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产品是指遵循可持续
发展原则 ,按照特定
生产方式生产 ,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
绿色食品标志,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农产品。如绿色小麦、绿色水稻 、
绿色蔬菜、绿色水果、绿色
畜禽肉、
绿色水产品等。
产品介绍
我国绿色农产品分为A级和
AA级,A级为初级标准,即允许在生长过程中限时、限量、限品种使用安全性较高的化肥和农药。AA级为高级绿色农产品。
产品发展
由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主办的“农产品:绿色、有机论坛,2012”
驻华机构联谊会在北京举行。来自
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
发展计划署、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部分
国家和地区驻华机构、国内有关部门和
农业企业等方面的代表约150人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是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新一届
常务理事会成立后第一次大型活动,目的在于促进中国与各国在绿色食品和
有机农产品生产
加工贸易等领域的合作,搭建一座沟通交流的平台。
原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会长
翟虎渠在讲话中指出,绿色、有机是农业发展的方向,全球很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注重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生产和销售。长期以来,中国在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方面进行了不懈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中国仍然是一个
发展中国家,发展不平衡,在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同时,还遇到很多的困难,通过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等方式,一定会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有机农产品发展道路。
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波西·米西卡(PercyMisika)在致辞中强调,
有机农业对促进
食品安全有重要的作用,在整个食品价值链上,它使用较少的资源,提高了农业效率。从全球来看,有机贸易目前正在以每年15-20%的速度发展,中国现在是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它的
有机认证农田的面积也居世界第二位,中国有一些成功的实践,比如说承包性的农场这种模式,大力促进了有机生产。
联合国粮农组织支持全球地区和各个国家有机食品工业的发展,同时证实了政府、民间组织、私营部门的合作是一种好的方式。关注有机农业,绿色食品是有
附加值的,可以帮助减少土地、水等的污染程度,联合国粮农组织有一个长期的项目,就是有机农业项目,它帮助各个成员国通过促进有机生产加工,认证和产品的营销来提高人们的
生活水平和实现环境保护,为了实现这个长期的目标,要将技能、知识、传播到田间,同时开发一些实用工具促进
有机产品的贸易。
使农作物直接对接到蜀农网等
电子商务平台国内数家农业企业介绍了各自在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流通方面进行的实践探索。
中国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北京展销中心代表王梅林介绍,中心在技术、示范推广、市场营销等方面开展多渠道合作与交流,如与中国优质农产品协会合作,主要在
农业技术(
生物肥料和
生物杀虫剂)领域合作,发展种植养殖
基地战略;与视农网合作,发展可视化农业等。
视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代表邓正宏认为,农户的
分散性和市场的自由性对规范农产品的
安全生产产生阻力,生态基地的开拓和发展是改革农业现状的有效途径。同时,
可视化技术的注入,使农产品的安全得到了根本性监管。
生态种植养殖技术、可视技术和卫星雷达技术对基地的应用,使得基地农作物及畜养动物的
生长发育情况随时随地地清晰呈现在电脑视频中。再次,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将
物联网技术和
互联网技术与基地农产品对接,使农作物直接对接到
网络平台,给农作物的产出和销售带来了
时效性的进展。
来自中国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中心、农业部农
产品质量标准研究中心的专家,介绍了我国绿色
有机农产品行业的发展和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情况。来自
以色列、
西班牙、
澳大利亚等国驻华使馆的代表,分别介绍了本国发展有机农产品的做法经验。论坛结束后,与会代表参观了
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现代
设施农业展示园区。
前景及问题
绿色农产品是
绿色农业的产物,是一种无污染、安全、优质食品,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融入了
保护环境、崇尚自然、促进
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目前,绿色农产品以其良好的
生态效益和
经济效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有许多制约因素,如产品缺乏深加工,认证成本较高,技术人员匮乏,
销售渠道不健全,品牌力量薄弱,消费意愿低等,影响了绿色农产品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对此,前人已有诸多研究,例如:杨剑英(2008)、
张太海(2008)分别从
市场营销组合4P策略、加强政府扶持和监管等方面探讨我国农产品绿色营销方案。
Eastwood, D B;Brooker, J R;Smith, J D(2005),
靳明,赵昶(2007),Heinz Welsch, Jan Kuehling(2009),分别研究销售环境、
农产品定价、
群体行为、习惯做法等因素对绿色农产品消费心理的影响。以上学者的研究为后人提供了众多借鉴,也对绿色农产品发展实践有指导作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
苏北生态县洪泽为例,分析制约绿色农产品发展的因素,总结经验教训,探讨对策,这些对于加快洪泽从农业大县到农业强县的华丽转身,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二、洪泽县绿色农产品发展的现状及特点,洪泽积极挖掘本县的
特色资源,做足特色农产品
品牌内涵,农产品品牌活力得到提升,努力培育了
有机米、
大闸蟹等一批特色产品
主导产业,无论是种植规模、品质、加工能力等都走在全省前列,特色
品牌效应得到显现;充分利用独特的
自然禀赋,积极发展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
有机食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经济优势,并已初见成效。到2010年底,洪泽县绿色农产品数为91个,涉及企业或单位32个,绿色农产品数居全市第二位。
(一)绿色农产品认证不断增多,
品牌建设不断加强近几年来,洪泽县着重发展优质稻米产业、蔬菜种植业、
水产养殖业和
水禽养殖业。
在水稻方面,有机、绿色和无公害优质稻米面积占水稻
种植面积的80% 以上。全县年生产有机稻米、绿色稻米、无公害稻米分别为350吨、1.8万吨、11万吨。据2009年3月公布的数据,全县共有十多家企业申报了12个优质稻米品牌,其中:“九牛”、“
白马湖”获
有机食品认证,“苏星”、“雪粘”获得绿色食品
认证标志,“洪泽湖”等获得了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九牛”、“洪泽湖”及“苏星”等稻米品牌还在历届中国(
淮安)优质稻米博览交易会上分获金奖或
优质产品奖称号。
在蔬菜种植方面,到2007年底,高效种植面积达8.5万亩。洪泽县通过国家、省有关部门认定的无公害蔬菜类产品24个,主要有“
洪泽湖”牌
荷藕。目前,全县无公害荷藕种植面积达8万亩,年产优质荷藕10万余吨。“洪泽湖”牌荷藕在2001年(上海)农产品展销会上,被淮安市政府评为名优产品。
在
水产养殖方面,2008年,洪泽县高效渔业面积5.3万亩。
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24个、无公害水产品30个;
有机水产品养殖基地2个、有机水产品7个;
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1个;省级
现代渔业科技园1个;国家级水产
良种场1个;省级特种水产良种场1个;国家级
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个和1个苏北地区最大的中国洪泽湖水产品批发
大市场。其中比较着名的
洪泽湖牌大闸蟹2005年被
中国渔业协会授予中国十大名蟹称号。2009年,洪泽被授予“中国蟹都”、“中国
洪泽湖大闸蟹之乡”等
荣誉称号。2010年,洪泽湖大闸蟹入选CCTV4《走进中国》
地理标志栏目。并于2010年底获得国家
工商局地理标志的
授权许可。
在水禽方面,全县重点发展以
洪泽湖鹅为养殖重点的畜禽生产,全年
家禽饲养量 1600万只,其中洪泽湖鹅850万只,跨入了全省养鹅重点县行列。全县已建成年保种6万只的蒋坝
灰天鹅养殖场,
三河、
东双沟、黄集等8个四季鹅
养殖园区,沿湖、
沿河、沿堤8条养殖带,9个养鹅80万只以上的基地镇,养鹅农户已占全县总农户的40%。
(二)绿色
农产品生产基地不断增加产地的
环境质量标准是绿色农产品
标准体系中最基础的部分,是选择绿色
农产品基地的根本依据。自2001年起,洪泽县已建成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共60个。其中
无公害粮油产地、园艺产地46个,共38.41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91%;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8个,占地6.7万亩,占全县水产品养殖总面积的50%以上;无公害
畜禽产地6个,肉鹅、
肉鸭、生猪等年出栏量占全县畜禽年总出栏量的55%。2007年
洪泽县有机稻米
科技示范区被认定为首批“江苏省
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据2009年3月公布的
数据显示,全县共有19个有机、绿色、无公害优质稻米基地通过产地认证,合计面积达33.96万亩,占全县水稻总面积的95%以上,其中获得
OFDC有机颁证0.15万亩;获准使用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标志
粳米基地面积6万亩;通过省级无公害产地认定面积27.81万亩,全县通过有机、绿色、无公害认定农产品达67个 。
(三)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
行业协会不断发展壮大,
产品认证不断增多截至2009年,全县有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37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个,市级龙头企业11个。较好地发挥了外连市场、内连农户的作用,全县
农副产品加工的比率达30%以上。“白马湖”牌大米、“老子山”牌
荷藕、“西顺河”牌
洄鱼等共计91个农产品(水产品)已经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其中
有机产品8个。同时,新建了岔河大米
批发市场、
朱坝木材交易市场、黄集四季鹅批发市场等。按照市场化原则分别组建了县大米加工协会、洪泽湖农产品协会、蔬菜协会、
食用菌协会,吸纳会员800余人。
三、
洪泽县绿色农产品发展存在的问题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在洪泽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
绿色农业建设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与日本、德国、
瑞典等
发达国家的绿色农业相比,洪泽县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农业资源和
生产要素配置市场化程度不高;绿色农业的发展还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政府的
制度安排、
组织管理和支持政策体系对绿色农业的影响力亟待加强;民间组织的作用还有待挖掘。
(一)绿色农产品品种相对较少,
产品附加值少,对农民增收的贡献有限洪泽县绿色农产品品种相对于生物品种总量所占的比例极少。在
渔业生产中,洪泽县拥有鱼、蟹、虾、鳖、蚌、蚬等水产品90多种,然而
绿色产品的认证仅限于螃蟹、
青虾等少数几个品种;在水禽的生产上,野生水禽有獐鸡、
野鸡、
野鸭等近20种,
年产量150万只,但绿色产品的认证只局限在四季鹅;在农作物种植方面,则集中在稻米等少数几个品种。
(二)绿色产品认证程序复杂,标准繁多,增加了
农民负担在发展绿色农产品的初期,绿色产品
认证程序复杂,标准繁多,将产生巨大的前期投入。以绿色食品为例,绿色食品的标准涉及产地标准、生产
技术标准、
产品标准、包装储运标准和其他
相关标准,农民如果缺乏专业的指导将会难以应对。在申报绿色食品的过程中,单是
环境检测就需要5万-6万元,再加上
生产过程中的检测,一个农产品申请
绿色食品认证花费至少需十多万元。而且即使申报成功,该标志的使用期限也只有3年,新标准虽然大幅度下调绿色食品的收费标准,但对年
人均纯收入六七千的农民来讲仍是不小的负担。
(三)农业从业人员受
教育水平偏低,
农业技术人员较少根据舒尔茨的
人力资本收益理论,人力资源是最有价值的资源,对人的投资所带来的
收益率是最高的。当前我国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
贡献率约为35%,而发达国家约为75%。与发达国家相比,
洪泽县农业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偏低。依据2008年颁布的
淮安市第二次
农业普查公报(第二号):洪泽县高、中、初级农业技术人员分别为48人、183人、331人,是淮安市
技术培训工作相对较好的县。
(四)营销方面,
品牌发展有待进一步整合洪泽县的一些绿色农产品已有了自己的品牌和
注册商标,但除了稻米类品牌,其他绿色农产品的
品牌知名度还不高。不少申报主体
企业规模偏小,
技术含量较低,对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带动能力还不高,影响了产品的销售及利润的实现。例如,洪泽湖区的大闸蟹生产,湖区两市六县区基本上都是各自规划,独立发展,每个县区都有各自的
自主品牌。洪泽县的“
洪泽湖”、“老子山”牌大闸蟹;
泗洪县的“金水”、“绿康”牌大闸蟹等。虽然有些品牌经各地政府的宣传,在市场上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因品牌杂乱,推广局限性大。
四、
洪泽县绿色农产品发展的对策建议(一)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龙头企业的扶持,推动
农业科技和
管理体系的创新龙头企业是
现代农业建设的
主力军,技术创新是龙头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竭源泉。政府要对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决不动摇,并努力提高龙头企业扶持的政策效率。鼓励科技实力强的龙头企业建立
技术开发中心,有针对性地研究绿色农产品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不断培育新的品种;通过在示范园内试验、总结,逐步把农业科学技术向基地推广,推进洪泽绿色农产品产业
又好又快发展。
(二)提高基层
农技推广机构的激励水平科学的
激励机制设计是提高农技推广体系运转效率的关键。建立科学的薪酬体制,将推广人员的劳动绩效与
利益分配挂钩。以政府为主导,因地制宜地推行联产定额的综合
技术承包、联质联效的单项技术承包以及指导性技术承包等多种形式的技术
承包制;引入民主机制,强化对基层推广机构工作的监督。在农技推广机构的工作考评价中,更多地吸收和采纳农户的意见。推广项目的制订也应当采取需求导向制,加强对推广项目
经济可行性的研究 。
(三)强化对生产者,主要是农民的
科技教育根据“分级负责、分层管理、分级教学、明确责任、互相协作”原则,构建一个由政府主导、面向市场、开放运行,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相互协调、功能齐全的科教体系,及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将科技培训落到实处。形式上可以是举办培训班、发放
技术资料、在电台或电视台制作
专题节目等。同时要积极总结推广其他地区的有益做法和先进经验,在农村基础教育阶段,增设
职业教育培训课,对完成
文化课的初、高中学生进行职业
技术教育,培养未来合格农民。
(四)彰显
品牌特色,推进地理标志在农产品
品牌推广中的应用地理标志效应的存在是一种客观现象,而绿色农产品的地理标志效应更加明显,对农产品消费者的
产品品质评价和
购买行为的影响很大。因此,挖掘、弘扬绿色
农产品地理标志,对于特定区域内产业和企业的市场开拓和营销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洪泽县绿色农产品地理标志建设应继续明确政府、工商主管部门以及行业协会主体地位,促进
产业集群并完善集群内部的市场
服务体系,引导集群内部企业之间依据
价值链形成有效的分工协作,扶持绿色农产品龙头企业。此外,必须在绿色农产品地理标志建设中,加强
产品质量管理和品牌的使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