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速度是形容词,是中国大陆形容工程建设速度非常快的一个词。
简介
1981年10月8日,中国一冶承建的国商大厦破土动工,1982年4月,国际商业大厦提前94天竣工,创造平均不到5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获得时任深圳市副市长罗昌仁肯定,如数领到94万元
港元的奖金,轰动全国。
1982年11月~1985年12月的37个月期间,
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承建
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简称国贸大厦)时,创下了三天盖一层楼的速度,刷新“深圳速度”。
深圳国贸大厦建成后,是当时深圳的最高楼,成为深圳地标,而且周边也因国贸而被称为国贸商圈。
当时深圳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快速进行中,国贸的建设过程经报道后,成为深圳城市建设的一个典型被广为宣传。因此“深圳速度”、“三天一层楼”是当时媒体提到深圳常用的词汇。
不过,深圳国贸大厦建设虽然以快速而著称,但是却不是所有的
施工单位都能模仿的,在某些地方即便是加长每天的工时都不可能达到。其中有些条件是自然因素,有的地方是不能达到的。
比如,深圳由于气候原因,混凝土的凝固期远短于中国内地很多城市,而且在施工时候加入了加速凝固的
凝固剂,因此混凝土在浇筑后可以更快凝固,以加盖上面一层。此外,建设中还使用了多层的楼板模板,不必等下面一层完全完成再将模板撤除而加盖上面一层,节约了不少时间。
地王大厦是深圳最不容忽略一个标志,它是曾经的亚洲最高,“深圳速度”的最佳代言者。2000年之后,越来越多的内地城市,开始以与深圳相当甚至更快的速度发展。“深圳速度”也就少有人提了。
1982年,深圳市政府开始筹建国贸大厦,最初的目标就是,建一座在全国,乃至
亚洲都数得上的
标志性建筑。
当时,香港最高的建筑是合和大厦,建成于1980年,位于港仔著名的皇后大道东,
楼高65层。在内地,南京
金陵饭店正在试图成为当时的中华第一高楼,它计划建设37层。
为了和香港形成对接,
深圳国贸大厦的设计一开始就向香港的这个“老大哥”看齐。规划建设53层,肯定是当时内地的第一高楼。
合和大厦顶部有个圆形的旋转餐厅,这在当时是一个风靡
港岛的著名景点。国贸大厦的设计也特意加入了这个圆形的旋转餐厅,只不过,为了表现中国
天圆地方的古典理念,把大楼的身子设计成了方形。
摩天大楼事实上是来自美国的特产。1851年,电梯的发明,直至19世纪末
钢铁工业的发展,使得建筑向上走成为无限的可能。
整个20世纪,美国建筑向上走的趋势都是锐不可挡的。直到1973年
西尔斯大厦建成之后,美国的建筑师终于开始思考,不断向上突破的成本是得不偿失的。
美国的摩天大楼热开始消退,建筑师们开始把更高、更快的理念输向亚洲,寸土寸金的港岛自然成了热土。
而之于深圳,改革初期这里并不缺乏土地,建设国贸大厦的一个意义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改革的决心。
当时,包括国内和国外的舆论,都对改革初期的深圳缺乏信心,国内有人把特区比作“租界”,而在国外也有人把这里大规模的建设称作“假大空”。
1982年的深圳是个大工地,也是建设者的淘金地。工程师罗君东作为建筑大军的一分子,就是在1982年来到深圳,当时他更多图的是,每月能够多拿6块钱的特区补助和买到便宜的香港货。
1984年4月30日,深圳国贸大厦主楼封顶,比预计的工期整整提前了一个月。工程师罗君东回忆,主楼开建后,先是7天建一层,后来速度提升到5天、4天一层。从第30层开始,持续以3天一层的速度盖楼,当时香港的最快速度是5天一层,美国的
最高速度是4天一层。
“深圳速度”自此叫响,国贸也成了这个城市的第一个地标,当时有句话,不到国贸,不算来过深圳。
1984年,比“深圳速度”更快的是“蛇口速度”,他们的口号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发展历史
贡献
深圳在25年的历史上作出了其应有的贡献:一是杀出了一条血路,积累了创新发展的经验;二是探索了改革开放的路子,创建了比较健全的
市场机制;三是创立了深圳速度的
经济发展模式;四是以铁的事实证明创建经济特区的正确性。———
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
李鸿忠历程
·1979年1月,蛇口第一声开山炮
蛇口第一声开山炮擂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战鼓,揭开了特区建设的序幕。1982年年初,“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牌正式耸立在蛇口工业大道路口,震动全国。
1980年特区建设者决定先开发罗湖。12年后,经济学家测算,罗湖0.8
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产生的财富,可以铺满10厘米厚的10元钞票。
1981年深圳在全国第一个推出“工程招投标”方案。首个招标工程———
国际商业大厦,建设速度由承包前的25天一层楼加速到5天一层楼,成为“深圳速度”的起点,建设者得到了94万港元奖金。
1983年9月15日,2万工程兵将士在深圳特区脱下了
军装———根据中央军委决定,两个师7个团的兵力集体转业到深圳,支援特区建设。
·1984年:刷新深圳速度
1984年,高160米,共53层的
国贸大厦仅14个月竣工。创造了3天一层楼的奇迹,从此成为“深圳速度”的象征。
·1985年:华侨城崛起
1985年11月,
华侨城开始建设。4.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崛起了
世界之窗、
锦绣中华、
欢乐谷、
康佳集团等一批深圳“名片”,成就了特区的
旅游产业。
随着
深圳特区经济的发展,特区企业需要更多的资金扩大生产,深圳市制定了《
深圳经济特区国营企业股份制试点的暂行规定》,一些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其中个别企业还发行了股票。
1987年3月,《
深圳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条例》成为我国第一部土地有偿使用的
地方性法规。当年12月1日,
深圳市人民政府在
深圳会堂敲响了
公开拍卖土地的第一槌,正式揭开了我国土地
管理体制重大改革的序幕。
鼓励买房,提高租金,深圳
住房制度改革在全国走出了具有
革命性的一步。当年春,国家
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作出结论:“
深圳经济特区住房制度改革方案的出台,将具有全国性重要意义。”
·1989年,百万劳工下深圳
人们惊呼:“百万劳工下深圳了”内地许多热血青年在改革大潮的裹挟下,不远千里来深圳求职,形成了特殊的
移民潮。
·1990年:深交所诞生
1990年12月1日,新中国第一个
证券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诞生。第二年,年轻的深圳股市经历了
淡市、热市、死市和
跌市。两年后,“股票风波”引发了中国
股票市场最激烈的一次抢购潮。
1991年,深南大道开始扩建,全长18.8公里。这条路是特区发展的缩影。
·1992年:邓小平南巡
1992年1月19日,邓小平第二次踏上他亲手创办的深圳经济特区。南方讲话中,特区姓“社”
不姓“资”、“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为处于争议中的特区指明了发展道路。
·1993年:率先直选
1993年10月21日,深圳
宝安区沙井镇蚝二村
村民创造了一项“全国之最”———他们用一张白纸直选村干部,开创了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的先河。
·1994年:志愿者行动
1994年,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诞生,催生者正是深圳义工。
1995年,国内已经全面改革开放,特区独享的优惠政策逐渐变成
普惠制,特区如何发展?深圳提出“二次创业”,从此进入新的
发展阶段。
·1996年:零售业的“狼”
1996年8月12日,
沃尔玛在深圳开设在中国的第一间购物广场和第一间
山姆会员店,万人空巷。深圳零售业惊呼“狼来了”,从此改变了中国商业格局。
·1997年:深港合作
1997年7月1日,
香港回归。深港界河上的
罗湖桥见证了百年沧桑。从此,深港合作成为各界关心的话题。
深圳在全国率先启动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当年将政府各部门1691项审批砍剩628项。此后,深圳进行了多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着力打造
服务型政府。
·1999年:高交会开幕
1999年首届高交会开幕,不仅让各种
高科技产品来到深圳,更是在海外留学生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000年:全民读书
2000年11月,深圳开办了首届读书月———一项
政府组织、专家指导、
社会支持、
群众参与的大型读书文化活动。特区要从“
文化沙漠”走向“
书香之城”。
2001年6月25日,大鹏所城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让人们把目光从火热的经济建设中移向历史和文化。
·2002年:网络长文
2002年,一篇近2万字的长文《
深圳,你被谁抛弃》在网络流传,反映了外界对于深圳进一步发展的关注和疑问。第二年,网文作者
呙中校和当时的深圳市长于幼军对话,书写一段佳话。
2003年5月28日,
深圳特区管理线、俗称“二线关”的边防管理进行改革,一举推出九项便利措施。更加快捷高效的口岸环境和宽松和谐的边防环境,对深圳发展影响深远。
·2004年:统一城市化
2004年7月,深圳特区外的
宝安、龙岗两区
城市化进程全面铺开。深圳成为全国第一个没有农村
行政建制和农村管理体制的城市。解决了制约深圳发展的特区内外“二元化”问题。
从1992年至今,深圳已颁布和实施了《
深圳经济特区劳务工条例》、《
深圳经济特区企业欠薪保障条例》等17部
劳动保障的法规和规章,是全国为
劳务工立法最早、最多、最完备的城市。2005年,深圳特区
内劳务工的最低工资达到690元,居全国首位。
·2010年6月:深圳特区扩容
2010年6月初,中央已经批准了深圳扩大特区版图的申请。特区范围延伸至全市,特区总面积将由2010年6月之前的395平方公里扩容为1948平方公里,接近香港面积的两倍。特区扩容后,为深圳发展和港深合作开辟了广阔前景。 也为中国第一经济特区——深圳特区的建设迎来新一轮狂潮。
6月8日下午,深圳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2010年度深圳
最低工资标准,全市统一上调至1100元/月。 深圳的最低工资标准在全国一直保持较高水平,2008年度调整后特区内最低工资标准全国最高。此次调整再次领跑全省,也标志着深圳,自1994年开始出现的关内外的工资双标准时代的结束,特区内外的最低工资标准终于又实现了统一。
这是深圳特区扩容获国务院批复后首个一体化的事项。
从1985年到2010年,能从一个小小的农村变成
国际化城市,真的不容易啊,不愧为深圳速度。
意义
“深圳速度”是改革开放中国建设发展的象征。它是一个时代快速发展的符号,代表了30年来中国建设发展的速度。“深圳速度”是深圳建设者在建设深圳国贸
中心大厦时创下的“三天一层楼”的纪录。深圳国贸中心大厦高高耸立,直插云霄,到深圳来的中外人士,总要登上楼顶的
旋转餐厅,远眺深圳城市的景色。 “深圳速度”使深圳特区的发展日新月异。东滨大亚湾、西临
珠江口、南接香港的深圳,从1979年创建以来,短短28年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昔日的小渔村,得改革开放之东风,成为中国内外瞩目的经济特区和
开放城市。在短暂的时间里,深圳人口从一个只有2.5万,发展到已经超过1000万,城区面积也从最初的3平方公里扩大到了700多平方公里,GDP也从1979年的1.79亿元增长到了2007年的6700多亿元,创造了
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2007年深圳
人均GDP达到10628美元,成为中国大陆首个人均GDP过万美元的城市。此外,深圳还是中国主要的外贸口岸,其
进出口总额连续10多年位居大中城市第一。深圳实现了经济上的超常规发展,创造了“深圳速度”。深圳创造的“深圳速度”,已经成为一个高速度高效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概念而深入人心,激励着大家争分夺秒地投身到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演绎
“深圳速度”又演绎出“深圳质量”。“深圳速度”不是建立在高指标、国家大量投资、
行政命令、人海战术等方式的基础上的,而是积极运用
商品经济内在规律的结果。“深圳速度”是立足市情,求佳不求大、求优不求全、求特不求同、求精不求多,走精品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有一组数据为证:深圳每万元
GDP的能耗仅为0.43吨
标准煤,低于世界0.65吨的平均水平,更低于中国1.4吨的平均水平;深圳每万元
工业总产值的耗电量为350
千瓦时,比上海低100千瓦时,比北京低70千瓦时,比周边城市也要低许多;深圳2006年每平方公里土地上产生GDP1.5亿元,2007年将提高到1.6亿元以上;深圳每2平方公里土地上可产生1亿元的税收;深圳在中国第一个实现工业污染全面达标排放;尽管私人小汽车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但道路交通状况仍维持在一个较为平稳的水平。另外,还有一组数据是:2002年,深圳辖区共实现
全口径税收800多亿元;2003年这一数字已接近千亿元。在全部税收中,上划中央的比例由1987年的不足40%上升到2001年的近70%,即约700亿元。更有统计显示,深圳已累计上缴
中央财政超过3200亿元。
前一组数据表明,进入新世纪,深圳进入更高一级的发展平台后,将优先考虑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共进,考虑经济
社会发展的长远性和
可持续性。这将和“深圳速度”一样,成为一个时代的高度。随着
经济增长方式向
集约型、资源节省型转变,深圳
经济总量的增长和质量、效益的提高逐渐同步,正效应的增长和负效应的削减也日益同步,经济增长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相对减少。后一组数据表明,深圳在自身经济实力不断提高、
居民生活水平水涨船高的同时,为国家作贡献的能力正逐年增强。这也从一个侧面显示了深圳经济发展的高质量与强大活力。两组数据阐明了“深圳质量”的主要内涵——基于更宏阔的视野、有着更远大的目标,建立
资源节约型社会,既做到“节流”,也做到开源,同时坚持较快的
发展速度。不但要与兄弟城市比对国家的贡献,还要比创新、比效益、比特色、比
人居环境和
社会人文发展指标。优先考虑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共进,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性和可持续性。不仅要看
经济规模增长了多少,还要看代价有多大,要看正、负效应相抵之后的
净效应。
含义
“深圳速度”的含义绝不仅仅是一个“快”字。深圳人坚持做到经济发展与
环境保护并行,打破了经济发展带来
环境恶化的“怪圈”。在加速推进深圳建设过程中,深圳不仅对所上项目实行“环保
一票否决制”,而且制定并颁布环保法规12部,再加上政府有关环境保护的规章和
规范性文件的建立和健全,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地方环保法规体系,使水、气、声、渣等环保的各方面都处于“硬约束”之下。当深圳在中国首批戴上“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际“
花园城市”等桂冠时,人们对“深圳速度”有了更新的认识:有质量的速度才是有效益的,深圳发展经济坚持走出了可持续发展道路。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