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诏统一,云南历史重要事件,
公元738年开元年间,唐王朝扶持
蒙舍诏统一“
六诏”,建立以
洱海为基地的“
南诏国”,诏主
皮罗阁被封为“
云南王”,南诏历传13王,统治200余年。
背景介绍
蒙巂诏、
越析诏、
浪穹诏、
邆赕诏、
施浪诏、
蒙舍诏六个大的部落,称为「
六诏」。其中,蒙巂诏在今巍山县北及漾鼻县地,越析诏在今宾川县地,浪穹诏在今
洱源县地,邆赕诏在今洱源县邓川,施浪诏在今
洱源青索,蒙舍诏在今巍山县地。因其位于诸诏之南,蒙舍诏又称「南诏」。
唐王朝抚诏南诏的原因:南诏与唐朝的关系是中世纪西南地区民族关系的重要一页。南诏与唐朝的关系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从唐朝积极扶持南诏统一
洱海地区、册封
皮罗阁为
云南王到
天宝战争,而后又重新走近、实现贞元会盟,再到后期的和战,利益所在是导致双方关系演变的动因。在这一过程中,唐朝西南边吏的个人因素起了重要的作用。南诏虽在对唐朝的战争中胜多输少,但并没有打出西南、逐鹿中原的想法,这一点有着深刻的历史、现实与西南地区世居民族特有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等原因。
南诏:云南的王者
过程
叶迦独避祸远走,竟成南诏王之祖
隋唐时期,在今云南地区错杂散居着许多部落,名号繁多,难以胜计。就种族来说,主要有
白蛮与
乌蛮。
唐初,乌蛮大体仍过着畜牧生活,还不会纺织,男女都用牛羊皮制衣,其社会发展较白蛮落后。从7世纪初叶到中叶,乌蛮征服了当地的白蛮,建立起六个诏。乌蛮称王为诏,
六诏就是六个王国。六诏是:
蒙舍诏,在今
巍山县境,因地居最南,故又称南诏;蒙�诏,在今
巍山县北部,为蒙舍诏北邻;
越析诏,在今宾川、风仪二县;�赕(téng dǎn)诏,在今
邓川县;
浪穹诏,在今
洱源县;
施浪诏,在�赕诏东北。
公元654年(
永徽五年),蒙舍诏张乐进求让位于为避仇来到南诏定居的
细奴逻。细奴逻即位后,遣子入唐为质,以求得到唐的保护。
7世纪70年代以后,
吐蕃势力进入
洱海湖区北部。南诏距离吐蕃最远,受威胁较小,因此仍依附于唐朝。唐朝为了抵御吐蓄,大力支持南诏进行统一战争。
公元713年(开元元年),玄宗封南诏
皮罗阁为台登郡王。
公元729年(开元十七年)2月,唐打败吐蕃,攻下昆明盐城(今
盐源)。
六诏中的邓赕诏、
浪穹诏、
施浪诏依附于吐蕃,而
越析诏、蒙崔诏及
蒙舍诏(南诏)归附唐王朝。
到
南诏王皮罗阁时,南诏实力最强,打算一统六诏。唐王朝为减轻与吐蕃接壤的边患,鼎力支持南诏统一各部落。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南诏先后征服了
西洱河地区的
白蛮诸部,取代了“
白子国”,并灭了其他五诏,统一了
洱海地区,建立了统一的
南诏国,定都
太和城(大理市南)。南诏统一洱海地区,无疑是唐朝统一天下的一个重要步骤,既为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在云南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也为白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为嘉奖南诏皮罗阁统一洱海地区的功勋,唐廷于
公元738年(开元二十六年)册封他为“
南诏王”。
然而,南诏的野心没有就此终止。在统一
六诏成功后,他们希望统治更大的区域,这就与希望周边小国相互制衡的唐朝发生了矛盾。
冲突
南诏统一
洱海地区后不久,利用滇东爨(cuàn)部的动乱,挥戈东进兼并爨部,与唐朝发生激烈冲突。南诏在
吐蕃的支持下大败
唐军。唐朝自
天宝战争失利后,被迫退出云南。南诏迅速扩大势力,统一了云南。由于南诏打败唐朝主要依靠吐蕃的支持,所以,吐蕃对南诏在政治、军事、经济诸方面的控制不断加强。自秦汉以来,汉文化已在云南深深扎下了根,但在天宝战争后,因唐王朝政治与军事力量退出云南,汉文化对云南的影响有所减弱。
此后,南诏与唐朝和吐蕃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天宝战争后,吐蕃的政治与军事力量在南诏不断增强,南诏的部分典章制度受到吐蕃的极大影响。但是,吐蕃对南诏的控制是十分短暂的。不到半个世纪,南诏还是“弃蕃归唐”了。
公元794年(
唐德宗贞元十年),南诏在
洱海边的点苍山神祠与唐朝使臣举行盟誓,南诏之主
异牟寻面对天、地、水三大自然神与
五岳四渎之灵,率文武大臣发誓:“请全部落归附汉朝(即唐朝)”,南诏管辖的各部落首领也表示:愿归清化,誓为
汉臣,永无离贰。唐廷册封异牟寻为“
南诏王”,赐“南诏印”;以南诏统领的疆域设置“云南
安抚使司”,政区长官为“云南
安抚使”,由
剑南西川节度使兼任,南诏由云南安抚使节制。
自这次南诏再次归附唐朝后,南诏摆脱了
吐蕃的抑制和压迫,社会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洱海地区成为南诏的首府所在地。以
大厘城(今大理县)为中心的十睑(赕)是南诏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的中心。这十赕是:
云南赕(今祥云、宾川)、品澹赕(今祥云县城)、白崖赕(今
弥渡红崖)、赵川赕(今大理凤仪)、蒙舍赕(今巍山)、蒙秦赕(今漾濞)、�川赕(今邓川)、大和赕(又作矣和赕,今大理
太和村)、苴咩赕(今
大理县古城)、大�赕(又作史赕,今大理喜州)。在十赕地区,以往的昆明蛮、云南蛮、哀牢蛮、
西洱河蛮、�、汉姓等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区域,在长期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交往中,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原来
诸蛮部之间的差别逐渐消失,形成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
政治体制、共同的语言与共同的文化,融合为一个新的人们共同体。原来的哀牢、昆明、云南、弄栋、
青蛉、河蛮等蛮名也随之消失,就是唐代初期“
乌蛮”、“
白蛮”的界限也不复存在,出现了共同的专用名称。
公元9世纪30年代以后,南诏和唐的矛盾再度激化,不断发生战争。
公元830年(文宗太和四年),南诏攻陷成都,大掠男女、百工数十万人及珍货而去,给唐朝造成巨大损失。
主要影响
公元
877年(唐僖宗乾符四年),南诏酋龙卒,子法(隆瞬)即位,自号“大封人”。“封人”又作“封民”。“封”古音读“邦”,意义也相同。“封”、“邦”、与“�”读音相同。“封人”就是“�人”。南诏将洱海的十赕称为“大封民国”,也就是“大�国”。“�”字又作“白”字。“大封人”这个专用名称的出现,标志着
洱海诸蛮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冲突与融合,形成一个在中国历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民族:白族。
在强大的唐朝的影响下,南诏迅速发展,参照唐制建立了相当完备的政权组织,还实行了均田制度。南诏的纺织技术原来比较低,但自从成都的织工进入云南后,南诏的纺织技术就赶上了唐朝的水平。南诏的冶炼技术也相当进步,它所产的浪剑、郁刀、
铎鞘等武器锋利无比,素负盛名。南诏的建筑大多模仿唐制。现存南诏时期的
大理崇圣寺塔,巍峨壮观,就是由汉族工匠恭韬、微义设计建成的。
在南诏后期,大臣专权,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
公元902年(唐天复二年),汉族大臣
郑回的七世孙郑买嗣推翻蒙氏南诏,自立为王,改国号为“
大长和”。在经历了“大长和”、“
大天兴”和“
大义宁”之后,才出现了我们所熟知的
大理国。
迁都
南诏迁都,古国走向巅峰
皮罗阁统一
六诏之后,将统治中心从
巍山(位于云南省西部
大理白族自治州南部)迁到苍洱(即
云南苍山、
洱海)地区。从此以后以后,虽然南诏国国都在大厘(位于大理市
喜洲镇)、
太和城(位于大理市七里桥乡
太和村西的鹤顶峰麓)和
羊苴咩城(又作阳苴口草城,位于大理城南的
苍山中和峰下)三地屡屡变动,但都是在苍山以东和洱海西岸两关(
龙首关和龙尾关)之间,时间长达163年,没有大的变动。这是当时社会的自然、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迁都并不只是表示一个地理位置的变动。一个政权,一旦有意识地迁移统治中心的地处,大多最终会选择一个比原来地处条件更好的地理位置,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在当时必然占有优势、有长远利益。这样的迁都。常常使政权走向强盛,走向巅峰。但是,迁都如果是由天灾人祸所逼迫,就常常是一个政权开始风雨飘摇,走向衰亡的征兆。殷商王朝早期曾经频繁迁都,直到
盘庚统治时才最终定都在安阳(今河南)。此后,殷商王朝就进入一个有273年稳定发展,走向巅峰的时期。而东汉末年由于权臣作乱,都城被迫在
董卓等人的命令下屡屡变迁,成为东汉灭亡的不幸标志。
对南诏而言,都城从巍山迁到苍洱地区,是谋求自身发展的重要选择。它的迁都,在自然、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都是非常明智的。
南诏之所以从
巍山迁都苍洱地区,一个重要的客观因素就是两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南诏的发祥地巍山,地处在
哀牢山和
无量山的北端,在苍洱地区的南面。那里也有适于人类生存发展的平坦地带。唐代前期,那里土地肥沃,是种植禾稻的好地方。但是,巍山的气候,干湿季节分明,春季干旱非常严重。而且,周围峻峭的山岭阻碍了与外界的交通。更不利的是,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巍山一带
瘴疠横行。瘴疠是指亚热带潮湿地区流行的
恶性疟疾等传染病,在古代可以直接威胁人的生命。相比之下,当时苍洱地区两关之间的自然环境、交通和社会经济等发展状况远远优于巍山。将都城从巍山迁到苍洱地区,无疑是最佳选择。
南诏迁都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治因素的驱使。当时,年轻的南诏充满活力,虽然它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基本统一了洱海地区,但这并不是它的最终目的。作为一个新兴的少数民族政权,发展自身,寻求扩展,壮大势力才是他们的理想。迁都苍洱地区10年后,南诏在唐朝与爨部的矛盾中插手并兼并爨部,而后又起兵叛唐,就是因为南诏原本就想扩张势力,迁都正是势力扩张的前提。定都于苍洱之间,进一步可以通好唐朝,退一步可以结交吐蕃;往东可以进占
滇池地区,往西可以通过控制永昌,将更远的西方纳人
南诏王的视线。
皮罗阁,这位智慧的南诏王,他在
公元739年(唐开元二十六年)的迁都之举为他的继承者铺垫了一条通往巅峰的道路。
太和城
太和城建在
苍山佛顶峰和
五指山之间的缓坡上。苍山的险峻在古城的西面成就一道天然屏障,
洱海水域又在古城的东面隔出一片苍茫。要想逾越苍山和洱海都是非常不易的,因此,南诏没有耗费精力,像中国大多数城市那样建造方形城。太和城在修建上主要加强了南面和北面的防御力量,城墙主要建造南、北两道,西面向苍山敞开,以山为墙,东面向洱海敞开,以水为池。但太和城的内城
金刚城的西半部城墙和外城南北城墙的西段,实际起到了西城墙的作用。
太和城的城墙主要为夯土筑成,在不同的地段,又根据地势、土质情况杂以岩石沙土。南诏人在建城墙的同时,再次利用了苍山的地势,在有的地段利用山坡与溪流相间所形成的沟壑,大大增加了城墙的高度;又以
苍山奔流而下的溪水作为古城天然的城壕。这样,“以山为壁,以水为壕,内高外下,仰攻甚难”。
为了加强都城外围的防御,
皮罗阁在太和城北的32公里处筑“龙口城”,用以阻绝北方的敌人;
阁罗凤时又在太和城南面约13公里处,西洱河的北岸筑“
龙尾城”,以抵挡南面、东面和西面的进攻。两座城池就像都城的南北门户,形成犄角之势,有效地保障了都城的安全。
关于
太和城的宫殿和的遗存,目前大多无法确指。史书中记载的金刚城,是南诏的避暑宫,位于太和城的西端。今天,在城墙的西部已经发现有南北两个城门的遗址,在城墙西端有一个较大的夯土台基遗址,很可能就是当年南诏大型建筑的基址。不过,根据避暑
宫所处的位置看,它地处全城的西端,并且处于全城的制高点上,所以,这座宫殿绝非一般的避暑宫,有极其明显的防御作用并且很可能有建中立极的政治寓意。
太和城的建筑极有特点。史书中记载说太和城的街区巷陌都是用石头垒砌而成,高有一丈多。这种以石头垒砌成的城墙、街区曾经连沿数里不断。这样一种用石头作为建筑原材料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今天,如果你在
大理古城漫步,依然可以看到那些极具个性的建筑。这样的建筑风格朴实无华,以石头的本色构建出一种自然之美,和谐之美。
大厘城
大厘城又名史城、喜州城、
喜洲等。在南诏统一后使用过的三个都城中,大厘城位于大理
坝子中最为平坦的地方。早在唐朝初年,它就是一个人烟繁聚、交通便利的处所。所以,南诏以前的邓赕诏等及以后的南诏诏主对大理城都有一种偏爱。
大厘城原为河蛮(即西
洱海河区的
白蛮)所居之地。公元
737年(唐开元二十五年),
皮罗阁联合邓赕诏首领
咩罗皮攻打河蛮,战胜后,咩罗皮分得大厘城。数月之后,皮罗阁又攻打咩罗皮,夺取了大厘城。
在南诏第五代国主
阁罗凤时期,阁罗凤常常在邓川城、
太和城和大厘城之间活动。在南诏第六代国主
异牟寻时,就曾经于784~786间在
大厘城居住过两年,当时叫作史城。到第十代国主丰祜统治时期,于
827年(
唐文宗太和元年)又建
喜洲土城,并且将王宫迁到那里。遗憾的是,关于丰禧在喜洲的情况没有更为详细的资料,甚至什么时候又回到
羊苴咩城也不清楚。
无论大厘城为都的时间有多久,大厘城地势平坦、交通便利、人烟繁盛,是它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资源优势,这些一直是大厘城可以作为苍洱地区一个经济型城镇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作为一座都城,无险可倚则是喜洲的致命弱点。所以,南诏以后,再也没有统治者将它作为政权中心的所在地。
羊苴咩城
羊苴咩城是南诏最终选择的都城。羊苴咩城北城墙依梅溪修建,溪水深沟成了天然的护城河,大理羊苴咩城城墙用土夯筑,残高约5米,长达1500米。据史书记载,大理羊苴咩城南城墙应在龙泉溪旁,但城墙遗迹不明显。
早在
六诏与河蛮并存时期,大理羊苴咩城就是大理洱海地区一个较大的村邑,已具有城市雏形,是
皮逻阁统一六诏、征服河蛮后占领的城邑。阁逻凤曾对大理羊苴咩城进行扩建,使其成了南诏的重要城镇。公元779年(唐大历十四年),南沼王阁逻凤死,因其子凤迦异早逝,而立其孙
异牟寻为
南诏王。此时,正值南诏、
吐蕃联军进犯西川(今四川),遭到唐将李晟(chěng)的痛击。吐蕃责怪南诏,贬异牟寻为“
日东王”,使南诏降为吐蕃属国。异牟寻是一个饱读史书、有才智、得人心的人。他发现叛唐投靠吐蕃后受到了吐蕃的侮辱,因此希望重新归附唐朝,但又害怕吐蕃兴师问罪,便修建了三阳城作防御吐蕃城垣,并于公元779年将王都从
太和城迁至
羊苴咩城。
羊苴咩城和太和城一样,只有南、北两道城墙,西依
苍山为屏障,东据
洱海为天堑,形势十分险要。据《
蛮书》记载,羊苴咩城方圆有15里,城内建有南诏宫室和高级官吏的住宅。羊苴咩城南、北两座城门之间由一条通衢大道相连。城内有一座高大的门楼,在左右有青石板铺垫的高大台阶。从羊苴咩城南城门楼进去,走300步就到第二座门楼,城两旁又有两座门楼相对而立。这两座门楼之间,是高级官员清平官、大军将、六曹长的住宅。进第二道门,走200步到第三道门。门前置放着兵器,门内建有两座楼。第三道门后面有一照壁,走100步就可以见到一大厅。这座大厅建筑宏伟,厅前建有高大台阶,厅两旁有门楼,厅内屋子层层迭迭。过了大厅,还有小厅。小厅后面是
南诏王的宫室。公元
856年(唐大中十年),南诏王劝丰佑在
羊苴咩城内修建了一座宏伟的建筑物――五华楼。这个巨大的楼阁周长有5里,高33.3米,可容纳万人,是南诏接待西南各部落酋长的国宾馆。
南诏的国都从皮阁罗定都
太和城,到了
异牟寻定都羊苴咩城,是南诏政权的统治中心不断调整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虽然三座城都地处苍洱地区,但是彼此又存在差异。三座城池中,
大厘城的地处最为平缓开阔,生活方便,最适合人类生存发展。但是,当一个政权还处于扩展势力的阶段时,地势平缓在防御方面就是一种缺憾。与大厘城不同的是,太和城和羊苴咩城同处于
苍山的缓坡地带,都是依山而立的城市,具有较好的防御能力。但羊苴咩城和太和城又有不同,羊苴咩城较
太和城明显北移约7公里左右。这种北移有极大的合理性,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若对两城的地理环境细加分析,人们就会发现太和城虽然西倚苍山,东面
洱海,但苍洱之间仅有一狭窄的区域。作为防御,这对太和城无疑是一种优势,但如果作为一座要发展的城市,它却是一种局限。
羊苴咩城也是西倚苍山,有了防御的优势。在其往东一直到洱海之间的地区,是一片相对平缓和宽阔的空间地带。这一点,尤其利于人们的生活和发展,利于城市的发展。
南诏与唐王朝、吐蕃的关系时战时和,局势并不十分稳定,苍洱地区的北面一直是南诏政权重点防范之地。
大厘城在羊苴咩城北约40里处,有先遇兵锋之患;又由于它地处平缓开阔地之间,在防御方面有明显不足。仅就一般城市而言,城市的地处、人口、产业、交通等对其经济的发展有直接影响,但是作为政权的中心所在地,如果仅有经济发展条件而没有军事防御条件是难以想象的。所以,虽然大厘城比
羊苴咩城、
太和城有更好的发展条件,但是终究因为防御条件较差而被放弃。而南诏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最终以羊苴咩城作为政权统治中心所在地就在情理之中了。
正是由于羊苴咩城的地处同时具有政治经济军事因素的优越性,使得太和城和
大厘城的发展始终没有超过它;而羊苴咩城不仅作为雄踞一隅的南诏国国都,也作为后来
大理国的国都,行使着统治中心的职能,几百年而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