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叙杰,我国著名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
刘敦桢之子,
南京师范大学附中49届校友,
东南大学古建筑研究所教授,著名古建园林专家、建筑学家,
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史学会副会长、
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及园林委员会副会长、
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委员。
个人简介
刘叙杰写的《
巍巍中山陵》发表到1981年10月30日《
光明日报》,经过改动后,又收入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书12课
所著书籍:中国古代建筑史
东南大学建筑系理论与创作丛书
作品原文
巍巍中山陵
在浩荡的大江之滨,在秀丽的
江南水乡之间,坐落着我国著名的古都——南京。在中国漫长而辉煌的历史长河中,有十个朝代和政权先后在此建都。许多
叱诧风云的著名人与长眠在这里,伟大的革命先驱
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国家重点文化保护单位
中山陵园就位于南京东郊的钟山南麓。
钟山的本源出自江苏南部的
茅山山脉,它北延至南京、
镇江之间,称为
宁镇山脉。钟山是宁镇山脉的最高峰,海拔约460米,东西走向,长约七公里,南北宽度仅三公里,由于附近大多是
冲积平原和小丘陵,所以
山形就显得分外雄伟高大。它的山顶坡陡崖峭,峰石突兀,十分险峻,但山腰以下渐趋平缓,松柏森郁,
草莽绵连。在苍翠的林海与山巅紫红色的页岩相互衬映的蓝色的天幕下,形成了一幅十分鲜丽而又和谐的大自然图画。相传
孙中山先生在1912年3月辞去临时
大总统的职务以后,曾到钟山来打猎,看到周围的风景优美,地势也很开阔,就表示了身后要埋葬在这里的愿望。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因肝癌医治无效,病逝于北京。根据他生前的愿望,将其陵园建筑在南京的钟山南麓。
陵园的设计是通过方案竞赛入选的,对送选的四十余份图纸,采取了密封评议的方式。当时有许多中外建筑师参加,但入选的前三名都是中国建筑师。首奖是
吕彦直设计的钟形图案,由于他较好地考虑了陵园与周围环境、地形的结合,并参照了我国
古代建筑中若干优秀的传统经验,采用了中轴对称、民族形式的建筑外观、淳朴的色调、简洁的装修和大面积绿化等手法,基本上达到了表现陵园庄严气氛和孙中山先生不朽精神的要求,在实用上也取得满意的效果。工程于1926年1月动工,3月26日奠基,至1929年基本完成。同年6月1日,孙中山先生的灵柩由北京
香山碧云寺运来安葬,但末期工程直到1931年10月才全部竣工。陵园用地面积46 000亩,先后施工六年,使用的经费按当时的币值计算,共达四百余万元。
陵园的总体依南北
中轴线,布置在钟山南麓的缓坡上,东、西距
灵谷寺与
明孝陵各约一公里(其间有道路相连)。这样就将三区著名的
名胜联为一体,从而扩大了东郊风景区的游览范围和内容,在区域规划上是值得称道的。由
中山门开始的宽阔陵园大道,至陵前长六公里,两旁栽种着许多法国梧桐,这些
行道树在长成后,枝繁叶茂,丫杈交错,形成了一条浓翠蔽日的林阴大道。道外的丘岗坡陀上,密植着众多的落叶树和常绿树,林丛复叠,莽苍深邃,使人们在未达陵墓以前,就已逐步进入庄严肃穆的气氛之中。
陵园的总平面布局,大致可分为南、北两部。南部包括入口的石牌坊和缓长的墓道(在总图上表现如钟下的悬索)。北部包括陵门、碑亭、石阶、大平台、祭堂、墓室等(在总图上表现为钟的本体)。
陵墓的入口位于最南端,标志是一座三间三楼的石牌坊。在明间的檐下,悬挂着孙中山先生手书“
博爱”横匾一方。石坊北就是通往陵门的缓长坡道,汽车可循此直达陵门之前。墓道北端有一倾斜台地,东、西侧各建面阔三间的
硬山卷棚小屋一所,为过去守陵卫士的驻所。正面建陵门,高15米,宽24米,深8米,
蓝琉璃单檐歇山顶。屋身用
花岗石砌成
无梁殿①〔无梁殿〕内部全用圆拱支撑,整座建筑没有一根
梁柱的殿宇。式样,正中拱门楣上镌刻着中山先生手书“天下为公”几个金光大字。
循陵门后石阶即至碑亭,亭内在
龟趺〔趺(fū)〕碑下的石座。上立8米高的石碑一座,上刻嵌金楷书:“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
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
自碑亭再北,地势陡然高峻,由此上至祭堂前平台,全部砌以宽大的石阶。石阶分为八段,每段三十余步至五十余步不等,共290级。石阶尽处,就是宽135米深30米的大平台,中央则矗立着陵园的主体建筑——祭殿。平台是全陵的制高点,与入口处石坊的垂直高度差超过70米,这里视野辽阔,气象万千,既便近观,又宜远眺。当阳光灿烂时,远处
方山如屏,
秦淮似带;近处村舍相望,
田圃纵横,道路津梁〔津梁〕
渡口和桥梁。,行人车马,无不纤细入微,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而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蒙中,城犹潜蛇,山若伏鳖,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风霜雨雪,大自然都要向人们展示它那变幻无穷的奇妙景色。
祭堂是一座宽27米,深22米,高26米的重檐
歇山建筑,堂内立有12根
黑色花岗石圆柱,
护壁则采用黑色
大理石,石上刻着中山先生的《告诫党员演说词》全文。中央偏北处,置有这位伟大革命家的白大理石像一尊,雕像端坐平视,神态安详,栩栩如生。
墓室直径约16米,高10米,地面中部砌圆形凹穴,安放中山先生的大理石棺及卧像,周围有环形走道及石栏以供瞻仰。室顶为半球形穹窿,对外不开窗,用电气照明及机械通风。中山先生的灵柩在1929年奉安①〔奉安〕古称帝后安葬及神主迁。这里指孙中山灵柩的迁葬。时,即安葬于地下5米深处,外用
钢筋混凝土加固,以策安全。室外砌有环形围墙,外铺草地,并植以梅、玉兰等花木。
解放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对陵园十分关注,除了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以外,还对整个陵区进行了维修和整修,使得这位伟大革命家的安息之所,始终保持着整齐、宁静、肃穆的景象。
中国古代建筑史
秦汉建筑在商周已初步形成的某些重要艺术特点基础上发展而来,
秦汉的统一促进了
中原与
吴楚建筑文化的交流,建筑规模更为宏大,组合更为多样。
秦汉建筑类型以
都城、宫殿、祭祀建筑(
礼制建筑)和陵墓为主,到汉未,又出现了佛教建筑。都城规划由西周的规矩对称,经春秋战国向自由格局揍变,又逐渐回归于规整,到汉未以
曹操邺城为标志,已完成了这一过程。宫殿结贪官苑,规模巨大。祭祀建筑是汉代的重要建筑类型,其主体仍为春秋战国以来盛行的
高台建筑,呈团块状,取十字轴线对称组合,尺度巨大,形象突出,追求象征涵义。
秦汉建筑艺术总的风格可以“豪放朴拙”四个字来概括。屋顶很大,已出现了屋坡的折线“反字”,即以后“举折”或“举架”的初步做法,但曲度不大;屋角坯没有翘起,呈现出刚健质朴的气质。建筑装饰题材多飞仙
神异,
忠臣烈士,古拙而豪壮。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大力改革政治、经济、文化、统一货币和
度量衡,统一文字。这些措施对巩固统一的封建国家起了一定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又集中全国人力物力与六国技术成就,在
咸阳修筑都城、宫殿、陵墓。历史著名的
阿房宫、
骊山陵,至今遗址犹存。
秦始皇时咸阳城进行不断扩建,据记载,他每灭亡一个国家,就在咸阳附近按各国宫殿图样建造一处宫殿(即六国宫)。统一六国后,为防止叛乱,又将各国富户集中在咸阳。原有城市容纳不下,就在
渭水南岸新建阿房宫。阿房宫规模宏大,穷奢极侈。
秦都咸阳的布局是有独创性的,它摒弃了传统的城郭制度,在渭水南北范围广阔的地区建造了许多离宫,“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相属,木衣绨锈,土被朱紫,宫人不移,乐不改悬,穷年忘归,犹不能遍”(《三辅旧事》)。反映了秦始皇穷奢极欲的状况。
秦人借
驰道,复道等将
咸阳周围二百里内大批宫馆联成一个有机整体,摹拟天体星象,环卫在咸阳城外围,更加显示“天极”
咸阳宫的广阔基础,也突出了它的尊严。秦人又推行不建外廊的革新措施,采取宫自为城,依山川险阻为环卫,使咸阳更增添了辽阔无垠的雄伟气概。
秦都朱红、石青、石绿等。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以
咸阳宫翼阙为核心而扩大,仿建六国宫殿,“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
穷奢极欲的秦始皇,对如此规模的宫室还不满足。在他即位的第35年,某一日“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庭小”,于是就要再造一个宫殿。大臣问造在哪里,秦始皇说:“阿房”。“阿房”并非实际地名,意思是“近旁”、“旁边”。听了始皇的话,大臣们就命工匠在
咸阳宫旁边的
上林苑建了一个“复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的庞大宫殿——
阿房宫。阿房宫“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
五丈旗。周驰为
阁道,自殿下直抵
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
咸阳……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帷帐钟鼓美人充之,各案署不移徙”。规模如此巨大的阿房宫,直到秦始皇死时都未建好,由
秦二世继续营建。然而公元前206年,“
项羽引兵西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周秦数世纪来之物资工艺之精华,乃遇最大之灾害”,更严重的是,项羽的一把火,非但把一个精美绝伦的
阿房宫烧了个精光,也给后世留下了每当易朝之际故意破坏前代宫室的恶习。
现存的
阿房宫遗址位于西安市
三桥镇南一带,面积约8平方公里。遗址内已发现
阿房宫前殿、“上天台”、北阙门等
夯土台或基址19处。其中前殿遗址的夯土台东西长1320米,南北宽420米,高7-9米,台上发现石础,陶水管道,并散布大量板瓦,
筒瓦,
瓦当,可谓中国古代最大的夯土建筑台基。美轮美奂的阿房宫到底是什么样子?后人只能在《史记》和《
阿房宫赋》时去冥想了。好在近年来陕西省旅游部门复原了阿房宫的部分建筑,重建了
阿房宫前殿、
兰池宫、长廊、卧桥、磙石门、上天台等建筑。尽管这些建筑的形制也许复原得并不是很准确,但至少可以让我们对秦代建筑有一个很好的感性认识。
秦始皇为了安排身后的归宿,还骊山陵大肆修筑陵墓。他为自己精心策划的坟墓——骊山陵,自他13岁即位起便开始修筑,被征召修筑骊山陵园的民夫最多时达70多万人,陵墓主要材料都运自四川、湖北等地,但直到公元前210年他病死时尚未修完,由
秦二世又接着修了两年才勉强竣工,前后历时39年。
始皇陵在
临潼县东5公里,背靠骊山,脚蹬
渭河,左有戏水,右有
灞河,南产美玉,北出黄金,真乃
风水宝地,寄予着秦始皇让子孙万代永享福寿的心愿。陵园呈东西走向,面积近8平方公里,有内城和外城两重,围墙大门朝东。墓冢位于内城南半部,呈覆斗形,现高76米,底基为方形。据推测,秦始皇的“陵寝”应在陵墓的后面,即西侧。据《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墓室一直挖到很深的泉水以后,然后用铜烧铸加固,放上棺椁。墓内修建有宫殿楼阁,里面放满了珍奇异宝。墓内还安装有带有弓矢的
弩机,若有人开掘盗墓,触及机关,将会成为后来的
殉葬者。墓顶有
夜明珠镶成的天文星象,墓室有象征江河大海的水银湖,具有山水九州的地理形势。还有用
人鱼膏做成的灯烛,欲求长久不息。安葬完毕后,秦二世下令将宫内无子女的宫女和修建陵墓的工匠全部埋入墓中殉葬。后人对
司马迁充满神奇色彩的记载一直半信半疑,但从近几十年的考古发现,证明司马氏的记载基本是可信的。在它东面还发现了举世闻名的大型兵马
陶俑坑,内有
武士俑约七千个、
驷马战车一百多辆、战马一百余匹,以及数千件各式兵器,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防御及交通工程
长城原是战国时期燕、赵、秦诸国加强边防的产物。当时,居于中国北部大沙漠的匈奴时时南侵,为了对付这种侵扰,北方各国便各自筑城防御。秦时
始皇帝派大将
蒙恬率三十万大军
北伐匈奴,又将原来燕、赵、秦三国所建的城墙连接起来,加以补筑和修整。补筑的部分超过原来三国长城的总和,长城“起临洮(今甘肃岷县),至辽东,
延袤万余里”,是古代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秦代建设还包括修
驰道、筑沟渠。秦时的驰道东起
山东半岛,西至甘肃临洮,北抵辽东,南达湖北一带,主要线路宽达五十步,道旁植树,工程十分浩大,是古代筑路史上的杰出成就,加上其他水陆通道,形成了全国规模的交通网;疏浚
鸿沟(河南
汴河)作为水路枢纽,通济、汝、淮、泗诸水。又于公元前214年,令
史禄监修长达六十多里的
灵渠,沟通了湘、漓二水。
汉代建筑
暴虐的
秦王朝被推翻了,取而代之的是由汉高祖
刘邦所创立的汉朝。经过西汉初年的休养生息,
华夏大地又重现了往日的安宁与欢笑——中国自此进入了一个相对长的繁荣时期。两汉时期可谓
中国建筑青年时期,建筑事业极为活跃,史籍中关于建筑之记载颇丰,建筑组合和结构处理上日臻完善,并直接影响了中国两千年来民族建筑的发展。然而由于年代久远,至今没有发现一座汉代木构建筑。但这时期建筑形象的资料却非常丰富,汉代屋墓的外廊或是庙堂、外门、墓内庞大的石往、
斗拱、都是对木构建筑局部的真实模拟,寺庙和陵墓前的石阙都是忠实于木构建筑外形雕刻的,它们表示出木结构的一些构造细节。但这些“准实例”唯一的不足之处是无法显示室内或内部构造。但大量的汉代画像砖,
画像石和
明器,对真实建筑的形象、室内布置、以及建筑组群布局等方面都作出形象具体的补充。根据这些,人们对汉代建筑的认识才充实丰富起来。
汉代城市建设
汉长安城遗址位于西安龙首塬北坡的
渭河南岸汉城乡一带,距今西安城西北约5公里。其作为都城的历史近350年,
汉长安城遗址实际使用年代近800年,是中国古代最负盛名的都城,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繁华的国际性大都市。公元前202年,高祖
刘邦在秦兴乐宫的基础上营建
长乐宫,揭开了
长安城建设的序幕。公元前199年,丞相
萧何提出“非壮丽无以重威”,营建
未央宫,立东闹、北闹、前殿、武库、
太仓。惠帝三年、五年筑长安城墙,六年建
西市。武帝元朔五年,在城
南安门外建
太学。
元鼎二年修
柏梁台。太初元年,在城西上林苑修
建章宫,其东修凤阙,高20余丈;其北开凿
太液池,中有
蓬莱、
方丈、
瀛洲、壶梁,并建
神明台、
井干楼,高50余丈。太初四年又在长乐宫北建
明光宫。至此,
西汉长安城规模初定。平帝元始四年,在长安城南修建
明堂、
辟雍,从而结束了西汉王朝对其都城的营建。
王莽篡位后下令拆除汉上林苑中建章、承光、包阳、大台、储元官等10余处建筑,将所得材料在城南营建
新朝九庙,耗资数百万,卒徒死亡近万人。光武帝灭莽后东汉建立,
刘秀祭把
高庙和西汉11陵,并修长安宫室。
汉长安城三大宫之一的
长乐宫位于城东南,周长90公里,面积5平方公里,占汉长安城面积的1/6,宫内共有前殿、宣德殿等14座宫殿台阁。
未央宫位于城西南,始终是汉代的政治中心,史称
西宫,其周长9公里,面积5平方公里,占城面积1/7,宫内共有40多个宫殿台阁,十分壮丽雄伟。
建章宫是一组宫殿群,周围10余公里,号称“千门万户”。汉长安城以其宏大的规模、整齐的布局而载入都城发展的史册,汉代以后,虽还有几个小王朝建都于此,但
长安城永远失去了盛汉时的光彩。
东汉初期,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以后,在周代
成周城的基础上修筑扩建起一座更大规模的都城,自此这座城市作为东汉、曹魏、 西晋、北魏时期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长达330多年之久, 学术界将它概称为“
汉魏洛阳故城”。
汉代木构建筑
西汉末叶,
台榭建筑渐次减少,楼阁建筑开始兴起。战国以来,大规模营建台榭宫殿促进了结构技术的发展,有迹象表明己逐渐应用横架。长时期建造
阁道、
飞阁,促进了井干和斗拱构造的发展,在许多石阙雕刻上己看到一种层层叠垒的井干或斗拱结构形式。从许多壁画、
画像石上描绘的礼仪或宴饮图中可以看到当时殿堂室内高度较小,不用门窗,只在柱间悬挂帷幔。文献所记西汉宫殿多以辇道中相属,而
未央宫西跨城作飞阁通
建章宫,可见当时宫殿多为台榭形制,故须以阁道相连属,甚至城内外也以飞阁相往来。
木构楼阁的出现可谓中国
木结构建筑体系成熟的标志之一。东汉中后期的墓中,炫耀地主
庄园经济以及依附农民、奴婢的成套模型和画像砖、陶制楼阁和城堡、车、
船模型大量出土,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明器中常有高达三四层的方形阁楼,每层用
斗拱承托腰檐,其上置平坐,将楼划分为数层,此种在屋檐上加栏杆的方法,战国铜器中已见,汉代运用在木结构上,满足遮阳、避雨和凭栏眺望的要求。各层栏檐和平坐有节奏地挑出和收进,使外观稳定又有变化,并产生虚实明暗的对比,创造中国阁楼的特殊风格,南北朝盛极一时的木塔就是以此为基础。
阙,是我国古代在城门、宫殿、祠庙、陵墓前用以记官爵、功绩的建筑物,用木或石雕砌而成。一般是两旁各一,称“
双阙”;也有在一大阙旁再建一小阙的,称“子母阙”。古时“缺”字和“阙”字通用,两阙之间空缺作为道路。阙的用途表示大门,城阙还可以登临了望,因此也有把“阙”称为“观”的。
现存的
汉阙都为
墓阙。
高颐阙位于四川省
雅安市城东汉碑村,是我国现存30座汉代石
阙中较为完整的一座。它建于东汉,是东汉
益州太守高颐及其弟高实的双墓阙的一部分。东西两阙相距13.6米,东阙现仅存阙身,西阙即高颐阙保存完好。高颐阙由红色硬质长石英
砂岩石堆砌而成,为有子阙的重檐四阿式
仿木结构建筑,其中上下檐之间相距十分紧密。阙顶部为
瓦当状,脊正中雕刻一只展翅欲飞、口含组绶(古代玉佩上系玉用的丝带)的雄鹰;阙身置于石基之上,表面刻有柱子和额枋,柱上置有两层斗拱,支撑着檐壁。檐壁上刻着人物车马、飞禽走兽。
高颐阙造型雄伟,轮廓曲折变化,古朴浑厚,雕刻精湛,充分表现了汉代建筑的端庄秀美。它经历1700多年的风雨剥蚀和地震仍巍然屹立,亦反映出汉时精湛的工艺水平。
冯焕阙位于四川
渠县赵家坪,建于东汉,是四川现存诸阙中时代最早者。现仅存左阙主阙。通高4.6米,由台基、阙身、楼部及顶盖四部分构成,用灰
黄砂石五层垒砌,形似楼阁式木建筑。阙身正面柱间有隶书铭文两行:“故尚书
侍郎南京令豫州幽州
刺史冯使君神道”。此阙造型典雅,雕刻精炼。
冯焕于公元121年遭陷害入狱,卒后始平反。此阙当建于平反之后。
下面是一个汉代组合形体建筑的例子。图中有二层楼阁一座,楼两边子母阙各一。中部的建筑为
庑殿顶,正脊平直,立柱粗硕,上施一斗三升拱,檐下似乎还有一条斗拱带。楼的两层都设有卧棂栏杆,栏杆后有坐有人物,好象正进行着一场宴会。在主建筑两旁的阙上也有层层的
斗拱,阙身上还雕刻着动物的图案。整个建筑立面丰富,富于变化,气氛庄重而热烈,也许正反映了汉代地主阶层奢华的生活场面。
西汉长安南郊明堂复原图
说道这里,我门不得不提一提汉代的
明堂辟雍。“明堂辟雍”是一座建筑两种含义的名称,它是中国古代最高等级的皇家
礼制建筑之一。明堂是古代帝王颁布政令,接受朝觐和祭祀天地诸神以及祖先的场所。
辟雍即明堂外面环绕的圆形水沟,环水为雍(意为圆满无缺),圆形像辟(辟即璧,皇帝专用的玉制礼器),象征
王道教化圆满不绝。
西汉元始四年建造的明堂辟雍,位于长安南门外大道东侧,符合
周礼明堂位于“国之阳”的规定。明堂方位正南北,有方形围墙,墙正中辟阙门各3间,墙内四隅各有曲尺形配房1座。围墙外绕圆形水沟,就是所谓的辟雍。四阙门轴线正中为明堂,建在一个圆形夯土基上面。根据遗址结构和一些间接资料,可以推测出它原是一个十字轴线对称的3层台榭式建筑。上层有5室,呈井字形构图;中层每面3室,是为明堂(南)、玄堂(北)、青阳(东)、总章(西)四“堂”。八“个”即“四向十二室”;底层是
附属用房。至于明堂“上圆下方”之说,据现有结构,有可能上层中央
太室顶上为圆形屋顶,也可能另有所指。中心建筑(即明堂)的尺度,如不计算四面敞廊,每面约合28步(每步6尺,每
汉尺0.23米),恰与《
考工记》所记“
夏后氏世!CA摇奔创呵镎焦?钡睦硐敕桨赶嗤??
院落组群
汉代建筑组群多为廊院试布局,常以门、回廊衬托最后主体建筑的庄严重要,或以低小的次要房屋,纵横参差的屋顶,以及门窗上的雨塔,衬托中央主要部份,使整个组群呈现有主有从,富于变化的轮廓。
汉代陵墓
汉陵基本上和
秦陵差不多,也是人工筑起的巨大四棱锥形坟丘(上方)。坟丘上建
寝殿供祭祀,周以城垣,驻兵,设
苑囿,迁富豪
成陵邑,多半死前筑陵,厚葬,并以
陶俑殉。东汉时废
陵邑,但坟前立碑、神道、
墓阙、墓表、使纪念性增强。墓结构技术亦大有进步,防水防雾,且出现
空心砖墓,砖穹窿,取代了
木椁墓。墓的平面布局受
住宅建筑影响而渐趋复杂。
汉代是
中国古代建筑的第一个高峰。此时
高台建筑减少,多屋楼阁大量增加,庭院式的布局已基本定型,并和当时的政治、经济、
宗法、礼制等制度密切结合,足以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要——
中国建筑体系已大致形成。 木构架建筑
此时的建筑已具有
庑殿、歇山、
悬山和
攒尖4种屋顶形式。庑殿正脊短,屋面、屋脊和檐口平直,屋顶正脊中央常饰有
凤凰。由以上这些,便形成了
汉代建筑古朴简洁,但又不乏朝气的形象。汉代
歇山顶不多见,从广东出土的一件明器中可见当时的
歇山形状是由中央
悬山顶和四周单庇顶组合而成的,并且檐口微微起翘,可能是当时南方的
建筑风格。
通过大量东汉
壁画、
画像石、陶屋、
石祠等可知,当时北方及四川等地建筑多用台梁式构架,间或用承重的土墙;南方则用穿斗架,
斗拱已成为大型建筑挑檐常用的构件。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中常用的抬梁、穿斗、井干3种基本构架形式此时已经成型。
斗拱在汉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它的种类十分之多,可谓达到了千奇百怪的程度。在各种阙,墓葬及画像砖中我们都可以见到它的形象。此时的斗拱虽已能做的比较复杂,但没有往前出跳的,且各地做法很不统一,有的结构也不尽合理,在相当的程度上是工匠们个人的摸索。后世中成熟的斗拱,便是经过了实践的检验,从这些斗拱中脱颖而出的。
汉代的栏杆有卧棂栏杆,斗子蜀柱栏杆,柱础的础质难辨,式样简单;台基用砖或砖石混和的方法砌成;门为版门、还有石木门;窗的纹样有直棂窗、斜格窗和锁纹窗,还有天窗;天花有覆斗形天花和斗四天花;柱有圆柱、八角柱、方柱和等,有的柱身表面刻竹纹或凹凸槽。方柱柱身肥而短,有收分,上置栌斗;方形双柱指房屋转角常每面用方柱一个,各承受一方面的梁架,这种做法后代逐渐减少。
玄武砖的发明是建筑史上的重要成就之一。 至迟在秦代已有承重用砖,
秦始皇陵东侧的俑坑中有砖墙,砖质坚硬。汉代建筑已广泛使用砖,西汉中后期至东汉砖石
拱券结构日益发达,用于墓室、
下水道,除并列纵联的砖砌筒壳外,还有穹窿顶和双曲扁壳。秦
咸阳秦宫殿遗址发现有大量
瓦当、花砖、石雕和青铜构件。但在秦的建筑遗址内使用石构件均不多,加工精度也不高,说明
青铜工具加工石材不易。晚到西汉前中期,砖石拱壳才出现,初步具备造砖石房屋的技术条件,但这时木构建筑技术已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