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
哲学领域术语
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也称“容克帝国主义”,是列宁对德国帝国主义特征的概括。“容克”是德语Junker的音译,原意为“地主之子”或“小主人”。最早是指1525年条顿骑士团建立普鲁士公国后那些靠对外军事征服获得土地的小地主,后来用来称呼一切普鲁士的地主和贵族。
历史背景
领导德意志统一运动和1871年德意志第二帝国建立的是普鲁士王国的贵族即容克们,俾斯麦便是他们的代表。所以,德国统一后一直到1918年德意志第二帝国战败瓦解为止,容克一直控制着政权特别是军权。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日益壮大,他们也分享到一部分政权。但实际掌握国家政权的依然是容克,不过这些容克也日益由于采用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业和投资于工业而与资产阶级有着共同的利益,并为他们而扩军备战对外发动侵略战争
这样一来,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便出现了其他帝国主义所没有的特点:一方面,容克贵族地主控制着国家政权,另一方面现代资产阶级也分享政权,并且已经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因此,列宁将之概括为“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
典型代表:德国
德国即是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德国是在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失败后,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妥协的情况下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具有根深蒂固的封建主义军国主义传统的容克地主阶级,在德国的政治和经济生活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这种情况,给德国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
德国统一后,容克地主阶级同资产阶级的利益渐趋一致。在政治上他们独占了德国的军政要职,在国家政权中起着重要作用。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垄断资产阶级进一步依靠容克地主阶级专政,以便对内镇压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对外争夺市场和世界霸权。列宁指出,德国是个“军阀的、容克的、资产阶级的帝国主义国家”。
德国在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初,虽然经济发展较快,工业生产和资本的集中程度也比较高,但它的垄断组织普遍采取较低级的卡特尔形式。参加卡特尔的企业,在生产和销售方面仍然保持经营的独立性,只是根据协定瓜分销售市场,确定商品产量,规定标准价格。1911年,德国共有550~600个卡特尔,它们广泛地分布在采煤、冶金、电气、化学、纺织、皮革、玻璃、砖瓦、陶器、食品等一系列部门。卡特尔成为德国最普遍的垄断组织形式,是与德国经济中广泛存在封建残余分不开的。容克地主和垄断资本结合在一起,对劳动人民进行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剥削,工人工资低,人民群众购买力低,国内市场狭小,争夺市场的斗争异常尖锐,从而推动了缔结划分市场和规定售价的卡特尔的发展。同时,封建势力的存在,封建行会传统对经济影响很大,工业中与少数大企业并存的还有大量的小企业,它们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这为在生产上进行联合的托拉斯的发展造成了困难,而卡特尔最易于把为数较多而技术状况比较悬殊的企业组织在一起。
容克地主阶级垄断资产阶级的结合,使德国帝国主义特别富于对外侵略性。在国内阶级矛盾和市场问题十分尖锐的条件下,德国地主资产阶级为了转移人民视线,同英法帝国主义争夺“阳光下的地盘”,积极地投入了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并最早走上了军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道路。
形成
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即位,德意志帝国宣布成立。这个帝国的建立标志着德国统一的最后完成。统一后的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原因是:政治上的分裂消除,促进了统一市场的形成;从法国攫取的50亿法郎赔款,用于发展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吞并了阿尔萨斯、洛林,和鲁尔矿区联结在一起,构成了重工业的基地;德国产业革命较晚,易于接受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因此,19世纪70、80年代,德国完成产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工业跳跃式地发展起来。1870~1900年间,钢产量由17万吨增加到667万吨;煤产量由3400万吨增加到近15000万吨;铁路线由约19000公里增到50000公里。机器制造业造船业、电气工业和化学工业都有迅速的发展。20世纪初,德国在工业生产方面超过了英国,仅次于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
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和1873年的经济危机,加速了垄断组织的形成。1879年德国有14个卡特尔,1890年增加到210个,1896年约有250个,1911年已达600个。垄断组织控制了工业生产,形成德国经济生活的基础。20世纪初,莱茵——威斯特发里亚煤业辛迪加垄断了全国煤产量的一半;德意志铁业协会几乎控制了德国全部生铁工业;在军事工业方面,克虏伯公司占据统治地位,在化学、电器、光学和精密仪器等新工业部门,从一开始就由垄断企业经营,随着工业垄断组织的发展,银行资本也迅速集中,柏林9家银行控制了全国资本的83%。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结合,形成了金融资本。例如,德意志银行拥有资本30亿马克,控制着200多家工业企业。德国垄断资本的形成,标志着它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在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容克贵族在保存封建残余的基础上,从事资本主义经营,成为许多公司和银行的股东。大工业资本家也购置大批地产兼为大土地所有者。于是容克贵族便和垄断资产阶级联合起来,操纵了全国的经济命脉。
普鲁士容克贵族既然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他们在德意志帝国也就占据了统治地位,一切军政要职都被他们所包揽。1871年通过的宪法规定:普鲁士的国王为帝国的皇帝。皇帝的权力极大,有统率帝国军队、签订对外条约、任免国家官吏等大权。宰相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
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联邦议会由各邦政府派代表组成,在58名代表中,普鲁士占17名,而14票就可否决任何提案。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但通过的法案必须经过联邦议会的同意和皇帝的批准方能生效,实际上并不具有立法权。
德意志帝国沿袭了普鲁士封建专制主义军国主义的传统,疯狂鼓吹军国主义、种族主义反犹太主义沙文主义、黩武主义和盲从精神。对人民实行专制统治。马克思指出:德意志帝国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垄断资本家和容克地主在经济上的紧密结合和政治上的联盟,使德国成为“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
德国的对内对外政策
德意志帝国成立后,俾斯麦充当第一任宰相。他大权独揽,坚决执行容克资产阶级联盟的路线,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经济发展的措施。他的对内政策的核心是强化普鲁士容克地主阶级在政治上的统治地位,抑制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力,但尽量满足他们的经济要求,如发行全国统一的货币马克,成立拥有货币发行权的帝国银行,统一全国的法律和度量衡制度,建造和整顿铁路网,实行保护关税政策等等。这些措施使容克地主阶级满意,也得到资产阶级的拥护。
普鲁士容克地主对于德意志帝国的控制,引起西南小邦天主教贵族的不满。他们在议会中组成“中央党”,要求各邦有最大限度的独立性和天主教会的不受干预。俾斯麦为了打击中央党,便针锋相对地采取压制措施,迫使议会通过一系列反对天主教的法律,如1872年颁布学校监督法,不许天主教插手文化教育。1873年又通过“五年法令”,剥夺教会对教士的处罚权,并将宗教教育纳入国家监督之下。此后又发布法令,剥夺了教会对世俗婚姻的限制权力,并由政府直接干预主教教区的教务行政,又取消了国家对天主教教会的津贴。封闭不少天主教堂,从各方面削弱天主教会的政治影响。俾斯麦把这次冲突渲染为“文化斗争”。这场斗争究其实质来说,是一场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分离主义势力、巩固国家统一的斗争。但是,由于天主教势力的根深蒂固,中央党仍然坚持活动。俾斯麦为了集中统治阶级各方面的力量镇压工人运动,1878年和中央党妥协,相继取消了以前颁布的反天主教法令,天主教又恢复了以前的地位。
此后,俾斯麦将注意力转向对工人运动的镇压方面。1878年10月,俾斯麦借口两次谋刺德皇威廉一世事件,颁布了《非常法》,取缔社会民主党的一切组织,解散群众性的工人团体,封闭进步报刊,逮捕和放逐社会民主党人。《非常法》公布后两个月中,就有521名社会主义工人党人被监禁起来。俾斯麦在实行高压政策的同时,又实施了一些迷惑工人的社会立法,如《疾病保险法》、《残废和老年保险法》等。但是德国工人并没有屈服于俾斯麦的高压政策,也没有被他的小恩小惠所欺骗。他们在斗争中经受了非法和合法斗争的锻炼,工人运动更加蓬勃发展起来。
俾斯麦的外交政策是推行所谓“大陆政策”。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在于建立以柏林为中心的大陆联盟体系,旨在彻底孤立法国,建立德国在欧洲大陆上的霸权。他为了准备新的对法战争,竭力防止法国与俄国建立联盟,免得德国处于东西两线作战境地。1879年,德国与奥匈帝国结成反法、反俄同盟。1882年,意大利加入,形成了“三国同盟”。
德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殖民地较少,从80年代起,便急于进行殖民地侵略。资本家们建立“德意志殖民协会”,大肆鼓吹殖民扩张,并着手向非洲发展。1884年德国夺取了西南非洲纳米比亚),置多哥和喀麦隆于自己“保护”之下。1885年,占领了东非的桑给巴尔岛坦噶尼喀地区,建立了所谓德属东非殖民地。此外,德国还在南太平洋夺取了新几内亚东北部和马绍尔群岛。但德国的殖民地掠夺远远不能满足资产阶级的要求。他们强烈要求更大规模的海外扩张。而俾斯麦为了加强帝国在欧洲的地位,不愿在殖民地争夺上与英国发生冲突,因而对德国的殖民扩张一直采取比较慎重的态度。
1888年6月,威廉二世即位后,不满意俾斯麦的跋扈,二人时常发生磨擦。1890年《非常法》实施期满,议会企图改变强硬手段,决定不再延长。威廉乘机诡称反对镇压政策,迫使俾斯麦于1890年3月辞职。其实,威廉二世的对内政策,和俾斯麦同出一辄,都是实行恐怖统治。此外,威廉二世还竭力迫害境内的异民族,并用沙文主义、军国主义毒害人民。
19世纪90年代,由于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愈益要求扩大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于是威廉二世提出了重新瓜分世界的“世界政策,”以代替俾斯麦的“大陆政策”。威廉二世的外交部长、后来的宰相毕洛夫公开叫嚷:“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只满足于蓝色的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求日光下的地盘。”于是德国在亚非各地加紧侵略扩张,1897年,强占了中国的胶州湾和青岛,次年又取得在山东建筑胶济铁路和开采矿山权。1900年,德帝国主义出兵镇压义和团运动。1903年,德国与奥斯曼帝国(1299~1922)订立条约,得到建造巴格达铁路的权利。这条铁路建成后将成为德国向近东侵略的工具。
德国的向外侵略,不仅引起与英国的尖锐矛盾,而且也影响到俄国的利益,俄德关系也紧张起来。20世纪初,德国为了向外侵略疯狂扩军扩战,准备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德国工人运动的发展
德国的统一为工人运动创造了有利条件。当时德国工人分为以李卜克内西等为领导的埃森纳赫派和拉萨尔派。德国既已统一,两派在统一道路问题上的分歧即不复存在。所有工人为了和政府进行斗争,需要团结起来。特别是拉萨尔派由于他们的影响日益减弱,更希望借助合并以摆脱困境,所以,1873年以后,便主动向埃森纳赫派提出合作的要求。
马克思和恩格斯赞成两派的统一,但告诫爱森纳赫派的领袖们不要拿原则作交易,必须把统一建立在科学共产主义的原则基础上。然而威廉·李卜克内西等人醉心于合并,无视马克思恩格斯的忠告,竟于1875年3月同拉萨尔派共同起草了一个浸透拉萨尔机会主义观点的纲领草案。1875年5月22~27日,两派在哥达召开合并大会,成立“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1890年改称社会民主党),通过了这个纲领,亦即《哥达纲领》。马克思、恩格斯对此十分愤慨,认为这是一个“极其糟糕的、会使党堕落的纲领。”马克思随即写了《对德国工人党纲领的几点意见》,即《哥达纲领批判》。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于《哥达纲领》的拉萨尔机会主义观点,进行了严肃的批判;同时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原则,发展了科学共产主义理论。针对《纲领》所宣扬的靠国家帮助建立生产合作社以达到社会主义的主张,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只有通过暴力革命,才能获得自己的解放。又着重批判拉萨尔的超阶级的工具,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之间,只能实行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马克思又驳斥拉萨尔派庸俗的社会主义,科学地论证了共产主义两个阶段及其分配原则,指出在社会主义阶段分配原则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只有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哥达纲领批判》对科学共产主义理论作了重大发展,是对机会主义进行不调和斗争的光辉典范。但是,李卜克内西等当时还不能接受马克思的批评,竟对广大党员封锁了《哥达纲领批判》。
虽然《哥达纲领》有严重的错误,但建立统一的工人政党,还是符合工人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社会主义工人党成立后,其力量不断壮大。1876年,它拥有党员近4万人。1877年国会选举时,社会主义工人党获得50万张选票,12名代表被选进国会。《非常法》的颁布是对社会主义工人党的严峻考验。在全国白色恐怖的笼罩下,党内拉萨尔主义者惊慌失措,声明自行解散党;倍倍尔和李卜克内西束手无策;党内右倾机会主义者赫希伯格、施拉姆爱德华·伯恩斯坦(1850~1932年)组成所谓“苏黎世三人团”向敌人公开投降,声明服从《非常法》;莫斯特(1846~1906年)等左倾机会主义者则不顾当时的主客观条件,主张立即举行暴动
在党处于严重危机关头,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帮助倍倍尔、威廉·李卜克内西等党的领导人制定正确的路线,帮助他们采取合法斗争和非法斗争相结合的策略。结果,党在正确的指导下,通过各种俱乐部和协会等合法组织掩护党的地下活动,创办秘密刊物,向群众进行革命宣传,领导他们进行革命斗争。1889年5月党领导鲁尔区9万矿工进行罢工。1890年,德国发生了200多次罢工,沉重地打击了俾斯麦的反动统治。党在议会斗争方面也取得巨大成就,1890年获得142万张选票,在国会中占了35个席位,成为议会中大政党之一。
反非常法胜利后,党在群众中影响空前增强。1890年10月,在哈雷召开代表大会,决定把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改名为德国社会民主党恩格斯察觉到党内右倾机会主义滋长的危险性。1891年1月31日,在党的理论杂志《新时代》上发表了《哥达纲领批判》,沉重地打击了机会主义者。同年,党在爱尔福特召开代表大会,通过“爱尔福特纲领”。这个纲领纠正了“哥达纲领”的许多错误观点,科学地论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原理,但没有提出推翻君主制、建立民主共和国的要求。恩格斯写了《爱尔福特批判》,批判了党内合法主义谬论。
德国进入帝国主义时期,日益增长的军费负担和物价的不断上涨,使广大工人群众生活水平急剧下降,从而工人运动高涨起来。1903年萨克森12万纺织工人举行罢工,要求10小时工作日和提高工资1/10,但由于工会领导的叛变而失败。1905年,鲁尔煤矿工人举行罢工,参加者25万多人。1906年,全德共发生了3626次罢工。1910年,工人不仅为改善生活而斗争,而且还展开争取普选权的运动。1912年许多城市的工人示威游行,和警察发生冲突。
罢工的频繁是无产阶级对资本主义制度直接冲击的开始。但是,在这样重要的历史关头,社会民主党的领袖们分裂为左中右三派,未能领导和组织工人群众向统治阶级发动革命。
左派的领导是罗莎·卢森堡(1871~1911年)、克拉拉·蔡特金(1857~1933年)、倍倍尔卡尔·李卜克内西等。他们积极捍卫马克思主义,反对修正主义、军国主义和帝国主义战争。但左派在理论上还不够成熟,低估无产阶级政党在革命斗争中的领导作用。在组织上又没有同右派脱离关系。
中派以考茨基、哈泽为代表,鼓吹“议会道路”,反对暴力革命无产阶级专政。他们借口维护党内“团结”,迁就右派,甚而为他们辩护。
右派的代表人物是伯恩斯坦、福尔马尔(1850~1922年)等人。他们公开修正马克思主义,反对阶级斗争,主张阶级调和,宣传“和平过渡”,从根本上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成为臭名昭著的修正主义者。
1913年倍倍尔逝世后,党的领导权为右派谢德曼所篡夺,德国社会民主党丧失了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战斗力,蜕化为一个修正主义的党。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21 16:13
目录
概述
历史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