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问题”从地区概念上讲,是指位于
南半球的
发展中国家和
北半球的
发达国家或地区之间的问题;从经济概念上说,是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经济关系不平等问题。这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
政治问题。
基本简介
世界南北问题
南北问题又叫发展问题。随着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许多过后殖民地、
半殖民地已成为主权
独立国家,而且都是
发展中国家。但是它们大都依然是
发达国家的原料产地、
商品市场和
投资场所,成为剥削的对象。不少发达国家依然坚持殖民时代形成的
国际经济秩序,对发展中国家推行损人利己的
经济政策,致使占
世界人口3/4的
发展中国家经济恶化。有的负债累累,有的难以发展。许多国家沦于饥饿和贫困,南北
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因此,发展中国家要求改变现存
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不合理状况,改变它们在
生产领域、贸易领域和货币金融领域中受到的不公正和不平等待遇,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在国际经济事务中取得应有的发言权和
决策权。为解决这两者间的
经济关系问题,发展中国家和
发达国家间就经济合作和发展问题举行国际性经济会议进行谈判,故尔也称“南北对话”或“南北会谈”。
南北会谈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酝酿于60年代初。为改革
国际经济旧秩序,
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通过“
77国集团”、不结盟国家会议、
石油输出国组织以及其他一些原料
生产国组织积极展开活动,终于在1964年推动了联合国贸发会议的举行,揭开了南北会谈的序幕。
1973年石油输出国组织在提高石油价格斗争中的胜利,大大鼓舞了
第三世界国家的信心。它们的要求逐渐得到重视。
1974年
联大特别会议通过《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宣言》和《行动纲领》,标志着
南北关系问题被正式提上国际议事日程。此后,南北会谈更加受到各国的广泛重视,对话的内容、范围和方式都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然而,从那时起二十多个年头过去了,南北问题也讲了不少,南北对话也进行了多次,也出现过一些好的“苗头”,但不合理的
国际经济秩序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南北关系依然不容乐观。
小资料
国际经济秩序是用来协调全球
经济运行的规则体系,是当代各国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现存的国际经济秩序是在保留了殖民统治时代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伴随着
布雷顿森林体制和
关贸总协定的建立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确立的,尽管这个规则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和某些方面照顾到一般
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要求和愿望,但主要反映的是发达国家的利益,因而是不公正的,不合理的。
南北差距:世界上最富有20个国家人均收入等于最贫穷20个国家人均收入的38倍;两者差距等于40年前的2倍。
最不发达国家数量:1970年:25个;2000年:49个。
人文发展指数(
HDI):据
联合国2001年人文发展报告,处于高人类
发展水平的
国家和地区有48个,其平均HDI值为0.914;处于中等发展水平的有78个国家和地区,其平均HDI值为0.684;处于低发展水平的有36个国家和地区,其平均HDI值为0.442。处于中、低发展水平的均为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外汇交易与
贸易额之比:全世界每天跨越国界的
货币流通量平均约为1.5万亿到2万亿美元,而与商品和
服务贸易有关的
交易量只有5%,外汇交易与贸易额之比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10:1上升到60:1。
国内南北问题
基本解释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问题。——邓小平。
“南北”主要是指位于南面的亚、非、拉的
发展中国家与位于北面的发达国家,问题是其间的经济差距与发展问题,也有称其为贫富问题的。简单的说,就是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问题。
问题来源
位于南面的广大
发展中国家原来大多是
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处于被剥削、受压迫地位,经济落后,与北面的
宗主国、帝国主义国家、工业
发达国家相比,在经济上有很大差距。从南方的国家独立,总体来说,它们都已获得快速发展和重大经济变革成效。在近30年中,南方年平均
经济增长率一直高于北方。以南北的
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看,1960年为20:80,到1980年为25.4:74.6。南北经济人均
增长率:1965—1973年分别为3.9%和3.6%;1973—1980年为3.1%和2.1%。双方在
世界贸易中的比重,1960—1980年,南方从29.7%升为34%,北方从70.3%降至66%。
问题发展
到了80年代,形势出现逆转,南北国内生产比重,又退到1960年的20:80水平。
出口贸易比重,1987年为25.5:74.5。
1980年至1984年,南、北经济年均增长分别为0.7%和1.3%。要知道,整个80年代,
拉美和
非洲都是负增长,拉美倒退10年,非洲倒退了20年。过去所说的差距拉大是指这段时间,是指拉美与非洲的大部分国家。因为,这段时间(1980—1989年),
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4.3%,
发达国家为3%,仍是前者高于后者。而80年代的
东亚发展中国家则是飞速
发展阶段。
进入90年代,
发达国家经济陷入严重衰退,而发展中国家,
亚洲经济仍快速增长,非洲多数
国家经济虽仍在恶化,但拉美、
西亚已有好转。
1993年,世界
经济增长2.2%,发展中国家为6.1%,发达国家为1.1%。 上述情况的变化反映北方对南方影响,南方对北方的依赖都在下降。而一些
亚洲国家经济与
金融实力在加强,反而在向发达国家投资。在制造业中,不但发展中国家在迅速发展,发达国家也在快速向外转移。亚洲(特别是东亚)已成为世界上发展较快地区,其次是拉美,第三可能是
南部非洲。总之,南北的形势在变化。
南方自身问题
首先是基础严重滞后。
例如,美国1992年
国内生产总值为6万亿美元,非洲的40个
发展中国家则不过是2000亿美元。美国年增长3%就等于非洲的全年国内生产总值。
人均产值美国为2万美元,非洲只有500美元,即使以同等速度增长,其
绝对值差距当然越来越大。
以80年代情况来看,发展中国家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1%(非洲为3.2%),
发达国家为0.6%。这当然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第三是地区差异。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文化因素加上发展阶段不同,各地区之间经济增长情况的差异超过了其与发达国家的相比。如1980—1989年的人均产值增长率,东亚6.7%,
南亚3.2%,拉美-0.6%,非洲为-2.2%。
在国际上,
发达国家经济仍占
绝对优势,经济的运行秩序和规律仍取决于它们,贸易中
剪刀差、
保护主义以及
第三世界背负着沉重的债务与科技方面的差距,使其处于不利地位。在国内,则有
教育水平低、两极分化、法制不健全,以及政治、经济和
社会结构严重
不适应等,都对经济发展起不同的制约作用。
总之,
第三世界经济情况已有很大变化,发展
不平衡规律是
客观存在,第三世界的发展将会克服上述障碍,加速前进,对世界的格局也将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