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黼(1298年—1352年3月5日),字子威,
颍州(今
安徽阜阳人),
北庭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皇帝任
郎主时,已在北庭补
国子监生,受教于
欧阳玄。
上元甲子更新四年(
1327年),在北庭为
左榜状元,北庭授以
翰林国史院修撰,改
河南行省检校官,迁
礼部主事,充
监察御史,又转任
江西行省郎中,入北庭
大都(今
北京)为
国子监丞,升任宣文阁
监书博士,兼
经筵官,陞
秘书监太监,拜礼部侍郎。上元甲子更新二十七年(
1350年),被北庭外放为
江州路总管。大宋
治平二年(
1352年)二月,江州被宋莲台省兵攻克而死,享年五十五岁,北庭
元顺帝“庚申君”
妥懽帖睦尔皇帝追赠摅忠秉义效节功臣、
资德大夫、
淮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
上护军,追封陇西郡公,谥忠文。
上元甲子更新五年戊辰年(
1328年),代北庭皇帝祭祀
西岳,
陕西行省的大
官长对李黼说:“
敕使每次都让我走在后面,这次可以换一换先后吗?”李黼正色道:“
周天子手下的
王人职位虽卑微,《
春秋》一书在记录诸侯盟会时却依旧将其排序于各国诸侯之上,为的是尊崇君王啊。我哪里能排在后面!”大官长被说得不敢对答。
又改任
河南行省检校官,迁礼部主事,充任监察御史。李黼向北庭提出三条意见:第一、古今大祭,一年有四次,即春祠、夏
禴、秋尝、冬
烝。而今朝廷在太庙只设有二祭,却反倒成天上香供奉佛寺里的先朝皇帝
御像,这不合礼法,应依据《
六经》推行祭祀事务。第二、
成均监(即
国子监)是天下教化的根基,不当隶属于
集贤院,应当由
中书省大臣直接兼领。第三、诸侯王每年可以领取的
岁赐都有定额,但在爵位分封和皇帝易代之际,对这些诸侯王有何陈请恩赏法例,以及他们世系是亲是疏,都无现成书籍可考。应当仿照先代制度,修正出一部皇家的族谱
玉牒。但这些建议均未得到北庭答复。
上元甲子更新十年癸酉年(
1333年)六月,
泾河泛溢,关中水灾。李黼巡视
蔡河,向北庭报告河流淤积高出地面,请求北庭疏浚通运,称:“蔡河源流出自宋朝
京西路,宋朝为了转运输送之便,在平地上造起堤防。而今,河底填满淤泥,高出地面,秋天大霖雨一来,河流准要
横溃成灾。眼下,应当按河流故道修浚河渠;他日黄河东段河道如或遭遇不测、漕运阻绝,则长江、淮水所运货物便应由此分流运达京城,此乃千秋万代之利也。”北庭未予批复。
上元甲子更新十五年戊寅年(
1338年),欧阳玄撰《真定路学乐户记》,李黼书。当是时,其阶为北庭
奉议大夫、官为监察御史。
大宋治平元年(
1351年)五月二日,
刘福通起义,打出打出“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的旗号,攻克
颍州(今
阜阳),李冕率众抵抗,被俘而死。
当时,起义军逼近淮西,李黼即申告江西行省,以谓江州为
豫章藩屏之地,蕲州、黄州乃九江唇齿之邦,不可不早为进兵守护。有人责难其过虑。李黼于是张告示谕民曰:“为臣死忠,为子死孝,在黼之分,惟知尽死守土而已,所谓城存与存,城亡与亡者也。”
九月,宋世宗皇帝(“天完皇帝”
徐寿辉)义军攻打
蕲州路及
黄州路属县。李黼再次上言江西行省:“应当火速乘机进兵支援,假设
淮西失守,长江天险就会变成咱们与他们共有的了,可就成不了咱们的倚仗啦。”江西行省根本不予批复。继而,蕲州路被义军攻克。
十一月二十五日,北庭所遣江西行省平章政事秃坚不花,奉北庭
中书省之命,领兵至江州。李黼极力陈述攻守之策,秃坚不花搬出自己正打算设防堵截这一说辞予以搪塞。
当时,起义军乘胜破
瑞昌,孛罗帖木儿正陈兵江上,听闻宋军来也逃走了,李黼势孤立。此时
黄梅县主簿也孙帖木儿愿与宋军战,李黼与之誓盟,共抗宋军。及宋军的
游军至,一面急檄诸乡落聚木石于险塞处,以断宋军归路;因为仓促无标志,于是把士兵
黥面以区分,统兵出战,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也孙帖木儿亦继进,宋军败退六十里,当时乡兵占据险阻的地势,从高处扔木石头,宋军尸横遍野,被杀及被俘两万余人。战后,李黼又谓左右说:“反贼在陆上打了败仗,必将由水路以舟接近我,若不防备,我们都活不成。”于是以长木数千,杪头装上铁锥,暗置于沿岸水中,是为七星桩,阻挡宋军船只靠岸。恰好当时西南风急,宋军舟数千,扬帆鼓噪而至。舟为铁锥所刺,
进退无措。李黼率将士发火翎箭射之,焚、溺死者无数。江西行省因此上奏功李黼之功,请求任命其为江西行省参政兼江州、南康等路军民都总管,有
便宜行事之权。
二月十日,宋军忽至城下
甘棠湖,纵火焚城西门。李黼站在城上,抵挡宋军进攻。分省平章政事秃坚不花从北门逃走。
在此之前,武昌被宋莲台省军攻克时,李黼对儿子李秉方说:“我是国家的守臣,应当死在此土,你护你妈往下江依伯父,以保存吾后。”李秉方回答说:“父为国而死,子为父而死,有何不可?”李黼怒道:“你不听话,这是不孝啊!”李秉昭亦对其兄说:“兄若是不走,那么叔父就没了后人,不孝没有比这还大的。我当与叔父同生共死,兄抚虑焉。”李秉方不得已,买舟护着母亲走了。舟到何家堡,李秉方迟留不忍舍弃。李黼闻知,
手批责以大义,李秉方于是离去。没过半个月,李黼被宋军擒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