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里亚人是欧洲古代一个属于
印欧语系的民族。据
古希腊的记录,伊利里亚人居住在希腊西北部的地方,其包括如今的伊庇鲁斯、
阿尔巴尼亚、
黑山、黑塞哥维纳、达尔马提亚的南部和中部,这些地方被统称为伊利里亚;少数部落也生活在
潘诺尼亚和
阿尔卑斯山脉东部的地区。
族名来源
伊利里亚人的
族名,严格说来,源自于
阿尔巴尼亚斯科德拉(Scodra,今
斯库台)和
马蒂河之间的一个小部落。古希腊人最早使用“伊利里亚人”一名(希腊文Ιλλυριοι),后由古罗马人继之,用以泛指与之存在定期往来的其他一些部落。然而,如同其他古代民族的童年时期一样,远古伊利里亚人的历史面貌仍呈浑沌不明,往往湮没在虚幻迷离的神话迷雾之中。
根据
希腊神话,相传海神波赛东之子独目巨人
波吕斐摩斯与女神伽拉提亚生有三子:塞尔都斯、伊利里阿斯和
加拉斯。据说
三个儿子后来分别统治了那些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民族:凯尔特人、伊利里亚人和加拉提亚人。这种将民族起源附会为某些真实的或虚构的名人和
神祇后裔的观念,在许多古代民族中屡见不鲜,这就是所谓名祖神的由来。祖先不仅被认为“是亲属,而且是神”,部落或民族的“名称是由伟大的祖先或主宰者那里来的”。——当然,依照当今学术研究得出的认识,我们知道,加拉提亚人只是凯尔特人的一个支系。但希腊神话将上述三者并列为兄弟,则似乎表明伊利里亚人与凯尔特人、加拉提亚人之间存在某种比较密切的关系。
伊利里亚人与凯尔特人的这种特殊关系,其实主要与他们同属史前中欧的
哈尔施塔特文化(Hallstatt Culture)。这一文化曾以今
奥地利和
德国南部为中心,于约公元前1100年左右开始兴起,尔后朝着各个方向扩展,包含有晚期
青铜时代特别是铁器时代的内容。其渊源可溯自瓮棺文化(Urnfield Culture)和奥恩耶梯茨文化(Aunjetitz Culture),并可能同其他一些文化、例如劳齐茨文化(Lausitz Culture)等有关。在诸
印欧语系民族中,伊利里亚人或许还经由中欧的青铜时代和
铁器时代文化,与
日耳曼人存有某种联系。
民族历史
原始时期
早期伊利里亚人的形成,大概早于
哈尔施塔特文化时代。约公元前第2000纪后期,他们已在巴尔干西部地区定居 ,也有人将其活动上推至约公元前1800年或之前。
从地名上看,早在伊利里亚人进入之前,
巴尔干地区大概已定居着非印欧语系的民族。在已被确定为是伊利里亚人的格拉西纳茨文化(Glasinac Culture)的范围内,其文明的发展是有线索可寻的。随着文化的演进与欧洲大规模的民族移动,早期伊利里亚人大概从原先居住的
中欧开始了向外迁徙,在更为广泛的地理范围
内扩散,逐渐占据了
巴尔干半岛的几乎整个西半部(约当今斯洛文尼亚、
克罗地亚、
塞尔维亚、
波斯尼亚、
阿尔巴尼亚及马其顿的一部分),大致分布在北起
多瑙河,南至爱奥尼亚海安布拉基亚湾,西起
亚得里亚海,东达沙尔山脉这一地域之内。
根据考古证据的提示,伊利里亚人的某些部分可能在公元前8世纪至前650年间曾一度南下,控制阿克修斯河(今
瓦尔达尔河)下游两岸地区,占据了维吉纳(Vergina),并扩展到斯特里蒙河流域。
罗马尼亚学者认为,伊利里亚人或许也曾渡越
多瑙河,进入过今罗马尼亚西南部一带。
此外,伊利里亚人的一部分又进入意大利北部,分离为一些地方性的部落群体,诸如威尼蒂人(Veneti)等;另一部分约自今
阿尔巴尼亚启程,由东向西横渡
亚得里亚海,在
意大利半岛东南部海岸登陆定居,形成
梅萨皮人(Messapii)一类支系。这样的迁徙和扩散恰如历史上其他民族的类似活动,自然不仅仅表现为空间的移位,而更是意味着人员和文化的深入接触与相互渗透,伊利里亚人在所到之处同本地的
土著居民(包括古老的非印欧人)发生了历史性的交融。
希腊化时期
公元前6世纪时,
古希腊殖民者开始在伊利里亚建立居民点。两个民族之间的关系不总是很和平的,但是伊利里亚人开始接受
希腊文化。希腊奢侈品成为了伊利里亚贵族的象征。在
奥赫里德湖畔的豪华的部落墓地里
考古学家发现了从希腊进口的商品。
在将过去加固的高地居民点改造为
城市中心的过程
中希腊的影响不断加强,这些城市里的经济核算
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城市里的
手工业和商业的影响扩大,伊利里亚人也开始在
爱琴海畔从事航海(商业和海盗)。
公元前5世纪,一些这些城市里形成了小的国家,不过这些国家往往都很短命。
公元前4世纪初,越来越多的希腊
历史学家开始描写伊利里亚人。当时
马其顿王国经常与伊利里亚人发生战争。
公元前359年马其顿国王帕迪卡斯三世在与伊利里亚人作战时阵亡。帕迪卡斯的儿子
腓力二世得以战胜伊利里亚人,但是他们没有被
亚历山大大帝并入
马其顿王国。
古罗马时期
公元前3世纪,一些伊利里亚国王得以建立
地区性的强国。
公元前229年,伊利里亚人也是非常出名的
海盗。亚琴海岸的希腊殖民地向
古罗马申请保护。在
第一次伊利里亚战争(前229年至前228年)中罗马得以在
达尔马提亚海岸建立一个桥头堡。在
第二次伊利里亚战争(约前218年至前201年)伊利里亚大部分被罗马占领。
公元前168年最后一位伊利里亚国王被
罗马战败、俘虏和带回罗马市。罗马人将伊利里亚分为附属罗马的小国。
公元前67年,庞培对
伊利里亚海盗进行了有效的镇压。
恺撒将伊利里亚正式并入
罗马帝国。屋大维以
多瑙河为界将伊利里亚分为达尔马提亚和
潘诺尼亚两个省。
公元前9年,在伊利里亚爆发暴动后罗马开始强烈地将这个地区罗马化。罗马帝国后来的军队大部分由这里的罗马化的伊利里亚人组成。多个
罗马皇帝是伊利里亚人,包括
克劳狄二世、奥勒利安、普罗布斯、
戴克里先和
君士坦丁一世。
公元6世纪时,斯拉夫人开始侵袭
拜占廷帝国的巴尔干属地的伊利里亚人和色雷斯人。在几个世纪里大多数与斯拉夫人融合成了
南斯拉夫人。
种族构成
根据考古发掘材料来看,伊利里亚人本身的种族构成比较复杂。这里有来自
奥地利的
哈尔施塔特代表性遗址的长头型
头盖骨,其
眉脊稍凸,前额中等程度倾斜,枕骨突出,
顶骨平展,颧骨扁平,
下颌骨深陷,身材略高,具有诺迪克类型(Nordic type)的典型特征。这些哈尔施塔特系列的种族特征的形成,一方面承袭自本地的中欧
青铜时代和
新石器时代以前的人群,另一方面则同凯尔特间断期后随之而来的日耳曼族系人群(Reihengraber)的影响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们将视线朝东南方转移,沿迪纳拉
阿尔卑斯山脉而下,进入巴尔干腹地作一番浏览。在奥地利南部山区所能见到的哈尔施塔特诺迪克类型并不多。在位于斯洛文尼亚西部的卡尼奥拉地区获得的头盖骨样品中,圆头型(亦称短头型)差不多居半,还有中头型。而在
克罗地亚发现的骨骼样品中,则既有长头型,也有短头型。
波斯尼亚著名的格拉西纳茨遗址中与晚期伊利里亚人遗存相关的一些发掘材料,再度显示了各种类型混合的色彩。其中愈见增多的短头型,应属迄今仍广布于巴尔干西部的迪纳里克类型(Dinaric type),或称亚得里亚人种。显然,在伊利里亚人的分布地域里,自
奥地利直至
前南斯拉夫诸共和国境内,居民的种族特征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从诺迪克长头型到迪纳里克短头型,皆有所见。
据分析,当时颇具代表性的
青铜时代居民的原型,大约是
多瑙河流域农业居民和
绳纹陶器文化入侵者(Corded invader)之间相继融合的产物。“伊利里亚人看来很可能是经由
瓮棺文化中介而形成的奥恩耶梯茨文化居民的后裔,或是某些具有相近体质特征的人和有着完全相同的种族成份的人混合构成的居民的后裔”。总之,伊利里亚人本身应被看作一个由多元因素融汇而成的混合民族集团。
民族融合
佩拉斯吉人
伊利里亚人初入巴尔干地区时,首先遭遇并与之相融的大约是佩拉斯吉人(Pelasgi)。佩拉斯吉人是
古代希腊已知最早的土著居民,
希罗多德、
修昔底德及荷马史诗都曾提及。据说他们在色雷斯、阿尔戈斯、哈尔基季斯和
克里特岛等地居住过。即使在希腊以外的“地中海沿岸地带” 也有分布,包括
小亚细亚乃至意大利。
公元前第2000纪末,佩拉斯吉人被自
巴尔干北部南下的希腊系统的阿卡亚人、伊奥利亚人、
爱奥尼亚人相继征服,大部同化。按照希罗多德的记载,希腊人在
宗教信仰方面或许从佩拉斯吉人那里有所继承和吸收。直至
古典时代的公元前5世纪,希腊地区残存的佩拉斯吉人仍保留自己的文化特性,使用其独特的非希腊语言,这一点给古典作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
希罗多德说,
希波战争时期,
薛西斯率领
波斯大军远征希腊的途中,在小亚细亚也还曾行经佩拉斯吉人的城市。
佩拉斯吉人的种族背景尚未确知,似乎属于那种非
印欧语系的
地中海人种集团。有学者认为,他们同伊比利亚人(Iberians)、
伊特拉斯坎人(Etruscans)等
古代民族相接近。
修昔底德则直接称佩拉斯吉人“属于第勒尼安族”(Tyrrhenian),亦即伊特拉斯坎人。从
克里特文明遗留的一些壁画中可见,其当地居民“体态纤巧,深色皮肤”,为“黑发
地中海血统”,可能源自于
北非。荷马史诗里提到古代
克里特岛民族繁杂,其中就有“勇敢的佩拉斯吉人”。假使确如推测的那样,佩拉斯吉人与卡里亚人(Carians)等一道参与过克里特文明的创造,那么,其
体貌特征大概应与之相吻合。佩拉斯吉人的分布范围尚颇宽泛,其居处于今希腊大陆和
爱琴海诸岛的部分,大都已与希腊人渐相融汇;而定居在位置稍北的巴尔干内陆的部分佩拉斯吉人,如前所述,则可能终为伊利里亚人所混化。
色雷斯人
远古伊利里亚人在向南移入巴尔干的过程中,接触到的另一个族群为色雷斯人(Thracians)。色雷斯人不同于佩拉斯吉人,可以肯定其所操语言属
印欧语系。关于他们的体貌特征,史籍中未见有直接记载,但据说色雷斯人自称其祀奉的神祇“是
蓝眼睛红头发”的。古代民族大抵是按照自己的外貌而塑造其精神偶像的,故而由此推知,色雷斯人的种族体貌特征,应不会过分背离这种红发碧目的典型欧罗巴形象。色雷斯人是古代巴尔干地区又一个十分活跃的民族集团,一般认为其活动地域位置偏东,“处在
摩拉瓦河流域以东,从
爱琴海延伸至
多瑙河的北面,” 即
巴尔干半岛中部至东北部一带,另有少数色雷斯人则入居
小亚细亚西北部。实际上,色雷斯人在
巴尔干的分布范围,其西界早先也曾远达亚得里亚海滨, 也就是说,涵盖了今
南斯拉夫、
阿尔巴尼亚之境。“伊利里亚人迁来较晚,他们把色雷斯人往东赶到巴尔干半岛的
中部地区”。
有人把伊利里亚人向东驱赶色雷斯人的时间,定在大约公元前1300年左右。但一般相信,至少在公元前1100年以前,阿克修斯河以西的土地已被伊利里亚人所占领,此后,伊利里亚人成了这一地区历史活动的主角。然而,色雷斯人也曾发起过反方向的攻击。约公元前650年左右,色雷斯人偕同原居黑海北岸的
游牧民族辛梅里安人(Cimmerians)侵袭巴尔干,曾大大动摇伊利里亚人的地位,促使其内部产生分裂。实际上,色雷斯人在巴尔干西部地区也还遗留下了一定的历史性影响,其后裔仍一度居住于
阿尔巴尼亚沿海的个别岛屿,色雷斯人可能与伊利里亚人毗邻而居,“甚至在某些相邻的地点组成了混合
居民区”。由于今
阿尔巴尼亚语中尚留存着某些色雷斯语词,以致有
语言学家认定“阿尔巴尼亚语是色雷斯语的子语”,还有人认为,“阿尔巴尼亚语是由伊利里亚语和色雷斯语混合而成的。” 尽管如此,总体说来,在阿尔巴尼亚民族和
语言文化的形成中,伊利里亚因素仍占主导地位;阿尔巴尼亚人的先民主要是伊利里亚人,阿尔巴尼亚语主要是由古伊利里亚语发展而来的,但不应排除其间可能确曾融入过一部分色雷斯人、色雷斯文化的成份。只是这一带伊利里亚人同色雷斯人融合的具体时间,仍其说不一。
语言语系
语言
伊利里亚人是生活在古代欧洲巴尔干地区的一个
印欧语系民族集团,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
文化传统。但因本身文字材料阙如,有关伊利里亚人活动的记述,主要获自希腊人及其后的罗马人。古典作家对伊利里亚人及其各支系作过描述或记载的,就有
希罗多德、
修昔底德、
西拉克斯、赫卡泰奥斯、庞蓬尼·梅拉、
阿庇安、斯特拉博、
普鲁塔克、波里比阿、大普林尼等人。
一般来说,同其他古老族群相比,人们对于伊利里亚人的了解相对有限。由于资料的散缺,近现代
欧美学者就伊利里亚人问题作过系统性研究的,也不很多。一些学者往往是在致力于
印欧诸语言早期历史及其相互关系的总体研究过程中,附带地涉及到伊利里亚语言和民族起源问题的。
在西方学术界,最早对古老的印度-
欧罗巴语言给予关注的,是18世纪英国著名东方学者
威廉·琼斯(William Jones),他在1789年印度加尔各答亚细亚协会的一次演说中,首次提出了
古代印度梵语和欧洲某些语言之间存在对应或亲缘关系的看法。此后,德国语言学家弗兰茨·
葆朴(Franz Bopp)从语言
比较研究的视角,证明了这些语言的同源性。
1823年,H.J.
克拉普罗特(Heinrich Julius Klaproth)第一次将其统而称之为印度欧罗巴或印度
日耳曼语系。于是人们便由此推定,
远古时代存在一个包容所有操这些同源语言的居民在内的古印欧人集团。
1845年,德国学者A.库恩(Adalbert Kuhn)对于古印欧人的
文化研究作了富有价值的首次尝试。关于其发祥地之所在,学术界一直颇多争议。
1878年,Th.珀舍确认古印欧人的故土在
波罗的海与
黑海之间。一般倾向于认为,其确切位置大约在黑海北岸的
干草原弧形地带。迄至大约公元前第3000纪前后,古印欧人集团因陆续向外迁移而开始发生分裂,以后逐渐形成诸多支系。伊利里亚语言及其居民,就是这种分离的结果。
欧洲的语言学家中如汉斯·克拉赫(Hans Krahe)、波洛梅(E.C.Polomé)、拉多斯拉夫&S226;卡提契奇(Radoslav Katicic)等人,是对伊利里亚语言作过专门研究的为数不多的几位学者。19、20世纪期间,国际学术界对于伊利里亚人问题的研究,有了一定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有关的历史-语言学和
考古学方面的研究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阿尔巴尼亚和
南斯拉夫学者运用其作为所在地的便利条件,更侧重于通过考古发掘的
第一手资料来进行探索。特别是阿尔巴尼亚,基于穷究本民族历史渊源的强烈意识,在伊利里亚研究领域倾注了巨大的热情,已逐渐成为当代伊利里亚学术的重要中心。其考古中心从1946年以前的25个(其中8或9个可能与伊利里亚人有关),已发展到70年代的200个左右。例如,里苏亚、朱玛、皮特里锡、柯鲁第、马特、叶尔玛等地,都曾发现有与伊利里亚人相关的历史
文化遗址。阿尔巴尼亚学者在伊利里亚人的起源及历史文化演变方面曾提出了不少颇具个性的见解,他们突出地强调了伊利里亚人在历史上的独立发展及其多侧面的文化贡献。
阿尔巴尼亚有关伊利里亚研究的知名学者,包括斯肯德·安纳玛利、安·科斯塔拉里、科奇·任库、塞利姆·伊斯拉米、埃捷雷姆·卡贝切等。
1972年,在地拉那召开了有关伊利里亚人研究的重要学术会议,许多欧洲学者纷纷与会,提交了他们的研究论文,有关传媒也对此作了及时、充分的报道。当代学者之中曾对伊利里亚人问题作过深入探究的,还有英国著名的巴尔干史和希腊史专家哈蒙德(N.G.L.Hammond)、
南斯拉夫的阿·斯蒂普切维奇(A.Stipcevic),以及科维奇(B.Covic)、威尔克斯(J.Wilkes)等。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我们在这方面所能获得的信息还相当有限。国外伊利里亚人问题研究的一般状况而言,已见有一些专著问世,不过成果的总体数量仍不多,但毕竟可为我们提供一定的研究线索。而观诸国内学界的
相关研究,则对此几乎未曾涉猎。
笔者拟凭所见古典载籍和欧美近现代学者的零散研究材料,从欧洲民族史上应占一席之地的角度,对伊利里亚人的历史试作一轮廓性描摹,以为抛砖引玉。
欧洲由于缺乏远古时期的书面文物,因而从语言学角度对其居民进行历史描述,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人们似乎可以通过对古
印欧语系各分支语言之间亲疏度的判定,深入探索原始民族分衍的可能性。
与其它欧洲语言相比,伊利里亚语的
直接材料极为稀缺,然而这种语言的存在,终究为一事实,可由
希腊语文本中残留的某些注释和人名地名间或得到证明。能够肯定的是,伊利里亚语确属印欧语系。譬如有人曾作了这样的语词对比分析,显示公元前3世纪的伊利里亚女王托伊塔(Teuta)之名和同样名称的部落Teuta,与下列印欧语言的词汇具有明显的关联,象古
爱尔兰语中的tūath(“人民”)、
威尔士语的tud(“国家、土地”)、古苏格兰语的touto(“人民”)、
翁布里亚语的totam(“平民百姓”)、古北欧语的pjō(“人们”)、
古英语的pēod(“人们”)、
古高地德语的diot(“人民”)、
哥特语的piuda(“人们”)、古
普鲁士语的tauto(“国家、土地”)、古
立陶宛语的tautà(“人民”)、
拉脱维亚语的tàuta(“人民”),等等。据认为,它们全都源自
印欧语的teutéhа_。
一般认为,伊利里亚人的语言已然极为古远。它虽常被归入
原始印欧语中的K类语言(centum),但犹如古代中亚
吐火罗语B一样,“属于一种可能比K类语言和S类语言(satem)产生明显分离之前更早时期的印欧语言的古老形式。” 据推测,伊利里亚语可能近似于
爱琴海语言或构成希腊语基础的“佩拉斯吉语”。但就更加古远的语言史背景来说,有人则主张将视线投向北方,指出“伊利里亚语言与波罗的海语族语言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这种关系比与希腊语和
拉丁语的关系要近得多”,甚至认为的
阿尔巴尼亚语(古伊利里亚语的现存
遗存)与
芬兰-乌戈尔语之间“在词汇方面具有一致性”。有人还提到,源于伊利里亚语的
地形学名称也曾在
苏台德地区和东德一带出现过。如若上述看法可以成立的话,我们不妨设想伊利里亚语言所曾经历的大致流向:这种语言以及使用它的人群最早可能存在于接近
印欧语大本营黑海北岸的东北欧一带,与古老的
波罗的语族过从颇密,互见影响;尔后似渐西移,在今东德和
波希米亚一带稍作停留,辗转移至中欧,留存于此或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继而再
南向进入巴尔干。伊利里亚人撤离
多瑙河以北地区,发生大规模南迁,其原因不明。有可能是受到其他外来人群、包括草原民族的压力而致。伊利里亚人流入巴尔干,又接触到了色雷斯人的、
爱琴海的或佩拉斯吉人的语言影响。因此,伊利里亚语内包含着的种种异质因素,不过是其在不同时空条件下对外交流、多所吸纳的结果。
远古伊利里亚语的使用范围究竟曾达到什么程度?学术界仍歧说纷纭。根据德国
语言学家汉斯·克拉赫的研究,它似乎曾广及巴尔干地区、意大利东南部、德国萨克森、
波兰、
匈牙利,甚至小亚西部的
特洛伊附近地区。但这一论点并未得到普遍认可,有人主张,克拉赫所关注的一些被认为是属于伊利里亚语的中欧地理名称,很可能为属于
印欧语的一种古老欧洲语言。比较肯定的是,伊利里亚语最为明显的影响,基本上还是集中在巴尔干,而意大利南、北端则略见孑遗。伊利里亚语被认为最晚大约存留至公元5或6世纪。
文字
伊利里亚语没有文字,而以在其他语种里留有的某些注释和借词,始得为人所知。譬如,拉丁语中的liburna(战船)、panis(面包)一类词汇即源自伊利里亚语。
凯尔特语也从伊利里亚语中有所借鉴,“不仅从伊利里亚人那里借用了铁,而且借用了这种新金属的名称。” 人们还注意到,伊利里亚语的地名常含有后缀成份_nt_、_st_和_on_,例如,
多瑙河流域的卡尔农图姆(Carnuntum,在今
奥地利彼特罗内尔附近)、南意大利的塔伦图姆(Tarentum,今
塔兰托)、伊斯特利亚的特吉斯特(Tergest)等,皆然;而_on_形式则为伊利里亚语和佩拉斯吉语中所共有,埃皮鲁斯的著名宗教中心多多纳(Dodona)、位于
达尔马提亚海岸的萨洛纳(Salona,在今
克罗地亚斯普利特附近)等名称,即属此类。
民族分支
伊利里亚人,作为
巴尔干的一大族群,内部关系庞杂,其实是由许多大大小小的部落和支系组成的,人们分别按照其所属的部落名称来称呼自己,而古希腊人、
古罗马人则赋予他们以 “伊利里亚人”这一统称。一些希腊、罗马作家已经注意到了伊利里亚人之中存在不同分支这一事实,并试图对他们的起源作出某种诠释。
阿庇安在他的《罗马史》里曾提到伊利里亚人传说中的始祖伊利里阿斯有六个儿子:恩基利阿斯、奥塔利阿斯、达达那斯、密都斯、道拉斯和培希巴斯,另有女儿巴托、达奥托、达塞罗等。阿庇安认为,他们的后裔形成了伊利里亚人的这样一些支系:道兰底人(Taulantii / Taulantians / Tallanii)、培希比人(Perrhaebi)、恩基利人(Enchelees / Encheleae)、奥塔利恩斯人(一译奥塔里亚特人或安塔里亚特人,Autarienses / Autariatae / Antariatae)、达达尼人(Dardani)、巴提尼人(Partheni / Parthini)、达塞累底人(Dassaretii / Dassaritae)和达西伊人(Darsii)。
我们现已获知,恩基利人的活动中心在
德林河上游、
奥赫里德湖以北,其统治家族大概源于传说中的希腊
底比斯城创立者
卡德摩斯和
哈耳摩尼亚(战神阿瑞斯与美神阿芙罗蒂黛之女)的后裔。奥塔利恩斯人主要居住在
德里纳河支流塔拉河一带,后渐扩展。巴提尼人的地域可能以曾出过重要考古成果的帕卓克为中心。道兰底人则分布在今
阿尔巴尼亚中部
马蒂河至什昆比河流域一带。达达尼人亦称达达尼亚人(Dardanians),大致分布于上默西亚(约当今
南斯拉夫东南部)一带。但与
荷马史诗中提到的达达尼亚人同名,后者居住在
小亚细亚西北部,似乎被说成与
特洛伊人的王族同出一脉。有人甚至猜测,这个民族支系是否可能同一场来自巴尔干腹地的远古民族迁移有关。
一说培西人为一色雷斯系统民族。
住在
亚得里亚海沿岸的一个伊利里亚部落阿尔巴尼人(Albani) 相联系。还有在今阿尔巴尼亚
德林河中上游一带生活的切利多尼人(Chelidonii/Chelidones,或在今库克斯一带)、塞萨雷蒂人(Sesarethii),在其西北方、靠近海岸的阿布里人(Abri) ,以今
克罗地亚萨武斯河流域锡什亚(今
锡萨克)为中心的科拉皮亚尼人(Colapiani/Colapani),曾于公元1世纪时率先发起反罗马大起义的布留西人(Breuci),居住在
潘诺尼亚一带的
阿曼提尼人(Amantini)、阿扎里人(Azali),达尔马提亚的道尔西人(Daorsi/Daorizi,在
内雷特瓦河一带)、迪提翁内人(Ditiones,分布于
迪纳拉山脉两侧),今克罗地亚境内的安迪泽特人(Andizetes,居于萨格勒布以南)、科尔纳卡特人(Cornacates,位于斯拉沃尼亚东部),今斯洛文尼亚境内的卡塔利人(Catari,在
卢布尔雅那附近),今黑山境内的多克利特人(Docleatae,位于
铁托格勒一带),波斯纳河流域的瓦尔代人(Vardaei,今
波斯尼亚境内),以及梅泽亚人(Maezaeans / Maezaei)、阿利亚内人(Arrianes)、塞勒盖利人(Celegeri)、达伏西人(Daversi)、德莱默斯泰人(Deraemestae)、丢里人(Deuri)、丁达利人(Dindari)、埃拉维斯契人(Eravisci)、格拉拜人(Grabaei)、雅西人(Iasi / Jasi)、梅尔库曼人(Melcumani)、欧塞里亚特人(Oseriates / Osseriates)、佩雷斯泰人(Perestae / Penestae)、普里莱人(Plearaei)、萨尔迪提人(Sardeaties)、希尔塔里人(Scirtari)、塞雷伊坦人(Seleiitani)、西库洛特人(Siculotae)、索尔托内人(Soirtones)等等。今
阿尔巴尼亚南部奥斯河(今奥
苏姆河)以北的比利昂内人(Bylliones) 、
潘诺尼亚西南部的拉托比奇人(Latobici)、居住于马其顿北部的布利吉人(Brygi / Bryges),也常常被称作伊利里亚人。
以上各支大致构成了伊利里亚人的主体部分。他们所集中居住的巴尔干西部地区,也就因此而获名,有希腊人所称的“伊利里斯(Illyris)”和后来罗马人的“伊利里库姆(Illyricum)”。
除此而外,随着伊利里亚人的向外游移、扩渗,在巴尔干的同其他族群相交错落的地域内,也还居住着一些颇堪注意的族团,或为伊利里亚人与主体部分离析的某些支系,或为同周边其他族群存有一定程度混化的混合型群落,象南
意大利的由
梅萨皮人、
雅皮吉人(Iapyges / Yapigi)、萨伦蒂尼人(Salentini)等组成的阿普利亚族群,东北意大利
阿尔卑斯山麓的威尼蒂人,可能与之存有某种
亲缘关系的雷蒂人(Raeti),背景复杂、歧说纷纭的山区卡尔尼人(Carni)、塔乌里斯契人(Taurisci),活跃在
多瑙河流域的
潘诺尼亚人,与其或为同族异名的培奥尼亚人(Paeones或Paeonians),以及背景驳杂的埃皮鲁斯地区的居民,等等,都是需要逐一梳理,细致研究的。伊利里亚人与地中海世界的其他居民、尤其是希腊、罗马古典社会之间,还曾有过大量的交往,互见濡染,评判不一。限于篇幅,笔者都将另文再述,此处不赘。
希腊人所谓的伊利里斯,只是指与埃皮鲁斯、马其顿及亚得里亚海南部沿岸希腊诸殖民城邦直接毗邻的地区,即今
阿尔巴尼亚奥苏姆河之北的北部和中部一带。罗马人的伊利里库姆则范围较大,还包括今
南斯拉夫大部分地区在内。
即使在进入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时期以后,欧洲仍出现过无数次规模不等的
民族迁徙活动,许多人群相继卷入其间,在不同的地域印下了自己的文化足迹。同那些有过长途跋涉经历的族群相比,伊利里亚人纵横驰骋的范围则相对比较有限。如前所述,除在远古某个我们尚无法确定的时期,伊利里亚人的先祖或曾加入过那场从
东欧内陆印欧人祖居地开始的朝西的大迁移之外,一俟进入巴尔干西部定居地后,他们的位置却较为稳定。倘若不考虑其向北意和南意就近延伸的部分的话,伊利里亚人的主体部分则基本上没有出现过长距离移动和分裂的现象,他们作为巴尔干西部主人的地位也长期得以维持。直至
古典文明崛起之后,特别是公元前3-2世纪以来,在罗马人势不可挡的扩张潮流冲刷下,伊利里亚人相对独立的古远文化及其活动区域才不断遭致侵蚀,不同程度地经历了罗马化的改造,他们也就在这一过程中,匆匆步入新的历史途程。
社会制度
有关伊利里亚人的
社会制度,因史料之缺,人们迄今所知甚少。冰川时期,伊利里亚人的
经济基础按当地的
地理条件不同分别是
畜牧业和农业。从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的
过渡时期还以畜牧业为主,在
巴尔干半岛西部的山区里此后也依然以畜牧业为主,在平原地区农业成为主要的经济基础。
冰川时期的伊利里亚人社会主要以部落和家庭组织。据推测,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左右,其
原始公社制度已让位于
阶级社会。
现代
阿尔巴尼亚学者认为,在阿尔迪安人(Ardiaean/Ardiaei/Ardei,一译阿狄伊人)之中已产生了
斯巴达类型的
奴隶制;达达尼人也通过征服战争掠夺奴隶,并在其内部进行分配。由对墓地的发掘可以证明每个部落由一个
贵族统治,该贵族家庭比其它居民家庭的
社会地位要高得多。但一般来看,各地伊利里亚人的
社会发展尚不均衡,在此期间也还有许多“不存在奴隶制度的”部落。国家组织的出现和王权的世袭,有人主张似乎在前4世纪时已有。而阿尔巴尼亚学者则更上推到了前5世纪,一说其名原系
凯尔特语地名[参阅考特兰特·坎比:《历史地名百科全书》(Courtlandt Canby,Encyclopedia of Historic Places),纽约,1984年版,第157页,“卡尔农图姆”条]。另说该地初为伊利里亚人_凯尔特人混居地。
认定此时的恩基利人、道兰底人中间就出现王国了。各方比较肯定的是,公元前3世纪由阿尔迪安人建立的以斯科德拉为中心的伊利里亚王国;它曾在历史上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后经
伊利里亚战争和
马其顿战争,被罗马所灭。
通过考古发掘,我们可大致推定当时伊利里亚人的经济和
社会生活状况。他们从事
农业生产,种植麦类、黍、
苹果、
葡萄、
豆类,并以畜牧业为重要财源。在今
阿尔巴尼亚境内发现了许多铁制或青铜制器具,包括
鹤嘴锄、镰刀、手斧、锤、盾、矛、剑、刀、钉、
镣铐等,另有金、银质耳环、指环、
腰带扣、镯子、徽章,这些物品都显示了伊利里亚人的手工业制作技艺。他们采掘
岩盐,在
奥地利境内发现了
采盐用的木锨、盐桶、照明的木片等。在达尔马提亚一带则有着开采
铁矿石的悠久传统。
伊利里亚人并开始
成批生产陶器,考古发掘所见的陶制双耳器皿,造型十分别致。伊利里亚人的手工技艺显然受到希腊人、
伊特拉斯坎人风格的影响,但就整体而言,其工艺水平尚远不及后者,仍不免粗劣之嫌。
伊利里亚人已能使用大石块砌筑城堡,在今
南斯拉夫境内发现有分布广泛的此类古城遗址文化,其代表如卡斯特利耶文化。
伊利里亚族群中的一支利布尼人(Liburni / Liburnians),因其居地濒临
亚得里亚海,曾以擅长航海、造船而名噪一时。据赫卡泰奥斯记载,利布尼人男子穿着大袖口的粗
呢绒上衣,叫“芒迪埃”,其妇女则戴着一种类似缠头巾或头纱的“谢罗马克特拉”。公元前9世纪,利布尼人一度成为亚得里亚海一带海上力量的首强。他们所造舰船名为“利布纳”(liburna或liburnica),有单层甲板,划桨固定于船下,大多数
气候条件均可航行,具有抵御风浪的良好性能,
机动性亦强,易于操作,速度迅捷,足可追赶各种商船,利布尼人常常用以从事海上劫掠。
罗马时代一度横行海上的伊利里亚海盗,最盛时拥有的战船曾不下220艘之多。鉴于伊利里亚船的诸多长处,引得希腊人、罗马人纷起仿制,后来罗马海军的主要
舰种“利布尼亚”,实际上就是在“利布纳”的基础上稍加改装而成的。由于具备了较为充分的海上交往手段和能力,伊利里亚人开始营建与
外部世界的贸易联系网络,交换常常是同
地中海地区各国,首先是同腓尼基人、罗马人和希腊城市进行的,输出商品以盐而出名。斯特拉博根据波西顿尼乌斯的资料,提到在伊利里亚人中存在一个人力搬运和
内河运输的组织,致力于将商品从亚得里亚海北端罗马人建立的殖民城市
阿奎莱亚一直运抵萨武斯河(今
萨瓦河)与
多瑙河地区。
宗教与神话
伊利里亚人的宗教和神话,今人知之甚微,仅知其与
印欧语其他民族颇多相类之处,同属一个完整的体系。印欧人起初大约系源自
黑海北岸的草原民族集团,以
畜牧业为主要经济生活,很早就使用
马匹,发明了车辆。崇奉太阳和天神是草原民族的宗教特征,人们借助
日月星辰的指引,在辽阔的草原上寻辨方向,也由此觅取超人的神力。在欧洲和印度的古老神话中,太阳都被形象地描绘成一具由马匹拖载的大圆盘。这具
太阳崇拜的象征物,常常又被同人形的天神或世界之王联系了起来。这大约就是印欧语诸民族中普遍存在的男性
至高神,即天空之神帝奥斯,他往往是以父神(deiuos patēr)的形象显现的。印欧语诸民族中其称谓虽稍呈差异,但
词干皆具
同源性。例如,在印度人中称Dyaus pitar,希腊人称
Zeus pater,罗马人称Iupiter、Diespiter,意大利的
翁布里亚人称Iupater,而伊利里亚人则称之为Deipaturos或Daipatūres(达帕图瑞斯)。
罗马帝国晚期出身于伊利里亚族裔的军人皇帝奥勒利安,曾大力倡导举国崇奉天神暨太阳神
索尔(Sol);这是他的“私奉之神”,而原本即为在多瑙河伊利里亚驻军中享有
支配地位的“最尊之神”,恐怕正是袭自其传统的
民族宗教的。从
印欧语诸族中与地母或丰饶女神相关联的名称Ner-/Nor-来看,伊利里亚人的神名也同样有其
相似性,譬如,
日耳曼人有Nerthus,意大利萨宾人有Neria、Neriena,而伊利里亚人则为Noreia,如此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