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文明建设是指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扩大生产规模,改进生产技术条件,增加社会物质财富,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
简介
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和
精神文明构成人类社会文明的基本内容。人类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经济财富,体现为物质文明;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财富,体现为精神文明。人类社会在物质生产、
精神生产的同时,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所获得的全部政治成果的总和,就是政治文明。政治文明反映了人类社会
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是人类
社会进步在政治法律理念、
政治法律制度、政治法律组织、政治法律行为上的综合体现。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两种相互联系的伟大成果,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两个密切相关的组成部分。一方面,精神文明的发展,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经济建设搞好了,生产力发达了,就会给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更充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又不能简单地把精神文明看作是
物质文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精神文明有它的相对独立性。那种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
精神文明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而物质条件差,精神文明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也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实践证明,两个文明紧密联系而又有各自的发展规律,它们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精神文明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们必须全面地把握两个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遵循精神文明自身的发展
规律,自觉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精神文明的水平。
现状与展望
经过新中国成立50多年尤其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多年的发展,中国现已实现了现代化建设“
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
小康水平,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经济建设成就显著,我国的
社会生产力、国家的综合实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成就
当代物质文明建设的成就
概括地讲,中国当代
物质文明建设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24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95933亿元,按
可比价格计算,
年均增长率为9.4%,超出世界同期年均增长率6.1个百分点,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2002年,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更是突破了10万亿大关。
二是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产业升级逐步进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
三次产业结构显现出农业比重趋于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步提高、第三产业比重逐渐提升的演进趋势。
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向了
集约型,
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张伴随着经济质量的不断提高。
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确立了适应中国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的
基本经济制度,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起了
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四是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经济逐步融入世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9年以来,中国的对外开放逐步扩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对外贸易迅速发展。
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加到2001年的5098亿美元。外商投资的平均项目规模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20万美元,90年代初期的130多万美元增加到90年代后期的300多万美元。
五是人民生活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总体上达到了
小康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从农村居民看,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34元,2001年达到2366元。农民收入水平实现温饱有余,大部分地区已实现小康。从
城镇居民看,2001年城市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6860元,比1989年增加了5484元,城镇居民已经整体上实现了小康。
虽然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必须看到,在经济多年快速发展后,有相当多的社会经济问题也浮出了水面。主要的问题包括:“三农”问题突出,
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为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
措施,包括:为了应对“三农”问题,党和政府已经采取了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继续深化农村
改革,优化农业和农村
经济结构,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等政策措施;针对日益拉大的东西地区差距,中国已经启动了“西部大开发”工程,力争用5至10年的时间,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
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针对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中央提出要紧跟当代世界产业发展的主流,顺应在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中国产业结构不断外向化、国际化的客观趋势,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使产业发展水平及其整体的
国际竞争力逐步走到世界的前列。
党的十六大报告基于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建设的重点,一是走
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
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二是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三是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四是坚持和完善
基本经济制度,深化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五是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六是深化分配体制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这六个方面的内容,归结起来,就是要推进全面创新,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
物质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任务
党的十六大明确了
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地位。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
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六个“更加”中,至少有两个是关于物质文明建设的内容的,即“经济更加发展”和“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大力发展
社会主义经济是参与国际竞争、提高
综合国力的客观要求。当今世界,国家、民族、力量集团间的竞争主要就是以经济实力为后盾进行的。我们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增强综合国力,保证中国在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激烈国际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维护国家的主权和独立,为促进世界和平和人类的共同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为基本实现现代化进一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加强
物质文明建设也是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着眼于整个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其目标是: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其中,物质文明和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进步的基础,物质文明不仅影响着社会主义政治关系、政治意识、政治行为、政治制度等
政治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也制约着社会主义的教育、
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发达的物质文明建设为
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了条件。精神文明建设不是“空对空”的,它需要专门的建设和投入,这就要以物质成果为基础和保证。同时,
物质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也为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说服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政治制度的科学性、政治运作的合理性,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对既有的政治资源进行配置等深层问题,就逐渐凸显出来,成为必须解决的新课题。从这一意义上说,
政治体制改革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另外,推动
政治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的综合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没有发达的物质文明提供支持,政治文明建设的各项具体措施必定搁浅,或只能在低水平上徘徊。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们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其中,物质文明建设是基础,是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顺利进行的保障,也是实现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物质基础。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个进程中,我们必须始终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高度重视物质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作为最根本的任务。
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在党的
十四届五中全会上,
江泽民同志从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高度,对
物质文明建设和
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做了深刻阐释。提出了在搞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要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这是五中全会的一个重要精神,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思想,体现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
重视。
当今世界,经济
政治格局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乃至
社会主义制度与
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谁胜谁负,
劳动生产率,并最终战胜
资本主义,取决于它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取决于它的科技、教育,说到底取决于人的素质;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各种文化思潮不断涌入,各种思想文化的撞击日趋激烈。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否坚持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能否正确地吸收、借鉴全人类
精神文明的最新成果,能否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乃至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和侵蚀,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系到把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带入21世纪;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对人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现代
市场经济是健康、文明的市场经济。坑蒙拐骗、制假造劣,与
现代市场经济是
格格不入的。没有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提高,没有科技教育的持续发展,现代市场经济所要求的那种讲平等竞争、讲信誉、讲质量、讲效率的观念和氛围是难以形成的。正反两方面的事实表明,越是集中力量发展经济,越是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就越需要精神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
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很大程度寄希望于科技的投入和进步,寄希望于人才的培育和人的素质的提高,同时,攻克深化改革中的难关也需要有力的
思想政治工作做保障,需要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可见,把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既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
在搞好
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把
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反映了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1、提高人的素质,培育“
四有”新人,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与前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物质文明建设
人的素质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同时又给社会历史以巨大影响。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努力改善全体公民的素质,必将使
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使人与人之间在
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的新型关系不断发展,使整个社会的面貌发生深刻的变化。这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不可少的条件,同时也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需要有严格的纪律和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又需要有高度的
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只有人的精神状态改变了,思想道德觉悟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了,才能进一步激发人们开拓进取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想象力,从而推动生产工具的革新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且,只有人的整体素质提高,才能真正自觉地以共同的理想、社会主义道德和纪律来要求和约束自己,正确调节各种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这无疑是推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的精神动力。
人的素质决定和影响生产力的水平和发展,因此,在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人的整体素质和知识结构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
综合国力竞争,发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抓好人才培养,提高人的素质,是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的关键。
江泽民同志敏锐地抓住这一时代变迁的动向,提出把以培育“四有”新人,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任务的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无疑是一项具备战略眼光的重要举措。
2、加强
精神文明建设, 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选择。现代
市场经济是与现代文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要求建设高度的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不仅需要与
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一般
社会文明,还必须以同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等
精神文明的充分发展为条件。首先,现代
市场经济是以现代化大生产和高度发达的
社会分工为基础,它一方面要求现代交通、通讯和各种服务等市政、市场硬件设施,一方面也要求生产经营者具有相应的知识素养和
管理决策能力等软件条件。其次,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它要求与其相适应的道德规范、管理制度和
法律体系,要求具有一个良好的社会
宏观环境。第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需要发达的科技教育。
3、实现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精神文明建设的支持与推动。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看,商品中的文化含量、文化附加值越来越高,生产的工艺流程对职工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文化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越来越大,商品产出所需能源、资源、财力这些“硬投入”逐渐减少,而文化、科技这些“软投入”逐渐增大。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认识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变化:经济与文化的内在统一;
物质文明与
精神文明的内在统一。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是我们在今后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必须贯彻的重要方针。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是把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
集约型转变。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的发展,主要是靠高投入,规模扩张来实现的。重速度轻效益、重数量轻质量、重投入轻产出、重生产轻环保、重眼前轻长远,会给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危害。今后要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在保持一定速度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提高国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走
集约型经济发展道路。集约型经济的主要特征,是生产的高科学技术水平,产品的
高附加值,科学精细的企业管理和通过提高内涵生产力来求得经济的发展。实现
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的转变,一方面要向结构优化要效益,向
规模经济要效益,另一方面也要通过
精神文明建设向科技进步要效益,向科学管理要效益。没有精神文明建设带来的科技进步、教育发展和人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的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很艰难的。
(二)
“要把
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物质文明建设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任何社会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物质基础,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
社会主义革命归根到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因此,
社会主义社会必须注重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处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当代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把社会主义
物质文明建设好,是我们的根本任务。
但是,我们在充分认识和肯定物质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物质文明和
精神文明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和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社会主义不仅仅是一种
经济制度,同时也是一种政治制度,而且还包括与这种经济、政治相适应的思想文化,也就是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社会主义与
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不是体现在具体的物质产品上,而是体现在如何更好地发展经济以及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上,体现在社会制度及其意识形态上,体现在以不同主导思想体系为核心的
精神文明方面。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的根本特色之一。因此可以说,正如没有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就没有社会主义一样,如果没有适应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精神文明,也就没有社会主义,或者就至少是没有完整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了,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固有本性,也是社会主义其他特征的共同要求。这种精神文明,既批判地继承以往社会的包括
资本主义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又反映
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下人们的精神面貌、社会风尚的新特征。换一个角度讲,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不仅要有日益发展的物质生活、民主政治生活,而且还要有日益发展的精神生活。不建设好
精神文明,就不能全面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3、只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本身是建设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同时它的建设又是建设
物质文明、
民主政治的文化条件和思想保证。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生产力的发展上,而要较快地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在当今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中最活跃、最重要因素的条件下,不加强科学文化建设,不通过搞好
精神文明建设来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是不可能的。因此,越是集中力量发展经济,越是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就越需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以保证物质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我们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三)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确立了发展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促进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这是建立在对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双重效应的认识基础之上的。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主要是积极的。但也毋庸讳言,市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对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建设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会诱发某些人
拜金主义、
享乐主义和
极端个人主义等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滋生。这势必要影响
集体主义、
爱国主义精神的发扬,影响公共道德、职业道德和
社会主义道德的树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放松精神文明建设,放任种种不正确思潮泛滥,就会给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事业造成损失。如果只重视经济工作而轻视精神文明建设,那就应当很好地想一想,把经济搞上去靠什么?最终又是为了什么?我们必须牢牢记取过去“一手硬,一手软”的教训,坚定不移地贯彻两手抓、两手硬的战略方针,不能以牺牲
精神文明为代价来换取
物质文明建设一时发展。
党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党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努力推进改革开放和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许多新的发展与进步。
一是在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我们党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体系和指导方针。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进行了科学的总结和论述。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和党的十四大,从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高度,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战略地位和根本任务作了全面深刻的阐述。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是开展了一系列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工作。在思想理论建设方面,全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
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建立了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群众的理论教育体系。在
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卓有成效地开展了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活动,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取得了新的进展。在美化社会环境和改变社会风气方面,开展了“
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治理脏、乱、差活动,创文明单位、建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活动等。在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方面,积极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大力普及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知识,实施
精神文明建设“
五个一工程”,开展了各种读书活动和大规模的职工培训活动等,所有这些,对于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是探索和积累了一些好的形式和经验。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创造了很多生动活泼的做法和经验。如军(警)民共建、城乡共建、
工农共建活动,创建文明城市、小康文明村、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活动;评选“
十星级文明户”、“新风户”活动,创办文化中心、文化室活动;举办读书报告会、演讲会,群众文化艺术节,制定职业道德规范、乡规民约、公民守则,建立红白事理事会,设立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奖励基金等;寓教于乐、寓教于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之中,深受广大群众的拥护与欢迎。
物质文明建设
在肯定成绩,承认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冷静地看到,我们的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与时代和事业发展的需要,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很大的距离。
江泽民同志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形势很好,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思想政治工作薄弱,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抬头,一些地方的社会治安情况不好,一些腐败、丑恶现象又重新滋生蔓延。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采取切实得力措施加以解决。”我们必须按照五中全会的要求,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良好的舆论环境。
首先,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
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大力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的思想文化,加强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和
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吸收世界文明一切优秀成果,提高全民族的思想
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其次,加强
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积极探索在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思路、新办法,逐步形成有利于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舆论力量、
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文化条件。要充分依靠群众,广泛吸引群众参与;精心组织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要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力度,加强舆论监督;对各种不道德、不文明的行为以及消极丑恶现象进行有力批评,扶正祛邪,弘扬正气,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舆论氛围。要坚持持之以恒,务求实效。从具体事抓起,要有目标、有步骤、有措施、有力度;抓
基层、抓基础、抓典型、抓载体;努力使工作抓得住,效果看得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第三,加强
精神文明建设关键的问题是要切实加强领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单是思想文教部门的任务,而且是经济战线和一切部门的长期共同任务,需要党政各部门、社会各方面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任职一方,守土有责。要以对党、对人民、对社会高度负责的精神,真抓实干。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给予必要的物质保障,逐年增加投入,做到两个文明一起规划,一并部署,共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