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秀州中学是一所中学。
概况
嘉兴市秀州中学是省级重点中学,素有“爱国、爱校、爱民主、爱科学”的优良传统。一百多年来,名家辈出,群星璀璨,世界数学大师
陈省身,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李政道,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程开甲 (201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顾功叙、
周廷儒、
谭其骧、
周廷冲、
钦俊德,
美国科学院院士潘文渊、台湾
中央研究院院士方怀时,
加拿大国家科技顾问、
高分子化学博士
魏永康,首译莎士比亚全集的“译界楷模”朱生豪,著名
红学家吴世昌、
翁同文,英语教学大师
许国璋,韩国前电力部部长朴英俊将军等都曾就学于秀州中学。
秀州中学坐落在风景如画的穆湖湖畔。作为一所百强名校,校史璀璨,世纪的积淀孕育了秀中的辉煌,秀中人正传承着百年名校深厚的人文底蕴,彰显着品牌学校优良的校风。尤其1999年以来,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每年高中证书会考优秀率保持在90%以上,高考
重点大学录取人数稳居
市本级第二。师生也在国家、省、市的各级各类竞赛活动中屡获大奖,各项工作都走在
市属学校前列,教育教学硕果累累,办学成绩卓著。
学校有36+1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900多人,教职工200余人。
近年来,嘉兴秀州中学与时俱进,
积极探索,教育
教学水平大幅度提升并形成了自己的
办学特色:学校以“人文性、
研究性、国际性、有特色的重点中学”为办学目标,以“我是秀中人,一生一世学做人”为育人理念,以爱心教育为主线,以人本教育为主导,通过严谨的
课堂教学和丰富的社团活动,将学习的机会延伸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分发掘学生的优质潜能,使秀州中学成为莘莘学子理想绽放的舞台。
教学硬件师资
秀州中学拥有现代化的
教学设备及完善的基础设施。开通了
校园网,实现了每间教室的多媒体化,并且每班均安装了立式空调。学校拥有先进的物理、化学、
生物实验室、
通用技术实验室,
天文台,计算机教室,
心理咨询室,艺术教室等多种
专用教室,以及带标准
400米塑胶跑道的
田径运动场、
篮球馆、
乒乓球馆、网球场、排球场、健身房等。学校图书馆藏书6万多册,
陈省身外文图书馆藏书4千多册,订有杂志300多种,配有
电子阅览室2间,实现了图书管理的电脑化和资料查阅的网络化。学校还拥有崭新的学生宿舍楼5幢,寝室宽敞明亮,设施齐全,4—6人一间,全部配备空调、电话、独立卫生间和浴室等。学校为每一位住宿生创造一个安全、卫生、舒适、文明的
生活空间,让每一位就读我校的学子能享受家的温馨。
新课程实施以来,秀州中学积极投入教育改革实践,除安排学生学习国家规定课程外,率先开发并逐步形成富有特色的
校本课和
选修课体系,如新闻写作、趣味数学、衣食住行中的化学、时事纵横、经典英文电影片段赏析、围棋、素描、flash
动画制作、网球、乒乓球、轮滑等20余门颇具优势的选修课。
优秀的教师队伍。其中有
浙江省学科高级访问学者、浙江省新课程实验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新世纪专业技术后备人才,有多名教师是浙江省各学科
会考命题组成员。还拥有一批省优秀教师、市名师、专业学科带头人等。我们的教师敬业爱岗、师德高尚、理念超前、勇于创新。其中不乏浙江省优秀
教育工作者、浙江省“
春蚕”奖、市优秀教师、市十佳德育工作者、市十佳优秀班主任等省、市高级别奖项的获得者。
百年历史
逊清末叶,浙西风气未开,洪杨之后,城北草茅遍地。
清光绪十九年(1893) 美国教公派医生文渊博来嘉兴传道行医,开设
福音医院,西医影响渐大。最初雇用民船,泊嘉兴
落帆亭对河大王庙前,传道行医。后租赁闸前街私屋,复迁秋
泾桥堍、梧桐树街樊公桥东南首租屋开诊。
1894年1月27日,新婚不久的美国传教士花第生夫妇来到嘉兴。
1896年9月,美国南
长老会中国差会在上海开会,花第生和文渊博请差会派遣即将来华的裴
来仪牧师到嘉兴筹建一所男童学校。
当时,花第生夫人租赁嘉兴梧桐树街朱宅办了一所私塾,规模被称为“
三根辫子,四个
凳子”。即三个梳着辫子的男童和一个老师。暨嘉兴太平桥的教友子弟和一个美国籍教师。秋季迁入帮岸上之旧
陈家墙门内,并请王锦林先生为教员,学生数量稍有增加。
1897年1月8日,裴来仪牧师抵达嘉兴,美国南长老会
宣教士毕来思花弟生及医师文渊博等来禾传教。以未获政府之许可,彼等仅
得先在新塍开设教堂。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裴来仪牧师由新塍回嘉兴,花第生亦得美国塞万那教会捐款325美元,在嘉兴北门城堍福音医院(今嘉兴二院)建造校舍,为纪念教会的爱格森牧师,定名“爱格森堂”。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五月,校舍竣工,太平桥教友子弟迁入福音医院内的爱格森堂,定名秀州书院,由裴来仪担任校长。嘉兴秀州中学诞生了。
1905年第一次购备教授仪器。1907年1月31日,本校初次行毕业礼,毕业生包子莲一人;1908年1月22日,本校第二次毕业,毕业生包少芳、周良士二人。
1908年,秀州书院的70名学生中,教会学生有50人。美国基督教南长老会“西差会”对秀州书院的发展甚为满意,为此又积极在嘉兴城东北
项家漾(即环城东路
秀州中学分校校址)购置土地。
1909年2月初教英文。1910年1月31日举行第三次毕业式。
1910年9月23日, 书院迁至项家漾内,并更名为私立秀州中学。
1911年1月22日举行第四次毕业式,官绅来宾演说甚多。
1913年4月1日,因裴来仪校长回国,由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弟子窦维思牧师代理秀州书院校长,积极推行杜威的自动设计教育,生活化教育,
社会化教育。在他的领导下,
学校教育进一步向中西融合发展,学校采用美式的教学方式,在宣扬耶稣基督教义的同时,向学生灌输西方“民主、自由、博爱、平等”的思想,同时也有中国传统的伦理和道德教育。
1914年8月裴先生重行来华被派杭州传道,窦先生实任校长。
1915年,在窦校长倡导下成立学生青年会,要旨在于学做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1917年2月因窦先生欲回国并至
哥伦比亚大学师范科研究教育,法毅尔先生代理校长。
1918年,学校正式定名“嘉兴基督教秀州中学”。设初小、高小及中学三部。黄式金成为首任华人副校长,与窦合作开创了秀州中学的荣盛时期,成为嘉属七县最高学府。
1919年4月9日窦先生
师母重行来禾学生列队至车站迎接。
1919年5月9日学生与各界举行国耻大会并执旗游行。10日,全校200多名学生联合起来成立“爱国会”,30日联合禾城各中学举行罢课游行,上街演讲,组织公演等。反帝救国的爱国主义运动和“五四”新文化运动在秀中校园兴起。12月1日,学校成立“学校市”,旨在将学校像社会一样进行管理,实行名副其实的民主自治。
1920年6月10日全体同学至演讲厅听杜威博士演讲教育。9月9日采用
分食制,改行锡碗。12月27日举行20周年纪念会及校友会成立。
1921年9月10日报名新生222人放取112
人租校外宿舍。29日,本校电灯开火。
1922年3月2日。自上学期起学校市,青年会,校友会即发起刊印本校年刊,各团体所举行年刊职员于今日开会。本刊拟用年刊兼杂志式,定名曰:《秀州钟》。9月26日本届各处学生
同乡会共举办夏令儿童义务学校二十一所,今日各校教职员聚会报告成绩,共学生2259名。
1923年3月7日,平民教育家
晏阳初先生来校演讲,商请秀中作为平民教育试验基地。为此,秀中在嘉兴办了两所
平民学校,一处在北门本校,一处在南门耶稣堂,共收学生700余人。晏阳初、
陶行知等人多次来校指导,
熊希龄夫人也专程从北京来校参观并捐款。
1924年秋,秀州中学实行新学制,取消预科,将旧制中学四年改为初中三年,高中三年,称“三三制”高中设置理科、
教育科与混合科。一年后高中开始分文、理、师范三科,实行
必修课、选修课,推行
学分制,实行勤工自助的
工读制度。高中部所用
数理化教材都是英文版。6月25日,举行健身房与思
金堂落成礼。
至1926年秋,秀中的学生已经增加至371名,成为
杭嘉湖地区颇具影响力的一所学府。但经费仰求于差会,一切听命于差会。
1926年至1927年,校友会及广大爱国师生齐心协力,新成立的校董会华人董事如
褚辅成、
陆初觉、沈一均、计仰先等坚持原则,不懈努力,与差会开展收回
教育权的斗争。并更名为“嘉兴私立秀州中学校”。
1927年,秀中师生第一次佩戴
校徽(银质、菱形),上有“秀中”二字,要求进校门一律佩戴。
1928年,秀州中学收回教育权,并向政府立案注册,由此摆脱了差会的控制,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此时归中华基督教教会华东大会教育部接办并接收
教育主权。黄式金先生成为秀州中学历史上的第一位华人校长。秋季开学,学校开始统一校服。除初一学生为童子军服外,其余为灰色
蚂蚁布学生装。并且校内第一次使用自来水。讲究卫生,规定每周住宿生必须洗澡两次。在当时属于前卫。
1929年3月29日,陶行知先生应邀到秀州中学,对秀州中学的平民教育感到满意并演讲了“革命与教育”。
1930年3月11日,因窦师母身体不佳决至檀香山休养,窦先生亦须陪去今日离校。6月27日下午1时起,校董会年会准黄校长辞职并以顾惠人先生继校长职。从此,秀州中学进入了鼎盛时期。
秀州中学因为声誉较高,曾被
之江大学、
燕京大学、
金陵大学等五所学校认可为
附属中学。在《秀州钟》第四期中有两面运动会
锦标旗,并配有
文字说明:杭州之江大学附属中学联合运动会的锦标已被本校连得两年。
毕业生只要
家庭条件尚可,考进当时的
教会大学如之江大学、金陵大学、
沪江大学,东吴大学是没有问题的。北京的燕京大学甚至将
考卷直接寄到秀中教务处嘱代办考试,足见当时母校的声誉了。
国立大学虽比较难考,但秀中考入
清华大学、中央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的人,也逐年增多。
1932年秀州中学开始招收走读女学生。
根据
浙江省教育厅公布的资料,1931年抽查全省中学成绩,秀州中学在39所学校中排名第九位;到1932年全省会考,13所高中,秀州中学名列第四位;77所初中,秀州中学名列第13位。1934年夏,本校高中列入第一。“初中会考登于榜首者为私立秀州中学于康庄。”这年暑假,秀州中学借杭州
基督教青年会设立招生办事处,面向全省广招外地学生。30年代的秀州中学是在全国范围内著名的中学。在东南这一代,杭州,嘉兴,上海,
丽水,
苏州,
福州,甚至广东,都有学生慕名而来。
1934年后,学校在浙江省会考中名列榜首,在省内与杭州省立高中齐名。民国二十四年夏成绩虽未发表,而以
大陆银行奖金关系,得悉全省高初中第二名均为本校学生钮一龙王文江所获得,且高中二十名内本校占其五分之一。遂至与省立
杭州高级中学、上海南洋模范中学、江苏扬州中学同为我国东南的著名中学。
1936年北京
清华大学的秀州人多达14人,在当时全国中学中名列前茅。1936年高中毕业生15人,除三人就业于车电煤矿各界及一人因病休养外,余均考入
著名大学。计交通大学一人,中央大学二人,中央
政治学校二人,浙江大学一人,之江
文理学院一人,金陵大学一人,上海
国立商学院一人,及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二人。二人投考华北燕京大学亦皆录取,后以时局关系而考入
他校。又是年四月各报所揭晓录取之中英
庚子赔款留英
公费生,本校第
二十三届(民二十年夏)毕业生周家仁,汤逸人俩君亦列名与内,赴英分别研究纺织,畜牧。
秀州校友遍天下。这十年间秀州为祖国创造了许多人才,在今科学院院士级的学校11位校友中就有7位是在这10年间毕业的,还有朱生豪 ,毛树清等也都是这段时间毕业的。从20年代到30年代,学校和各社团邀请杜威、
范古农、陶行知等名人学者来校讲演,引导学生拓宽视野。
至1937年, 秀州中学学生达575人,成为
浙北地区知名的
教会学校。
1937 年 “七七事变 ” ,举国上下全面抗战。8月13日,淞沪战役全面开始。16日上午日机轰炸
嘉兴机场 ,次日又炸火车站。秀州中学为避灾祸,疏散师生至
桐乡 、
崇德 (现称崇福 )、 新塍三地上课 。初一 、二年级在桐乡,初三和高一在新塍 ,高 二 和高三在崇德 。 11月2日,崇德被炸,5日,侵华日军在
金山卫、全公亭一带登陆,向
松江、
嘉善逼进,8日,桐乡也遭轰 炸,杭嘉湖危在旦夕。三地被迫停课。部分师生回家待学,家乡沦陷不及返里的学生随老师西撤至
德清洛舍镇 。后又被迫一再迁校,绕道
浙东到达上海与杭州
蕙兰中学、弘道中学、之江大学附中、南京大学附中、江阴辅实中学、励实中学等流亡到上海的部分师生创办了私立华东联合中学
并担任校长,成为
战时上海著名的中学。学校对断绝经济来源的学生,实行自助免费制,受助学生达95人。后
南京中华中学、上海汇文二女中、
南通崇英女中、苏州
萃英中学、振声中学、
定海舟山中学、吴兴民德女中等16所中学陆续加盟,学生数超过1000名,使不愿接受
奴化教育的青年学生得以继续学业。
1941年12月,
太平洋战争爆发,
上海租界沦陷,顾校长不让自己的学生接受奴化教育,毅然宣布停办华东联中,带着无家可归断绝经济来源的300余名学生,冒着战火开始了第二次远征,转辗浙东、福建、江西,像家长一样领着学生跋涉4000余公里。1942年春,顾校长去浙东 、赣 、闽觅址办学。
金华时 ,日军逼近 ,仓促撤退 ,行李尽毁 ,仅以身免。4月23日和24日在江西
赣县与当地教会领袖和学校校长
会商联合办学,虽多经挫折 ,但最后在赣县
爱国人士支持下终于得到了江西教育厅指令 :“该校为维持正义 ,不甘事敌 ,毅 然 撤 退 ,迁 赣 联 合 设 立 (学 校 ),热心毅力,殊甚嘉尚。”又
训令:“私立 华 东 联 合 中 学 惠 州31秋字
第五号呈悉,准予迁赣联合办理。终于在1942年9月3日于江西赣州成立了由18所中学参加的赣州联中,招收了北至
辽宁、南至
两广的15个省区的数百名流亡学生,为国家抢救了大批人才。顾校长一面四处募集办学资金,一面率领师生开荒种地,勤工俭学。日机
空袭警报一响,立即听课躲避,警报一解除,迅速赶回教室,继续上课,补足课时,分秒必争,以实际行动对学生进行
爱国主义教育,办学成绩斐然。李政道就是赣州联中1943年的毕业生。联中1943届毕业生,在当年全省会考中,排名第 一;而李政道又是会考个人第一名。同学们毕业时,顾校长举行烛光晚会,逐一点燃毕业生手中的小烛,使满堂生辉,形象地教育同学们要以自己的知识之光,照亮社会,为民服务。
1944年秋,日寇进犯
赣南,学校从赣州迁往
寻邬。师生背着行李,从赣州步行31天前往寻邬。
1945年3月15日,赣县基督教联合中学在寻邬开学。不久,日寇又进攻
三南(
定南、
龙南、
全南)和寻邬地区,学校不得不迁往
瑞金、
长汀。这时顾惠人校长已无力维持,不得不宣布解散。至此,1942年创办的赣州联中,在艰苦办学三年之后,终于宣告停办。
1945年8月,日寇投降,抗战胜利。顾校长奉
上海市特派
公署令,在上海
北京东路恳业大楼
原址复校华东联合中学,招集学生350余人,于9月16日开学上课。并兼任上海市
工部局缉规中学(现
市东中学)及私立进修中学校长。顾校长多次往返申禾两地,敦促秀中驻军迁出。在
日本投降后三天,俞沧泉先生受顾校长之托 ,从上海赴嘉兴考察秀州中学复校事宜。8月30日,秀州中学校董会成立复校委员会,筹款100万元启动复校工作。同时,委托校董会主席
赵传家召集在沪校友共议复校大计,得到校友会主席
吴绍澍大力支持发动广大校友募款集资1190余万元时币襄助。
1946年1月25日,俞沧泉先生率教师三人返嘉兴筹备开学。秀中校舍几经日军进驻 ,破坏严重 ,一片狼藉 。但在爱国 、爱校 、爱教 育的信念下,以惊人的速度,仅20天时间完成了修复校舍 、延请教师 、招生等各项工作 ,在嘉兴项家漾旧址复校。于 2月 28日开课。初高中6个班级,共 472名学生。顾校长回校主政,致力于复建和
教学质量的提高,并注重
职业教育,创办农场和
蚕种制造场,增设作物、园艺、造林等课程,将农业课列为中学生的必修课之一。复校后不久,学校恢复平民夜校。
1952年12月5日,嘉兴市政府文教科正式接管私立秀州中学,嘉兴公立第二中学诞生。从1950年到1958年,秀州中学创出了可与30年代媲美的又一次辉煌,高中毕业生90%以上都考入高等院校。据不完全统计,仅50年代毕业于公立二中的学生中,荣获国务院表彰有突出贡献并享受
特殊津贴的就有44人。
嘉兴
工业专科学校(1958-1960):学校改建成为嘉兴工业专科学校,简称嘉兴工专,学生是来自各单位的
调干生。嘉兴历史上第一所高等院校。
嘉兴工学院(1960-1962):升格为嘉兴工学院。有一段时间迁到嘉善去办学,到1962年国家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嘉兴工学院停办,学校解散。人员校产分散至湖嘉地区中小学。
嘉兴市第二中学(1962秋-1982):1962年秋,由嘉兴十中和嘉兴四中以及原秀州中学的部分教师重建嘉兴二中,1962年下半年是在原嘉兴四中(中山路
工人文化宫边上)上课的,1963年才全部搬到秀州中学原址。
嘉兴市秀州中学(1982年以来):改革开放以来,许多秀州中学的知名校友回母校观光,其中包括数学大师陈省身院士等专家、学者。他们都期望秀州中学能重振当年雄风。嘉兴、杭州、上海、北京等地的校友,更提出恢复“秀州中学”的原名。
在嘉兴同志和各地校友的共同努力下,1982年11月17日恢复秀中校名。校友会工作也逐渐恢复。
1990年以后 秀州学生生源质量骤降。
教育质量严重滑坡。形式逼迫秀州中学闯出一条新路来。学校形成了“二一分段 高三分流”的模式。加强改革力度。
1993届后的三节接受分流就业的学生超过30%
就业率发到53%。这一时期。秀州在创办
综合高中方面走出了新路,为使学校成为省级综合高中奠定基础。
1995年11月。评估组对秀州评估考核后。正式奖秀州中学命名为省级综合高中。学校成为全省首批这一模式的8所省级重点中学之一。这一年学校举行了95校庆,各地校友分分为母校出力。
1997年1月荣登省首批50所示范校高中
光荣榜。1998年6月又通过了省教委的省级综合高中复评验收。
1998年嘉兴建设中学(新四中)并入秀州中学。
2000年迎来秀州百年华诞。校友齐聚秀州。陈省身来了,程开甲来了,钦俊德来了。
2002年搬迁到穆湖之畔。2005年被评为省一级重点中学。2014年被评为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2015年被评为
浙江省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
学校于1990年在原项家漾旧址始辟校史陈列馆。1998年筹办百年校庆时,又搜集大量历史文献,汇集海内外校友奉献的著作图片历时两年建成颇具规模的校史陈列馆 ,成为百年 名校的历史见证和学子的
教育基地。
2015年,对校史陈列馆进行
加固改造,在原有的历史文献资料基础上,重新整理编辑补充究善,使得学校悠久的文化历史更完整地呈现给大家。
高中部新校落成后,在原有基础上,采取展示与陈列相结合的方式,外辟校史展示廊,内设校史陈列室。
百年名校
许许多多人才,
中学时代,都是就读于秀州中学。在秀州中学奠定了牢固的基础,经过进一步的深造,成就了学问,成就了事业。 他们中间,有十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
数学家
陈省身院士(1920--1922年就读于秀州中学)。曾任秀州中学
校友会名誉会长。
物理学家
李政道院士(1943年毕业于江西赣州联中)。
军工学家
程开甲院士(1937年毕业于秀州中学)。现任秀州中学校友会名誉会长。
地球物理学家
顾功叙院士(1926年毕业于秀州中学)。
地理学家周廷儒院士(1927年毕业于秀州中学)。
生物药理学家
周廷冲院士(1935年毕业于秀州中学)。
昆虫生理学家
钦俊德院士(1935年毕业于秀州中学)。
航空生理学家方怀时院士(1932年毕业于秀州中学)。
他们中间,还涌现了许许多多的专家、学者、教授:
严敦杰1945届校友,现代著名的数学史家,
科学史家。主治
中国数学史和天文历法史,旁及其他科学史和科学史学史研究。是中国数学史现代研究的开拓者之一。
高明1941届校友,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材料构所所长,美国
纽约科学院院士。
钟允若1944届校友,曾任中国
邮电科学学院副院长,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
王南金1956届校友,原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
杨鸿生1957届校友,
东南大学教授、博导,
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
潘福莹1931届校友,中国化学与
物理电源工程界专家,“两弹一星”电源专家。
余尔谷1929届校友,中国药学专家,创立国产
青霉素、
卡那霉素和
庆大霉素。
夏镇夷1933届校友,中国
精神医学奠基人和开拓者,国际知名
精神病学家。
黄源1925届校友,作家、翻译家,
鲁迅、茅盾的战友,原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
方先之1925届校友,著名的
骨科专家和
医学教育家。
吴世昌1928届校友,中国
社会科学界专家,红学专家,原全国人大
科教文 卫委员会副主任。
朱生豪1929届校友,中国首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的第一人。许国璋1933届校友,中国英语教学大师和
语言学家,原北京
外语学院副院长。
刘方烨1931届校友,著名的水利专家。
蒋礼鸿1934届校友,汉语言学大师,原
浙江大学教授,《
汉语大词典》副主编。
上海化工大学沈宝棣教授。
浙江大学周佩珩教授。
历届毕业生中,
科技成果列入新中国第一的有近百人。以及周佩珩、滕名达、蒋凤起、胡中、田信恩、李希成、何晓青、李走安、顾美礼、周景星等一百多位有名有姓获得
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和学者。
正如秀州中学1947届校友所说,“弦歌逾万,俊士成千”。
秀州中学1933届校友谭其飞曾经写道:“全国七届政协特邀委员、1931届老校友沈嘉元毕业母校时,名列第一;续后1935年南京中央大学毕业时,照样名列第一;1936年
国民政府高等考试,又名列
司法官第一。堪称‘连中三元’。足见母校当年严谨校风,为莘莘学子所打下的坚实基础,无往不胜。所有这些嘉兴秀州中学(包括
赣州联中)的莘莘学子,仍对母校怀着深厚的感情。 数学大师陈省身院士回国定居前后,多次回母校看望师生,为母校题写:“百年树人,钟声远扬”八个大字,为母校题写楼名,为母校出谋划策,对母校改进数学教学、
外语教学提出了宝贵意见。
2000年10月3日,秀州中学隆重庆祝百年华诞。陈省身老校友专程到场祝贺,陈老先生给母校作报告时,对秀州的同学们充满希望:“60多年前,我在这里读书。我们这一代无愧于中华祖先的荣誉。以后的60年,要看你们的了,看你们为祖国贡献多少才华!”十一位院士,有七位曾亲临母校看望师生。 1985年,李政道院士(赣州联中1943届毕业)还为母校题词:“故校旧事忆当年,近代新人看将来”。 2000年,秀州中学百年校庆时,有近千名海内外校友,齐聚母校,为母校庆祝百年华诞。
百年校庆
2000年10月2日还是阴雨连绵,到3日早上,云层漫卷,天气逐渐好转。10月4日,天气已经大好。秀州中学百年校庆中短短几天天气的阴晴变幻,多么像她建校100年来的经历:受到种种磨难之后,终于迎来了国泰民安、校运亨昌、事业辉煌的大好年代。 10月3日上午,秀州中学校园内彩球凌空,绸带飘舞,红旗招展,鲜花盛开。为了迎接近一个世纪的校友,接待处分设了从20年代到90年代的不同接待点,忙得不亦乐乎。校友们有的呼朋引伴,有的坐着轮椅,有的拄着拐杖,有的由孙儿女搀扶,还有几对耄耋伉丽相扶将,大家都兴高采烈地回到母校。这些校友中,入学最早的是1920年的陈省身、卜宝椿。高中毕业时间最早的(1927)是中国第一代胶化专家陈允明。年纪最大的(98岁)是卜宝椿,他当年毕业后曾留校任教任职4年,此后68年没有回过母校。最远的是来自美国的蒋华芳等。蒋华芳校友为了参加母校百年华诞,和她先生、女儿(她先生特地推迟住院动手术的日期)一家三口来到秀州。最年轻的是2000届在浙江大学新闻系就读的江赟等。8点钟未到,校园里已人山人海,校友们久别重逢,又说又笑。
上午10时,在校史陈列馆开馆、惠泉亭落成、百年校庆纪念碑揭幕等仪式一个接一个地举行之后,隆重地举行了顾惠人校长铜像揭幕仪式。随着铜像上的红绸徐徐降落,整个校园里掌声雷动,鞭炮齐鸣,经久不息,紧接着,现任校长钟凡勇致辞说:“顾惠人校长是一位杰出的爱国教育家。他在
中等教育中,继承了
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吸纳了西方教育的先进思想,创造性地提出和实践了系统地提高
学生素质的
教育内容和
教育方法。从1930年到1958年,在担任秀州中学校长的28年时间里,培育出了数以千计的
高素质人才,谱写出了30年代、40年代、50年代的辉煌篇章……我们为顾惠人校长建像立碑,目的就是永远铭记这位杰出的爱国教育家,继承发扬他的爱国思想、奉献精神和旨在培育高素质人才的办学方针。”顾惠人校长的长子顾华忠在
答谢词中说:“顾惠人校长出身贫寒,自幼丧母,当过放牛娃,由外祖母抚养长大,在秀州中学完成小学和中学学业。1924年毕业于上海
光华大学时,在三个志愿栏里都填了‘教育’。后就聘于秀州中学。在任秀州中学校长期间,他努力实施‘学校家庭化、生活纪律化、头脑科学化、身手平民化’的
教育宗旨, 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团结奉献,勤奋严谨,开拓创新,逐渐形成了‘秀州精神’。他呕心沥血,为秀州中学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秀州中学为顾校长建立铜像,是对顾校长的衷心爱戴和最高褒奖!”
铜像揭幕仪式之后,与会的校友,有的按年级或班级在教室里座谈联谊,有的到校史陈列馆、校友礼品陈列室、校友
书画展览室、学生书画展览室、学生劳技作品展览室等处参观,有的在校园里寻访古迹,摄影留念。整个校园里欢声笑语不断,到处都有亲切的回忆,到处都是欢乐的海洋。
下午1时30分,中山影城广场彩旗招展,鼓乐齐鸣,几百名司仪同学身佩授带,夹道列队,从影城大厅一直往东排到禾兴路口,热烈欢迎前来参加盛典的校友。
世界数学大师、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陈省身教授坐着轮椅来了;
共和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
资深院士程开甲教授来了; 著名昆虫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钦俊德教授来了;
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经贸部副部长的沈觉人教授来了……
各行各业的校友都来了。能容纳1000多人的中山影城座无虚席,连过道里都排满了座位,但仍有很多校友站着参加大会。
庆祝大会由学校党总支书记武明明主持。在主席台上就坐的有校友代表陈省身、程开甲、钦俊德、沈觉人,市领导陈加元、
许国桢、徐良骥、黄济华、曹怀云和市教委领导马健、邵清等。
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始。钟凡勇校长向大会致辞说:“秀州中学在浙江
教育事业的发韧时期,起到了开启民智,普及文化的作用;她中西会通,兼容海纳,形成了骄人的办学特色;她重教书,尤重传道育人,开创了爱国、爱校、爱科学、爱民主的优良传统;她春风化雨,铸炼了求知创新、敬业奉献的秀州精神。学校丰富的人文财富鼓舞我们共创更辉煌的未来。”
陈省身、沈觉人校友也分别回顾了自己在秀州中学的成长经历,勉励在校同学珍惜美好时光,刻苦学习,在将来为祖国的现代化事业作出得更大的贡献。11名优秀学生,代表60多名同学上台接受了
陈省身奖学金、魏永康奖学金、黄家桢奖学金和思益级奖学金。
副市长黄济华在大会上说:“100年来,秀州中学孜孜不倦地追求好的教学,学子遍及海内外。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爱母校,并作出了重要贡献,嘉兴人民深感自豪。希望秀州中学以百年校庆为新起点,发扬学校的光荣传统,再接再厉,再创辉煌,为祖国,为家乡培养更多的人才,为科教兴市作出更大的贡献。”
大会之后是精采的文艺演出。高二年级用英语表演的莎士比亚著名悲剧《
哈姆雷特》(片断)把演出推向了高潮。秀州中学的百年校庆堪称规模盛大,影响深远。校庆期间,
勤俭路、秀州路口一位修自行车的师傅,逢顾客就夸秀州中学了不起,说他儿子就是秀中毕业的。有一位顾客自豪地说: “我儿子也是秀中毕业的!”著名教育改革家
刘京海参加了秀中的百年校庆后感慨说: “嘉兴出了秀州中学,出了那么多人才,有那么丰富深厚的
文化底蕴,在上海也只有
上海中学才可以与之媲美。”
为了参加好母校百年盛典,三位院士老校友都提前抵达嘉兴。lO月2日上午,程开甲和钦俊德就先后来到学校。程开甲在兴致盎然地参观了校园后,高兴地接受了母校同学的采访,谈到母校的变化,他说:“这和老师、同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秀州中学不但外表变了,变漂亮了,内在也变了,98%多的毕业生高考上线,就说明了这一点,我身为秀州人,感到高兴和自豪。”程老深情地说:“记得在秀州时,老师要求我们德、智、体、美
全面发展。我以前是秀州中学学生会的会长,常常遇到很多工作,每件都认真做。在学习上,校长、老师经常鼓励我。”当同学们问程老6年秀中
学习生活对他影响最大的是什么时,程老说:“我深刻领悟到了什么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我的一切成就都离不开老师的教育。” lO月2日下午,钦俊德院士,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国务院参事高荣孚,全国政协常委、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
徐麟祥,应邀到
嘉兴电视台和秀州中学部分师生“面对面”交谈。老校友们回忆起自己的高中时代,依然历历在眼前。钦老当场放声高唱当年的老校歌。徐总勉励一时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不要气馁,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日后照样能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百年
大庆后钟校长在翻看学校的照片后发现有一张照片令人深刻 。画面上是百年大庆后,四个老人的合影,他们的年龄加起来有367岁, 平均达92岁。
九十多岁已是风烛残年、闭门不出的年龄了,而他们居然为了母校的校庆,让子女搀着远道而来……立在嘉兴这片土地上。这种事恐怕在全中国的校庆中都是十分罕见的吧……
1931届校友陶永明先生带着全家人,回到母校故园庆贺自己九十大寿;1934届校友朱有圻先生,祖孙三代回母校看望,并写下了“母校静悄悄,游子心依依”的佳句;1937届校友、2014年已99岁高龄的沈养基老先生带着96岁的妻子,在女儿、女婿的陪同下造访母校,目的是要瞻仰自己中学时期的校长顾惠人先生的铜像,“来母校向校长鞠几个躬”;原北京校友会会长张宏生少将更是深情地回忆自己的中学时期,用“母校情、教师恩,同学亲”表达自己的情感.......
李庆云,新华社的高级记者、中国新闻学院的大教授,这位七八十岁的老人为了他心中的母校,每年都来回的奔走在北京到嘉兴的铁路线上,几年中几乎不下十余次。在嘉兴他睡在每晚30元的旅馆里,所有来回的费用全部自理。 他抱病主持编辑了《顾惠人校长纪念集》;发起了顾惠人校长铜像的设立;是他把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抗战流亡时期赣州联中的五届学生组织起来,举行了长达十余年的
联谊活动:他还主编了反映赣州联中同学间深情厚谊的级刊《山谊春秋》。他逝世后,由姚国祥接着办。直到2015年,连年龄最小的姚老也八十五岁了,实在是动不了了。其间长达二十余年,字数达百万余字,共有一百另七期…… 可是,又有谁能知道,其实,他一天也没有在嘉兴秀州本校上过学,他是赣州联中时期的学生。百年校庆期间,他组织了六十多位海内外的校友来嘉兴参加校庆,其中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到嘉兴。他说:我所以“认祖归宗”,因为是顾校长的爱国
思想教育了我;他的人格力量感染了我,因为我是“秀州人”! ……
校刊
95年前的那天——1922年4月1日,浙江省百年名校嘉兴秀州中学早期校刊《
秀州钟》出版第一期。
《秀州钟》是秀州中学早期校刊,也是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民主、科学两股潮流涌进秀州中学的产物。1922年3月15日,由学校
爱国会、
学校市、青年会、校友会联合创办,聘黄式金等师长为顾问,4月1日出版第一期,其形式为杂志式年刊。到1937年共出刊十六期(其中第三期刊名由著名教育家黄炎培题写);抗日战争期间,秀州中学在流亡中坚持办学,以
教育救国,1940年为上海华东
联合中学时出刊了第十七期;1946年春秀州中学返回
嘉兴复校,10月31日出刊了最后一期——第十八期。《秀州钟》之所以要以“钟”命名,正如发刊辞所说:第一层意义是“纪念”,“纪念这只经历20余年变迁仍高悬于尖楼上有功于吾校的
大钟”;第二层意义是“普及”,“高处的钟声,可以普遍地传达到远的四周;我们希望本刊像钟般,也能遍传到各地方,我们要秀州钟声悠久辽阔,我们都是打钟的人哟!
《秀州钟》记载了秀州中学在20世纪20年代还有一项非常成功的
教育制度,就是工读自助(勤工俭学),这是为帮助清寒学生而建立的。第8期《秀州钟》载有:学校设“自助部”,订有
简章,清寒学生预先填写志愿书,向事务室报名,经选定后正式通告。
秀州钟是一本什么样的刊物?
“学校是陶铸‘文化’的
合作工厂”;“他是我们工厂里的写真——或者说是影片”;“我们要陶铸时代、有效的文化”——第1期的发刊辞中如是写道。
《秀州钟》校刊的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各科论文,涉及政、经、法、宗教、数学、化学及工业等多个学科。二、各类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与游记等。三、各种介绍学校情况的材料,包括学校历史、班级历史、该校各部门工作报告、学校
大事记、
同学录、校友会等方面。《秀州钟》提倡新文化、新思维、新科学,进行反帝反封建宣传,辟有论述、文苑、记载等栏目。它对研究民国时期的
嘉兴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献价值。于2002年被评为浙江省首批省
档案文献遗产,保存于嘉兴市档案馆。
暌违70年之久的《秀州钟》,在全体秀中人的期盼中,又与大家见面了。秀州中学科研大会上,金玉荣校长热烈祝贺《秀州钟》复刊,并勉励同仁承前启后,再续光荣。
学子
2007年,秀州中学敞开温暖的怀抱,又组建了四个新疆
预科班,招收为新疆内地高中班学生。首批154名学生中,女生89人,男生65人,涉及14个民族,少部分是新疆的汉族学生。这也是嘉兴接收的首批新疆学生,他们将在嘉兴度过4年的高中时光。在嘉兴的4年学习中,第一年属预科阶段,主要是适应生活和巩固初中时学过的语文、数学、外语等基础知识。此后3年与本地高中学生一样,使用同样教材,高三时参加全国统一高考,但
单独招生。迄今为止,“内高部”约有500名新疆学生。学校为他们设立了专门的教学楼及
清真食堂。教育界人士表示,内地接收新疆学生,是对国家人才的培养,但对当地教育界也是一种考验。
校训校风
校 训
爱国 爱校 民主 科学
我是秀中人,一生一世学做人
校 风
团结 勤奋 严谨 求实
校歌
南挹湖光秀,东迎塔影高,
地之灵兮人淑陶。
破天荒兮惟我校。负笈如云集,竟业多凤毛,
名随钟声嘹亮入层霄。
秀中精神
校长顾惠人曾在《秀州钟》发表《秀州精神》,明确列出秀州精神五大点——立场纯正、严格训教、基本训练、身心健康、
课外活动。在上述思想主导下,秀州中学形成了“爱国、爱校、爱科学”的优良传统。通过与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秀州中学声誉鹊起,与杭州高级中学、江苏扬州中学、上海南洋模范中学等名牌中学齐名
秀州中学还十分注重
校园文化建设,以构建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建立了以“四个教会”为核心,学生社团建设为重心,“六大周活动”为载体的德育
运行机制,建有秀州文学社、艺轩书画社、春潮书社、三思学社、英语soy
广播站、色彩协会、校健美操队、校轮滑队、校足球队等十多个学生社团,丰富了学生生活,培养了学生兴趣,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正是这种春风化雨式的人文关怀使每一位秀中学子能在美丽的穆湖湖畔和谐、愉快、幸福地成长。
学校设有陈省身奖学金,黄家桢奖学金,顾惠人、俞沧泉奖学金,魏永康奖学金,思益级奖学金和
陆扬烈文学奖等各类奖学金,每年学校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
校友会
1920年11月25日,毕业(留禾)同学与在校同学假窦维思先生宅举行筹备会,推定第一届毕业包涵空为校友会之
滥觞。 1920年12月27日举行成立大会,出席40馀人。通过章程,选举职员:会长包涵空,副会长黄式金,书记曹之竞,
文牍毛拔,会计顾葭滨,介绍部长
凌希陶,交谊部长袁伯樵,辅助部长褚金城。
秀州中学校友会建立也已经九十周年了。建立校友会,对于学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传承传统,发扬光大,使后来的学子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知名校友,都十分关心母校建设,关心校友会的工作。著名的数学家陈省身院士,生前多次到母校参观考察,对母校建设,对母校外语、数学教学,作出了贡献。仍担任北京校友会名誉会长的
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院士,不仅多次到母校参观考察,而且积极参加校友会的活动。他每年都早早派人缴纳500元校友会会费,只要有可能,就由女儿陪同来参加校友会的活动。钦俊德院士、
陆钦侃教授……等校友,都是校友会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对外交流
秀中非常注重对外交流,向外面学习。从2002年起秀中和
丹麦的斯特林中学每年进行学生交换学习。每年10月左右,斯特林中学都会派10几人来秀中交流。相应的,学校也会选出相应数量的学生去接待丹麦友人。让他们住进中国家庭,感受
中国文化的渊源与深厚。同样的,每年暑假,秀中也会选10来名学生去斯特林中学访问交流。秀中和斯特林中学的互相学习使两校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获得荣誉
2011年,经联评核查和会议审议,获得了由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的“浙江省
文明单位”
荣誉称号。
2020年11月16日,被教育部认定为“
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