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
人类个体在
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方面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特性,与心理性格具有
相关性。个体体质的不同,表现为在生理状态下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和适应上的某些差异性,以及发病过程中对某些
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和疾病发展的
倾向性。所以,对体质的研究有助于分析疾病的发生和演变,为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依据。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constitution】人体健康状况和对外界的适应能力。
虚弱的体质迫使他到南方去居住。
引证解释
1.体与质;形体与质地。
三国魏
王弼 《周易略例·明爻通变》:“
同声相应,高下不必均也;
同气相求,体质不必齐也。” 邢璹注:“初四二五三上,同声相应不必均高卑也,同气相求不必齐形质也。”
清
李渔《闲情偶寄·声容·治服》:“紬与缎之体质不光,花纹突起者,即是精中之麄,深中之浅。”
2.身体素质。
《晋书·南阳王保传》:“ 保 体质丰伟,尝自称重八百斤。”
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八·素足女》:“妇女缠足……体质乾枯,腥秽特甚。”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一章第一节:“
人类体质的变化是由劳动决定的,是在
劳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3.指形体。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中:“上好食蛤蜊,一日左右方盈盘而进,中有擘之不裂者。上疑其异,乃焚香祝之。俄倾自开,中有二人,形眉端秀,体质悉备。”
宋梅尧臣 《和仲文联句》:“久厌官局检,聊休体质舒。”
明
方孝孺 《友筠轩赋》:“风节持以雅素,体质直而端庄。”
4.指本质;气质。
《
朱子语类》卷一:“《
正蒙》有一说好,只说金与木之体质属土,水与火却不属土。”
明
李贽《
与焦弱侯书》:“此生虽非甚聪慧,然甚得狷者体质,有独行之意。”
基本概念
体质是在
遗传变异的基础上,人体所表现出来的形态和机能方面相对稳定的特征。具体指:
1.身体
形态发育水平:体型、身体姿态、
营养状况等。
2.生理生化功能水平:即机体新陈代谢功能及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工作效能。
3.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即身体在生活、劳动和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以及走、跑、跳跃、投掷、攀登、爬越、悬垂、支撑等运动能力。
4.
心理状态:包括
本体感知觉能力、个性、
人际关系、
意志力、判断力等。
5.适应能力:对外界环境以及抗寒耐暑的能力,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影响人的体质的因素很多,如遗传、环境、营养、教育、
体育锻炼、卫生保健、生活方式等,在这些因素中学校教育,特别是学校体育锻炼,对增强学生体质具有重要影响。
理论分类
“体质”是在
中医理论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病理生理学概念。查《
辞海》无“体质”一词,但对“体”、“质”分别解释为:“体”,指身体,“质”为性质、本质。所谓体质,就是机体因为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等的盛衰偏颇而形成的素质特征。
身体的素质特征是复杂的,但根据脏腑气血阴阳的功能状态以及邪气的有无,可以分为正常体质与异常体质两大类。异常体质又可按
邪正盛衰分为
虚性体质与
实性体质,或复合性体质三类。
正常体质
即身体强壮且无寒热之偏的体质。形体肥瘦匀称,健壮,头发盛长而黑,面色红润,肤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目光有神,精采内含,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口和,唇红润,胃纳佳,四肢轻劲有力,能耐受寒热,二便正常,脉象从容和缓,节律均匀,舌质淡红、润泽,苔薄白。此类型体质阴阳无明显偏颇。
虚性体质
系指脏腑亏虚,
气血不足,
阴阳偏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常见有以下四类。
①
气虚体质:指素体气弱少力之质。此型胖和瘦人均有,但瘦人为多。毛发不华,面色偏黄或白光白,肤色黄,目光少神,鼻部色淡黄,
口淡,唇色少华,肢体疲乏无力,不耐寒热,
纳呆,大便正常或便秘,小便正常或偏多,脉象虚缓,
舌淡红,边有齿印。
②
血虚体质:此指血虚之体常见的素质特征。主要可见
面色萎黄或苍白,唇舌色淡,毛发枯燥,肌肤不泽,精神不振,疲乏少力,动则短气,大便常秘,脉象细弱等象。
③阴虚体质:指阴液亏虚,失于滋润、
阴虚阳亢的体质。体形瘦长,面色多偏红或颧红,肤色苍赤,巩膜
红丝较多或见暗浊,两眼干涩,
视物昏花,眵多,鼻中微干,或有鼻血,口燥咽干,多喜饮冷,唇红微干,
手足心热,大便偏干或秘结,
小便短赤,脉细弦或数,
舌红少苔或无苔。
④
阳虚体质:系指素体阳气亏虚,阴寒内盛的体质状态。多见形体肥胖,面色少华、白光白,毛发易脱落,肤色柔白,两目胞色晦暗,鼻头冷或色微青,口唇色淡红,形寒肢冷,倦怠,背部或脘部怕冷,多喜偏热食物,大
便溏薄,
小便清长,舌质淡胖,边有齿印,苔白。
实性体质
邪气有余为实,故实性体质主要是指体内
阴阳偏盛,痰、瘀等邪气内结所形成的素质特征,常见以下五种体质类型。
① 阴寒体质:系指素体阴气偏盛之质。见形体壮实,肌肉紧缩,皮肤紫黑,四体常冷,多静少动,喜热
恶寒,舌质淡,脉紧实。
② 阳
热体质:系指素体阳气偏盛之质。见体格较强健,
面色潮红或红黑,有
油光,目睛充血多目眵,
口唇暗红或紫红,
舌质红或暗红、质坚,舌苔薄黄或黄腻,脉紧实有力。
③
痰湿体质:指由于体内痰饮水湿
潴留而形成的素质特征。体形多肥胖丰腴,面色淡黄而暗,肤色白滑,鼻部色微黑,口中粘腻不爽,四肢沉重,嗜酒茶,恣食肥甘,大便正常或不实,小便不多或微浑,脉濡或滑,
苔腻。
④
瘀血体质:指经脉不畅,
血瘀不行,或瘀血内阻的体质状态。此型多见于瘦人。毛发易脱落,面色黧黑或面颊部见红丝赤缕,肤色偏暗滞,或见红斑、斑痕,或有
肌肤甲错,眼眶暗黑,或白珠见青紫,红筋浮起,鼻部暗滞,
口干,但欲漱口不欲咽,口唇淡暗或紫,
脉弦或沉、细涩或结代,舌质青紫或暗,或舌边青,有点状或片状
瘀点,舌下静脉曲张。
⑤
气郁体质:指
脏腑功能失调,特别是气机郁滞为
基本状态的体质类型。以上所述体质类型是按正虚、邪实分类,但临床常见某些人群、特别是女性为主的群体,出现以
肝郁不舒、气机郁滞为特征的体质状态。见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素多抑郁,遇事善于思虑,难以忘却,多愁善感,叹息暧气,
胸胁胀满,脘
腹胀闷,或多怒易急躁,口干苦等。
复杂体质
是指兼具上述两种以上不正常身体素质的体质类型。如
气虚与痰湿体质混见,见于肥胖之人;气虚与
瘀血体质混见;
阳虚与阴寒体质;
气郁与痰湿体质;气郁与阴虚体质等。
中医分类
阴阳分类法: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和平
体型肥瘦分类法:肥人、瘦人、肥瘦适中人
从秉性勇怯分类法:勇敢之人、怯懦之人、中庸之人
由来
一个国家的国民体质是其综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
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看,国民体质的改善和增强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1952年
毛泽东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高度概括了体育与体质的关系,从此人们对体质这一名词有了初步和形象的认识。
1995年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二章第11条中对体质工作又有了明文规定:“国家推行
全民健身计划,实施体育锻炼标准,进行体质监测”。体质是一个古老的名词,东西方关于体质的学说都可以追溯到
远古时代。在西方,公元前400多年前,
希波克拉底按体型与体力特征把人体分为弱型、强型、肥胖型与湿润型。在中国关于人体体质的学说也可以从2000多年前的《
黄帝内经》中找到系统的阐述。体质的范围甚广,各学科均有涉及。例如,从组织
形态学而论,主要是指人体的
形态结构特征,包括人体各个组成部分及各组织、器官和各
功能系统的形态特征与正常范围;从生理学而论,体质是机体所具有的各种特性的总和,不仅和形态学的特征有关,尤其和生理学的特征有关,所以体质是机体在形态、生理上的特性和本质;从
遗传学而论,体质是在
遗传素质的基础上,个体在发育过程中,内外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个机能状态和躯体形态特征,其更侧重于体质的形成因素与遗传及
生活环境相关性的研究。因此,体质研究归属于哪一类学科范畴,至 今众说纷纭。体质涵盖了
运动能力、
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内容,
体力活动也对体质水平变化影响重大。
在中国“体质”通常是指体育、卫生、教育部门联合倡导的“体质与健康”方面所涉及的研究。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
影响因素
体质的形成受先天、年龄、性别、
精神状态、生活及饮食条件、地理环境、疾病、体育锻炼、社会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先天因素即禀赋,还包括某些先天性生理缺陷和
遗传性特异体质。年龄是影响体质的一个重要因素,体质随年龄而呈现时限性,如
小儿体质具有脏腑娇嫩、气血未充但生机蓬勃的特点,老年人则有脏腑功能低下、日趋衰老的特点。男女体质之间存在差别,现代生理
病理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发现,染患严重的
呼吸道感染、
中枢神经病毒性感染、病毒性肠胃炎和
肝炎,男性比女性更为敏感,
患病率更高。其原因主要是女性产生免疫力的基因比男性高一倍。情志活动贵于调和,如果长期的精神刺激或突然遭到剧烈的
精神创伤,超过人体生理活动所调节的范围,就会影响体质,引起机体阴阳、
气血失调,脏腑功能活动紊乱,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不良的性格和个性对体质也会带来不良的影响。体质的构成还与不同
地理区域有明显关系,不同的水土性质、
气候类型、生活条件,影响着不同地区的人的体质。一般说在中国,北方人比南方人阳虚质和见寒象者为多;南方人病多火热,体质多阴虚。此外,生活条件的优劣,是否注意饮食宜忌,以及疾病因素、体育锻炼、
社会因素等对体质都有一定的影响。
环境与体质
1.东方:处于海边,气候温和,其民食鱼而嗜咸,易形成腠理疏松,黝黑肌肤体质;
2.西方:多山狂野,水土刚强,其民易形成肥壮体质;
3.南方:气候炎热,地势低下,水土薄弱,其民形成了皮肤色吃,腠理致密的体质;
4.北方:地势高旷,风寒冰冽,其民国
游牧生活,形成阳虚脏寒体质。
条件优越之人:
体力劳动较少,因而体质虚弱,腠理疏松,易患各种外感性疾病。同时,由于饮食多种类繁多,摄取的高热量高脂肪的
油腻食物也多,又容易聚湿生痰,易患
高血压、
高血脂、
糖尿病等疾病。
条件艰苦之人:体力劳动较多,因此体质强壮,腠理紧密,不宜患外感性疾病,由于饮食粗糙,饥饱不时,故易患脾胃病。
发病
外界
致病因子虽不断侵袭人体,但能否发病,一般取决于体质。再则个体体质的特殊性,往往导致对某种致病因子或疾病的易感性。例如易病寒的人,多为阳气素弱之体;易病热的人,多为阴气素衰之体;胖人多
痰湿善病
中风,瘦人多火易得
劳嗽;老人
肾气虚衰,多病痰饮咳喘。体质还影响着疾病的性质和
转归,例如同是感受湿邪,阳热之体得之,则湿从阳
化热,而为“
湿热”;阴寒之体得之,则
从阴化寒,而为“寒湿”。其原因在于禀性有阴阳,脏腑有强弱,机体对致病因子有化寒、化热、
化湿、化燥等不同转化。当然,人体致病随体质阴阳偏颇而转化的“
从化”现象是相对的,因为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患者的体质还可能受到各种因素(如治疗恰当与否)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辨证
“证”是某一特定情况下,某些明显的、易变的病理特性之总括,而“体质”则是相对稳定的生理特性,但证和体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体质的辨识有助于对证的判断。如以
小儿体质特点为例,小儿为
稚阴稚阳之体,致病易由表入里,易见
寒证,也易见
热证,且以急证、
里证、虚证为多。又小儿因脏腑娇嫩,特别是肺脾肾常显不足,故应多注意肺脾肾之证。再,胖人多痰、瘦人多火等体质特点也给临床辨证提供了参考。可见,通过辨体质,能对错综复杂的病证获得更全面、更精确的诊断。因此,在
临床实践中常需要对体质进行分型。曾有过多种分型方法,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根据
阴阳五行学说,把禀赋不同的各种体形加以归纳,再进一步分为二十五种体质类型,分型方法主要集中为以下两种:
①以体态观察、形神结合、
舌脉合参、
性格类型和
饮食习惯为依据,分为正常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瘀血质七型。
②以临床所见宏观形证、脉色特征为依据,以临床机能为主,分为正常质、晦涩质、腻滞质、燥热质、迟冷质、倦质六型。
至于对体质的分型是否需要统一及如何统一,尚有待在临床实践中加以研究。
治疗
①因人施治。人体素质有强弱之异,有偏热偏寒之殊,因此临证治病必须结合患者平素体质而治。如面
白体胖,属
阳虚体质者,本多痰湿,若感受寒湿,非姜附参苓不能去;若感受湿热亦必黏滞难解,考虑其阳虚体质,须通阳气以化湿,若过凉则湿闭而阳更困。反之,面苍形瘦,属
阴虚体质者,
内火易动,湿从热化,反伤津液,与阳虚体质者治法正相反。此外,年龄长幼、男女之别、生活条件、
地理环境等造成的体质差异,在治疗中都应予以重视。
②同病异治、
异病同治。由于体质差异,即使同患一种疾病,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证型。另一方面,即使是不同的
致病因子或不同的疾病,由于患者的体质在某些方面有共同点,往往出现相同或类似的
病机和临床证型,而施以相同或类似的治法。
③视体质用药。如
阴虚质宜甘寒、咸寒清润,忌辛香温散、苦寒沉降,饮食当避辛辣;
阳虚质宜益火温补,忌苦寒泻火;
气虚质宜补气培元,忌耗散克伐等。
指标体系
体质研究以群体为主要对象,涉及门类多,内容广泛。
体质测定一般包括如下内容和指标。
1、形态指标
身高、体重、胸围、
上臂围、坐高和身体组成(
皮脂厚度、
体脂比重、去脂体重等)
2、功能指标
3、身体指标
力量指标(
握力、背
肌力、
腹肌力等)、
爆发力指标(
纵跳、
立定跳远)、悬垂力指标(
单杠屈臂悬垂)、
柔韧性(站立体前屈、俯卧仰体)、灵敏和
协调性(反复横跨)、
平衡性(闭眼单足站立)、耐力项目
4、能力指标
跑(
快速跑)、跳(急行
跳远、摸高)、投(投实心球、掷
垒球等)
体质养生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体质课题组历经30余年研究,通过对21948例
流行病学调查得出结论:中国人可分为9种基本体质类型,即
平和质、
气虚质、
阳虚质、
阴虚质、
痰湿质、
湿热质、
血瘀质、气郁质和
特禀质。
中医体质是指人体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 天的
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所形成的结构、功能和代谢上的个体特殊性。体质因素在
发病学上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体质的
特异性决定着对致病因素或某些疾病的易感性;二是体质因素决定着疾病的发展过程。
平和型较正常、气虚型常无力、阴虚型最怕热、阳虚型最怕冷、湿热型爱出油、气郁型爱失眠、痰湿型易肥胖、血瘀型易健忘、特禀型会过敏。
平和型
饮食正常、睡眠好、二便通畅、性格开朗,社会和自然
适应能力强,此为典型的
平和体质。日常养生应采取中庸之道,吃得不要过饱,也不能过饥,不吃冷,也不吃得过热。多吃
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少食过于油腻及辛辣之物。运动上,一般选择温和的锻炼方式,
运动强度不要太大就可以。老年人适当散步、打太极拳。
气虚型
说话没劲,经常
出虚汗,容易呼吸短促,疲乏无力,这就是
气虚体质。这种人从性格上来说,一般性格内向,情绪不够稳定,比较胆儿小,做事不爱冒险。多吃具有
益气健脾作用的药物,实际上我们中医有一个概念就是
药食同源,在中医看来有很多食物是有一定的药用功能的,所用的饮食内容,往往有一些是属于药,同时也属于食物。针对气虚型的人,可以吃一些如黄豆、白
扁豆、鸡肉、
泥鳅、香菇、大
枣、
桂圆、蜂蜜等。吃了这些食物有补气健脾的作用,平时吃东西的时候尽量避免,如
槟榔、
空心菜、生
萝卜等。以柔缓运动,散步、打太极拳等为主,不宜做大负荷消耗体力的运动和出大汗的运动。
阴虚型
如果一个人怕热,经常感到手脚心发热,面颊
潮红或偏红,
皮肤干燥,口干舌燥,容易失眠,经常大便干结,那就是阴虚。他们大部分都是性格比较外向好动的,性情是比较急躁的。多吃甘凉滋润的食物,比如瘦
猪肉、
鸭肉、龟、鳖、
绿豆、
冬瓜、
芝麻、
百合等。少食
羊肉、
狗肉、
韭菜、
辣椒、葱、蒜、
葵花子等性温燥烈的食物。中午保持一定的午休时间。避免熬夜、
剧烈运动和在高温酷暑下工作。宜节制房事,因为我们有些房事活动伤精耗液,对男女都一样。只适合做中小强度、
间断性的
身体锻炼,可选择太极拳、
太极剑等。锻炼时要控制出汗量,及时补充水分。不适合洗桑拿。平时宜克制情绪,遇事要冷静,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可以用练书法、下棋来怡情悦性,用旅游来寄情山水、陶冶情操。平时多听一些曲调舒缓、轻柔、抒情的音乐,防止恼怒。
阴虚体质易感病:
阳虚型
即使再热的暑天,也不能在空调房间里多待,因为这些人比较怕冷。总是手脚发凉,不敢吃凉的东西。性格多沉静、内向。这些人属
阳虚体质。可多吃容易有甘温益气的食物,比如牛羊狗肉、葱、姜、蒜、花椒、
鳝鱼、韭菜、辣椒、胡椒等。少食生冷
寒凉食物,比如黄瓜、藕、梨、
西瓜等。秋冬注意保暖,尤其是足下、背部及
下腹部丹田部位的防寒保暖。夏季避免吹空调
电扇。可做一些舒缓柔和的运动,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操。自行按摩
气海、
足三里、涌泉等穴位,或经常灸足三里、
关元,可适当洗桑拿、
温泉浴。多与别人交谈,平时多听一些激扬、高亢、豪迈的音乐,调节一下情绪,让他兴奋一下。
湿热型
如果你看到一个人,脸部和鼻尖总是
油光锃亮,还容易生
粉刺、
疮疖,一开口就能闻到异味,那他就是
湿热体质。这种人还容易大便黏滞不爽,小便发黄,比较浓,性格多急躁易怒。饮食清淡,多吃甘寒、
甘平的食物,如绿豆、空心菜、
苋菜、芹菜、黄瓜、冬瓜、藕、西瓜等。少食辛温助热的食物。应戒除烟酒,因为烟酒在中医看来属于具有温热作用的。不要熬夜、过于劳累。盛夏暑湿较重的季节,减少
户外活动。适合做大强度、大
运动量的锻炼,如
中长跑、游泳、爬山、各种球类、武术等。
湿热体质易感病:
2.皮肤特别容易生脓肿疮疡、
皮肤瘙痒、
皮癣、
脚癣、
体癣、
黄疸。
4.容易出现筋骨肌肉的疲劳、易
腰酸背痛、浑身疼的难受,
所以湿热体质需积极调理。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皮肤科专家
宋坪指出,除了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外,也可使用些
清热解毒的中成药物,像
同仁堂的
皮肤病血毒丸,其药物由39味中草药组成,是现代名医
施今墨的
经验方,其中
紫草和
蝉蜕具有疏风、清热、止痒的作用;配伍
天葵子、
土茯苓、
白鲜皮等药物,以增强清热、除湿、解毒的作用。全方配伍能达到
清血解毒、
滋阴润燥之功效。
气郁型
《
红楼梦》中的
林妹妹是气郁体质的代表,性格忧郁脆弱。这种人一般比较削瘦,经常闷闷不乐,多愁善感,
食欲不振,容易心慌,容易失眠。多吃小麦、
蒿子杆、葱、蒜、
海带、
海藻、萝卜、
金橘、
山楂等,因为这些食物具有行气、解郁、消食、醒神的作用。睡前避免
饮茶、咖啡等提神醒脑的饮料。尽量增加户外活动,可坚持较大量的运动锻炼,如跑步、登山、游泳、武术等。另外,这类人因为性格上有一些
自我封闭的表现,要经常有意识的参加集体性的运动,多跟其他人交往,多交交朋友,有了这些朋友才能够有一个比较好的对
不良情绪的倾诉对象。
痰湿型
心宽体胖是这类人最大特点,腹部松软肥胖,
皮肤出油,汗多,
眼睛浮肿,容易困倦。性格温和稳重,善于忍耐。饮食清淡为原则,少食
肥肉及甜、黏、油腻的食物。可
多食葱、蒜、海藻、海带、冬瓜、萝卜、金橘、
芥末等食物。平时多进行户外活动。衣着应透气散湿,容易把一些湿气能够散掉,经常晒太阳或进行
日光浴。中医对痰湿型的人有一些常用的方药,可以给大家简单的说一下。比如用白术、苍术、黄芪、防己、
泽泻、
荷叶、橘红、生蒲黄、
生大黄、
鸡内金。用这些药物,有助于
化痰去湿。
血瘀型
刷牙时牙龈容易出血,眼睛经常有红丝,皮肤常干燥、粗糙,一般肤色是发暗的,常常出现身体疼痛,容易烦躁,
记忆力也不太好,容易健忘,性情急躁。可多食
黑豆、海藻、海带、
紫菜、萝卜、
胡萝卜、金橘、橙、柚、桃、
李子、山楂、醋、
玫瑰花、
绿茶,因此这些物质有活血、散结、行气、
疏肝解郁的作用,少食肥猪肉等。保持足够的睡眠,但不可过于安逸。可进行一些有助于促进
气血运行的运动项目,如太极拳、太极剑、舞蹈、步行等。
保健按摩可使经络畅通,达到缓解疼痛、稳定情绪、增强人体功能的作用。
血瘀体质的人在运动时如出现胸闷、
呼吸困难、脉搏显著加快等不适症状,应去医院检查。
特禀型
平常说过敏,也有好多人对不同的物质有过敏现象,比如
花粉过敏或者某种
食物过敏,这就是中医上这就被称为
特禀体质。多是遗传所致。饮食宜清淡、均衡,粗细搭配适当,荤素搭配合理。通常容易发生
过敏反应的食物也要尽量避免,比如
蚕豆、白扁豆、
牛肉、
鹅肉、
鲤鱼、虾、蟹、茄子、酒、辣椒、
浓茶、咖啡等辛辣之品、腥膻发物及含致敏物质的食物。保持室内清洁,被褥、床单要经常洗晒,室内装修后不宜立即搬进居住,要放一段时间,里面一些容易引发过敏或者有害的物质要放一段以后、通风充分以后能够排掉。春季尽量减少室外活动时间,因为这个时候
花粉比较多,容易引发过敏。
体质改善
虽然说夏季水果要多吃,但是依照中医的看法,人有体质,水果也有水果的性质,每一种水果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各不相同,一不留神,吃水果也会让人不舒服,但如果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水果,那么滋养的功效则会事半功倍。
体质分类是
传统中国医学的独特理论,也就是一般常听到的寒、热、虚、实。“寒体质”的人体内
产热量较少,所以手足较冰凉,脸色比一般人苍白,喜欢喝
热饮,很少口渴,即使
炎炎夏日,进入有空调的房间也会觉得不适,需要喝杯热茶
或加件外套才会舒服。相反,“热体质”的人产热能量较多,脸色红赤,容易口渴舌燥,喜欢喝冷饮,夏天进入空调房间就倍感舒适。
体质虚是
生命活动力衰退所造成,人的精神比较萎靡,
心悸气短;体质实则容易
发热、腹胀、烦躁、呼吸气粗,容易便秘。
水果属性V.S身体体质
中医认为食物进入体内会产生“寒、热、温、冷”的作用。因此,每种水果都有它的“个性”。中医强调均衡、阴阳调和,所以
体质偏热的人要多吃寒凉性的食物,体质偏寒的人,自然多吃温热性的食物,吃水果的原则也一样。
中医认为,
热性水果指的是热量密度高、糖分高的水果。这样的水果吃下去,容易
上火,身体能量会增加。相反地,热量密度低、富含纤维,但脂肪、糖分都很少的水果,就属于寒性,这样的水果吃下去,纤维和水分会占据肠胃空间,让人吃不下其他营养的食物,人吃多了就会越来越没有能量、没体力,也越来越怕冷、虚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