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人口是指汉族的人口数量。汉族人口从族源
华夏算起最初约有两百余万人,到战国盛时已有两千多万。在两汉时,已达五千多万。到唐代前期达到八九千万,到
北宋大观年间达10441万余人。
数量
先秦到宋
汉族的人口如果从其族源华夏集团算起最初约有200余万人,历经夏、商、周三代,到战国盛时已有2000万人左右了。在两汉之时,汉族人口已达5000余万人,到唐代前期达到8000万至9000万人之间,到北宋
大观年间达10441万余人。
元朝以后
元代以后,到公元1601年(
明万历二十八年)人口达1.5亿,。由于
明末农民起义、
明清战争和天灾,汉族人口下降。及至公元1851年(清道光三十年)则达4亿以上。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其人口约6亿。到20世纪末已达10亿以上。在地域上则从
黄河、
长江流域向南发展到珠江流域抵
台湾岛和
海南岛,向东北发展到
黑龙江流域,向西北发展到天山南北,向西南发展到
云贵高原和
青藏高原。
比例下降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2011年04月28日举行发布会,国务院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
马建堂在会上发布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
马建堂说,这次人口普查,汉族人口占91.51%,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91.59%下降0.08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人口占8.49%,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8.41%上升0.08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人口十年年均增长0.67%,高于汉族0.11个百分点。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于2010年11月1日零时进行。此次普查的主要目的是查清2000年到2010年这十年来
中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
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学准确的
统计信息支持。
据了解,人口普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中国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尾数逢0的年份为普查年度。
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成功进行过7次
全国人口普查,分别在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2010年和2020年。
分布
汉族在全中国分布的特点是东密西疏,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28日发布):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259亿人,占91.51%;各
少数民族人口为1.138亿人,占8.49%。
根据台当局“侨委会”2011发布的调查资料(中国大陆以外),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的2010普查资料(中国大陆部分省市资料)所制成约略的 (假设海外华人人数大略相当于汉族人数,不计移民海外的少数民族)汉族人口的世界
分布图,汉族的分布主要
中国本土(
汉地)及近代
华人移民史年代的移入国为主。
冷战结束后
大中华地区指
经济全球化下以汉族/华人为主的跨国网络。
就地理
人口学上来说,汉族在中国主要集中于
腾冲黑河线的东部,此外在
东南亚、
北美洲和
西欧、
印度洋岛国毛里求斯也有较多的分布,特别是
圣诞岛和
马来西亚,分别占当地人口的70%和30%。
特点
汉族分布地区的特点,是在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国的形成、发展与确立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历史上汉族人口有过几次大规模自
黄河流域和
淮河、秦岭以北向长江、
珠江流域南移。秦统一六国时,曾将关东强宗大量迁入
关中,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时也有过类似移民活动,然而当时的经济发展决定了
黄河中下游各郡为全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如以
秦岭与淮河为界把
郡县地区划为南北两部,两汉大体都是北部约占当时户口总数的80%,南部约占20%。
从东汉(公元25~220)末年起,北部割据混战,人民开始南迁,而
西晋(公元265~316)末年“
永嘉之乱”,黄河流域人民大规模南迁至
长江中下游与长江中上游及
汉水流域。经南北朝,继续有人口南移,使
长江流域人口不断增加,但仍未改变北部人口多于南部的分布状况。然而如果拿隋末与西晋时的南部诸郡
人口总数相比较,则长江流域与岭南各地人口增加了一倍以上。 在南方,非汉民族是占压倒性多数的。从民族历史变化来看,除了少数
百越后裔“遁逃山谷”,演变出唐宋以来的少数民族文化外,绝大多数百越人群在长期、全面汉化的过程中融合成为当地汉民。
唐末
藩镇割据混战,五代(公元907~960)相仍,北部人口又一次出现了南迁趋势。到
北宋末年,金兵南犯,出现了第二次人口南迁的高潮。南方人口大增,主要集中在
四川盆地以及
洞庭湖、
鄱阳湖、 太湖等大湖周围和长江、
珠江三角洲地区。这些地方成为人口稠密之区,
人口密度高于北部各州。除以上两次大规模人口南迁之外,另外还有几次具有相当规模的人口南迁。南部经济自
东晋以来发展迅速,至两宋时,中国的
经济重心南移,南方人口不仅密度高于北方,而且汉族人口的总数,至明、清时也已超过北方。 唐宋以来,随着越人逐渐整合于南迁的汉族之中,两宋期间,广东除 有黎、瑶、畲、壮等少数民族外,汉民族的广府、客家、潮汕三大民系也基本定型。
自秦汉到清朝,历代都有不少汉族人民通过驻军、屯垦、移民、流亡等方式移居边疆各地,与边疆少数民族交错杂处,
共同开发边疆。两千多年间,移居边疆的汉族有不少融入当地少数民族之中,其中唐代的东北渤海人、西南
南诏人、辽代契丹人、清初
满族等都以融化大量汉族人民而壮大、兴旺起来。其他各少数民族在发展过程中,也都吸收了汉族的成分,而边疆各民族内迁,与汉族杂处,往往大都融入汉族之中。汉族所以人口众多,与不断吸收其他少数民族成分壮大兴旺起来是分不开的。
汉族经历与中国境内各民族长达数千年的共处、迁徙,于是形成了在
松辽平原及
黄河、淮河、长江、
珠江等大河巨川流域农业最发达的地区及城市集中分布,在边疆与当地各民族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汉族有相当数量人口移居海外。其中有的在移居国生根发展,成为当地的华裔,有的则保持
中国国籍,成为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侨。
中国大陆
汉族人口绝大部分都分布在中国,在中国大陆,汉族占总人口的90%,分布于各个省市;在香港、
澳门、台湾汉族分别占总人口的95%、97%、98%,汉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中国大陆2000年人口普查汉族分布(修订数据)
台湾
汉族人数约22,575,365人,约占台湾总人口的98%。
其他地区
自中晚明起汉族开始零星向东南亚移民,从19世纪中叶起又有汉族向欧洲、
北美等地移民。
果敢族是
缅甸的一个很特殊的民族:在缅甸,他们被指为从中国
云南省而来,居住在
果敢县的中国汉人;而在中国,有人指他们是明朝在缅甸的遗民。
明乡人
郑经在
三藩之乱时出兵大陆,后因战事不利撤退,若干将领四散海外,礼武镇总兵
杨彦迪投奔广南,二镇总兵周云隆率一队船在
舟山,房锡鹏也有一支船队在浙江乌洋,黄进在琉球。。后以杨彦迪部将
陈上川投奔
越南定居西贡〈今
胡志明市〉,设明乡会馆,并有“耻作北朝臣,纲常郑重;宁为南国客,竹帛昭垂。”对联自述身世。以明乡人之名传后世。
商朝的遗臣
箕子率商朝遗民(古河南、山东人,具体数目不明)到
朝鲜半岛建立了“
箕氏侯国”,并得到
周朝的承认而成为诸侯。此一说法为“箕子东来说”(기자동래설)。韩国
历史学家尹乃铉在其所著的《韩国古代史新论》中承认箕子朝鲜的存在,并认为箕子来源于中国中原。
日本秦氏为日本一个古代的氏族。自称
秦始皇的后代(
新撰姓氏录说是三世孙孝武王)。
明朝时,
明太祖接受琉球察度王的邀请,赐
闽中舟工三十六姓。这些移民到达琉球后,在
那霸港附近的
浮岛上建立了
久米村,并定居于此。
参见:新疆汉族
高昌居民以汉族(主要为汉魏屯戍军民的后裔和逃避战乱的内地移民)为主,少数族(主要为
昭武九姓和其他
西域国家的侨民)为辅。因而高昌国建制,如官制、
兵制、赋役制、士族制等,大抵脱胎汉晋,又自具特色。汉族
传统文化在高昌占统治地位。俗奉天神,兼信佛法。
十六国时期,
祆教已在高昌流行,但佛教在高昌一直受到尊崇。
迁徙
国内迁徙
汉族是安土重迁的
农耕民族,极为注重乡土观点。但在历史上却由各种原因发生过数次大规模的迁徙,并最终形成当今的
分布格局。这当中又以西晋永嘉年间(公元307年-312年)为高潮一直持续到南朝刘宋元嘉年间(公元423年-453年),为第一次大南迁。随着
政治中心的南移,加之汉族人口不断进入南方少数民族聚落区,南方少数民族如
山越、俚、僚、蛮等族也不断出居平地,与汉族成犬牙交错居住的态势。
如东吴征服散居于今
苏南,
皖南,浙、赣两省山区的山越后,将越人从深山险阻之间迁出至平地与汉族杂居并逐渐融合,总数约有10余万人。
北魏孝文帝用兵
襄樊、进军三关时,有8万余落
蛮族跟随“
大阳蛮”王桓天生北附
北魏。此后,蛮族人民不断从山谷出居到江、淮、汝、颍之间以及沔水南北,长期和汉族人民交错杂居,到隋唐之际基本上和汉族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
僚族主要分布在梁、益二州;到北朝中期,他们或与蜀地汉人杂居,成为
编户齐民;或流入深山,聚落自居。蜀地的僚人绝大多数先后融入当地汉族居民中,隋唐以后,仅在川黔交界的部分山区还有少数僚人居留的记载。这一时期,居住在岭南地区的大部分俚人也和汉人杂居,同为国家编户。再是从唐朝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
安史之乱爆发到唐末和五代时期,由于北方连年战争,
中国经济重移向相对稳定的南方,黄河中下游的人群便开始了继
永嘉之乱后的再一次南迁
浪潮。而北宋
靖康之难(公元1126年)时的金兵南侵造成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汉人出现自永嘉以后的第三次南迁高潮,是次南迁历时一百多年,其中又出现过数次小的波动。再加之宋朝以后南方无论是经济还是
文化发展都远高于北方,人口增长速度也盖过北方。等到蒙元中期,
秦岭——淮河线以下的户口要占当时全国户数的百分之八十五,实际人口估数也在八成以上,完全将西汉时南北人口比例颠倒过来。
华南地区的先民,在漫长而又复杂的历史演变中,一部分受
华夏中原文化影响,与南迁汉人长期相互融合,形成南方汉人与南方汉语,另外一部分则逐渐演化为现在的侗台人群。
除却三次大的南迁浪潮外,黄河中下游的人口也于历史上的各个时期向其他方向进行小规模的迁徙,但不及南迁的影响深远。而除了战争和灾害原因的大规模迁徙外,还有通过屯田、驻军和政府有组织的强制谪迁等形式向边地的移民。
明朝时,朝廷迁徙大量汉人军民到云贵地区,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军屯,以及
商屯或其他方式。明朝出现的“改土归流”政策在清雍正五年(1727年)后开始在云贵、四川和
湖广全面推广,原
土司而向今
内蒙古和甘肃、青海一带的移民在明朝已具一定规模,当时主要是以屯田,及一部分的流徒。而自鞑靼首领
俺答与明朝改善关系后,也开始有汉人进入草地开荒垦地。明朝时,汉人占
辽东和
辽西地区的人口多数。至于汉人大量进入西北、内蒙古和东北的边疆地区则主要是满清末期为防止
沙俄被迫实行的“
移民实边”与放垦政策的产物。而黄河流域的汉人南迁从明朝以后则基本停止,这是由于南方的人口密度要高于北方。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期,除
西藏外,汉人已经在其他的民族地区成了当地人口的多数或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现代汉族的呈东密西疏的分布网络。
海外迁徙
汉人迁徙到海外的历史最早要追溯到
南宋末年,不少南宋遗民选择向南迁移。这其中就有宰相
陈宜中和
郑思肖,他们一直到了
爪哇。其次则是明朝灭亡后,为数不少的士大夫与普通百姓的南下。而大规模的向海外的移民则主要是清末民初时期,自从1860年
满清政府在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失败后,和英法签订《天律条约》,迫使清廷放弃
海禁,从此以后中国人可以
自由迁徙到海外,这些人中大部分都流向了东南亚。当今的
海外华人约五千万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