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诵
汉语词语
吟诵,是中华文化中一个古老而优良的传统。自从有了“书”,就有了“读书”。读书的方法有歌、唱、吟、咏、诵、念、哦、叹、哼、呻、讽、背等等,统称为“读”,也就是今天所谓的“吟诵”。
相关概念
古代对于吟诵的概念、说法很多,内涵外延也不完全统一。现在我们对吟诵进行了相对比较规范的定义和分类。
吟诵是吟咏与读诵的合称。“吟咏”指有旋律的读法,“读诵”指没有旋律的读法,合称“吟诵”。
读诵,又分为基础读诵和精细读诵两种。基础读诵是指读准字音、读对读法,字音的高低长短要正确,也就是在平读的基础上分出上中下、长中短来。精细读诵是指在基础读诵之上,对于诗文的细节进行琢磨,对于诗文的思想情感深入体会,精准调整每个字的读法,最后让这首诗的读诵只适合这首诗,成为个性化的读诵,其中既包含着这首诗本身的特点,又包含着自己的理解的个性化。基础读诵和精细读诵的区别,有似于朗读和朗诵的区别。此外,精细读诵如果配乐的话,用于展演,可以称之为配乐精细读诵,就像配乐朗诵一样。
吟咏,又分为基础吟咏和度曲吟咏。基础吟咏是指读准字音、读对读法,依字行腔不倒字,字音的高低长短、旋律的基本框架要正确,也就是在平调的基础上分出上中下、长中短来,在不同高度的平调之间互相串接。度曲吟咏是指在基础吟咏之上,对于诗文的细节进行琢磨,对于诗文的思想情感深入体会,精准调整每个字的读法,最后让这首诗的吟咏只适合这首诗,成为个性化的吟咏,其中既包含着这首诗本身的特点,又包含着自己的理解的个性化。从基础吟咏到度曲吟咏的这个过程,古人称之为“读书”,又叫“涵咏”,从音乐的角度来说就是“度曲”。古人所谓“读书”,并非只读一遍,而是读很多遍,每次读法也不是完全一样,而是每次都有变化,每次都在揣摩思考,逐步贴近作者的原意,最后达到情通作者。正如朱熹所说“大抵观书先需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这就是从基础吟咏到度曲吟咏的过程。此外,如果度曲吟咏配上伴奏,用于展演,可以称之为配乐度曲吟咏,简称“乐吟”。没有配乐的叫“清吟”。
范围界定
吟诵,即汉诗文的传统读法统称,与今天的朗读、朗诵、唱歌的区别,主要有三个:
第一,吟诵大部分是有旋律的。汉语是旋律型声调语言。世界上所有的声调语言的民族,其诗文都是天然可唱的。汉语的诗词文赋也是如此。这些吟诵调是每个地方、每个人都不一样的,甚至同一个人也不是固定的。当然,也可以没有旋律地读诵。
第二,不管有没有旋律,这些各自不同的吟诵又都共同遵守统一的读法规则。读法就是每个字、每句话的长短高低、轻重缓急。读法影响含义,读法错则理解错。古诗文是有全体相对统一固定的读法的,下属不同的文体又有一些各自不同的读法,但是在每一种文体内部,读法是统一的。朗读、朗诵、歌唱是完全按照读者个人的理解来决定读法的,而所谓“诵读”则是一字一拍没有读法的。
第三,吟诵从吐气发声的方法,到思想内容的理解,到神韵气象的表达,都是中华诗教文统的体现。当今的朗诵、唱歌,是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艺术形式。吟诵首先不属于艺术范畴,而是属于教育范畴,是诗教的形式。所以吟诵不是表演,也不是娱乐,而是教育。要么教育自己,要么教育他人。
相关发展
古代的“读”
吟诵,在古代叫做“读”,它是中华文化教育最基本的学习和教学方法,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的基石之一。
古人读书有很多种方式。“歌”和“唱”都是有旋律的。今天,西南地区、山东、河南很多地方的老先生,还是把读书叫做“唱书”,吟诵调称为“唱书歌子”。“诵”和“念”一般指没有旋律的方式,但有时也指有旋律的读法。不管有旋律还是没有旋律,其读法,即每个字的长短高低、轻重缓急,是基本一致的。一般来说,“唱”的声音要更大一些。“吟”和“咏”特指拖长音的读法,不管有没有旋律,只要拖长音去读,都可以叫“吟”或“咏”。一般说来,“吟”的声音更小一些。“哦”和“叹”一般指加衬字、叹词的方式,比如“床前呀~~明月光啊~~我疑是地上霜啊~~”。“哼”和“呻”一般指读给自己听的方式,旁边没有别人。“讽”是先秦的说法,指背诵。后世多用“背”这个概念。
古人读书又有很多种状态。比如朗与默、急与缓、高与低、恬与苦、细与慢、生与熟、密与疏等等。古人说起读书,问问是先说状态,再说方式,这样就有了朗歌、朗唱、朗诵、朗念、朗吟、朗咏、朗哦、朗叹……默歌、默唱、默诵、默念、默吟、默咏、默哦、默叹……朗与默之间还有个“微”,于是有微歌、微唱、微诵、微念、微吟、微咏、微哦、微叹……等等。
古人读书有如此丰富多彩的方式,而这些丰富多彩的方式又有一个统称,叫做“读”。比如朱熹读书法》:“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咏,切己体察。”坐、吟、咏、察,都是读书的具体方法,而统称为“读”。沈德潜说诗晬语》:“诗者以声为用者也,其微妙在抑扬抗坠之间。读者静气按节,密咏恬吟,觉前人声中难写,响外别传之妙,一齐俱出。”“密咏恬吟”的人称为“读者”。当代语言学家吕叔湘《中小学语文教学问题》:“讲到读书,中国的传统是讲读的,特别是古文有一定的念法,一定的腔调。”“念法”和“腔调”都是“读”这个概念的具体形式。
现在我们就是把古代的读法统称“读”这个概念,改名为“吟诵”,所以吟诵的定义是:汉诗文传统的读法统称。
先吟后写
汉诗文,基本上是先吟后写的。所以古代基本上见不到“写诗”这个词,古人一直说“作诗”。文也一样,不说“写文”,而说“作文”,直至今日。今天把“作诗”改叫“写诗”,“作曲”改叫“写歌”,却把“作文”叫做“写作文”,“作文”成了个名词,不合逻辑,不可思议。
还可以看看更早的文献: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 神人以和。——《尚书·舜典
故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礼记·乐记》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毛诗大序》
这里说的都是诗歌的创作过程,诗就是心之声,从头到尾,就是从心志到吟咏的过程,都是声音的创作,根本没有提书写的参与。
唐诗是吟出来的。李白:“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吟”与“作”互文,“吟诗作赋”就是“作诗吟赋”,很明显,诗赋都是“吟”着“作”出来的。。杜甫:“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是指自己作诗;“病减诗仍拙,吟多意有馀”,则说的更清楚。白居易:“我爱霓裳君合知,发于歌咏形于诗。君不见我歌云‘惊破霓裳羽衣曲’,又不见我诗云‘曲爱霓裳未拍时’。”此处明确说《长恨歌》是“歌咏”,又说张籍作诗“日夜秉笔吟,心苦力亦勤。”。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方干:“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崔涂:“朝吟复暮吟,只此望知音。”杜荀鹤: “四海无寸土,一生惟苦吟。” “生应无辍日,死是不吟时。”许棠:“万事不关心,终朝但苦吟。”徐铉:“年少支离奈命何?悲秋怀旧苦吟多。”孟郊:“一生空吟詩,不觉成白头。”这些都是说用吟诵来创作。
所以说,汉诗文首先是声音的作品。在一般情况下,创作完成的时候,还完全停留在口头上。文字只是用来记录下来而已。少数的时候,声音和文字是共同参与创作的,这就是边写边作的情况。这种情况,古代有些专门的词:援笔立成、一挥而就、文不加点等等,都是用来形容天才。只有天才才能做到上来就写,凡人岂能如此?凡人都是先吟咏,反复修改,满意之后,才付之笔墨的。还有个词叫“出口成章”,形容吟咏创作时速度很快。这么快的速度就可以“援笔立成”了,可见当声音和文字同时参与创作时,还是声音在前、文字在后的。
“写”着创作修改,和“吟”着创作修改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吟”时要更多地考虑声音的含意。在口语中,声音本身的含意也许不太突出,音质字义是最主要的,但是“吟”是拉长声音的,一旦声音被拉长,一切就都变了。作者和听者都会关注到、体会着这些“陌生化”的声音,汉诗文声音的意义就被放大、强化了,出现了超逸于字义之外的意义。汉诗文的含意,就变成了文字意义和声音意义两大部分的组合。古代文学理论长期以来过于忽视声音的意义,这就造成了汉诗文的含意难以被完全理解、彻底阐明。古代文学研究今后应该多多关注汉诗文声音的意义。
更重要的是,音韵还是用来表达意义的手段。在创作的时候,诗人拉长声音吟诵,声音本身的特征就被放大。声音是高的还是低的,是强的还是弱的,是长的还是短的,是开的还是闭的,这些都会影响表达的含意。如果与诗人要表达的含意不符,诗人就会改这个声音。他可能是有意识地修改,也可能只是凭感觉,但是无意识不等于无道理。以声音为载体的创作,一定会有一部分含意在音韵之中。
因为古诗文是吟诵着创作出来的,所以最好也吟诵着欣赏、学习和传承。这样,创作和欣赏都遵守同样的读法规矩,才能理解文意,情通古人。不然,很多含意将会丢失,很多理解将不完整。
清代大诗人袁枚说:
文曰作,诗曰吟,可知音节之不可不讲。(《随园诗话》)
桐城派古文大家刘大櫆说:
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然余谓论文而至于字句,则文之能事尽矣。 (《论文偶记》)
但是,声音的特征,也并非在字句上毫无体现,如果明白吟诵的规矩,则可一目了然,所以刘大櫆又说:
盖音节者,神气之迹也;字句者,音节之矩也。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度,以字句度之。 (《论文偶记》)
这个前提,就是要明白吟诵的规矩,明白汉诗文是如何读的,如何作的。
桐城派的另一位大家姚鼐则说:
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诗、古文各要从声音证入,不知声音,总为门外汉耳。(《与陈硕士》)
曾国藩说:
文与文相生而为字,字与字相续而成句,句与句相续而成篇。口所不能达者,文字能曲传之。故文字者,所以代口而传之千百世者也。……所贵乎圣人者,谓其立行与万事万物相交错而曲当乎道,其文字可以教后世也。吾儒所赖以学圣贤者,亦藉此文字以考古圣之行,以究其用心之所在。然则此句与句续,字与字续者,古圣之精神语笑胥寓于此。差若毫厘,谬以千里。辞气之缓急,韵味之厚薄,属文者一不慎,则规模立变,读书者一不慎,则鲁莽无知。
这就是说,圣贤之道虽赖文字以传,然而字与字之间、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是无形的,是千变万化的。这些关系直接影响到含意,影响到对文字背后的精神的理解,是学习者最要注意的。所以,一定要读,而且是按照规矩读,才能把这层关系读出来。文字上是看不出来的。
因为古诗文基本上是先吟后写的,所以我们欣赏和学习的时候,也应该是吟诵的。只有读法正确的吟诵,才能带来感性体会,而且是正确的感性体会,所以要多读。
发展沿革
在古代,吟诵的方法规矩,是以符号的形式直接写在蒙馆学馆的课本上的。此外还有读音、专有名词、写法、评点等多种符号,统一称为“圈点符号”,密密麻麻的印在课本的字里行间。古代的小学生,先要学习诗词文赋经典蒙学的读法。等到学会以后,到了经馆阶段,课本中就把这些符号撤掉了,所以古代成人读的是几乎没有标点符号的书。这套圈点符号,是发源于先秦,成熟于隋唐,定型于两宋,大兴于明清的。中华民国成立之后,其教育部统编的国文教材,仍然延续使用这套符号进行教学。
1928年,蒋介石国民党政府上台,蔡元培任教育部长,其统编国文教材中,取消了圈点符号,代之以西式标点。从此才有了古诗文现在的标点符号,实际上抹杀了古诗文固有的读法系统。比如说韵字不再拖长,而代之以西方语言式的停顿。
1931年,叶圣陶先生和夏丏尊先生相遇,两人创办了《中学生》杂志,开始研讨国文教学法。他们把读法符号从古代的圈点符号中提取出来,再加以简化,这样形成了现代吟诵符号,后来写进了《文心》一书中。
1941年,叶圣陶先生和朱自清先生合作撰写了《精读指导举隅》和《略读指导举隅》。在“前言”中,叶圣陶先生确立了“语文”和“吟诵”两大概念,并且设计了语文课的教学七环节。其中“吟诵”是第五个环节,并且有四个环节里都有吟诵。吟诵成为语文的基本教学法。
1948年,叶圣陶先生、朱自清先生、吕叔湘先生合作撰写了《开明文言读本》,在其“导言”里详细叙述了吟诵教学法。
1950年,叶圣陶先生主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版语文教材的编写工作,在其前言部分,直接推荐《开明文言读本导言》的吟诵教学法为古诗文的基本教学法。
1953年,因为“学苏”思想的影响,古诗文退出了语文教材,关于吟诵的段落也被迫删去。从此古诗文没有了自己的教学法。教古诗文跟教白话文一样教。1956年以后,语文教材一度恢复古诗文,著名的“景山学校实验”也重新引进了吟诵方法并取得了成功,但是后来古诗文再度退出语文教材。1977年以后,语文教材又逐步恢复了古诗文篇目,但是由于编写者已经不了解吟诵了,这次吟诵没有跟着古诗文一起回归语文。
2009年,吟诵的回归终于迎来了希望。中宣部、教育部、国家语委发现并支持了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对吟诵的研究工作,成立了国家语委主管的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吟诵分会,进行传统吟诵的抢救传承和普通话吟诵的研发、推广工作。
2010年,首师大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2019年结项,共采录了1000余名吟诵老先生,整理了数百万字文献,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吟诵的规律,研发了普通话吟诵,并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培训、交流工作。采录工作至今仍在自费进行。
2015年,李克强总理两次对吟诵工作做出重要批示,要求教育部和文化部予以支持。
2016年,吟诵被列入教育部、国家语委“十三五”工作规划:“支持吟诵的抢救、研究和传承工作。”吟诵工作上升为国策。
2017年,教育部教材局支持首师大为统编语文教材配备全套教学资源。
2018年,吟诵被正式列入“中华经典诵读工程”。首师大入选教育部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专门负责“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
2019年,吟诵进入统编语文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020年, 国家语委中华“诵写讲”活动文件明确规定:所有中华经典诵读活动,都可以使用吟诵辅助。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吟诵教学法专业委员会成立,与中国教育电视台联合推出“中华经典吟诵”公益实验项目。
2021年,首师大获得国家语委重点课题“古诗文吟诵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推广”。
主要分类
吟诵可以分为传统吟诵、普通话吟诵、客家话吟诵
传统吟诵
传统吟诵是指我们今天采录和搜集到的老先生们的吟诵。他们基本上是在20世纪三十、四十年代因为各种机缘上了私塾,或者得到了家传而学到的吟诵。他们使用的都是民国时期上溯到清代的当地方言文读语音系统。由于学习时间较短,吟诵的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也不能涵盖所有文体,但是这是传统吟诵最后的、留下的声音了,具有重大的学术和文化价值。这些吟诵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古诗文的声音原貌的遗存,里面有各种地方音乐的因素,而且其中还包含着代代相传的,也有老先生个人的对古诗文作品的理解,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另外,这些传统吟诵对于中国的语言学、音乐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和国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也有重要的材料价值和启示意义。
普通话吟诵
普通话吟诵就是用普通话进行的吟诵。吟诵自古就有雅言的传统,读书都是用文读语音。所以,在今天用普通话吟诵就是在传承吟诵的传统。
普通话吟诵基本上用的是普通话的语音,不仅声母、韵母要符合普通话的语音标准,声调也要使用普通话的声调,否则就叫做“倒字”。吟诵是不允许倒字的。现在某些传统吟诵的学习者,用普通话套传统吟诵的曲调,结果声母韵母虽然是普通话的,但是声调往往不一致,这也不是普通话吟诵。
普通话吟诵的方法与传统吟诵一脉相承,并无二致,只是语音改用了普通话语音。但是,普通话吟诵也有个别的字音发音与普通话的拼音注音不完全一致,叫做“文读语音”。
使用文读语音也是吟诵的传统方法之一。虽然历朝历代的吟诵都是基本使用当代的民族共同语,但是当当代雅言读音严重妨碍了含义的理解时,就会部分地恢复古音,但是只恢复有问题的读音部分,使之恢复模拟的古音,不是读音的全部都恢复。比如:
入声读短。入声字仍然读普通话的读音,只是读短。因为入声字的语音含义大部分来自短促,所以恢复读短就可以体会到基本的语音含义。
协韵从宽。对于韵字的读音发生了重大改变的情况,影响了对诗句情绪的理解,就恢复韵的读音。比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要文读为“xiá”,这是因为这首诗押“麻(a)韵”,表达了开朗的情绪,如果读为“xié”,就失去了这种感觉。但是唐朝也没有“x”这个声母,当时“斜”的声母是s,但是吟诵并不恢复s的读法,因为这个声母在这里对于诗句含义的表达意义不大。所以,“xiá”这个音既不是古音也不是今音,它是一个人造的音,目的是为了体会诗句的含义,为了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不过,这不是普通话的另外一个读音,而是属于语用现象。就像普通话的三声变调一样,在标记拼音的时候,“斜”字仍然标记为“xié”,但是在注释中可以注明,在实际读的时候,应该读为“xiá”。
此外,文读语音还有破读从传、格律读准等情况。
自从有了普通话,就有了普通话吟诵的尝试。叶嘉莹陈炳铮张本义、陈少松、陆襄、戴学忱等很多老吟诵家都曾经做过普通话吟诵。2009年,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接受了中宣部、国家语委的任务,成立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吟诵分会,主要工作是“传承传统吟诵、推广普通话吟诵”,开始成体系地、规范地进行普通话吟诵的研发。
如今,普通话吟诵已经有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方法规范,出版了一系列的理论书籍和普及读物、教材教参等。基本的中华经典、蒙学、诗词文赋名篇,都已经有了普通话吟诵录音、图谱、伴奏、鉴赏、课件和微课等一系列的教学资源。许多吟诵在中央电视台和各大媒体播出,在大中小学广为流传,成为一种既传统又崭新的艺术形式
全国大批大中小学幼儿园的教师在实践吟诵教学方法,上千万的大中小学生接触到了吟诵,其中很多学生开始学习吟诵,运用这种方法来学习古诗文,效果显著。在不久的未来,吟诵一定能够正式回归课堂,成为学习古诗文和创作诗词的必备手段。
客家话吟诵
按照首都师范大学“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课题组调研分类,把客家话传统吟诵列为中华吟诵三大类之一。
吟诵自先秦以来,已有二千多年历史,随着汉人南迁,形成客家话吟诵。用客家话吟古诗特别能表达原作韵味,因为客家话保留了汉语古音,特别是入声
依字行腔
客家话吟诵严格依字行腔,不但把每个字读音准确,而且含义要表达清楚。歌唱则不同,可以倒字,即依歌曲旋律音程的走向,字的声调可能相异:声调向上的字往下唱,或声调向下的字往上唱,字依腔行了。例如,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电影插曲《四季歌》词“春季到来柳满窗……”,吟诵为“春季、到来——柳满、窗——”,依字行腔,诵读得字正腔圆。但歌唱则不同,字依腔行,根据曲的音调节奏把“季”“来”“满”分别唱成“叽”“赖”“曼”了。 [1]
仄声短促平声拉长
客家话保留了古汉语的入声。所以,客家话有六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入、阳入。吟诵时,仄声字(包括上声、去声、阴入、阳入)要短促;平声字(阴平、阳平)要长亮宽阔,韵脚甚至要拖长升降。如上例中的“来”“窗”。
依义行调
所谓依义行调,就是按照诗词的含义来安排吟诵的声调情绪,轻重缓急,喜怒哀乐,即根据情绪和事情的好坏大小来说话。
例如,李白《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是李白被流放夜郎途中,到达白帝城遇赦时创作的。他心情非常愉快,诗写得流畅飘逸,自然天成。所以吟诵要用悠扬、轻快的语调,把其含义演绎完整。
区别于朗诵
与朗诵不同,朗诵用语音说给别人听,只有节奏,没有旋律,是公开场合的表演;吟诵则用乐音给自己读,有节奏,也有旋律,是自我的学习、欣赏。
无固定曲调
没有固定曲调,其基调适用于所有诗文。吟诵是读给自己听,是艺术化的读书,是生活艺术;歌曲是一词配一曲,唱给别人听的,是生活中的娱乐或欣赏,是表演艺术
吟诵方法
吟诵是关于字音的高低长短、轻重缓急的定性不定量的读法系统,而且有音乐性,是言外之意的主要载体。读法承载着意义。因而吟诵的关键是代代相传的读法规矩,也就是吟诵的方法。
吟诵的规矩是由汉语的特点自然而形成的,更重要的是这些规矩是有涵义的,它直接影响到对诗文的理解和传承。
判断标准
判断是否是吟诵的标准就是读法。符合吟诵读法的就是吟诵,否则无论有无旋律、有无伴奏、动听与否、用什么语音,都不是吟诵。这些读法,也就是吟诵的方法。
所有的古诗文都遵循的读法有:
依字行腔、依义行调、入短韵长、文读语音、腔音唱法。
依字行腔,就是吟诵时要读准字音,每个字的声音走向要与声调方向相符,不能倒字。
依义行调,就是吟诵时每个字、每句话的高低长短,要按照文意来安排。具体的方法分为字读法、句读法和篇读法(文气)三个层次。字读法的口诀:长是延展、高是强调、短是决绝、低是感慨、快是气势、慢是回味、轻是温柔、重是明确、中是陈述等。句读法主要是根据句型(疑问句感叹句陈述句等)判断句子读法的高低快慢。篇读法主要是根据文意关系,判断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读法关系。
入短韵长,就是入声字要读短,韵字要拖长。入声是古代的一个短促的声调,普通话里没有了。入声字往往表达了快速或者决绝的情绪,对于理解诗意非常重要,因此要按照普通话的语音读得短一些来体会。吟诵教材里对入声字都是标记出来的。朱立侠著有《入声字辨别法大全》。吟诵培训会教大家如何简单地辨认入声字。
文读语音,就是普通话吟诵一般是用普通话语音的,但是在普通话语音严重妨碍了含义表达的时候,可能会恢复部分古音。比如前面说的入声字读短,就是为了表达出入声字的情绪,而保持普通话的读音,只是读法上变短,这个短促的特征就是入声字的古代语音特征之一。
腔音唱法,就是吟诵时使用的唱法,是中华传统的唱法,包括发音是以橄榄型为主的,音高、音强、音质都处在不停地变化之中,音型尤其是尾腔表达着丰富的含义,发音方式需要靠前咬字,身体摇曳以辅助发音等等。
以上五个规矩是所有的汉诗文的吟诵都遵守的。这些规矩是与汉诗文紧密一体的。没有了这些规矩,汉诗文就变成了纯文字,不再是传统的声音-文字一体化的汉诗文了。
读法规矩
然后就是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读法规矩。这些规矩与特定文体也是紧密一体的。没有了这些规矩,那种文体也就变成了纯文字的结构。不按照规矩去读,它的声音实际上就与它的文字结构形成了矛盾,这种文体就变质了。这些规矩比较重要的有:
平长仄短、平低仄高、对称旋律;
这是近体诗词文赋的读法规矩。
平长仄短,就是偶位平声字(一声和二声的字)和韵字要拖长,其他的字读短。
平低仄高,就是偶位平声字(一声和二声的字)要读低,偶位仄声字(三声和四声的字)要读高,奇位字跟后面的偶位字一起高或者一起低。
对称旋律,就是近体诗吟咏时,句和句的旋律框架一般呈现对称状态
模进旋律:
这是古体诗词文赋的读法传统。
模进旋律,就是古体诗吟咏的时候,旋律框架一般呈现模进状态,也就是整体推高或者降低的情况。也许这条算不上规矩,个人可以在短诗的旋律上有比较大的创造性,但是一般说来,长诗如果不模进,实际上很难吟诵。
虚实重长;
这是文赋的读法规矩。
虚实重长,就是古文吟诵的时候,讲究实字、虚字、入声字的区分,讲究短、平、重、长四种读法。一般说来,虚字多重读,实字多平读。实字中的逻辑重音字也要重读。重中之重就要长读。比如很多语气词和句末的重读字。这是古文的字读法。古文还有句读法,即古人所谓“文气”,即句句关系、段段关系。抓住文气,体会文气,才能真正明白古文的言外之意。
此外,不同的文体还有一些小的读法规矩,比如文赋,散句缓读,排比疾读。各种文体,比如四言诗楚辞体、乐府、歌行、词、曲等等,还各有规矩,比如歌行的均匀四拍,词牌的旋律结构等等。
读法含义
吟诵的方法,即古诗文的读法,对于古诗文的含义有重大的影响。也就是说,吟诵给了我们声音的解码钥匙,打开了通向诗意深层的大门。
既然古诗文是声音的艺术,声音的高低长短就承载着意义,而古诗文的读法有规矩的,是自古以来就有符号记录的。所以,吟诵破解了或者说是重现了古诗文的声音的意义。
学习古诗文的时候,首先要关注它的韵。韵的最大的分类是开口韵与闭口韵韵腹是aoe的是开口韵,iuü的是闭口韵。入声字都应该看成是闭口韵的。对此徐健顺总结了一个口诀:
开是开朗,闭是收敛。
比如《夜雨寄北》《相思》《游子吟》都是闭口的韵,《山行》《出塞》《哥舒歌》都是开口的韵,因为情绪是收和放的区别。《观沧海》只看表面文字,是那么雄壮的气势,可是用的韵是i,还是上声的,细小亲密。所以这首诗是思索,是悟道,不是一味的豪迈。《静夜思》只看表面文字,是那么的忧郁,可是用的韵是ang。它的创意来源于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那首诗就是押i韵,可是李白却押了开口度最大的ang,开阔向上。所以这首诗首先是遥远、孤独、苍茫,而不仅仅是忧郁。
换韵就是换情绪,以此来看古诗的分段和诗思结构最为清楚。《木兰辞》由入声韵开场,压抑痛苦;然后是雄壮的庚韵,下定决心,慷慨激昂;然后是尤韵,忧愁绵长;然后是微韵,飘荡稀薄;然后是阳韵,得胜回乡;最后是支韵,细腻细致,是仔细分辨的感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开场是肴豪韵,大声呼叫的感觉;然后转入声韵,全是痛苦叹息;然后转删韵,大开口而低收,又开阔又稳重,所以是风雨不动安如山;最后又转入声韵,这次不是痛苦叹息了,而是发誓,决绝坚定。
所以押韵给了我们最明显的结构线索。关注韵,就像给古诗照X光一样。
读法更有意义。关于读法,也有一个口诀:
长是延展,高是强调。
这是最基本的读法口诀,也就是读法与含义的关系口诀。此外还有短是决绝,低是感慨,快是气势,慢是回味等。但是最重要的是长是延展、高是强调。抓住这两点,就抓住了读法的关键,古诗文的大义就显露出来了。
怎样运用这个方法呢?就是碰到拖长的字,就考虑这个字的含义延展了。怎样延展?延展有三种情况:时间、空间、思绪。比如“君问归期未有期”,两个“期”拖长,这就是时间的延展,遥遥无期;“巴山”拖长,就是空间的延展,巴山太大了;“秋”拖长,就是思绪的延展,回味这个“秋”字,就会明白这个意象的意思是回家。秋季是回家的季节。
强调的分析方法,可以借助逻辑学,A不是非A。遇到强调的地方,就要考虑为什么要强调这个呢?一定是因为它不是那个。把“非A”是什么想明白就行了。比如“共剪”读高,强调“共剪”,也就是强调“不是不共剪”,那么“不共剪”是什么情况?就是分离的情况,所以强调“共剪”就是强调不是不在一起,也就是强调“在一起”。“却话”读高,强调“却话”,也就是强调“不是不却话”,那么“不却话”又是什么?就是当下,还没有成为话题的时候,所以强调“却话”就是强调摆脱现状。
以杜甫的《绝句》为例。
第一句,“两个”读高,强调的是“两个”而不是“黄鹂”。强调“两个”是什么意思?就是强调“不是不是两个”。“不是两个”那是几个?就是一个或者多个。这又是什么意思?很简单,一个就是太孤单,多个就是太闹。“两个”就是正正好,成双成对。所以强调“两个”就是强调幸福美满。“鹂”拖长,这就是黄鹂的鸣叫声,它叫起来就是“哩哩哩哩哩哩”的,这是时间的延展。“鸣翠柳”读高,强调“不是不翠的柳”,“不翠的柳”就是枯黄的柳,也就是强调“不是枯柳”,所以是强调生机盎然。
第二句,“行”拖长,就是白鹭很多的意思。“白鹭”读高,就是强调是“白鹭”,“不是不是白鹭”,“不是白鹭”就是白鹤、白鸥等别的鸟了。白鹭这个意象的意思是富裕安详。因为白鹭是水鸟,常在水田旁边栖息。有水田的地方,就是鱼米之乡,所以白鹭一出现,往往就是生活富裕安详的意思,比如“西塞山前白鹭飞”,所以“桃花流水鳜鱼肥”。“青天”拖长,所以天很大,很蓝,那一天没有云彩,晴空万里。这也是一个意象,意思是一切都好。
第三句,“含”拖长,说明西岭在窗子的画面中很小,距离很远,这是空间的延展。“西岭”读高,强调“西岭”,也就是强调“不是不是西岭”,“不是西岭”就是“北岭”,因为在成都,可以遥望看见西岭和北岭,但是西岭和北岭不同。北岭就是剑门关那边,西岭却是横断山脉,山那边是吐蕃。唐朝跟吐蕃一直在打仗,当时刚刚停下来。所以强调“西岭”就是强调战争。“秋”拖长,就是千秋很长的意思。“千秋”也是一个意象。自从孔子作《春秋》,“千秋”就是指历史,而“千年”是指时间。这里说的是历史,在历史上,吐蕃和中原王朝一直在争斗。“雪”读高,强调“雪”,“雪”这个意象是覆盖的意思,掩埋。什么都掩埋在历史中了。强调“雪”就是强调战争结束了。这是杜诗的一个特点,经常在平常的闲适中想起国家民族身世,这就是家国情怀
第四句,“门泊”读高,就是强调“不是门不能泊”,“门不能泊”是怎么回事?就是船来不了。为什么来不了?因为战争,交通阻断了。现在战争结束了,船可以过来了。“吴”拖长,可感到东吴之远。“万里”读高,强调路程之远。“万里”这个意象,是非常遥远、人力难及的意思。“船”拖长,就是船从很远的地方来的感觉。
这首诗的诗思结构至此就非常清楚了:天气这样好,万物都美好,战争结束了,我要回家了。起承转合的结构也很清楚。
这首诗作于杜甫后期草堂。在此前一年,他还在外漂泊时,安史之乱结束了,他作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中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洛阳。”当时就定了第二年春天回家的打算,还定了路线,即从长江走,穿过三峡,由荆州上岸,北上经过荆门、襄阳、南阳到洛阳。作《绝句》的时候,正是第二年春天,他回到了成都草堂,准备出发。只是他已经不在蜀北而在成都了,所以就没有必要穿巴峡了,而是由重庆登船进长江。后来他也果然是循着这条路线走的,只是可惜最终也没有回到家乡,而是死在了路上。
吟诵给理解诗歌提供了声音的意义。打开了声音的大门,就可以继续深入了,结合意象、主题、知人论世,就可以理解诗意了。没有声音,没有声音的分析和感受,永远只能徘徊于字面,无法理解诗的言外之意,对于诗永远是“门外汉”了。
除了押韵和格律,吟诵还揭示了声调组合、声母以及不同文体的声音的含义,及其对于古诗文含义的深刻影响。
吟诵教学法
吟诵教学法,指的是在当代学校中使用普通话吟诵的教学方法。使用吟诵进行教学,无论教的对象和内容是什么,都是吟诵教学。吟诵教学的方法就是吟诵教学法。
吟诵本身就是一个学习过程。古人总是反复吟诵很多遍,但是每一遍都不一样,都在根据资料、讨论和独立思考进行调整,反复琢磨作者的情态心境,并非重复诵读。所以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这个过程就是今天语文课的教学过程,只不过古人是用声音为载体而已。
吟诵本来是古诗文教学的基本教学法,是贯穿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但是今天面对师生普遍不会吟诵、甚至不甚了解吟诵的情况,要从零做起,循序渐进。
吟诵教学法分为零基础、基本、整体、创作四种教学法。零基础吟诵教学法是所有吟诵教学都应该经历的阶段。基本吟诵教学法是大多数老师长期使用的主要的教学方法。整体吟诵教学法是骨干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创作吟诵教学法是个别带社团、教才艺课的老师使用的教学方法。
吟诵教学法可以有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类型、不同的特点,但总之是使用了吟诵的方法。吟诵教学法应该是古诗文教学的基本方法,并且也是一种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方法。
目前,有很多学者和教师获得了各种国家、省部级和市级吟诵教学课题,有大量的吟诵教学法成果问世。每年都有很多博硕士论文取吟诵教学法为研究对象,有很多吟诵教学法方面的著作、论文、校本教材等出版发表。
白话诗文吟诵
叶圣陶先生在设计语文课的时候,并没有把吟诵作为古诗文的独有教学方法,而是把吟诵放在了整个语文教学的层面上来设计,提出:白话诗文也要吟诵。
叶圣陶先生在《文心》中设计了一套白话诗文的吟诵符号,后来在《精读指导举隅》直至其主持新中国第一版语文教材的编写工作,都是把吟诵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的。语文的每节课,都是从吟诵出发进行教学又反复回到吟诵内化理解的过程。叶圣陶先生要求小学生从开始学习语文,就要在书上画出吟诵符号,掌握每句话的高低长短,要抑扬顿挫地读课文,形成汉语书面语的语感,这是语文的基本素养
现在的语文课,往往是一字一顿地均匀地平读,叶圣陶先生称之为“宣读”,这是为了识字的需要。但是宣读之后,就要吟诵。吟诵才是真正地读课文。现在的语文书上往往要求带感情地朗读课文,但却没有指出带感情地朗读具体方法是什么。吟诵对于字音的高低长短、句子的轻重缓急的判断,自有一套口诀方法。这样抑扬顿挫地读起来,才能真正读出课文的思想感情。这些方法对于朗读朗诵也至关重要。
除了读法,白话诗歌还可以用吟诵的方法歌唱,形成一种新的现代音乐形式。徐健顺发起了白话诗歌吟诵活动,创编了《乡愁》《再别康桥》《走吧》《雨巷》《欢乐》《沁园春·精灵脚丫》等一系列的白话诗歌吟诵作品,带动了全国很多老师和学生创编白话吟诵。2015年第三届“中华吟诵周”设立了“白话诗歌吟诵”专场演出。这项活动也引起了音乐教育界和流行歌曲界的重视。越来越多的音乐家和歌手开始参与这项活动。音乐创编也是中小学音乐课的课标,但是用西方音乐的方法很难做到。吟诵却可以从幼儿园开始就教学生做音乐创编,效果显著。因此,白话诗歌吟诵也成为音乐课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吟诵谱
学习吟诵,一定要学会使用吟诵谱。吟诵谱又分为文字谱、符号谱、声调谱、唱腔谱和文气谱,其共同特点是腔、调分记,一目了然。
1. 文字谱:以文字的高低长短排列表示吟诵的乐音关系,这个关系是定性不定量的。
2. 符号谱:是以平仄等吟诵符号来标记读法的,这个读法也是定性不定量的。
这套符号的发明者是叶圣陶先生和夏丏尊先生,由于当时是竖排版的,今天使用不方便,因此由首师大吟诵工作团队徐健顺、朱立侠等改编为横排符号。这套符号在改编时考虑到了现在键盘打字的方便性,也参考了古代的读法符号,可以直接打出来,不需要插入符号,而且涵盖诗词文赋各种文体,横排竖排都可使用。一共只有十个,简单易用。
仄声字用(∣),入声字用(!),这样既体现出了入声也是仄声的一种,又表达出了入声短促的特征。一三五字的平声字用短横(-),二四六字的平声字用中横(——),韵字用长横(———)。这样,符号的长短表示读音的长短,符号的上沿表示读音的高低。入短韵长、平长仄短、平高仄低等近体诗吟诵的基本规则就大致体现出来了。吟诵起来就很方便。读者一眼就可以看出,“依”字短而“山”字长,“山”字低而“尽”字高,“白日”两字又高又短又重。
这样,近体诗只用三个符号,就可以表达出长短、高低、轻重三个读法性质。对于初学者来说,有这三个符号就基本可以正确地吟诵了。
仄韵的通押现象。古文还有长读(~)、重读(· )符号,一共是八种符号。
吟诵符号,又叫吟诵格律谱,是吟诵谱的一种,主要用来标记格律、入声字、韵字的读法。
3. 声调谱:以声调符号来表示唱法,每个字的唱法都是其声调走向,字和字之间有高低长短关系,即可以体现出调。这个谱也是定性不定量的,但是如果把高低关系放进音律线中,也可以形成有绝对音高的乐谱。另外,声调谱可用直线表示声调,用曲线表示尾腔。
4. 唱腔谱:以传统的腔音方式进行歌唱的示意谱,也可以是定性不定量的,也可以是具体到绝对音高的。
5. 文气谱:主要用于古文,标记字与字、句与句之间的高低、长短、快慢关系,即古人所谓“文气”的主体。
价值意义
学术价值
吟诵的研究,不仅对于吟诵本身的传承和发展非常重要,而且,由于吟诵是几乎一个未经西方理论染指过的文化领域,所以它对于我们了解古代文化的真相也非常重要,由此对于语言学、音乐学古代文学、教育学、历史学、国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对于语言学来说,吟诵揭示了语音的意义。按照西方语言学之父索绪尔的“任意性原则”,语音是任意的,与语义没有关系。但是,中国的传统音韵学训诂学却坚持“声训”的传统,一直认为语音与语义有密切的关系。尽管索绪尔说其理论只适用于拼音文字的语言,但是中国现代语言学却全面引进西方语言学理论解释汉语,造成了对汉语语音语义关系的漠视甚至否定。吟诵的研究,揭示了不同的韵、不同的声调、甚至不同的声母对于古诗文含义的不同作用,为研究汉语语音与语义的关系奠定了基础。徐健顺著有《汉语音义表》,可视为这方面研究的初步成果。
对于音乐学来说,吟诵也是揭示汉语音乐词曲关系的主要材料。中国现代音乐几乎是全面引进西方音乐,甚至在记录、研究、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的时候,也使用西方的记谱法分析法,作曲、演唱也使用西方音乐方法,结果对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造成了全局性破坏。吟诵揭示了依字行腔、依义行调的汉语传统作曲法,可以实现人人都可编曲、人人即兴编曲,而这正是古代中国人民音乐生活的原貌。吟诵界所使用的腔、调分记的记谱法,是真正适合汉语这种声调语言的记谱法,由此才有可能实现汉语音乐的深入研究和传承发展。只有恢复对吟诵的学习,传统音乐的传承发展才有方法有模式,中国音乐才能走出自己的道路。
此外,徐健顺通过大量的文献和实物研究,提出了上古音乐的旋律生成模式,即“四声对五音”的方法,由此可以解释上古为什么没有乐谱的问题,乃至后世的很多音乐发展问题。用“四声对五音”模拟恢复的上古音乐,如《诗经》音乐等,既让人们感受到了上古音乐的基本风貌,又可以对重章叠句、回环反复和押尾韵等上古诗歌现象的学理豁然开朗。
吟诵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至关重要。中国古代文学学科一直把研究重点放在文学史的研究上,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比较忽略,因为鉴赏方法也来自西方文论,基于白话翻译,没有多少学术内涵。吟诵揭示了古诗文声音的意义,包括文体、押韵、入声、格律、声母、声调组合、词牌旋律框架等各个方面对于古诗文含义的影响,从而打通了古诗文鉴赏的途径,让古诗文的鉴赏回归到中华诗教文统的正路上。以上理论研究成果,请参照徐健顺《吟诵概论》《古诗文开门》。
吟诵又是中华经典的学习方法。吟诵的教学方法、步骤,对于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叶圣陶先生说:
“原来国文和英文一样,是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从前人读书,多数不注重内容与理法的讨究,单在吟诵上用工夫,这自然不是好办法。现在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的讨究上比从前注重多了;可是学生吟诵的工夫太少,多数只是看看而已。这又是偏向了一面,丢开了一面。惟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全而不偏。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精读指导举隅》)
吟诵对于国学研究也有重要的价值。吟诵揭示了诗词文赋的创作目的乃是修身,不是艺术,而是属于教育的范畴。古代的大学包括经、史、子、文,文指诗词文赋,是把经史子的思想落实到自身的重要途径。诗词文赋不属于艺,跟琴棋书画不是一个范畴。诗词文赋是古代儒士的必修功课,是完成大学的必由之径,是日常生活的基本方式,是儒士每天修身反省、感悟天道的主要方式。古代诗教文统的核心理论著作是刘勰的《文心雕龙》。今天的国学研究往往把诗词文赋放在艺术的范畴内,而很多诗人又把诗词文赋与国学割裂开,这些看法都是有问题的。吟诵证明了古代文人的诗词文赋创作的首要目的是自我教育,是修身养性,是闻道励志。
教育价值
吟诵,是自古以来学习中华经典和诗词文赋的基本方法,今天它仍然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在今天的大中小学,学习古诗文基本上没有方法,跟学习白话文是基本一样的。古诗文教学的基础是所谓的白话翻译,先把古诗文翻译成白话文,然后就按照白话文的方式进行教学和学习了。这样是很难理解古诗文的言外之意,也很难真正掌握古诗文的。
吟诵的复兴,其意义在于找回了中华经典传承的方式,也就找回了古诗文教学的固有的方法。
吟诵对于当代教育的重要价值如下:
1. 激发兴趣
吟诵恢复了汉诗文本来的美丽的声音形式,使得学生们重新喜爱上了古诗文。
2. 加强记忆
吟诵有旋律和节奏,首先很好听,并且吟诵包涵了对诗文的理解,按照诗文的声韵规律进行,因而形成了高记忆率和低遗忘率的结合。
3. 即兴创编
吟诵的基本规矩是依字行腔、依义行调,也就是即兴编唱自己的歌。吟诵首先能够让我们回到中华文化的传统,即兴编唱自己的歌,自然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吟诵是汉语音乐的创作方法。汉语音乐的旋律是从语言里来的。所以吟诵在音乐课上,会教授和鼓励学生们自己创编音乐。这是中华音乐走出自己的道路的根本关键。
4. 正音识字
汉字是音形义一体的意象整体,与西方拼音文字理性的学习不同,汉语的识字是感性的活动。吟诵正是按照汉语汉字的规律去识字,是识字正音的科学方法,吟诵识字的有效性已经有实验证明了。
吟诵是汉诗文的传统读法,而读法对含义是有影响的,读法中承载着意义,读错就会理解错,因而是正确理解古诗文含义的基础之一。由此出发,可以回到中华诗教文统,脱离西方文论的藩篱,对古诗文进行深度、全面的解读鉴赏。徐健顺老师总结其为“一向九维”古诗文鉴赏方法,推出了“古诗文声义通解”系列课程。
6. 开启创作
因为汉诗文本来就是吟诵着创作、吟诵着传承的,所以以吟诵的方式学习,就是以汉诗文固有的方式学习。如此一来,今天古诗文学习的很多难题就迎刃而解。比如古诗文的语感文体、语法问题,尤其是音韵和格律的问题,都变得有趣而简单。会吟诵就很容易学会创作,可以终生作诗,把作诗修身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之一。
吟诵有助于心理和智力治疗,譬如自闭症、多动症孤独症脑瘫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等等;另外吟诵也可以对生理方面有养生和治疗的作用;吟诵还是身体的活动,是一种自然的舞蹈,对于预防颈椎、腰椎等疾病显然能起点作用。让眼睛的水晶体保持弹性,读书的时候适当地动起来,预防近视
8. 涵养气质
吟诵是中华文化精神传承和人格培养的途径之一。道理的讲解属于理性的成面,而内在气质的涵养则需要外在形式来感化。吟诵属于读书的形式,它与人生态度的熏陶培养有关。吟诵时不只是要明白道理,更要体味圣贤的语气、神态、表情,进而体悟圣贤的精神、境界、气象,要化身为圣贤,所以是要“玩味”的,所以其目的是“涵养气质”。
传承保护
抢救采录
我们把现存的老先生们的吟诵称之为“传统吟诵”,或者“方言文读吟诵”。
传统吟诵都是使用当地的方言文读语音系统的,不是方言土语,而是方言中的雅言,可以理解为近现代时期当地的官话
目前全国和海外仅存的会吟诵的老先生,应该在数千人的规模。他们的年龄一般都在90岁以上。他们分散在各地民间,其中有文化名人,也有退休工人、农民。他们读过私塾,或者有家传,所以会吟诵。读私塾的时长一般都是数年,甚至有不足一年的。采录到读私塾最长的一位老先生是湖南益阳的百岁老人,读过15年私塾。这个文化程度在古代基本相当于童生,还未到秀才。因为现存的老先生都是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读的私塾,那个时代已经没有完整的私塾了。
首都师范大学徐健顺吟诵工作团队自2004年开始搜集吟诵、采录老先生,并发动和培训了全国很多志愿者共同参与抢救性采录吟诵的工作。2010年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赵敏俐教授)。2016年结项。迄今为止,共采录和搜集了1100多位老先生的吟诵音视频和相关资料。2021年,在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下,由现代出版社出版了其中400位老先生的采访文字实录《中华吟诵田野调查研究》。更多的采访实录和音视频将于今后陆续出版。
目前全国各省除个别边远省区之外,几乎都有会吟诵的老先生。海外也有一些会吟诵的华人,比如在马来西亚越南等。韩国和日本也有汉诗文吟诵的传承。中国台湾也有很多吟诵的传承。吟诵是可以把汉文化圈团结在一起的一项文化活动。曾经举行过三届的“中华吟诵周”就是韩国、日本、台湾和东南亚欧美多地区爱好中华文化人士的盛会。
目前采录得到的吟诵,其水平参差不齐。一般来说,文化程度较高的老先生其吟诵也相对更规范。但由于大多数老先生的私塾学习时间较短,所以吟诵大多数以蒙学、近体诗为主。古体诗、古文、骈文、八股文的吟诵相对较少。但是现存的吟诵还是能够为我们勾勒出古代汉诗文吟诵的概貌。
采录老先生的吟诵,不仅让我们听到传统的声音,感受传统吟诵的韵味,而且很多传统吟诵所透露出的作品理解,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老先生面对面,也可以感受到传统文人的那种温柔敦厚又刚正不阿的气象,对于采录人员来说是难得的受教育机会
传统吟诵亟待抢救!现存的老先生们的吟诵,是我们能够直接听到的古诗文的最后声音了!而且每天都在消逝!采录吟诵是一项专业的学术活动,需要遵守《中华吟诵采录规范》的要求,由3人小组配合进行。但是目前采录缺乏经费支持,只能依靠志愿者的热情和自费进行。
政策扶持
吟诵工作一直是在政府政策的指导下进行的。与吟诵相关的政策有:
200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在社会教育中,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
2008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国家语委等六部委联合发起“中华经典诵读”活动。2009年,国家语委“中华诵”活动正式引进吟诵。2010年,首都师范大学赵敏俐教授和南开大学叶嘉莹教授获得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2010年,国家语委主管的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成立吟诵分会。
2015年,李克强总理两次对吟诵工作做出重要批示,指出:“叶嘉莹等老先生身体力行推动中国古典诗歌吟诵活动令人感动。这有益于延续中华文化传统,让人们,尤其是后来人在了解国故的过程中,体会中华文化的精髓,以弘扬我民族文化的优秀元素。请教育部、文化部予以必要支持。请教育部并送首师大的同志们,相关部门要支持做好吟诵工作,使中华经典为更多人,特别是青少年所熟知、所喜爱。”
2016年,吟诵被列入教育部、国家语委“十三五”工作规划:“支持吟诵的抢救、研究和传承工作。”吟诵工作上升为国策。
2017年,教育部教材局专门出函,支持首都师范大学为统编语文教材配备全套教学资源
2018年,吟诵被正式列入国家语委《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首都师范大学和上海大学入选教育部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专门负责“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
2019年,吟诵进入统编语文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020年, 国家语委中华“诵写讲”活动文件明确规定:所有中华经典诵读活动,都可以使用吟诵辅助。2021年延续此政策。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吟诵教学法专业委员会成立,与中国教育电视台联合推出“中华经典吟诵”公益实验项目。
2021年,首师大获得国家语委重点课题“古诗文吟诵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推广”。首师大获得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吟诵也是其工作任务之一。首都师范大学向40多所开设吟诵课程的高校颁发了“吟诵实验高校”的牌匾。
吟诵工作
吟诵工作一直是在政府政策的指导下进行,同时在民间有大量的志愿者在艰苦努力宣传推广吟诵。
吟诵的工作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吟诵采录。目前仍有一些吟诵老人散落民间,未经采录。每位老人的吟诵都弥足珍贵,是世间绝响,很有可能是那个地区传承了几千年的读书声的活态材料。但是采录缺乏经费,目前是以首师大工作团队组织各地志愿者的方式坚持进行。
2. 吟诵研究。吟诵的学术研究尚未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吟诵本身的研究需要更多学者的介入,以便从各个角度深入学理。吟诵对于音韵学、音乐学、古代文学、历史学、教育学、国学的基础理论的发展更具有启发意义,尤其有待有识之士开掘。目前吟诵研究主要以首都师范大学团队为核心展开,尤其是徐健顺做出了比较重要的贡献。
3. 吟诵教学。古诗文一向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而部编语文教材大幅提高了古诗文的篇目数量。吟诵教学法正是中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的突破之道。目前首师大开展的“中华经典吟诵”实验区、校项目,正在全国中小学推广展开。同时,有近百所高校也开展了吟诵教学,开设了吟诵课程,培养会吟诵的大学生、研究生,并且在首师大的组织下编写了统一的教材《高等院校普通话吟诵教程》。
4. 吟诵艺术。吟诵的方法中依字行腔、依义行调、腔音唱法等,也是整个汉族传统音乐的基本方法。因此吟诵艺术有三个方向,一个是普通话吟诵的艺术规范、特色的确立,使其成为一门古老而崭新的艺术种类。目前吟诵专委会已经推出吟诵艺术等级考试标准。一个是用吟诵的方式去传承汉族传统的戏曲、曲艺、民歌,将会使之焕发新的风采。一个是用吟诵的方式去研发创作白话歌曲,使中国流行音乐回到传统文化的轨道上。此外,古琴吟诵,即用古琴为自己的吟诵即兴伴奏,也是一项古老的技艺,正在普通话吟诵艺术中得到发扬光大。
5. 吟诵交流。吟诵是汉文化圈的共同文化遗产。在海外很多地区,汉诗文吟诵都流传不绝。因此,吟诵不仅是海外华人的凝聚力量,也是日本、韩国和很多东南亚国家对汉文化认同的一种方式。吟诵的文化交流活动对于促进汉文化圈国家人民的友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6. 吟诵推广。吟诵的社会认知度低是吟诵推广的最大障碍。很多人都不知道吟诵的存在,以为自古以来汉诗文就是朗诵或者诵读的。所以,吟诵的宣传和推广特别重要。现在,全国各地成立了百余家吟诵学会,大中小学有上万所学校开展了吟诵教学活动,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新华网中国网等大媒体不断报道和播出吟诵。广东蓝态传统文化基金会还成立了“中华吟诵公益基金”以支持这些活动。
相关资料
相关著述
吟诵的公益资源,分为文献、网络资源、培训、活动、基金等几个方面。
吟诵的古代文献比较分散,没有专门论述吟诵的书籍。首都师范大学吟诵工作团队于2018年在中华书局出版了《吟诵古代文献汇编(第一辑)》和《吟诵现代文献汇编(第一辑)》,是目前最系统的文献材料。但是还有很多材料未能收录,今后还会陆续编辑出版。
民国时期,对吟诵研究最着力者是叶圣陶先生。其著作《文心》《精读指导举隅》《开明文言读本》都有专章论述吟诵。此外,朱自清、夏丏尊、吕叔湘、赵元任等学者也各有著述。其中赵元任先生从音乐角度对吟诵的多篇论文尤为重要。
20世纪80年代以后,关于吟诵的研究不绝如缕。陈少松教授的《古诗词文吟诵研究》多次修订再版,叶嘉莹、华钟彦、秦德祥、张本义、陆襄、华锋等人也都有著述发表。台湾地区的王更生、潘丽珠、王伟勇、邱燮友陈新雄等教授也不断地研究总结和推广吟诵,尤其是李炳南先生著有《吟诵常则》,对台湾吟诵的发展影响深远。
首都师范大学吟诵工作团队自2004年开始吟诵采录和研究工作,从此吟诵局面焕然一新。2010年赵敏俐教授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2018年结项,建设了“中华吟诵资料库”,共收录了1100多位老先生的吟诵音视频,还有大量的吟诵文献、照片和文物。2021年,其中的400位老先生的采访实录《中华吟诵田野调查研究》(11册,赵敏俐主编)由现代出版社出版。更多的实录和音视频今后也将陆续整理出版。此外冷卫国主编了《吟诵作品选》,朱立侠著有《唐调吟诵研究》《传统吟诵概述》等著作。
资源推广
徐健顺在大量采录的基础上对传统吟诵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着力研发了普通话吟诵。徐健顺著有《吟诵概论》《普通话吟诵教程》《吟诵教学法》《中华经典诵读吟诵指南》,并主编了《小学生的吟诵课》《中学生的吟诵课》《高等院校普通话吟诵教程》《我爱吟诵》《经典吟诵》《中华经典吟诵》《诗词吟诵》等多种类的吟诵教材,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普通话吟诵教学理论体系,在全国大中小学推广,影响广泛。在此基础之上,还撰写和研发了古诗文声义通解、古诗文开门、如何读懂一首诗、中华文化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与方法等方面的书籍和课程。
首都师范大学吟诵工作团队长期以来在“中华吟诵网”向全国的吟诵爱好者们提供大量的吟诵公益资源,包括各种吟诵文献、吟诵研究成果、吟诵音视频、普通话吟诵集锦、吟诵教学资源、吟诵培训公益网课等等。
提供吟诵公益资源比较重要的吟诵微信公众号有:吟诵堂、吟诵教学、普通话吟诵。视频号有:吟诵堂、亿吟诵。
开明出版社出版的《中华经典吟诵》系列读本(1-9年级)有吟诵文字谱与赏析,配有儿童吟诵和伴奏,是最普及的吟诵读本。此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我爱吟诵》系列读本是使用吟诵符号的读本,青岛出版社的《经典吟诵》系列读本是经典原著带吟诵符号的读本。开明出版社的“语文吟诵教学系统”是按照教育部要求,为部编语文教材配备的全套吟诵电子教学资源,是目前吟诵教学资源的集大成者
开展培训
首都师范大学吟诵工作团队一直向社会免费提供一套“吟诵电子学习资料”,并且随时更新,在各种培训、活动和网络上,提供下载地址。
普通话吟诵的培训分为基础(3天学会吟诵)、初级(3天学会吟诵教学)、中级(分为吟诵艺术、诗词创作、古诗文鉴赏、传统文化教育、吟诵教学法、传统吟诵与吟诵研究六个系列,各14天)、高级(研究生教育)四个等级。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吟诵教学法专业委员会还配有普通话吟诵等级考试和吟诵教师等级测评、吟诵教学成果等级测评。
重要的吟诵活动有:中华吟诵周、全国吟诵大会、吟诵教学观摩交流大会、大学生吟诵节、叶圣陶语文吟诵思想学术研讨会等。
吟诵教学实验区主要有:北京市、中山市、西宁市、青岛市、朝阳市、金华市、重庆市等等。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04 10:05
目录
概述
相关概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