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an oil painting; a painting in oils) 是以用快干性的
植物油(
亚麻仁油、
罂粟油、
核桃油等)调和颜料,在画布
亚麻布,纸板或木板上进行制作的一个画种。
油画起源
600年前起源于欧洲,大约15世纪时由荷兰人发明的。
古代欧洲的画家们在谙熟和热衷于
坦培拉绘画技法的同时,渐渐发现了它的缺陷与不足,比如:颜色之间难以融合晕接,色彩不够柔和光艳,小笔多次排线过于费力,以及在潮湿的
气候条件下易发霉和低度抗碰撞能力。鉴于此,画家们发明了用透明漆上光以保护画面的办法。而后又有人在坦培拉底层画面上做多层透明色罩染,后称之为上光 油画术或釉染法,这便形成了
混合技法,一种非坦培拉绘画亦非油画的技法。
达·芬奇的《
最后的晚餐》就是油性坦培拉绘画。达·芬奇对油性颜料进行过多次研究运用,但技术不够成熟,致使许多作品没能留存下来。
油画的发明者是谁? 单纯用油做绘画媒剂,在
拜占庭时代就有人试验过。据记载,这种画放在烈日下曝晒数月仍不会干燥。1200年,僧侣西奥费尔·鲁济罗斯写了有关油画论文《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在这篇论文中,他介绍了
亚麻仁油和阿拉伯树脂的使用方法。13世纪末在
英伦三岛出现过类似油画的绘画。14世纪末,尼德兰的两位画家凡 ·爱克兄弟(杨·
凡·爱克及其兄胡伯特·凡·爱克)找到了一种简便的用油溶化颜料作画的方法,创作了纯粹的油画。美术史家虽不能断定
凡·爱克兄弟是油画的发明者,但至少他们是在前人试验的基础上找到了一种理想的以油脂为主的绘画媒剂配方。不少专家认为他们最大的功绩是在油脂中加入了
天然树脂,使行笔流畅、媒剂速干。
杨·凡·爱克的《阿尔诺芬尼的婚礼》一画和他最著名的作品《
根特祭坛画》(现藏于
比利时根特城的圣·巴冯教堂,由23幅画组成。)被认为是
欧洲油画发展史上的重要作品。凡·爱克兄弟发明的调油技术,据说是用一种“白布鲁日光油”和亚麻仁油混合在一起作画,用它们调和他在坦培拉绘画中使用过的颜料,发现效果很好。(一些研究者认为,“白布鲁日光油”是精馏
松节油,我们仍使用松节油稀释
油画颜料。)
意大利最早研究并掌握
油画技法的画家安东奈洛·达·梅西纳(Antonueuo De Messina 1430-1479)据说是在去尼德兰了解到凡·爱克兄弟的油画技法之后,回到
威尼斯传授油画颜料使用方法的,自此油画作为一个独立的
画种在
欧洲大陆流行开来。 几百年来,经过各代画家的继承和创造,油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
油画发展
油画的前身是15世纪以前欧洲绘画中的
蛋彩画。用
亚麻子油调和颜料,在经过处理的布或木板上作画,因为油画颜料干后不变色,多种颜色调和不会变得肮脏,画家可以画出丰富、逼真的色彩。油画颜料不透明,覆盖力强,所以绘画时可以由深到浅,逐层覆盖,使绘画产生
立体感。 起源于宗教服务,是宗教的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西方绘画史中的主体绘画方式,存世的西方绘画作品主要是油画作品。绝大部分壁画作品也是用油画颜料和创作方式制作的。随着时间的发展油画逐渐生活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
蒙娜丽莎》表现的一个普通妇女并广为流传。19世纪后期,由于科技发展,许多新材料应用于油画领域,如
丙烯颜料,油漆等。
油画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古典、近代、现代几个时期,不同时期的油画受着时代的艺术思想支配和技法的制约,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发展初期
油画发展初期的历史条件奠定了古典油画的写实倾向。15世纪的欧洲的
文艺复兴运动中,
人文主义思想出于 对宗教的批判,有着关注
社会现实的积极要求,许多著名画家为逐渐摆脱单一的以基督教经典为题材的创作,开始对当时生活中的人物、风景、物品进行观察和直接描绘,使
宗教题材的作品含带明显的现实世俗因素,有的画家完全描绘现实生活的实景。文艺复兴时代的画家继承了希腊、罗马的艺术观念,即不仅注重作品要描述某一事件或事实,还要揭示出事件或事实的前因后果,于是形成了注重构思典型情节和塑造
典型形象的
艺术手法。与此同时,画家还分别探索
解剖学、
透视学在绘画中的运用、画面明暗分布的作用等,形成了造型的科学原理。
人体解剖学的运用使绘画中的
人物造型有了如同真实般准确的比例、形体、
结构关系;
焦点透视法的建立使绘画通过构图形成幻觉的深度空间,画中的景物与现实中定向的瞬间
视觉感受相同;
明暗法使画中的物象统一在一个主要光源发出的光线下,形成由近及远的清晰层次。人文主义的艺术主题与追求写实的造型观念在其他画种中所以不能完善,是因为工具材料的限制,而
油画工具材料性能正适于将二者充分体现出来。因而,古典油画成为经长期制作的、高度写实的面貌。
古典油画在整体上是油画语言等因素
共时综合运用的结果,但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艺术家在此基础上对某一个或几个因素特别注重,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画家比较注重明暗法的运用,画中景物的
暗部统一笼罩在阴影中,
明暗交界线呈柔和的过渡,造就了画面集中而浑然的效果。L.达·芬奇的《
岩间圣母》是这种风格的代表。同时期的尼德兰画家则清晰地刻画画中景物各个细部,景物之间是色彩的差别而非明暗的过渡,R.康平的三叶祭坛画《受胎告知》就细致地 呈现室内外的所有景物。意大利的提香是第1个特别注重油画色彩表现力的画家,他在暗底子上作画,并常用
明度接近、色相略异的明亮
色彩构成富丽堂皇的金黄色调,透明颜料的多次复叠,忽厚忽薄的笔法,又使色彩与形体有机溶合,造就出质感效果。
17世纪
欧洲古典油画迅速发展的时期,不同地区、国家的画家依据自己生活的社会背景、民族气质,在油画语言上进行了不同的深向探索,油画的种类按题材划分为
历史画、宗教
故事画、团体
肖像、个人肖像、
风景画、
静物画、
风俗画等。油画技法也日臻丰富,并形成了各国、各地区的学派。
17世纪的一部分油画强调了油画的光感,运用色彩
冷暖对比、明暗强度对比、厚薄层次对比进行光感的创造,形成画面
戏剧性气氛。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打破了他之前油画中有序和谐的光感效果,他强化画面上明暗的对比,往往用画面背景平面的大片暗部衬托前景明亮的人物,令人感到画中光线耀眼。西班牙画家el.格列柯将景物处理成处在斑驳的光影之下,他不是从明暗两大体面,而是从间断错落的明暗分布进行造型,
色彩的冷暖也形成间断的连续变化,用笔凝重,色彩层面在挤压中互相渗化,画面给人扑朔迷离的效果,有的甚至充盈着神秘与不安的气氛。
荷兰画家伦勃朗也把画中的光感作为表现人的
精神状态的一种手段,他所作大量的
人物肖像中,人物都处在大块暗部的笼罩中,唯表现神情的脸、手等重要部分显出鲜明的亮度。他运用沉着的颜色在暗部多层
薄涂,使暗部显得深邃,画亮部则用厚涂和画刀堆
色法,造成厚重的体量感。
同时期,笔触的运用也被许多画家侧重探索。笔触是带有颜料的
油画笔在画布上运动的痕迹,早期油画
全幅各部分颜料层厚薄比较一致,
运笔力度均匀,几乎不显露出笔触。17世纪的画家注意到笔触的运动受创作时心境和情感律动的驱使,画家在作画时能产生控制笔触动势的情感,笔触的轻、重、缓、急和
运动方向不仅使被塑造的形象显出生动感,笔触自身也具有
艺术表现力。佛兰德斯画家p.p.鲁本斯在众多的巨幅作品中运用饱蘸稀薄明亮颜色的大笔涂绘,依照人物的形体运笔,留下自由奔放、多呈曲线的笔触,造成了体态的强烈动势和故事情节的戏剧性冲突。荷兰画家f.哈尔斯则运用轻快、灵活的笔触描绘肖像,使肖像具有人物神采未消的生动感,与他偏于表现豪迈、乐观的人物相辅相成。另一个荷兰画家j.维米尔善于用珍珠般细碎的、圆润的笔触描绘处在室内的人物,使画面产生宁静、温暖的气氛。
18世纪
从18世纪开始,油画艺术也同样在社会、文化、科技等多元因素的冲击下,有了翻天覆地、摧枯拉朽的变化。更多的流派、更多的思维、更丰富的创作、更深刻且影响更广的理论,激扬、解构、反叛,争奇斗艳、百花齐放。
19世纪
油画的发展在19世纪有了新的趋向,主要是油画色彩的变革。英国画家j.康斯特布尔最早直接用油画在室外写生,获得丰富的色彩感受,他在局部用细小笔触并置颜色,使之混合成较鲜明的
色块,画面较古典的褐色调子明亮得多。色彩的
补色──
色轮两极的颜色在并置时能互相提高明度和强度的原理,是在后来被
科学认识的,但康斯特布尔凭借对自然的观察感性地获得了
补色原理,并在实践中部分地运用。他的作品启发了法国画家e.德拉克洛瓦。
德拉克洛瓦以
浪漫主义思想支配创作,根据当时的历史事件创作大幅
主题画。他将补色关系更多地运用于创作的色彩表现,运用活跃的笔触,在画面的许多部位形成色彩的对比,增强了色彩的明亮度和华丽感,形成了震动当时画坛的风格。法国
巴比松画派的许多画家在不同的自然气候条件下进行
风景写生,认识到景物
光源色、固有色和
环境色之间的关系,认识到色调对于体现时间、环境、气氛,烘托艺术主题,构成画面意境与情调的重大意义。他们大量的风景创作画出了大自然风、雨、晨、暮等特定的色彩气氛。
在此基础上,法国
印象主义画家在色彩运用方面作出了具有创新意义的贡献。他们吸收了光学和染色化学的成果,以
色光混合原理解决油画的色彩问题。c.莫奈、a.
西斯莱等画家捕捉外光景物表面光线变化给人的色彩瞬间印象,用细碎笔触的厚涂法将
对比色并置,他们认识到暗部或阴影并非黑色的浓淡变化,改变了用调和过的单一色彩画暗部的传统作法,在暗部和阴影部位也用
色点并置。由于视觉生理的作用,并置的色点在一定距离外看去是透明的、有冷暖倾向的色块,并形成微妙的过渡。印象主义淡化了景物的
体积感,强化了色彩因素,不再依靠明暗和线条形成空间距离感,而依据色光
反射原理,用色彩的冷暖形成空间。印象主义的作品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鲜明与生动,也表明色彩既有综合的、也有纯粹的表现力。
19世纪的
欧洲油画出现了有明确艺术主张的流派,虽主要体现在艺术主题和内容上,但油画技法也相应各具面貌。如新
古典主义注重油画中物象造型的严谨与坚实感,符合古典传统的造型法则;浪漫主义围绕悲剧的主题,力求以色彩、笔触因素和构图中运动式线条创造画中情节的紧张感;
拉斐尔前派注重对画中人物心理情绪的表达,较多画面以青、紫、绿调子构成感伤的、静寂的意境……。虽然近代油画的面貌已经比较丰富,但都具有写实的整体特征,它们共同表现为:一幅油画是
艺术形式的统一体,色彩的主调统一着画面各局部的颜色,局部色彩在过渡的渐变中互相形成和谐的关系,不存在孤立的色块;笔触基本上是为塑造形象而运用,显露的程度有限,并统一在或曲长、或短促的某种有序倾向中;被描绘的物象统一在中心焦点的构图中,形成与真实视域同构的效果。
现代油画
从19世纪末叶开始,西方油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油画比较狭窄的
艺术功能和一体化的写实手法已经达到自身体系的高度饱和,因而在哲学观念、艺术观念的变革中趋于解体。油画不再以模仿自然、再现自然为
艺术创造原则,艺术家自由构造的油画
艺术形象被视为新的真实。艺术家不再通过油画形式如实描绘自然,而将油画形式作为表现自己精神与情感世界的媒介,以想象、幻想等方法构造作品。
印象派之后的三位画家率先离弃了传统油画模式。v.凡高以疾急奔放的笔触,使浓厚、明亮的色彩充满强烈的力感,表现内心情绪的不安。p.高更以象征的色彩和造型构成画面,作品的空间与传统的形式相违,具有非描述性的神秘气氛。p.塞尚探研用几何形构成艺术形象,创造出画面是一个富有自身秩序的世界。他们的作品成为油画面貌剧变的标志。
随着艺术观念的不断扩大,导致油画材料与其他材料相结合,产生了不归属某一具体画种的综合性艺术,油画因此也走向失去在西方作为主要画种的地位的趋势。
油画技巧
作为一种
艺术语言,油画包括色彩、明暗、 线条、肌理、笔触、质感、光感、空间、构图等多项造型因素,油画技法的作用在于将各项造型因素综合地或侧重单项地体现出来,油画材料的性能充分提供了在二度的平面底子上运用油画技法的可能。油画的制作过程就是艺术家自觉地熟练地驾驭油画材料、选择并运用可以表达艺术思想、形成艺术形象的技法的创造过程。
挫
挫是用油画笔的根部落笔着色的方法,按下笔后稍作挫动然后提起,如书法的
逆锋行笔,苍劲结实。笔尖与笔根
蘸取颜色的差异、
按笔的轻重方向不同能产生多种变化和趣味。
拍
用宽的油画笔或
扇形笔蘸色后在画面上轻轻拍打的技法称为拍。拍能产生一定的起伏肌理,既不十分明显,又不致过于简单,也可处理原先太强的笔触或色彩,使其减弱。
揉
揉是指把画面上两种或几种不同的颜色用笔直接操合的方法,颜色操合后产生自然的混合变化,获得微妙而鲜明的色彩及
明暗对比,并可起到过渡衔接的作用。
线
线是指用笔勾画的线条,油画
勾线一般用
软毫的尖头绪,但在不同的风格中,
圆头、
校形和旧的扁笔也可勾画出类似书强中锋般的浑厚线条。东西方绘画开始时都是用线造型的,在早期油画中通常都以精确严谨的线条轮廓
起稿,坦培拉技法中
排线法是形成明暗的主要手段。西方油画到后来才演变为以明暗和体首为主,但尽管如此,油画中线的因素也从未消失过。纤细、豪放。工整或随意不拘以及反复交错叠压的各种线条运用,使油画语言更为丰富,不同形体边线的处理更是十分重要。东方绘画的用线也影响了很多西方现代大师的风格,如马蒂斯、凡高、毕加索、米罗和克利等都是用线的高手。
扫
扫常用来衔接两个邻接的色块,使之不太生硬,趁颜色未干时以干 油画净的扇形笔轻轻扫掠就可达到此目的。也可在底层色上用笔将另一种颜色扫上去来产生上下交错、松动而不腻死的色彩效果。
跺
指用硬的
猪鬃画笔蘸色后以笔的头部垂直地将颜料跺在画面上。跺的方法不很常用,通常只在局部需要特殊肌理的时候才应用。
拉
拉是指油画中有时需要画出坚挺的线条和物体边缘如画锋利即剑或玻璃的侧面等,这时可用画刀调准颜色后用刀刃一侧将颜色在画面上拉出色
线或色面,画刀画出的形体坚实肯定,是画笔或其它方法难以达到的。
擦
擦是把画笔横卧,用画笔的腹部在画面鼓擦,通常擦时用较少的颜色大面积进行,可形成不很明显的笔触,也是铺底层色的常用方法。在干了的底色或起伏的肌理上用擦的笔法可画出类似国画飞白的效果,使底层肌理更为明显。
抑
抑是用刀的底面在湿的颜色层上轻轻向下压后提起,颜色表面会产生特殊的肌理。在有些需要刻画特殊质感的地方用抑技法可达到预期的效果。
油画材料
乳剂材料
乳剂材料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优秀
传统材料,在现代得到了新的发展。乳剂型材料是兼含有水性和
油性成分的混合型材料,两者的优点也兼而有之。各种坦培拉绘画材料如蛋彩、酪彩以及蜡质材料都是属于乳剂系列的。乳剂材料可用水稀释,干燥速度快,类似
水性材料;可以作
不透明厚涂,干后不溶于水,又具有
油性材料的优点。各类现代的
丙烯、
乙烯合成颜料等既保留了传统乳剂材料的特点,又具备油性材料的长处,并且还有其它材料无法替代的效果,是有着很大发展前途的
新型材料。
油性材料
使用油性材料以及
天然树脂作为绘画媒介剂的主要画种是油画,它是由传统蛋彩和酿蛋白等乳剂型材料演变发展而来的。油性材料的特点是干燥缓慢、有光泽并可反复覆盖厚涂。油性材料具有强烈的
表现力和丰富的技法效果,可以说几乎包容了所有其它材料和画种的技法特点。油性材料的特性允许深入细微地刻画对象的造型,可以表现出对象丰富逼真的色彩关系,从而符合了14世纪以来人们再现视觉真实的愿望,促进了
西方绘画向写实发展的进程。油画诞生后~直在西方画坛占主要地位,并在全世界范围得到发展,这也证明了油性材料的优越性。从水性材料到油性材料的过渡是一个漫长的变革过程,几乎经历了数千年的时间,是绘画材料技法乃至
艺术史上的重大突破。油与树脂的使用是使西方绘画材料技法区别于东方绘画材料技法的重要特征之一。
古典技艺
是油画中最具有贵族气息的一种,它属于纯
手工制作,且是少数可由一人独立完成的制作的技艺之一。
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与
学院主义——古典主义是以尊重
古希腊、罗马的审美原则,构图上对称、均衡,气势上庄严、辉煌、崇高向上,技法精湛,刻画深入。这也是学院主义的奉行的原则。正如
学院派奠基者法契诺所讲“美是所有艺术品的最高目标,它是事物的一种客观性质,由秩序、和谐、比例、规矩所组成”。其代表作家有拉斐尔、安格尔,安格尔被誉为欧洲最后的一位古典主义大师。
古典技法
坦培拉
是英语 Tempera 的音译,来源于古
意大利语,意为“调和”“搅拌”,后泛指一切由
水溶性、胶性颜料及结合剂组成的绘画,也常单用于鸡蛋等乳性胶结合剂组成的绘画。中国有“蛋培拉”“
丹培拉”等多种译音。也有根据使用媒介译作“蛋清
胶粉画”“蛋清画”“蛋白画”“
蛋彩画”等。坦培拉并非只使用蛋液,也使用其它材料做媒介,所以音译较为恰当。纯净蜂蜡(应为白色或淡黄)按体积蜂蜡与松节油1;3.5或1;4溶解
成膏状, 把完全干透的油画(洁净)平放好把腊膏放在手掌的球部(小指侧手掌的最根部)轻,匀,揉到画面. 得到的上光可以很好的保护画面但是哑光的,要亮点的可以等干后用
绒布抛光. 配制的方法非常的多比如: 一个鸡蛋,等体积的油,2份等体积的水,依次装到瓶子里,每次都要充分摇匀,注意次序,否则就会失败.(鸡蛋可以是全蛋也可以是只要蛋黄.)古代欧洲画家们在谙熟和热衷于坦培拉绘画技法的同时,也渐渐发现并意识到了它的不足,主要表现为:颜色之间难于融合晕接以及使用小笔排线过于费力等。于是有人尝试着用油脂调和颜料作画,并与坦培拉颜料交替使用。后来,凡·爱克兄弟创造了坦培拉与油画的混合技法。 混合技法是以坦培拉颜料作单色素描,然后涂上一层透明底色,在此基底上进行油性
树脂颜料的多层
晕染。在获得饱和的色彩之后,再用坦培拉颜料在油性颜料上面进行精细刻画。这种混合技法既利用了坦培拉颜料干得快,坚固、又有一定油性、描绘精细的特性,又结合了油画颜料融合迅速、色彩饱和、再现颜色快、易于晕接的特点。
透明覆色法
1、在细棉布或细麻布上用“油画底料”做底子,干透后再做一次,干透后磨去凸起的颗粒待用;
2、用铅笔仔细起稿,应详尽、准确;
3、用
熟褐、培恩灰、
锌白调成淡灰色勾轮廓,待干透;
4、用熟褐、培恩灰、生赭、锌白调成渐变
色阶,画成一幅素描状的
单色画,如同发黄的
老照片,待干透后,用沙皮磨去凸起部分;
5、用去色
调色油(整瓶油看上去不发黄,无色透明)调制油画色,至透明状。分层给单色画上色,一层干透后,磨平,
再上一层,由暗至明,层层渲染。犹如给
黑白照片上色。也可每次上色后用
油画刀砑光,直至出现
镜面效果;
6、全部干透后(一般6个月)上“
上光油”,干透后再上一次。
不透明覆色法,也称多层次着色法
即用不加白色而只是被调色油稀释的颜料进行多层次描绘。必须在每一层干透后进行下一层上色,由于每层的颜色都较稀薄,下层的颜色能隐约透露出来,与上层的颜色形成变化微妙的色调。例如在深红的色层上涂罩稳重的蓝色,就会产生蓝中透紫即冷中寓暖的丰富效果,这往往是
调色板上无法调出的色调。这种画法适于表现物象的质感和厚实感,尤其能惟妙惟肖地描绘出人物肌肤细腻的色彩变化,令人感到肌肤表皮之下流动着血液。它的缺点是
色域较窄,制作过程工细,完成作品的时间长,不易于表达画家即时的艺术创作情感。
作画时先用单色画出形体大貌,然后用颜色多层次塑造,暗部往往画得较薄,中间调子和亮部则层层厚涂,或盖或留,形成色块对比。由于厚薄不一,显出色彩的丰富韵意与肌理。透明与不透明两种画法没有严格的区别,画家经常在一幅 油画画作中综合运用。表现处在暗部或阴影中的物象时,用透明覆色法可以产生稳定、深邃的体积感和
空间感;不透明覆色法则易于塑造处在暗部以外的形体,增加画面色彩的
饱和度。19世纪以前的画家大都采用这两种画法,制作作品的时间一般较长,有的画完一层后经长期放置,待色层完全干透后再进行描绘。
不透明一次着色法,也称为直接着色法
即在画布上作出物象形体轮廓后,凭借对物象的色彩感觉或对画面色彩的构思铺设颜色,基本上一次画完,不正确的部位用画刀刮去后继续上色调整。这种画法中每笔所蘸的颜料比较浓厚,
色彩饱和度高,笔触也较清晰,易于表达作画时的生动感受。19世纪中叶后的许多画家较多采用这种画法。为使一次着色后达到色层饱满的效果,必须讲究笔势的运用即涂法,常用的涂法分为平涂、散涂和厚涂。平涂就是用单向的力度、均匀的笔势涂绘成大面积色彩,适于在平稳、安定的构图中塑造静态的形体;散涂指的是依据所画形体的自然转折趋势运笔,笔触比较松散、灵活;厚涂则是全幅或局部地厚堆颜料,有的形成高达数毫米的色层或色块,使颜料表现出质地的趣味,形象也得到强化。
中国古典
古典油画在中国土地上历经百年的发展,已经融入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在题材内容、审美情趣、表现方式等方面已经有深厚的本土化价值。中国是油画的一方热土,由于历史积淀与文化选择的缘故,中国的受众之于油画欣赏也已形成了
群体心理趋向,他们较能接受写实手法和逼真的视觉形象,有一种唤起现实生活记忆,期待赏心悦目的追求。这种社会群体心理,是中国古典油画多年以写实为主流的内在动因。在
董希文、
靳尚谊、
詹建俊、
杨飞云、
王沂东等一代代油画家身上,不难看到,油画写实已积聚为中国当代油画的一种明显优势。
关注人生、关注现实,参与社会的变革和进步,是中国古典油画最突出的品格;在西方造型体系的观念和方法中,融进
中国民族传统艺术的美学趋向,使
中国油画具有民族气派,是中国油画最鲜明的特色。”从20世纪中国油画的行程看,这两点确实是体现得较鲜明的,而这些无疑应归属于油画之形式风格层面和精神内容层面范围。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油画家朱乃正则从另一视角作了考察,他注意到,油画与
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密不可分,“中国古典油画在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后,构建了以
现实主义为主流的油画
教育体系。这一体系在1949年
新中国成立以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经过20世纪50年代学习前
苏联的油画
教育经验,我们逐步摸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油画教学和创作道路”。油画创作中的个性语言主要依靠于艺术家的主观审美来加以选择,同时画家自身的
文化修养、喜好、经历和所处的时代、民族等又影响画家对个性语言的选择,因此需要从作品的精神层面
数字油画、技法的锤炼两方面来评析油画的个性语言之形成,进而研究其
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