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英
清初四川总督
李国英(1608年2月27日—1666年10月6日),字培之,山西大同卫(今山西省大同市)人(《清史稿》误作“辽东”),汉军正红旗人,明末清初将领。
人物生平
投降清朝
明万历三十六年正月十二日(1608年2月27日)亥时,李国英出生于山西大同卫(今山西省大同市)的一个世袭武将家庭。李国英八岁入乡塾读书,记忆力超群,十五岁开始学习骑射和马术。父亲李实去世后,他便毅然投笔从戎。他随辽地将领出关作战,后隶属于左良玉麾下,屡建战功,多次升迁至长沙总兵。
清顺治二年(1645年),左良玉去世后,当时清军渡过淮河,李国英便跟随左良玉之子左梦庚率众投降清朝,因此被授予二等阿达哈哈番世职。清廷将李国英编入汉军正红旗
平定四川
顺治三年(1646年),李国英跟随肃亲王豪格进军四川,讨伐张献忠。清军攻占成都后,李国英因功升任成都府总兵。
顺治五年(1648年),清廷委任李国英为四川巡抚,主持四川军政事务。当时,张献忠刚刚被平定,西川地区战乱频仍。那些强横狡黠之徒反叛,聚众流窜劫掠,或占据险要之地,自立名号。当时张献忠虽然战死,但他的余部尚有数十万人,孙可望刘文秀联明抗清,当时南明将领王命臣占据川南谭弘谭文谭诣杨展、刘惟明等人占据川东,与李自成余部郝摇旗李来亨袁宗第刘二虎、邢十万、马超等遥相呼应,与清军形成对峙格局。李国英上任后,二月,谭弘率部进攻保宁府(今四川阆中),被李国英击败退走。随后李国英分兵三道,水陆并进,攻占王命臣据守的顺庆府(今四川南充),擒其部将李先德、朱朝国等。李国英又与总兵惠应受诏讨伐盘踞保宁附近的邢十万、马超,擒其部将胡敬,收复潼川府(今四川三台),追击至绵州(今四川绵阳),获所置官吏吕济民等。不久招降刘惟明、杨展,收复绵州。
顺治六年(1649年),李国英率军攻占安县(今四川绵阳安州区)、彰明(今四川江油彰明镇),并攻破了曲山关,占领石泉县(今四川北川)。有一个叫谢光祖的人,占据山寨抵抗清军,李国英派遣军队攻破山寨并将其斩杀。
顺治七年(1650年),李国英命副将曹纯忠、刘汉臣率军攻取川北地区,设伏斩贼首老铁匠、黄鹞子。
顺治九年(1652年),大西军余部主力在孙可望刘文秀率领下大举进攻保宁府,大军横列十五里,气势高涨。李国英指挥清军奋力抵抗,率兵直击敌军中坚,同时从小道背后偷袭孙可望,斩敌数万,溺死者无数,最终击退孙可望的进攻,因功封二等轻车都尉世职
顺治十一年(1654年),朝廷考察甄别督抚,李国英因军功卓越,加兵部尚书。这时,孙可望率军攻占成都,重庆夔州(今重庆奉节)、嘉定府(今四川乐山)等地都在农民军和明军的控制之下,清军在四川处境非常不利。当时吴三桂李国翰的大军驻扎在汉中(今属陕西),李国英上书朝廷请求吴三桂出兵四川,献策先取肥沃的成都、嘉定府,且屯且守,然后攻取重庆,扼其咽喉,接着顺流而下,平定夔州,最后平定云南贵州
顺治十三年(1656年)十月,李国英被加封为太子太保,荫一子入国子监读书。
顺治十四年(1657年)九月,清廷决定全力经营四川,顺治帝认为李国英长期在边疆任职,才能和谋略一向显著,于是加封他为少保、兼任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及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陕西三边及四川等地的军务,并兼管粮饷。
顺治十五年(1658年)二月,吴三桂由汉中出兵,攻占了重庆,直指贵州。谭文、谭弘、谭诣、刘二虎等明军屯守忠州(今重庆忠县)和万县(今重庆万州)一带,合兵进攻重庆,被总兵程廷俊、严自明击退。谭文又联合夔东十三家兵逼重庆,李国英率军从保宁府救援,行至合江,谭诣杀谭文后投降,李国英入城安抚,谭弘与其部将郝承裔、陈达也先后投降。李国英命总兵王明德平定盘踞在涪州(今重庆涪陵)、忠州的谭文余部,清军遂基本控制了四川全境。
顺治十六年(1659年),李国英率军攻取马湖、叙州二府,并在武隆的摩围洞击败了牟胜。李国英不仅不杀他,反而赦免并重用他。
顺治十七年(1660年),驻守雅州(今四川雅安)的降将郝成裔起兵造反,李国英亲自率军至嘉定府,分三道进剿,破竹箐关(今属四川洪雅县)而入,郝成裔逃往黎州(今四川汉源),被追兵俘获。又在东乡小城寨攻破了杨秉印的防御,杨秉印焚毁营寨投降。
顺治十八年(1661年),朝廷下旨撤消各省专设总督一职,李国英于是卸任川陕总督,专任四川总督
夔东剿贼
康熙元年(1662年),明朝石泉王朱奉鋡攻打叙州(今四川宜宾),李国英率军讨伐并平定了叛乱。当时郝摇旗、李来亨、刘二虎、袁宗第等人占据茅麓山,出兵掠夺四川、湖广、陕西交界的诸州县。朝廷商议由三省联合军队讨伐他们,李国英上疏说:“贼寇巢穴横据险要之地,我军进攻难以联合。应该预先约定会师时间,分道并进,使贼寇三面受敌,彼此无法兼顾。一路平定后,就近会师,贼寇就可以被全部歼灭。”清廷命将军穆里玛图海率领禁军讨伐,李国英移驻万县,与西安将军富喀禅副都统都敏会合共同围剿。当时叛军正占据夔州,听说李国英率军到来便弃城而逃。李国英下令修缮街市房屋,开张店铺,作长久驻守之计。起义军探知此情后放松了戒备。
康熙二年(1663年),李国英督兵进军巫山(今属重庆),逼近陈家坡,攻破了刘二虎的营垒。刘二虎逃走途中死亡,郝摇旗、袁宗第趁夜逃走。总兵梁加琦、佐领巴达世追击他们至黄草坪,俘获了郝摇旗、袁宗第及他们所任命的官吏洪育鰲等人。李国英又派遣总兵李良桢攻破小尖寨,俘获了明朝东安王朱盛蒗,叛将贺珍的儿子贺道宁也率领部众投降。
康熙三年(1664年),李国英因任期届满而自请考核,但因姓氏误写而被暂时免去官职。然而,朝廷念及李国英的功勋,特旨恢复其太子少保之职,并命其随穆里玛前往湖北茅麓山,协助剿灭李来亨。李国英到达后,亲自勘察营地,构筑长围,截断敌军要道。李来亨部众每夜来袭,李国英都率军奋力击退。此外,李国英还怜悯湖北运输艰难,导致士兵困顿,便传授四川的运输之法,救活士兵不下万人。最终,李来亨无法支撑,放火自焚而死,湖北贼寇也被平定。至此,山林薮泽中的贼寇被彻底清除,三峡航道畅通无阻,四川全境终于恢复安宁。大军返回重庆后,李国英即遭遇母丧之痛。朝廷考虑到边疆重任难以替代,未允其奔丧,特命其在丧服中视事。
康熙四年(1665年),李国英上疏朝廷,认为四川全省已经平定,建议撤裁多余军队,全省只留四万五千兵力。该建议得到朝廷的采纳。
溘然长逝
康熙五年九月初九日(1666年10月6日),李国英去世于重庆的公署,享年五十九岁,谥号“勤襄”。
康熙七年(1668年),朝廷追叙李国英巫山剿贼的功绩,追授世袭一等阿思哈尼哈番爵位。
雍正十年(1732年),入贤良祠
主要影响
政治
李国英在四川剿抚的过程中,多次提到保宁的重要性,并认为守住保宁才是进取三川的根本。
顺治四年(1647年),李国英任四川成都总兵,十一月,赵荣贵围攻保宁,城内各官兵求援,“惟时,饥疫交加,群寇蜂起,其仅存者,只有保宁系入川门户,为收川根本。”考虑到这一点,李国英复援保宁。保宁粮饷几乎靠从陕西运往,“全川镇道,齐集保宁,幸赖存余秦粮支持,获免饥毙。”与此同时,李国英认为光靠陕西运粮支撑不是根本,“惟与各镇道文武,矢志捐躯,与此地为存亡,誓殄众贼,以图恢复。”于是同镇臣柏永馥等,在保宁“兴屯田,资战守,而保宁之根本始固。”因保宁成为清军在四川的立足之地,自然也成为反清势力的围攻对象。顺治五年(1648年)二月初谭洪等入侵保宁。顺治九年(1652年),刘文秀攻保宁,大败。此后保宁政权作为临时省会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李国英对保宁战略地位的清晰认识,是清军能顺利驻扎保宁并成功平定全川的首要原因。
首先,李国英认为保宁的守备不牢固,想要进取三川,是自闭门户。保宁大捷后,是因为粮饷困难,顺治九年(1652年),吴三桂、李国翰部在保宁战役中大败刘文秀军后不仅没有乘胜南下,反而只留下四川巡抚李国英部留守保宁,顺治十年(1653年)二月十三日,平西王吴三桂率全军返回陕西汉中就粮,留右路总兵马宁统兵在保防守。李国英上疏请潼川等要隘设镇,派重兵把守,防止大西军的反攻,但这一建议并没有立即得到清政府的许可。吴三桂率兵走后,四月十二日,李国英上疏在奏疏中再一次详细分析了保宁战略位置的重要性,认为当下正是孙可望等人“势众”之时,清军“攻取之际”,现全师忽撤,留下的兵力又不多,虽然在广元,昭化屯兵五千,但从地形来看,万一大西军从东西入犯,就只有保宁“孤撄其锋”,所以屯兵之地与保宁并非犄角之势。现在如果朝廷重在“守汉”,那么保宁作为第一重门户,广元、昭化作为第二重门户是合理的。但如果重在“守保”,绵州、潼川没有重兵,就不能抵御来自成都西南的军队,遂宁顺庆没有重兵,就不能抵御来自重庆的军队。如果保宁不守,即使汉中有重兵,无异于是“自撤藩篱”,想要进一步进取三川就不可能了。简而言之:固守保宁,分守要隘,将抗清势力抵御在绵州、潼川、遂宁、顺庆一线以南,才是进取三川之根本,或者说目光应该放得更宽更为长远一些。况且大西军知道大军撤回汉中,不再惧怕,肯定还要反击。
然而,李国英的建议得到的回复却是,清政府未更改布防,更重视保汉中,而不是保宁,于是再次上疏,重申了坚守保宁的重要性,此地是恢复四川的根本。在顺治十年(1653年),平西王吴三桂返川就粮之后,四川各地陆续出现反叛,“东西南三川复为贼踞,”甚至一度逼近保宁。囿于“兵寡难分,故权于每处安设拨兵百十名”,可见必须有大兵固守要隘。保宁尴尬的地理位置,使其时刻面临被围攻的处境,所以李国英继续上疏请求增兵三千,并设镇于顺、遂、潼、绵等处。
综上所述,李国英固守保宁的策略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以后来的形势发展变化证实,以保宁为基地与四川抗清武装作战,逐渐扩大在四川的统治范围的决策是正确的。如果放弃保宁,长驱直入,则清军很有可能被四川的抗清武装分割包围加以各个歼灭,付出的代价将更为惨重。
平西王吴三桂命李国英负责新任官员的选择,在新上任的大批文武官员中,除了保持原有官员和外来入川新任官员外,李国英举荐了一部分来自于降清的大西、前明旧臣和地主武装首领。在平川战争中,李国英注意到了这部分降将的作用,不仅保全家族和部队,还升职封侯,让他们帮助管理四川州县和参与剿灭各地的反清势力。
李国英在四川官员的选择上,“以旧官管旧地,以降将任新职”的任人唯贤的选拔标准,帮助了清军快速地稳定四川政局。考虑到川省初定,地广人稀,若省并州县,节约出来的俸禄还可以用于发展生产。由此,在顺治、康熙年间,四川进行了大规模的县制省并。李国英主政四川时期,诸县省并工作已陆续开展,康熙六年至九年也有多次裁撤,此处暂不罗列。有学者统计,经过顺治和康熙初年间裁并,四川之州县数较之明代,共精简了近四十个,曾一度下降至80余个。由此可见,李国英主政时期,大约经历了三次州县裁撤,分别在顺治十年(1653年)、顺治十六年(1659年)和康熙元年(1662年)。顺治十年(1653年)正处于保宁守卫战胜利之后的再度僵持阶段,李国英着力整顿川北地区;顺治十六年(1659年),大西军主力退出四川,全川基本大定;康熙元年(1662年),除“夔东十三家”外,清廷统一四川全境。
综上,四川的州县裁撤是清军战争胜利后的政治成果,相反,州县裁撤节省下来的钱粮又帮助了清军的下一步进军,这与李国英任四川巡抚(总督)的功劳是密不可分的。直至李国英率军平定“夔东十三家”之后,清朝在四川的各级政权组织才相继建立起来。
经济
针对李国英所陈述的四川缺兵乏饷之情况,清政府并没有立即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对于刚刚接手的新政权来说,川蜀之地鞭长莫及,此时也拿不出什么行之有效的措施。但处于“战不能战,待不能待”的情形之下,初任四川巡抚的李国英充分展现了他解决当务之急的能力。
为了在四川实现顺治帝“足国裕民之意”,四川的经济恢复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最主要是招徕流民与外省移民垦荒。在李国英之前,清朝首任四川巡抚王遵坦于顺治三年(1646年)随肃亲王豪格下四川,他“披荆棘,坐戎幕,招辑流亡,极意抚恤,民气渐复”。在王遵坦的努力下,保宁才“民气渐复”,也才能成为清军统一全川的根本。顺治六年(1649年),为了鼓励民间开荒种地,清廷颁发鼓励民间垦荒耕田令。但此时的四川尚处乱局之中,因此,清廷还没有把四川作为特殊地区而施行特殊政策,但是在全国普遍“三年起科”的赋税征派政策的时候,而自四川开始“五年起科”,这也算是给予了身在动乱之中的四川人民的一点优待。在此之下,四川的税负非常轻,“田赋正额,每亩不过二三钱,少止几分”,由此有了“国家赋税莫重于东南,四川最为轻”的说法,吸引了更多的流民返川。康熙三年(1664年),四川大定,藩司移驻成都,又因“川西更惨于川东南北”,李国英为此“招两湖、两粤、闽、黔之民实东西川,耕于野”。除了以众多优厚条件主动招徕流民外,清廷也曾强制各省送还流民。
在李国英主政四川期间,招徕流民的工作是持续性的且广泛性的过程,虽有部分政绩载于史书,但招徕回归的川民“归鸿仍然寥寥”。究其原因有三:第一是四川战争频繁,社会不安定。第二是川北土地贫瘠,百姓担心差粮和自然条件之苦导致生存太难。第三是流寓他乡,不知回家之路。
军事
顺治五年(1648年)四月初四,李国英在“清军乏饷及陈屯田之策”的题稿中,对四川屯田的原因以及屯田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面对四川十地九荒,十人存一的困境,李国英认为若不考虑四川的长远发展,只一味地接受朝廷所运来之秦粮,何时才是尽头,并且不能从跟上解决四川人荒粮荒的问题,并认为“为今之计,可以养兵,可以抚民,并可以进战退守,屯田一着似为急务。”可见,只有屯田,才能滋生人民和资养官兵。
顺治五年(1648年),李国英就已准备开始屯练,“赴陕西采买籽种,陆续运川,转发保宁、顺庆、龙安、潼川等府州县兵民就地开垦耕种,奉旨发布银五万两。”籽种与赈银已准备好,还需要选拔一些合适的官员去实施赈济政策,并以赈济成效为考核依据,李国英“选择司道中勤劳敏锐又饶有心计者,每川一员,带管屯田,责令各州县官清查所有荒地,人丁若干,按实际情况发给牛种,尽力开垦,惟以垦收之多寡为各官之殿最。”有民之处则实行民屯,有兵之处则实行兵屯。按照当时的用兵形势,在屯田的区域选择上“先屯保、顺、潼、川,次取龙、绵,次恢重、合。安官驻兵,招徕开垦,进寸屯寸,进尺屯尺,无事则农,有事则战,庶地耕则民聚,足食则兵强。然后渐复省会、夔、遵、叙、马数府,而屯田亦次第举行,是蜀疆一恢,而通省皆屯,地不患无民,兵不患无饷。”李国英所认为抚民养兵,进战退守,屯田实际上是恢复全川之本计。
顺治十年(1653年),川陕总督孟乔芳组织两千兵丁在广元、昭化屯田。屯兵月饷由政府支拨,牛只、种子等开支亦令统一开付,但屯种所获除屯兵所需口粮外,全部上交,每年可纳屯息粮万余石。李国英根据当时预估的情况,向朝廷申请“必须牛四千头,稻谷种四千石,兵民垦地口粮一万石。”如果朝廷如数发来,必尊奉举行,一两年之后地方大定,“兵食有余,尽数解京,以克正赋。”李国英的屯田措施得到了清政府的认允,发银五万两,买给兵民牛种,“自兹始获饱食”。
开垦兴屯后,自顺治六年(1649年)至顺治九年(1652年)止,“四年共收获籽粒共三万八千一百五十四石一斗八升四合”。而在之后与抗清势力相角逐的过程中,“剿贼无粮则不能远征,获地无粮则不能久守”的局面一定程度上也因李国英的屯田措施而被打破。据嘉庆《四川通志》载:“国朝平蜀之后,交剃荒芜,招徕黎庶分屯课种,兵既戢而民亦滋行。跃后谷稼股积,沃野以成,盖兴屯于始而耕桑继复焉。”此书直接将四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归功于屯田,这无疑是给予了以李国英为代表的主政四川的诸位督抚的高度评价。
清初四川绿营兵的建立当由首任四川巡抚王遵坦开始,但王遵坦任巡抚不到一年旋即去世,建立绿营兵的工作真正意义上是由李国英完成的。
顺治四年(1647年),四川绿营兵的建设工作开始,同年,清廷对四川绿营兵的建制和规模作了规定。《清史稿》记载:“顺治四年,定四川官兵经制。设四川巡抚,称兵分左右营,各设将领八,兵凡千三百人,设建昌、保宁、永宁、夔州四镇总兵官,镇标分三营,设将领八,兵凡二千人。设松潘、成都、重庆三协副将,协标兵分二营,设游击以下将领官兵。设威茂等各营参将、游击、守备分领营兵。四川初仅设巡抚,驻成都府。”但由于此各镇协设于豪格率军南下占领各重镇之时,虽留有官兵镇守,待豪格返京之后,各镇官兵因粮草不继和抗清势力反攻,陆续退回保宁驻守。川西的成都城也是人迹罕至,破败不堪,无法长期驻扎,故四川巡抚也暂驻于保宁。
顺治十八年(1661年),李国英任四川总督,由此开始四川省一督一抚的格局。在此之前,清廷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二月“设四川提督总兵官一员,分中左右三营兵三千名。驻劄省城改设成都城守副将一员,都司二员、守备二员、千总四员、把总八员,分左右二营,兵各一千名。设黎州城守游击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兵一千名。改设峨边游员、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兵一千名。”接着又任命“梅勒章京郑蛟麟为都督同知,充提督四川总兵官”。四川提督作为四川省最高的官,其职责“掌巩护疆陲,典领甲卒,节制镇、协、营、汛,课第殿最,以听於总督。”提督的最终设立也标志着四川绿营制度的基本形成。四川总督驻扎成都府,节制一提四镇。如此一来,川省的一切绿营兵调遭,都需要四川总督的许可。
康熙四年(1665年),全川大定,李国英奏请订立四川绿营兵营制。至此,四川的绿营基础基本定型。顺治、康熙年间,四川各镇的设立与裁撤,跟四川战局息息相关。从四川绿营的开始建立,到利用绿营平定四川,再到康熙年间四川绿营建制的基本成型,身为四川督抚的李国英功不可没。
社会
清初的四川因战争等因素造成了人口大量减少,由此在李国英主政四川时期,持续开展了招徕四川流民和外省移民的工作。顺治帝虽多次强调安民的重要性,但是如何安民,是李国英比较棘手的问题。
早在顺治四年(1647年),李国英掌川之初,清政府便已下令各省编审人丁,但由于清军仅占据保宁一府之地,其他地方仍处于战争状态,四川的人口统计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呈现:以粮载丁,即是把粮作为统计的对象,以所交粮的数量折合成丁上报,各州县略有差别。很明显,这种人丁编审方式非常粗糙,各州县标准不一,且四川人口逐步增加,所计算出的人丁量存在大量缺额。对于招徕的流民和外省移民,为保障本地的社会稳定,使之安居乐业,不仅允许他们任意插占无主土地,并将“新旧流民俱编入册,与土著一体当差”,还把他们“编入保甲,开垦耕种,永准为业”,从法律上解决入川新旧民的户籍与身份问题。在招徕流民的时候,也并未限制其原籍,又以“永准为业”来保护流民垦荒的劳动成果,这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原籍流民和外省流民入川开垦,并将流民移民编入保甲,维护了基层社会的稳定。
在李国英随肃亲王豪格入川之初,为尽快平定四川,对待降兵降民也是一律优待,为官为将者官复原职,为民者赐田地使之开垦耕种。为了拉拢地方乡绅和基层官员,加强地方治理,李国英始终坚持“兴文教,肃吏治”的方针。不仅广修学校,重建儒学,还将新占保宁一府之地视为腹里,发展科举,举行乡试,广泛吸收四川学子参与到政权建设中来。“肃吏治”方面,主要是以招徕流民和垦荒数量为考成依据,另提拔杨道淳、何启图等人为四川按察使司佥事,负责监察,分管各道。由此,清初四川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中国古代社会的耕读体系在四川社会逐步稳定了下来。
历史评价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李国英久任岩疆,才猷夙著。(《清世祖实录》引)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四川原任总督李国英平寇捕贼,懋著劳绩。(《清世宗实录》引)
李仙根:呜呼!公固戎行人也。其鸷勇骏发,战胜攻取,固其积素然也。乃一旦秉钺开府,兵马钱谷,狱讼簿书,应机立办。至其右文礼士,乐善不倦,暇则延名流讨论古今,俯仰评吊,虽宿儒不及。当草昧之初,即请开科,优加饯贺,以故人文不至澌灭殆尽。而闾阎农贾,苟有疾痛,皆得登堂告语,霁色延问,唯恐民情不达也。居下官,不敢有所馈献,不贪酒,不侈宴,房无侧室。每获贼众,具散遣为良民,或典赐裘,以济军需。教养旧家子弟,及量才任使,俾各成名树绩。戎行人固如是乎。然使不遇世祖章皇帝破格用之,西士便宜,捐以委公,不挠不疑,终始如一。公真戎行人已矣!乌能展采措事,茂不朽之勋名哉!以此知天之生公,固以大造于蜀,而公之得遇我皇清,盖千载一时也。(《李勤襄公培之制台墓志铭》)
倪在田:李国英、卢光祖奋迹疆场,徐勇、高进库砺志锋镝,而不为明用,明亦不复能用,是可慨也!(《续明纪事本末》)
赵尔巽等:国英定四川,合师讨茅麓山,绩最高。梦庚诸将,李国英最显。(《清史稿》)
人际关系
史料索引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0 22:08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