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与义(1090年—1139年1月1日),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
京兆(今陕西
西安),自
曾祖陈希亮从
眉州迁居
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生于
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
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139年1月1日)。
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诗尊
杜甫,前期清新明快,后期雄浑沉郁;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豪放处尤近于
苏轼,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
简斋集》。
人物简介
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诗尊
杜甫,也推崇苏轼、黄庭坚和陈师道,号为“诗俊”,与“词俊”
朱敦儒和“
文俊”
富直柔同列
洛中八俊。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139年1月1日)。
陈与义在北宋做过地方府学教授、太学博士,在南宋是朝廷重臣,又是一位爱国诗人,其主要贡献还是在诗歌方面,给后世留下不少忧国忧民的爱国诗篇。存词19首。曾在余杭任太傅幕僚,后被宰相赏识,因而升迁。
陈与义与
吕本中有过交往,但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并未列陈与义之名。宋人也有称他崇尚
陈师道的,但多数人认为他于杜甫。元代
方回在《
瀛奎律髓》中称杜甫为
江西派的“一祖”,
黄庭坚、
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陈与义不是江西人,作诗重锤炼,固然有与陈师道相似的地方,但他重意境,擅白描,与黄庭坚的善用典、奇而刚, 迥然有别,不应列入
江西诗派。
陈与义诗作最逼近杜诗的是七律。像《
登岳阳楼》之一、《
巴丘书事》《
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除夜》等,雄浑悲壮,感慨多端。五言律如《雨》诗 2首、《除夜》等则以清迥峭刻见长。五言古诗写景造意,接近
谢灵运、
柳宗元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
春日二首》《
中牟道中二首》等,或工于兴寄,或活用典实,屡见新意,耐人寻味。
陈与义亦擅词作。《
临江仙胡仔、黄□等人对他也有较高的评价。总的说来,他的词作以清婉秀丽为主要特色。
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胡稚笺注《 简斋诗集》30卷(附《
无住词》1卷)刊刻问世,《
四部丛刊》即据此影印,并附印元刊《 陈简斋诗外集》。
1982年,
中华书局出版的《陈与义集》即以胡本为底本。胡注过于简略,今人
白敦仁有《
陈与义集校笺》是目前最好的版本。
人物生平
祖籍
京兆,因唐朝
安史之乱,
陈氏一族入蜀避难,定居
眉州青神县(今四川
眉山)。
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
曾祖陈希亮考中进士,走上仕途,迁居洛阳。
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中上舍甲科进士。当上
文林郎,授职开德府教授。3年后辞职回家。又两年,被重新任命为
雍录。
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陈与义母亲逝世,回
汝州服丧。结识汝州知州
葛胜仲。两年后,由葛胜仲举荐,任太学博士。后来又升任
符宝郎,但不久被贬为
陈留酒监。
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入
汴京,
北宋灭亡。
宋高宗南逃建立南宋。陈与义自陈留南迁避难,经湖北、湖南、广东、福建。
宋高宗
绍兴元年(1131年)夏,陈与义抵达南宋首都绍兴。改任中书舍人,兼掌内制,拜
吏部侍郎。不久以
徽猷阁直学士身份知湖州,又召为
给事中。后以
显谟阁直学士身份任江州太平观提举。但是有的宰相不喜欢陈与义,就又把他召回,重新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
绍兴六年(1136年)十一月,拜
翰林学士、
知制诰。
绍兴七年(1137年)正月,授
参知政事。三月,和
宋高宗一起到建康。后来因病,重新以资政殿学士身份知湖州。宋高宗十分关心他的身体,于是回临安改任
洞霄宫提举。
绍兴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139年1月1日)去世。享年四十九岁。
史籍记载
陈与义,字去非。其先居
京兆,自曾祖希亮始迁洛。故为洛人。与义天资
卓伟,为儿时已能作文,致名誉,流辈敛衽,莫敢与抗。登政和三年上舍甲科,授
开德府教授。累迁
太学博士,擢
符宝郎,寻谪监
陈留酒税。
及金人入汴(今河南
开封),高宗南迁,遂避乱襄汉,转湖湘,逾岭峤。久之,召为兵部
员外郎。绍兴元年(1131年)夏,至行在。迁中书舍人,兼掌内制,拜
吏部侍郎。寻以
徽猷阁直学士知湖州。召为
给事中。驳议详雅。又以
显谟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被召,会宰相有不乐与义者,复用为中书舍人、
直学士院。六年九月,高宗如
平江,十一月,拜
翰林学士、
知制诰。
七年(1137年)正月,
参知政事,唯师用道德以辅朝廷,务尊主威而振纲纪。时丞相
赵鼎言:“人多谓中原有可图之势,宜便进兵,恐他时咎今日之失机。”上曰:“今梓宫与太后、渊圣皆未还,若不与金议和,则无可还之理。”与义曰:“若和议成,岂不贤于用兵,万一无成,则用兵必不免。”上曰:“然。”三月,从帝如建康。以疾请,复以资政殿学士知湖州陛辞,帝劳问甚渥,遂请闲,提举临安
洞霄宫。十一月,卒,年四十九。
与义容状俨恪,不妄言笑,平居虽谦以接物,然内刚不可犯。其
荐士于朝,退未尝以语人,士以是多之。尤长于诗,
体物寓兴,清邃纡余,高举横厉,上下陶、谢、韦、柳之间。尝赋墨梅,徽宗嘉赏之,以是受知于上云。
人物成就
陈与义,号简斋,
严羽《
沧浪诗话》在“以人而论”诗体时,将陈与义的诗称为“陈
简斋体”。“简斋体”的早年流连光景之作,观察细致 ,描写生动,饶有情趣。善用直致、浅语入诗,重意境,重白描。后期的“简斋体”取法杜诗,得其沉雄之韵,规模宏大,声调浏亮;对仗着重上下句之间气脉的内在联系,潜气
内转,意境圆融,风格雄浑沉郁。陈与义是南北宋之际的杰出诗人,在他的600余首作品中,近六分之一涉及佛禅元素,佛禅思想对陈与义的文学创作理论和实践有着重要影响。他在诗论中既注重诗句锻炼也注重自然感发,这与渐修和顿悟的参禅方法相通。在实践中先有外部题材、语汇的丰富,运用佛典
释语禅心个人作品
陈与义还有不少寓忧国忧民于写景咏物之中的诗。这些诗往往语言隽永秀丽,形象鲜明,多为
体物写志,爱国怀乡之作。
诗作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日落梦悠悠。
故国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春日二首》之一
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
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
《拜诏》
乍脱绿袍山色翠,新披紫绶佩金鱼。
《北风》
北风掠野悲岁暮,黄尘涨街人不度。
孤鸿抱饥客千里,性命么微不当怒。
梅花欲动天作难,蓬飞上天得盘桓。
千里卧木枝叶尽,独自人间不受寒。
《北征》
世故信有力,挽我复北驰。独冲七月暑,行此无尽陂。
百卉共山泽,各自有四时。华实相后先,盛过当同衰。
亦复观我生,白发忽及期。夕云已不征,客子今何之。
樽酒相逢地,江枫欲尽时。犹能十日客,共出数年诗。
供世无筋力,惊心有别离。好为南极柱,深尉旅人悲。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胡儿又看绕淮春,叹息犹为国有人?
可使翠华周宇县,谁持白羽静风尘?
五年天地无穷事,万里江湖见在身。
共说金陵龙虎气,放臣迷路感烟津。
庙堂无策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峰。
初怪上都闻战马,岂知穷海看飞龙。
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
稍喜长沙向延图,疲兵敢犯犬羊锋。
遭乱始知承平乐,居夷更觉中原好。
巴陵十月江不平,万里北风吹客倒。
洞庭叶稀秋声歇,黄帝乐罢川杲杲。
君山偃蹇横岁暮,天映湖南白如扫。
人世多违壮士悲,干戈未定书生老。
扬州云气郁不动,白首频回费私祷。
愿闻群公张王室,臣也安眠送余日。
《除夜二首(其一)》
城中爆竹已残更,朔吹翻江意未平。
多事鬓毛随节换,尽情灯火向人明。
比量旧岁聊堪喜,流转殊方又可惊。
词作
《虞美人·大光祖席醉中赋长短句》
张帆欲去仍搔首,更醉君家酒。吟诗日日待春风,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
歌声频为行人咽,记著樽前雪。明朝酒醒大江流,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临江仙》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
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人物评价
他的
诗歌创作可以金兵入侵中原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表现个人
生活情趣的流连
光景之作,词句明净,诗风明快,很少用典,清新可喜。以《墨梅》(
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
九方皋。)诗受到徽宗的赏识。南迁之后,因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经历了和杜甫在
安史之乱时颇为相似的遭遇,对学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诗风有了改变,转学
杜甫。他不象
江西派诗人那样,只
从句律用字着手,而是把自己的遭遇和国家的命运融合在一起,题材广泛,感时伤事,写了不少寄托遥深的诗篇,趋向沉郁悲壮,雄阔慷慨, 成为
南宋学习杜甫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
前期诗歌
陈与义前期的诗,多表现个人生活情趣,与现实社会的距离较远。如《
襄邑道中》写春日乘船而游,表现对风光的流连和对现实的冷漠,然而文字明快,情真意切。这个时期他写了不少类似于这样的诗。
后期诗歌
南渡以后,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特别是由
陈留至临安走了三年多,一个读书人既无宽裕的资费又无别人照料,其艰辛之状可想而知。然而这一趟长途跋涉却对他的思想变化起了很大的作用。一路上对现实社会的各个阶层有着广泛的接触,激发了他的爱国憎爱分明感,是一个思想的飞跃,也是他的诗词创作的一个
分水岭,诗风由个人生活情趣转向沉郁悲壮,痛恨于金兵南侵,无奈于朝廷苟安,感怀家国,慨叹时势。如《
伤春》《
居夷行》《
次韵尹潜感怀》等,都属于这类作品。
主要贡献
陈与义一生的主要贡献在诗词方面。他青年时诗文就写得很好,《
宋书》本传说他的诗词“体物寓兴,清邃纡余,高举横厉,上下陶(渊明)、谢(灵运、眺)、韦(应物)、柳(永)之间”。他曾写过一首《墨梅》,得到
宋徽宗的嘉赏,并由此受到器重。他是专学杜甫的,是
江西诗派后期的代表作家。他学杜甫又不拘泥于杜甫,对前贤的作品是博览约取,善于变化。他还特别推崇
苏轼和
黄庭坚、
陈师道,但并不墨守成规,而能参合各家融会贯通,创造自己的风格。他的作品语言质朴,音节响亮,形象丰富,很少用典,明快中没有鄙俗,口语化略无平淡。所以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
艺术技巧,都比江西派的其他诗人的成就较大,无愧于江西诗中的改革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