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提斯海
喜马拉雅山古海域
特提斯海(Tethys)是位于北方劳亚古陆和南方冈瓦纳古陆间长期存在的古海洋。1893年奥地利地质学家E.修斯创用特提斯一词,其源于古希腊神话中河海之神妻子的名字。由于类似其残存的现代欧洲与非洲间的地中海,故又称古地中海。现代地中海是特提斯海的残留海域。
来源
板块构造学说提出后,一般将这一海区称为特提斯洋,代表南北两大陆间具洋壳基底的海洋及其两侧大陆边缘不同深度的海域。同时,根据发展历史和位置的不同,将三叠纪以来发展起来的特提斯洋,与古生代的“古特提斯洋”区分开来。
古特提斯洋,也称“第一特提斯”、“永久特提斯”或“古生代特提斯”。对其范围大小,尚有不同认识。一些学者根据奥陶纪以来,认为在中南欧一带存在古特提斯洋,古生代晚期,随着劳亚大陆与冈瓦纳大陆相接,这一洋区闭合。另一些学者考虑到尚未发现真正的洋壳物质,认为这一海域属于古欧洲大陆范畴;也有人认为应属于冈瓦纳大陆的边缘海区,称之为“中欧洋”。古特提斯洋东段,其主体大致自伊朗和阿富汗北部,经中国西藏喀喇昆仑山澜沧江,转入中南半岛。有人认为,中国昆仑山、秦岭和祁连山地区也都属于古特提斯洋范畴。古特提斯洋东段地质经历比较复杂,不同地区洋壳形成的时代不同,规模也不尽相同。晚三叠世或侏罗纪时,这一可能自前寒武纪晚期(震旦纪)即已出现的古洋区已经消失。
早、中三叠世时,特提斯洋区开始下陷,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时,洋区进一步开裂,以蛇绿岩套为代表的洋壳开始形成,但其范围与早、中三叠世时不尽一致。侏罗纪中、晚期至早白垩世时,洋区普遍强烈沉降,大洋扩张,内部构造分异和岩相厚度变化明显,原有的碳酸盐台地崩塌,洋壳继续形成。白垩纪中期,由于大西洋扩张和印度陆块向北漂移,特提斯洋开始萎缩。早第三纪特提斯洋大部封闭逐渐上升为高峻的山系,局部残留了一些内海(黑海地中海里海西部),直至现代。
关于中美洲加勒比地区,诺伊迈尔和近代一些学者都认为属于特提斯洋的一部分。
在 2.8 亿年前的早二叠纪时,青藏高原是波涛汹涌的辽阔海洋。这个海横贯欧亚大陆的南部地区,与北非南欧、西亚和东南亚的海域沟通,称为“特提斯海”,或“古地中海”。当时特提斯海地区的气候非常温暖,是海生动、植物发展茂盛的地域。
那时特提斯海的南北两侧是被它分裂开来的原始古陆。南边的冈瓦纳大陆,包括如今的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亚、南极洲;北边的欧亚大陆,包括如今的欧洲、亚洲、北美洲。二叠纪晚期,地球上南、北两块大陆开始分裂、漂移,形成板块。印度板块分离出来以后,以较快的速度向北移动,特提斯洋壳受到强烈的挤压,不断发生褶皱断裂和上升。到距今4000万年前的始新世晚期,青藏高原出露海面。
发现
1885年,德国学者M·诺伊迈尔提出在中生代存在一个东西向赤道海洋的设想,称为中央地中海。1893年,奥地利学者E·修斯认为中央地中海为一广阔的深海区,改称特提斯。板块构造学说提出后,这一海区被称为特提斯洋。一般将古生代的特提斯洋称古特提斯洋或古生代特提斯;而三叠纪后的特提斯洋称新特提斯洋或中生代特提斯。
一些学者根据其研究认为,在中南欧一带存在古特提斯洋,古生代晚期,随着劳亚大陆与冈瓦纳大陆相连接,这一洋区趋于闭合。新特提斯洋位于古特提斯洋以南,分布于现代欧洲南部、非洲北端、小亚细亚和伊朗南部、中国西藏南部、中南半岛西部和印度尼西亚一带,与古太平洋相通,西端可能包括中美洲加勒比地区。
消亡位置
根据资料介绍,在古生代,大陆只分成南北两个原始古陆,中间相隔的是比现在太平洋大得多的特提斯海。特提斯海南边的冈瓦纳大陆,包括如今的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亚南极洲和印度;北边的欧亚大陆,包括如今的欧洲、亚洲北美洲。在二叠纪晚期,到距今6500万年前的始新世晚期,印度板块亚欧板块相撞,导致了剧烈的地壳构造运动,使喜马拉雅地区全部露出海面,特提斯海消亡,宣告了整个高原地区海洋历史的结束。
地质学家们一直在寻找消失的特提斯海与欧亚大陆最后衔接的位置,在以前的数次科考中,科考队到达的地方普遍被认为是特提斯海向欧亚大陆俯冲最后留下的接口,因为这个古特提斯洋残迹自欧洲阿尔卑斯、阿尔巴阡山向东经土耳其伊朗阿富汗,穿过中国藏北与藏东,再急转至川滇西部,然后伸向中南半岛,它的走向与金沙江比较吻合,因此将这个两个大陆缝合得非常狭长的地带称为金沙江缝合带。虽然这仍有待于多方面的考证,但是在这个位置上,科考队发现了许多属于古海洋及大陆板块碰撞情况下产生的许多超常物质。
生物分布
地质学家发现,这一时期以前沉积的地层开始时是一些浅绿色和灰绿色为主的碎屑岩,其间夹有煤层。这表明,那时候气候温暖、湿润,植被繁茂。高大的蕨类、种子蕨苏铁等植物组成了茂密的森林,而森林中则游荡着各种喜暖喜湿的动物。在森林边缘以及森林间的洼地上河流纵横,湖泊和沼泽星罗棋布,水边生活着一些大型的两栖动物、似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中的假鳄类。这样的景观可能一直持续到三叠纪的晚期。到了侏罗纪早期,气候开始发生了变化,干热的气候取代了过去的温湿气候,这可由堆积下来的地层转为了红色地层,其中的化学成分富含钙质胶结以及氧化铁的普遍存在而等到证明。这样的气候当时是普遍的、全球性的。这种气候条件无疑更加适合于完全脱离了水体限制、喜欢热和干旱的爬行动物的发展。恐龙类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开始成为地球上陆地生态环境的统治者的。
大量的化石证明,这个时期恐龙的属种类别还不很多。这些原始的恐龙包括小型的兽脚类、古脚类以及原始的鸟臀类腔骨龙禄丰龙莱索托龙等是它们的代表。这些早期的各类恐龙分别是那些在后来的日子里统治地球1亿多年之久的五花八门的恐龙的先驱,是侏罗纪、白垩纪各类恐龙的祖先。由于发现于这个时期的各个陆块上的恐龙化石非常一致,科学家推测当时的恐龙动物群是世界性的,因此把这个动物群称为环特提斯海恐龙动物群。含相关恐龙化石的地层在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都有发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化石地点有南非的卡鲁盆地和莱索托,美国的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以及德克萨斯州的肯亚特和纽瓦克,还有阿根廷的可拉鲁德、印度的孔塔和中国云南的禄丰盆地
相关争议
地质学中特提斯最初是指劳亚大陆和冈瓦纳大陆之间的海域,随后Suess认为其延展到三叠纪。对特提斯的争议主要存在时空关系的无法确定,在现今青藏高原中亚西欧等陆地区域出现了晚古生代中生代的大范围海相地层,说明地质历史时期出现过海洋,但是由于板块的移动、旋转以及野外露头的不全面,导致对这一地区的认识较为浅薄。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02 23:55
目录
概述
来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