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又称和氏之璧、
荆玉、荆虹、
荆璧、和璧、
和璞,为天下奇宝。
历史来历
卞和取玉处有玉印岩(湖北省南漳县)、卞和洞(安徽省怀远县)两种说法。
荆山是座巨大的石头山,顶部更是花岗岩遍布,一个个巨石杂乱排列,其中一处形成了面积近20平的洞室,这就是著名的“卞和洞”,传说
卞和就是在此发现了稀世宝玉和氏璧。
玉印岩位于湖北
南漳县城西南荆山南麓,距县城90公里,紧靠南(漳)巡(检)公路。
“
玉印岩”,又名“抱璞岩”,位于
湖北省
南漳县巡检镇金镶坪村,距县城90公里。“玉印岩”坐北朝南,南漳至
远安公路经其前。玉印
岩洞深11米,宽15米,高10米。为传说中的和氏璧产地。
荆山位于湖北省西部,长约150公里,海拔在1200~1800米之间。荆山主峰聚龙山,海拔1852米。长江支流沮河、
漳河以及
汉江支流
蛮河发源于此山。山有抱玉岩,传为楚人卞和得璞处。
卞和洞亦名抱璞岩、抱玉岩,相传为春秋时楚国人卞和采玉处,故名。
苏轼《涂山荆山记所见》诗中:“刖人有余坑,
美石肖温瓒”即指此。《
中国名胜词典》:
怀远县荆山有抱璞岩,传为卞和抱璞泣血之所。岩上有卞和洞,天然形成,幽深宽广,可容数十人;岩壁有
摩崖书刻“
青螺石帐”四字;洞上有坑,曰“采玉”,
坑内有玉石层迭,晶莹闪亮,恍若白云攒集,俗称“白云堆”。洞左有溪,碧流淙淙,名曰“濯玉涧”,传为卞和濯璞于此,故名;右有阁,曰“青山”,又名“
梓潼”,其内旧有唐人
胡曾《荆山诗碑》,上刻其诗云:“抱璞岩前桂叶稠,碧溪寒水至今流”。古人“白璧连城无双产,古洞青螺有旧题”诗句,是此间写照。空山日落猿声啼,疑是荆人哭未休。
《
韩非子·和氏》记载:楚人和氏得
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人相之,有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
宝玉而视之石也,忠贞之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果得宝焉,遂命曰“和氏璧”。
这是2000多年前的悲壮故事,楚国人卞和在荆山砍柴时发现一块璞玉,于是献宝于
楚厉王,厉王让人鉴别,得出一块普通石头的结论。厉王怒而下令削去左
膝盖骨(
膑骨)。时至
楚武王登基,卞和再次携玉献宝,武王再次找人鉴别依然给出同样结论,便怒而削其右膝盖骨(膑骨)。时光流逝,武王崩文王立,卞和怀抱宝玉而泣于荆山脚下,三日夜而不停,眼泪干涸以
血代之。文王遣使询问,卞和说“我不是为自己所受的酷刑而悲伤,而是悲伤宝玉无人能识别”,于是文王让人打开玉石,发现里边果然是块稀世宝玉,并取名“和氏璧”。
和氏璧面世后,成为楚国的国宝,从不轻易示人。后来,楚国向赵国求婚,使和氏璧到了赵国。关于和氏璧最有名的故事应该是成语——完璧归赵,源于战国时期
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
秦国带回赵国首都邯郸,后人以此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后来秦王统一天下,把这块号称天下最珍贵的和氏璧雕琢成玉玺并永传后世,象征着皇权与地位。卞和与他的和氏璧影响了
中国历史,甚至影响了中华
玉文化。
还有一种说法是:“玉印岩”又名“抱璞岩”,位于湖北南漳巡检镇金镶坪村,距县城78公里。“玉印岩”坐北朝南,岩深11米,宽15米,高10米,岩之南面隔河对岸有个尖顶圆形山包,名“凤凰台”。先秦文献记载,公元前700多年,“玉印岩”附近住着一个石匠的后代叫卞和。卞和上山下地劳动时,常见一对凤凰落在凤凰台上,鸣叫三声之后,或飞入岩中,或高翔北去。卞和听人说“凤凰不落无宝之地”,也听爷爷讲过石头的类型和
宝石的特征,于是,他仔细观察凤凰入洞的动向,终于发现凤凰从千山万水之外衔朱砂在此填玉,卞和便将一块与周围不同的石头凿取抱回让爷爷看,爷爷惊叫地说:“这是一宝石。”全家商议把它献给
楚王,让楚国声名远扬。然而一次、二次献宝,都被
玉尹说成顽石,以欺君之罪先后被楚厉王、楚武王下令刖去了他的双足。第三次献玉感动了
楚文王,文王令玉工剖璞得玉,命名为“和氏璧”,封和为零(陵)阳侯,卞和不受,说:“宝玉面世,吾愿足矣。”这一稀世珍宝,数千年来在中华民族神州大地上演绎出无数惊心动魄的故事。诸如:“赤山宴会张仪蒙冤”、“
蔺相如完璧归赵”、
秦始皇将其制为“
传国玉玺”等。
玉质构成
和氏璧是中国古代“传国之宝”,举世无双,被尊崇为国家的象征,“荆山之玉、灵蛇之珠”(即“和璧隋珠”)为神奇珍宝,“国宝”是无价之宝,非“价值连城”所可形容。《
史记》称和氏璧为“天下所共传宝也”。初唐诗人
杨炯《
夜送赵纵》诗曰:“
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喻其极为珍贵。五代时
前蜀道士
杜光庭《
录异记》卷七“
异石”中记:“岁星之精,坠于荆山,化而为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卞和得之献
楚王,后入赵献秦。
始皇一统,琢为受命之玺,
李斯小篆其文,历世传之”。其何以
弥足珍贵,令人费解,古往今来也为之倾倒。“金镶玉印岩,面对凤凰台。地灵人杰多,福自荆山来”。数千年来,这是
南漳县人民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和歌颂。
南漳县民间也有“玉石不分”之说,概源于和氏璧的质地构成。
据说,
拉长石是
硅酸盐长石族
斜长石的一种,一般为白色,
玻璃光泽,在表面上沿一定方向看,有时可见到
蓝绿、紫红、金黄等色调,斜长石通常用An分子的百分含量来表示斜长石的成分,拉长石属中性斜长石,An含量50-70%,纯净而色泽美丽的斜长石可作宝石,由于拉长石在某个方向上可以闪现出像
太阳光谱的七彩而得名为“
光谱石”,这只是一种特殊的光学效应,偏离这个方向可能就难以观察到。
“璞”是未经加工琢磨的原石,璞又常有“皮”,有的因玉石在变质交代时形成“
包含结构”,将好玉包裹在里面,还有因成为
漂砾存在水流中形外壳呈
铁锈色包裹,为氧化或铁质所染。当代地质界和考古界也认为和氏璧有“变彩”的特征,1921年,
地质学家章鸿钊老先生在《
石雅》一书中,肯定和氏璧是产于荆山地区
基性岩的
月光石,即
拉长石,认为“和氏璧为宝石性质的拉长石,具有
碧绿和洁白的
闪光,转动一定方向,方能出现”。这也是和氏璧区别于“洁白无瑕”的和田玉之处。楚文史学家、地质
考古学家一致倾向此说。有人说和氏璧是
绿松石、
蓝田玉或翡翠之类,绿松石自古产于
鄂西北,
表面色好,但无“色碧”和“色白”变化(变彩),质较脆。月光石(拉长石)表面光泽较差,“多为璞”(即玉外包有泥土或石头),经打磨后,阳光照射下可折射多彩,质不脆。
元好问《论诗绝句》:“少陵自有连城璧,争奈微之识碔砆”(碔砆,像玉的石头,即璞石、
石包玉)。南漳县
板桥镇雷坪董家台一带所产的一种石头即为
拉长石,采掘此石后经加工,呈透明状,光泽好,有史书中关于和氏璧描述的直感。且绿松石早在石器时代晚期已被中国古人所饰用,春秋时期宫廷玉工不可能不认识它。“蓝田玉”(陕西出产)色泽好,比绿松石韧性强,古来已出名,但质地不如斜长石,古代运用广泛,不可能像“和氏璧”那样“物以稀为贵”。至于翡翠(中国古为鸟名,后借指碧玉)之说就不足信,英国著名的自然科学史学家
李约瑟博士曾认为认为,18世纪后,翡翠才由
缅甸输入中国,国外称为“
硬玉”,中国借鸟名称之,翡翠亦有“玉中之王”的美称。其实中国早在
新石器晚期已有翠绿硬玉制作的镞形器,周代的翡翠刀柄,汉代的翡翠多次出土,唐代的翡翠制品也多,古代典籍所载也多。李博士的结论虽站不住脚,但尚不能断明和氏璧即为翡翠制品。所以,和氏璧只能是斜长石。
历史流传
和氏璧面世后,成为楚国的国宝,从不轻易示人。后来,楚国向赵国求婚,使和氏璧到了
赵国。公元前283年,
秦昭襄王听说赵国有和氏璧,提出以15座城相交换,因赵弱秦强,赵国不敢怠慢,但又不情愿,便派智谋双全的蔺相如奉璧使秦。
蔺相如知道其中有诈,偷偷将和氏璧送回了赵国。此事在
司马迁《
史记》中有详细记载。
据《
史记》记载,
秦王政九年,便制造了玉玺,
刘邦灭秦得天下后,
子婴将
御玺献给了刘邦,御玺成为“汉传国宝”。到汉末
董卓之乱,玉玺先后落入孙坚、
袁术之手,再传魏、晋。五胡
十六国时,一度流于诸强,后被南朝承袭。隋亡后,玉玺被隋朝
萧皇后带到
突厥,直到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玉玺归唐。五代时,天下大乱,流传的玉玺不知所终。在六朝以后的记载中,大都认为被秦始皇所用的玉玺是用和氏璧改造而成的。但历史文献中关于秦国传国玉玺有比较详细记载,指明它是用蓝田玉制成的,因此用和氏璧制成传国玉玺的说法是没根据的。
清代以后,人们开始对和氏璧的真实性产生怀疑,乾隆皇帝在《卞和献玉说》中,认为这只是
韩非子的寓言而已。
后世纪念
楚人和氏得璞于楚山中,奉而献之于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
楚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玉也,遂命名曰“和氏璧”。西汉
刘向《
战国策》载:“周有砥厄,宋有
结绿,梁有悬黎,楚有和璞。”
秦
李斯《
谏逐客书》中提到:“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
西晋
傅咸《玉赋》说:“当其潜光荆野,抱璞未理,众视之以为石、独见知于卞子。”
五代时前蜀道士
杜光庭《
录异记》卷七“异石”中记:“岁星之精,坠于荆山,化而为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卞和得之献楚王,后入赵献秦。始皇一统,琢为受命之玺,李斯小篆其文,历世传之”。
唐代
李白《古风》三十六便有“抱玉入楚国,见疑古所闻。良宝终见弃,徒劳三献君。”
历史沿革
在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都有自己的镇国之宝。据《
战国策》载:“周有砥厄,宋有结绿,梁有悬黎,楚有和璞。”和璞即和氏璧,璞是没有经过琢磨的玉。
关于和氏璧的最早记载,见于《
韩非子》、《
新序》等书,并且情节大致相向。说是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
琢玉能手,在荆山(今
南漳县巡检山区,现有
玉印岩,传为卞和得玉处)里得到一块
璞玉。卞和捧着璞玉去见
楚厉王,厉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说这只不过是一块石头。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脚。厉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着璞玉去见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说只是一块石头,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脚。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流干了,接着流出来的是血。文王得知后派人询问为何,卞和说: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哭宝玉被当成了石头,忠贞之人被当成了欺君之徒,无罪而受刑辱。于是,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见真是稀世之玉,命名为和氏璧。
春秋战国
战国时期,
赵惠文王得到了一块楚国原先丢失的名贵宝玉——“和氏璧”。这件事情让
秦昭王知道了,他就派使者对
赵王说,自己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
赵王看了信,心里想:秦王一向是只想占便宜,不肯吃亏的人。这一次怎么这么大方?要是不答应他的请求吧,怕秦国兴兵来进攻;要是答应吧,又怕上当。他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就和大臣们商量,但大臣们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蔺相如知道了这件事,便对赵王说:“大王,让我带着‘和氏璧’去见秦王吧。到那里我见机行事。如果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地带回来。”赵王知道蔺相如是个既勇敢又机智的人,就同意他去了。
蔺相如到了秦国,秦王在王宫里接见了他。蔺相如双手把“和氏璧”献给秦王。秦王接过来左看右看,非常喜爱。他看完了,又传给大臣们一个一个地看,然后又交给后宫的妃子们去看。
蔺相如一个人站在旁边,等了很久,也不见秦王提起割让十五座城的事情,他便知道秦王根本没有用十五座城池换取宝玉的诚意。可是宝玉已经到了秦王手里,怎么才能拿回来呢?他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计策。只见蔺相如走上前去,对秦王说:“这块‘和氏璧’虽然看着挺好,可是有一点小瑕疵,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一听“和氏璧”有瑕疵,赶紧叫人把宝玉从后宫拿来交给蔺相如,让他指出来。
蔺相如拿着“和氏璧”往后退了几步,身体靠在柱子上,气冲冲地对秦王说:“当初大王差人送信给赵王,说情愿拿十五座城来换
赵国的‘和氏璧’。赵国大臣都说,千万别相信秦国骗人的话,我可不这么想,我说老百姓还讲信义呐,何况秦国的大王哩!赵王听了我的劝告这才派我把“和氏璧”送来。没想到方才大王把宝玉接了过去,随便交给下面的人传看,却不提起换十五座城的事情来。这样看来,大王确实没有用城换璧的诚心。现在宝玉在我的手里,如果大王硬要逼迫我,我情愿把自己的脑袋和这块宝玉一块儿撞碎在这根柱子上!”说着,蔺相如举起“和氏璧”,面对柱子,就要作势摔过去。
秦王本来想叫武士去抢,可是又怕蔺相如真的把宝玉撞碎,连忙向蔺相如赔不是,说:“大夫不要着急,我说的话怎么能不算数哩!”说着叫人把地图拿来,假惺惺地指着地图说:“从这儿到那儿,一共十五座城,都划给赵国。”蔺相如心想,秦王常常会耍鬼把戏,可别
再上他的当!他就跟秦王说:“这块‘和氏璧’是天下有名的宝贝。赵王送它到秦国来的时候,斋戒了五天,还在朝廷上举行了隆重的赠送宝玉的仪式。现在大王要接受这块宝玉,也应该斋戒五天,在朝廷上举行接受宝玉的仪式,我这才能把宝玉献上。”秦王本不想这样做,但见蔺相如态度坚决,只得无奈地说:“好!就这么办吧!”说完,他就派人送蔺相如到旅店去休息。
蔺相如拿着那块宝玉到了公馆里。叫一个手下人打扮成一个买卖人的样儿,把那块宝玉包着,藏在身上,偷偷地从小道跑回到赵国去了。至于秦王会把他怎么样,他一点也没有考虑。
后来秦王发觉这件事,后悔已经来不及了。想发兵攻打
赵国吧,赵国在军事上作了准备,恐怕打不赢。最后,秦王十分恼怒,但是此时就算杀了蔺相如也不能得到和氏璧,反而会与赵国交恶,便放他回到
赵国去了。
这件事情在历史上就叫做“完璧归赵”。此事在
司马迁《
史记》中有详细记载。同时是记载
廉颇与蔺相如将相和与将相不和故事的是(《
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
但后来,和氏璧还是被秦国拥有,至于何时、如何被秦国拥有,史无记载。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李斯在上《
谏逐客书》中提到:“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随、和之宝”,即指“随侯之珠”与“和氏之璧”两件当时著名的宝物。很有可能,赵国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畏惧秦国的强大,将和氏璧送给了秦国。
从此以后,关于和氏璧的记载屡见不鲜,并大都相信《
韩非子》、《新序》等书的记载。如
西晋傅咸《玉赋》说:“当其潜光荆野,抱璞未理,众视之以为石、独见知于卞子。”唐代诗文中关于和氏璧的记载更多。大诗人
李白《古风》三十六便有“抱玉入楚国,见疑古所闻。良宝终见弃,徒劳三献君”的诗句。
汉
据《
史记》记载,秦王政九年,便制造了御玺,刘邦灭秦得天下后,
子婴将御玺献给了刘邦,御玺成为“汉传国宝”。王莽篡汉时,曾派人向自己的姑姑汉孝元太后
王政君索要传国玉玺,当时王政君大怒将玉玺砸在地上,致使传国玉玺还崩碎了一角,后以金补之,从此留下瑕痕。
三国至隋
汉献帝时,
董卓作乱。孙坚率军攻入洛阳,兵士见宫中一井晨有五彩云气,
遂使人入井,得传国玺。孙坚将玺秘藏于妻吴氏处。后
袁术拘孙坚妻,夺玺。袁术死后,
荆州刺史徐璆携玺至
许昌,时
曹操挟
汉献帝在此,至此,传国玺又归汉室。
220年,
曹丕篡权,逼
献帝禅让,汉亡。曹丕使人在传国玺肩部刻下
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
329年,后赵
石勒灭前赵,得玺,在右侧加刻“天命石氏”。
350年,再传
冉魏,后冉魏乞求
东晋军救援,传国玺为晋将领骗走,并以三百精骑连夜送至首都
建康(南京),这样,传国玺重归
晋朝司马家。在南朝,传国玺历经了宋、齐、梁、陈的更迭。大隋一统华夏,传国玺遂入隋宫。
618年,隋亡。萧后携皇孙政道携传国玺遁入
漠北突厥。
唐及五代
唐初,太宗
李世民因无传国玉玺,乃刻数方“
受命宝”、“
定命宝”等玉“玺”,聊以自慰。
唐贞观四年,
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同年,萧后突然与皇孙政道返归中原,传国玺归于
李唐。
唐末,天下大乱,907年,
朱全忠废
唐哀帝,夺传国玺,建
后梁。923年,
李存勗灭后梁,建
后唐,传国玺也随着到了后唐。
最后一个掌握“和氏璧”的皇帝是五代后唐末帝
李从珂,936年
后晋石敬瑭攻陷洛阳前,他和
后妃在宫里自焚,所有御用之物也同时投入火中。从此,“和氏璧”神秘失踪,关于它的下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传国玉玺
历史传闻
公元前228年,
秦灭赵,和氏璧最终还是落入秦国手中,不幸的是,和氏璧从此从历史记载中消失了。传说中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和氏璧制成了
传国玉玺。
姑且不论传国玉玺是否是用和氏璧琢制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确实曾令玉工雕琢过一枚皇帝玉玺,称之为“天子玺”。据史书记载,此玺用陕西
蓝田白玉雕琢而成,
螭虎钮,一说
龙鱼凤鸟钮,玉玺上刻文是丞相李斯以大篆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
传国玺自问世后,就开始了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传说公元前219年,
秦始皇南巡行至
洞庭湖时,风浪骤起,所乘之舟行将覆没。始皇抛传国玉玺于湖中,祀神镇浪,方得平安过湖。8年后,当他出行至
华阴平舒道时,有人持玉玺站在道中,对始皇侍从说:“请将此玺还给祖龙(秦始皇代称)。”言毕不见踪影。传国玉玺复归于秦。
秦末战乱,
刘邦率兵先入咸阳。秦亡国之君子婴将“天子玺”献给刘邦。刘邦建汉登基,佩此传国玉玺,号称“汉传国玺”。此后玉玺珍藏在
长乐宫,成为皇权象征。西汉末
王莽篡权,皇帝
刘婴年仅两岁,玉玺由孝元太后掌管。王莽命安阳侯
王舜逼太后交出玉玺,遭太后怒斥。太后怒中掷玉玺于地时,玉玺被摔掉一角,后以金补之,从此留下瑕痕。
王莽败后,玉玺几经转手,最终落到
汉光武帝刘秀手里,并传于东汉诸帝。东汉末,
十常侍作乱,
少帝仓皇出逃,来不及带走玉玺,返宫后发现玉玺失踪。旋“
十八路诸侯讨
董卓”,孙坚部下在洛阳城南甄宫井中打捞出一宫女尸体,从她颈下锦囊中发现“传国玉玺”,孙坚视为吉祥之兆,于是做起了当皇帝的美梦。不料孙坚军中有人将此事告知
袁绍,袁绍闻之,立即扣押孙坚之妻,逼孙坚交出玉玺。后来袁绍兄弟败死,“传国玉玺”复归
汉献帝。
考证
“
徐璆字孟玉,
广陵人。少履清爽,立朝正色。历任城、汝南、东海三郡,所在化行。被征当还,为
袁术所劫。术僭号,欲授以上公之位,璆终不为屈。术死后,璆得术玺,致之汉朝,拜
韂尉太常;公(
曹操)为丞相,以位让璆焉。”这一点《
后汉书》也有记载。只不过都没有说明是不是和氏璧。有待考证。但是徐璆竟然因为归还了这块玉玺,导致曹操竟然想要将丞相的位置让给他,可见这块
玉璧非同寻常。
而之前的关东诸侯中,仅有孙坚一人打进洛阳,吓得董卓卷铺盖就走。而后来孙坚身死,其子
孙策投靠了袁术,后来不知道用是么作抵押竟然让袁术借给他兵力,虽然没有准确的说是和氏璧,但是就在孙策出征江东后的不久,袁术不管手下人的阻挠而称帝,究竟是什么东西让袁术起了野心?大概就是这块玉玺吧!——精灵语《三国考论文部》
三国一统,玉玺归晋。西晋末年,北方陷入朝代更迭频繁、动荡不安的时代。“传国玉玺”被不停地争来夺去。
东晋咸和四年(公元329年),
后赵石勒灭前赵,得玉玺;后赵大将
冉闵杀
石鉴自立,复夺玉玺。此阶段还出现了几方“私刻”的玉玺,包括东晋朝廷自刻印、
西燕慕容永刻玺、姚秦玉玺等。到
南朝梁武帝时,降将
侯景反叛,劫得传国玉玺。不久侯景败死,玉玺被投入
栖霞寺井中,经寺僧将玺捞出收存,后献给
陈武帝。
隋唐时,“传国玉玺”仍为统治者至宝。五代
朱温篡唐后,玉玺又遭厄运,后唐废帝
李从珂被契丹击败,持玉玺登楼自焚,玉玺至此下落不明。
由于历代统治者极力宣扬获得传国玺是“天命所归”、“祥瑞之兆”,自宋代起,真假传国玺屡经发现。如宋
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咸阳人段义称修房舍时从地下掘得的“色绿如蓝,温润而泽”、“背
螭钮五盘”的玉印,经
翰林学士蔡京等13名官员“考证”,认定是“真秦制传国玺”的玉印。然而,据后世人考证,这是蔡京等人为欺骗皇帝而玩的把戏。
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
户县毛
志学在泥河里得玉玺,由陕西巡抚熊羽中呈献孝宗皇帝。相传元末由元顺帝带入沙漠的传国玺,曾被后金太宗皇太极访得,皇太极因而改国号“金”为“清”。但清初故宫藏玉玺39方,其中被称为传国玺者,却被乾隆皇帝看作赝品,可见传国玺的真真假假实难确定。据说真正的传国玺是
明灭元时,被元将带到
漠北了。真正的传国玺是否和氏璧所为?又流向哪里?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明清两朝人士对“传国玉玺”的态度,已经与以往时代有所不同。据《明史·舆服志·皇帝宝玺》载,
礼部尚书傅瀚谈及地方送来的传国玺时评论道:“自秦始皇得
蓝田玉以为玺,汉以后传用之。自是巧争力取,谓得此乃足已受命,而不知受命以德,不以玺也。故求之不得,则伪造以欺人;得之则君臣色喜,以夸示于天下。是皆贻笑千载。”清高宗御制《国朝传宝记》也说:“
会典所不载者,复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一玺,不知何时附藏殿内,反
置之正中。按其词虽类古所传秦玺,而篆文拙俗,非李斯虫鸟之旧明甚……若论宝,无非秦玺,既真秦玺,亦何足贵!乾隆三年,
高斌督河时奏进属员浚宝应河所得玉玺,
古泽可爱,又与《辍耕录》载蔡仲平本颇合。朕谓此好事者仿刻所为,贮之别殿,视为玩好旧器而已。夫秦玺煨烬,古人论之详矣。即使尚存,政、斯之物,何得与
本朝传宝同贮?于义未当。”
和氏璧玉
一、
黄腊石中的达到宝级的,现叫
黄龙玉。依据中国
玉文化—卞和采玉
三清山。史称怀玉山,因为当时国家都养有玉师,大家都认为是普通的
河卵石,才会使卞和二次动刑,怀玉山不产别的玉,所以是黄龙玉,现根据史实专家认定采于现今江西三清山。
二、变彩。
中国宝玉石协会会员,地质
考古学家郝用威于1986年在全国地学史学术会上以《和氏璧探源》为题宣布:“和氏璧为
月光石,产于神农架南漳西部沮水之源的板仓坪、阴峪河一带,那里是当年卞和抱璞之处……”获得了中国地质、考古、宝石界学者专家的肯定和好评,而且在海内外引起很大轰动。在1998年《
中国宝玉石》上也有专文介绍。
已故国际著名
地质学家、
宝玉石和
观赏石专家
袁奎荣教授经多年研究以变彩
拉长石为原料复制了一个和氏璧,重现了千年
古玺的本来面目。
三、
绿松石。唐代
杜光庭在《录异记》中说:“藏星之精,坠入荆山,化而为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
元代
陶宗仪在《
南村辍耕录》中称:“传国玉玺色彩青绿而玄,光彩照人。”中国著名地质学家
章鸿钊,根据杜光庭杜光庭的《录异记》和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对和氏璧颜色现象的描述,认为产自湖北
荆州地界的“和氏璧”,可以解释为绿松石岩,俗名“襄阳甸子”。因为绿松石是湖北特产的玉石,正在古代所谓荆州地界之内,而且,绿松石通常有一层外皮。宝石专家李强和
李海负也都主张这一观点。李强在《和氏璧是绿松石》一文,李海负在《和氏璧不是拉长石而是绿松石》一文中,认为和氏璧就是绿松石。
四、珍稀玛瑙。唐伟先生创建的关于国宝和氏璧材质的一种学说,既和氏璧是一块珍稀罕见的夹胎草
绿玛瑙。
五、独山玉。2008年4月,中央电视台播出系列专题节目《独玉春秋》,节目中说道:和氏璧被加工成了玉玺,用来代替丢失的夏鼎成为秦王朝的镇国之宝。那可能是历史上南阳独山玉最辉煌的一段历史了。
今何在
传闻
有一种说法认为:
秦始皇得到和氏璧后,命玉工将宰相
李斯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鸟虫形
篆字雕刻在和氏璧上,作皇帝的玉印。这样,和氏璧就成了
国玺。代代相传。有人甚至还找到了用刻玺的
边角料所制作的玉块。秦始皇死后,
赵高利用和氏璧篡权。
刘邦率兵攻入咸阳时,国玺落到了他的手中。刘邦建立汉朝后就把
玉璧作为汉朝的
国印,从此和氏璧成为“传国玺”。刘邦之后,传了九代皇帝。西汉末年,
王莽篡权。当时因小皇帝
刘婴年幼,传国玺由
皇太后代管。王莽让弟弟到
长乐宫去要玉玺,皇太后气愤地把传国玺摔到地上,骂道:得这块亡国玺,看你兄弟有什么好下场!传国玺被摔缺了一角,后来王莽用黄金镶补,但无济于事,还是留下了缺痕。
但是,历史文献中关于
秦国传国玉玺的来龙去脉记载还比较详细。《晋书·舆服志》、唐徐令信《玉玺谱》等记载“色绿如蓝,温润而泽”,指明它是用
蓝田玉制成的,因此用和氏璧制成传国玉玺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下落
那么,和氏璧到底流落到何处呢?目前有两种推测:第一种推测认为和氏璧
被作为随葬品埋在了
秦始皇陵墓内,并没有作为传国玉玺流传后世。如果这样,将来有朝一日发掘秦始皇陵墓地宫,我们还有机会一睹和氏璧的风采。另一种推测认为和氏璧可能在秦末战争中丢失或者被
项羽掠夺而去。秦末,项羽率兵进攻咸阳,焚烧秦宫殿,挖掘秦陵墓,掠夺宝物、美女,和氏璧可能就在其中。但随后而来的
楚汉战争中,项羽兵败,又使和氏璧下落不明。玉玺或许藏在项羽的都城
彭城(今江苏
徐州),或许遗落在项羽败死的垓下(今安徽
固镇)。
这颗玉玺经
北周、隋、唐,一直传到五代的
后唐。后唐末帝
李从珂为
石敬瑭围困自焚后,这颗玉玺也下落不明了。
北宋赵匡胤开国后,就未见有传国玉玺的记载。
北宋哲宗时,一位农夫在耕田时发现了传国玉玺,送至朝廷,经诸
大学士依据前朝记载多方考证,认定是始皇帝所致的传国玉玺。等到了金兵破汴梁,玉玺又失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