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是大豆提取
豆油后得到的一种副产品。又称“
大豆粕”。按照提取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一浸豆粕和二浸豆粕。其中以
浸提法提取豆油后的副产品为一浸豆粕,而先以压榨取油,再经过浸提取油后所得的副产品称为二浸豆粕。
基本信息
豆粕是棉籽粕、
花生粕、
菜籽粕等12种动植物
油粕饲料产品中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一种。作为一种高蛋白质,豆粕是制作牲畜与
家禽饲料的主要原料,还可以用于制作糕点食品,健康食品以及化妆品和
抗菌素原料。
大约85%的豆粕被用于家禽和猪的饲养,豆粕内含的多种氨基酸适合于家禽和猪对营养的需求。实验表明,在不需额外加入
动物性蛋白的情况下,仅豆粕中所含有的氨基酸就足以平衡家禽和猪的营养,从而促进
牲畜的营养吸收。在家禽和生猪饲养中,豆粕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只有当棉籽粕和花生粕的单位蛋白成本远低于豆粕时才会被考虑到使用。事实上,豆粕已经成为其它蛋白源比较的基准品。
在奶牛的饲养过程中,味道鲜美、易于消化的豆粕能够提高出奶量。在肉用牛的饲养中,豆粕也是最重要的油籽粕之一。豆粕还被用于制成
宠物食品。玉米、豆粕的简单混合食物与使用高
动物蛋白制成的食品具有相同的价值。豆粕也被广泛地应用于
水产养殖业中。豆粕中含有的多种氨基酸能够充分满足鱼类对氨基酸的特殊需要。
制作饲料
豆饼和豆粕中
粗蛋白质含量高达30~50%,是动物主要的
蛋白质饲料之一,但未经处理的豆饼、豆粕中含有
抗胰蛋白酶、
尿毒酶、
皂角苷、
甲状腺肿诱发因子等,对动物及饲料的消化利用会产生不良影响。将
菜籽饼、
棉籽壳、豆粕等用
饲料发酵剂除毒
脱毒发酵成饲料的操作方法如下:
首先,剔除霉烂变质的原料,并将棉籽壳、菜籽饼、豆粕等宜切碎或粉碎,菜籽饼棉籽壳豆粕等蛋白质型饲料不宜单独发酵,应添加部分
玉米粉等
能量饲料共同发酵;再将商用饲料发酵剂(千分之二)用
米糠、玉米粉、
麦麸等稀释后再全部撒入到物料中,确保物料
混匀;然后再加水拌匀,物料
含水量控制在65%左右,判断办法:手抓一把物料能成团,指缝见水不滴水,落地即散为宜,水多不易升温,水少难发酵;加水拌匀后随即装入缸、筒、池、塑料袋等容器中,物料应完全密封但不能压紧,当使用密封性不严的容器发酵时,外面应加套,可扎紧密封的塑料袋,注意密封过程中不能拆开翻倒,在自然气温下密封发酵2~3天,等有酒香气或泥土味时表明发酵完成,即可饲喂。发酵好的成品在每次取料饲喂后应注意立即密封。
优点
1.易吸收利用:豆粕经
益生菌发酵水解,产生大量具有独特生理活性功能的
活性肽。分子量低于5000的
小肽混合物为产品的主要成分,易消化、吸收快、
抗原性低,有效刺激肠道内
有益菌的增殖,调节体内微生态
菌群的结构,增加整个消化道对饲料
营养物质的分解、合成、吸收和利用。
2.防病:
发酵豆粕中大量的高效益生菌在动物体内可抑制
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等
有害菌的生长繁殖,保持肠道内微
生态环境处于平衡、
稳定状态,避免
肠道疾病发生。
3.提高饲料
利用率:发酵豆粕富含多种
微生物酶类如
蛋白酶、
淀粉酶、
脂肪酶等,可补充机体内源酶不足,加强了营养物质的消化,提高动物对饲料
蛋白质和能量的利用率。
4.促生长:发酵豆粕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如
乳酸、
维生素、
氨基酸、未知
促生长因子等,具有特有的发酵香味,适口性好,增加动物的
采食量。乳酸还可调节幼畜肠道
PH值,节省饲料中
酸化剂的费用,参与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生长。
形态特征
豆粕一般呈不规则碎片状,颜色为浅黄色至浅褐色,味道具有烤大豆香味。豆粕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40%~48%,赖氨酸2.5%~3.0%,
色氨酸0.6%~0.7%,
蛋氨酸0.5%~0.7%。
抗营养因子
人们把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产生不利影响以及使人和动物产生不良
生理反应的物质,统称为
抗营养因子(antinutritional factors,ANFs)。人们很早就发现直接摄入豆科籽实会导致人和动物产生胰腺肿大、
过敏反应、生长缓慢、
日粮养分利用率下降以及一些不良生理反应的现象,这些生理反应是由大豆中含有的多种抗营养因子共同介导。从二十世纪初期,人们就开始了对大豆中抗营养因子的研究,并随着物理学、化学、
免疫学、
分子生物学等相关研究技术的发展逐步深入,成为动物营养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多年来,人们对大豆中各种抗营养因子使动物产生的生理反应进行了大量研究,其效应会因抗营养因子的种类、含量以及动物的种类等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根据对饲料营养价值和动物生物学反应,将大豆中抗营养因子分为以下六类:
(1)降低
蛋白质消化率和利用率的因子(蛋白酶抑制因子、
糜蛋白酶抑制因子、
凝集素等);
(2)降低
碳水化合物消化率因子(
酚类化合物如
单宁和
寡糖等);
(4)影响维生素活性或增加动物维生素
需求量的因子,包括抗
维生素A、
维生素D、
维生素E和维生素B12等因子;
(5)刺激免疫体系的因子(抗原蛋白)以及其它一些抗营养因子(致
甲状腺肿因子、
皂甙、
异黄酮和生氰糖甙等);
(6)饲料中具有毒素作用的因子(凝集素)。
去除方法
大豆中
抗营养因子是影响
大豆蛋白源在饲料中使用的主要因素,要提高大豆蛋白源在饲料中的使用量,必须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处理,使
大豆抗营养因子失活、钝化。世界范围内对降低或消除大豆蛋白抗营养因子问题的研究在不断完善,通常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方法进行
钝化处理。
生物学处理
生物学方法是通过添加适宜
酶制剂或用
微生物发酵处理以分解大豆中的抗营养因子。
1 酶制剂处理法
酶制剂有单一酶制剂和
复合酶制剂。
植酸酶是应用最广泛的单一酶制剂,能水解
植酸和植酸盐,释放磷并使植酸抗营养作用消失;复合酶制剂如NSP 酶(
非淀粉多糖酶),就能对多种ANF起作用,最大限度发挥饲料作用(赵林果等,2001)。但对酶制剂的
耐受性、稳定性、影响酶制剂作用的外在因素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
研究与开发。另外,酶制剂处理时,添加酶的量要适量,过量会扰乱消化道的正常消化机能而产生不良作用。
微生物在
发酵过程中可产生
水解酶、
发酵酶和
呼吸酶,可以消除
植物蛋白原料中的抗
营养物质,有利于动物的消化吸收。另外,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还将大部分动物不能直接利用的植酸等
无机盐转化为细胞中的
有机盐,不仅提高了
利用率,还可降低饲料中
总磷等的含量,减少饲料对养殖环境的污染。
发酵法具有以下特点:能对多种抗营养因子产生去毒效果;对营养组分体外降解,大幅提高各营养成分的消化
吸收率;发酵处理可明显提高大豆的适口性,有一定的
诱食效果。采用独特的菌种和发酵工艺,微生物发酵过程中分泌的
蛋白酶使大豆蛋白被分解成
小分子蛋白和
小肽分子。
生物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大量增殖,其结果不仅提高了发酵大豆蛋白
基料的
蛋白质水平,而且部分大豆蛋白质发酵时转化为
菌体蛋白,这本身也改变了大豆蛋白质的营养品质(李绍章等,2004)。微生物发酵处理已有产品问世,但对产品的品质控制、发酵工艺
参数控制以及规模化生产方面良莠不齐。陈名洪等(2008)以脱脂
豆粕粉为原料,使用具有产蛋白酶能力的菌株CHD21为生产菌种进行发酵。以
水解度作为指标,对菌株CHD2发酵降解豆粕的条件进行了优化。
通过植物育种途径,培育低抗
营养因子或无抗营养因子的植物品种以及改善大豆蛋白品质,但这些大豆的产量相对较低,所以推广难度相对较大。另外一方面是通过动物育种,提高
家畜对抗营养因子的耐受性;通过转基因培育能分泌消化抗营养因子的品系,达到消除抗营养
因子对畜禽的抗营养作用。但存在产量低、抗病害能力降低、
周期长、投资大等问题。
物理处理
1 热处理方法
自1917年,Osborne和Mendel报道蒸煮大豆可以改善
小鼠的生长性能以来,人们对大豆营养因子的
热稳定性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
胰蛋白酶抑制因子、
糜蛋白酶抑制因子、
凝集素、
脲酶、
致甲状腺肿因子及
抗维生素因子具有对热敏感的特性,而
皂甙、
单宁、
异黄酮、
寡糖、致
过敏反应蛋白及植酸等对热较稳定(
李德发,2003)。所以热处理技术对蛋白酶抑制因子、凝集素、脲酶等热敏性抗营养因子有很好的钝化效果,也是研究最为深入、应用最为广泛的钝化技术。热处理主要分为
湿热法和干热法(郑爱娟等,2002)。
进行热处理时,必须保证热处理的强度适宜。加热不足则抗营养因子破坏不够;加热过度则
氨基酸利用率下降,会降低蛋白质的
生物学效率。实际生产中多以测定脲酶活性判断胰蛋白因子的钝化程度,反应加热不足;采用蛋白溶解度作为判断大豆或豆粕加热过度的指标。
2 机械加工处理
机械加工包括粉碎、
去壳、脱种皮等,很多
抗营养因子主要存在于作物种子
表皮层,通过机械加工处理使之分离,即可大为减少抗营养作用。此方法简单有效,但废弃种皮的处理是一个大问题。
化学处理
化学处理的原理为化学
物质与抗营养因子分子中的
二硫键结合,使其
分子结构改变而失去活性。使用的化学物质包括
硫酸钠、
硫酸铜、
硫酸亚铁和其它一些
硫酸盐。多年来,人们在用化学方法钝化抗营养因子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张建云等(1999)研究表明,5%的
尿素加20%水处理30 d的效果最好,
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降低78.55%,饲料中加入适量
蛋氨酸或
胆碱作为
甲基供体,可使单宁甲基化,促使其排出体外。化学方法对不同的抗营养因子均有一定的效果,可节省设备与资源,但最大的障碍是化学物质残留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因此生产中不应大量使用。
总结以上钝化抗营养因子的方法,从钝化的
有效性,实用性出发,热处理是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但在工艺上仍需继续精进,且对于热稳定性高或热加工不足以有效地灭活的抗营养因子,人们必须要不断地研究新的方法加以消除。大豆优良品种的选育是消除抗营养因子的根本,培育
专门化品种解决大豆及
豆制品适口性和品质问题,然而要达到理想的结果,尚需很长时间的努力。至于
化学钝化,与生产应用尚有距离,还应特别关注化学钝化试剂的安全性问题。由于豆粕蛋白来源量大,相对于鱼粉来讲价格较低,是饲料配比中主要的蛋白来源,因此能够利用
生物酶体例如微生物发酵产生的酶类来大量去除大豆抗营养因子,增加豆制品的适口性及
有机体对豆制品的
消化率,降低抗营养因子,亦能够为大豆及其制品的生产节省大量费用的比较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将豆粕进行发酵。
真假鉴别
豆粕的用量越来越大,价格也比其他粕类价格高,虽然掺假现象比较少但现实中还是存在掺假豆粕的现象。下面是一些鉴别方式
外观鉴别法: 对饲料的形状、颗粒大小、颜色、气味、质地等指标进行鉴别。豆粕呈片状或粉状,有豆香味。纯豆粕呈不规则碎片状,浅黄色到淡褐色,色泽一致,偶有少量结块,闻有豆粕固有豆香味。反之,如果颜色灰暗、颗粒不均、有
霉变气味的,不是好豆粕。而掺入了
沸石粉、玉米等杂质后,颜色浅淡,色泽不一,结块多,可见白色粉末状物,闻之稍有豆香味,掺杂量大的则无豆香味。如果把样品粉碎后,再与纯豆粕比较,色差更是显而易见。在粉碎过程中,假豆粕粉尘大,装入玻璃窗口中粉尘会粘附于瓶壁,而纯豆粕无此现象。用牙咬豆粕发粘,
玉米粉则脆而有粉末。
外包装检查法: 颗粒细、容量大、价格廉,这是绝大多数掺杂物所共同的特点。饲料中掺杂了这类物质后,必定是包装体积小,而重量增加。豆粕通常以60公斤包装,而掺入了大量
沸石之类物质后,包装体积比正常小。
水浸法: 取需检验的豆粕(饼)25克,放入盛有250毫升水的
玻璃杯中浸泡2-3小时,然后用手轻轻摇晃则可看出豆粕(碎饼)与泥沙分层,上层为豆粕,下层为泥沙。
显微镜检查法: 取待检样品和纯豆粕样品各一份,置于
培养皿中,并使之分散均匀,分别放于显微镜下观察。在显微镜
下可观察到:纯豆粕外壳内外表面光滑,有光泽,并有被
针刺时的印记,
豆仁颗粒无光泽,
不透明,呈
奶油色;
玉米粒皮层光滑,并半透明,并带有似指甲纹路和条纹,这是玉米粒区别于豆仁的显著特点。另外,玉米粒的颜色也比豆仁深,呈桔红色。
碘酒鉴别法: 取少许豆粕(饼)放在干净的
瓷盘中,铺薄铺平,在其上面滴几滴碘酒,过1分钟,其中若有物质变成蓝黑色,说明掺有玉米、
麸皮、稻壳等。
容重测量鉴别法: 饲料原料都有一定的容重,如果有掺杂物,容重就会发生改变。因此,测定容重也是判断豆粕是否掺假的方法之一。具体方法为:用
四分法取样,然后将样品非常轻而仔细地放入1000ml的
量筒内,使之正好到1000ml刻度处,用匙子调整好容积,然后将样品从量筒内倒出,并称量。每一样品重复做3次,取其
平均值为容量,单位为g/l。一般纯
大豆粕容重为594.1g/l-610.2g/l,将所测样品容重与之相比,若超出较多,说明该豆粕掺假。
生熟豆粕检查法: 饲料应用熟豆饼做原料,而不用生豆饼,因生豆饼含有
抗胰蛋白酶、
皂角素等物质,影响畜禽适口性及
消化率。方法是取
尿素0.1克置于250ml三角瓶中,加入被测
豆粕粉0.1克,加
蒸馏水至100ml升,盖上
瓶塞于45℃水中温热1小时。取红色
石蕊试纸一条浸入此溶液中,如石蕊试纸变蓝色,表示豆粕是生的,如试纸不变色,则豆粕是熟的。
相关标准
分级
按照
国家标准,豆粕分为三个等级,一级豆粕、二级豆粕和三级豆粕。从国内豆粕
现货市场的情况看,国内豆粕加工总量(不含进口豆粕)大约为1000万吨,其中一级豆粕大约占20%,二级豆粕占75%左右,三级豆粕约占5%,三个等级豆粕
流通量的变化主要与大豆的品质有关。从不同等级豆粕的
市场需求情况来看,国内少数有实力的大型饲料厂在使用一级豆粕,大多数饲料厂主要使用二级豆粕(
蛋白质含量43%),二级豆粕仍是国内豆粕
消费市场的主流产品,三级豆粕已经很少使用。豆粕广泛使用于
饲料加工,猪鸡鸭饲料使用比例在20%——30%。
检验
感官性状
浅黄色不规则碎片状,色泽一致,新鲜,有豆粕的特殊香味。无发酵、
霉变、结块、虫蛀及异味
异臭。不许掺入
大豆粕以外的物质,若加入
抗氧化剂、
防霉剂等
添加物时应做相应说明。
水分:≤13.0%(南方)水分:≤13.5%(北方)
粗蛋白质≥43.0%
粗纤维≤5.0%
粗灰分≤6.0%
蛋氨酸≥0.6%
赖氨酸≥2.5%
0.05Nmg/分钟.克≤尿
酶活性≤0.3Nmg/分钟.克 70%≤
蛋白质溶解度≤85%3
市场状况
豆粕作为大豆提取豆油后的一种副产品,也是很重要的一种
期货商品。作为蛋白饲料,是
畜禽的主食,不易被替代;作为重要的期货交易品种,使得其
价格波动的影响范围广、冲击面大。
影响豆粕价格的因素是复杂多变的,整体上豆粕价格受
宏观经济环境走势影响主流价格,受豆粕
供求关系影响主要
波动幅度,受周边
相关产品或者
替代品制约波动。在中国,大豆主产区在黑龙江,由于大豆不算
主粮,不像玉米、水稻、小麦,享受国家保护性的收储政策,
种植面积不断减少。2012年大豆出口国——美国、
巴西、
阿根廷遭遇的
恶劣天气,致使大豆产量锐减。七八月份
美国农业部连续两个月调低大豆产量预测,豆价随之飙升,并直接影响到中国国内豆粕价格。此后中国国内
猪饲料豆粕价格一路飞涨,甚至远高过人们餐桌上的主食——粮食和面粉的价格。如:
早籼稻每吨价格仅2800元,小麦每吨2500元,而
现货市场上豆粕价格已达4500元一吨。
2019年9月10日,阿根廷政府宣布,中国将首次从阿根廷进口饲料豆粕。
食物营养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