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东巳代治
日本官僚、政治家
伊东巳代治(いとう みよじ、1857年5月29日(安政4年5月7日)——1934年(昭和9年)2月19日)明治、大正昭和期官僚、政治家。从一位·勋一等·伯爵。出身长崎县长崎市。历任第5代内阁书记官长、第13代农商务大臣、东京日日新闻社社长、枢密顾问官。以“宪法的看护人”自居,官僚势力的精神导师,枢密院的实权者,长期活跃于日本政界,支持强硬外交。
人物简介
伊东巳代治生于江户幕府治下的长崎,父亲是长崎町年寄书物役。早年进入长崎英语传习所修习英语。明治维新后,以兵库县译官身份在明治政府出仕。明治15年(1882年)随伊藤博文赴欧洲考察宪法,归国后作为伊藤首相的秘书官,参画起草明治宪法。明治22年以后历任首相秘书官、枢密院书记官长、贵族院敕选议员、第2次伊藤内阁书记官长、第3次伊藤内阁农商务大臣、枢密顾问官等职。还曾任东京日日新闻社社长,为报业实业家。作为枢密院的重镇在昭和初期的政界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
人物生平
技术官僚
安政4年(1857年)5月7日生于长崎酒屋町的一个大村藩士族家庭,长崎町年寄(实际主持町地行政事务的町官)伊东善平的第三子。早年曾在长崎英语传习所师从荷兰学者圭多·维贝克,学习英语法语荷兰语等语言,明治4年(1871年)前往东京,作为官费生进入明治政府工部省电信寮的修技教场(即技术学校)学习,考试合格被录用为长崎电信局电信技师。明治6年(1873年)8月8日任兵库县政府六等译官,同年9月1日任五等译官。明治7年(1874年)1月7日任四等译官,同年8月23日任三等译官。明治8年(1875年)6月2日任二等译官,同年10月15日兼任权大属。明治9年(1876年)11月27日依愿免本官和兼官。同年再次上京,受兵库县令、元老院议官神田孝平推荐,并为当时的参议兼工部卿伊藤博文所赏识,举荐至明治政府的工部省供职。
此后,伊东巳代治作为伊藤博文的幕僚在伊藤身边从事事务工作,开始发挥其才能。明治10年(1877年)1月10日任权大录,同年1月12日任四等属,同年12月18日任三等属。明治11年(1878年)8月29日任二等属,明治12年(1879年)8月8日任一等属。明治13年(1880年)2月16日调入内务省,任内务权少书记官。同年3月5日任太政官权少书记官,同年12月24日任太政官少书记官。明治14年(1882年)10月25日任参事院议官补兼书记官。明治15年(1882年)2月27日随伊藤博文的欧洲宪法考察团赴欧洲考察各国宪法。明治16年(1883年)8月4日归国,同年11月12日任太政官权大书记官兼参事院书记官。明治17年(1884年)3月22日任制度取调局御用挂,同年6月25日任太政官大书记官,仍兼参事院书记官。
1885年(明治18年)12月22日,日本第一届内阁——第1次伊藤内阁成立,伊东巳代治任首相伊藤博文的内阁总理大臣秘书官,同年12月28日任临时官制审查委员。1886年(明治19年)4月10日叙奏任官一等、赐上级俸。1886年(明治19年),伊东巳代治与井上毅金子坚太郎共同参画大日本帝国宪法皇室典范、华族令以及宪法附属各项法典的起草和制定。1888年(明治21年)4月30日,伊藤博文辞去首相职务,转任枢密院议长,伊东巳代治随之改任枢密院书记官兼枢密院议长秘书官,叙奏任官一等、赐上级俸。1889年(明治22年)1月经过再次检讨,同年2月11日大日本宪法公布。1889年(明治22年)5月10日——1892年(明治25年)8月15日任枢密院书记官长,叙敕任官二等、赐下级俸。在此期间积极促进法典的审议。1890年(明治23年)9月30日——1891年(明治24年)11月17日,1894年(明治27年)1月23日——1899年(明治32年)7月18日两次任贵族院敕选议员。在第1届帝国议会上,他与井上毅共同就关于预算的宪法第67条作了解释说明,并在1894年通过调查向伊藤博文作了报告。此外,在起草修改不平等条约的意见书上受到伊藤的依赖,开始逐渐被赋予重要使命。
经营实业
1891年(明治24年),伊东巳代治收购了当时经营不善的《东京日日新闻》,也就是现在的每日新闻的前身,并自任第3代社长。之后的日日新闻受到伊藤博文、井上馨三井财阀的支援,其立场转化为长州阀的“机关报”和政府的“御用新闻”。在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的报道和日本政治、经济、外交的宣传上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秉持拥护政府的论调。1904年(明治37年),《东京日日新闻》被三菱财阀收购,后来的首相加藤高明三菱老板岩崎家族的女婿)取代任职13年的伊东成为新任社长。
政治攻防
1892年(明治25年)8月8日——1896年(明治29年)9月18日任第2次伊藤内阁书记官长,1892年(明治25年)12月16日叙高等官一等,1893年(明治26年)4月13日任法典调查会主查委员。1894年(明治27年)为建立议会多数派的工作奔走,大力推进筹组政党工作。在中日甲午战争期间,1894年(明治27年)9月10日——1895年(明治28年)5月16日任大本营附。1894年11月,日军制造了惨绝人寰的旅顺大屠杀并被国际媒体报道,伊东巳代治极力掩护和粉饰日本侵略者的暴行,以减少国际上对日本的不利影响。1895年(明治28年)4月21日,伊东巳代治任马关条约批准书交换全权办理大臣,渡海前往中国,与清政府互换条约批准书。归国后,伊东以在战争中的功绩,被叙男爵爵位,成为华族。此外,他策划了日本政府和路透社的合同使日本获得来自国外的情报信息渠道,他通过自由党领导人林有造实现政府和自由党之间的联盟以操控政局。但是,由于1896年(明治29年)4月,伊藤博文放弃超然主义,引自由党总裁板垣退助入阁就任内务大臣,造成内阁分裂,伊藤还计划引前首相松方正义大隈重信入阁,但板垣对大隈抱有敌意,还招致固守超然主义的山县有朋的反对,这都使政权难以为继。1896年(明治29年)9月18日,伊藤博文提出辞职,伊东巳代治也随之辞去内阁书记官长一职。
1898年(明治31年)1月12日——1898年(明治31年)4月26日任第3次伊藤内阁农商务大臣,任内努力促使板垣退助的再度入阁,但遭到大藏大臣井上馨的反对而未果,愤而辞职。甲午战争后因受到实权人物山县有朋的赏识和举荐,1899年(明治32年)3月28日 ——1934年(昭和9年)2月19日任枢密顾问官,以老臣身份继续发挥在枢密院的影响力。明治32年(1899年)9月5日,帝室制度调查局成立,他在总裁伊藤博文属下任御用挂,办理皇室典范增补修改的工作,这项工作后因伊藤辞职而一度中断。1900年(明治33年)9月5日被免去帝室制度调查局御用挂。
1900年(明治33年)参与发起伊藤博文组织的立宪政友会,参加了与宪政党的星亨交涉成立新党的筹备活动,但是伊东本人却并未加入立宪政友会。1901年(明治34年)第4次伊藤内阁倒台后,帮助伊藤博文与桂太郎就第1次桂内阁的组阁事宜进行谈判。1903年(明治36年)他与山县有朋结讬,将伊藤博文推上枢密院议长之位,虽然伊东巳代治在政治上远离伊藤,但在同年7月18日就任帝室制度调查局副总裁后,与复任总裁的伊藤再度携手,并向伊藤推荐了有贺长雄,为明治40年(1907年)的皇室典范增补公式令的公布而尽力。此外,在伊藤表示协助清政府引入立宪制度的意愿后,伊东也预备将来同伊藤一起前往中国。这一计划随着1909年(明治42年)伊藤博文在哈尔滨被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刺杀而告吹。1912年(明治45年)2月24日补议定官。
宪法の番人
此后,伊东巳代治一边置身政党之外,一边加紧政党与政府的联系,成为两者的中间人。他以成为“宪法の番人”(意思是“宪法的看护人”)为己任,在枢密院内扶植“禁卫军”,为当时的官僚势力出了很多加强权利的主意,是日本枢密院在昭和初期颇有影响力的实权人物。日本内阁在昭和初年的一系列政策,如关东大地震的灾后重建、帝都复兴院的设计等政策的出台,伊东都是持反对态度。震灾复兴计划参照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时期塞纳省省长乔治-欧仁·奥斯曼的巴黎改造(奥斯曼巴黎城市规划),大胆采取了向土地所有权者征用土地的办法。但是在当时的日本,土地私有观念和意识极强,不存在对于财产权内在的和外在的制约的理解,这当然触犯了地主和地权者阶层的利益,招致地主阶级的强力反对,作为银座大地主,伊东巳代治成为反对运动的中心。
1916年(大正5年)11月7日任帝室制度审议会总裁,1917年(大正6年)6月6日任临时外交调查委员会委员,特赐“国务大臣之礼遇”(重臣),参与对重要对外政策的制定工作,常主张积极的对外政策,批判宪政会·立宪民政党内阁的协调外交政策(币原外交),1927年(昭和2年)力促枢密院否决了台湾银行救济紧急敕令案,使得当时的第1次若槻礼次郎内阁总辞职。1930年(昭和5年)滨口雄幸内阁签订伦敦海军条约时,伊东依旧是反对态度,并自称为这一条约所折磨。立宪政友会犬养毅鸠山一郎为代表的在野党,枢密院以伊东巳代治金子坚太郎为首的枢密顾问官,与海军内部反对缔约的“舰队派”呼应,以《大日本帝国宪法》第11条的“天皇统帅陆海军”(统帅大权)为后盾,认为政府违反关于维持多大兵力属于军令(=统帅权)事项,取决于天皇(=统帅部)的决意的宪法规定,提出“统帅权干犯问题”(依据明治宪法第12条(天皇决定陆海军之编制及常备兵额)规定,决定国防计划属于天皇的大权,但作决定时按照惯例须向军事参议院众议院占多数席位,得到国民和舆论的支持的背景下,缔约的态度坚决。天皇及侧近的元老西园寺公望内大臣牧野伸显、侍从长铃木贯太郎等重臣等都从与英美两国协调的立场出发希望签署条约。最终枢密院在同年10月1日突然改变强硬立场,决定无条件批准条约。这一事件的结果对日本政局以及政治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条约的签订非但未能有效遏制法西斯势力的崛起,延续政党政治的强势力量,反而使海军内部分裂、派系之争明显,并加速了日本对美国发动战争的进程。
明治40年(1907年)9月23日依功勋特授爵子爵,大正11年(1922年)9月25日进爵伯爵。昭和9年(1934年)2月19日病逝,时年76岁。墓地在东京都杉并区筑地本愿寺的和田堀庙所。
伊东巳代治的妻子是惠宗猛之女阿八重(1858~1947),育有10子2女,长子伊东太郎袭伯爵。
荣典
1880年(明治13年)5月25日-正七位
1881年(明治14年)1月21日-从六位
1881年(明治14年)11月28日-正六位
1882年(明治15年)5月11日-勋五等。
1884年(明治17年)7月24日-从五位。
1887年(明治20年)5月27日-勋四等旭日小绶章。
1889年(明治22年)3月5日-勋三等瑞宝章
1889年(明治22年)6月7日-从四位
1889年(明治22年)11月25日-大日本帝国宪法发布纪念章。
1892年(明治25年)8月24日-勋二等瑞宝章
1894年(明治27年)5月11日-正四位。
1895年(明治28年)8月20日-男爵、勋一等瑞宝章。
1896年(明治29年)11月18日-明治二十七八年从军记章。
1898年(明治31年)2月14日-正三位
1898年(明治31年)6月29日-银杯一个。
1903年(明治36年)12月26日- 勋一等旭日大绶章
1906年(明治39年)4月30日-从二位。
1907年(明治40年)9月23日-子爵
1912年(大正元年)8月1日-日韩合并纪念章。
1915年(大正4年)11月10日-大礼纪念章。
1916年(大正5年)1月19日-金杯一组。
1916年(大正5年)4月1日-金杯一组。
1920年(大正9年)9月7日-勋一等旭日桐花大绶章。
1922年(大正11年)9月25日- 伯爵陞爵。
1926年(大正15年)1月15日-以七十岁高龄下赐御纹付御杯并酒肴御料。
1926年(大正15年)5月15日-正二位
1928年(昭和3年)11月10日-大礼纪念章。
1928年(昭和3年)12月28日-金杯一组。
1934年(昭和9年)2月19日-从一位
1934年(昭和9年)2月19日-满洲国建国功劳章。
著作
伊东巳代治主要著有《伊东巳代治日记·记录:未刊翠雨荘日记》:宪政史编纂会旧蔵:全7卷。《法律命令论》(命令篇)、《日本立法资料全集》、《司法制度大要讲义笔记》。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0-07-13 22:21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