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贤,男,1953年生,祖籍湖北
武汉,
云南大学中文系毕业。
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成都师范学院教授,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全国优秀教师。已出版《邓贤文集》多卷及《
大国之魂》《
中国知青梦》《天堂之门》《
中国知青终结》等,多部作品翻译成英文、日文在国外出版。曾获两届全国
报告文学奖,首届
徐迟文学奖、全国
纪实文学特等奖、第二、三届
人民文学奖、全国青年优秀图书奖、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
四川省文学奖、
巴金文学奖、成都市政府
金芙蓉文学奖(第2、3、5、6届)等。2009年当选“影响四川改革开放风云人物”。
人物简介
邓贤,作家。以其知青的出身,和以知青为题材的创作,常被称为“知青作家”。
主要作品为长篇纪实文学《
大国之魂》《中国知青梦》《落日》《
流浪金三角》《
中国知青终结》等。
成就及荣誉
云南大学中文系读书获学士学位;1982-1988年,云南大学中文系任教、任助教、讲师;1988年,
四川教育学院中文系任教、任讲师、副教授、教授。著有长篇纪实文学《
大国之魂》1991年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国知青梦》199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日落东方》载1995年第1期《当代》杂志;长篇纪实文学《落日》等作品。
作家简介
中国当代作家,以创作
纪实小说闻名。生于1953年,四川成都人。曾在云南边疆当知青七年,云南大学中文系毕业,于
成都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1982年开始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长篇纪实文学《大国之魂》《
中国知青梦》,长篇小说《天堂之门》《邓贤文集》等。多次获全国文学大奖。
人物履历
1971-1978年,
云南省国营
陇川农场插队;1978-1982年,云南大学中文系读书获学士学位;
四川教育学院中文系任教、任讲师、副教授。
家庭背景
1953年,邓贤出生在
广元,四川
大华纱厂。他的祖父是民国时期著名
实业家,
裕大华资本集团老板,商界显赫人物。外祖父的叔叔
石凤翔毕业于
东京帝国大学,是中国纺织
工业教育的先行者,石凤翔的女儿
石静宜嫁给了蒋介石的二公子
蒋纬国。
这样的家庭背景使他在中国最贫乏的年代,有着比其他孩子更优越的童年。直到“文化大革命”到来,邓家突遭变故。北京的
红卫兵从中央统战部拿到名单,来成都照单抄家,邓家与旧时代的
成都名流邓锡侯、刘文辉等8个家庭,成为四川第一批被抄的人家。
此后,邓家人成为“
黑五类”,邓贤成了“狗崽子”。这时邓贤还在上小学。家庭影响使邓贤性格早熟,志向高远。他总要求自己比别人做得多,做得好。上中学时,他总是在半学期时把整学期的数学自学完。那时的中学教育,有“与工农相结合”一说,邓贤曾在
电子管厂学习3个月,在学校办了一个“二级管厂”。后来他提前离校到边疆,“二级管厂”成为他留给母校的礼物。
儿时梦想
邓贤从小有两个梦想:一是打乒乓,打成世界冠军;然后当作家,做托尔斯泰。1969年上初中,只上了两年,两年期间,两次夺得
成都市中学生
乒乓球团体冠军。 正当少年邓贤做着冠军梦的时候,他被
集训队开除了。一天,他被
军代表叫出来,给他念了一段当时引用率很高的毛主席语录,按照当时主旋律的
阶级斗争观念,邓贤这种家庭出生的孩子被预设为会有“恨”。第二天,他就离开集训队,回普通中学了。
上山下乡
他觉得要去就得彻底,去越远的地方越好。母亲留不住他,只得忍心让他走,并在他的手腕套上一块
欧米茄表。那是邓贤的父亲在1943年随
中国远征军去印度作战的时候,邓贤的奶奶给他的。后来,这个代表着邓家光荣历史的“传家宝”,被邓贤在云南农场劈柴时摔坏了。
1971年7月7日,开始试运行的
成昆铁路,载着邓贤一行一千二百多青年,向边疆进发。他们预先被告知,边疆建设兵团“不招工、不招干、不招兵”,也就是说,他们可能终生落户在那里。
“那一天本来天气非常好,但是火车要开的时候,就下起大雨来了。”邓贤永远记得那情景,“火车一动,整个车站哭声一片,我就看见我母亲和我弟弟妹妹给那个人群挤得非常可怜……我感到生离死别,悲从中来,我第一次嚎啕大哭,躲进厕所,大哭了一场。” 试运行的火车经过两天的摇摇晃晃到达楚雄,改坐大卡车。150辆卡车在
滇缅公路上卷起阵阵黄沙。周围越来越荒凉的景物,是邓贤从来没有见到过的。又经过6天汽车颠簸,到达了他们的目的地:云南省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怒江以西,南望缅甸。
这里已经聚集着13万知青。他们来自重庆、成都、
昆明、北京,主要是上海,他们的正式称谓是
中国人民解放军云南建设
兵团,简称为“云南建设兵团”。邓贤在这里进入的具体编制是,云南建设兵团3师10团3营5连。
落脚下来,邓贤刚好满18岁。他将在这里度过将近7年艰苦的青春岁月。
重拾文学梦
1977年10月,当人民日报的人经过15天的跋涉来到
陇川知青农场,带来
恢复高考的消息时,邓贤已经在那里度过了6年零3个月的青春。18岁离开成都来到边疆。
高考,对于从来没有放弃
过学习的初中生邓贤来说,意味着机会来了。
他打着
赤脚,从工地到考场,他憋着太大的冲动,他不自觉地在考场上展示才华,而忘记应该争取分数:
语文考试两个作文题,《青松赞》和《攻书莫畏难》,只须任选其一,但他把两个题目都做了。“我一拿到《青松赞》这个题目就觉得文思泉涌,没有打草稿,直接在考试纸上写的,一气呵成。完了,又写了另一篇。完了,还剩下10分钟,我写了一首诗。” 后来,邓贤的
高考作文《青松赞》在《
云南日报》刊出。到
云南大学中文系上学之前,他就在学校出名了。他晚去了一个星期,学校已经根据他的履历,确定他为年级党支部书记。写作课老师又把他的高考作文作为教学范文。
5年“更夫”成了
条件反射,在
云南大学的学生宿舍第一天早晨醒来,他
习惯性地跳起来去敲钟,“差点从高床上摔下来”。当他看到同学们都在睡觉,看到“这世界上还有不出工的地方,觉得很不平等”。这种心理错位居然整整一个月才调适过来。
然而,毕竟学校才是邓贤最应该去的地方。在学校,他如鱼得水。
大学时期,他疯狂般练习写作。1982年,毕业留校任教。这一年,他一鸣惊人。他用一周的时间,把作家
航鹰的短篇小说《明姑娘》改编成同名电视剧,在云南台播出受到欢迎,又在中央台多次播出。后来,他的这部电视剧处女作获得首届全国大众电视
金鹰奖。
同时,这一得意之作也意味着年轻人的莽撞:它未经著作权人
航鹰的允许。许多年后,人到中年的邓贤对此深怀歉疚,他说自己很希望有机会对前辈作家航鹰当面道歉,说一声对不起。
1987年,邓贤要调回成都了。他对知青的命运一直耿耿于怀。当时的感觉是,“好像受了多大的委屈似的”。他请了两个月创作假,揣了两百块钱,准备开始他的知青历史的写作。可是,他在搜集素材途中,改变了主意。
他发现了抗日战争的旧战场。那是一座山,山之陡,达到60度。满山战壕,坦克壕、雕堡,松树上还有弹痕。这是他父亲的战场,这里牺牲了2万军人。父亲属国民党远征军,他从来没有向邓贤讲过他当年的抗争。他想,才过了40多年,历史不仅被扭曲而且被遗忘,连儿子都不知道父辈的牺牲。作为知青,不过是劳累,比起战争算什么,比起父辈算什么,比起战火中的青春算什么,父辈的英勇抗战关系着国家的存亡,而我们呢?邓贤感到个人在历史面前的苍白渺小。他说,“我在山顶上坐了一天,我就从那儿站了起来,长大了。”
他决定写他的父辈。1990年,邓贤的第一部
纪实文学作品,记叙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中国远征军出兵
缅甸的历史的《
大国之魂》,获得首届青年优秀图书奖。
但为邓贤赢得更大名声的,却是1992年出版的《
中国知青梦》。接下来有《天堂之门》《
流浪金三角》《
中国知青终结》,共5部纪实长篇小说。邓贤出名了,他被称为“知青作家”,甚至被称为“知青代言人”。
知青情怀
知青情怀,是邓贤永远的烙印。
人生是这样乖谬,憎恶和缅怀,可以指向同一事物。邓贤认为,知青运动完全是一场破坏,如果说要找一点积极的东西,那就是带去了一点
都市文化,一个
赤脚医生,一个会计,但这点微不足道的东西,也完全可以以其他方式实现,而不是知青下乡的形式。知青是强迫去的,跟志愿者组织不一样。所谓“国家花了三百亿,买了三个不满意——知青不满意,农民不满意,家长也不满意”。就
个人选择来说,“如果可以打乒乓,我不会去当知青,如果可以当兵,我也不会去,但是,这一切都不可能,我去了,我认真地生活过……我每天在劳动,但是,心怀不满。”
但是,邓贤也“感谢生活”。书写那段历史,成为他个人的历史任务。那里也成了他的一种精神联系,他至今每年都要回云南好几回,当然也少不了去看当年生活学习的地方,去看“干妈”,那些曾经互相照顾过的人。
邓贤用极大的热忱去描写知青的命运。为了写那一群知青中的“极致”——带着
输出革命理想去缅甸打仗的知青,他两次深入缅北山区,深入那些在外界传说中异常危险和奇异的地方。第一次出去带回《
流浪金三角》,第二次后有《
中国知青终结》。“终结”二字不是邓贤的原意,是出版社的主意。他认为自己只是一个作家,他书写历史,而对知青的历史认识远未终结。
不过,邓贤认为他有激情过度的时候。他说,因为当时太激动,《
中国知青终结》这本书“写得太使劲,太投入了”,还可以写得冷静些。
知青是邓贤永远的激动。邓贤崇尚理性,但他仍是一个充满感性的人。正如他自称“不爱哭”,但有时却会哭得没有收拾。《
中国知青梦》出版以后,去
鲁迅文学院讲课,讲到盈江农场的故事——一个女知青在床上看杨沫的《青春之歌》,睡着后
油灯引起火灾,烧死10个
平均年龄不到17岁的上海女知青。她们共同拥有一个
半圆形的坟墓,朝着上海的方向——的时候,“本来挺平静的”,结果,“突然悲从中来说不出话来,就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在那儿嚎啕大哭了半个小时”。
曾有年轻学者批评过他的作品“自恋”。邓贤说,“我要警惕自己,不要自恋。我希望自己不要停止反思。反思使自己的‘情感质量’更高。我爱知青,但是,知青曾经很无知。今天,知青一代已经成为社会中坚,有重要的领导干部,有
社会学家和作家,但是基本上没有科学家。一个人不能拔着自己头发离开地球,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知青一代需要克服自己的缺陷。 ”
主要作品
■《大国之魂》,描写
二战期间发生在中、印、缅战区有关中国远征军浴血抗战的长篇纪实文学。全书约三十一万二千字,一九九零年十二月由北京《当代》杂志发表,一九九一年十一月由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一九九二年由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台湾风云时代出版有限公司分别在海外出版发行。该书一九九三年获中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全国优秀图书编辑一等奖”。一九九四年十二月获中国“
人民文学奖”,同月再获
成都市人民政府“第三届
金芙蓉文学奖一等奖”。一九九五年二月获中国文化部、广播电视部、共青团中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首届中国青年优秀图书奖”。该书被选入《世界反法西斯文学书系》第四十六卷。
《大国之魂》在一九九五年被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和峨嵋
电影制片厂联合改编摄制为十集电视连续剧《中国远征军》。
■《中国知青梦》,描写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文化大革命”中,大批城市学生下放农村和边疆劳动生活的长篇纪实文学。全书约二十七万六千字,一九九二年十月由北京《当代》杂志发表,一九九三年二月由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全国有两百家
报纸杂志转载,美国加州《天天日报》转载达三个月。该书获《人民日报》“时代潮”杂志“一九九二年华业杯全国优秀纪实文学特等奖”。一九九四年十二月获中国“
人民文学特别奖”。一九九五年五月获中国“1992—1993年度全国报告文学大奖”。
■《落日》,描写一九三七年中日战争爆发,日军进攻上海到南京陷落期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全书四十五万字,一九九五年二月由北京《当代》杂志发表,当年由全国十几家报纸杂志转载。一九九六年四月由北京
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
■长篇小说《天堂之门》。1998年由
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描写
下乡知青返城后在现代社会中沉浮起落的个人命运。该书被评论家称为“后
知青小说”的代表作。获 1999年
四川省“王森杯”文学奖。
■长篇纪实文学《
流浪金三角》。2000年《当代》杂志第三期节选发表,同年6 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描写金三角长达半个世纪的历史沧桑巨变,深入揭示生活在那个特殊地区的人群与环境的复杂关系,同时刻画了一群作为流浪者的华人难民的巨大
命运悲剧。该书一出版即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
中国知青终结》。2004年《当代》杂志发表,人民出版社出版。记录了一批
跨越国境、支援
世界革命的知青们的命运。回味三十年前那沸腾的热血,怀念艰苦的乡村生活,追忆牺牲的知青战友,正渐渐成为一代人的精神珍惜。
■ 纪实文学《
黄河殇》。2006年由
人民文学出版社8月初出版。继讲述飞虎队抗战、淞沪会战后,关注起68年前武汉会战的
花园口决堤,无疑是抗日作品“惊艳”又一枪。淞沪抗战失败,首都南京陷落,徐州会战失利,国民党军队全线败退,武汉及后方城市频遭轰炸,抗战局势不断恶化之际,国民党内部的矛盾斗争也不断白热化。日军大举反攻,
开封失守,
郑州被围,
京汉铁路被切断,武汉危在旦夕。
国民政府被迫下令花园口掘堤,“以水代兵”,一时间
黄水滔滔,千里中原顿成泽国,千百万老百姓或为
鱼鳖,或为饿殍,无家可归流离失所,此乃人类战争史上最大的人为灾难之一,也是日军侵略中国的滔天罪行和如山铁证!
■《大转折——决定中国命运的700天》。2010年由中南
出版传媒集团
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描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三次大转折,是难得一见的纪实文学
原创作品(由于作品的特殊性和
敏感性,该类题材作品基本上都是“编著”,极少原创),书中着重刻画的毛泽东和蒋介石这一对决定
中国历史命运的生死对手和领袖人物形象,则更是为
当代文学作品中所鲜见。
■《
帝国震撼》,2010年又一力作,35万字泣血描述中国抗战最惨烈、最重大的战役——淞沪大战,揭开
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全民抗战的历史
大幕。
■2012年,邓贤著《
父亲的一九四二》,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9月出版。
■个人文集: 《邓贤文集》1—3卷,共九十万字,一九九六年五月由
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一卷《饥饿杀人狂》,为中篇集,收有作者八十年代发表的六部中篇小说。第二卷《大国之魂》,第三卷《
中国知青梦》。 另有三卷《邓贤文集》为
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出版。
■另有各种选本选集合集十几种。(略)
出版图书
获奖情况
由于个人文学创作成就突出,一九九四年九月获
中国作家协会、
中华文学基金会颁发的“
庄重文文学奖”。
1995年5月获中国“1992—1993年度全国
报告文学大奖”等
主要评论
《圣土并不遥远》,
黄国柱著。
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
《绿色的家园感》,
廖全京著。四川文艺出版社,1993年12月出版。
《大国之魂与关注文学新人》,
何启治著,见《艺海双桨》,山东
画报出版社1999年3月出版。
以及散见于报纸刊物的各种评论数百篇(略)。
人物评价
邓贤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写作本身。“我太热爱文学了,我是一个终生的文学爱好者”,已经50多岁,功成名就的邓贤,提起文学二字,还是初恋般地深情。他没浪费过时光,即便在最困厄的年代,也一直在向他心中的文学理想靠近。
在所有的人生岔路口,他放弃了一切别的可能的人生方向,只走文学的路。大学毕业,选派给云南省委主要领导当秘书,
他没有去,因为那条路可能不通往文学;1985年,堂兄从美国回来,帮助他去美国留学,但是,他不知道当作家还去美国干什么;1996年,
有机会移民加拿大,“更觉得没有意思:我必须守住我的母语”。
直到现在,他一边教书,还每天早晨写到下午,写作时间超过5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