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疾病之一,随全球人口老年化发病日渐增多。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随年龄递增,但有增生病变时不一定有临床症状。城镇发病率高于乡村,而且
种族差异也影响增生程度。
病因
有关良性
前列腺增生的
发病机制研究颇多,但病因仍未能阐明。可能是由于上皮和
间质细胞增殖和
细胞凋亡的平衡遭到破坏,其他相关因素:
雄激素及其与
雌激素的相互作用、前列腺间质与
腺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
生长因子、
炎症细胞、
神经递质及遗传因素等。已知良性前列腺增生必须具备有功能的睾丸及年龄增长两个条件。近年来也注意到吸烟、肥胖及
酗酒、
家族史、人种及
地理环境对BPH发生的关系。
临床表现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早期由于代偿,症状不典型,随着下尿路梗阻加重,症状逐渐明显,临床症状包括储尿期症状,排尿期症状以及排尿后症状。由于病程进展缓慢,难以确定起病时间。
1.储尿期症状
该期的主要症状包括尿频、
尿急、尿失禁以及
夜尿增多等。
(1)尿频、夜尿增多尿频为早期症状,夜尿次数增加,但每次
尿量不多。
膀胱逼尿肌失代偿后,发生
慢性尿潴留,膀胱的有效容量因而减少,排尿间隔时间更为缩短。若伴有
膀胱结石或感染,则尿频愈加明显,且伴有尿痛。
(2)尿急、尿失禁下
尿路梗阻时,50%~80%的患者有尿急或
急迫性尿失禁。
2.排尿期症状
随着腺体增大,机械性梗阻加重,排尿困难加重,下尿路梗阻的程度与腺体大小不成正比。由于尿道阻力增加,患者排尿起始延缓,排尿时间延长,射程不远,尿线细而无力。
小便分叉,有排
尿不尽感觉。如梗阻进一步加重,患者必须增加
腹压以帮助排尿。呼吸使腹压增减,出现
尿流中断及淋漓。
3.排尿后症状
尿不尽、
残余尿增多:残余尿是膀胱逼尿肌失代偿的结果。当
残余尿量很大,膀胱
过度膨胀且压力很高,高于尿道阻力,尿便自行从尿道溢出,称
充溢性尿失禁。有的患者平时残余尿不多,但在受凉、饮酒、憋尿,服用药物或有其他原因引起
交感神经兴奋时,可突然发生急性尿潴留。患者尿潴留的症状可时好时坏。部分患者可以是
急性尿潴留为首发症状。
4.其他症状
(1)血尿前列腺黏膜上
毛细血管充血及小
血管扩张并受到增大腺体的牵拉或与膀胱摩擦,当膀胱收缩时可以引起镜下或
肉眼血尿,是老年男性常见的血尿原因之一。
膀胱镜检查、金属
导尿管导尿、
急性尿潴留导尿时膀胱突然减压,均易引起严重血尿。
(2)泌尿系感染尿潴留常导致
泌尿系感染,可出现尿急、尿频、排尿困难等症状,且伴有尿痛。当继发
上尿路感染时,会出现
发热、腰痛及全身中毒症状。平时患者虽无
尿路感染症状,但尿中可有较多
白细胞,或
尿培养有细菌生长,手术前应治疗。
(3)膀胱
结石下
尿路梗阻,特别在有残余尿时,尿液在膀胱内
停留时间延长,可逐渐形成结石。伴发膀胱结石时,可出现尿线中断,排尿末疼痛,改变体位后方可排尿等表现。
(4)
肾功能损害多由于
输尿管反流,
肾积水导致肾功能破坏,患者就诊时的
主诉常为
食欲不振、
贫血、血压升高,或
嗜睡和意识迟钝。因此,对男性老年人出现不明原因的
肾功能不全症状,应首先排除良性前列腺增生。
(5)长期下尿路梗阻可出现因
膀胱憩室充盈所致的下
腹部包块或肾积水引起的上腹部包块。长期依靠增加腹压帮助排尿可引起疝、痔和
脱肛。
检查
除外
尿道外口狭窄或其他可能影响排尿的疾病(如:
包茎,
阴茎肿瘤等)。
2.
直肠指诊(digitalrectalexamination,DRE)
直肠指诊为简单而重要的
诊断方法,需要在膀胱排空后进行。应注意前列腺的界限、大小、质地。良性前列腺增生时,腺体可在长度或宽度上增大,或二者均有增大。临床用不同方法描述前列腺增大的程度。
直肠指诊估计前列腺大小有一定误差。如中叶突向膀胱,直肠指诊时前列腺腺增大则不明显。同时,直肠指诊如发现前列腺上有可疑硬结,
应作穿刺活检,以排除
前列腺癌的可能。DRE异常的患者最后确诊为前列腺癌的比例为26%~34%,而且其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
上升趋势。同时应注意
肛门括约肌收缩功能,以排除
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
3.局部神经系统检查(包括运动和感觉)
肛周和会阴
外周神经系统的检查以提示是否存在神经源性疾病导致的
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
4.尿常规
以确定
下尿路症状(Lowerurinarytractsymptoms,LUTS)患者是否有
血尿、
蛋白尿、
脓尿及
尿糖等。
5.B超检查
观察前列腺的大小、形态及结构,有无异常回声、突入膀胱的程度,以及
残余尿量(Postvoidresidualvolume)。常用的方法有经直肠及经腹
超声检查。前者较准确但设备要求高,后者简单可普及。
经直肠B超检查时还可以测定
前列腺体积,从排尿期
声像图,判断尿道的变形、移位,了解下
尿路梗阻的动态变化,也可了解治疗后状态。经腹B超检查在国内应用较普遍,观察腺体内部结构不如经直肠B超检查。
6.残余尿测定
由于
膀胱逼尿肌可通过代偿的方式克服增加的尿道阻力,将膀胱内尿液排空,因此良性前列腺增生早期无残余尿也不能排除下尿路梗阻的存在。一般认为残余尿量达50~60ml即提示膀胱逼尿肌处于早期失代偿状态。
排尿后导尿测定残余尿较准确。用经腹
B超测定残余尿的方法更加简便,患者无痛苦,且可重复进行。但残余尿量较少时则测量不够准确。
静脉肾盂造影在膀胱
充盈期及排尿后各摄片一张以观察残余尿的方法,因不能定量实用价值不大。
同位素浓度测定,即浓度定量,可根据不同浓度溶液容量的方法测定,为最准确的方法,但成本较高,难以普及。
7.其他
磁共振成像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诊断无特殊价值,但可协助鉴别早期
前列腺癌。必要时还可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
泌尿系造影等。
临床中本症的诊断主要靠病史、
直肠指诊及B超检查。
膀胱镜检查在必要时可施行,并需进一步了解有无上尿路扩张及肾功能损害,有无
神经性膀胱功能障碍、
糖尿病所致的
周围神经炎及
心血管疾病,最后估计全身情况及决定治疗方案。
诊断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由于为
老年患者常合并有其他
慢性疾病。诊断时应重视患者全身情况,进行详细
问诊、体检、化验,注意心、肺、肝、肾功能。
排尿困难症状结合诸项检查,可明确诊断。
1.IPSS评分
1995年
国际泌尿外科学会(SIU)推出了IPSS评分体系,力图将
症状学量化便于比较和协助诊断,也可作为治疗后
评价标准。该体系通过6个问题回答确定分数,最高达35分,7分以下为轻度,7~18分中度,18分以上为重度,需外科处理。IPSS是国际公认的判断BPH患者症状严重程度的最佳手段,但主要是BPH患者下尿路症状严重程度的主观反映,与
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以及
前列腺体积无明显
相关性,临床工作中可采取此评分体系协助诊疗。
2.问病史
(1)下尿路症状的特点、持续时间及其伴随症状;
(3)了解
既往史,包括
性传播疾病、糖尿病、
神经系统疾病、可能与
夜尿症有关的
心脏病病史;
(4)用药史,了解患者目前或近期是否服用影响膀胱出口功能或导致LUTS的药物;
(5)患者的一般状况。
鉴别诊断
患者有下
尿路梗阻症状,
直肠指诊未发现前列腺明显增大,除可能系增大腺叶突向膀胱外,还应考虑
膀胱颈挛缩的可能。一般认为膀胱颈挛缩继发于炎症病变。膀胱颈部
平滑肌为
结缔组织所代替,可伴有炎症。膀胱颈挛缩患者有较长的
下尿路梗阻病史。
膀胱镜检查时,膀胱颈抬高,
后尿道与
膀胱三角区收缩变短。
膀胱镜下见前列腺段尿道无挤压变形,
尿道内口缩小。而单纯的良性前列腺增生腺叶突向膀胱颈部时,被柔软黏膜覆盖,膀胱三角区下陷,后尿道延长。
膀胱颈挛缩可同时伴有良性前列腺增生,由于增生腺体与
外科包膜之间分界不清,
摘除术常较困难,且腺体较
直肠指诊或
B超预测者明显为小。如摘除腺体后不同时处理挛缩的膀胱颈,下
尿路梗阻难以解除。
治疗可试用α-
受体阻滞剂。如症状严重,反复发作
尿路感染,或
尿流动力学检查异常时,可考虑行经尿道电切,
耻骨上经膀胱颈楔形切除或膀胱颈
Y-V成形术。
前列腺癌尤其是
导管癌类型可能以下
尿路梗阻为首发症状。部分患者则是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同时伴发前列腺癌,
血清PSA(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升高,多>10.0ng/ml。
直肠指检前列腺表面不光滑,岩石样感觉。
经直肠活检,B超引导更佳,经
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常表现为
下尿路排尿异常,
尿失禁等表现。需详细询问有无
外伤史,检查有无提肛反射,应依靠尿流动力学检查加以排除,如
充盈性膀胱测压,尿道
压力图,压力/流率
同步检测。
4.无力性膀胱(膀胱壁老化)
表现为
尿潴留、下尿路排尿异常,大量残留尿,应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相鉴别,应排除损伤、炎症、
糖尿病等因素,主要也通过尿流动力学检查。特别尿道压力图,压力/流率同步检测加以鉴别。
膀胱压图显示膀胱压力低,
无收缩压力波形等。
治疗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
危害性在于引起下
尿路梗阻后所产生的病理生理改变。其病理个体差异性很大,而且也不都呈进行性发展。一部分病变至一定程度即不再发展,所以即便出现轻度梗阻症状也并非均需手术。
1.观察等待
对症状轻微,IPSS评分7分以下可观察,无需治疗。
2.药物治疗
(1)
5α-还原酶抑制剂适用于治疗
前列腺体积增大同时伴中、重度
下尿路症状的BPH患者。研究发现5α-还原酶是
睾酮向
双氢睾酮转变的重要酶。双氢睾酮在良性前列腺增生中有一定的作用,因此采用
5α-还原酶抑制剂可以对增生予以一定的抑制。
(2)α1-
受体阻滞剂适用于有中、重度下尿路症状的BPH患者。此类药物可以改善尿路
动力性梗阻,使阻力下降以改善症状,常用药有
高特灵等。此类药的常见副作用包括
头晕、
头痛、乏力、困倦、
体位性低血压、异常射精等。
(3)其他包括
M受体拮抗剂,植物制剂,中药等。M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膀胱M受体,缓解
逼尿肌过度收缩,降低膀胱
敏感性,从而改善BPH患者的贮尿期症状。植物制剂如
普适泰等适用于BPH及相关下尿路症状的治疗。
综上所述,进行药物治疗前对病情应有全面估计,对药物的
副作用及长期用药的可能性等也应充分考虑。观察药物疗效应长期随访,定期行
尿流动力学检查,以免延误手术时机。
3.手术治疗
手术仍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重要治疗方法,适用于具有中、重度
LUTS并已明显影响
生活质量的BPH患者。经典的
外科手术方法有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
经尿道前列腺切开术(Transurethralincisionoftheprostate,TUIP)以及
开放性前列腺
摘除术。TURP仍是BPH治疗的“
金标准”。
①有下
尿路梗阻症状,尿流动力学检查已明显改变,或
残余尿在60ml以上;
②不稳定膀胱症状严重;
⑤并发膀胱结石者。
⑥合并
腹股沟疝、严重的
痔疮或
脱肛,
临床判断不解除下尿路梗阻难以达到治疗效果者。对有长期尿路梗阻,肾功能已有明显损害,严重尿路感染或已发生急性尿潴留的患者,应先留置
导尿管解除梗阻,待感染得到控制,肾功能恢复后再行手术。如插入导尿管困难或插管时间长已引起
尿道炎时,可改行
耻骨上膀胱穿刺
造瘘。应严格掌握急诊前列腺切除手术的适应证。
4.微创治疗
(1)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UVP) 适用于
凝血功能较差的和
前列腺体积较小的BPH患者,是TUIP或TURP的另外一种选择。主要是电极金属材料学创新,使其生物学
热效应不同于前者。由于热转化快,可产生400℃高温,迅速造成
组织汽化,或产生
凝固性坏死,其止血特点极其显著,因此临床应用显示:①适应症增加:60g以上的腺体可施行。②
术野清晰:由于止血效果显著,冲洗液清晰,便于手术。③手术时间减少:由于减少了止血步骤,故手术切除加快,缩短了手术时间。④
并发症减少:不易产生
水中毒(凝固
层厚),清晰术野减少了误伤,不易产生
括约肌及包膜损伤。⑤术后恢复快:冲洗时间缩短。
(2)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
电切术(TUPKP)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TUKEP) 是使用等离子双极电切系统,并以与单极TURP相似的手术方式经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手术。TUPKP的主要优点包括术中、术后出血少,降低输血率和缩短术后导尿和住院时间;TUKEP将前列腺于包膜内切除,更加符合前列腺解剖结构,具有切除前列腺增生组织更完整、术后
复发率低、术中出血少等特点。。
(3)微波治疗 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不愿意长期服药)而又不愿意接受手术的患者,以及伴反复
尿潴留而又不能接受外科手术的高危患者。系利用微波对生物
组织的热凝固原理以达到治疗目的。微波放射极的放置可通过直肠超声波定位,或经
尿道镜直视下定位。后者可准确地避开尿道外括约肌,减少
尿失禁的并发症。
(4)激光治疗 激光手术的共同特点是术中出血相对较少,尤其适于高危因素的患者,如高龄、
贫血、重要脏器功能减退等。利用
激光热效应凝固汽化或切除前列腺组织,方法类似经尿道腔内操作。有表面照射,有插入
热疗,也有利用激光束切除腺体。疗效肯定的是用激光剜除腺体,从膀胱将组织粉碎
吸出,
远期疗效和价格性能比有待观察。
5.其他
(1)
经尿道针刺消融术(TransurethralNeedleAblation,TUNA)是一种简单安全的治疗方法,适用于前列腺体积<75ml,不能接受外科手术的高危患者,对一般患者不推荐作为一线治疗方法。
(2)
前列腺支架(Stents)是通过内镜放置在
前列腺部尿道的金属(或聚亚氨脂)装置。以缓解BPH所致下尿路症状。仅适用于伴反复尿满留又不能接受外科手术的高危患者,作为导尿的一种
替代治疗方法。常见并发症有支架移位、钙化,支架闭塞、感染、
慢性疼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