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地区(维吾尔语:خوتەن ۋىلايىتى),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5个地区之一,驻地和田市。南抵
昆仑山与
西藏自治区交界,北临
塔克拉玛干大
沙漠与
阿克苏相连,东部与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相接,西部与
喀什地区毗邻,西南以
喀喇昆仑山为界,同
克什米尔接壤,总面积24.81万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3月,和田地区辖1个县级市、9个县。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和田地区常住人口为2504718人。所属方言为和田方言。
名称衍变
和田地区,古称“
于阗”,藏话意思为“产玉石的地方”。
《唐书·西域传》:“于阗或曰瞿萨旦那,亦曰涣那、曰屈丹,北狄曰于遁,诸胡曰豁旦。”《大唐西域记》称作瞿萨旦那国:“唐言地乳,取其俗之雅言也。俗语谓之汉那国。匈奴谓之于遁,诸胡谓之豁旦,印度谓之屈丹,旧曰于阗,讹也。”又称:“瞿萨旦那国,周四千余里,沙碛大半。”瞿萨旦那为国名,含义是“地乳”。《大唐西域记》还有如下记载:昔于阗国王暮年无嗣,于是祈祷天神,请求继嗣。忽间神像前额剖裂,出一婴孩。全国上下欢庆。但婴儿不食人乳。国王恐其夭折,又去神前求助养育之法。突然神前地面隆起一包,形状如乳,婴儿吮饮,长大成人,继承王位,世代相传。因为“于时地乳所育,因为国号”。可见于阗王为“大地之骄子”,使用“瞿萨旦那”为国名应是众望所归。但地名则称作于阗或豁丹未变。元代以来史书有兀丹、忽炭、斡端等,都是和阗或于阗的不同译名。和阗和于阗是古代南北方民族语言的不同称谓,有所差异。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秦汉以前,有操
印欧语系和
汉藏语系和塞人、
羌人、
月氏人等不同的古老
土著民族在这里生存。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西汉神爵二年(前60年),
西汉王朝设
西域都护府,当时位于
塔里木盆地周边的
西域三十六国中有
皮山、
于阗、
扜弥、
渠勒、
精绝、
戎卢诸国在西域都护府统辖之下,至此和田正式归属中国版图。
元寿元年(前2年)前后,汉朝向
于阗、
扜弥、
渠勒、
精绝、
戎卢诸国国王、将佐按汉制封官、授汉印。汉代还在精绝设立禾府,管理屯垦事务。中元二年(57年)后,
于阗国势转盛,邻近诸国皆服从。到
魏晋时期,
皮山、
渠勒、
戎卢、
扜弥、
精绝等城邦国被
于阗兼并,这时的于阗就相当于今和田地区的范围。从西汉开始历代中央王朝都在这里封王设官,进行有效管理。
晋武帝泰始五年(269年),封于阗王为“晋守侍中”。
隋唐至宋元时期
唐
上元二年(675年),在此设
毗沙都督府,置十州。
宋嘉礻右八年(1063年),册封于阗王为“归忠保顺石后鳞黑韩王”。
元代,为蒙古王封地。1279~1289年,设宣慰使元帅府,元称于阗为斡端或忽炭。
元
至元年间(1279年-1289年),设
宣慰使元帅府,直属
元朝中央统辖。
明清时期
清,设置于阗于今之克里雅,遂有于阗(克里雅)与和田之称。
清初,改“于阗”为“和阗”。清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设和阗
办事大臣,受
叶尔羌办事大臣节制,和阗城设三品
阿奇木伯克。
同治四年(1865年),
阿古柏侵占和阗。
光绪四年(1878年),清军
刘锦棠部收复和阗。光绪九年(1883年),置
和阗直隶州,驻喀拉喀什(今
墨玉县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设皮山县;分和阗县东境23庄与于阗县西境15庄设洛浦县。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二年(1913年),和阗直隶州为和阗县。民国四年(1915年),自和阗县析置墨玉县。民国九年(1920年),设和阗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和阗道为和阗行政区,设行政长官公署。民国十八年(1929年),设策勒县。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
穆罕默德·伊敏暴乱,成立了“和阗伊斯兰共和国”。民国二十三年(1933年),伪“和阗伊斯兰共和国”为
马虎山所破。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
盛世才省军进驻和阗。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改和阗
行政区为和阗专区,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建民丰设治局。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民丰设治局改设
民丰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49年12月22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五团抵达和阗,和阗
解放。
1959年9月,改和阗为和田。
1971年6月,改和田专区为和田地区。
1979年,建立和田行政公署。
1983年9月,
国务院批准设
和田市。自治区批准将和田县的和田镇、肖尔巴格公社、拉斯奎公社、良种场划归和田市,属和田地区管辖。
2024年12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设立和安县,和安县人民政府驻红柳镇。和安县由和田地区管辖;设立和康县,和康县人民政府驻赛图拉镇。和康县由和田地区管辖。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和田地区,位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中心位置处于东经79.92°,北纬37.12°。南越
昆仑山抵
藏北高原,东部与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毗连,北部深入
塔克拉玛干腹地,与
阿克苏地区相邻,西部连
喀什地区,西南枕
喀喇昆仑山与
印度、
巴基斯坦相争之
克什米尔接壤,有边界线210千米。此段边界,中印西段边界新疆和印占
拉达克的传统习惯线全部沿着喀喇昆仑山脉南,从喀喇昆仑山口起,向东沿
叶尔羌河的支流和
什约克河的分水岭,再向东南沿山岭而行,越过
奇普恰普河,穿过6845高地和6598高地;从6598高地向南顺山岭行,沿比济耳卢塔,过天南河最西点,穿过
加勒万河与什约克河口,通过6556高地,再沿空朗昌波河和其支流
昌隆河之间的
分水岭,穿过昌隆河口南,然后沿山岭东南行,到达西藏
阿里地区和
拉达克传统习惯线
空喀山口。和田地区东西长约670千米,南北宽约600千米,总面积24.81万平方千米。
气候
和田地区位于欧亚大陆腹地,帕米尔高原和天山屏障于西、北,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不易进入;南部绵亘着的昆仑山、喀喇昆仑山,阻隔了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形成了暖温带极端干旱的荒漠气候。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冬季冷而不寒,春季升温快而不稳定,常有倒春寒发生,多风沙天气,秋季降温快;全年降水稀少,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气候特点是:春季多沙暴、浮尘天气,夏季炎热干燥,年均降水量35毫米,年蒸发量2480毫米。四季多风沙,每年沙尘天气220天以上,其中浓浮尘(沙尘暴)天气在60天左右,和田浮尘天气日数平均每年增加2.5天,全年无一、二类天气,三、四类天气28天,五类天气300天左右,月平均降尘量124吨/平方千米。
由于全区范围大,面积广,不同地形、地貌条件下,生物、气候差异极大,大致可分为南部地区,绿洲平原区,北部沙漠区三种气候类型。
南部山区:包括海拔高度1800~3000米的前山河谷地带,属于温带或寒温带气候带,根据策勒县境的奴尔兰干(海拔1970米)和西部黑山(海拔1800米),气象资料分析,全年平均气温4.7℃,极端最高气温34.0℃~30.4℃,极端最低气温-25℃,全年降水量127.5~201.2毫米,大于10℃的活动积温在3400℃以下,夏季短促,冬季漫长,部分地区逆温层比较明显,冬季气温比平原区高1-2℃。
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区属寒带气候,气候寒冷,无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之别,冷季长于暖季,降水量分布极不均匀,一般年平均降水量300毫米左右,0℃以上的生长期有120~150天,海拔5500米以上为终年低于摄氏零度的永久积雪带。
绿洲平原区,四季气候的基本特点:春长大风多我,夏热且干旱,秋凉降温快,雪少冬不寒,属于暖温带,极端干旱的荒漠气候。年平均气温11.0℃~12.1℃,年降水量28.9~47.1毫米,年蒸发量2198~2790毫米。
北部沙漠区:气候非常干燥,少雨,日照强烈,冷热剧变,风大多沙,是极为典型的大陆荒漠气候区。
平原地区≥0℃的积温4507.1~4783.0℃、≥10℃的积温406.1~4311.6℃,沙漠区积温更高如和田塔瓦库勒≥0℃的积温5000℃、≥10℃的积温4500℃、山区随着海拔高度增加积温减少,如和田黑山≥0℃的积温为2453.4℃,≥10℃的积温1865.2℃,康西瓦≥0℃的积温为1090.3℃,≥10℃的积温293.3℃,甜水海子≥0℃的积温只有341.2℃。
平原地区无霜期为182~226天,多数在200天以上,沙漠和山区初霜期比平原绿洲区,终霜期晚,例如和田塔瓦库勒,无霜期在200~210天,黑山约100天。
冬季降雪量少,平均降雪日数为6.3天,平均降雪量3.6毫米,最多21天,雪量23.2毫米,冬不严寒。气温年较差为23~35℃,日较差为12.8~16.3℃。
地质
地质构造
和田地区地质构造展布在三大板块上,北部为塔里木板块,其南界为康西瓦断裂和三道河子断裂,南部为华南板块的一部分羌塘地块,西南边缘的空喀山口北侧之温泉断裂,以南为冈底斯板块。从其地形景观自南而北逐次降低,南为高原,中为高山,北为盆地,地质构造复杂。
塔里木盆地大致呈菱形的稳定地区,晚元古宙以来主体为陆块,古生代后几经沉降,现被周围山系逆复而成为压性盆地。昆仑山呈反S型的带状山脉,自帕米尔向东延展,在和田地区的南部走向东南,东部走向北东,构成一弧状弯曲。古生代几经沉降,之后则多次隆升成为巨大山系。羌塘地区西接帕米尔高原,在古生代的陆壳基底上覆盖有大面积中生代盖层,白垩纪以后急速崛起,成为世界屋脊的一部分。
地层
和田地区地层发育比较齐全,从最老的太古宙到显生宙的新生代均有出露。太古宙主要分布于铁克里克塔格,划分为略拉喀什群和埃连卡特群,总视墅为1万余米。岩性下部为各种变粒岩、条带状混合岩、斜长片麻岩和石英片岩等,上部为变质砂板岩、千枚岩等。
元古宙主要分布于桑株塔格~柳什塔格昆仑山主脊,从老至新划分为长城纪桑株达坂群、蓟县纪塔昔达坂群、青白口纪苏库洛克群及未分震旦纪。其中长城纪视厚2826米,上部为细碎屑岩和含镁质大理岩,下部为中~基性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其中的镁质大理岩与华力西期中酸性侵入岩接触带有和田玉产出;蓟县纪视厚3263米,以细碎屑变质的各种片岩为主,底部和上部有碳酸盐岩,并有和田玉产出;青白口纪视厚536米,以碳酸盐岩为主,底部和顶部为泥质粉砂岩及页岩,局部有杏仁状安山岩;未分震旦纪视厚3655米,主要为冰成砾岩、各类片岩、变粒岩并夹玄武岩。
地形地貌
和田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南端。南越昆仑山抵藏北高原,东部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毗连,北部深入塔克拉玛干腹地,与阿克苏地区相邻,西部连喀什地区,西南枕喀喇昆仑山与印度、巴基斯坦接壤,有边界线210千米。东西长约670千米,南北宽约600千米,总面积24.78万平方千米。
和田地区南部雄伟的昆仑高山成弧形横贯着东西,峰峦重叠,山势险峻。北坡为浅丘低山区,峡谷遍布,南坡则山势转缓。山脉高峰一般海拔为6000米左右,最高达7000米以上。由于气候干燥,山财荒漠高度一般达3300米,个别地段可达5000米,南北坡雪线分别在6000米和5500米以上。在昆仑与喀喇昆仑的地理分界处断列形成林齐塘洼地,发育着现代盐湖与盐碱沼泽,形成高山湖泊。
自山麓向北,戈壁横布,各河流冲积扇平原绿洲继续分布,扇缘连接塔克拉玛干沙漠直至塔里木盆地中心。麻札塔格古余山余脉残留于北部沙漠区西北,海拔430米。
地貌单元可分为:
1、最高山带:海拔5200~5500米,是现代冰川和永久积雪带,多由坚硬的变质岩、花岗岩等古老岩石组成,山势雄伟。
2、高山带:海拔4200~5200米,一般为裸地。有大量古代冰川遗迹。如策勒亚门的古冰碛、马库卡尔塔西河源头的冰斗区及克奇克库勒冰碛湖。倒石堆、坡面雪蚀泥流在各主体山脉的北坡比比皆是。
3、亚高山带:海拔3400~4200米,有较深厚土层,山峰母岩裸露,岩壁陡峭,山坡有明显的侵蚀切割,山势起伏大,一般坡度20~38度。
4、中山带:海拔3000~3400米,山势起伏较大,山峰明显,但山顶轮廓浑圆具有准平原地貌,复有很厚的黄土发育形成的草旬草原土类型。分布着辽阔的优良草场,是和田地区重要牧业基地。
5、低山带:海拔2200~3000米,山势平缓,覆盖土层很厚,大量堆积着昆仑黄土,在河流沿岸阶地上分布着农田,是农牧结合区。
6、山麓倾斜平原:海拔1250~2200米。海拔1700~2200米为粗沙及砾石覆盖的戈壁,着生稀疏超旱植被,海拔1450~1700米为裸的粗砾戈壁,海拔1250~1450米,古老绿洲分布区,长期灌溉淤积,土壤不断熟化。
7、沙漠区:海拔1250米以下的北部地区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着生耐旱植被。
水文水利
水文
和田地区境内有安迪尔河、
尼雅河、
克里雅河、策勒河、
玉龙喀什河、
喀拉喀什河、
桑株河、皮山河、
加勒万河、
天南河、
昌隆河、萨利吉勒干西河、
奇普恰普河等大小河流36条,年径流量74亿立方米。河流季节反差极大,夏季洪涝,秋冬严重干旱,春季极为缺水,4-5月来水量仅占全年的7%。
和田地区河流大都是内陆河。一般可划分为皮山、和田-墨玉-洛浦、策勒-于田-民丰及羌塘高原湖区等5个内流区。此外尚有流入
印度的奇普恰普河外流区(年外流水量2.93亿立方米)。平原区流区有大小河流36条,引用灌溉和人畜饮水的有30条。
水利
玉龙喀什水利枢纽
玉龙喀什水利枢纽项目是一项以生态输水、灌溉补水为主,结合防洪,兼顾发电的综合利用型重点工程。该项目是玉龙喀什河中游控制性工程,枢纽工程由大坝挡水工程、引水工程、泄洪工程、发电厂房等组成。工程建成后,将形成5.4亿m3的可调节库容,通过与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工程联合调度,使两河坝址断面联合下泄生态流量达到600m3/秒,有效改善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每年向下游输送灌溉用水8.3亿m3,新增灌溉面积达18万亩,共灌溉南疆地区160万亩农田。
喀拉喀什河渠首
喀拉喀什河渠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景区,位于墨玉县萨依巴格乡渠首村地处墨玉县和田县交界处,由新疆塔河流域管理局负责管理,目前为和田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6年由墨玉县旅游局申报成功为国家2A级景区,渠首就是人们为了满足农田灌溉、水力发电、工业及生活用水的需要,在河道的适宜地点建造由几个建筑物组成的水利枢纽,称为取水枢纽或引水枢纽。
水能资源
水能资源蕴藏总量360万千瓦,已开发25.92万千瓦。建国以来,在国家、自治区的大力支持下,和田地区大规模地开展了水利工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25.17亿元。建成各类水库50座(大型1座、中型12座、小型37座),总库容8.71亿立方米,隶属我地区管辖的43座,在建水库3座(尼雅水库、博斯坦水库、玉河水利枢纽)。建成大中型引水渠首27座,各级渠道总长33135.32千米,已完成渠道防渗15479.088千米,防渗率46.72%,年输水能力46亿立方米。建成各类配套建筑物14.83万座,建成堤防735.24千米,其中永久性堤防222千米。建成机电井5614眼。灌溉总面积537.92万亩,其中:农业高效节水面积269.24万亩。有水电站32座。
土壤
根据1984年和田地区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全地区共有14个土类、25个亚类、33个土属、75个土种。14个土类为灌淤土、潮土、水稻土、风沙土、棕漠土、草甸土、盐土、沼泽土、棕钙土、亚高山草原土、亚高山草甸土、高山漠土、高山寒漠土、高山草原土,其中农业土壤主要有4个类型。
和田地区灌淤土面积约占农业土壤的72.4%,是和田地区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农业土壤,也是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典型灌溉土壤。灌淤年久,土层深厚,质地沙壤,耕性良,适种性广,PH值8.1~9.5,土壤肥力较高,是全地区的高产稳产土壤。全地区灌淤棕漠土面积约占农业土壤的21%,其生物影响和土壤发育微弱,主要是1949年后新开垦的棕漠土,质地多为壤或细沙质,熟化程度低,地力瘠薄,漏水漏肥严重,干旱缺肥。全地区潮土面积约占农业土壤3.7%,各县皆有分布,在下水位较高,普遍有盐化现,土壤质地沙壤,土体潮湿,耕性不良,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较高。全地区水稻水土面积约占农业土壤2.9%,除民丰、策勒两县外,各县均有分布。水稻土是由草甸土、沼泽土、潮土和盐土等水成半成土,经人工开垦长期种稻而熟化形成的一类农耕土壤,有明显的潜育层,PH值8.1~8.7。土壤熟化程度差,养分释放缓慢,有机质含量高,但速效养分少。
自然灾害
和田地区自然灾害主要有大风、干热风、洪涝、干旱、霜冻。大风是瞬间风速达到或超过17米/秒的风,能引起沙尘暴,吹起的沙尘掩埋公路,阻断交通,还增强蒸发作用,使作物水分失调而受早,多年平均大风最多11天。干热风天气的特点是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的风速,分高温低湿型干热风和旱风型,每年5月底6月初,气温急剧上升期,干热风强化了干旱的程度,几乎年年有,对农作物危害很大。浅山区局部地区的暴雨常酿成强大的山洪,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冲毁房屋,破坏力极大。干旱多发生在春季,是由于河水量的季节分配不早衡引起,对农牧业造成危害。霜冻主要是秋霜冻(早霜)发生,会危害复播玉米和棉花。
2016年9月7日,新疆和田地区普降大到暴雨,导致部分县市遭受洪涝、泥石流灾害,造成小麦、玉米、水稻、豌豆、大豆、红枣、核桃、葡萄等作物受灾,部分基础设施不同程度受损。截至2016年9月9日9时统计,和田地区和田、墨玉、皮山等6个县3.5万人受灾,2900余人紧急转移安置;近400间房屋倒塌,近3600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2.2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200余万元。
和田地区在第33个国际减灾日期间,围绕“早预警、早行动”主题,加大线上宣传教育力度,组织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活动,普及秋冬季森林火灾、寒潮、地震等灾害事故常识和防范技能,推动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推进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制定详尽的预警级别和行动措施,提高全社会灾害风险防范应对能力。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和田地区水资源总量为97.41亿立方米,其中: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90.98亿立方米、可利用量47.24亿立方米,地下水多年平均综合补给量31.84亿立方米、可开采量11.71亿立方米,全地区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58.95亿立方米。
2020年全地区用水总量为41.04亿立方米(含兵团,下同),其中地表水35.11亿立方米,地下水5.53亿立方米,其他水源0.4亿立方米,按行业划分,农业用水量37.73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0.18亿立方米,生活用水量1.26亿立方米,人工生态补水水量1.87亿立方米。
全地区共有发源于昆仑山北坡的大小河流567条,均属冰川融雪补给性河流,多年平均年径流量73.35亿立方米,可利用的河流24条,多年平均年径流量68亿立方米,除和田河流入塔里木河外,其余各条河流自成一独立水系。河流年均径流量年际变化不大,但在地域分布上东部、西部少于中部地区,且季节分配极不均匀,春季(3—5月)约占全年的9.6%,夏季(6—8月)约占75.16%,秋季(9—11月)约占11.92%,冬季(12—2月)约占3.32%,具有典型的春旱、夏洪、秋缺、冬枯特征。
和田地区大规模地开展了水利工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25.17亿元。建成各类水库50座(大型1座、中型12座、小型37座),总库容8.71亿立方米,隶属和田地区管辖的43座,在建水库3座(尼雅水库、博斯坦水库、玉河水利枢纽)。建成大中型引水渠首27座,各级渠道总长33135.32千米,已完成渠道防渗15479.088千米,防渗率46.72%,年输水能力46亿立方米。建成各类配套建筑物14.83万座,建成堤防735.24千米,其中永久性堤防222千米。建成机电井5614眼。灌溉总面积537.92万亩,其中:农业高效节水面积269.24万亩。现有水电站32座34。2022年全年总用水量45.06亿立方米,其中:地方用水量42.46亿立方米(农业用水39.90亿立方米、工业用水0.12亿立方米、生活用水1.38亿立方米、人工生态环境补水量1.06亿立方米);兵团用水量2.60亿立方米(农业用水2.20亿立方米、工业用水0.01亿立方米、生活用水0.07亿立方米、人工生态环境补水量0.32亿立方米)。
1、雅普泉水库
雅普泉水库位于皮山县县城西南24千米的皮山河中游出山口处,建于1965年3月,1968年建成蓄水。水库主要水源为皮山河水。设计库容为0.218亿立方米,兴利库容0.15亿立方米。主坝最大坝高27米,坝顶长度2350米,坝顶宽度12米;副坝最大坝高24米,总长1250米。输水洞断面尺寸三孔1.5x1.8米,闸门为平板钢闸门,最大流量45立方米/秒,备有螺杆式启闭机。水库具有灌溉、防洪等功能。灌溉面积1.67万公顷,占全县灌溉面积的37%。
2、喀拉喀什河渠首
喀拉喀什河渠首位于和田市西南27千米处,于1984年开工,1988年竣工,是新疆最大的分层式引水枢纽。其特点是由向一岸分水发展到向两岸分水;将悬板上垂直水流方向的固定混凝土挡水墙改为高弧型闸门;河道整治段设计频率由原来3%~10%改为80%~99.9%。枢纽建筑物有:上下游直线整治段各长140米和110米,底宽67.5米和60米;溢洪闸共6孔,设计泄洪流量1478立方米/秒;西岸进水闸2孔,设计引水流量100立方米/秒;东岸进水闸1孔,闸门启闭由电脑自动控制。该工程完成土石方81.7万立方米,浇筑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3.26万立方米,砌石2万多立方米。喀拉喀什河渠首可供着两岸6万公顷耕地的灌溉和数十万人、畜饮水。
3、乌鲁瓦提水利枢纽
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和田县境内,距和田市71千米,是一座具有灌溉、发电、防洪、生态保护等综合效益的大(二)型水利枢纽工程。枢纽建筑物主要由拦河坝、溢洪道、泄洪排砂洞、冲砂洞、发电引水洞、水电站厂房及开关楼工程组成,其中拦河坝为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主坝最大坝高133米,在全国已建和在建同类坝型中属第一高坝。水库总库容3.47亿立方米,调节库容2.25亿立方米,坝后电站总装机容量6万千瓦。
土地资源
和田地区辖区面积24.74万平方千米。其中耕地331.766万亩,园地221.182万亩,林地891.441万亩,草地6409.497万亩,湿地421.819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07.64万亩,特殊用地6.05万亩,交通运输用地53.204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491.291万亩,其它土地27171.871万亩(不含兵团)。
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数据显示,和田地区拥有全疆10.35%的湿地面积,排在全疆第三位,现有各类湿地总面积为40.85万公顷(包括兵团),其中河流湿地面积为20.19万公顷,湖泊湿地面积为5.56万公顷,沼泽湿地面积为13.93万公顷,人工湿地面积为1.18万公顷。除和田市、策勒县湿地面积低于1万公顷外,其它6个县的湿地面积都在2万公顷以上。其中,和田县湿地面积最大,达到141695.64公顷;于田县湿地面积为72742.34公顷;墨玉县湿地面积为59015.91公顷;民丰县湿地面积为54967.98公顷。
和田地区森林总面积1518.24万亩,其中,天然林面积1100.50万亩(国家级公益林568.36万亩、地方公益林532.14万亩),人工林417.74万亩(防护林面积113.51万亩、经济林面积294.22万亩、用材林面积3.29万亩、薪炭林面积5.95万亩、特用林面积0.76万亩)。
和田地区天然草地面积3940.75万亩,可利用草地面积3713.43万亩,以地貌单元和经营区域划分,全地区草地可分为平原草地区、昆仑山北坡山地区和内部山原3个区域。平原草地区毛面积651.85万亩,可利用面积625.8万亩,昆仑山北坡草地区毛面积2869.1万亩,可利用面积2697.1万亩,昆仑山内部山原草地毛面积419.76万亩,可利用面积390.44万亩。
光热资源
和田地区是中国光能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列全疆之冠。太阳总辐射量大,平原区年总辐射量为138.1-151.5千卡/平方厘米,仅次于
青藏高原,优于同纬度的
华北平原及
长江中下游地区。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为:南部山区显著高于北部平原区,平原区因浮尘引起的大气透明度不同,而东部大于西部。光能利用的最佳时间是6-9月,光总辐身量达61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总辐射量的42.7%。全年日照时数2470-3000小时,平原区自西向东逐渐递增,6-7月份日照时数最多,2月份最少,全地区年平均日照百分率在58%-60%之间,最高可达84%。
和田地区是全疆最温暖的地区之一。平原区年平均温度11.6℃,在农作物成长的旺季6-9月,拥有非常丰富的热量,其中10℃的积温为4200℃,无霜冻期(地面温度>-1℃,最低气温≥4℃)达170-201天;且温差大。
矿产资源
和田地区含矿产61种。其中煤、天燃气、石油等能源矿产6种,;铁、锰、铜、金、银、锑、汞、铅、锌等金属矿产15种;硫、盐、硼、芒硝等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9种;石膏、石棉、石墨、萤石、水泥灰岩、粘土等建材矿产18种;冶金辅助原料矿产有5种;和田玉、昆仑玉等宝玉石矿产有6种,此外还有地下水及温泉。优势矿产及特色矿产主要为和田玉、稀有金属、锑矿、金矿、汞矿及铅锌矿。和田地区共有矿山338个,玉石40个,铁矿5个,建筑用砂196个,砂金48个,金矿1个,粘土矿19个,锑铅矿1个,建筑用闪长岩2个,水泥用石灰岩8个,铅锌8个,石膏3个,煤矿4个,锂矿1个,锰矿1个,绿泥石片岩1个。
煤炭资源量已探明13387.086千吨,控制6795.289千吨,推断14900万吨;铁矿资源量探明33万吨,控制274万吨,推断56万吨;铜矿资源量探明85万吨,控制3454万吨,推断8463万吨;铅矿资源量探明74.4万吨,控制168万吨,推断72万吨;锌矿资源量探明451万吨,控制673万吨,推断306.8万吨;锑矿资源量控制4284.04吨,推断10413.61吨;金矿资源量探明42.16千克,控制315.46千克,推断1700千克;银矿资源量探明1.24吨,控制588吨,推断554吨;铌钽矿资源量探明245吨,控制588吨,推断554吨;铍矿资源量探明594吨,控制906吨,推断1020吨;锂矿资源量探明16091吨,控制34459吨,推断35115吨;硫铁矿资源量推断119.2万吨;云母资源量控制6.6万吨,推断6.2万吨;石膏资源量控制172.8万吨,推断1328.3万吨;玉石资源量推断3.3万吨;水泥用灰岩资源量探明6943.2万吨,控制17518万吨,推断22062万吨。
生物资源
森林资源
和田地区森林总面积1518.24万亩,其中,天然林面积1100.50万亩(国家级公益林568.36万亩、地方公益林532.14万亩),人工林417.74万亩(防护林面积113.51万亩、经济林面积294.22万亩、用材林面积3.29万亩、薪炭林面积5.95万亩、特用林面积0.76万亩)。
植物资源
和田地区有野生种子植物55科、222属、445种,其中禾本科35种,是当地第一大科,菊科次之,豆科、藜科、十字花科种数也较多。和田地区野生种子植物科的数目占全国种子植物总科数的18.3%,属的数目占7.4%,种的数目仅占1.8%,木本植物较少,尤其裸子植物不过6种,半灌木种类占有较大比例。和田地区约有乔木50种,其中针叶树5种,阔叶树45种。中国有18种灌木,其中和田地区就占有16种,主要有沙拐枣、沙棘、石榴、榆叶梅、园柏、紫穗槐、玫瑰、葡萄等。和田地区的445种植物中大部分是牧草饲用植物,也有部分特殊经济植物。苜蓿是和田生长最广泛的植物。
动物资源
和田地区有鸟类近300种,绝大部分能在湿地周围发现它们的踪迹,特别在冬季,成群结队的候鸟、旅鸟、迷鸟和留鸟在湿地中休息、觅食。仅鹳形目就有30多种,较珍稀的主要有白腰杓鹬、黄脚银鸥、渔鸥、红嘴鸥、白尾海雕、红隼、鸬鹚、苍鹭。雁形目主要有大天鹅、灰雁、赤麻鸭、翘鼻麻鸭等20余种。和田地区有雪莲、红景天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截至2022年,和田地区申报成功四个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新疆尼雅国家湿地公园(2011年)、新疆拉里昆国家湿地公园(2012)、新疆于田克里雅河国家湿地公园(2013年)、新疆策勒达玛沟国家湿地公园(2017年)。
自然保护区
新疆尼雅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为62952.02公顷,对减缓风沙侵袭民丰县绿洲,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 。2017年,新疆尼雅国家湿地公园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
拉里昆国家湿地公园,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位于墨玉县雅瓦乡境内,被当地人称为“郁金香的湖泊”,有湿地、沙地等多种生态系统,动植物资源丰富,湿地种类多样,有水库湿地、芦苇沼泽、河流、湖泊等,是重要的沙地生态安全保护屏障。为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促进生态平衡,墨玉县采取招商引资的方式对拉里昆湿地进行保护性开发,让这个“开满郁金香的湖泊”焕发出光彩。
克里雅河湿地公园作为于田地区唯一的绿洲,有超过六百平方米的永久性淡水湖,超过一千平方公里的胡杨林,为候鸟和各类珍惜野生动物在沙漠中提供了水源、栖息场地和庇护所。
策勒县达玛沟国家湿地公园,距离县城35公里,湿地公园水源补给主要来自地下泉水,总面积1672.28公顷,湿地覆盖率达81.34%。国家湿地公园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湿地公园里有植物78种,仅湿地植物16种。鸟类87种,受保护鸟类15种。湿地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兽类、植物及珍稀鸟类在这里栖息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辖区內湿地是黑鹳、灰雁、金雕、大天鹅等20余种鸟类的主要栖息地和繁衍地。湿地区域时常还有野猪、野狼出没。
行政区划
截至2024年12月,和田地区共辖10个县级行政区,包括1个县级市、9个县,分别是
和田市、
和田县、
墨玉县、
皮山县、
洛浦县、
策勒县、
于田县、
民丰县、
和安县、
和康县。共93个乡镇、5个街道。境内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四师及所属奴尔牧场、47团场、皮山农场及224团场。和田地区行政公署驻和田市塔乃依北路3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和田地区常住人口为2504718人。
民族
和田地区是以
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地区,主要有
维吾尔族、
汉族、
回族、
哈萨克族、
柯尔克孜族、
满族、
蒙古族、
藏族、
土家族、
乌孜别克族等22个民族成分。
语言
于阗语是5~10世纪和田地区古代民族使用的语言,其文字来源于印度婆罗迷字母。由于操这种语言的民族是塞种人,又被称为于阗塞语。1006年,于阗王国在与喀喇汗王朝的战争中覆灭,伊斯兰教取代佛教,从此回鹘语逐渐取代了于阗语,于阗语文字也由此成为了“死文字”。
和田方言在和田地区所管辖的皮山县、墨玉县、和田市、和田县、洛浦县、策勒县、于田县和民丰县等八县市及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所管辖的且末、若羌等县使用,是维吾尔语第二大方言。该方言中包含大量察合台语时期遗留下来的外来词、专有词语。
宗教信仰
和田地区曾先后流传有摩尼教、景教、袄教、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其中佛教、伊斯兰教在和田地区流传较广、时间较长、影响较深。
1、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旧称“天方教”“回教”“清真教”等,产生于7世纪初,9世纪传入于阗,后梁贞明元年(公元915年),萨图克发动宫廷政变,夺取政权,自称博格拉汗,强制推行伊斯兰教。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穆萨·阿尔斯兰汗宜布伊斯兰教为国教。北宋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喀喇汗王朝玉素甫·卡迪尔汗占领于阗城,排斥一切非伊斯兰教的宗教势力。南宋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伊斯兰教传到库车一带。13世纪初,成吉思汗所属蒙古部落崛起,并进入新疆,对伊斯兰教采取兼容政策。元至正七年(公元1347年),察合台后裔称汗后,强迫16万蒙古人改信伊斯兰教。经过6个世纪的发展,伊斯兰教势力成为和阗占有统治地位的宗教。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省,废除伯克世袭制,实行政教分离的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和阒地委和行署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维护合法的宗教活动,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保障各族人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
2、佛教
佛教发源于古印度,于公元前1世纪中叶传入于阗,初流行小乘佛教,后流行大乘佛教。魏晋南北朝时期,于阗国以佛教为国教,佛教达到鼎盛阶段。宋元徽三年(公元475年),法显为巡礼圣迹,经巴蜀至于阗,后于阗大乘佛教向多神主义发展,佛教逐步走向民间。唐朝时期,玄奘取经归来后,于阗高僧赴内地传道译经达到高潮。9世纪后期,喀喇汗王朝在中亚兴起,萨图克·博格拉汗大力推行伊斯兰教,其后于阗国与喀喇汗王朝有长达数年的宗教战争,佛教逐渐被伊斯兰教取代。
经济
综述
2021年,和田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6.72亿元,比上年增长6.6%,两年平均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6.41亿元,增长9.8%;第二产业增加值74.58亿元,增长10.5%;第三产业增加值285.73亿元,增长4.8%。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1.1%,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6.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62.6%。
2022年,和田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90.55 亿元,比上年增长4.4%(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7.44 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81.46亿元,增长4.0%;第三产业增加值301.65亿元,增长 4.3%。
2023年,和田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25.91亿元,比上年增长5.0%(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7.11亿元,增长7.3%;第二产业增加值85.36亿元,增长3.7%;第三产业增加值323.44亿元,增长4.6%。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2.3%,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6.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61.5%。分季度看,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1%,上半年增长3.8%,前三季度增长4.4%,全年增长5.0%。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863元,比上年增长4.5%。
2023年,和田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1.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9.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69.0%;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9.1%。分主体看,国有投资增长13.0%;民间投资下降24.9%。分类型看,建筑安装工程投资下降22.7%;设备购置投资增长33.4%;其他费用投资增长396.7%;基础设施投资下降2.1%。
2023年,和田地区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9.1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4%。其中,税收收入24.67亿元,增长18.8%;非税收入24.43亿元,增长14.2%。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460.49亿元,比上年下降4.0%。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5.69亿元,下降3.5%;公共安全支出33.35亿元,下降1.9%;教育支出126.01亿元,增长12.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0.64亿元,下降6.2%;卫生健康支出48.54亿元,增长0.5%;农林水支出92.25亿元,下降0.6%;交通运输支出13.25亿元,下降64.0%。财政自给率由上年的8.80%升至10.66%,增长1.86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
2023年,和田地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0.78亿元,比上年增长7.8%(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其中,农业产值185.59亿元,增长11.7%;林业产值3.29元,增长49.6%;畜牧业产值80.31亿元,下降1.4%;渔业产值0.69亿元,增长16.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0.90亿元,增长7.6%。
2023年,和田地区粮食播种面积287.38万亩,增长13.1%。其中,小麦播种面积164.83万亩,增长10.5%;玉米播种面积114.56万亩,增长18.4%;稻谷播种面积7.48万亩,增长15.1%。
2023年,和田地区棉花面积10.06万亩,增长63.9%;油料面积10.32万亩,增长77.2%;蔬菜面积46.44万亩,下降6.7%。
2023年,和田地区粮食总产量103.11万吨,增长13.9%。其中,小麦产量54.23万吨,增长11.3%;玉米产量44.79万吨,增长17.8%;稻谷产量3.83万吨,增长14.2%。
2023年,和田地区棉花产量1.03万吨,增长50.9%;油料产量1.65万吨,增长49.2%;蔬菜产量81.70万吨,增长9.9%。
2023年,和田地区特色林果产量123.21万吨,比上年下降4.0%。其中,园林水果产量80.23万吨,增长0.3%;坚果产量25.07万吨,下降15.8%;果用瓜产量17.91万吨,下降3.4%。
2023年,和田地区猪肉产量0.57万吨;牛肉产量2.60万吨;羊肉产量6.31万吨;禽肉3.21万吨;禽蛋2.94万吨;生牛奶4.32万吨。年末生猪存栏5.96万头;牛存栏27.81万头;羊存栏487.65万只;活家禽存栏619.91万只。年内生猪出栏7.19万头;牛出栏14.86万头;羊出栏363.16万只﹔活家禽出栏1870.41万只。
第二产业
2023年,和田地区全部工业增加值39.06亿元,比上年增长19.1%(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6%。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规模看,中型企业增长28.3%;小微型企业增长12.2%。分工业门类看,采矿业增长48.3%;制造业增长10.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2.6%。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16.3%;重工业增长14.2%。
2023年,和田地区规模以上十个主要行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30.1%;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54.8%;食品制造业下降15.0%;纺织业增长41.7%;纺织服装、服饰业增长11.2%;医药制造业增长28.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5.8%;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25.8%;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1.8%;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6.7%。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火力发电两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12.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5.0%。
2023年,和田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8.13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利润5.68亿元,下降0.7%;股份制企业5.58亿元,增长39.2%。分门类看,采矿业3.06亿元,增长25.4%;制造业4.26亿元,增长35.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0.81亿元,下降41.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76.21元,比上年减少2.02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8.8%,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72.9%,比上年提高12.5个百分点。
2023年,和田地区建筑业增加值42.24亿元,比上年下降1.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53.05万平方米,下降41.9%;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20.98万平方米,下降30.7%。
第三产业
2023年,和田地区服务业增加值323.44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2.05亿元,增长12.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9.27亿元,增长9.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5.95亿元,增长21.3%;金融业增加值18.26亿元,下降1.8%;房地产业增加值11.29亿元,增长2.7%;其他服务业增加值251.78亿元,增长4.1%。
2023年,和田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04亿元,比上年增长19.6%。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4.68亿元,增长24.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36亿元,增长7.5%。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78.24亿元,增长17.9%;餐饮收入额6.80亿元,增长44.2%。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增长33.5%;饮料类增长101.2%;烟酒类增长19.1%;服装类、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88.9%;化妆品类增长26.5%;日用品类增长70.2%;书报杂志类增长13.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6.1%;中西药品类增长29.6%;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7.1%;煤炭及制品类增长19.5%;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5.5%;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80.2%;汽车类增长11.0%。
2023年,和田地区外贸进出口总额25.65亿元(3.68亿美元),人民币值增长107.3%(美元值增长97.0%)。其中,出口额25.56亿元(3.67亿美元),人民币值增长106.7%(美元值增长96.4%);进口额0.09亿元(0.01亿美元),人民币值增长2919.9%(美元值增长2744.7%)。
2023年,和田地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15.40亿元,比上年下降2.7%。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94.52亿元,增长8.2%;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137.86亿元,下降9.0%;政府存款余额282.91亿元,下降12.1%;非银机构存款余额0.04亿元,下降24.7%。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78.59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住户贷款余额196.26亿元,增长1.9%;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282.33亿元,增长18.9%。
2023年,和田地区8家保险机构原保险保费收入15.42亿元,比上年下降8.0%。其中,财险原保险保费收入9.74亿元,增长3.3%;人身险原保险保费收入5.68亿元,下降22.6%。各类理赔及给付支出12.16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财险赔付金额7.43亿元,增长26.9%;人身险赔付金额4.73亿元,增长0.8%。
经济功能区
和田地区有北京和田工业园区、三峡工业园区、于田县工业园区、策勒县天津工业园区等。“十四五”期间,和田地区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鞋袜生产、纺织服装、假发制品、电子装配、文化旅游、商贸物流七大产业,全面建成绿色有机农副产品加工区、劳动密集型产业承接区、城乡融合发展集聚区、文化特色全域旅游区。
策勒县天津工业园区
策勒县工业园区规划建设面积10.09平方公里,现有规模4.9平方公里,有厂房143 栋,总面积为39.2999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园区固定资产投资额达10.2亿元以上。这个2009年天津与策勒共建的园区曾是一片戈壁,截至2023年6月,已经入驻29家企业,成为当地核心的产业聚集区。
北京和田工业园区
北京和田工业园区位于和田市东郊,距市中心约10公里,于2006年3月启动建设,2011年7月20日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为自治区级工业园区。规划面积15.5平方公里,已建成9.6平方公里。主要沿玉龙喀什河两岸呈带状分布,由玉龙喀什河二桥、三桥将河东、河西两大区块连接而成,穿插315国道、阿和公路两条主干道。
社会事业
教育
2023年,和田地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824所,在校生84.85万名。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院校3所,在校生2.18万名;中等职业学校11所,在校生2.97万名;普通中学113所,在校生21.84万名(普通高中22所、在校生5.7万名,初级中学91所、在校生16.14万名)﹔小学716所,在校生49.74万名;幼儿园978所,在园幼儿8.07万名;特殊教育学校3所,在校生451名。和田地区义务教育入学率100%,巩固率99%以上,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安置率100%。
更新至2024年
医疗
2023年,和田地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608所(不包含兵团和村卫生室),其中,公立医疗机构264所,民营医疗机构344所;一级176所(108所公立、68所民营),二级29所(22所公立、7所民营),三级2所(均为公立),未定等次401所。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6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妇幼保健院(站)9个,卫生监督所9个,采供血机构1个。共有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952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6522人,注册护士10502人,其他医疗专业技术人员2500人。
科技
2023年,和田地区申报立项自治区、地区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92项,落实财政经费8848.12万元。各类科技计划项目总投入8848.12万元。其中,自治区各类科技计划项目投入2628.78万元;援和项目投入630万元;地、县(市)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投入5589.98万元,其中:地区本级科技计划项目投入512万元。
2023年,和田地区完成技术合同登记81项、成交额9363.98万元;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6家,现有高效技术企业28家。
文化事业
2023年,和田地区文化和旅游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9个,演出场次3748次﹔博物馆5个、文化馆9个、文化站92个;图书馆9个,总藏书量75.73万册。共有融媒体中心9座,乡广播电视站91座,广播覆盖率99.96%,电视覆盖率99.96%。
2023年,和田地区《和田日报》总出版量1750万份。《和田日报》实际出版期数496期,其中,汉文实际出版期数248期,总发行量1438万份;维文实际出版期数248期,总发行量312万份。
体育
截至2023年末,和田地区共有社会足球场33个,综合体育馆7个,公共体育场6个,赛马场7个,体育公园2个;各级体育事业经费3243.50万元,体育竞赛经费1227.20万元。举办县级以上运动会26场次,参赛运动员3.62万人次。举办乡镇运动会237场次,参赛运动员177.92万人次。
环保
2022年全年和田市城区环境空气有效监测天数为365 天,其中优良天数 91 天,优良率为 24.9%,比上年同期减少4.2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 121 天。首要污染物以可吸入颗粒物(PM10)为主,共有 351 天,占比96.2%;细颗粒物(PM2.5)作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有 16 天,占比4.4%;臭氧(O3)作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有 8 天,占比2.2%。
社会保障
截至2023年末,和田地区保险累计参保总人数422.6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0%。其中,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总人数142.77万人,增长5.0%;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总人数242.10万人,增长1.1%;参加失业保险总人数15.76万人,增长8.5%;参加工伤保险总人数22.05万人,增长7.7%。
2023年,和田地区城镇残疾人新增就业67人;农村残疾人新增就业591人;城乡培训455人。全地区得到康复服务的残疾人10010人,服务率为100%;得到辅助器具适配服务的4057人,服务率为100%。
交通
公路
2023年,和田地区公路总里程已达到22765.45公里,其中,等级公路20502.31公里,等外公路2263.14公里。公路旅客运输量844.5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6%;公路货物运输量2915.39万吨,比上年增长22.9%。
铁路
喀和铁路在此设有
和田火车站。2010年12月30日,喀什至和田铁路建成通车。2022年6月26日,新疆和若铁路正式通车。
2023年,和田地区铁路旅客运输量159.2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2%;铁路货物运输量86.30万吨,比上年下降36.4%。
航空
和田机场位于和田市区南12千米处,每周有航班往来于和田和
乌鲁木齐之间。2014年8月16日,新疆和田机场改扩建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2023年,和田地区航空旅客吞吐量154.4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3.8%;航空货邮吞吐量0.74万吨,比上年增长73.7%。
人文
综述
截至2023年5月,和田地区有文化馆、图书馆、文工团各27个,博物馆4个。挂牌成立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91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站1389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列目录共348项,其中国家级8项,自治区级35项,地区级111项,县级194项,共有自治区级非遗基地7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人,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15人。有不可移动文物25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12处。有可移动文物4446套14402件,其中珍贵文物1074件。
饮食
烤羊肉串是最有名的民族风味小吃。烤羊肉串是在特制的烤肉铁槽上烤灸而成的。铁槽分上下两层,中间隔板成孔状,用木炭作燃料。
烤全羊,是维吾尔族的一大传统名肴。烤全羊不仅是街头的风味小吃,而且也是维吾尔人招待贵客的上等佳肴。烤全羊多选用绵羯羊或周岁以内的肥羊羔为主要原料。
羊肚子烤肉是沙漠深处的牧民发明的一种高营养、高热量的食品。具体做法是:把羊宰杀后,把羊肚子洗干净。再把切好的碎羊肉拌上调料(盐和孜然)塞进羊肚子里面,然后用羊肠子把羊肚子的口捆绑好,再将羊肚子埋在火灰里烤,大约烤3-4个小时可以食用。
习俗
刁羊是在马背上展现人们勇敢无畏精神的一种体育项目,也是一项古老的游戏活动。在和田广大的农村牧区极为普及。刁羊常常是在春季、婚、丧、嫁、娶、节日期间举行。
摔跤是维吾尔族人的传统游戏之一,在和田维吾尔族人中出广为流传,但在风格上与其他地区的摔跤习惯有所不同。比赛开始,两名系着不同颜色布腰带的选手进入摔跤场地。首先赛手互相抓住对方的布腰带,肩顶着肩比力气,或是勾着脚将对手抱起来,谁能把对手直挺挺地举起来或是侧着身将对手摔倒在地,就算谁赢。谁要是能连续这样将对手摔倒三次,就算赢得了这场摔跤比赛的胜利,失败方就会退出摔跤场。
和田地区的节庆活动丰富多样,节庆活动大致分为2种,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和旅游节庆活动。和田地区以
维吾尔族为主,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有
肉孜节、
古尔邦节、
诺鲁孜节。前2个是伊斯兰教的节日。
肉孜节,即开斋节,伊斯兰教法规定,伊斯兰历每年9月为斋月,凡成年健康的男女穆斯林,都应全月封斋,即每日从日出至日落禁止饮食和娱乐。穆斯林习惯用阿拉伯语称斋月为“莱麦丹”月。“莱麦丹”是“戒炼”的意思,即通过斋戒练思想、练意志、练身体。封斋第29日傍晚如见新月,次日即为开斋节;如不见月,则再封一日,共30天,第二日,即伊斯兰教历10月1日,为开斋节,庆祝一个月斋功圆满完成。肉孜节一般为期三天。
古尔邦节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宰牲”或“血祭”。伊斯兰教创立后,穆罕默德将太阴历12月10日定为伊斯兰教的节日之一,古尔邦节逐渐成了从11世纪初开始改信伊斯兰教的维吾尔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每年的3月20日左右,是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诺鲁孜节。内容与汉民族的春节相似。“诺鲁孜”一词来自古伊朗语,意为“春雨日”。相当于伊朗古太阳历的每年三月二十二日,也即公历3月22日。
麦西来甫,维吾尔语中意为“集会”、“聚会”,是维吾尔族人民集歌舞娱乐、品行教育、聚餐为一体的民间活动。按旧俗,麦西来甫一般都在农闲时举办,一般由各家轮流主持,并准备适当饭菜招待客人,同村同街的男女老少都聚在一起。麦西来甫分为节日、野游、婚娶、轮流举办等多种举办形式。内容一般分为三部分:乐曲舞蹈、娱乐游戏和惩罚行为不端者。
艺术
维吾尔族
桑皮纸制作技艺主要流传于新疆南部和田地区广大乡镇的维吾尔族聚居区,在宜于植桑的吐鲁番地区也有分布。维吾尔族的桑皮纸制作工艺与内地的造纸工艺大致相同,不同之处是桑皮纸只用桑树枝嫩皮为原料,成纸分高、中、低3个档次,用途较为广泛。
和田是有名的歌舞之乡,最著名的是
于阗乐舞。从汉代《于田佛曲》传入中原,《于阗乐》就在汉朝宫廷演奏,它常常吸引汉高祖到未央宫聆听。
南北朝时,于阗乐舞风靡中原,唐朝国乐《十部乐》中,就收入了《于阗乐》。唐代于阗筚篥演奏家尉迟青誉满长安。
其他文化
特色产品
和田玉、艾得莱斯绸、和田地毯为“和田三宝”。
文物古迹
截至2023年5月,有不可移动文物25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12处。有可移动文物4446套14402件,其中珍贵文物1074件。
尼雅遗址地处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河下游尾闾地带的古三角洲上,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现存规模最大的聚落遗址群,系汉代“精绝国”故地。自1901年斯坦因发现,迄今已逾百年。历次考古调查发现了大量房屋建筑遗迹、墓葬、水利设施、城址等,发掘出土了大量的佉卢文文书、汉文文书、雕刻精美的建筑构件、钱币、丝绸以及艺术品等珍贵文物。尼雅遗址对丝绸之路南道汉唐时期绿洲聚落遗址的综合研究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荒漠绿洲城邦聚落人类文化与环境变迁关系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尼雅遗址地处丝绸之路南道的交通要冲,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融汇之地,对研究汉晋中央政府对西域的管辖和治理历史的阐发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对于进一步揭示中华文化向西传播和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具有极其重要意义。尼雅遗址考古研究揭示,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是多文化多宗教交往交流交融的地区。尼雅遗址大量有机质类珍贵文物保存良好,国内外罕见。如此数量众多、类型多样的遗迹及组合、出土文物的相对完整性(形态和结构),是西域古代绿洲城邦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研究以及由已知求未知的考古个案研究的珍贵资料。
热瓦克佛寺遗址,位于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城西北50公里处的沙漠中,是一处以佛塔为中心的寺院建筑遗址,总面积达2250平方米,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学者普遍认为,热瓦克佛寺建于南北朝时期,其建筑形式和壁画风格深受犍陀罗文化影响。曾出土大量具有很高研究价值的壁画和塑像,唐代后期逐渐废弃,现存建筑规模基本保留了初建时期的状况。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5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列目录共348项,其中国家级8项,自治区级35项,地区级111项,县级194项,共有自治区级非遗基地7家。
于田县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于田县维吾尔妇女的服饰、小帽至今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其中于田妇女所独有的克奇克太里派克(小帽)和皮日夹是全自治区仅有的礼仪服饰。克奇克太里派克用墨皮、花缎料和望平绒布缝制而成,形似倒扣的小酒盅和喇叭,一般用别针固定在白纱巾和头发的右前方。在婚丧娶嫁的礼仪中,妇女穿戴整套的克奇克太里派克和皮日夹,看上去优美文雅,别有气派。于田县妇女的维吾尔族装束是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宝贵财富。克奇克太里派克是世界上最小的帽子,它和皮日夹一道为西域文化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材料。
在于田县,曲棍球叫“曲马克”,也叫“麦热球”,玩法与现代曲棍球相似。当地人用一根头部弯曲、长约80厘米的曲棍,击打用毛线织成的线球或柳树树结做成的球。这种运动在任何场地都可即兴进行,很受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喜爱。2021年,于田县申报的曲棍球(维吾尔族曲棍球)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传统村落
和田地区民丰县萨勒吾则克乡喀帕克阿斯干村、墨玉县普恰克其镇布达村、皮山县垴阿巴提塔吉克民族乡康阿孜村、于田县阿羌乡普鲁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单。
垴阿巴提塔吉克民族乡康阿孜村,离县城76公里,位于海拔高度2400-5000米的山区地带,加之三山夹两河的地理特征使得这里气候凉爽,降水量多,水源充足,形成了特色民族风情、边疆避暑胜境。数百年来,各民族沿着克里阳古道,不断与东西方进行贸易交流,不断融合东西方优秀文化,创造了自己颇具特色的历史与文明。该村具有丰富的人文历史底蕴,境内现存其切克乌尼库尔岩画,见证着塔吉克人的历史变迁;塔吉克族独有的民族风俗、饮食、文化、歌舞、服饰等,延续着塔吉克人自己独有的文化传承。
普鲁村位于昆仑山脚下,隶属于于田县阿羌乡人民政府,这里的气候较为干燥,属山地地貌,昆仑雪水,土壤为沙土,主要有牦牛、和田羊,主要灾害为山洪、泥石流等。该村面积为5000亩左右,分布在山间地势较为平坦地带。
风景名胜
综述
和田佛文化遗址和出土文物较多,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有
美尔力克沙漠、
千里葡萄长廊、
尼雅遗址、
安迪尔古城、丹丹乌里克故城遗址、
桑株岩画、热瓦克佛寺、神秘泪泉、米利克阿瓦特、约特干、阿克斯比尔、热瓦克、赞木庙等,还有
阿克斯皮力古城、
买力克阿瓦提古城、
喀拉墩古城、阿西古城堡、阿萨古城堡以及
约特干遗址、热瓦克佛塔、库克玛日木石窟等都是世界知名的古遗址。截至2021年,全地区4A、5A级景区共6家,3A及以下景区共30家。
重要景点
乌鲁瓦提景区位于
昆仑山南麓的
喀拉喀什河上游山口处、
和田县朗如乡境内,距
和田市71千米。2007年12月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乌鲁瓦提水库水最深达110米,水库的坝高131.8米,1993年8月开始修建,2001年竣工发电并入和口电网。已建成的景点有:大坝、索龙桥、大坝夜景、溢洪道、玉龙大坝飞瀑等。
昆仑湖公园是和田地区最大的公园,占地88000平方米,平均海拔1320米。园内以昆仑湖为中心,水面面积28000平方米。园内以昆仑湖为中心,水面面积28000平方米。昆仑湖东部、南部岸线平直,东北角狭长。湖中有一湖心岛,湖的西北角为荷花池;东部有三个鱼池。
其娜民俗风情园位于
墨玉县城南,
阿克萨拉依乡其那巴格村,距和田市40千米。2007年底被评为自治区级3A景区、全国工农业示范点、五星级农家乐。园中有一株梧桐树,维吾尔语为“其娜”,“其娜”是英语china维吾尔英译,意思是“中华桐”。树高30多米,主杆直径达3米,树冠遮盖地面1.5亩。
白玉河亦称
玉龙喀什河,自古因生产和田白玉而得名。白玉河是白玉的主要产地,主要有
青玉、
青白玉、
黄玉、
碧玉、
白玉等36种
和田玉,
白玉河发源于
昆仑山北坡,全长504千米,年径流量22.6亿立米。
英艾日克水库位于
和田市18千米处的冲积扇扇缘洼地中,属平原水库。库容4225万立方米,调节库容2500万立方米,平均水深6.5米。水库西侧为英尔艾力克沙丘地,北岸出水口两侧为鱼塘和园林地。
尼雅遗址位于
民丰县境内,
尼雅河的下游古河道上,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缘,在古丝绸之路的南道上,平均海拔1300米。尼雅遗址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尼雅遗址是古代居民的居住遗址。距
民丰县城约140千米,地处县城正北沙漠腹地,系汉晋时期距今约1800年的“精绝国”所在地,是
塔克拉玛干沙漠最重要的古代遗址之一,南北分布大约27千米,东西宽约8千米,以河渠为界,是研究西域历史的珍贵文字资料。由于遗址的出土文物珍贵,尚未对一般游人开放。
对外交流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