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列岛位于
长江口外东南方,舟山群岛东北部,
嵊泗列岛东部,是
舟山群岛由西南向东北延伸的尽端。列岛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的长方形排列,地理坐标为北纬30°41′~30°51′、东经122°35′~122°49′,东西长28千米,南北宽22.3千米,列岛中心西距
菜园镇25.5千米。由
嵊山岛、
枸杞岛、
花鸟山岛、壁下山岛、
西绿华岛、
东绿华岛等184个海岛及若干
暗礁组成,海岛陆地总面积20.24平方千米,最大岛屿枸杞岛,陆域面积5.85平方千米。行政区划隶属于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涉及
菜园镇、
嵊山镇、
枸杞乡和
花鸟乡,户籍人口约2.25万人。
名称由来
明清时期称为下八山,也作八山。为“陈钱(今嵊山岛)、李西(今枸杞岛)、洛华(今西绿华与东绿华岛)、壁下、东库、求芝(今求子山岛)、大盘”八岛的统称。“下”者,意为偏远之处。鸦片战争期间,英国殖民者以远望花鸟山呈马鞍状而称之为北马鞍,并称嵊山岛为东马鞍,称枸杞岛为南马鞍,遂称群岛为马鞍列岛并载入海图,也作马鞍群岛。马鞍列岛之名在《新译海道图说》中已有名称记载。《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马鞍群岛,在江苏崇明县东南海中,屹立于长江口外。距上海二百五十余里。我国向称为花鸟山或花瑙山。而西人航海地图中,皆以马鞍群岛标识,盖象形也。除小岛与礁石外,共约在二十五岛。有南马鞍、北马鞍、东马鞍、旁马鞍、假马鞍、小马鞍、女人马鞍及马蹬、马刺、马枚、马橛、马蹄、马肚带、马股扣带、辔岛、缰岛、裂岛等名。以北马鞍为最大,有双峰状如马鞍。”由于此名貌似本土地名,后人不明其因而沿用至今。
位置面积
马鞍列岛位于长江口东南,舟山群岛东北部,
嵊泗列岛东部,北起灯城礁和花鸟白屿,南至枸杞岛以南的大宫山岛,西起猫山屿,东至鳗鱼头屿,地理坐标为北纬30°41′~30°51′、东经122°35′~122°49′。列岛总体呈西北—东南向散列,东西长28千米,南北宽22.3千米,中心点距嵊泗县城25.5千米。西绿华岛、东绿华岛、花鸟山岛、
壁下山岛、枸杞岛和嵊山岛6个面积大于1平方千米的岛屿呈西南—东北—东南向弧形排列,天然构筑了一个避北风的良港。
马鞍列岛有184个海岛,海岛陆地总面积20.24平方千米,面积最大的岛屿为枸杞岛,陆域面积5.85平方千米;海拔最高的是花鸟山岛,最高点高程236.9米。有居民海岛10个,分别是花鸟山岛、东绿华岛、西绿华岛、
东库山岛、
大盘山岛、
张其山岛、壁下山岛、
柱住山岛、枸杞岛、嵊山岛。嵊山岛是马鞍列岛的经济中心。
属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管辖,涉及菜园、嵊山2个镇和枸杞、花鸟2个乡。其中花鸟山岛、枸杞岛和嵊山岛3个海岛为乡(镇)级政府驻地。户籍人口约22500人。
地质地貌
马鞍列岛地处长江现代水下三角洲前缘斜坡区,水深20~30米,岛间及列岛两侧水深大于30米的潮流深槽较多,局部有水深大于40米的深潭,最大水深70米。列岛外侧向三角洲底积区过渡,地形向东偏南倾斜。
列岛海岸以
基岩为主,占95.31%。
潮间带滩地不发育。花鸟、枸杞两岛有发育的砂质海滩。岸滩海域
沉积物类型共7种,主要为黏土质粉砂和粉砂质黏土(岛群外侧),砂、砾及混合类型主要分布在岸滩及深槽区。
列岛出露岩石绝大部分为燕山晚期侵入的钾长花岗岩和
花岗岩。在壁下、大盘山一带为侏罗系上统的中—酸性
火山岩、
沉积岩;在嵊山有北西—南东向的,在花鸟山东南部有北东—南西向的,东绿华岛有东西向的各一条长1300米上下,宽300米的
闪长玢岩岩脉,均系燕山晚期侵入岩浆的
分异作用形成。
列岛各岛多属山地,大部为陡岸峭壁,平地极少,仅枸杞岛谷地较开阔。嵊山岛、枸杞岛是列岛东南部的两大岛,东西并峙,间隔约650米。两岛均为山地,地势高耸。陈钱山为嵊山主峰,最高点海拔213.5米,雄居中部,可鸟瞰海疆远方。枸杞岛岗峦起伏,主峰小西天海拔199.3米。北部的花鸟山为舟山群岛最北端的一个大岛,全岛皆山地,云雾弥漫,有“雾岛”之称,主峰前坑顶,居岛中部,海拔236.9米,为列岛的最高峰。
气候
马鞍列岛年平均气温15.6℃,最热月平均气温25.8℃,出现在8月,最冷月平均气温5.6℃,出现在2月,极端最高气温34.4℃,极端最低气温为-4.7℃。年日照时数为1940.6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81%;年降水量1072.5毫米,最大日降水量156毫米,出现在6月,年暴雨日数为2.5天。
4-8月多偏南风,9月至翌年3月多偏北风,年平均风速7.2米/秒。最大风速46米/秒,风向南南东,出现在9月;年最多风向为南向,年平均大于等于6级的大风日数为152.4天。年平均雾日95.8天,3-―7月为多雾期,占总雾日的76.7%,1980年5月的一次海雾持续时间长达69.6小时;年有效风能约3300千瓦·时/平方米,年有效风能时数约7600小时。
海洋水文
列岛海域主要受
东海海水影响,
潮汐属
正规半日潮,
平均潮差2.56米,最大潮差4.89米,落潮历时大于涨潮历时;潮流属不正规半日浅海潮流,流速较缓,以往复流运动形式为主,涨潮流向西北,落潮流向东南,实测最大潮流流速0.50米/秒,平均约0.25米/秒。
年平均表层水温17℃,8月平均水温最高,2月平均水温最低,实测最高、最低水温极值分别为30.1℃和4.4℃,年平均变幅为14.7℃。年平均表层盐度为29.57,9月份平均盐度最低,12月份平均盐度最高,实测最高、最低盐度分别为35.41和8.45,年变幅为4.29。悬沙浓度较低,水色清澄,透明度大于3米,日平均悬沙浓度为0.01~0.10千克/立方米,涨、落潮最大含沙量相当。
波浪以嵊山站为代表,年平均波高1.1米,年平均周期4.9秒,历史上曾测得最大波高为17.0米,波向为东向,主浪向为东北向,次浪向为东南向,风浪约占70%,7级以上大浪集中在6—9月间,5级以上大浪各月都有出现。
海洋生物
海域
溶解氧含量春季较秋季髙。春季平均值为479微摩尔/立方分米,部分处于饱和状态;秋季平均值为429.9微摩尔/分米,多处于不饱和状态。
pH值春季变化大,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为8.41和8.20;秋季分别为8.31和8.14。
营养盐类秋季较春季高。
据1990年调查,水样中异养细菌数春季为83.44万个/立方分米,秋季为58万个/立方分米。
叶绿素a含量在舟山群岛中最高,为1.056~4.409毫克/立方米。
初级生产力在舟山群岛属最高,为80.85~898.25毫克/(平方米·天)。
浮游植物数量和密度较高,个体密度为64.03~7441.08万个/立方米。
浮游动物数量和密度一般,个体密度为5010~12.435万个/立方米。湿重生物量为1~100.81毫克/立方米。体积生物量为0.01~0.32毫升/立方米。仔稚鱼春季为1~2种,1~12尾/网;秋季为1种,1~2尾/网。潮间带生物丰富,种类多,
岩礁春季为30~47种,生物量为840.9~4322.8克/平方米,密度为279.1~1326.6个/平方米。
底栖生物也较丰富,生物量大,密度高,春季18~42种,生物量64.4克/平方米,密度671个/平方米;秋季14~34种,生物量145~839克/平方米,密度6~67个/平方米。
游泳生物96种,春季最多,为59种。
海洋资源
马鞍列岛处于
舟山渔场中心部位,全年游泳生物中有鱼类54种,甲壳类33种,头足类2种,其他类2种;游泳生物优势种有
龙头鱼、
带鱼、
大黄鱼、
海龙、
七星鱼、
中国毛虾、
葛氏长臂虾和管鞭虾等,主要种类还有
虾虎鱼、
鲚鱼、
黄鲫、鲐鲹、
梅童鱼、细螯虾和
虾蛄等,鱼虾资源相当丰富,是中国最主要的渔场之一,曾经是四大经济鱼类(大黄鱼、
小黄鱼、带鱼和
乌贼)重要的产卵场、索饵场和洄游通道,有“天然鱼仓”之称。
嵊山渔场为舟山渔场的中心渔场,处于北纬30°16′~31°14′、东经122°35′~123°34′的长江口东南海域,即东至海礁、东南礁以东23千米,西至西绿华岛—枸杞岛一线,南到浪岗山列岛以南,北至花鸟山岛以北34~42千米。地处
太平洋西岸
陆缘海,长江、
钱塘江、
甬江入海口,寒流、暖流和沿岸流的交汇地带。长江、钱塘江、甬江等河流带来大量淡水径流、大量的有机质和浮游生物,水质肥沃,饵料丰富,有浮游植物120种、浮游动物123种和底栖生物112种,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为451.49毫克/立方米。
浅海养殖条件优越,可养殖面积为108.8公顷。潮间带野生贝藻类资源十分丰富,有
贻贝、
牡蛎和
紫菜等。盛产带鱼、大黄鱼、小黄鱼、乌贼、
鳓鱼、
鲳鱼、
鳗鱼、鲭黄鲇、
海蜒、
梭子蟹和虾等,四季
渔汛不断,尤以冬季带鱼汛为甚。渔场在20世纪70年代全盛时期,仅浙江渔民在该海域的年捕获量就有40万吨,最高年达60万吨。尤其冬季带鱼汛期间,江、浙、闽、鲁、辽、冀和沪、津6省2市的15万渔民,万艘渔船云集嵊山海面,捕获量占东海渔区首位,堪称全国最大渔汛。
附近海域面积广阔,岛礁星罗棋布,参差错落,水道纵横交错,水质清澈,生物资源丰富,地理和海洋生态系统条件特殊,拥有国家珍稀和濒危海洋生物物种。
2005年6月10日,成立马鞍列岛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是浙江省建立的第二个海洋特别保护区。保护区分马鞍列岛海洋生态保护区,马鞍列岛无人岛礁资源保护区,马鞍列岛珍稀濒危生物保护区,马鞍列岛经济鱼类资源保护区,嵊泗—枸杞岛
厚壳贻贝、羊栖菜种质资源保护区,绿华岛—花鸟山岛—壁下岛石斑鱼资源保护区,花鸟山岛以东—求子山—黄礁人工鱼礁增殖放流区、绿华岛—黄礁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区、马鞍列岛生态养殖区和马鞍列岛生态旅游风景区10个功能区。保护区内有中华
白鳍豚、
中华鲟等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
水獭、
穿山甲、
玳瑁等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他主要珍稀动物有
鲸目20多种、
鳍脚目2种、
海牛目1种和
食肉目1种。常见的有
长须鲸、
宽吻海豚、
江豚、
斑海豹、
儒艮和
海獭等。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
石斑鱼、四大经济鱼类、贻贝、
羊栖菜等鱼类和贝藻类资源及其周围生态环境。从2005年开始,每年6—8月,实施人工增殖放流活动。2005年,首次放流
黑鲷鱼苗20余万尾,个体长度为5~7厘米,以后每年放流300万尾左右,主要苗种为岱衢族大黄鱼、黑鲷、
鮸鱼、乌贼、
褐牙鲆、
日本黄姑鱼、梭子蟹和
海蜇等。保护区从2004年开始在东库山岛、求子山岛以及上、下三横山岛周围海域实施人工鱼礁建设。2006年在东库山附近海域共投放水泥礁648只,共计58810立方米,形成礁体13座,礁区面积330公顷。后期监测显示,该区域内海洋生物资源量明显增加。2008年4月中旬,再次在上、下三横山岛周围海域投放鱼礁单体342个,共计39190立方米,形成礁体10座。至2008年,已形成2个人工鱼礁区、23座人工鱼礁,对恢复该海域生态资源起了积极的作用。
2015年,浙江省马鞍列岛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
海洋牧场示范区名单。
岛屿简介
主要岛屿
嵊山岛 代码330922038211。位于嵊泗列岛东部,马鞍列岛东南部,陆域面积4.204平方千米,海岸线长3.24千米。属大陆基岩岛,岛形似弯虾状,地势东部高,西部、南部较低,山势陡峻,中部陈钱山最高,海拔213.5米。隶属嵊泗县嵊山镇,为嵊山镇政府驻地,是马鞍列岛的经济中心。1990年有居民3188户,10739人,经济以渔业为主,包括拖虾捕捞和水产养殖,有机动渔船404艘,总吨位8937吨,总功率19786千瓦,1992年渔业产量8138吨,海水养殖212吨;其他产业均围绕渔业展开,工业以水产加工为重点,水产品出口量达2993吨;同时农业种植少量蔬菜,并有小规模畜牧业。至2010年,本岛有人口3702户,8309人,国民生产总值8.9亿元,财政(税收)收入688万元,劳均收入34092元,人均收入14238元。
花鸟山岛 代码330922030711。位于嵊泗列岛东部,马鞍列岛北部,是浙江省最北有居民岛,隶属嵊泗县花鸟乡,为花鸟乡政府驻地。因岛形似飞鸟,岛上植物茂密、花繁叶茂、鸟语花香而得名。陆域面积3.617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6.82千米。岛形似鸟,头东尾西,属大陆基岩岛,沿岸具有典型的海蚀地貌,以丘陵为主,峰峦起伏,山势陡峻,前坑顶海拔236.9米,为马鞍列岛、嵊泗列岛最高峰。现有岛民祖先大多在清初从宁波和台州迁来。2010年有人口533户,977人,实现社会生产总值9635万元,财政收入100.52万元,劳均收入33666元,人均收入11178元;经济以渔业为主,现有渔船75艘,总产量1.42万吨;工业有采石企业1家;年接待游客1206人次。
枸杞岛 代码330922035211。位于嵊泗列岛东部,马鞍列岛南部,隶属嵊泗县枸杞乡,为枸杞乡政府驻地。岛形似铁锚,由中心向东北、西南和东南3个方向延伸,陆域面积5.85平方千米,海岸线长21.92千米,是嵊泗县仅次于泗礁山岛的第二大岛屿,也是马鞍列岛中陆域面积和平地面积最大的海岛。地貌以丘陵为主,岩石嶙峋,山体陡峭,最高峰小西天峰海拔199.3米。2010年有人口3157户,7611人,主要从事第一、第三产业。第一产业以捕捞养殖业为主,2008年有渔船500多艘,总吨位2.29万吨,总功率3.87万千瓦,2010年水产品总量9.47万吨,渔业产值2.97亿元,渔业劳均收入3.90万元。第二产业以贻贝深加工为主,船舶修造、制冰等为辅,2010年工业生产总值2.1亿元。第三产业以旅游服务业、金融业和交通业为主。
西绿华岛 代码330922028111。位于嵊泗列岛东部,马鞍列岛西北部,属嵊泗县菜园镇,原为
绿华乡政府驻地,2001年撤销并入菜园镇,岛上成立
绿华社区(村)。岛形似刀口向西南的镰刀,大致呈东西走向,陆域面积1.279平方千米,海岸线总长8.92千米,最高峰石人冲岗海拔105.1米。2010年有人口204户,336人,渔业为主导产业,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为1.19亿元,其中渔业生产总值8783万元,第三产业收入2600万元,2010年劳均收入27416元。
壁下山岛 代码330922032811。位于嵊泗列岛东部,马鞍列岛东部,隶属嵊泗县嵊山镇。原为
壁下乡政府驻地,2001年并入嵊山镇,岛上设壁下村委会,2005年改为
壁下社区。岛形似曲尺,原分为野猫洞岛和壁下山岛两个海岛,后填海筑堤相连。陆域面积1.18平方千米,海岸线总长8.61千米,地貌以丘陵为主,最高峰安基山海拔161.2米。2010年,人口87户,162人,主要从事渔业,2010年有渔船114艘,总吨位1528吨,总功率6055千瓦,水产总量11016吨。
其他有居民海岛
无居民海岛
花鸟山岛附近小岛:灯城礁、灯城南礁、小白礁、小白东礁、花鸟白屿、大江礁、外峙摞礁、里峙摞礁、头颈屿、乌盆礁、三礁(高块礁、花鸟中块礁、长块礁)、龙蛇嘴屿、龙蛇嘴南屿、长礁嘴头屿、稻棚屿、利市头屿、彩旗山屿、东旗礁、小旗礁、半边彩旗山屿、鸡笼山北礁、花鸟鸡笼山屿
东、西绿华岛附近小岛:猫山屿、中猫屿、猫卵黄礁、老鼠礁、外青团北礁、外青团礁、里青团礁、里青团南礁、小岙里屿、绿华海横头屿、外稻桶礁、里稻桶礁、小西绿华岛、南稻桶礁、鳗局岛、绿华鳗头山岛、掰开屿、过浪嘴头礁、拦门虎礁、大铜细礁、狮子礁、求子山岛、上三横北岛、上三横中岛、上三横南屿、下三横山岛、下三横中岛、下三横南岛、小乌猫礁、乌猫礁、蟹脚嘴礁(北嘴头礁、蟹脚北礁、蟹脚中礁、西嘴头礁、蟹脚南礁)、台南山屿、台南小屿、篷礁、帆礁、花鸟大青山屿、青石屿、北胭脂礁、篷牌礁、蝴蝶岛、老虎北礁、花鸟老虎屿、虎威礁、花鸟小青山屿
嵊山岛和壁下岛附近小岛:庄海岛、外涨埠礁、涨埠桩礁、内涨埠礁、东小盘岛、西小盘屿、围笼屿、围笼西礁、张其山东礁、龙牙桩礁、龙牙中礁、龙牙南礁、蟹拉钳屿、外田螺礁、菜其屿、乌捞盆礁、墨鱼礁、外乌捞盆礁、壁下三块头礁(壁下头块礁、壁下二块礁、壁下三块礁)、黄石头礁、大嘴屿、大嘴西礁、壁下羊角礁、上黄北礁、上黄屿、小扁担礁、扁担峙摞礁、中黄屿、中黄南礁、东黄北礁、东黄屿、东黄西礁、西半洋礁(1)、西半洋礁(2)、西半洋礁(3)
枸杞岛附近小岛:水底笋礁、小捣臼屿、捣臼屿、羊角嘴北礁、羊角嘴礁、北鸟屙屿、北风嘴屿、黄峙摞礁、枸杞东礁、鹅礁(平块礁、高块礁、钥匙湾礁、小南块礁、大南块礁)、中龙舌屿、内龙舌屿、半边龙舌屿、枸杞鸟屙礁、小浪岗礁、桶礁、大宫山岛、一粒珠礁、小宫屿、门眉礁、门坎礁、门前礁、龙角礁、上龙头屿、枸杞龙珠礁、枸杞龙须礁、小江爿礁、江爿礁、外江爿礁、枸杞马鞍山岛、小马鞍山屿、黄石洞屿、三块峙摞屿、乱石礁、枸杞筊杯屿(1)、枸杞筊杯屿(2)、坎屿(1)、坎屿(2)、大圆塔屿、扑脑壳屿、小圆塔屿、大中城礁、小中城礁、平面台屿、外湾礁、北稻桶礁、南稻桶长礁、岗脚礁、螺峙摞礁、螺峙摞南礁、鳗鱼头屿、鳗鱼头礁、扑南嘴礁、鳗鱼头西礁、嵊山南小礁、馈礁、嵊山南里礁、小夹堂礁、大夹堂礁、嵊山西小礁
历史文化
马鞍列岛自古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明代抗倭的前哨。明嘉靖年间浙江总督
胡宗宪在《舟山论》载:“盖洪武间,倭寇犯中界,犯玉环,犯小濩寨,皆浙东海滨,信国公所亲睹也。其来也,自五岛开洋,冲冒风涛,困眩精神者数日,至下八陈钱而始少憩……”清道光《洋防辑要·卷九》载:“乍浦海中有山,至下八山极远,此外则洋茫无山矣。倭航之来,必到下八山之尽陈钱、壁下山,取水候风流犯。先年兵船畏风涛危险,止分守八山之内港。每年黄鱼生发之时,各府渔船俱集聚八山相近内洋下网,遂致倭贼抄掠渔船,引劫各处。隆庆三年,军门谷公中虚设立游哨兵船,委把总一员,直哨壁下等洋,遇贼即剿,然后内港无虞。若八山无哨巡之兵,万一倭贼掳渔樵入船,扬帆至鳖子门,再驱土人驾使,为害不小。”1905年日俄
对马海战前夕,俄军
波罗的海舰队也曾在此锚泊一昼夜。1949年,国民党政府从大陆败退,列岛南部嵊山岛曾成为国民党的嵊泗县政府和江苏省政府驻地。
上海开埠以来,马鞍列岛以扼长江之口而位置显著。1870年,清海关筹建海上航标,委托英国人在花鸟山岛西北端建成
花鸟灯塔。该灯塔是卫护长江口的三大灯塔之一,在中国沿海灯塔中向来以地理位置重要、规模最大、功能最全、设备最先进、历史最悠久而著称,被誉为“远东第一灯塔”。1997年被
国际航标协会列为“世界历史文物灯塔”,2001年被公布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列入国家灯塔邮票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