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768~824),字
退之,
汉族,唐河内河阳(今河南
孟县)人。自谓郡望
昌黎,世称
韩昌黎。唐代
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
苏轼称他“
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
唐宋八大家之首,与
柳宗元并称“
韩柳”,有“
文章巨公”和“
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
师说》等等。
作者
人物简介
历程 韩愈唐代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 朱啸宇称
韩昌黎,谥号文公,故世称
韩文公,是
唐宋八大家(韩愈,
柳宗元,
苏轼,
苏辙,
苏洵,
欧阳修,
王安石,
曾巩)之一。唐代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郡望”一词,是“郡”与“望”的合称。“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国范围内的
名门大族。而韩愈世居昌黎,故又称
韩昌黎)。晚年任
吏部侍郎,又称
韩吏部。与柳宗元同为“
古文运动”倡导者,故与其并称为“
韩柳”,且有“
文章巨公”和“
百代文宗”之名,提出了“文以载道”和“文道结合”的主张,反对六朝以来
骈偶之风。著有《
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
师说》等等。有“
文起八代之衰”的美称。与
柳宗元、
欧阳修、
王安石、
曾巩、
苏洵、
苏轼、
苏辙(合称为三苏)合称为“
唐宋八大家”。现在已经得到考证,韩愈祖籍河北
昌黎县。 生平 韩愈画像和雕像(14张)
韩愈一生经历大致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4岁以前。3岁丧父。受兄
韩会抚育。后随韩会贬官到广东。兄死后,随嫂郑氏北归河阳。后迁居宣城。7岁读书,13岁能文,从独孤及、
梁肃之徒
学习,究心古训,并关心
政治与凤翔邢尚书书》),确定了一生努力的方向。20岁赴
长安应进士试,三试不第。 第二阶段,25至35岁。先登进士第。然后三试
博学鸿词不入选,便先后赴
汴州董晋、徐州
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后至京师,官四门博士。这一阶段重要
诗文,有《
原道》、《
原性》、《
答李翊书》、《
师说》、《
送李愿归盘谷序》、《
送孟东野序》、《
此日足可惜赠张籍》、《
山石》等。 第三阶段,36至49岁。先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
徭役赋税,指斥朝政,被贬为阳山令。顺宗即位,用
王叔文集团进行
政治改革,他持反对立场。
宪宗即位,获赦北还,为国子博士。改河南令,迁职方
员外郎,历官至太子右庶子。因先后与宦官、权要相对抗,仕宦一直不得志。这一阶段重要诗文,有《
张中丞传后叙》、《
毛颖传》、《
送穷文》、《
进学解》、《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南山诗》、《
秋怀诗》11首、《陆浑山火和皇甫□用其韵》、《
石鼓歌》等。 第四阶段,50至57岁病故。先从
裴度征讨淮西
吴元济叛乱,任行军司马,贯彻了加强
中央集权反对
藩镇割据的主张。淮西平定后,升任刑部侍郎。他一生排斥佛教。元和十四年(
819年)宪宗迎佛骨入大内,他奋不顾身,上表力谏,为此被贬为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历官国子
祭酒、兵部
侍郎、
吏部侍郎、
京兆尹等
显职。为兵部侍郎时,
镇州王庭凑叛乱,他前往宣抚,成功而还。最后这一阶段,
政治上较有作为。重要
诗文有《
平淮西碑》、《
论佛骨表》、《
柳子厚墓志铭》、《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泷吏》等。
韩愈
评价 唐代
古文运动倡导者,宋代
苏轼称他为“
文起八代之衰”(指韩愈的古文提振八代的萎靡文风。),明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与
柳宗元并称“
韩柳”,
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
杜诗韩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
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
师说》等。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尊他为
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称他“
文起八代之衰”。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韩诗力求新奇,重气势,有独创之功。韩愈
以文为诗,把新的古文语言、章法、技巧引入诗坛,增强了诗的表达功能,扩大了诗的领域,纠正了大历(
766年~
780年)以来的平庸诗风。
“字”来历
文学创作
文学创作理论上: 他认为道(即仁义)是目的和内容,文是手段和形式,强调文以载道,
文道合
韩愈石像
一,以道为主。 提倡
学习先秦两汉古文,并博取兼资庄周、
屈原、
司马迁、司马相如、
扬雄诸家作品。 主张学古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坚持“词必己出”、“
陈言务去”。 重视作家的
道德修养,提出养气论,“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答李翊书》)。 提出“
不平则鸣”的论点。认为作者对现实的不平情绪是深化作品思想的原因。 在作品风格方面,他强调“奇”,以奇诡为善。 韩愈被列为“
唐宋八大家”之首,又将他与
杜甫并提,有“杜诗韩文”之称。
诗歌创作
他在诗歌创作上也有新的探索。所谓“
以文为诗”,别开生面,用韵险怪,开创了“说理诗派”的诗风。当然,他的诗也存在着过分散文化、议论化的缺点,对后代有不良影响。
论说文
韩愈在论说
唐贞元二年(
788年)韩愈十九岁,怀着经世之志进京参加进士考试,一连三次均失败,
韩愈雕像
直至
贞元八年(
792年)第四次进士考试才考取。按照
唐律,考取进士以后还必须参加吏部博学宏辞科考试,韩愈又三次参加吏选,但都失败;三次给宰相上书,没有得到一次回复;三次登权者之门,均被拒之门外。 贞元十二年(
796年)七月,韩愈二十九岁,受
董晋推荐,出任
宣武军节度使观察推官。这是韩愈从政开始。韩愈在任观察推官三年中,边指导
李翱、张籍等青年学文,边利用一切机会,极力宣传自己对散文革新的主张。 贞元十六年冬,韩愈第四次参
吏部考试,第二年(
801年)通过
铨选。这时期写的《
答李翊书》,阐述自己把
古文运动和
儒学复古运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主张,这是韩愈发起开展古文运动的代表作。这年秋末,韩愈时年三十四岁,被任命为
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韩愈步入京师政府机构任职开端。任职四门博士期间,积极推荐文学青年,敢为人师,广授门徒,人称“韩门第子”。 贞元十八年(
802年)写了名作《
师说》,系统提出师道的理论。冬,韩愈晋升为监察御史,在任不过两个月韩愈
,为了体恤民情,忠于职守,上书《论天旱人饥状》,因遭权臣谗害,
贬官连州阳山令。韩愈三年任职阳山令,深入民间,参加山民耕作和鱼猎活动,爱民惠政德礼文治,《
新唐书·韩愈传》因此特书“有爱于民,民生子以其姓字之。” 在阳山令任上,一大批青年慕名投奔韩愈门下,与青年学子吟诗论道,
诗文著作颇丰,今见之《昌黎文集》有古诗二十余首,文数篇。此时构思并开始著述的《
原道》等篇章,构成韩学重要论著“
五原”学说,这是唐宋时期,
新儒学的先声,其理论建树影响巨大。 贞元二十一年(
805年)年夏秋之间,韩愈离开
阳山,八月任
江陵法曹参军。 元和元年(
806年)六月,韩愈奉召回
长安,官授权知国子博士。 元
韩愈
和三年(
808年),韩愈改真博士。
元和四年(
809年),改授都官员外郎分司东都兼判
祠部。是年冬被降职调为河南令,以后相继任职方
员外郎、国子博士。
元和八年(
813年),晋升为比部郎中史馆修选,完成《
顺宗实录》著名史书编写。
元和九年(
814年),韩愈任
考功郎中
知制诰。 元和十年(
815年),晋升为
中书舍人。 元和十二年(
817年),协助宰相
裴度,以行军司马身份,平定淮西乱,因军功晋授刑部侍郎。 元和十四年(
819年),
宪宗皇帝派遣使者去
凤翔迎佛骨,京城一时间掀起信佛狂潮,韩愈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上《
论佛骨表》,痛斥佛之不可信,要求将佛骨 “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宪宗得表,龙颜震怒,要处以极刑。幸宰相裴度及朝中大臣极力说情,免得一死,贬为潮州
刺史。韩愈任潮州刺史八个月,概括说来:驱
鳄鱼、为民除害;请教师,办乡校;计庸抵债,释放奴隶;率领百姓,兴修水利,排涝灌溉。千余年来,使潮
韩愈纪念馆|
州成为具有个性特色的地域文化,潮州地区成为礼仪之邦和文化名城! 元和十五年(
820年)正月,韩愈调任袁州刺史,虽然仅在袁州九个月,却办了一件“禁隶”的大好事,据新旧《唐书》记载:“袁人以男女为隶,过期不赎则没入之。愈至,悉计庸得赎所没入之父母,七百余人。因与约曰:禁其为隶。”当地人为了感激韩愈的这一行为,建了
昌黎书院(今存)表示纪念。 元和十五年(820年)九月,韩愈诏内调为国子
祭酒。 长庆元年(
821年)七月,韩愈转任兵部
侍郎。 长庆二年(
822年)单身匹马,冒着风险赴
镇州宣慰乱军,史称“勇夺三军帅”,不费一兵一卒,
化干戈为玉帛,平息镇州之乱。九月转任
吏部侍郎。 长庆三年(
823年)六月,韩愈晋升为
京兆尹兼御史大夫。
京兆之地称复杂难理,在韩愈整治下,社会安定,盗贼止,米价不敢上。后相继调任兵部侍郎、吏部侍郎。 长庆四年,韩愈因病告假,十二月二日,因病卒于
长安,终年五十七岁。
传世名言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治学名联)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
尔汝。(《
听颖师弹琴》)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原毁》) ·亲之割之不断,疏者属之不坚。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送孟东野序》) ·少年乐相知,衰暮思故友。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事业无穷年。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
师说》)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进学解》 ) ·人非生而知之,
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师说》)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圣人无常师。(《
师说》)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师说》)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调张籍》)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原道》)
韩愈墓地
韩愈墓位于河南省
焦作孟州市
孟县城西6公里
韩庄村北半岭坡上。此地北望太行,南临黄河,是一片
丘陵地带。墓冢高大,有砖石围墙,翠柏蓊郁,芳草芨芨,枣树成林。墓前有
韩愈祠,明代建筑,三进院落,韩愈雕像坐于祠中。 始建于
唐敬宗宝历元年(
825年)。墓地处丘陵地带,墓冢高10余米,冢前建有祠堂,计有飨堂三间,门房三间。祠内共有石碑13通,记载有韩愈生平事迹等。墓前院内有
古柏 代表作品
《
师说》 【题解】 本文见《
昌黎先生集》。为作者赠
李蟠之作。主旨在于阐明师道。“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
韩愈
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
笑侮,
收召后学,作《
师说》,因
抗颜而为师。”(
柳宗元《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
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
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
郯子、
苌弘、
师襄、
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
师说》以贻之。
韩愈听颖师弹琴
曲江山水情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在他坎坷漂泊的一生中,曾与岭南结下不解之缘。他先后贬广东阳山、潮州,多次往返岭南过韶州曲江。他对曲江的山水风光赞叹不已,粤北的明山秀水中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据《中国历代名人胜迹辞典》中记载:韩愈(768-824),河南河阳(
孟县)人,字
退之,郡望昌黎,世称
韩昌黎。唐贞元进士,后调四门博士,迁监察御史。韩愈一生为官几十年,曾三上两下,坎坎坷坷,受尽颠沛流离之苦。他提倡儒学,开宗理学之先声。在文学上他反对六朝以来的淫靡文风,提倡散体,与
柳宗元同为
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的文章气势雄健,流畅明快,说理透彻,为
唐宋八大家之首,有《
昌黎先生集》存世。 韩愈一生钟情山水,他先后两次贬广东,对粤北韶州山水风光十分赞美。他在韶州留下最负盛名的一首诗,写于元和十四年(819),这年十月,他从潮州移袁州(江西宜春),结束了潮州八个月的贬官生活,酌量移内地,心情比较舒畅。途径韶州时,他受到了韶州刺史张端的礼遇热情接待。这次他游览了
韶石山、皇岗山等曲江山水名胜,不但写下了《游韶石山》诗,还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
将至韶州先寄张端公使君借图经》一诗: 曲江山水闻来久, 恐不知名访倍难。 愿借图经将入界, 每逢佳处便开看。 一句“曲江山水闻来久”,道出了韩愈对
韶州山水风光的一往深情和赞叹的心声。“图经”即指古代的地图,类似现在的导游图,当时只限官方才有。所以这次韩愈与东道主韶州
刺史借图经,游览曲江山水名胜,是他有意识的一次游览。也可以说是圆了他一个畅游曲江山水风光的梦。想当年,他贬往潮州时,途径韶州,就早有游览曲江的意愿,但那时和贬阳山时一样,既没有心情,也不具备游览条件。题为《韶州题秀禅师房》写道: 桥接水松行百步, 竹床莞席到僧家。 暂拳一手支头卧, 还把渔竿下钩沙。 据旧《曲江县志》载,韩愈这首诗是在韶州
开元寺写给秀禅师的。开元寺,原名报恩
光孝寺,在韶州西河。唐开元二年由僧宗锡建,名开元寺。后又改名为
大梵寺。当时,韶州刺史韦宙曾请六祖惠能在寺内设坛讲经,后来“六祖坛经”在此形成。无论韩愈是否反对佛教,他在韶州开元寺留下这首诗,也是一件有趣的事。韩愈在韶州来往匆匆,年幼时虽住过两年,但真正了解
韶州,游览曲江山水风光,这是他一生仅有的一次机会,可见他对曲江山水的深情厚意。
野史记载
韩愈 李贺字长吉,唐诸王孙也。父瑨肃,边上从事。贺年七岁,以长短之歌名动京师。时韩愈与
皇甫湜荷衣而出。二公不之信,因面试一篇。贺承命欣然,操觚染翰,旁若无人。仍目曰《
高轩过文章巨公。二十八宿罗心胸,殿前作
赋声长短句皇甫湜相约结伴骑马前去登门造访,请李瑨肃将李贺唤出来让他们看看。不一会儿,从内室走出一位扎着两个爪髻披着衣裳的少年。韩愈和皇甫湜不相信眼前这个孩子就是名动京师的诗人,请李贺当场作篇诗给他们看看。李贺欣然尊命,拿起写诗的木板,在墨池中醮好墨笔,旁若无人地挥笔疾书起来。诗题叫《
高轩过》,内容是这样的:华裙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马蹄隐隐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云是东京才子,
文章巨公。二十八宿罗心胸,展前作
赋声磨空。笔补造化天无功,元精耿耿贯当中。庞眉书客感愁逢,谁知死草生华风。我今垂翅负天鸿,他日不羞蛇作龙。韩愈与
皇甫湜看罢大惊,于是他们将来时骑的马的嚼子连在一起,携李贺返回,亲手为他束发。李贺尚未成年,就遭受艰难的生活。后来他想参加举拔
乡贡进士原文
六月二十六日,愈白。李生足下: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 生所谓“立言”者,是也;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抑不知生之志:蕲胜于人而取于人邪?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邪?蕲胜于人而取于人,则固胜于人而可取于人矣!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抑又有难者。愈之所为,不自知其至犹未也;虽然,学之二十余年矣。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其观于人,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如是者亦有年,犹不改。然后识古书之正伪,与虽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白黑分矣,而务去之,乃徐有得也。
译文
六月二十六日,韩愈禀告。李翊足下:你的来信文辞很好,而且请教问题的态度多么谦虚恭敬。能象这样,谁不想把那道理告诉你呢?道德的归真为期不会久了,何况它的外在形式(文章)呢?不过我只是所谓“望见了孔子的门户和围墙但尚未登入堂室”的人,哪里能够知道是对还是错呢?虽然如此,还是不可不同你谈谈这方面的道理。 你所说的“立言”这句话,是对的;你写的文章以及希望达到的目的,非常符合而且相接近。然而不知道你的志向,是祈求自己的文章超过别人而被人所取呢?还是希望达到“古之立言者”的境界呢?祈求自己的文章超过别人而被人取用,那你本来就超过了别人而且可以被人取用了!如果期望达到“古之立言者”的境界,那就不能指望它很快成功,不能被世俗的势利所诱惑,应该培育果树的根茎来等待它结果,多添灯油来盼望灯光明亮。根系发达的果树,果实才会顺利成熟,油脂多而好的油灯,火光才明亮。具有仁义之道的人,他的言语和和顺顺。 不过又有感到为难之处。我所写的文章,自己也不知道它达到没有达到“古之立言者”的境界;虽然如此,
学习“古之立言者”已经二十多年了。起初,不是夏、商、周三代和两汉的书我不敢看,不是圣人的思想我不敢铭记于心。坐着时仿佛忘记了什么,行走时仿佛丢失了什么,有时样子庄重若有所思,有时模糊不清迷迷惑惑。当自己把心中的思想表达出来的时候,力求革除陈词滥调,戛戛然困难极了!文章被人看,我不在乎别人的非难讥笑。象这样过了不少年头,还是不改变自己的治学方法和处世态度。然后才能识别古书中是否与“圣人之志’相合以及虽然正确但尚未达到最高境界之处,直至清清楚楚地白黑分明了,
并力求扬弃那些错误的和虽正确但不完善的东西,才慢慢地有所收获。
评价
此文是韩愈
唐德宗贞元十七年给李翊的复信,是一篇书信体论说文。文中围绕“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叙述了自己治学为文的经历,提出了“
气盛言宜”(内容决定形式)、“务去陈言”(致力于创新)的文学主张,表现了作者
排击世俗的勇气和顽强进取的精神。 李翊,时为诸生,向韩愈求教,并望荐引。次年因韩愈推荐,考中进士。 韩愈这篇《
答李翊书》,集中地阐述了他的古文理论,信中结合自己的写作经验,首先说明,学文同学道、做人是不可分别的,道德是文章的泉源,只有从思想道德修养入手,方能养成高尚的道德风格,也才能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其次,他又指出在散文写作中,作家内在的精神力量(「气」)是文章的气势、力量(「
文气」)的源泉和语言文字的主宰。「气盛」则文学语言句式的长短,声调的抑扬,就自然谐音,无不适宜。写文章一定要「陈言务去」,不能沿袭别人的意思和词语,也不必专门在文字形式上雕琢藻绘,刻意求工。第三,他认为不仅「养气」的过程是艰苦的,其出不能希望速成,不能投合世俗,不能贪求私利。即使在相当成熟之后,从思想到行动也要坚守原则,不能因别人的称赞与指责而动摇,要掌握好自己的情况。 这篇文章是韩愈以自己长期写文章的经验和过程,写给向他求教的年轻人李翊的信。文章写得热情洋溢,说事
谈理认真诚挚,看出韩愈关心青年人的热切希望。在期望之中,也告诫后辈在“志古”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与现实的考量,“志乎古必遗乎今”这句也显现出当时的社会风气,希望他们在外在环境的打压下,仍能坚持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