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竺冰
党外进步人士、无为籍革命烈士
胡竺冰(1893-1940),又名可文,字铸侬。安徽无为县人。1915年入安庆法政专门学校,积极参加反对安徽军阀的斗争。1926年为迎接北伐军,与吕惠生等人筹划成立无为县党部,出席国民党(左派)安徽省第一次代表大会。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在中共安徽省临委的安排下,任教桐城浮山中学。1929年去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工作,积极参加与开展地下活动,并先后加入“社会科学工作者联盟”、“左翼作家联盟”和“世界语学会”。1937年回无为进行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任安徽民众抗日总动员委员会文化委员会委员、无为县县长兼县人民自卫军司令,领导全县抗日救亡工作,并为新四军筹集大批军用物资和经费。1940年9月病逝。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胡竺冰又名可文,字铸侬。1893年生于安徽省无为县江坝乡冒新村胡家瓦屋。胡家祖籍枞阳县浮山,祖辈在清光绪年间逃荒至无为。先后在六洲、隆兴洲、还古洲开荒种地,后定居白茹洲冒新村。胡竺冰有四兄一姐和一个妹妹。四位兄长从小就随父耕作,家中颇具田产,生活逐渐富裕。胡竺冰自幼聪慧,父母为将来家里有个光宗耀祖、支撑门户的人,在他14岁时让他进入了乡村私塾。他深知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学习格外勤奋。几年后,塾师推荐他进入县城正规学校。
1916年,23岁的胡竺冰又经名师引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设在安庆的省立法政学堂。他不仅刻苦攻读法政专修课,还兼学世界语等科目,尽力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1918年,胡竺冰于法政学堂毕业,遂留安庆从教。和当时无数青年知识分子一样,为了拯救贫弱的祖国,他选择了教育救国的道路。五四运动后,胡竺冰阅读了《新青年》 《湘江评论》 《觉悟》 《向导》以及《唯物主义浅说》 《共产党宣言》等革命书刊,思想日趋进步,胸怀救国救民之志,积极投入五四运动和反对安徽军阀的斗争。他怀着对孙中山先生的敬仰,加入了国民党
革命实践
1923年春,安庆军阀政府疯狂镇压革命人士。胡竺冰被迫离开安庆,回到无为,在家乡开始了他的革命实践。
他联系先后返乡的旅外进步青年高莫适、季庶仁、倪茂芬、高士林等到处贴标语、散传单、发代电,并联合地方有声望的开明人士,共同成立了“地方公款清理委员会”,通过清理和公开账目,揭露反动阶级的剥削本质。1924年夏,胡竺冰和北方交通大学学生、地下共产党员卢光楼等人,组织“青年读书会”,传播革命真理,并在第二国民小学举办了演讲会和“假期义务补习班”,1926年,他又同高莫适、季庶仁等在“义务补习班”的基础上创办“私立毅悟小学”,义务为贫民子弟教书,深受社会舆论的赞扬,为无为县早期平民教育树立了典型。
对国民党失望
1926年冬,为迎接北伐军的到来,胡竺冰和吕惠生,高莫适,季庶仁等筹划成立了国民党无为县党部,胡竺冰当选为常务委员,负责宣传、组织工作。次年3月,胡竺冰与季庶仁前往安庆出席了国民党(左派)安徽省第一次代表大会。蒋介石也出席了这次大会,蒋一再要求省党部与军阀陈调元妥协,遭到全体代表的强烈反对。蒋恼羞成怒,策划了“三、二三”反革命事件,捣毁了省党部。这件事使胡竺冰受到很大震动,他开始对国民党感到失望了。
1927年3月,无为东乡农民邢学年因抗拒抓丁,惨遭县长刘朝纲的卫兵杀害,激起人民强烈不满。胡竺冰与吕惠生奋勇当先,发动数千人去县府要求惩办凶手,追悼死者,抚恤亲属。
刘朝纲不仅不予理睬,还告示通缉胡,吕等人。不久,北伐军开进无为,胡竺冰即以县党部名义要求新任县长高寿恒立案查处邢学年人命案元凶刘朝纲。高却私下放走刘及凶手。胡竺冰忍无可忍,一面大声疾呼:“像这样的昏官来一个推翻一个,直至无为换一个真正的父母官为止。”一面秘密组织了有12人参加的“倒高领导委员会”,自任主任委员,率领一批青年农民,冲进城内包围县府,在北伐军的声援下,夺了高寿恒的县长大印。在民众的一致要求下,组成以胡竺冰为主任委员的“无为县临时行政委员会”。未几,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大好形势被彻底破坏。无为县反动势力抬头,强行解散了“临时行政委员会”,高寿恒重新出任县长。胡竺冰在友人的掩护下,离开了无为。
接近共产党
大革命的失败,使胡竺冰逐渐认识到:孙中山“三大政策”已被抛弃,国民党走向了革命的对立面。只有共产党,才是真正的革命领导力量。他于1927年6月下旬抵达武汉,找到了刚成立不久的中共安徽省临委。党组织了解胡竺冰在大革命中的进步表现,高度赞扬了他在革命最困难的时刻所作出的抉择。党的信任,使胡竺冰感到无比的温暖,增添了无穷的力量。从此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
不久,武汉的白色恐怖严重,胡竺冰在党的安排下,到房秩五先生创办的桐城浮山中学任教。当时中共安徽省临委委员王步文在这里创建了党团组织,组织农民运动和抗暴斗争,使浮山中学及周围地区的革命形势得到很快地发展。胡竺冰也与党支部成员一起办起工农民夜校,开展宣传工作。
上海地下工作
1929年春,胡竺冰来到上海,按照安徽省临委的指示,与上海地下党接上了关系,被安排到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工作,为党组织做宣传和联络工作。
白色恐怖笼罩下的上海,胡竺冰不顾危险,积极为党工作。他经常刻印材料,并亲送至建业里周新民家和其他联络点。同时还利用各种条件掩护照应革命同志。1930年,原中共芜湖中心县委书记宋士英来上海就医,胡竺冰精心照料。后宋士英不幸病逝,胡竺冰悲痛不已,又与高莫适等人凑钱为宋士英买棺收殓。1933年初,张恺帆等同志在无为发动六洲暴动,失败后来到上海,辗转找到胡竺冰处。尽管六洲暴动时收缴了胡竺冰三哥的枪支,但他态度明朗,热情地握住张恺帆的手说:“你们这样做是对的,请不要多虑,就住我这里,有我吃的,就饿不到你们。”他花掉所有的积蓄,并多方代为联系,终于在两个多月后,为张恺帆等同志接上了党的关系。
在交大期间,胡竺冰先后加入“社会科学工作者联盟”、“左翼作家联盟”和“世界语学会”,结识了仰慕已久的鲁迅先生和成仿吾等著名爱国人士,在他们的熏陶下,思想更趋成熟。
回到安徽
胡竺冰的革命活动很快引起敌人的注意,为免遭不测,党又安排他回到安徽
1937年7月,胡竺冰因病赴上海治疗。“八一三”淞沪抗战后,他不顾疾病缠身,日夜兼程赶回无为,决心在家乡进行抗日救亡活动。8月初,张恺帆等同志从苏州陆军监狱获释回到无为,即去看望胡竺冰,故友重逢,倍感亲切、胡竺冰将他们接到家中,盛情款待,让他们补养身体,恢复健康。
胡竺冰家——胡家大屋早在二十年代,就成为党在无为的活动据点,1930年成立的中共无为县临时县委机关就没在这里。而今,胡家大屋又成了无为人民抗日救亡活动的中心。胡竺冰经常与张恺帆等同志在家中召集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并发起组织“青年救亡协会”和“抗敌后援会”,领导人民进行全面抗战的准备工作。他们还动员收编了从前线溃退下来的国民党军队士兵,组成了一支有160多人、110多条枪的抗日武装。胡竺冰随即将这支队伍移交给了正处于初建阶段的新四军四支队,支援了新四军。
1937年11月,张恺帆桂蓬受党组织指派在无力成立皖中工作委员会。胡竺冰不辞劳苦,到处奔走联络,为皖中地区党的组织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并运用自己的影响,成功地掩护了桂蓬的工作。
领导无为抗日
1938年,胡竺冰应章乃器朱蕴山周新民沈子修的电邀,到六安就任安徽省民众抗日总动员委员会文化委员会委员。
同年端午节前后,日军侵入无为东乡,县长韦廷杰带领常备队弃城逃跑,激起公愤。中共无为县工委代表全县人民向国民党省政府提出惩办韦廷杰的要求,省府主席廖磊迫于压力,下令撤去韦的县长职务,接受省动委会的建议,任命胡竺冰接任无为县长。韦廷杰出于对进步力量的仇视,公然抗拒交出县长大印。在新四军四支队的武装支持下胡竺冰顺利接管了县政府。韦廷杰也在混乱中被卫兵打死。胡竺冰赴任后,将胡德荣、周心抚、阮振础,何际堂等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安排到县政府各个部门,任命吕惠生为县府秘书,主持日常事务。并组成以无为县原常备队二中队和七中队为骨干的人民自卫军。胡自兼司令,张学文任副司令,桂蓬任政治处主任。
不久,反动势力联合上书诬告胡竺冰,廖磊遂以“擅起兵端,破坏合作抗日”为由,电令将胡竺冰撤职查办,并派马炯前来接任县长。
胡竺冰对此早有思想准备,他征得张学文,桂蓬的同意后,抓紧时间,为新四军筹集了大批物资和经费,将县人民自卫队中的优秀青年和较好的武器弹药全部移交给了新四军。并重新建立了县动委会,由省动委会派来的魏今非任指导员,领导全县的抗日救亡工作。以后,在章乃器等人的斡旋下,胡竺冰仍留在无为县任财经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县干部训练班教师,继续为抗日出力。
因病逝世
1939年,形势逆转,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胡竺冰被列入黑名单之首。党组织指派专人负责他的安全,此时他已身患绝症,但仍忘我地工作。
5月间,叶挺军长因事路过无为,当晚即接见了胡竺冰。后又在江北游击纵队司令合再次接见了他,对胡竺冰的革命精神和所作贡献倍加赞扬。5月下旬张云逸参谋长来无为视察时,决定送胡竺冰到新四军某部医院医治。但终因病情恶化,于1940年9月不幸逝世,终年48岁。新四军军部为他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建国后,人民政府追认胡竺冰为革命烈士。党和人民永远怀念这位在党外为革命奋斗了一生的忠诚战士。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30 19:34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