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的概念是与
京派对立的,最初这两个名词是
沈从文在上世纪30年代挑起的一场文学争论中提出的,上世纪30年代写实小说和
抒情小说流派基本上分别被京派和海派所分割。海派作家应该是指活跃在上海的作家(未必是上海人)。广义上的海派指所有活跃在上海的作家派别,包括
左翼文学、
新感觉派文学、
鸳鸯蝴蝶派;狭义的话,就只指新感觉派。
简介
30年代中国沿海商业文化、
消费文化的产物。上海在当时是首屈一指的大都市,得风气之先,但也是西方思潮与中国封建余毒交杂,
社会矛盾尖锐,阶级对立严重的地方。清末
才子佳人小说、“五四”后的新才子佳人小说、上海滩的腐朽
社会风气、资产阶级、
小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和
审美趣味对海派小说的形成都有影响。鲁迅曾说,海派文学为“商”“帮忙”,从中不难看出它的格调。这是一种商业味很浓的文学。海派没有成立过正式的组织,也未发表过宣言,之所以人们将其视作一派,是由于海派作家在思想倾向、
艺术趣味和
创作方法上有某些共同的特点。对都市文明既有幻灭,又有欣赏的挖掘。
海派作家应该是指活跃在上海周围的作家,代表人物有
张资平、叶灵凤、
穆时英、
曾虚白等。他们都以都市青年男女的种种爱情纠葛。有人统计1928年前张资平70多万字的小说中,写恋爱的就有55万字。体现都市文化和商业色彩的各路作家。其中包括已成流派的“现代派”诗歌,“
新感觉派”小说,以及无法归入任何流派的上海作家如
张爱玲,苏青,
林徽因
广义上指所有活跃在上海的作家派别,包括
左翼文学、新感觉派文学、
鸳鸯蝴蝶派;狭义的话,就只指新感觉派。
海派小说主要是以描写
都市生活为题材,代表作家和作品有初期海派的叶灵凤的《紫丁香》、第二代海派新感觉派的
刘呐鸥的《都市风景线》和茅盾的《
子夜》、
张爱玲《
金锁记》《
倾城之恋》。
海派文学大体一致的特点:
1、是新文学的世俗化、商业化。小说注重可读性,迎合大众口味,是一种“轻文学”;
2、
过渡性地描写都市。展示半殖民地大都市上海的生活百态:
夜总会、赌场、酒吧、投机家、
交际花等,着重病态生活的描写;
3、首次提出“都市男女”这一海派常写的新的主题,造成一种“新式的肉欲小说”;
4、重视小说形式的创新。
5、对都市文明既有幻灭,又有欣赏。
起源
上世纪30年代达到极盛。上海成为文化中心是多层次的。它既是进步文化中心,如《新青年》在上海创刊、左联在上海成立,
鲁迅先生在上海生活和创作……与此同时,上海的一般文化也相应地活跃起来;而反动文化也相当猖獗。还有像《嫖界指南》这样的妓院文学、色情文化也泛滥成灾。五花八门的小报,是上海的又一道“风景”。可以说,当年的上海文化是多方面、多层次、综合性的复杂的共同体。这也许就是
海派文化的一个鲜明的特征吧。
海派文化肇始于
中国画,亦起源于京剧,作为
艺术流派滥觞后,很快漫开至电影、小说、美术教育等领域,乃至
社会生活诸多方面,便形成了海派文化这个概念,可见这是客观历史的必然产物。
海派文学就是在这个演进的过程中诞生的,可以看到,在植根于
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纳了
吴越文化的和其它
地域文化,受到了世界文化主要西方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富有上海地方特色的海派文学。
概括
海派发展三阶段:
1.民国初年鸳鸯蝴蝶派
特色:上承《红楼梦》、《
花月痕》的传统,外受《茶花女》的哀怨与世纪末的感伤的影响,展现出一种落魄者的
孤独感。
代表人物:
张资平、
章衣萍;
刘呐鸥、
施蛰存、
穆时英(上海现代派)。
特色:直接取法外国
现代主义思潮,如日本
新感觉派、佛洛依德
精神分析学说等,剖析洋场社会人的
行为方式和
深层意识结构。
海派两个主要发展面向:
1.男女两性间曲折离奇的浪漫故事,与言情小说有密切联系。
2.
师法外国现代主义新颖活跃而又光怪陆离的表现手段。如新
感觉主义。
新感觉主义的听、闻、视、触、味各种
感觉器官,似乎都有某种
特异功能,可以直接输导到被感觉的物体上,赋予它们‘生命感’,从而使来去匆匆的印象组成了感觉流。刘、穆等人把都市风景分解得七零八落、五光十色,在探戈乐的交错节奏中摇落出浓艳的菸酒味和脂粉气;他们对都市的感觉带有光色错综感、倏忽感和魔幻感。
特征
繁华与靡烂
“海派”文学的最大特色——繁华与靡烂的同体
文化模式:
强势文化以充满阳刚的侵犯
性侵入柔软靡烂的弱势文化,在毁灭中迸发出新的生命的再生殖,灿烂与罪恶交织成不解的孽缘。当海派文学的渊源时,似乎很难摆脱这样
两种文化的同体现象,也可以说是“恶之花”的现象。但上海与
波德莱尔笔下的巴黎不一样,巴黎从来就是世界文明的发射地,它的罪恶与灿烂之花产生在自己
体腔内部,具有资本主义文化与生俱来的强势特性,它既主动又单一,构成对
他者侵犯的发射
性行为,而在上海这块东方的土地上,它的“恶之花”是发酵于本土与外来异质文化掺杂在一起的文化场上,接受与迎合、屈辱与欢悦、灿烂与靡烂同时发生在同体的文化模式中。
本土文化突然冲破传统的压抑爆发出追求生命享受的欲望,
外来文化也同样在异质环境的强刺激下爆发了放纵自我的欲望,所谓的海派
都市文学就是在这样两种欲望的结合下创造了独特的文化个性。
雅俗善恶二元混杂
海派的雅俗善恶二元混杂,来源于上海这个商业都市的
二重性。一方面是新生的、有活力的现代都市;另一方面,因为有旧文化的多层包围,因为现代性质的
文化消费并不能排除消极面,现代文明也能媚俗,它就呈现出善恶兼备的形态。又由于读书市场的商业趋利作为重要动因,海派如想无限地求新求奇,就要发展自己的先锋性;如从众、从俗、从下,就会追求趣味,反对崇高,扩大自己的通俗特征。海派的雅俗,还同上海这个都市的读者分流有关。雅是为了呼应这个城市的雅
读者群,包括
洋行、海关、银行、公司的
写字间读者,也包括铁路、邮政雇员的一部分及大中学校师生的一部分(即有的是海派的读者,有的则构成激进的左翼读者群)。俗是为了迎合
通俗读物的读者群体,如低级职员阶层、广大的店员阶层和其他居住在
石库门房子里的
市民阶层。这样,海派在上海的
先锋文学市场和
通俗文学市场两边都占据了位置:表现都市新的观念、新的生活方式的海派文学,由先锋而高雅;俗的支流则表现艳情、恐怖、骗局,收集城市奇闻,制造软性文字,由通俗而低俗而媚俗。
意识
海派文学主要有以下三个的意识:
上海都市生活方式相对于传统生活方式来说,是座精神孤岛;同时都市
机械文明使人有被生活抛入急驶的轨道,随时要倒下来的感觉。
2.漂泊感
切断了旧有联系的新型都市人物,没有找到新的可供插足的根基,于是成了无根的不安宁的游魂,漂荡在十里洋场。‘海派小品里传达的漂泊
情绪反应出他们与革命主潮、传统文明脱节,找不到自己生存位置,在夹缝中艰难求生的境况’。
二、市民文化意识
1.题材主旨的反崇高性和非重大性。
2.
价值取向:享乐式
个人主义价值观与
市民意识相契合。
三、文人文化意识
1.两个主要特点为非纯粹性、差异性大。
2.差异性可分为三种:闲适型、批判型、哲理型。
结语:海派文人在大时代的变革中发现自己是小人物并且认同这一身分,同时又不能找到人生的理想支点,重获文化英雄身份,所以他们在商业社会面前呈现话语失落。
历程
五四
新文学发动以来,
海派小说的传统一度受到打击,新文学发起者对上海作家竭尽嘲讽之能事。如郭沫若等
创造社发迹于上海,
刘半农教授就嘲笑他为“上海滩的诗人”;到了
鲁迅来概括上海文人时就干脆用“才子加流氓”一锤而定音。其实在北京的文人中,刘半农和鲁迅都是来自南方,更像是“海派”一些。
就在阵阵讨伐声中,一种新的海派小说出现了,那就是创作社的主将
郁达夫的小说。郁在日本留学时期开始创作,他的忧郁、孤独、自戕都染上世纪末的国际症侯,与本土文化没有直接的影响。郁达夫对上海没有好感,对上海的文化基本持批判的态度,但这种
批判精神使他写出一篇与上海有密切关系的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这部作品依然未脱旧传统才子佳人模式,但身份又有了变化,男的成为一个流浪型的
现代知识分子,女的则是一个上海香烟厂的女工,也许是从农村来城市打工的
外来妹。
郁达夫笔下的流浪知识分子还不具备自觉的革命意识,他与女工对社会的仇恨都是停留在朴素的正义与反抗的立场上。但是随着20年代大革命风起云涌,革命意识越来越成为市民们所关心的主题,不但许多激进的知识分子被卷进去,而且还成为
民众意识中的英雄。尤其在上海那样一座有着庞大工人队伍的城市里,革命风云不可避免地从此而起。在新文学发展到
“革命文学”阶段里,上海的作家们沿着郁达夫的浪漫抒情道路创作了一大批
流行文学,主人公是清一色的革命知识分子,他们在这个城市里浪漫成性,不断吸引着摩登热情的都市女郎,不倦地演出一幕幕“革命加爱情”的
活报剧。依然是纠缠不清的多角恋爱的幻想,依然是才子佳人现代版的情欲尖叫,
丁玲、
蒋光慈、巴金、潘汉年、
叶灵凤等时髦的作家无不以上海为题材,创造了新的革命的海派文学。
30年代的
文学史是两种海派文学传统同时得到充分发展的年代,前者的代表作品有
刘呐鸥、穆时英、
施蛰存等“
新感觉派”作家的作品;后者的代表作品有茅盾的《子夜》。但需要强调的是,两者虽然代表了海派文学的不同倾向,但在许多方面都不是截然分开的。比如关于现代性的刻画也是《子夜》的
艺术特色之一,现代性使小说充满动感,封建僵尸似的吴老太爷刚到上海就被“现代性”刺激而死,本身就是极具象征性的细节。同样,在新感觉派作品里,
阶级意识有时与上海
都市文化中的“恶之花”结合为一体,如
穆时英的《
上海的狐步舞》、《夜总会里的五个人》等许多小说里关于贫富对照的
细节描写就是明显的例子。
海派文学:
矛盾的《子夜》
《子夜》描写的上海的民族
资本家与外国财团利益的斗争细节及其场所(如丧事与
跳舞、
交际花的间谍战、太太客厅的隐私、交易所里的战争、宾馆的豪华包房、
丽娃河上的狂欢以及种种情色描写)体现的是典型的繁华与靡烂同体模式结构。茅盾以留学德国的资本家来代替流浪知识分子,以周旋于阔人之间的交际花代替旧式妓女,其间展开的情色故事从心理到场面都要远远高于一般的
海派小说。只是作家为了突出左翼的批判立场,才不顾自己对工人生活的不熟悉,特意安排了工人罢工斗争和共产党内两条路线斗争的章节,但这方面他写得并不成功。所以,从本质上说《子夜》只是一部站在左翼立场上揭示现代都市文化的海派小说。
刘呐鸥创作《都市
风景线》的生活观照态度归结为单纯和全然,又将这种单纯和全然的风格与现代都市的人为造作文化联系起来,构成
半殖民地上海的独特的风景线,可以说是对刘呐鸥为代表的海派文学最传神的写照。
张爱玲的《倾城之恋》
30年代是
新感觉派与
左翼文化把海派文学的两个传统推向顶峰的年代,那么,40年代的海派小说在忍辱负重中达到了成熟与完美。
由于上海是一个中西文化不断冲撞的开放型的城市,也由于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基本上是一个欧化的传统,所以
海派小说的主人公主要是与“西方”密切相关的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及其消费圈子,而普通市民在海派小说里只是作为消极的市侩形象而出现。在40年代
大紫大红的
张爱玲,是一个深受五四新
文学教育长大的女作家,但她一开始创作就有意识地摆脱新文学的西化腔,自觉在传统
民间文学里寻找自己的发展可能。
上海这样一种
移民城市,它的许多
文化现象都是随着移民文化逐渐形成的,它本身没有现成的
文化传统,只能是综合了各种破碎的本土的
民间文化。与农村民间文化相比,它不是以完整形态出现的,只是深藏于各类都市居民的记忆当中,形成一种虚拟性的文化记忆,因而都市民间必然是个人性的、破碎不全的。张爱玲头一个捡拾起这种破碎的个人家族记忆,写出了〈金锁记〉〈倾城之恋〉这样的
海派风格的作品。由于张爱玲对现代性的来临一直怀着隐隐约约的
恐惧感,及时行乐的世纪末情绪与古老家族衰败的隐喻贯穿了她的全部的
个人记忆,一方面是对物质欲望疯狂的追求,又一方面是对享乐的稍纵即逝的恐惧,正是
沦陷区都市居民沉醉于“好花不常开”的肺腑之痛,被张爱玲上升到精神层面上给以深刻的表现。张爱玲对都市现代性的靡烂性既不迷醉也不批判,她用市民精神超越并消解了两种海派的传统,独创了以都市民间文化为主体的
海派小说的美学。
延伸
在当代海派文学中,
王安忆无疑是最具代表的一个人。在王安忆八十年代的作品中,已隐约托出她对上海的深切感情。流徙四方的知青,原来是无数上海穿堂弄巷出身的儿女。这座老旧阴湿的城市,包含——也包容——太多各等各色的故事。九十年代的王安忆,则越来越意识到上海在她作品中的分量。她的女性是出入上海那嘈杂拥挤的街市时,才更意识到自己的孤独与卑微;是辗转于上海无限的虚荣与骚动间,才更理解反抗或妥协现实的艰难。
由于历史变动使然,王安忆有关上海的小说,初读并不“像”当年的海派作品。半世纪已过,不论是
张爱玲加
苏青式的世故讥诮、鸳鸯蝴蝶派式的罗愁绮恨,或
新感觉派式的艳异摩登,早已烟消瓦灭,落入寻常百姓家了。然而正是由这寻常百姓家中,王安忆重启了大家对海派的记忆。在如此新旧夹缠、混乱迫仄的世界里,上海的
小市民以他们自己的风格恋爱吵架、起居行走。他们所思所做的一切,看来再平庸琐屑不过,但合拢一块,就是显得与其他城市有所不同。这里或许有“奇异的智慧”。套句张爱玲的名言:“到底是上海人!”
王安忆这一海派的、市民的寄托,可以附会到她的修辞风格上。大抵而言,王安忆并不是出色的文体家。她的句法冗长杂沓,不够精谨;她的意象视野流于浮露平板;她的
人物造型也太易显出感伤的倾向。这些问题,在中短篇小说里,尤易显现。但越看王安忆的作品,越令人想到她的“风格”,也许正是她被所居住的城市所赋与的风格:夸张枝蔓、躁动不安,却也充满了固执的生命力。王安忆的
叙事方式绵密饱满,兼容并蓄,其极致处,可以形成重重叠叠的
文字障——但也可以形成不可错过文字的奇观。长篇小说以其庞大的空间架构及历史流程,丰富的人物活动诉求,真是最适合王安忆的口味。张爱玲也擅写庸俗的、市民的上海,但她其实是抱着反讽的心情来精雕细琢。王安忆失去了张爱玲那种有贵族气息的反讽笔锋,却有意无意的借小说实践了一种更实在的海派生活“形式”。
当代
余秋雨:以历史
文化散文而名世。 他凭借自己丰厚的文史知识功底,优美的文辞,引领读者泛舟于千年文明长河之中。 首部散文集《
文化苦旅》依仗着作者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
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
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三盅:作品多为
现实题材小说。 反映社会与家庭伦理,深刻演绎
新时代、新的政治与
经济环境下正发生着微妙转变的社会关系与
社会变迁,具有厚重的
人文思想,重视传统,尊重人性,体现人文关怀,敬畏义理之天,极力宣扬信仰对构建良性
社会秩序的灵魂作用。 长篇都市小说多为描写
金融危机背景下,
中产阶层的脆弱与失落,新贵阶层的诞生与崛起,及在普遍社会
投机心理的驱使下,小人物的人生
悲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