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乐器是一种民族乐器。
史话
维吾尔族
传统音乐中,有着品种繁多的乐器,如:木笛、
苇笛、
唢呐、
萨塔尔、
艾捷克、
弹布尔、
都塔尔、
热瓦甫、
卡龙、
手鼓等,可以说是吹、拉、弹、打,应有尽有。有些乐器在日常生活中,在农民举行的“
麦西热甫”里,在盛大的节日集会上,甚至精彩的杂技表演时都是必不可少的。这些乐器伴随着
维吾尔族人民的精神生活,曾经历过漫长的发展道路。
早在公历纪元以前,维吾尔族还在过着
游牧生活的时代,已经是一个热爱歌唱与舞蹈的民族,在日常放牧、部落集会、习俗祭祀以及萨满术士等等活动中,常常使用苇笛、布尔咖、手鼓、铁鼓乐器。最早的鼓,以木为框,以羊皮蒙面,以槌击奏。苇笛是一根苇管,管口削平压扁,吹出
单音。
从两汉时代到公元1949年之间的两千多年中,
维吾尔族乐器曾经历过两次比较明显的发展时期。古代新疆是“
丝绸之路”的枢纽通道,早在汉代,
亚洲各国人民,沿着丝路,跨越葱岭,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有着频繁的友好交往。居住在
塔克拉玛干周围绿洲上的各族人民,在当地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并融合了
汉族音乐和
印度音乐、
波斯音乐、
阿拉伯音乐的元素,创造了高昌乐、
龟兹乐、
疏勒乐等灿烂的绿洲音乐文化。它们曾受到汉族人民的欢迎,丰富了中原的音乐
文化生活。
维吾尔族在从游牧生活转变到以定居农业为主的生活过程中,在音乐方面经历了一次接受、吸收、融合绿洲音乐文化的发展时期。到公元十世纪初,以
回鹘人(即古
维吾尔族)为主先后建立起“
河西回鹘”、“
龟兹回鹘”、“
黑汗王朝”、“
高昌回鹘”五个
封建王朝的时候,传统乐器有吉里塔尔、簧(Kovuz)、笙(Boriya)萧(Yalgzak)、笛(Nay)、
口哨(Iskirit)、
胡笳(Guz nayi)、
筚篥(Baliman)、
双筚篥(Kox baliman)、
横笛(Sibisgu)贝(Duduk)、渠拉、角(Burga)、
苏尔奈(Surnay)、皆(Kovruk)、
箜篌(Uragun)、掐筝(Barbit)、弹筝(barbat)、三弦(Uqtar)、五弦(Ribab)、
阮咸(Rabab)、
琵琶(Barbab)、艾
西塔尔、
火不思(Kubuz)、
奚琴(Kumuk girjiki)、拍板(Takildak)等多达五十种乐器,其中许多被传入中原,收到汉族人民的欢迎。
波斯、印度传来的乐器有
竖箜篌、
凤首箜篌、琵琶、铜拔、
碰铃等。从新疆
拜城、
库车、吐鲁番的石窟乐器彩图与
出土文物可以看到,当时这些乐器被应用在各阶层的音乐生活中。
巴楚脱库孜沙来出土的骨制残笛,追溯到公元五世纪以前,在
喀什地区不仅有木制笛,而且还有骨制笛。和田枣花公社出土的陶制器皿上的装饰乐手,可以印证隋唐时代
和田地区流行有琵琶等乐器。有些乐器不只用于当地民间,先后传到了
西亚、
南亚许多国家。公元十世纪末,伊斯兰教从
河中地区传至喀什,经过数世纪传入
哈密后,遍布了天山南北。在西亚文化的影响下,
维吾尔族乐器又经历一次变化,这次变化从西向东经数百年时间,有些原来的乐器,如:木笛、筚篥、唢呐、
铜角、螺贝、箜篌、琵琶、手鼓、铁鼓、等,继续流行在民间。大约在十世纪到十四世纪中,先后出现了许多新乐器,如萨塔尔、艾捷克、弹布尔、热瓦甫、艾西塔尔、卡龙等。新乐器的产生与来源:一类是借鉴波斯系乐器与印度系乐器,在
刀郎热瓦普和
库布孜(Kubuz)的基础上创制了细长柄、瓢形共鸣箱形制的
弦乐器系列,即:萨塔尔、热瓦甫、弹布尔、都塔尔。然而乐器形制却独具风格。另一类是在
中亚地区先后引入了卡龙、筝等。公元十七世纪中,
扬琴从西亚由海路传入中国
沿海城市。不久从中原传到
哈密。与此同时,扬琴从另一路的河中地区传到喀什。在这段时间里,箜篌、琵琶、艾西塔尔等逐渐相继消失。在将来的一段时间内,喀什地区有筝,
拜城、
库车有箜篌、
陶哨和
口弦,哈密地区有琵琶。但是这些乐器已不在群众音乐生活中露面,只是被当作文物收藏品。
在长期的
民间音乐活动中,人们追求音乐与
审美观念相适应,不断改进,其别致的形制、精美的花纹、琴弦的分布、声音的音质与乐器的性能,都具有浓郁的
民族风格,而且形成独特的乐器体系,成为
维吾尔族优美的传统音乐文化,也是
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传统音乐文化的组成部分。
1949年以后,维吾尔族传统乐器的发展跨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代,维吾尔族音乐艺术得到巨大的发展,产生了许多新的改良乐器,如采用
十二平均律布弦的扬琴,音域宽广的高、中音
艾捷克,音量宏大、音质纯净的热瓦甫,新设计创制的
胡西塔尔等。随着维吾尔族声乐、器乐、
歌舞剧、歌剧的发展,舞台上出现了各种乐器组合的乐队形式。在广大
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的形势下,必然会有更多优秀的新型乐器出现,会有建制的
民族乐队出现,将更加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乐器分类
吹奏乐器
吹奏乐器 有
乃依、
唢呐、卡尔奈衣、
巴拉曼、布尔格(布喔)、库略来、等拥有多种不同的划分。
1.
乃依,
维吾尔族乐器中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古老的乃依用动物的骨头制成,有两或三吹孔。在
匈奴或
突厥时期多用于赶集畜生。现在吹奏的乃依多用
木竹或金属制成,其长度多变化;用骨头制成的乃依有二十厘米,用木竹制成的有40-50厘米。乃依演奏很有特点:运气较重,
口风较紧,音量
大小对比强烈,能较好地表现出维吾尔音乐的风格。多运用
颤音、
上滑音、
下滑音、单倚音和复倚音等演奏技巧。常用 于独奏、民间器乐合奏或为民歌、舞蹈伴奏,在乐队中占有重要位置。著名演奏家有依明·艾则孜等。以筒音C1的乃依为例, 音域 C1—d3,有两个八度零一个音,并可转D、G、bB等调。乃依根据地方不同分为喀什乃依(Kaxkarnay)和哈密乃依(Qumulnay)。
2.
唢呐(汉译:琐尔奈衣),也称
新疆唢呐,维吾尔唢呐,苏尔奈等。维吾尔乐器中
鼓吹乐的主要乐器,源于波斯一代,传入新疆,后传入中原。用核桃,小叶桐,桑等作
管体,通体镶嵌繁复的骨角条状纹饰。
北疆伊犁地区还使用一种铜喇叭的唢呐。用于独奏、鼓吹乐合奏或歌舞伴奏。新疆唢呐的演奏方法与唢呐相同,发音柔和圆润、略带
鼻音,音色明快,可以独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它的独奏曲目丰富,大多来自
木卡姆和
赛乃姆的音乐。新疆唢呐定调丰富,非同一般。多彩的
调音,造就了唢呐的丰富全面。琐尔奈衣主要有三种形制:喀什九孔琐尔奈衣(Kaxkarnay),克希奈衣(Kexnay),琼琐尔奈衣(Qongnay)
3.卡尔奈依,维吾尔应用乐器,用于维吾尔鼓吹乐、乐舞音乐当中。音韵浑重,壮阔。最初木制,后用红铜制作。一般
长为1.5米,也有2米的。主要形制有两种:琼卡尔奈衣(Qongkarnay)和克其克卡尔奈衣(Kiqikkarnay)。琼卡尔奈衣为长角,克其克卡尔奈衣为短角。卡尔奈衣发声“嘟嘟”。即兴吹奏不记谱
4.
巴拉曼,维吾尔应用乐器。通体用芦苇管制作,截管不留节。管壁开
音孔,双手持管按孔含簧于齿间直吹,音韵浑厚,巴拉曼有多种划分:
莎车七孔巴拉曼,莎车八孔巴拉曼,叶尔羌九孔巴拉曼,和田巴拉曼等。巴拉曼是古代的
筚篥,早在西汉时期就已流传在西域
龟兹(今新疆库车、拜城 一 带),在公元3世纪开凿的库车库木吐拉
千佛洞中的壁画上,就绘有吹奏巴拉曼的图像。东晋末年 ,巴拉曼由“丝绸之路”随龟兹
乐东传中原。现在的仍保持着古老的形制。管身苇 制, 是采用当地生长的一种旱芦苇制作而成,管体质地坚韧。演奏时,管身竖置,双手持握巴拉曼,用气要均匀、 饱满、连贯。
5.布尔格,维吾尔族乐器中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用牛角或
山羊角制成,也有用铜支撑的。长约20-30厘米,呈半月形。旧时曾是水磨制粉时代,用以召唤乡民送粮加工,同时亦用于大型民间鼓吹乐、庆典乐中。虽然现在不会出现在民间乐曲中,但仍能在
南疆偏僻的村庄看到它的身影。
6.库略来,维吾尔族乐器中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是具有神秘色彩的乐器。意为贝或螺角。曾用于大型鼓吹乐、宗教节庆活动中。曾流传于
阿图什、喀什地区,现已绝迹。但仍有两个被保存在艾则孜
苏丹陵寝。
弹拨乐器
弦乐器 有
都塔尔、
热瓦甫、
弹布尔、潘吉塔尔、
迪里塔尔、
卡龙、
扬琴等,都是维吾尔族喜爱的乐器。
1.
都塔尔,琴声浑厚、悠扬,是
维吾尔族钟情的传统
弹弦乐器,广泛用于舞蹈、歌曲、
民间说唱的伴奏和乐队也是维吾尔族家庭中比较普及,备用的乐器。传在远古时期,以游牧为生的维吾尔族牧人,吃完黄羊后他们就把黄羊的肠子随意丢弃在大草地上,经太阳晒干的黄羊肠子被风一吹,会发出了一种优美的声音。演奏时右手五指并用,缺一不可,或拨或挑,或挑或扫,弹奏出来的琴音声音虽小但音色却很柔美,弹奏者尽可通过琴声淋漓尽致的抒发感情。
2.
热瓦甫,也是维吾尔族中比较普及的乐器之一,在南疆地区更为多见,常常与其它乐器一起为歌舞伴奏,也用作独奏和合奏。喀什的热瓦甫琴身、琴杆和琴头上部以兽骨镶嵌出美丽而丰富的民族图案,既是
民族乐器,又是精致的工艺品。琴头的弦槽部位向后呈直角弯曲。琴杆上缠有二十八个
丝弦品位。琴杆与音箱连接处两侧各设一弯角。琴杆、音箱上镶有驼骨、贝壳等装饰。热瓦普有多种划分:
阿勒拉热瓦普(Alla rawap),
牧羊人热瓦普(Qarvuqi rawap),
且末热瓦普(Qarqan rawap),安迪尔热瓦普(Andir rawap)等十多种分类。
3.
弹布尔,是民族风格鲜明,声音响亮而优美的乐器,是民间
古典音乐、
民间歌曲、说唱、宗教讲唱的伴奏和独奏的乐器,弹布尔通体用桑或小叶同制作,琴体修长,音韵清纯明亮。这种乐器最初流行于南疆,记载见于1854年
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撰写的《乐师史》(古维文
手抄本)中。书中记述道: 古代乐师
阿布都热
合买·
加米的音乐老师曾在当时演奏弹布尔独奏。乐师买乌拉纳·沙依甫 ·
伯力合,他手持弹布尔弹奏了《伊拉克戈壁木卡姆》,令人神魂颠倒。18世纪末,弹布尔传到北疆和
东疆。如今已成为天山南北广大维吾尔族人民喜爱的
弹弦乐器。弹布尔有五种主要形制:
北疆弹布尔,
南疆弹布尔,古典弹布尔,改良弹布尔,
中音弹布尔。
4.
迪里塔尔,是一个既可弹奏,又可以拉奏的乐器,具有独特色彩的维吾尔乐器。弹奏时使用短琴杆演奏,拉奏时用长琴杆演奏。维吾尔民间演奏中少见,但在演奏维吾尔
十二木卡姆时起重要作用,可谓贵重稀客。迪里塔尔外形十分独特,琴首大而扁平,两琴杆由产生优美和音的独特设计而连接,底部刻有大鹰展翅飞翔图案,大鹰尾部刻成圆弧形,是为了拉奏时更好放置于大腿上面,以保持平衡。由
演奏大师阿不都拉先生在1986年研制出
5.
卡龙,是维吾尔乐器里弦最多的古老
弹拨乐器,代史籍中称七十二弦琵琶、“喀尔奈”,发出的声音
清脆悦耳,是演奏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中不可缺少的乐器。它盛行于新疆的
麦盖提、喀什、和田、莎车一带和
哈密等地。
卡龙琴是伟大的
维吾尔族学者和音乐家艾布·纳斯尔·
法拉比(约公元870—950年)发明的,据记载,相传法拉比将一段粗大的
杨木掏空,用兽骨做琴轴,用羊肠做琴弦,创造了第一个卡龙。后来用
共鸣箱代替胡杨木壳,钢弦代替羊肠,铁轴代替兽骨,经过改进的卡龙琴,声音更加优美悦耳,深得人们喜爱。卡龙有四个主要形制:三十弦卡龙,二十三弦卡龙,三十四弦卡龙,改良卡龙
拉弦乐器
1.
萨塔尔,音韵十分优美的乐器。通体用桑木制作,镶嵌骨角
黑白相间精细繁复。流传在新疆南部喀什、和田、莎车、库车等地的大型古典音乐
套曲《
十二木卡姆》和流传在新疆东部
吐鲁番地区的《吐鲁番木卡姆》的主要伴奏乐器。萨塔尔史较为悠久,据1854年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撰写的《乐师史》(古维文手抄本)中记载,早在十四、十五世纪时,维吾尔族民间已经出现这种乐器,并已有著名的演奏家了。它最早流行于南疆喀什、
莎车一带,后来逐渐传至北疆各地。萨塔尔有三种主要形制:无品萨塔尔(perdasiz satar),古典萨塔尔(klassik satar),改良萨塔尔(jislah satar)。
2.
艾捷克,维吾尔应用乐器,是新疆的
维吾尔族、
乌孜别克族和
塔吉克族的
弓弦乐器,主要用于演奏民间音乐和古典音乐维吾尔十二
木卡姆的曲调,是
新疆特色民族器乐之一。艾捷克外型独特别致,琴筒呈球形,琴的内侧用蟒皮蒙裹,使共鸣体形成两个半球形,在它的周围有发音孔,音域约三个八度,有1─3根主奏弦,在琴杆下两端设有5~10根共鸣弦,演奏时,将
底柱立于左腿之上或夹于两腿之间,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持弓拉奏。主要形制有九种:
多朗艾捷克(Dolan gijak)、盖提多朗艾捷克(Maketdolangijak)、龟兹艾捷克(Kuqa Gijak)、
哈密艾捷克(Qumulgijak)、哈密方首艾捷克(Qumul 9simliq Gijak)、哈密旋首艾捷克(Qumul 7simliq Gijak)、新型艾捷克(Jislah Gijak)、
低音艾捷克(Bass Gijak)和
塔吉克艾捷克(Tajik Gijak)。
3.
胡西塔尔,原名“艾西塔尔”,是
维吾尔族的
拉弦乐器。“胡西”
维吾尔语是“欢乐”或“非常悦耳好听”的意思,“塔尔”的译文是琴弦,合起来的意思就是“悦耳的弦乐器”。音色脆亮,可用于独奏、合奏或伴奏。胡西塔尔是新疆皈依佛教时期的维吾尔乐器。长久以来,“艾西塔尔”被历史烟云所湮没,是新疆早已失传的维吾尔族古老的乐器。直到20世纪70年代,维吾尔族著名的器乐演奏家、民间乐器制作改革家
吐尔逊江才将其复苏,并使它成为一种性能优良的维吾尔族系列拉弦乐器。
打击乐器
打击乐器有
达甫,
纳格拉、
萨巴依、阔休克、塔西、台赫赛、
塔布拉、戛拉、阔木则克、镀姆达普、冬巴鼓等。
1.
达甫(
达卜、
手鼓),源于维吾尔民间,是维吾尔族古老的乐器之一,遍布天山南北,
是乐队合奏和歌舞中不可缺少的打击乐器。鼓框用桑木制作,呈扁圆形,单面蒙以羊皮、小马皮或驴皮,鼓框内侧缀有三十余枚小铁环。自本世纪50年代以后,达卜还多用蟒皮蒙面,使发音清脆响亮达甫有五种形制:巫作达甫、歌用达甫、乐作达甫、乐舞达甫、舞用达甫。
2.
纳格拉即“铁鼓”,在清代史籍中称“哪噶喇”、“奴古拉”,因鼓身用铁铸成,故称“铁鼓”,又有“冬巴”之称。据说古代人们把它系在
马鞍上当作战鼓。大约在9世纪以后,它才成为维吾尔族的打击乐器。鼓面蒙有骆驼皮或牛皮,六个纳格拉为一套,每套分大中小三组,每组两个,一奏高音,一奏低音,相差4—5度,用木捧敲击。每逢喜庆的节日,弹奏者便会登上屋顶,敲起欢快的纳格拉,吹起唢呐,伴着鼓声人们翩翩起舞,跳起狂热的
萨玛舞。这鼓声不仅为节日增强热烈的气氛,且极富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演奏形式
维吾尔族民间音乐活动的内容、形式
丰富多彩,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音乐生活现场,有不同的乐器与乐器组合
演奏形式,乐器的演奏形式,概括起来大体有如下几种:
独奏与自弹自唱
自娱性的乐器独奏,是最普及的一种形式。它遍及农民、
小手工业者、其他劳动者,以及城乡各个阶层,如牧人牧放
畜群在草原;牵驼人跟驼队跋涉在瀚海戈壁上,常常用
乃依吹奏《放牧人》(Pabiqi)、《商队》(
Karwan)等悠扬的乐曲。农民在劳动之余在林荫、果园,用
巴拉曼吹奏些民歌曲调或者用
热瓦普弹奏些舞曲、民歌套曲等,解除劳动的疲劳。
日常生活中通常用声音比较柔和的
都塔尔、
弹布尔,弹奏些乐曲、舞曲,或者自弹自唱些优美的民歌,以抒情怀。
民间职业歌手达斯坦其与柯夏克其,常常在城乡
巴扎上,弹着热瓦普或是拉着
艾捷克用唱、奏、说或说说唱唱的形式,演唱各种民谣、民间传说爱情故事、或者是诙谐风趣的故事。他们今天在这个巴扎上演唱,明天出现在另外一地,过着
赶巴扎的游唱生活。
城乡巴扎上,是买达(Maida)经常活跃的场所,他们以说为主,以唱为辅的形式,宣讲些宗教性历史故事。买达通常用一只打甫或是萨巴依伴奏。
伊斯兰教苏菲教派中的达尔维什(
波斯语:Darvish苦行僧)蓬散须发,手中拿一把萨巴依,跪在墓园或荒野,唱着歌曲。
两件乐器的演奏
这是一种以管、弦乐器奏旋律,一种打击乐器击节奏的演奏形式,这种形式经常出现在自娱性的“喔图如西”(Aotu-urxi),即人数不多的聚会,常常由主人或客人中弹奏乐器的高手,用一把都塔尔(或弹布尔)与一只达甫,在聚会中自弹自唱,或为大家歌舞伴奏。
上面提到的民间职业歌手达斯坦其,有时是两人结伴演唱,两人演唱时一般是主唱者奏热瓦普(或艾
捷克),帮唱者奏甫。
唱古典音乐《
十二木卡姆》的职业乐师经常被城乡居民请到家中去演唱。他们常常是两人结伴而行,主唱者奏
萨塔尔,帮唱者奏
达卜。这种演唱《十二木卡姆》的乐器组合形式在喀什、莎车、
库车等地比较多。还有几种形式后面再叙。 在城乡
巴札上还有一种两人的哀依提西希(对唱),他们手拿打甫、萨巴依或恰赫恰克,用上、下句的简单曲调,对唱一些带有嘲讽性的有情节、有人物的
小故事。
表演杂技达尔瓦牧的西(走绳曲)时,通常用吹鼓乐伴奏,一人吹
苏呐依,一人打纳额热。吹奏一种配合走绳动作的、风格独特的
音乐套曲。苏呐依、纳额热音量洪大,在人山人海的广场上,能够取得异常热烈的效果。
小型乐队的演奏与伴奏
这类形式通常是由三—五件乐器,有时多达十多种乐器组合而成的小型乐队,在喀什、和田、伊犁、吐鲁番等地区有个基本的乐器组合形式,但也要看
音乐活动现场的乐器条件而定,主要的乐器,尤其是打甫是不可缺少的,其余的乐器可多可少。
哈密、麦盖提、
阿克苏、
阿瓦提的乐队,乐器组合都比较稳定,这类乐队的组合形成主要有下列几种:
演唱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构成乐队的乐器组合,除上述萨塔尔与达甫外,在不同的地区,还有多种乐器组合。
新疆喀什、吐鲁番与伊犁等地区由萨塔尔、弹布尔、锵、达甫等乐器组合。
叶尔羌河与
塔里木河流域地区,由卡龙、刀郎热瓦甫、刀郎艾捷克、打甫等乐器组合。在室外,有时用卡龙、刀郎热瓦甫、刀郎艾捷克、苏尔纳依、纳额热组合。
哈密地区由
哈密艾捷克、锵、
哈密热瓦普、达甫(或由一只哈密艾捷克与数只达甫)组合。
和田地区由
卡龙、萨塔尔、弹布尔、
巴拉曼、达甫等组合。
麦西热甫中的歌舞乐队。
维吾尔族的生活习俗,农村每年初春,麦种前和秋季麦收后,或是婚礼喜庆的日子是音乐活动最集中、最频繁的时间。在城乡经常举行规模较大的各种麦西热甫,在麦西热甫中职业的或半职业的乃额买其来尔(Naiermaiqilai歌、乐手)五人或者更多一些,用弹布尔、热瓦普、艾捷克、锵、达甫等乐器组合成乐队,按传统娱乐程序,时而演奏乐曲为舞蹈伴奏,时而歌舞,非常热闹,上述各地演唱木卡姆的乐队,特别是刀郎乐队与哈密乐队,也经常在麦西热甫中,除穿插唱奏些民歌套内外,主要是演奏演唱《
木卡姆》中的段子。
在
传统习俗的
开斋节和古尔邦节(宰牲节),通常是由大小七只纳额热与一支苏尔纳依、两支喀尔纳依组成吹鼓乐队,在群众欢庆节日的广场上,吹奏《吹鼓套曲》、《萨玛舞曲》和《纳额热舞曲》等,人群随着乐声翩翩舞蹈。 婚礼中,新娘到男方家途中与门前,也常常是小型吹鼓乐组活跃的场合。
大合奏
以往,喀什、英吉沙、莎车、和田等地,每年春秋农闲季节,常常举行盛大的宗教性的群众集会。如喀什在每年初春,举行群众性的祈祷“神灵”消灾的
宗教仪式札热亥特买(Zalahaitimai).英吉沙每年秋季举行哀斯吐比更·欧特汗帕的夏依姆(Aodihan padixayimu)人们来自四面八方,在人山人海的集会中,汇集了各种各样的乐器,数十只苏尔纳依、数十对纳额热、上百个达甫和萨巴依、萨塔尔、弹布尔、热瓦普、喀尔纳依、螺贝等,齐声弹奏《萨玛》、《赛乃姆》、《麦西莱普》、《夏迪亚乃》等乐曲,声势浩大,人们把生活中遭遇的痛苦之情和对生活美好的愿望,倾注入歌、舞音乐之中。
除上述的四类乐器演奏形式外,还有许多使用乐器的生活现场,如城市
中茶、饭馆里小乐队的演奏。另外还有巴克西、达汗(Dahan有·)以达甫、
艾捷克和萨巴依等乐器,用巫术为患者治病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