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生执行
全科医疗的
卫生服务。又称家庭医师或者
家庭医生,是
健康管理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全科医生具有独特的态度、技能和知识,使其具有资格向家庭的每个成员提供连续性和综合性的医疗,照顾、健康维持和预防服务。
基本介绍
全科医生(General Doctor)应具备的素质及
知识结构包含有:综合性的知识、高尚的素质、丰富的
生活经验、卓越的管理才能和执着的科学精神。
美国的家庭医疗学会(AASP)对
家庭医生的定义“家庭医生(family doctor)是经过家庭医疗这种范围宽广的医学专业教育训练的医生。这些专科医生由于其背景和家庭的相互作用,最具资格服务于每一个病人,并且作为所有健康相关事务的
组织者,包括适当的利用顾问医生、
卫生服务以及
社区资源。”
范畴
1、可及性服务。
2、人格化照顾。
4、持续性服务。
5、协调性服务。
6、以家庭为照顾单位。
7、以社区为基础的照顾。
9、以预防为导向的照顾。
全科医生和其他医生的区别和联系
2、服务内容与方式不同。
服务宗旨与责任
专科医疗和
全科医疗负责健康与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专科医疗负责疾病形成以后一段时期的诊治,其宗旨是根据科学对人体生命与疾病本质的深入研究来认识与对抗疾病。当遇到
现代医学无法解释或解决的问题时,专科医疗就不得不宣布放弃其对病人的责任。在这种意义上,专科医生类似于“医学科学家”,即充分体现了医学的科学性方面。由于专科医疗强调根除或治愈疾病,可将其称之为治愈医学(cure medicine)。
全科医疗负责健康时期、疾病早期乃至经专科诊疗后无法治愈的各种病患的
长期照顾,其宗旨关注的中心是人而不是病,无论其服务对象有无疾病(disease,
生物医学上定位的病种)或病患(illness,有症状或不适),全科医疗都要为其提供令人满意的照顾,也即它对自己的“当事人”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
全科医师类似于“医学服务者”与“管理者”,其工作遵循“照顾”的模式,其责任既涉及医学科学,又延及与这种服务相关的各个专业领域(包括医学以外的
行为科学、社会学、人类学、伦理学、文学、
艺术学等),其最高价值既有科学性,又顾及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即充分体现了医学的艺术性方面。此外,随着社会进步和民众健康需求的增加,
基层医疗的
公平性、
经济性与
可及性日益显现,于是关于经济学的考虑也成为全科医疗中重要的价值之一,这更体现了医学的公益性。
服务内容与方式
专科医疗处于
卫生服务的
金字塔的上部,其所处理的多为生物医学上的重病,往往需要动用昂贵的
医疗资源,以解决少数人的疑难问题,其方式为各个不同专科的高新技术。全科医疗处于卫生服务的
金字塔底层,处理的多为常见
健康问题,其利用最多的是社区和家庭的
卫生资源,以低廉的成本维护大多数民众的健康,并干预各种无法被专科医疗治愈的慢性疾患及其导致的功能性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涉及服务对象的生活方式、
社会角色和
健康信念。
现状
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
社区卫生服务事业正在我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是,
社区医院的门可罗雀与大型综合医院的人满为患却依然存在鲜明的反差。在门诊中的角色——全科医生一般是以门诊形式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及一般急症的多面手,他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使您疾病得到最有效的处理,这样就大大方便了下一步的住院治疗。 在家庭中的角色——社区全科医生工作的另一个特点是上门服务,全科医生常以家访的形式上门处理家庭的病人,根据病人的各自不同的情况建立各自的
家庭病床和各自的医疗档案,这样不仅大大的提高了患者在治疗上的准确度,同时还能起到很好的
医疗保健作用。 在社区人群中的角色——全科医生对社区人群可以组织专家会诊,协调转诊,组织
健康体检等工作,也可进行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加强对体弱多病的群体(如:老人,小孩)的护理等工作,这些工作也极大的加强了社区群众的健康防范意识。
在国外,全科医生占医生总数30%~60%以上,卫生业务量占一半以上,
家庭医生基本都在硕士学历以上的层次,独立职业,而且可以服务于多家
医疗机构,
社会地位很高。全科医生是家庭成员一辈子的健康保护神,是国家卫生服务支出的看门人,也是引导专科医疗的经济人。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国内全科医生的发展也成蒸蒸日上的趋势,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仅城市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全科医生的需求就有近10万人的缺口,更别提医疗
资源分布更加匮乏的农村了。随着医疗体制和
人事制度的放开,包含
社区卫生和专科医疗的多元化的卫生
服务体系将逐步形成,全科医生也将会赢得属于他们自己广阔的展现舞台。
北京2011年6月22日消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2日主持召开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
全科医生制度。会议指出,全科医生是综合程度较高的
医学人才,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
慢性病管理、
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被称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我国全科医生的培养和使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全科医生数量严重不足。建立全科医生制度,逐步形成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基层
医疗卫生队伍,是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基层医疗卫生
服务水平,缓解
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要求,到2012年使每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
乡镇卫生院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再经过几年努力,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和
首诊在基层的
服务模式,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至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更好地为群众提供连续协调、方便可及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一要建立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将全科医生培养逐步规范为“5+3”模式,先接受5年的
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再接受3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
二要着力解决当前急需与规范化
培养周期较长之间的矛盾,近期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合格的全科医生。对符合条件的基层在岗执业医师或
执业助理医师,按需进行1至2年的
转岗培训。严格执行城市医院医生在晋升主治医师或
副主任医师职称前到基层累计服务1年的规定。
三要改革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全科医生可根据需要多点注册执业,可以在基层
医疗卫生机构全职或
兼职工作,也可以开办诊所。推行全科医生与居民建立契约服务关系。加强全科医生服务
质量监管,并与医保支付、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拨付挂钩。
四要创新全科医生激励政策和方式。建立以按签约居民数获得
服务费为基础的新
激励机制,完善到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津补贴政策。拓宽全科医生
职业发展路径,完善职称晋升办法。
会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加强
组织领导,制定和完善配套政策,认真开展试点,逐步推广,积极稳妥地推进全科医生
制度建设。
全科医生极度缺乏
北京,是国内最早进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的城市之一,历经十多年的培养人才缺口依然巨大,而中国的
中西部地区许多地方甚至没有条件培养全科医生。
为了解决
老龄化社会带来的
老年人口保健和医护照顾问题,中国政府正试图通过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和
全科医学,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以期逐步实现
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
尤其是人手紧缺这个痼疾,并没有因为政府的倡导和扶持而迅速改变。就连
首都医科大学教授、
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副主任崔树起,这位64岁的退休老师在谈到全科医生的不足时,语调也立马高出好几个分贝:“问题非常严重,需求旺盛而供给严重不足!”
以北京市
东城区为例,这个仅有188名
编制内全科医生的核心城区,十二五期间将有62名全科医生退休。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主任
王建辉告诉《
中国新闻周刊》:“从2006年开始,我们的服务量年增长30%,而且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求24小时值班,这都加大了人才缺口。”
报考
报名参加全科
医师资格考试的人员,要遵守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和法律,具备良好的
医德医风和敬业精神,同时具备下列相应条件:
1、取得相应专业中专学历,受聘担任医师职务满7年;
2、取得相应专业专科学历,受聘担任医师职务满6年;
3、取得相应专业本科学历,受聘担任医师职务满4年;
4、取得相应
专业硕士学位,受聘担任医师职务满2年;
参加中医
全科医学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必须先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在报名时提交相应专业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因工作岗位变动,需报考现岗位专业类别的人员,其从事现岗位专业
工作时间须满两年。
按照《
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国人部发[2006]69号)有关规定,凡到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医师,可提前一年参加全国卫生技术中级资格的中医全科医学专业类别的考试。
报名条件中有关学历的要求,是指国家教育
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院校毕业的学历或学位;有关工作年限的要求,是指取得上述学历前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时间的总和。工作年限计算的截止日期为上年12月31日。
培养
2011年7月7日发布的《
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提出,我国将把全科医生培养逐步规范为“5+3”模式,即先接受5年的临床医学(含中医学)本科教育,再接受3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
指导意见提出,在过渡期内,3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可以实行“毕业后规范化培训”和“临床医学
研究生教育”两种方式,具体方式由各省(区、市)确定。
今后,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方法和内容将逐步统一。指导意见提出,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以提高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能力为主,在国家认定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进行,实行
导师制和
学分制管理。参加培养人员在培养基地临床各科及公共卫生、社区实践平台逐科(平台)轮转。在临床培养基地规定的科室轮转培训时间原则上不少于2年,并另外安排一定时间在基层实践基地和专业
公共卫生机构进行服务锻炼。
指导意见提出,在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阶段,参加培养人员在导师指导下可从事医学诊查、疾病调查、医学处置等临床工作和参加医院值班,并可按规定参加国家医师资格考试。注册全科医师必须经过3年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取得合格证书,并通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取得医师资格;具有5年制临床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参加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合格后,符合国家学位要求的授予临床医学(全科方向)相应
专业学位。
按照指导意见要求,临床医学本科教育要以医学
基础理论和
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基本知识及基本能力培养为主,同时加强全科医学理论和实践教学,着重强化
医患沟通、
基本药物使用、医药费用管理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从2012年起,新招收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全科方向)要按照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的要求进行培养。要适应全科医生岗位需求,进一步加强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能力建设,逐步扩大全科方向的临床医学
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
制度的建立
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
国发〔2011〕23号
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
直属机构:
为深入贯彻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现就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是保障和改善城乡居民健康的迫切需要。我国是一个有13亿多人口的
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
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对提高健康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工业化、城镇化和生态
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健康因素越来越多,
人口老龄化和
疾病谱变化也对医疗卫生服务提出新要求。全科医生是综合程度较高的医学人才,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被称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发挥好全科医生的作用,有利于充分落实
预防为主方针,使医疗卫生更好地服务人民健康。
(二)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是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客观要求。加强基层医疗卫生工作是医药
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重点,是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的基本途径;
医疗卫生人才是决定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关键。多年来,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合格的全科医生数量严重不足,制约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高。建立全科医生制度,为基层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合格全科医生,是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客观要求和必由之路。
(三)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是促进医疗卫生服务模式转变的重要举措。建立
分级诊疗模式,实行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将医疗卫生
服务责任落实到医生个人,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方向,也是许多国家的通行做法和成功经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全科医生制度,有利于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形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城市医院合理分工的诊疗模式,有利于为群众提供连续协调、方便可及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
二、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思想、
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四)指导思想。按照深化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居民健康需求变化趋势,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路径,遵循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全科医生培养规律,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的主导作用,注重发挥
市场机制作用,立足
基本国情,借鉴国际经验,坚持
制度创新,试点先行,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全科医生培养、使用和激励制度,全面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五)基本原则。坚持突出实践、注重质量,以提高临床实践能力为重点,规范培养模式,统一培养标准,严格准入条件和资格考试,切实提高全科医生培养质量。坚持创新机制、服务健康,改革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引导全科医生到基层执业,逐步形成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坚持
整体设计、分步实施,既着眼长远,加强总体设计,逐步建立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制度;又立足当前,多渠道培养全科医生,满足现阶段基层对全科医生的需要。
(六)总体目标。到2020年,在我国初步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全科医生与城乡居民基本建立比较稳定的服务关系,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全科医生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三、逐步建立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七)规范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将全科医生培养逐步规范为“5+3”模式,即先接受5年的临床医学(含中医学)本科教育,再接受3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在过渡期内,3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可以实行“毕业后规范化培训”和“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两种方式,具体方式由各省(区、市)确定。
参加毕业后规范化培训的人员主要从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中招收,培训期间由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在卫生部门(含中医药管理部门)和教育部门共同指导下进行管理。全科方向的临床医学
专业学位研究生按照统一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要求进行培养,培养结束考核合格者可获得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
合格证书;临床医学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教育部门为主管理。
(八)统一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方法和内容。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以提高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能力为主,在国家认定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进行,实行导师制和学分制管理。参加培养人员在培养基地临床各科及公共卫生、社区实践平台逐科(平台)轮转。在临床培养基地规定的科室轮转培训时间原则上不少于2年,并另外安排一定时间在基层实践基地和专业
公共卫生机构进行服务锻炼。经培养基地按照
国家标准组织考核,达到病种、病例数和临床
基本能力、
基本公共卫生实践能力及
职业素质要求并取得规定学分者,可取得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合格证书。规范化培养的具体内容和标准由卫生部、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
(九)规范参加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
人员管理。参加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人员是培养基地住院医师的一部分,培养期间享受培养基地住院医师待遇,财政根据不同情况给予补助,其中,具有研究生身份的,执行国家现行研究生教育有关规定;由工作单位选派的,人事工资关系不变。规范化培养期间不收取培训(学)费,多于标准学分和超过
规定时间的培养费用由个人承担。具体
管理办法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教育部、财政部制定。
(十)统一全科医生的执业准入条件。在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阶段,参加培养人员在导师指导下可从事医学诊查、疾病调查、医学处置等临床工作和参加医院值班,并可按规定参加国家医师资格考试。注册全科医师必须经过3年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取得合格证书,并通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取得医师资格。
(十一)统一全科医学专业
学位授予标准。具有5年制临床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参加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合格后,符合国家学位要求的授予临床医学(全科方向)相应
专业学位。具体办法由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卫生部制定。
(十二)完善临床医学基础教育。临床医学本科教育要以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基本知识及基本能力培养为主,同时加强全科医学理论和实践教学,着重强化医患沟通、基本药物使用、医药
费用管理等方面能力的培养。
(十三)改革临床医学(全科方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从2012年起,新招收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全科方向)要按照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的要求进行培养。要适应全科医生岗位需求,进一步加强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能力建设,逐步扩大全科方向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
(十四)加强全科医生的继续教育。以现代医学
技术发展中的新知识和新技能为主要内容,加强全科医生经常性和针对性、实用性强的
继续医学教育。加强对全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的考核,将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情况作为全科医生岗位聘用、技术
职务晋升和
执业资格再注册的重要因素。
四、近期多渠道培养合格的全科医生
为解决当前基层急需全科医生与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周期较长之间的矛盾,近期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力争到2012年每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乡镇卫生院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
(十五)大力开展基层在岗医生转岗培训。对符合条件的基层在岗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按需进行1-2年的转岗培训。转岗培训以提升
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
服务能力为主,在国家认定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进行,培训结束通过省级
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统一考试,获得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合格证书,可注册为全科医师或助理全科医师。
(十六)强化定向培养全科医生的
技能培训。适当增加为基层定向培养5年制临床医学
专业学生的临床技能和公共卫生实习时间。对到经济
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工作的3年制医学专科毕业生,可在国家认定的培养基地经2年临床技能和公共卫生培训合格并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后,注册为助理全科医师,但各省(区、市)卫生行政部门要严格控制比例。
(十七)提升基层在岗医生的学历层次。鼓励基层在岗医生通过参加
成人高等教育提升学历层次,符合条件后参加相应
执业医师考试,考试合格可按程序注册为全科医师或助理全科医师。
(十八)鼓励医院医生到基层服务。严格执行城市医院医生在晋升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职称前到基层累计服务1年的规定,卫生部门要做好组织、管理和考核工作。建立
健全城市医院与基层
医疗卫生机构的
对口支援制度和双向交流机制,县级以上医院要通过
远程医疗、远程教学等方式加强对基层的技术指导和培训。要制定管理办法,支持医院医生(包括退休医生)采取多种方式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含私人诊所等
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机构)提供服务,并可获得合理报酬。
五、改革全科医生执业方式
(十九)引导全科医生以多种方式执业。取得执业资格的全科医生一般注册1个执业地点,也可以根据需要多点注册执业。全科医生可以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医院)全职或兼职工作,也可以独立开办个体诊所或与他人联合开办合伙制诊所。鼓励组建由全科医生和
社区护士、公共卫生医生或
乡村医生等人员组成的全科医生团队,划片为居民提供服务。要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全科医生的人力资源管理办法,规范私人诊所雇佣人员的
劳动关系管理。
(二十)政府为全科医生提供服务平台。对到基层工作的全科医生(包括大医院专科医生),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为其提供服务平台。要充分依托现有资源组建区域性医学检查、
检验中心,鼓励和规范社会零售药店发展,为全科医生执业提供条件。
(二十一)推行全科医生与居民建立契约服务关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全科医生要与居民签订一定期限的服务协议,建立相对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服务责任落实到全科医生个人。参保人员可在本县(市、区)医保定点服务机构或全科医生范围内
自主选择签约医生,期满后可续约或另选签约医生。卫生行政部门和医保经办机构要根据参保人员的自主选择与定点服务机构或医生签订协议,确保全科医生与居民服务协议的落实。随着全科医生制度的完善,逐步将每名全科医生的签约服务人数控制在2000人左右,其中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要有一定比例。
(二十二)
积极探索建立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机制。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和分级医疗
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院出入院标准和双向转诊机制。在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开展全科医生首诊试点并逐步推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要制定鼓励双向转诊的
政策措施,将医保
定点医疗机构执行双向转诊和分级医疗情况列为考核指标,并将考核结果与医保支付挂钩。
(二十三)加强全科医生服务质量监管。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全科医生
执业注册管理和服务质量监管。卫生部门和医保经办机构要建立以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居民满意度等为主要指标的考核体系,对全科医生进行严格考核,考核结果定期公布并与医保支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拨付挂钩。
六、建立全科医生的激励机制
(二十四)按签约服务人数收取服务费。全科医生为签约居民提供约定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按年收取服务费。服务费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个人分担,具体标准和
保障范围由各地根据当地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签约人群结构以及基本医保基金和公共卫生经费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在充分考虑居民接受程度的基础上,可对不同人群实行不同的服务费标准。各地确定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内容和服务费标准要与医保
门诊统筹和付费方式改革相结合。
(二十五)规范全科医生其他诊疗收费。全科医生向签约居民提供约定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除按规定收取签约服务费外,不得另行收取其他费用。全科医生可根据签约居民申请提供非约定的医疗卫生服务,并按规定收取费用;也可向非签约居民提供
门诊服务,按规定收取
一般诊疗费等服务费用。参保人员
政策范围内的门诊费用可按医保规定支付。逐步调整诊疗
服务收费标准,合理体现全科医生技术
劳务价值。
(二十六)合理确定全科医生的
劳动报酬。全科医生及其团队成员属于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式工作人员的,执行国家规定的工资待遇;其他在基层工作的全科医生按照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订的服务合同和与居民签订的服务协议获得报酬,也可通过向非签约居民提供门诊服务获得报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
绩效工资分配可采取设立全科医生津贴等方式,向全科医生等承担临床一线任务的人员倾斜。
绩效考核要充分考虑全科医生的签约居民数量和构成、门诊工作量、服务质量、居民满意度以及居民医药费用控制情况等因素。
(二十七)完善鼓励全科医生到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津补贴政策。对到艰苦边远地区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全科医生,按国家规定发放
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对在人口稀少、艰苦边远地区独立执业的全科医生,地方政府要制定优惠政策或给予必要补助,
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在安排
转移支付时要予以适当倾斜。
(二十八)拓宽全科医生的职业发展路径。鼓励地方按照有关规定设置特设岗位,招聘优秀的
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经过规范化培养的全科医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可提前一年申请职称晋升,并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到
全科主治医师岗位。要将签约居民数量、接诊量、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等作为全科医生职称晋升的重要因素,基层单位全科医生职称晋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放宽外语要求,不对论文作硬性规定。建立基层医疗卫生
人才流动机制,鼓励全科医生在
县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双向流动。专科医生培养基地招收学员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具有基层执业经验的全科医生。
七、相关保障措施
(二十九)完善相关
法律法规。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推动修订执业医师法和相关法规,提高医生执业资格准入条件,明确全科医生的执业范围和权利责任,保障全科医生合法权益。研究制定医生多点执业的管理办法,明确自由执业者的职业发展政策,引导医院医生到基层提供服务,鼓励退休医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业。
(三十)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基础上,按照“填平补齐”原则,建设以三级综合医院和有条件的
二级医院为临床培养基地,以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实践基地的全科医生培养实训网络。政府对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建设和教学实践活动给予必要支持;中央财政对财政困难地区给予补助。卫生部会同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制定临床培养基地、实践基地的建设标准和管理办法。加强全科医学
师资队伍建设,制定全科医学师资标准,依托有条件的
高等医学院校建设区域性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基地,重点支持基层实践基地师资的培训。
(三十一)合理规划全科医生的培养使用。国家统一规划全科医生培养工作,每年公布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名单及招生名额,招生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各省(区、市)卫生行政部门要统筹本省(区、市)全科医生需求数量,以县(区)为单位公布全科医生岗位。以医生岗位需求为导向,科学调控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规模。卫生部要制定全国医生岗位需求计划,教育部在制定临床医学本科生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
招生计划时要与医生岗位需求计划做好衔接。
(三十二)充分发挥相关行业协(学)会作用。加强相关行业协(学)会能力建设,在
行业自律和制订全科医生培养内容、标准、流程及全科医师资格考试等方面充分依托行业协(学)会,发挥其优势和积极作用。
八、积极稳妥地推进全科医生制度建设
(三十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按照本指导意见精神,尽快制定本省(区、市)的
实施方案。卫生、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中医药、法制等部门要尽快组织修订完善现行法规政策,制定出台相关实施
细则。
(三十四)认真开展试点推广。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是对现行医生培养制度、医生执业方式、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重要改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对改革中的难点问题,鼓励地方先行试点,积极探索。有关部门要及时总结实践经验,逐步推广。要强化政策措施的衔接,及时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全科医生制度稳步实施。
(三十五)做好
舆论宣传引导。通过健康教育、舆论宣传等方式培养居民的预防保健观念,引导居民转变传统就医观念和习惯,增强全社会的契约意识,为实施改革营造良好环境。
国务院
二〇一一年七月一日
统计数据
2023年10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2022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根据《公报》,2022年,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为3.28人。
2024年8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根据《公报》,2023年,每万人口全科医生3.9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