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是始于1946年
清华大学成立的气象系,2010年,增加物理海洋学专业,扩充为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已经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一条龙的人才培养体系。
概况
大气与海洋科学系现有教职员工近30人。其中中科院院士3人(2人兼职),教授8人(2人兼职),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12人。具有博士学位和4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已占教师人数的75%以上。
近5年来,我系承担科研项目100项,其中发表SCI、SCIE论文90余篇,国内核心刊物论文15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项1项,全国青年气象奖项4项。
大气科学研究地球大气的运动和变化以及与这种运动变化相联系的各种大气状态的演变。各种天气、气候现象,特别一些
灾害性天气和气候现象,例如高温、寒潮、
暴雨、
洪涝、干旱、大风等的形成机理和预测方法的研究就是大气科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各种大气环境污染问题,例如,酸雨、沙尘暴、
光化学污染等也都是大气科学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0%以上,作为地球系统的一个重要圈层对全球气候、环境有重大的影响。因此,无论是研究过去、还是未来的地球环境,都不可能置海洋于系统之外。随着人口膨胀,陆地资源日渐匮乏,海洋蕴藏的化学、生物、动力和矿产资源已日益受到重视。
大气的运动、变化及其相伴随的天气、气候和环境现象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因此,数学、物理、化学是大气科学的基础学科。海洋的开发和利用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对海洋特征和规律的研究又不可能离开化学、生物和物理等基础学科。
这些学科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大气科学和
海洋科学的向前发展。同时,大气科学和海洋科学的发展也会带动其它学科的发展。
办学历史
1946年清华大学气象系成立。1952年全国院校调整,清华大学气象系的师生并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成立气象专业。
1958年
北京大学成立地球物理系,气象专业扩展为
大气物理学和天气
动力学两个专业。
1998年大气物理学和天气动力学两个专业合并为
大气科学专业。
2001年北京大学成立物理学院,大气科学专业进入物理学院,建立大气科学系。
2009年,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召开大气科学系发展战略规划研讨会,决定:北大在建设好大气学科的同时,建立物理海洋专业,并在此基础上将“大气科学系”改名为“大气与
海洋科学系”;建立 “
海气相互作用与大气
水循环实验室”,力争尽快成为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将来争取恢复
国家重点实验室打下基础;进一步加强与
中国气象局、
国家海洋局、中科院大气物理所、海洋所和青藏高原所等单位的合作,把北大在基础研究和学生培养方面的优势与上述单位具有的较大科研团队和科研平台的优势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形成自身特色。
2010年,北京大学在大气科学系建立物理海洋专业。
几十年来,北京大学大气学科为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和科学研究培养了大批的和杰出的人才。这里名师荟萃,
竺可桢、
李宪之、
赵九章、
涂长望、
谢义炳、
顾震潮、
陶诗言、
周秀骥、
赵柏林等著名科学家先后在此执教或兼职。
这里人才辈出,在二千多名毕业生中涌现了一大批英才。
叶笃正、
郭晓岚、谢义炳、
任阵海、
曾庆存、赵柏林、
丑纪范、
李泽椿、
黄荣辉、
吴国雄、
吕达仁、
丁一汇等都在这里学习过。
在国家气象局、
国家海洋局、省市
气象局、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单位领导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大气学科。
科研领域
大气辐射和
大气光学、
大气遥感原理和方法、
大气边界层物理与
大气湍流、陆面过程与生态环境、云雨物理学、
大气化学、全球和区域微量组分的输送和循环、
数值天气预报与模拟、
大气动力学和非线性动力学、
强对流天气与灾害、
气候变化的诊断和模拟、
海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变化、
东亚季风演变及其
动力学、气象信息与可视化、海气相互作用与大气
水循环、
物理海洋学等。
人才培养
北京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具有包括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在内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本科:“大气科学”专业、物理海洋学专业(筹)
研究生:“大气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物理海洋学专业(筹)
它们均是全国重点学科。
北京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每年招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5名左右。大气与
海洋科学系接受本校和其它重点院校的免试推荐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同时欢迎有志于大气科学和海洋科学的学子直接报考。除大气科学的学生外,大气与海洋科学系也欢迎来自数学、物理、化学等领域的学子投身大气科学和海洋科学。
博士后流动站
大气科学为第一批确定的
博士后流动站,
大气科学专业为国家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并设有“
暴雨监测与预报”
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领域:
师资力量
教授、院士、博士生导师
赵柏林(1929年4月16日―),出生于辽宁省
辽中县。大气科学与
遥感技术学家。1991年当选为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6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九、十届
中央委员会委员。
1991年当选为
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兼任
中国气象学会理事、卫星气象委员会副主任等职。研制多频
微波辐射计系列,建成大气遥感站,用以监测天气变化;研制
雷达与微波辐射计测雨系统,提高了测雨精度;建立
微波遥感地物实验室,研究遥感水面油污和
土壤湿度,用于
环境遥感。建立光学遥感
气溶胶和
二氧化氮的新方法,利用
卫星遥感得出东亚大气尘暴的分布和总量。建成低空
大气遥感系统,利用此系统在海洋上进行观测,受到国际上的重视。建立了卫星遥感海洋大气新的
反演方法,在实践中取得效益。在
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中,研究云辐射对气候的影响,并取得成功。
赵柏林教授参加了人类首次乘气球入云测量云中电荷,研制出多频
微波辐射计系列,建立了大气遥感站,这一成果属国内首创,获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还建立了光学遥感气溶胶和二氧化氮新方法以及低空大气遥感系统等,并 应邀与日本合作从事
世界气候计划中云辐射对气候影响的研究。他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以及中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
兼职教授、院士、博士生导师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现任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
常务委员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常务委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球科学部主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60年代初,运用统计物理和随机过程理论方法,较系统地建立了暖云降水起伏理论。60年代中,率先领导开展中国
大气电学研究。在
大气遥感领域中系统地开展了
大气光学与微波遥感理论与实验观测研究,领导研制成中国第一台气象
激光雷达和UHF多普勒测风雷达,建成了现代化的京津冀
灾害性天气监测、超短期预报系统以及强风暴实验室。1991年当选为
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兼职教授、院士、博士生导师
大气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先后担任国家高技术(863)计划航天领域专家
委员会委员,国际辐射委员会委员(Member,IRC, 1988年始),国际
高层大气气象学会委员会委员(Member, ICMA,1992年始), 国际日地物理学会(SCOSTEP)学术委员,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
中国气象学会大气物理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气象学会大气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咨询专家组专家等。2005年当选为
中国科学院院士。
研究领域:
全球环境探测与遥感、大气与
地球环境遥感,
大气辐射传输、
中层大气与日地物理,生态与气候相互作用的探测与理论模式等方面研究
1980年在国际上首先提出微波主-被动联合
遥感降水分布的原理及
反演方法。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台自主开发的平流层大气晴空探测
雷达的研制工作,并在
极化交替和
自适应信号提取等方面有重要创新;利用雷达及
高空气球探测资料对平流层
重力波频谱结构、以及对流
风暴激发平流层重力波的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积极推进了大气物理和日地物理的交叉科学研究。主持“921”
神舟三号飞船中的“地球环境监测分系统”项目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内蒙古半干旱草原气候-生态相互作用”草原中尺度综合观测。
麦克·华莱士
院士、客座教授
华莱士教授是世界著名的气候学家,2009年受聘
北京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客座教授。美国文理学院院士(1997)、美国科学院院士(1998)、
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美国气象学会Rossby奖和
美国地球物理学会Revelle奖的获得者。
教授、
北京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
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士(Fellow of the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现任
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教授,并担任该校
纳尔逊研究院气候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领域:物理海洋学、
海洋环流动力学、气候动力学、古气候模拟、海-陆-气相互作用以及地球
气候系统模拟。
郑国光
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气候委员会主任委员、全球气候观测系统中国委员会(CGOS)主席、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兼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北京大学兼职教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兼职教授,
世界气象组织(
WMO)中国常任代表、WMO执行理事会成员、国际
地球观测组织(GEO)联合主席等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成才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
大气辐射与遥感
气溶胶对环境气候的影响
高性能计算李万彪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副教授
研究领域:气候学
梁福明
博士、讲师
研究领域:大气边界层与湍流、
环境物理学与
环境生态学副教授
研究领域:
大气探测和
大气遥感、
海气交换和海陆
环流物理机理模式研究
孟智勇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海洋研究中心研究员
研究领域:
大气动力学、
地球流体力学、大气中的非线性过程
王洪庆
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气象信息科学视算、
气象资料处理与气象信息
反演、短时预报与临近预报、地球科学综合信息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统、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计算几何
高级工程师
辛国君
副教授
薛惠文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
大气气溶胶, 云物理,
大气化学,
气溶胶-云-气候的相互作用
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宏升
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中小尺度气象学、
灾害性天气形成机理及预报、大气数值模式与可预报性研究
张焱高级工程师
研究领域:气象资料信息处理研究
教授、博士生导师
副教授
研究领域:
大气动力学、大气和海洋中的非线性波动研究、海气
耦合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及ENSO机理研究
朱锦红
副教授
研究领域:气候学
特聘教授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诚征特聘教授
北京大学
大气物理学和
大气环境学科,设有国家大气科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和大气科学博士后流动站。有
大气遥感、
大气边界层、
大气化学和大气非线性等多个学科前沿研究方向,共有院士1人,教授5人,副教授5人。整体实力强、学风正、学术气氛浓郁。有一流的计算机及附属设备、通讯网络等设备,为科研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系图书馆有较全面的藏书和期刊也是开展研究的有利条件。大气科学系每年大学招生30人,本学科研究生平均每年12人,博士8人。
现向世界诚征特聘教授。岗位职责包括讲授至少1门专业基础课,指导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完成有关研究课题。能够成为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大气环境领域研究者优先。在五年任期内把北京大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某些领域的研究水平提高到世界领先地位。申请人应具有博士学位和教学经验,取得过显著的科研成果。
(2) “气象学”学科特聘教授
北京大学气象学(天气动力学和气候学)学科,设有国家大气科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并有博士后流动站。气象学专业现有价值1000万元的计算机及附属设备、通讯网络和各种软件、资料库、模式库、资料传输系统,为科研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现有教授7名,副教授5名。大气科学系每年大学招生30人,本学科研究生平均每年12人,博士8人。
现向世界诚征气象学(天气动力学和气候学)研究方向的特聘教授。岗位职责包括讲授至少一门基础课、指导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完成有关研究课题。在五年任期内把北京大学气象学的研究水平提高到世界领先地位。申请人应具有博士学位和教学经验,取得过显著的科研成果。
(3)“海洋学”学科特聘教授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决定:北大在建设好大气学科的同时,建立物理海洋专业,并在此基础上将“大气科学系”改名为“大气与
海洋科学系”;建立 “
海气相互作用与大气水循环实验室”,力争尽快成为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将来争取恢复
国家重点实验室打下基础;进一步加强与
中国气象局、
国家海洋局、中科院大气物理所、海洋所和青藏高原所等单位的合作,把北大在基础研究和学生培养方面的优势与上述单位具有的较大科研团队和科研平台的优势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形成自身特色。
现向世界诚征海洋学研究方向的特聘教授。岗位职责包括讲授至少一门基础课、指导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完成有关研究课题。在五年任期内把北京大学海洋学某些领域的研究水平提高到世界领先地位。申请人应具有博士学位和教学经验,取得过显著的科研成果。
发展共建
2010年9月16日,教育部和
国家海洋局在北京大学举行签字仪式,合作共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7所教育部直属高校。
根据共建协议,教育部将进一步推进共建高校的改革、建设与发展,大力发展海洋教育,支持共建高校涉海学科及相关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平台建设,促进涉海及相关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和新兴学科发展。国家海洋局将把共建高校涉海及相关学科的发展纳入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支持共建高校与国家海洋局局属单位开展科技合作和科研成果转化工作,使共建高校在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共建高校将积极发挥人才培养优势和科技创新优势,承担各类人才培养、培训任务,主动开展海洋战略、产业经济、政策法规等方面研究和科技难题攻关,为国家海洋事业发展提供支撑。
17所共建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天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
河海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中山大学。
学术论坛
大气与海洋科学博士生学术论坛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举办“第一届全国大气与
海洋科学博士生学术论坛”
根据教育部的规划,第一届全国大气与海洋科学博士生学术论坛2011年7月25到27日在北京大学成功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气候变化:科学问题、影响与对策”。由北京大学资助、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主办,共有来自海峡两岸14所高等院校所(包括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山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兰州大学、
解放军理工大学、
台湾师范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77名博士生参加论坛。与会的博士生分别就“全球气候”、“区域气候”、“海-气相互作用”、和“大气物理”四个主题做口头报告或张贴报告。开幕典礼上,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
中国工程院丁一汇院士做了题为“
气候变化对
水循环的影响”精彩的特邀报告。另外,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
刘征宇教授和
胡永云教授,也分别做了关于气候年代际变化和
全球变暖科学研究历史的特邀报告。
论坛期间参加人员之间讨论热烈,达成论坛促进不同院校间青年科研人员交流的目的。与会博士生还分组进行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的模拟答辩,并由曾参与基金委评审的老师点评,让与会博士生体验了申请基金项目的要点。论坛最后颁发最佳口头报告、最佳张贴报告、最佳科研团队等奖项。与会者一致认为这次博士生论坛促进不同单位、不同领域的博士生之间的认识和交流,提醒大家做研究不可闭门造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