达了安重根对日本“恨铁不成钢”的心情。
安重根没能完成《东洋和平论》,无疑是一大遗憾,但对于他后文内容的构思,仍有线索可以发掘。依据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所藏资料《伊藤公爵满洲视察一件》中收录的安重根陈述记录,他从政治、经济、军事三个方面提出了实现东洋和平的具体方法。政治方面,日本将旅顺归还中国,韩中日三国在旅顺召开和平会议,可使日本获得世界的信任,韩中获得永久的和平与幸福;经济方面,成立东洋和平会,募集会员,每名会员出资一元作为会费,利用会费设立东亚三国共同的银行,发行通用的兑换券,可解决三国的财政问题;军事方面,设定旅顺为韩中日共同的军港,由日本负责管理,并选拔三国青年组成共同的军队,这些青年须学习其他两国语言,以增强兄弟之国的观念。总之要日本停止侵略,开诚布公,与韩中共同构建国际和平与区域合作的蓝图。在当时日本“政略不改”的情况下,安重根的这些设想只能是空中楼阁,但他追求东亚乃至世界和平的思想却将永远闪耀光辉,对今天仍有重要的启示,是韩国历史上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写作特点
安重根《东洋和平论》全文以汉文写成,但由于时间仓促,再加上安重根本人并非文学家,因此行文不算流畅。朝鲜半岛的汉文原本与中国文言文在遣词造句和句读等方面略有差异,安重根的《东洋和平论》不符合汉文之处就更多了,首先其名称原为《东洋平和论》,为符合汉语表达习惯而在中国称为《东洋和平论》。另外受韩语语法影响,文中出现大量宾语前置,同时受韩语读音影响,产生了一些错字,如“由(维)持”、“明圣(成)皇后”等。文中还夹杂了一些近代韩语中受日本影响的汉字词汇,如“外面的”、“开催”及地名“浦盐斯德(海参崴)”、“露国(俄国,原文有时也作俄国)”等。还有一些脱字衍字。除此之外,文中也有部分硬伤,如把日俄媾和地点朴茨茅斯写成华盛顿等。但总体并不影响作品的可读性与经典性。
作品全文
夫合成散败,万古常定之理。现今世界东西分球,人种各殊,互相竞争,如行茶饭。研究利器甚于农商,新发明电气炮、飞行船、浸水艇,皆是伤人害物之机械也。训练青年驱入于战役之场,无数贵重生灵,弃如牺牲,血川肉地,无日不绝。好生厌死,人皆常情,清明世界,是何光景?言念及此,骨寒心冷。究其末本,则自古东洋民族,但务文学,而谨守自邦而已,都无侵夺欧洲寸土尺地,五大洲上人兽草木所共知者也。
而挽近数百年以来,欧洲列邦,顿忘道德之心,日事武力,养成竞争之心,小无忌惮。中俄国尤极甚焉。其暴行残害,西欧东亚,无处不及,恶盈罪溢,神人共怒,故天赐一期,使东海中小岛日本,如此强大之露国,一举打倒于满洲大陆之上,孰就能度量乎?此顺天得地,应人之理也。当此之时,若韩清两国人民,上下一致,欲报前日之仇雠,排日助俄,则无大捷,岂能足等哉?然而韩清两国人民,考无如此之行动不啻,反以欢迎日兵,运输治道、侦探等事、忘劳专力者。何故?
有二大件事:日露开战之时,日皇宣战书,东洋平和由持,大韩独立巩固云,如此大义,胜于青天白日之光线,故韩、清人士,勿论智愚,一致同心,感和服从者,一也;况日露开仗,可谓黄白人种之竞争,故前日之仇雠,心情一朝消散,反成一大爱种党,此亦人情之顺序矣,可谓合理之一也。快哉!壮哉!数百年来行恶白人种之先锋,一鼓大破,可谓千古稀罕事业,万邦纪念表绩也。时韩、清两国有志家,不谋以同样,喜不自胜者。日本政略,顺序就绪,东西球天地肇判后,第一等魁杰之大事业,快建之样自度矣。
噫!千千万万料外胜捷凯旋之后,最近最亲仁弱同种韩国勒压定约,满洲长春以南,托借定居。故世界一般人脑疑云忽起,日本之伟大声名、正大功勋一朝变迁,尤甚于蛮行之俄国也。呜呼!以龙虎之威势,岂作蛇猫之行动乎?如此难逢之好期会,更求何得,何惜,可痛也!至于东洋平和、韩国独立之句语,已经过于天下万国人之耳目,信如金石。韩、清两国人,捺章于肚脑者矣。如此之文字思想,虽天神之能力,卒难消灭,况一二个人智谋,岂能抹杀耶?
现今西势东渐之祸患,东洋人种一致团结,极力防御,可为第一上策,虽尺童知者也。而何故日本如此顺然之势不顾,同种邻邦剥割,友谊顿绝,自作蚌鹬之势,若待渔人耶?韩、清两国人之所望大绝且断矣。若政略不改,逼迫日甚,则不得已,宁亡于异族,不忍受辱于同种。议论涌出于韩、清两国人之肺腑,上下一体,自为白人之前驱,明若观火之势矣。然则恶东几亿万黄人种中许多有志家、慷慨男儿,岂肯袖手旁观?坐待东洋一局之黑死惨状,可乎?故东洋平和义战开伏于哈尔滨,谈求席定于旅顺口,后东洋平和问题意见提出,诸公眼深察哉。
——一千九百一十年庚戌二月 大韩国人安重根书于旅顺狱中
前鉴
自古及今,无论东西南北之洲,难测者,大势之翻覆也;不知者,人心之变迁也。向者(甲午)年日清战役论之,则其时朝鲜国鼠窃辈东学党之骚扰因缘,清日两国动兵渡来,无端开战,互相冲突。日胜清败,乘胜长驱,辽东半部占领、要险旅顺陷落、黄海舰队击破后,马关谈判开设,条约缔结,台湾一岛割让,二亿赔金定款,此谓日本维新后一大纪绩也。清国物重地大,比于日本,足可为数十倍,而何故如是见败耶?自古清国人,自称中华大国,外邦谓之夷狄,骄傲极甚。况权臣戚族,擅弄国权,臣民结仇,上下不和,故如是逢辱者也。日本维新以来,民族不睦,竞争不息矣,及其外交竞争,既生之后,同室操戈之变一朝和解,混成联合,做成一块爱国党,故如是奏凯者矣。此所谓亲切之外人,不如竞争之兄弟也。
此时露国行动记臆哉!当日东洋舰队组织,法德两国联合,横滨海上大抗论,提出辽东半岛还付于清国,赔金除减,观其外面的举措,可谓天下之公法正义。然究其内容,则甚于虎狼之心术也。不过数年,敏滑手段,旅顺口租借后,军港扩张,铁道建筑,推想事根,则露人数十年以来,奉天以南大连旅顺、牛庄等地,温港一处,勒取之欲,如火如潮。然莫敢下手者,清国一自英、法两国来侵天津以后,关东各镇新式兵马,多大设备,故不敢生心,此流涎不息,久失期会矣。伊时适中其等也。
当此时,日本人具眼有志者,孰不肠肚尽裂哉?然究其理由,则此都是日本之过失也。此所谓有孔生风,自伐以后,他人伐之。若日本不先侵犯于清国,则露国安敢如是行动耶?可谓自斧伤足矣。自此以后,中原一局,各般社会言论沸腾,故戊戌改变,自然酿成;义和团猖起,排日斥洋之祸大炽,故八国联合军云集于渤海之上,天津陷落,北京侵入。清帝播迁于西安府,军民间伤害至于数百余万人,金银财货之损害不计其数。如此之惨祸,世界上罕有之劫会,东洋一大羞耻不啻,将来黄白人种分裂争竞不息之始兆也,岂不警叹哉!此时露国军队十一万,称北铁道保护,驻屯于满洲境上,终不撤还。故驻俄京日本公使栗野氏唇舌尽弊,然露国政府听若不闻不啻,反以添兵矣。噫!日露两国间大惨祸,终不免之。论其根因,则究竟何归乎?是足为东洋一大前辙也。
当时,日露两国各出师于满洲之际,露国但以西伯利亚铁道八十万军备输出,日本渡海越国,四五军辎重粮饷水陆兼进,入送于辽河一带,虽有定算云,然岂不危险哉?绝非万全之策,真可谓浪战也。观其陆军之作路,则韩国各海口与盛京金州湾等地下陆,则这间四五千里,水陆之困苦,不言可知也。此时,日兵幸有连胜之利,然咸镜道犹未过、旅顺口姑不破、奉天尚未捷之际,若韩国官民间一致同声,乙未年日本人韩国明圣皇后闵氏无故弑杀之仇,当此可报。飞檄四方,咸镜、平安两道之间,露国兵马交通,出其不意,往来冲突,清国亦上下协同,前日义和团时,行动如一,甲午年之旧仇,不可不报。北清一带,人民暴动,窥察虚实,攻其无备之说提出,盖平、辽阳方面游弋袭击,进战退守,则日兵大势南北分裂,腹背受敌,困在垓心之叹难免矣。若到如此之境,则旅顺奉天等地,露国将卒锐气腾腾,气势倍加,前遮后应,左冲右突,则日兵之势力首尾不及,辎重粮饷继续之策尤极罔涯矣。然则山县、乃木氏之谋略,必作乌有之境矣。况当此之时,清国政府主权者等野心暴发,旧仇不可报,而时不可失也。所谓万国公法与严正中立等说,皆是挽近外交家之狡猾巫术,则不足可道,兵不厌诈,出其不意,兵家妙算云云。官民一体,无名出师,排日之状态,极烈惨毒,则东洋全局百年风云当何如哉?若如此之境,欧洲列强可谓幸得好机会,各其争先出师矣。时英国当印度以及香港等地,所驻水陆兵马并进,来集于威海卫方面,必以强劲手段,清国政府交涉质问矣。法国西贡、加达马岛,陆军于军舰,一时皆挥会留于厦门等地矣。美、德、意、奥、葡、希等国,东洋巡洋舰队联合于渤海上,合同条约预备,均沾利益希望矣。然则日本不得不全国军额于倾国财政,罔夜组织后,满、韩等地直向输送矣。清国飞檄四方,满洲山东河南、荆襄等地,军旅及义勇兵急急召集,龙战虎斗之势一大风云做出矣。若如此之势,当之,则东洋之惨状不言可想也。
此时韩、清两国,反不如是不啻,遵守约章,毫发不动,乃使日本伟大功勋建立于满洲之上。由此观之,则韩、清两国一般有志家一大思量,可诫后日也。伊时日露战役结局未判之际,媾和条约成立之前后,韩、清两国有志人之许多所望大绝且断矣。当时日露两国之战势,论之则一自开仗以后,大小交锋数百次,露兵连连战败,伤心落胆,望风以走;日兵百战百胜,乘胜长驱,东近浦盐斯德;北临哈尔滨,事势到此不可失机也。既是舞张之势,则虽荡尽全国之力,若一两个月间死力进攻,则东拔浦盐斯德,北破哈尔滨,明若观火之势矣。若然之,则露国之百年大计,一朝必作土崩瓦解之势矣。何故不此之为,反以区区密密先请媾和,而不成断草除根之策?可谓叹惜之处也。
况日露谈判论之,则既是媾和谈判之地议定,天下何尝华盛顿可乎?当日形势言之,美国虽曰中立而无偏僻之心云,然禽兽竞争,犹有主客之势,况人种竞争乎?日本战胜之国,露国战败之国,则日本何不从我素志以定之矣?东洋足无可合之地然耶?小村外相苟且委往于数万里外华盛顿,和约结定之时,桦太岛半部入于罚款之事,容或无怪然,至于韩国添入于其中,名称优越权有之云,可谓无据失当者。昔日《马关条约》之时,本是韩国清国之属邦,故该约章中干涉必有矣。然韩、露两国间,初无关系,而何故挪入于约章中乎?日本对于韩国,既有大欲,则何不自己手段自由自行,而如是添入于欧罗巴白人种之约章之中,以作永世之问题乎?都是没策之事也。且美国大统领已为仲裁之主,则若韩国处在于欧美之间,仲裁主必是大惊小怪,以爱种之义万无应从之理矣。且以狯猥手段笼络小村外相,但以若干海岛地段与破舷、铁道等残物排列赔偿,而巨额罚金全废矣。若此时日败露胜,谈判席开催于华盛顿,则对于日本征出赔偿,岂可如此略小乎?然则世事之公不公,推此可知。而此无他故,昔日露国来侵西伐,行为痛憎,故欧美列强各自严正中立,相不救助矣。既是逢败于黄人种后,事过结局之地,岂无同种之谊哉?此人情世态自然之势也。噫!故不顾自然之形势、剥害同种邻邦者,终为独夫之患,必不免矣。
安重根陈述记录
听取书
针对地方法院的审判是否要提出上诉,前述被告人安重根在作出决定前,向典狱长提出有事呈报高等法院院长。于是,高等法院院长嘱托翻译官园木末喜与之会面。被告陈述如下:
本人对地方法院以被告杀人事件的判决表示不服,首先由此陈述。
本人未曾与伊藤谋面,此次之所以将其杀死,乃为国家而采取的行动,绝非个人行为,故不应作为普通的杀人犯来审理。因此,地方法院的审判不当,本人不服。
日韩五条、七条协约并非韩国皇帝及韩国人民希望缔结的条约,乃是日本以武力威压,强制缔结的条约。为反对之,本人发起义兵,以至杀死伊藤。本人若服从地方法院的此次判决,即等于同意上述协约。由此点来看,也表示不服。
本人是为了韩国,作为义兵中将而采取的行动。日本人亦对此予以承认,日本军队和警察也承认此前安应七是为了韩国在咸镜北道俄国境内而采取了一些行动。此次刺杀行为亦属此一资格之所为,因而应适用于《国际公法》、《万国公法》,按照战俘对待。由一个普通的地方法院来审理判决,甚为不当,违反日韩协约。假令本人服从此一判决,各国将嘲笑日本是个野蛮国家。基于上述理由,本人不服此一判决。
伊藤作为统监来到韩国时,声明其一切的谋划皆是为了韩国,但这不过是为了应付各国的托词而已。其真实想法,与其声明完全相反。仅举一例为证,所有的韩国人均认为参与缔结日韩协约李完用之流狗彘不如,亦将伊藤视为仇敌。如让伊藤活着,则只能危害东洋和平。本人相信,作为东洋一分子,清除如此恶人实乃义务,故将其杀死。因此,将本人作为一般普通的杀人犯来处理,是极大的错误。另外,将本人说成是暴徒,实在令人愤慨之至。由此而言,本人亦表示不服。
伊藤所作所为均是为了中饱私囊,他是蒙蔽日本天皇的威德为非作歹的恶人。在此前的公审法庭上,检察官指控我谋杀了现今已非统监的伊藤是出于私怨,此种说法是错误的。伊藤在辞去统监之职后,依旧干涉我国内政,造成诸种问题。本人决非出于私怨,亦非作为个人而杀死伊藤。
伊藤向世界吹嘘说,韩国举国上下,心悦诚服,这与事实完全不符,明眼人一定清楚实际情况如何。在此仅举一例来说明,由于韩国前皇帝聪明睿智,伊藤难以随意左右之,遂将前皇帝废黜,另立不如前皇帝的现皇帝。韩国人民自开国以来,未曾侵略过他国,是不以武国而以文国之美誉著称的人民。然而伊藤侵略韩国人民,为实现自己的意图,杀害所有人才。让此种人活着,即是危害东洋和平。故此,本人为了东洋之和平,将其从世界上清除,并非以个人身份完成此举。
本人已多次申明,日俄开战之时,日本天皇在《宣战诏敕》中宣布“欲巩固韩国之独立”。另外,《日韩协约》中也有同样的文字。然而,伊藤废除了韩国的军部,将司法权收归日本,行政权也将被收走。这些举动违反了其所宣称的韩国独立之类的承诺,保证韩国皇室的尊严也几乎只是名义上的。在日俄战争中,数万日本青年丧失了生命,围绕签订《日韩协约》亦失去不少人的性命。这都是伊藤的政策不当所造成的。清除此种恶人,竟因何故必须受到过大的惩罚这如同赦免大盗而严惩小贼一般,本人认为实属不当。
世人皆以为伊藤是20世纪的英雄或大人物,对其大加赞扬。在本人看来,他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奸恶之徒。例如在日清、日俄、日韩关系中,均因伊藤政策的失当,弹雨横飞,无一日终止之暇。谚语云:顺天者昌,逆天者亡。《日俄宣战诏敕》宣布“欲巩固韩国之独立”,此乃接受了天意,且为日本皇帝之圣意。开战之当时,无人认为日本会获胜。然而,日本之所以获胜,即由于遵循了顺天者昌的道理。伊藤执行违反了日本皇帝圣意的政策,故如今日,使日本韩国陷人困境。有言道,强压之下必有反抗。因伊藤之行为奸恶,且极度强横,故不但不能收揽人心,反而只能激起更为强烈的反抗,其所作所为并无任何可以称道之处。
本人理解伊藤不得不实行如此政策的原因,即日本目前陷入财政异常困难之窘状,为弥补其亏空,对清韩两国推行了众所周知的政策。但此种政策是错误的,如同割取自身的肉来充饥一般,虽一时解决了饥饿,却不知带来更大的痛苦,有识之士无人不讥笑伊藤的此一政策。
日本在东洋的地位若以人体来比喻,恰如头部,故应汇总思考世情。然而伊藤之拙劣政策,不仅导致韩国人民,就连俄国、清国和美国等国也在等待日本衰弱的机会。今日如不悔改,必有横祸飞来。日本将对各国背负搅乱东洋和平的罪名。无论如何日本要对东洋和平担负起责任。有句金玉良言日“过则勿惮改”。本人作为对日本负责任的外国人,持有成熟的意见。念及在此陈述唯恐有碍,故暂不陈述。
以上是我对东洋和平的形势发展的概述,也是我的行为不构成罪行的理由。如果高等法院院长问及被告所想的政策,则—若本人之政策意见无妨大碍,即陈述之。我的见解或许会被耻笑为愚见,但是,这绝非是近日一蹴而就的,而是数年来酝酿而成的。
如实施本人今天所阐述的政策,日本不仅能稳坐泰山,还能赢得各国至高无上的荣誉。正所谓欲称霸则要施展不同寻常的手段,而日本所采取的政策已很难适应20世纪。现在日本所采用的手段,无非是仿效古往今来列国一贯的伎俩,即击败弱国、吞并弱国而已。此举最终不能得以称霸,必须要实施列强各国未曾采取的行动。今日的日本正作为一等强国,欲与列强为伍的行列迈进。日本的性格是速成速愿,此乃日本之缺点,亦为日本感到惋惜之处。
日本当前最紧要之处是:第一,财政的整顿。财政对人而言就是元气,扶植财政就是强化国家的元气。第二,取得各强国的信任。今日的日本没有得到诸强国的信赖。第三,如上所述,各国对日本欲伺机而动,因此必须思考应对方案。
实现此三大要务的方法如何,窃以为比较容易。唯一要做的就是洗心革面,不要任何形式的战争。第一步就在于改变伊藤的政策,伊藤的政策会致使日本失去全世界的信任。如同日韩协约一样无法让人心悦诚服,引起反抗心理,毫无可取之处。日、清、韩乃兄弟之国,本应亲密相处。可现如今的状况如同兄弟关系恶化,其中一个人寻求他人的帮助,向世界表明兄弟不和。
日本向世界发布改变以往的政策,此举或许难免有蒙羞之嫌,但也是无奈之举。新的政策即开放旅顺,为日、清、韩三国之军港。将三国的有志之士会聚此地,组建和平会并公布于世,以此表明日本并没有野心。本人确信将旅顺归还清国,作为和平根据地是上策,也正是我所言的“欲称霸的不同寻常的手段”。掌控霸权需要非常的手段,归还旅顺会使日本感到痛苦,但也会得到利益。世界各国将会惊叹日本的英明决策,并赞赏并信任日本。日、清、韩三国也将永久和平幸福。就财政而言,旅顺的东洋和平会招募会员,并向每名会员征收一元会费。毫无疑问,日本、清国、韩国的人民会有数亿人加入和平会。设置银行,发行兑换券和支票一定得到信任,在金融财政方面将圆满成功。在各个要地设置和平分会,并设置银行分店。如此,日本始可金融圆满,财政充裕。
作为旅顺的警备,由日本出五六艘军舰驻守旅顺港。若采取如此举措,归还旅顺其实与日本占有旅顺也无多少不同。
以上方法可实现东洋和平,但为了应对列强各国必须要装备军队。日、清、韩三国分别指派代理员,承担此事。招募三国年轻力壮的青年组建军队,让年轻士兵学习其他两国的语言,在语言学习进步的同时,增强兄弟之国的观念。
若日本这样向世界展示日本的伟大态度,世界也会因此而感动,崇拜日本,并表示敬意。即便那些对日本怀有野心的国家,亦无可乘之机。如此一来,日本出口增加,财政盈余,安如泰山,与清、韩两国一同共享幸福,亦会对各国发挥示范作用。毫无疑问,清韩两国将推崇日本为盟主,工商业的霸权亦将毫无争议地归于日本,有关满铁的争议也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如此一来,印度暹罗等亚洲各国纷纷积极申请加盟,日本便可以坐等将东洋收入囊中。
目睹殷商将亡的各国拥戴周天子,所以周能掌握天下的霸权。现在,世界各国列强均不能贸然行事。在拿破仑时代之前,都是从天主教教皇得到王冠继承王位的,唯独拿破仑破坏了此规则,但此后无一人能违规称霸。如上所述,日本若想掌握霸权,日、清、韩三国的皇帝要面见罗马的天主教皇,起誓并接受王冠,世界将会惊异。目前天主教占据了世界宗教的三分之二,如果得到世界三分之二的民众的信任,其实力将会非常强大。反之日本如果与之对抗,终将不能成为强国。
韩国掌握在日本手中,其命运完全取决于日本的方针。日本如贯彻本人所概述的政策,韩国也将会从中受益。尚有一事因日本而感到不胜慨叹。日俄战争时,人称“日出露消”,此时可谓日本的全盛时代。然而,今日的清、韩两国人民皆称日冷日异,此语是指日本处于衰微状态。日本若未特别注意推行的政策,将陷入无法恢复的困境,希望日本当局对此有所反省。
本人当初就想一死以报效国家,故今日更不会因恐惧死亡而提出上诉。目前本人在监狱撰写了东洋政策及个人传记。而且,洪神父从韩国来见本人。三月二十五日对于本人所信奉的天主教来说,是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为了获此会面机会,恳请处刑缓期执行。
记录如上
明治四十三年二月十七日于关东都督府高等法院
记录员:竹内静卫
后世评价
《东洋和平论》是后世研究安重根思想的必读资料,因其具有前瞻性的真知灼见而受到了韩国的高度推崇。有学者认为安重根的东洋和平思想类似于德国哲学家康德的思想,但更进步,接近今天的联合国欧盟组织,并比联合国构想至少早了10年以上。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26 17:50
目录
概述
历史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