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心理(SEXPSY)是指在
性生理的基础上,与
性征、性欲、
性行为有关的
心理状态与
心理过程,也包括了与他人交往和婚恋等心理状态。性生理是
性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性生理发育的障碍或缺陷,会使性心理的发展出现偏差。世界卫生组织对性
心理健康所下的定义是:通过丰富和完善人格、
人际交往和爱情方式,达到性行为在肉体、感情、理智和社会诸方面的圆满和协调。性心理健康是人类健康
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行为构成
性心理涉及性有关的一切
心理活动,如性的认识、性的
情绪体验、对
性行为的控制等,其结构包括以下四种基本成分:
1.性感知
2.性思维
3.性情绪
4.性意志
性心理各成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他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其中性思维起主要作用。
通过性思维,个体不断地获得对有关性问题的理解,进而逐渐形成对有关性问题的某些观点。这些观点趋于系统化和稳定化,促使一定的性爱观的形成,成为个体价值的一部分。
评定标准
一是个人的身心应有所属,有较明显的反差。如果阴阳莫辨,就难以实施健全的
性行为与获得美满的爱情。
二是个人有良好的性适应,包括自我性适应与异性适应,即对自己的
性征、性欲能够悦纳,与异性能很好相处。
三是对待两性一视同仁,不应人为地制造分裂、歧视或偏见。对曾因种种历史原因形成的一切与科学相悖的性愚昧、性偏见及种种谬误有清醒的认识,理解并追求性文明。
性心理健康作为身心健康的一部分,与人的身体构造、
生理功能、
心理素质和
社会适应密切相关,因而影响性心理健康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一是父母的素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
遗传基因和
胚胎发育决定身心的状况;二是本人,因为个人自懂事起,便对自己的
身心发展拥有一定的支配能力和责任;三是家庭与社会的教育。凡生活在能够科学文明地对待社会和家庭环境的人,往往都能自然、自主而愉悦地面对性、对待性,而在谈
性色变的家庭或
社会环境里,人被迫对性产生肮脏、神秘、不光彩的心理,这种逆
自然性的
精神状态,与自然的人生需求的矛盾和抗争,往往扭曲人性。这不仅导致性心理的不健康,而且还会对人的一生产生不良影响。
发育障碍
个体在身体
生长发育成熟的过程中,也伴随着心理(包括性心理)的发育过程。有关性心理的发育过程有不少学说,其中S.弗洛伊德的
性心理发育理论影响最大。他认为个体的发展是伴随性的发展而发展。其中,性不仅指两性关系,而且包括一切使身体产生快感的情感。
人的心理性欲发育可分为4个阶段:
一是
生殖器前期,包括口欲期和肛欲期。在此阶段,婴幼儿的吸吮活动、大便的排泄和滞留均可使其获得快感。
二是
自恋期。在这一阶段,孩子对自己的生殖器发生兴趣,
手淫成了获得快感的主要行为。
三是乱伦期。男孩的性爱对象选择母亲。而女孩子则多偏爱父亲,并对同性的尊亲产生忌妒或仇恨。
四是
同性恋期。这一段的儿童迷恋同性的小伙伴,不喜欢与异性交往。
最后是
异性恋期,也称为
生殖期,这时期的青少年把兴趣逐渐转向异性,寻求与异性的结合成为主要的性行为。此时,个体的性心理发育便趋向成熟。在上述
心理发展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便可能引起
性心理发育障碍,表现为形形色色的
性变态行为。弗洛伊德的这一学说,虽然包含有不少主观臆断的成分,尤其是他的
泛性论已受到不少批评,但他观察到的许多现象,很大程度上符合人类性心理发育的基本事实。
大量的临床症例证实,几乎所有成年
性心理障碍者,都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便显露出某些偏离正常的趋向。性心理发育障碍可以有其生物学基础。如某种程度的
性激素紊乱或水平异常。但大多数情况下,性心理发育障碍被视为一种独立的心理
行为异常。因此,从早年开始的性健康教育是预防性心理发育障碍的主要方法。大量资料表明,家庭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孩子窥视双亲的
性生活、家长与年龄较大的异性孩子过分亲昵、不适当的性讨论过分严格的禁欲教育等,均会对孩子的性心理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对象差异
男性
女人常常埋怨男人花心,尤其是在美女面前更加走不动路。其实男女有别,男女在性心理习惯方面亦有很大的不同。根据医学研究分析,中国
青年男子的性心理习惯主要有以下几点:
越遮隐越刺激
男性容易受到裸体照和
脱衣舞的挑逗。这是因为,女性是“触觉型”,而男性是“视觉型”。男子喜欢看女人裸体的这种
性意识的强弱,是由个人固有的色情性和跟对象接近的难易之函数
关系来决定。就是说,女性越遮隐的部位,对男性的这种心理越有刺激性。
目光自然投向异性
生活中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在大街上,两组男女从相反方向走过来,擦身而过时,都向对方投去一瞥。这时,女性的一瞥是向同性投去的,而男性则是向异性投射,是无意间的“多视性”。
喜欢听女人的过去
处在恋爱阶段的男性,或者直截了当地,或者装作若无其事地询问女方的过去。因为男性的独占欲强烈。男性有这样一种心理,当他爱上一个女人并想和她结婚的时候,他不仅希望占有她的未来,也同样希望占据她的过去。
女性
婚前性心理
女性在
婚前性行为的心理动机方面,存在着许多偏激的观念和想法。从
性心理学、
性社会学的角度将之概括为以下几个误区:
1、追求所谓“新”的恋爱方式 九十年代的
中国社会,已进入高层次、快节奏、多色彩时期,生活方式在改变,恋爱方式也在变。有些青年错误地认为,九十年代的恋爱方式就是动辄发生性关系。有的女青年说:“常规的爱不完整。真正的爱,应该体现出博大。既然爱他,那我什么都可以给他。”“爱就该给被
爱者自由,何必等到结婚以后。”“已经九十年代了,含情脉脉没意思,我要走在历史的前面”等。在追新潮的心理支配下,她们很快从初恋进入到热恋,由边缘性性行为上升到核心性性行为。如痴如醉地拥抱、亲吻、爱抚激发起
性生理本能的强烈冲动,使理智已难以抵御。
2、崇尚种种
性自由观念 随着西方
文化思潮的涌入及我国
性文化的时而泛滥,冲击了有着很深
文化积淀的传统
性道德。有些青年人盲目崇尚西方的种种性自由观念,想冲破所谓传统性
道德观念的
自我意识非常强烈。有的女青年说:“我们正面临八方大潮冲击,再理智的女性也会感到困惑……”道德的
音乐盒已安抚不了当今一些青年人矛盾痛苦的灵魂与肉体,她们的
性观念已和原始本能需要划上了
等号。因而,有些女青年认为“既然已成熟了,那么满足自己的欲望是
生理需要。”有的说:“只要自己爱的快乐就行,”也有的说:“怀孕怕什么,性爱没有罪”,“女人不作一回人流不算一个完整的女人。”
婚后性心理
在女人的内心世界里存在着一些能够影响夫妻感情的性秘密,她们通常不愿向男人透露这些性秘密,男人惟有自个去探索,驾驭了。
青少年
青春期是儿童向成人过渡的中间阶段,有人把它称为“人生历程的十字路口”,它既与儿童有别,又与成人不同,贯穿青春期的最大特征是
性发育的开始和完成,与此同时男女青年在心理方面的最大变化,也反映在性心理领域,他们对性的意识,由不自觉到自觉;对性对象,由同性转为异性;对性的兴趣,由反感到爱慕到初恋……几乎是每人必经的历程。但由于在整个青春期中,青年人的情绪动摇不定,容易变化,如果
不注意及时引导,常可为过度好奇、热情、幻想、冲动、性欲等驱使而不能自制。若再受社会上不良现象的影响,常可使某些青年滋长不健康的性心理,以致早恋早婚、荒废学业,有的甚至触犯刑法,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不论青年本人、家长或老师,均应对青春期的性心理变化有一定了解,要培养出不仅体质健美而且有健康性心理的青年一代。
青春期内性意识的发展一般可分为四个时期:
1、性抵触期:在青春发育之初,有一段较短的时期,青少年总想远远的避开异性,以少女表现得尤为明显。这主要与
生理因素有关。由于
第二性征的生理变化,使青少年对自身所发生的剧变感到惘然与害羞,本能地产生对异性的疏远和反感。此期约持续1年左右。
2、仰慕长者期:在青春发育中期,男女青年常对
周围环境中的某些在体育、文艺、学识以及外貌上特别出众者(多是同性或异性的年长者),在精神上引起共鸣,仰慕爱戴、心向往之,而且尽量模仿这些长者的言谈举动,以致入迷。
3、向往异性期:至青春发育后期,随着性发育的渐趋成熟,青年人常对与自己年龄相当的异性产生兴趣,并希望在
接触过程中吸引异性对自己的注意。但由于青少年
情绪不稳,自我意识甚强,因而在异性接触过程中,容易引起冲突,常因琐碎小事而争吵甚至绝交,因此交往对象之间常有转移。
4、恋爱期:青春发育完成,已达成年阶段,青年把友情集中寄予自己钟情的一个异性身上,彼此常在一起,情投意合,在工作、学习中互相帮助,生活中互相照顾体贴,憧憬婚后的美满生活,并开始为组织未来的家庭做准备工作,这时的青年对周围环境的注意减少。女青年常充满浪漫的幻想,向往被爱,易于多愁善感;男青年则有强烈爱别人的欲望,从而得到独立感的满足,他们的心情往往较兴奋。
有人类就有爱情,有生活就有爱情。青年男女对性爱均有所求,这是生活中
自然现象,也是人生的必经之途。我们既反对封建道学家们所谓 “男女大防”的危言耸听,也抵制
资本主义社会中“性开放”、 “性商品化”的错误倾向。掌握心理规律,普及科学的
性知识,不仅能使我国广大青年人正确对待性的问题,也有助于青年人树立
革命人生观,更好地推动我国的四化建设。由于青春男女性心理尚未成熟,因此过早恋爱,不仅影响学业、工作,而且由于缺乏正确的
择偶标准,往往不能保证终身幸福。因此,青年人应在成年后再物色理想的爱人,在恋爱过程中应互相尊重,用理智控制感情,保证爱情的纯洁性,这才是当代中国青年应有的健康性心理。
性变态
性变态是指人的性心理及性行为的表现由于各种原因而失去常态。性变态的表现多种多样,归纳为以下三种:A.性交数量异常。B.对象异常(同性恋除外)。C.满足性要求的方式方法异常。
性心理变态他们往往偏好于某种特殊的性欲念。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将这种异常性行为,即性变态分为量的异常和质的异常。量的异常包括性
功能亢进,如男子色情狂、女子色情狂等。质的异常包括手段异常,如
露阴癖、
窥阴癖、
性施虐狂、
性受虐狂等以及性对象异常,如
恋童癖、
兽奸等。性变态会给夫妻生活带来严重后果,造成
精神创伤和心理上的痛苦。性施虐狂往往只顾自己发泄而不管对方,为所欲为,使受虐者常处于一种抑郁、恐惧、惶惑、痛苦的境地。
性取向的不同并不是判断性心理的依据,根据
联合国的
心理卫生指南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1年出版的卫生心理均将同性恋剔除出性
心理疾病。
对于
性心理变态的人,要针对不同原因,积极施以标本兼用的方法予以矫治。受到性变态伤害的人,特别是妇女应该学会运用心理的、医学的、法律的手段来保护自己,同时,应以预防为重。
心理疗法主要是进行解释和疏导,使患者认识到自己的心理缺陷所在,知道性变态对本人、配偶、家庭和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当然,治疗的关键是患者要有迫切接受治疗的愿望,并且诚实、愿意紧密地合作才能取得效果。所以,防范性变态,当防重于治。
发展
可分为儿童时代、少年时代、青年时代、中年时代及老年时代。
一、儿童时代——性的潜伏期
1、
口欲期:出生到1.5岁,婴儿最感兴趣的是母亲的乳房,性觉区是嘴唇。
3、
性器期:3到6岁,性兴趣从非
生殖器区转移到生殖器,生殖器开始有兴奋的表现,出现类手淫现象。对
性器官有窥视欲和好奇心。男孩对
阳具有骄傲感和害怕“
阉割”的情绪,女孩则对男孩的阳具有一种羡慕崇拜情绪。男孩偏爱母亲(
俄狄浦斯情结),女孩偏爱父亲(
伊拉克特拉情节)。
4、潜伏期:6—8岁时,更喜欢与同性交往,并且在这之前的性经历多被淡忘,这是
压抑作用的结果。心理学家认为,这一转变在
性心理发展中具有极大的意义。
二、少年时代——性的雏形期
1、
性反感期:大约7-12岁左右,称之为“疏远异性的
性厌恶期”,这是
社会文化再造的结果。在校学习形成一个“同性集团”,少男少女的无形分隔中使
性别角色的差异进一步明朗化,男女之间形成暂时的疏远和陌生感,聚集着日后两性相吸的巨大
内驱力。
2、牛犊恋期:10—15岁左右。主要表现为少男少女对年长异性的自然而纯真的倾慕,及女性出现
初潮,男性出现
遗精。
1、青年前期:相当于中学至婚前。大多把性兴趣转向同龄的异性,渴望了解异性,接触异性。相当多的人发生初恋,不管成功或失败,都会在两性
性心理发展上留下深刻的烙印。
2、青年时期:主要指结婚前至新婚的
性适应阶段,在
性关系上开始具有伦理、情感和法律上的强烈的
排他性。
四、中年时代——性心理的成熟期
1、性爱浓烈期:从新婚至生育前,夫妻间感情浓烈,爱情专一,性欲旺盛,
性行为频繁。
2、移情和潜伏的情感危机期:
3、深沉期:绝大多人的婚姻总是不断克服种种困难和情感危机而走向性爱的深沉和家庭的稳定。
五、老年时代——性心理并不衰老
老年人生精能力下降,妇女绝经,只表明
生殖功能的丧失,但并不意味着性欲和性爱需求的消失。
性健康心理
性健康观念
人到青春妙龄,进入了一生的黄金年华,性的成熟随之会给青年们带来许多
心理问题和令人困扰的事情。我们的社会,伴随着
现代科学的长足进步,对
人类性行为的认识越来越受到普遍的重视和关心。怎样才能增进性爱的和谐,如何去建立一个有利于个体健康的性心理,自然成为许多人的中心议题,人人都企望能获得美满的性生活,但这样的生活并不是靠在偶然中就可以获取,也不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现象,而是必须要借助于对人类性心理的认识和了解。
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医学家们都十分注重这一课题,以便能向社会和人们传递如何建立这种美好生活的信息。
在
性成熟之后,从一般来看,由于第二性征的出现,男女之间的差异就开始有了明显的变化。女性的性和
性激素(包括卵巢激素、
黄体激素)有密切的关系。这时,如女性的性激素分泌
不平衡或
分泌失调紊乱,她的性欲和达到快感的能力就会受到损害和影响。女性在性行为方面,多数比男性的进展过程要长而持久,但比男性被动,这只是相对而言,有时差别并不大;但如果男性在言语思维的沟通方面和表达个人意图方面能十分有效的话,女性就可以和男性一样地反应敏捷,从而取得性生活的和谐。此外,女性一般感觉有强烈的
性冲动,但却不轻易表现出更强的性行为,即女性没有男性那样容易产生持久而思虑周到的
性幻想。另一方面,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讲,对性的认识是:她们的性心理更倾向于充分享受性爱的欢悦而不是苛求每次达到高潮。
在男性方面,由于生理特点、
社会因素等方面的原因,男性一般都会表现出比之女性易受到视觉和情景、形象的刺激而出现性欲的反应和特征,而且许多男性较注重器官的刺激,而女性则习惯于接受感觉上的刺激。男性的性行为的
主动性也同长期以来男性在
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而影响到他们的性心理定向的。有许多关于性心理的研究报告指出,女性在享受性的能力方面会比男性更为强烈。男女的
性能力是不尽相同的,男性多偏好于直接的性器官的接触;而女性的快感只有1/3来自性器官的接触,有2/3是来自全身的接触及情绪上的满足。当我们了解到男女在性行为上的不同心理定向之后,更重要的是要注意防止和纠正在性行为中的那些不健康的性动机和可能会影响健全性生活的心理症。有哪些是属于这个要注意的范畴呢?
男女双方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和谐而悦意的性生活是双方
相互适应,互敬互爱为基础的。但有的男性想用婚外遇,婚外的不正当性行为来证明自己具有诱人的
男子气概和风度;而有的女性则
从图虚荣开始,把自己对异性的吸引视为殊荣,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都可能在性关系上表现出不负责任或随便的态度。这种以自己的性行为来证明自己有吸引力的动机是不健康的,到头来只会“空悲切”,既损害自己的形象和感情,又危及婚姻生活。
还有一种不健康的性动机就是有的人企图“以性来
麻醉自己”。在性生活中,快感是一种最基本和原始的欢乐,在人类最基本的
生理需求中,适度的性生活会使人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而表现为精力充沛,生活愉快,工作有劲头。但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不满足于生活的现实和环境中的沉闷气氛,而以非常频繁的性行为作为日常空虚生活的调剂和补偿,以致沉溺于这种生活
中和性幻觉中而不能自拔,即以“性”来麻醉自己,甚至于失去了改进自己生活的念头,“患者多困于所溺”,由于沉溺和过度的性生活和性幻想的支配,必然会出现一种性心理的不平衡,其后果是致使自己可能根本失去了获得真正
性快感和性欢愉的能力而出现病态。
此外,有的人由于受到西方生活方式和文学、电影的影响,使他们对性爱、性行为认识方面出现了许多不合理的,过高的期望,常产生一些奢念。诸如,觉得自己应该享受世界上最伟大的性爱而追崇一种不切实际的性幻想,当现实不符时,就愈发变得焦急和失望,情绪极坏,常感性生活不满足……而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甚至会出现“病态”、“偏离”等不良的
行为倾向。
综上所述,对性的认识和倾向的不健康动机是十分有害的。健康的性观念必须同一个人健全的人格、道德
伦理观、个人尊严等揉合而成,重要的是,你要获得健全的性生活,必须要以自己的理智、
情绪稳定、关怀等作为基础;一个人如果缺乏理智和稳定的情绪,即使有一定的
文化知识和素养亦无济于事,性生活的美满和谐,只有靠经验、理智、知识的指导才有可能获得。
正确对待
在对待自己的
性功能方面,有些人
常会犯这样的毛病,他一旦发现自己的性能力较以前质量有所变化,就忧心忡忡:我是不是性功能减退了?这个疑问一旦产生,他们就整天疑神疑鬼,再有发现就立刻把疑问变成结果,或者偷偷地去找江湖庸医,或者买来
壮阳药暗中进补,如此这般折腾了一气,却不见什么效果。 这时候才想去
找医生检查,结果是什么毛病也没有,完全是自找紧张。还有些人与之相反,他们并不是不关心自己的性能力,而是由于怕羞心理作怪,不到万不得已之时绝不肯去找医生。而在他们找医生之时,情况已发展到非常严重的地步,治疗起来自然相当困难。
以上两种人在亲身吃了苦头之后,都希望在这方面得到具体指导,以便正确地认定自己的性功能状态。下面我们就提供几条排除心理性性功能障碍后的自我检测标准,可为男性参考。
首先,应注意自己性器官的勃起。年轻力壮者无论何时,一旦对性产生兴趣,阴茎就迅速勃起。中年人在勃起之前可能需要一段时间,但一旦勃起就能进行满意的性交。属于以上情况者,性功能都正常。如果你发现自己的性器官有时候勃起,有时候不能勃起,或者虽能勃起,但坚持不了多长时间,未到射精时就疲软下来,这就说明你的性功能质量有所下降,但问题不大,可以通过加强锻炼,适当食补或正确的
药补,强化心理刺激完全可以再具雄风。如果你发现自己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从来没有勃起过,这说明问题比较严重,应该到医生那里接受检查后,再采取相应的对策。
其次,你还要注意一下自己性欲产生的方式。对于性欲比较充沛的人来说,每次性生活都是由他主动促成的。当然也不排除对方主动的情况,但他都能够积极响应。如果你属于这种情况,就
大可不必为自己的性功能担心。有些人在性生活中显得很消极,除非对方主动诱导,否则单方面绝提不起对性的兴趣来。如果你属于这种情况,就说明你的性能力出现了问题,但配合
心理医生和男科医生,采取适当的方法问题就可以解决。还有些人不管对方怎样诱导,也没有那种怦然心动的体会,如无
心理障碍就说明问题很严重了,必须找医生进行检查。
此外,你还可以通过注意自己对性的关心程度,来测定自己的性生理和心理是否正常。性生理和心理正常的男性,无论年龄多大,如果见到年轻漂亮的女子,都会有所想象,一见到妻子裸露的肌肤,就会忍不住想去抚摸。而有些人不论遇到和自己关系多么亲近多么钟情的女性,只能在交谈中感到快乐,从来不会产生性的想象,这就说明他们的性感受开始变得迟钝,需要想办法去提高自己的
性兴奋程度。
性健康教育
2011年6月24日,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校学生
心理健康课程的基本要求,包括性心理和恋爱心理等心理健康课成为大学生的必修内容。
心理健康课
课程内容主要为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了解自我、发展自我以及提高自我
心理调适能力三部分组成。教学方法有课程讲授、课堂活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角色扮演等。
其中,在第三部分的提高自我
心理调试能力中,列出了7种大学生容易遇到的心理问题:大学期间
生涯规划及能力发展、学习心理、情绪管理、
人际交往、性心理及恋爱心理、
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和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
在大学生性心理及恋爱心理方面上,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自身性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认识大学生恋爱心理的特点,了解大学生在性心理和恋爱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形成对性心理和恋爱心理的正确认识。
教学内容包括性心理的发展和大学生性心理的特点、大学生性心理问题及调适、大学生恋爱心理发展的规律特点和常见问题与培养健康
恋爱观和
择偶观。
在压力管理和挫折应对方面,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压力和挫折,了解大学生压力及挫折的主要来源,了解压力与挫折对人生的意义,学会正确管理压力和应对挫折。
还要通过心理健康课,让大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帮助大学生识别心理危机的信号,掌握初步的干预方法,预防心理危机,维护生命安全。
教育部要求各高校根据学生培养目标,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设计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体系。可以有两种开课方式:开设一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
必修课程,覆盖全体学生;或者在第一学期开设一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程,在其他学期开设相关的公共
选修课程,形成系列课程体系。有条件的可以增开与大学生
素质教育、
心理学专业知识有关的选修课程。
主干教育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设置2个学分,32-36个学时。延伸教育课程可根据学生情况和需要分布在不同学期开设。
性心理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