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节日,是指中国的法定节日及纪念日、民间节日、其他中国承认的国际日以及重要日期等。
法定年节纪念日
阿昌族:
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五日)、会街节(农历九月初十)、泼水节(农历二月二十九日)、撒神(农历七月初一)、尝新节(农历八月十五日)
白族:
三月街(农历三月十五日)、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渔潭会(农历八月十五日)
保安族、哈萨克族、回族、东乡族、乌孜别克族、撒拉族:
圣纪节(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开斋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布郎族:
开门节(傣历十二月十五日)、关门节(傣历九月十五日)、泼火节(农历二月十九日)
布依族:
三月三(农历三月初三)、四月八(农历四月初八)、六月六(农历六月初六)
哈尼族:
十月节(农历十月初一)、
六月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侗族:
芦笙节(农历六月至九月)、侗年(农历十一月十九日)、斗牛节(农历二月)、吃新节(农历六月至七月)
独龙族:卡崔哇(农历十月中下旬)
鄂温克族:米阔鲁节(农历五月二十二日)
仡佬族:
灯杆节(农历正月初一)、仡佬节(农历三月初三)、尝新节(农历六、七月)
拉祜族:
库扎节(傣历三月)、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尝新节(傣历十二月)
傈僳族:
收获节(农历九月)、澡塘节(农历正月初三)、过年节(农历正月初一)、刀杆节(农历二月初八)
满族:
颁金节(阴历十一月十三日)、庙会(农历四月)
柯尔克孜族:圣纪节(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开斋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诺劳孜(农历正月初一)
傣族:
泼水节(傣历六月六日)、开门节(傣历十二月十五日)、关门节(傣历九月十五日)
苗族:
龙船节(农历五月二十四日)、吃新节(农历六月初六)、赶秋节(农历九月)
纳西族:正月
农具会(农历正月二十日)、三月龙王庙会(农历三月十五日)、七月骡马会(农历七月十五日)
普米族:大过年(农历正月初七)、
大十五节(农历十二月十五日)、尝新节(农历九月)、转山节(农历七月十五日)
土家族:过赶节(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祈禳节(正月初三)、
牛王会(农历八月初八)
土族:
擂台会(农历二月初二)、火神节(农历正月二十九日)、端阳(农历五月初五)
佤族:
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播种节(农历三月十五日)、新米节(农历七、八月)
维吾尔族: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开斋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
努鲁斯节(伊斯兰教历八月十四日)
苗族:
苗年节(农历十月初五)、四月八(农历四月初八)
门巴族:藏历年(藏历正月初一):
望果节(藏历八月间)
羌族:羌族大年(农历正月初一)、
青苗会(农历三月十二日)
塔吉克族: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迄脱乞迪尔节(农历三月间)
塔塔尔族:
肉孜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开斋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
瑶族:圣纪节(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
盘王节(农历十月十六日)、尝新节(农历八、九月)
彝族:歌节(农历三月初三)、
二月八(农历二月初八)
裕固族:送年节(农历三月初七)、春节(农历正月初五)
藏族:
藏历年(藏历正月初一)、望果节(藏历八月间)、雪顿节(藏历七月一日)
壮族:
三月三(农历三月初三)、中元节(农历七月十四日)
重要节日节令
民间节日
农历十二月初八
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前后
小年 农历年最后一天
除夕等
节日说明
人日:正月初七,据传说,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
社日:农家祭社祈年的日子,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在春分前后)叫
春社。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为秋社,在秋分前后。
伏日: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叫
初伏,第四个庚日叫
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叫
终伏(
末伏),总称为
三伏。据说伏是隐伏避盛暑的意思。伏日祭祀,所以也是一个大节日。一般所谓伏日,大约指的是初伏。
腊日:腊是祭名。《说文》“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可见汉代的腊日是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但是《荆楚岁时记》以十二月初八日为腊日,并说村人击细腰鼓,作金刚力士以逐疲。十二月初八日是一般的解释,有“腊八粥”的风俗。
农历正月初九
玉帝诞、农历三月二十三和九月初九
妈祖节等
春分月圆之后第一个星期日
复活节、11月1日
万圣节、
感恩节、12月25日
圣诞节等
伊斯兰教历3月12日
圣纪节、
伊斯兰教历10月1日
开斋节(
肉孜节)、伊斯兰历12月10日
古尔邦节等
文化节庆
节气时令
10月8-9日交节
寒露 10月23-24日交节
霜降11月7-8日交节
立冬 11月22-23日交节
小雪12月6-8日交节
大雪 12月21-23日交节
冬至放假安排
2024年11月10日,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四次修订《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元旦,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4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至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2天(5月1日、2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至3日)。
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
(一)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
(二)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三)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
(四)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其他重要日期
重要日期
3月5日周恩来同志诞辰纪念日(1898年)、
学雷锋纪念日(1963年)
4月23日中国人民海军成立日(1949年)
5月4日五四运动纪念日(1919年) 5月5日
马克思诞辰纪念日(1818年)、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日(1922年) 5月8日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日(1999年)
7月1日
中国共产党建党日(1921年)、
香港回归纪念日(1997年)
10月10日
辛亥革命纪念日(1911年) 10月13日
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日(1949年) 10月25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纪念日(1950年)
11月11日中国人民空军成立日(1949年)
12月9日
一二·九运动纪念日(1935年) 12月12日
西安事变纪念日(1936年) 12月20日
澳门回归纪念日(1999年) 12月26日毛泽东同志诞辰纪念日(1893年)
中国承认的国际日
1月:24日
国际教育日(2019年) 27日
缅怀大屠杀受难者国际纪念日(2006年)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
世界防治麻风病日(1996年)
2月:21日
国际母语日(2000年) 2月的最后一天
世界居住条件调查日(2003年)
3月:14日国际数学日/
国际数学节(2020年) 15日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21日
世界森林日(2013年)、
世界睡眠日 21日
国际消除种族歧视日、
世界儿歌日 22日
世界水日(1993年) 23日
世界气象日 24日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1996年) 27日
世界戏剧日7月:8日
世界过敏性疾病日 11日
世界人口日(1990年) 28日
世界肝炎日(2010年) 30日
国际友谊日(2011年)
9月:3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 16日
国际臭氧层保护日(1995年) 21日
国际和平日(2002年) 27日
世界旅游日 21日
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 9月的第四个星期日
国际聋人日10月:1日
国际老年人日(1991年) 4日
世界动物日 10月的第一个星期一
世界住房日/
世界人居日 9日
世界邮政日 10日
世界精神卫生日 16日
世界粮食日 17日
国际消除贫困日(1999年)24日
联合国日 31日
世界城市日(2014年)
11月:14日
联合国糖尿病日 16日
国际宽容日 17日
国际大学生节(1946年) 19日
世界厕所日(2013年) 25日
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 21日
世界电视日12月:1日
世界艾滋病日(1988年) 3日
国际残疾人日(1992年) 5日
国际志愿人员日(1986年) 7日
国际民航日 9日
国际反腐败日等
节日起源与传承
起源与内涵
中国传统节日大抵起源于先秦时代,而基本定型于两汉时期,如元旦、元宵、寒食、端午、七夕、重阳等,这不仅是因为“汉承秦制”,更重要的是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提供了各种节日风俗得以进一步发展定型的土壤和条件。
历经魏晋南北朝、隋唐到宋,中国传统节日经历了它划时代的变革和调整,由于宗教的渗透、民族的融合、社会心理的变化以及经济的繁荣、文化的昌盛,为中国节日风俗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元素。节日生活开始大规模地与城市生活密切结合,从一向充满迷信、禁忌、祓禊、禳除等神秘气氛中解放出来,而向着世俗化、娱乐型的方向转变,成为民间真正意义上的“良辰佳节”。
明清以降,中国传统节日风俗进入了相对稳定发展的阶段。现代中国社会生活所运行不废的各种节日风俗,基本在明清时期已得以体现。
核心思想理念。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是中国人民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滋养了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现今仍然具有深刻影响。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
传承与发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迫切需要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迫切需要加强政策支持,着力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当深入阐发文化精髓、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滋养文艺创作、融入生产生活、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以及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政策保障、加强文化法治环境建设、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性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