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三祖为
桐城派早期三位重要作家,分别为
方苞、
刘大櫆、
姚鼐。他们为桐城派的兴起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方苞
人物生平
方苞(1668-1749)
清代散文家。字凤九,一字灵皋,号望溪。安徽桐城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五十年,被牵连进
戴名世《
南山集》案入狱。赦出后隶汉军旗籍,入直
南书房。累官至
内阁学士兼
礼部侍郎。曾写《
狱中杂记》,揭露当时
司法制度的黑暗与残酷,具有现实意义。
风格
方苞治学宗旨,以儒家经典为基础,尊奉程朱理学,日常生活,都遵循古礼。为人刚直,好当面斥责人之过错,因此,受到一些人的排挤。方苞首创“义法”说,倡“道”“文”统一。在《史记评语》里说:“义即《易》之所谓言有物也,法即《
易》之所谓言有序也。以义为经,而法纬之,然后为成体之文”。论文提倡“义法”,为
桐城派散文理论奠定了基础。后来
桐城派文章的理论,即以
方苞所提倡的“义法”为纲领,继续发展完善,于是形成主盟清代文坛的桐城派,影响深远,仍为全国学术界重视,方苞也因此被称为桐城派的鼻祖。
主要成就
方苞著有《
周官集注》13卷、《
周官析疑》36卷、《考工记析疑》4卷、《周官辩》1卷、《
仪礼析疑》17卷、《
礼记析疑》46卷、《丧礼或问》1卷、《
春秋比事目录》4卷、《诗义补正》8卷、《左传义法举要》、《
史记注补正》、《离骚正义》各1卷、《
奏议》2卷、《文集》18卷、《集外文》10卷、《补遗》 14卷,另删订了《通志堂宋元经解》。
名篇:《
左忠毅公逸事》、《
狱中杂记》、《汉文帝论》、《李穆堂文集序》、《书卢象晋传后》、《与李刚主书》、《
孙征君传》、《万季野墓表》、《游潭柘记》等。
“义法”解释
所谓“义”,即“言有物”,所谓“法”,即“言有序”。“义”指文章的思想内容;“法”指文章的形式技巧。
方苞要求文章的形式服从于内容,做到
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文章语言要做到“
清真雅正”和“雅洁”,去掉“冗辞”,直到“一字不可增减”。 “义法”说,涉及文章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诸问题,对形成有益的文学理论,有积极的意义。
刘大櫆
人物生平
刘大櫆(1698—1780)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安徽
桐城县
陈洲乡(今
枞阳县汤沟镇) 人。刘大櫆出身于
耕读世家,祖、父均为秀才,
塾师兼事农作。大櫆曾自言“家世
皖江侧,薄田十亩余。”幼年,从父读书,(一说刘大櫆为汉高祖
刘邦长子
齐王刘肥后裔,陈洲刘氏伯二公第十八世孙,属先字辈)“
桐城派”代表人物。
大櫆受教于同乡吴直,才华出众。20多岁以布衣入京,
方苞见到他的文章,极其叹服说:“如苞何足算哉!邑子刘生乃国士尔。”并赞他是
韩愈、
欧阳修一流人物,一时名噪京城,士大夫多愿与其结交。雍正七年(1729年)、十年,两次参加考试都登
副榜。乾隆六年(1741年),由方苞荐举应
博学鸿词科,被大学士
张廷玉压制落选。张后知大櫆同邑,深惋惜。乾隆十五年,张廷玉特举其参试经学,又未
被录取。大櫆60岁后为
黟县教谕。几年后告归,居枞阳江滨不再出游,以文学教授生徒。
大櫆修干美髯,性格豪放,纵声读
古诗文,韵调铿锵,喜饮酒,好吟诗。
风格
大櫆师事
方苞,深得方苞的推许;他又是姚鼐的老师,故为“
桐城派三祖”之一。大櫆虽出方苞之门,但文风不同,
方东树曾说:“学博(
刘大櫆)论文主
品藻,侍郎(方苞)论文主义法。”方苞深于经学,对文章提倡义法,用笔严谨,简明确切;大櫆兼重古文的神韵,博采《庄》、《骚》、《左》、《史》、韩、柳、欧、苏之长,才气雄放,波澜壮阔。形成“日丽春敷,风云变态”的风格。不仅如此,大櫆对“
阳湖派”的形成影响也很大。
乾隆间,
常州钱鲁斯受业于大櫆之门,后与大櫆弟子
王灼一起以“师说”传诵于阳湖
恽敬、
武进张惠言。恽、张二人始尽弃
骈俪之学,专治桐城派古文,传人日众,后称“阳湖派”。
主要成就
刘大櫆著有《
海峰先生文集》10卷、《海峰先生诗集》6卷、《
论文偶记》1卷、编《古文约选》48卷、《历朝诗约选》93卷,纂修《
歙县志》20卷等。
姚鼐
人物生平
姚鼐一世祖居麻溪(今
枞阳钱桥
河南岸姚王集),其五世祖
姚旭明景泰年间迁居桐城城里。至姚鼐, 其家族居桐城县城已300余年。鼐出生于桐城南门的一个官宦书香人家。其祖先姚旭为明云南布政司右参政、
姚之兰为江州府知府加
按察副使衔,皆载入《明史循吏传》;高祖文然,康熙时任
刑部尚书;曾祖士,曾任湖北
罗田知县,均贤良清廉,辞世皆享名宦祠祀。伯父
姚范,
进士及第后为
翰林院编修,著有《援鹑堂文集-诗集》,学贯经史,与
桐城派祖师之一的
刘大櫆情深意笃,使姚鼐得以跟其伯父受经学,跟刘大櫆学文。其祖父孔瑛二十六岁时即去世,父淑终生为一介布衣。姚鼐出生时,家庭已衰落,鼐幼嗜学,伯父姚范授以经文,又从刘大櫆学习古文,刘大櫆对姚鼐特别器重,称其“时甫冠带,已具垂天翼”,“后来居上待子耳”。乾隆十五年(1750),他二十
岁考中举人后,经过五次礼部
会试均名落孙山,直到乾隆二十八年(1763)三十岁第六次应礼部试,才中进士,授
庶吉士。3年以后,散馆改主事,分属兵部;旋又补礼部仪制司主事。后历任山东、湖南乡试副考官,会试
同考官和刑部广东司郎中等职。乾隆三十八年(1773),清廷开
四库全书馆,姚鼐被荐入馆充纂修官。此职本应翰林方可充任,独鼐与
休宁戴东源、
兴化伍大椿、
歙县程晋芳等8人破格当选。《
四库全书》成,鼐乞养归里,不入仕途,时年44岁。
大学士于敏中、
梁国治先后动以高官厚禄,均被辞却。鼐言:“古之君子,仕非苟焉而已,将度其志可行于时,其道可济于众”,否则,不如“从容进退,庶免耻辱之在咎已尔”。
自乾隆四十二年起,姚鼐先后主讲
扬州梅花书院、
安庆敬敷书院、
歙县紫阳书院、
南京钟山书院,致力于教育,因而他的弟子遍及南方各省。其中最著名的有本邑的
方东树、刘开、
李宗传、方绩、
姚莹;上元梅宗亮、
管同;
宜兴吴德旋;阳湖
李兆洛;
娄县姚椿;新城
鲁九皋和他的外甥
陈用光等。这些学生都是笃守师说,遵桐城
家法的文人,对
桐城派的传播作用甚大。桐城派古文之传,自
方苞以文章称海内,上接震川,同邑
刘大櫆继之益振,传至姚鼐则集大成。因此有“桐城家法,至此乃立,流风作韵,南极湘桂,北被燕赵”之说。
历城周书昌说:“天下文章其在桐城乎!”
嘉庆十五年(1815年)85岁的姚鼐卒于
南京钟山书院,归葬枞阳。
风格
姚鼐与创始人
方苞、
刘大櫆辞章”三者相互为用。所谓“义理”就是程朱理学;“考证”就是对古代文献、文义、字句的考据;“辞章”就是写文章要讲求文采。这些主张充实了散文的写作内容,是对方苞“
义法桐城派古文到了姚鼐形成完整的
理论体系。姚鼐著有《
惜抱轩全集》,所编《
古文辞类纂》风行一时,有力地扩大了桐城派的影响。鼐对传统文论的另一重大贡献是提出富有创见性的“阴阳刚柔说”,这对我国古代散文审美理论和风格特征是一次重大突破。他认为,“
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阴阳刚柔之发也。”文章阴阳刚柔的变化,乃是作者性格、气质、品德的表现。鼐在发展前辈的文学思想上,用阴阳刚柔这个哲学概念来解释
文章风格的来源和散文的风格特点,其中包含着朴素的
唯物论和
辩证法思想。
主要成就
姚鼐以宋儒之学为治学之本,故指斥考据的汉学家为舍本逐末;但他也不废弃汉儒治经之长。
姚鼐“为文高简深古,尤近
欧阳修、
曾巩,其论文根极于道德,而探源于经训,至其浅深之际,有古人所未尝言,鼐独抉其微,发其蕴,论者以为词近于方,理深于刘”(《
清史稿·文苑·姚鼐传》)。其为文“以神、韵为宗”(
方宗诚《
桐城文录序》),形成一种迂徐深婉,一唱三叹,而又耐人寻味,意蕴无穷的风格。近代学者
章太炎谓之“谨”,
刘师培称之“丰韵”,都是对其文风的富于韵味、言简意丰的高度评价。姚鼐的诗歌早年模仿明“七子”学唐诗,晚年兼取宋人,格意俱高,在当时俨然为一大家,故后人称“惜抱诗精深博大,足为正宗”(程秉剑《国朝名人集题词》)。姚鼐的书法造诣很深,
包世臣推
邓石如、刘石庵及姚鼐为
清代书法之冠,将姚鼐的
行草书列为妙品,故姚鼐非独特文美,其翰墨亦为世重。鼐著有《
九经说》19卷、《三传补注》3卷、《老子章义》1卷、《
庄子章义》10卷、《
惜抱轩文集》16卷、《文后集》12卷、《
诗集》10卷、《法帖题跋》1卷、《笔记》10卷、《书录》4卷、《
尺牍》10卷、《
古文辞类纂》75卷、《
五七言今体诗钞》18卷。《
登泰山记》是
姚鼐的代表作,主要描绘
泰山风雪初霁的壮丽景色。
写作特点:首先是以时间为顺序,以游踪为线索,依次记叙了作者游泰山的历程和所见到的景色,剪裁得体,详略分明。
桐城派主张的“雅洁”和反对“冗辞”,从这里可见一斑。
三祖对比
方苞,
刘大櫆,姚鼐,被后人尊称
桐城“三祖”,认为三人各有千秋,方苞以学问胜,刘大櫆以才气胜,姚鼐以见识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