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情绪基本上是愉快、稳定的。不经常发怒,不无故摔打玩具与其他事物;生活起居正常,能按时入睡,睡眠安稳,少
梦魇,无
吮吸手指或咬物入睡的习惯;基本上能听从成人的合理嘱咐,不过分的挑食、拣穿,不经常无理取闹。
2.
求知欲较强。喜欢提问题并积极寻求解答;学习时或完成任何力所能及的任务时,注意力集中,
记忆力正常;爱说话,
语言表达能力同年龄相符,无
口吃情况;生活中对力所能及的事,乐于自己做,不过分依赖别人的帮助,能比较认真地完成别人委托的事。
3.能合群,爱与小
同伴交往,对人有
同情心和友好行为,不随便打人骂人,不妒忌同伴;在集体中能愉快地生活,在成人指导下,愿意为集体和所能及的好事。
5.有
自尊心和一定的自信心。对称赞感到高兴,对批评、指责感到羞愧,希望做受人欢迎的事,不愿做遭人责骂的事;不过分的畏难、胆怯等。
许多研究都表明
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与语言技能密切相关,语言技能中的
句子成分、句法结构、语义特征等能力的发展,影响着儿童
心理理论的
发展水平。Jenkins和Astington对儿童的语言表达和接受能力进行了测量,也发现一般
语言能力与
错误信念的成绩有很强的
正相关。我国的吴南,
张丽锦的研究发现
心理理论的发展和
语言的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张旭的研究发现在3岁和4岁两个年龄组中,语言能力超常的幼儿在错误信念上的表现均好于语言能力一般的幼儿。
假装游戏是影响儿童的
认知能力、
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它有助于儿童理解心理和现实的区别。Leslie指出,假装是心理理论的一个部分,从此假装游戏就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有研究指出,在假装游戏中,更多参加角色扮演的儿童,或者在幻想测验上得分更高的儿童,对心理状态的理解比其他儿童要好。
有研究发现儿童的心理理论的发展和
兄弟姐妹的数量以及兄弟姐妹之间关系的类型相关。Ruffman等的研究表明,家庭成员内,特别是父母与子女间的
言语交流与儿童的心理理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此外还有研究表明父母的
教育水平和职业阶层都可能引起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差异。
李燕燕,
桑标的研究发现母亲教养方式中的“严厉惩罚”和“情感温暖理解”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有正相关。现有研究几乎都认为更多谈论情感的
权威型教养方式比更多使用申斥的
专制型教养方式更能促进心理理论的发展。
有研究发现同伴交往的频率和时间也影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国外有研究发现受欢迎儿童比受拒绝儿童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
心理状态。王益文等的研究发现攻击儿童与无攻击儿童的心理理论不存在
显著差异,但是间接攻击儿童的心理理论显著高于身体攻击儿童。
此外,
社会文化环境、对心理理论有关的内容的训练都会影响到心理理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