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县,隶属于
安徽省宿州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东临泗县,西连宿州市埇桥区,南接蚌埠市固镇县、五河县,北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睢宁县接壤。总面积2125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6月,灵璧县辖19个镇,另设有1个开发区。截至2022年末,灵璧县常住人口97.1万人。
历史沿革
灵璧属夏邱。
属徐州。
初为徐子国,吴灭徐为
宋地,及魏、齐、楚共灭宋,地属楚,灵璧属
楚东境。
秦
秦并灭六国,灵璧属泗水郡。
分属虹、谷阳、符离、夏丘、下邳诸县领辖。
东晋
改阳平郡为
谷阳郡,又置连城县、
高昌县,灵璧县南郊,隶属连城县。
梁,置临潼郡。
北齐,废为县,后又置潼郡,辖今县境北部。
显庆元年(656年),夏丘更为
虹县,废谷阳入
蕲县,灵璧县分属虹、蕲两县。
元祐元年(1086年),在
苏轼助力下析虹县的零璧镇置零璧县,属宿州,隶
淮南东路。
建炎(1127—1130年)后没于金。
至元四年(1267年),改属泗州。
至元十七年(1280年),复属宿州。
初属宿州。
洪武四年(1371年),宿州改属临濠府。
洪武六年(1373年),属中立府。
后属凤阳府,直隶南京。
初沿明制。
康熙六年(1667年),改属安徽省,先后属凤阳府、凤颍六泗道管辖。
民国元年(1912年)4月,废府州设县,灵璧县直属安徽省。
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又直属安徽省。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安徽省设10个行政区,灵璧县属第六行政区。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改为9个行政督察区。灵璧县属第六督察区。
抗日战争期间,先后裁并改设8个专署,灵璧县隶属第六专署。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安徽省设9个行政区,灵璧县属第四行政区。
民国三十七年(1946年)11月25日,灵璧解放,属江淮边区行政公署第三行署。
1949年4月21日,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
宿县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2年4月12日,属安徽省宿县专区。
1961年4月13日,撤销蚌埠专区,重新设立宿县专区、
滁县专区,灵璧县属宿县专区。
1964年,国务院决定由宿县、灵璧县、怀远县、五河县衔接处各一部,析置
固镇县,属宿县专区。
1998年,改宿县地区为地级宿州市,灵璧县属宿州市管辖。
行政区划
境域变迁
灵璧自置县至元代,县境区域无考。
明
嘉靖年间,县域东至
虹县界河北35里,西至宿州界大店60里,南至五河县界潼河140里,北至徐州界双沟140里;东到虹县60里,西到宿州120里,南到
临淮县180里,北到徐州180里,东南到五河县120里,西南到怀远县180里,东北到睢宁县150里,西北到萧县220里;南到南京陆路527里,水路966里,北到北京陆路1883里,水路2310里。
清
乾隆年间县境东西70里,南北270里。县城东至虞姬墓15里,与本府虹县交界;东北至潼郡集90里,与徐州府
睢宁县交界,至杨家桥100里,与徐州府
邳州交界;北至
黄河120里,与徐州府铜山县交界;西北至梅山120里,与徐州府
萧县交界;西至宿灵庵55里,与本府宿州交界;西南至曹老集120里,与本府
怀远县交界;南至
淮河150里,与本府
凤阳县交界;东南至乔家集90里,与泗州五河县交界。
中华民国
民国期间,灵璧区域略有变动,至1949年,全县总面积为2364平方千米。
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中国建立后,灵璧区域缩小。
1955年底,先后将九顶、冯庙、城关3区的23个自然村划归睢宁县和泗县管辖,这时县境总面积为2288平方千米。
1965年7月,以沱河为界,将河南的一个镇、5个人民公社(含196个自然村214937亩耕地)划出,归新置的固镇县管辖。
区划沿革
2021年,经安徽省政府批准,省民政厅批复,同意撤销宿州市灵璧县禅堂乡、虞姬乡、向阳乡,分别设立灵璧县禅堂镇、虞姬镇、向阳镇。12月,经安徽省政府批准,省民政厅批复,同意撤销灵璧县大庙乡,设立大庙镇。
2022年5月,经安徽省政府批准,省民政厅批复,同意撤销灵璧县朱集乡、大路乡,分别设立灵璧县朱集镇、大路镇。
区划现状
截至2023年6月,灵璧县辖19个镇,另设有1个开发区。灵璧县人民政府驻
灵城镇钟灵大道1号。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灵璧县位于安徽省北部,淮北平原的东部,东临
泗县,西连
宿州市埇桥区,南接
蚌埠市固镇县、
五河县,北与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
睢宁县接壤。介于北纬33°18′—34°02′,东经117°17′—117°44′之间,南北长82千米,东西宽36千米,总面积212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地势
灵璧县地势低平,地形北高南低,呈西北东南倾斜。地面坡度较小,坡降比为1:7300—1:10000。海拔高度一般多在20米左右。西北最高,海拔高程为27米;东南部最低,海拔高程为18.5米,南北高程差为9米。
地形
河间平原:分布于县南古汴河堤以南、南沱河以北的广大地域,属剥蚀古堆积型地形,为第四系全新统中段剥蚀构造,系南沱河、北沱河和古汴河冲积平原。其坡降比以1:10000左右向东南倾斜,高差2米左右。地面较平坦,沿河一带受近代黄河沉积物影响明显,河间地域受沉积物影响较小,沿河地势较高,河间地势低平,且缓倾微凹多洼地,该地因地表水和地下水分布状况不同,近河高地、河间洼地以及两者过渡处的缓坡地上分别发育着不同土壤。
黄泛平原:分布于县城和古汴河以北的广大区域。属泛滥堆积型地形。为黄泛堆积之远河相亚砂土构造。其方向为西北东南向,沉积物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变薄。由于河道缺口位置多变,又因受紧砂漫淤的沉积规律影响,致使土壤质地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自北向南沉积着砂土、砂礓土、中壤土、重壤土和轻粘土。这些沉积物,破坏了原有水系,导致区内排泄不畅,形成多处洼地,造成土壤盐碱化。
气候特征
灵璧县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处于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带。冬季干冷,夏季炎热多雨,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适中,但降水年际间变化较大,年内分配不均,主要表现为夏热多雨、冬寒晴燥、秋旱少雨、冷暖和旱涝的转变很明显。
灵璧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95.5毫米,汛期(6—9月)的降水量占年雨量的66.5%,汛期易发生洪涝灾害;最大年降水量为2003年的1494.7毫米,最小为2001年的602.7毫米。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指E601型蒸发器)为894.2毫米(1973—2015年),最大为1978年的1199.2毫米,最小为2003年的671.4毫米;月蒸发量最大的为6月,占全年蒸发量的14.2%,连续4个月蒸发量5—8月最高,占多年平均值的50.2%,干旱灾害也经常发生。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末,灵璧县主要地类数据如下:
(一)耕地149695.89公顷(2245438.35亩)
其中,水田1193.64公顷(17904.60亩),占0.80%;水浇地336.58公顷(5048.70亩),占0.22%;旱地148165.67公顷(2222485.05亩),占98.98%。
位于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142333.72公顷(2135005.80亩),占全县耕地的95.08%;位于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6494.50公顷(97417.50亩),占4.34%;位于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849.03公顷(12735.45亩),占0.57%;位于15—25度及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18.64公顷(279.6亩),占0.01%。
(二)种植园用地671.87公顷(10078.05亩)
其中,果园523.58公顷(7853.70亩),占77.93%;其他园地148.29公顷(2224.35亩),占22.07%。
(三)林地5774.16公顷(86612.40亩)
其中,乔木林地4601.73公顷(69025.95亩),占79.70%;竹林地1.54公顷(23.10亩),占0.03%;灌木林地17.36公顷(260.40亩),占0.30%;其他林地1153.53公顷(17302.95亩),占19.97%。
(四)草地859.91公顷(12898.65亩)
灵璧县草地均为其他草地。
(五)湿地54.06公顷(810.90亩)
湿地是“三调”新增的一级地类,包括7个二级地类。湿地均为内陆滩涂。
(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1553.71公顷(473305.65亩)
其中,建制镇用地3277.95公顷(49169.25亩),占10.39%;村庄用地27774.58公顷(416618.70亩),占88.02%;采矿用地308.58公顷(4628.70亩),占0.98%;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192.60公顷(2889.00亩),占0.61%。
(七)交通运输用地5386.45公顷(80796.75亩)
其中,铁路用地101.73公顷(1525.95亩),占1.89%;公路用地2199.31公顷(32989.65亩),占40.83%;农村道路及港口码头用地3085.41公顷(46281.15亩),占57.28%。
(八)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5768.13公顷(236521.95亩)
其中,河流水面2597.38公顷(38960.70亩),占16.47%;水库水面50.64公顷(759.60亩),占0.32%;坑塘水面2930.66公顷(43959.90亩),占18.59%;沟渠6968.80公顷(104532.00亩),占44.20%;水工建筑用地3220.65公顷(48309.75亩),占20.42%。
植物资源
灵璧县植物资源门类比较齐全,共有6个门、28个科。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有禾本科、放花科、胡麻科、锦葵科、葫芦科、十字花科、豆科、茄科、百合科、葡萄科、蔷薇科、杨柳科和玄参科等13个科。
药用根皮植物有:白前、白头翁、翻白草、青木香、半夏、香附、地骨皮、椿根皮、苦楝皮、远志、花粉、合欢皮、蒌陵草、野荞麦、首乌、射干、芦根、白茅根、锦鸡儿、桑根皮、地芋、藕节、薤白、光菇。
果仁植物有:土枸杞子、车前子、
菟丝子、亭力子、牛子、
女贞子、冬葵子、
王不留、苍耳子、苏子、青香子、小胡麻、
褚实子、萝卜子、
花椒、急性子、
葫芦巴、韭菜子、蛇床子、
枣仁、黑白丑、地肤子、丝瓜子、丝瓜络、桃仁、冬瓜皮、柏子仁、
苦杏仁、槐角、
火麻仁、马斗玲、
桑椹、凤眼草、鹤虱、
石榴皮、白吉利、甜瓜蒂、无花果、
芡实、莲子、皂角、朝天子、蒌子、蒌皮。
花叶植物有:
薄荷、
大蓟、
小蓟、蒲公英、荆芥、泽兰、瞿麦、益母草、败浆草、
墨旱莲、老观草、扁须、车前草、马鞭草、
浮萍、天仙屯、小草、紫花地丁、
米口袋、泽七、忍冬屯、青蒿、夜交屯、马齿苋、半枝莲、半边莲、
苏梗、苏叶、谷精草、
苍耳草、虎耳草、
西河柳、苎草、蛇莓、皂刺、
萝卜缨、旋覆花、
蔷薇花、扁豆花、玫瑰花、须莲、鸡冠花、夜合花、木槿花、凤仙花、益母花、荠菜花、
红花、寻骨风、艾叶、
大青叶、侧柏叶、玉米须、槐米、
霜桑叶。
花卉品种有250余种。主要品种有:
菊花、
牡丹、
茉莉、
玉兰、
兰草、
百合、
桂花、
茶花、
天竺、月季、杜鹃、木槿、腊梅、米兰、合欢、紫丁香、
栀子、看石榴、看樱桃、看桔子、
仙人掌、仙人球、仙人棒等。
动物资源
灵璧县动物计有5个门,9个纲,与人民生活密切的有哺乳纲、鸟纲和鱼纲3个纲。
野兽和爬行动物有:獾、黄鼬、
刺猬、鼠、
蝙蝠、蜥蝎、蛇。
野禽有:啄木鸟、
猫头鹰、
野鸭、燕、鹊、喜鹊、
苇莺、
山雀、麻雀、布谷鸟。
水生动物有:青鱼、草鱼、
鲢鱼、
鳙鱼、
鲫鱼、鲤鱼、鳝鱼、
鳜鱼、
河蟹、虾、龟、鳖、青蛙。
药用动物有:水蛭、蟾蜍、蝎子、土元、地龙、虻虫等。
矿产资源
灵璧县无金属矿床,非金属矿点虽多,但形成矿床并具备开采价值的,只有大理石矿和水泥灰岩矿。
大理石矿
皖螺矿床:该矿床位于九顶区陆圩乡境内耳毛山,又称耳毛山大理石矿,距县城55千米,形成于震旦纪四顶山期晚期。矿体共分4层,均在山北坡,呈带形,东北西南向延伸,全长500米。储量为40.22万立方米。
菜玉矿床:该矿床位于娄庄区蒋圩乡境内菜玉山,距县城21千米。地层为震旦界青白口系张渠组的一部分。该矿床分布在菜玉山的北部,深则24.91米,浅则16.20米,为混合矿体,上伏墨玉,下伏菜玉,东北部是斑马玉,南厚北薄,矿体形似蛤蟆坐北面南状,南部墨玉矿体出露在地面上。总储量为76943立方米。
磬云石矿床:该矿床主要位于渔沟东3千米庆云山,距县城47千米。品种为纯磬云墨,为古矿点,矿体微显脆性,加工后墨黑有光,明亮如镜,扣之有声,可以加工制作成乐器编磬和高档的建筑材料,为灵璧县一大特产。庆云山西辉山大理石矿所产磬云黑,质地稍松,易于雕磨,古时多用之制作砚台。此外,邱庙东北的穆山,朱集东南的潼山皆产磬云黑,累计储量达100多万立方米。
石灰石矿
张山—凤凰山矿床:位于县水泥厂北,县水泥厂正开采使用;庙山矿床,位于灵城东北,为县水泥厂的后备矿山。
九顶山、陇山、马山矿床:位于九顶山至尹集镇一带,九顶、尹集、浍沟、高楼等水泥厂正开采使用。
牧猪山—耳毛山矿床:位于贯山至朝阳集一带。
鄂山矿床:位于灵城西南。
菜玉山矿床:位于娄庄东南4.5千米处。
灵璧县石灰石矿预测储量为3.8亿吨,其中可用于化学工业制碱原料的矿体藏量为1.9亿吨,可用于冶金辅助原料的矿体藏量为2.7亿吨。
人口
截至2022年末,灵璧县户籍人口129.82万人,其中:出生人口1.12万人,出生率为8.63‰;死亡人口0.68万人,死亡率为5.2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9‰。截至2022年末,灵璧县常住人口97.1万人,比2021年减少0.7万人,下降0.7%。
政治
经济
综述
2022年,灵璧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24.4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7.52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75.58亿元,增长4.1%;第三产业增加值181.33亿元,增长5.3%。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0.8:23.3:55.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33291元,增长4.1%。
2023年,灵璧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0亿元、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4亿元、增长21.8%;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48元、18396元,分别增长4.9%、8.5%。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灵璧县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10.8%。其中,工业投资下降14.4%,民间投资下降2.3%,建安工程投资增长12.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3.1%,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4.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4.6%。
财税收支
2022年,灵璧县财政收入21.23亿元,下降15.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75亿元,下降5.8%。财政支出65.11亿元,增长12.4%,其中民生支出55.18亿元,增长11.9%,占财政支出的84.7%。从重点支出项目看,公共安全支出增长5.3%,教育支出增长6.3%农林水支出增长14.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1.1%。
人民生活
2022年,灵璧县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87元,增长5.8%。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7元,增长4.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55元,增长6.2%。
2022年,灵璧县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15081元,增长4.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17235元,增长2.0%;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14011元,增长5.9%。
能源
2022年,灵璧县全社会综合能源消费量83.69万吨标准煤,增长10.7%;单位GDP能耗0.2578吨标准煤/万元,增长5.6%。
第一产业
2022年,灵璧县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9.3亿元,增长4.9%。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5.4亿元,增长3.2%;其中,种植业实现产值61.3亿元、增长4.0%;林业实现产值3.3亿元、增长4.2%;牧业实现产值45.6亿元、下降2.8%;渔业实现产值2.3亿元、增长34.4%;农林牧渔服务业22.8亿元、增长12.1%。
农业
2022年,灵璧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2.77万公顷;粮食产量109.85万吨,增长1.7%。其中,小麦63.78万吨,增长2.07%;玉米41.11万吨,增长0.13%;大豆4.6万吨,增长5.51%。蔬菜及食用菌产量39.55万吨,增长4.8%;瓜果产量5.3万吨,增长0.8%;园林水果2022年,灵璧县产量6.57万吨,增长0.3%。
林业
2022年,灵璧县完成人工造林5217亩。
畜牧业
2022年,灵璧县生猪存栏47.9万头,增长6.0%;出栏84.7万头,增长4.6%。牛存栏3.5万头、增长6.7%,累计出栏2.8万头、增长2.7%;羊存栏23.3万只、增长4.3%,累计出栏65.8万只、增长3.1%;家禽存栏635万只、增长4.4%,累计出栏1160.6万只,增长0.6%;禽蛋产量4.73万吨,增长11.0%。
生产条件
截至2022年末,灵璧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88.04万千瓦,增长3.6%。全县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9522台,增长1.8%;联合收割机保有量7247台,增长3.1%;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1.3%;耕地灌溉面积10.93万公顷,增长3.0%;有效灌溉面积10.7万公顷,增长0.3%;新增耕地灌溉面积333.3公顷。
第二产业
工业
截至2022年末,灵璧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7家,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6%。23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14个行业产值保持增长,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7.0%、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4.8%、非金属矿采选业增长35.1%、金属制品业增长23.3%、木材加工业增长11.1%、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5.2%。2022年,灵璧县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3.4%,高技术工业增加值增长1.4%,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19.6%。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主要产品产量中,滚动轴承比上年增长16.7%、饲料增长21.2%、纱增长4.0%、熟肉制品增长10.3%、商品混凝土增长1.3%。2022年,灵璧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6.9亿元,比上年增长7.7%;实现利润总额4.6亿元,下降52.5%。
建筑业
2022年,灵璧县建筑业增加值23.48亿元,增长6.8%。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01家,增加11家。2022年,灵璧县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90.9万平方米,减少72.0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23.1万平方米,减少7.4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服务业
2022年,灵璧县服务业增加值181.33亿元,增长5.3%。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0.76亿元,增长5.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0.28亿元,增长0%;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6.83亿元,增长1.9%;金融业增加值15.10亿元,增长9.3%;房地产业增加值31.51亿元,增长2.8%;其他服务业增加值65.03亿元,增长6.9%。
国内贸易
2022年,灵璧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33亿元,比上年增长0.9%。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42.19亿元,增长0.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1.14亿元,增长3.4%。限额以上商贸单位零售额中,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商品同比增长47.6%,中西药品类增长14.5%,石油及制品类增长9.8%,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9.7%,文化办公用品类同比增长3.1%。
对外经济
2022年,灵璧县进出口总额4907万美元,下降75.4%。其中,进口总额4907万美元,下降75.4%。
招商引资
2022年,灵璧县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70.3万美元,增长126.7%。
房地产业
2022年,灵璧县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9.6%。商品房销售面积61.8万平方米,下降36.7%;商品房销售额37.8亿元,下降33.3%;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19.9万平方米,增长1.2%。
邮电通信
2022年,灵璧县邮政业务总量1.8亿元,电信业务总量5.4亿元。年末移动电话用户91.1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93.5户/百人;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到34.6万户,互联网宽带普及率35.5户/百人;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8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5.0户/百人。
旅游业
2022年,灵璧县入境旅游者430万人次,增长13.2%。旅游总收入3.0亿元,增长15.4%。
金融业
截至2022年末,灵璧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54.52亿元,增长16.7%。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64.36亿元,增长19.7%。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69.38亿元,增长21.7%。全县金融机构存贷比81.3%,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
交通运输
交通
104、343国道,201、301、303省道贯穿境内,距
京沪高速铁路20千米、
徐州观音国际机场60千米,新汴河横贯东西,距离
连云港、
南京港两大港口200千米,可以便捷地通江达海;
北京—台北高速公路、徐明高速公路纵贯南北,盐洛高速公路、
宿淮铁路贯通东西。
运输
2022年,灵璧县旅客周转量1.07亿人千米,下降34.1%;其中公路旅客周转量4793万人千米,铁路旅客周转量5941万人千米。公路货物周转量54.11亿吨千米,铁路货物周转量4430万吨千米。
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2022年,灵璧县高新技术企业34家,其中当年新增企业9家。全县共获专利授权522件,其中发明专利66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4.07件。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4个。省科技成果登记51项。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灵璧县共有普通中学40所,在校学生7.3万人,专任教师5177人。普通小学232所,在校生10.5万人,专任教师6009人。幼儿园196所,在校生4.0万人,专任教师2265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1.9%,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农村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81.7%。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灵璧县有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馆藏书量5.0万册。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99%。2022年,灵璧县组织文艺活动3689次。
体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灵璧县体育社团组织机构数27个。2022年,灵璧县共开展各项全民健身活动13次。全县跆拳道组队参加市青少年锦标赛获8枚金牌,取得团体第二的成绩。为全县28个小区、33个行政村健身路径进行维修升级改造,配置健身器材252件,联合其他部门共建设1个口袋公园。
卫生事业
截至2022年末,灵璧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344个。其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41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1个,镇卫生院21个,村卫生室304个,其他卫生机构5个。全县实有床位6229张,其中公立医院4468张,民营卫生院1761张。全县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535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562人,注册护士2794人。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灵璧县城镇登记失业率2.0%。
2022年,灵璧县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43.69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23万人。年末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13.3万人;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09.2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1万人。支出医疗救助金5406.3万元,基本医保参保率111.7%。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7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5.6万人。
截至2022年末,灵璧县共有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38个,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数9520张。社区服务中心22个,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100%。农村五保供养对象5424人。2022年,灵璧县销售社会福利彩票0.38亿元,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0.15亿元。
基础建设
2022年,灵璧县城区新增绿化265万平方米,新建16座公厕,新升级改造7座公厕。铺设管网天然气管道中压110千米、低压126千米,全县累计新增配套用户7737户,累计已达4.9万户,城镇居民用气率达到48.8%。
环境保护
2022年,灵璧县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PM2.5均值同比下降2.3%,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80天,优良率为76.9%。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安全生产
2022年,灵璧县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1起,死亡1人;各类生产安全事故4起,死亡4人;道路运输事故3起,死亡4人。
历史文化
综述
灵璧始建于宋元祐元年(1086年),是千年古县,“山川灵秀,有石如璧”,故名“灵璧”。是奇石之乡、钟馗故里、垓下之战古战场,素有“奇石虞姬钟馗画,一奇一美一神,灵璧三宝甲天下”之美誉,先后被评为“首批全国旅游文化典范基地”、“中国十大文化特色旅游名县”等称号。灵璧县是中国观赏石之乡、中国观赏石多功能综合展销基地、“中国民间艺术(钟馗画)之乡”,灵璧石被乾隆御封为“
天下第一石”。
地名由来
因“山川灵秀,有石如璧”,故名“灵璧”。
非遗文化
截至2022年末,灵璧县共有非遗项目119项,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1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7项,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93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90人,其中省级12人,市级26人,县级252人。
灵璧
非物质文化遗产:灵璧磬石雕刻、灵璧菠林喇叭、灵璧钟馗画、灵璧皮影戏、灵璧琴书、灵璧磬石雕刻、垓下民间传说、灵璧大鼓、剪纸钟馗、大魏狮子舞、五月二十八古会、小白龙探母传说和白龙庙会、灵璧旱船、马灯舞、“忆中味”酱香鸭制作技艺。
奇石文化
灵璧石,又称磬石(八音石),产于灵璧县渔沟镇磬石山北麓平畴间。灵璧石的开发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尚书·禹贡》载“泗滨浮磬”;殷商时期有灵璧石雕制宫廷乐器——虎纹石磬的记载;《晋书》载:皇帝勒令镇西将军谢尚来灵璧采磬石以备大乐江左……
灵璧石除磬石以外,还有更奇特的观赏石,其出产地也不限于磬石山一带,主要分布在县境北部,如灵觉山、朝阳山、白马山、耳毛山、邵山、九顶山等,在县境中部的三注山和南部的大山,峨山一带也有少量的分布。从已产出的灵璧石来看,其真正魅力不仅在于天赋其内在的灵气和形态的神奇,而其质、形、色、纹皆俱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如玉”,这是宋代诗人戴复古对灵璧石的由衷赞美。灵璧石位居中国四大观赏石之首,集“瘦、透、漏、皱”四奇和“声、形、质、色、纹、意”六美于一身,为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雅士所钟爱。灵璧石最为人称道的是其美学价值。安阳殷墟出土的磬中之王“虎纹石磬”就是用灵璧石磨制而成,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作为国宝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载入中国第一部专家撰述的国宝鉴赏读物《国宝大观》。灵璧石自北宋起就被列为贡品,
宋徽宗在首都开封建造“寿山艮岳”,大肆搜运四方奇石,灵璧石就被列为强征之首。宋人
杜绾所著《云林石谱》中记载:“宿州灵璧县,地名磬石山,石产土中,岁久穴深数丈。”该书汇载石品116种,将灵璧石列为奇石之冠。清乾隆六下江南三次驻足灵璧,并御赐灵璧石“天下第一石”的美称。2007年灵璧县被中国观赏石协会授予首批“中国观赏石之乡”荣誉称号。2010年灵璧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资格并成功注册灵璧石特色产品。
灵璧石是中国古代的石质乐器的首选材料,有玉振金声、余音悠长的特点,《尚书·禹贡》中就有“泗滨浮磬”的记载。《吕氏春秋·古乐篇》有载:“命大臣击磬,以象帝王之磬,以舞百兽。”1970年,新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时播放的《
东方红》乐曲,也是用灵璧磬石制作的编钟演奏的。灵璧县对中国传统民乐进行继承和创新,于2010年用灵璧磬石成功研发制作出传统管弦乐器,填补了中国民乐史上的空白,被民乐专家称为中国民乐史上的大革命和里程碑。磬石琴、磬石笛、磬石二胡,也获得国家专利授权。
灵璧石的人文科学价值也极为丰富,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也把钟爱灵璧石的情感寄托在文学作品之中,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歌赋,尤以
米芾《研山铭》和苏轼《灵璧张氏园亭记》最负盛名。此地还留下米芾拜石,苏东坡“醉卧灵璧石、三题灵璧石、画竹易石”等趣闻轶事。
楚汉文化
灵璧是楚汉古战场、霸王别姬地,垓下之战闻名遐迩,美人虞姬世人敬仰。
霸王城、
虞姬墓、散楚山、垓下古战场、
张良吹箫台、金银山韩信点将台、
十面埋伏、
四面楚歌、
霸王别姬……一幕幕经典的故事和传说发生在灵璧、结束在灵璧也深刻影响着灵璧。
垓下之战是楚汉战争的决定性战役,在中国战争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史记》《汉书·地理志》《安徽通志》等都确切表述了这场战争的发生地。唐代著名诗人
高适凭吊垓下古战场时作《东征赋》曰:“次灵壁之逆旅,面垓下之遗墟。”史学泰斗
郭沫若在《
中国史稿》中这样写道:“垓下在安徽省灵璧县南、沱河北岸。”《
中国历史地图集》把垓下标注在安徽灵璧的东南部。
垓下之战,汉兴之源
对垓下之战,史学界有人将其比喻成“东方的滑铁卢”。若用辩证思维来看待,战争的结果固然是项羽四面楚歌,自刎乌江,但如若没有项羽兵败垓下,哪有刘邦的胜利?又哪有汉王朝400多年基业的开启?从这个角度来看,垓下之战为汉王朝的开启奠定了基础,对中华民族的融合、繁荣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灵璧是汉王朝的源起之地,垓下之战开启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汉文化序幕,汉人、汉族、汉字、汉语、汉学……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2010年垓下之战遗址高层论坛上,“汉兴之源”这个主题得到了中国社科院秦汉历史研究会、安徽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以及历史地理学、考古学专家们的一致认可。
钟馗文化
灵璧是钟馗故里,清初著名学者
金埴在其著作《不下带编》中记载:“钟(馗)乃灵璧人,至今后裔在焉,多以丹砂绘其祖像而货以资食。上有县篆者,尤灵应云。”
灵璧钟馗画又称灵璧判子,它有别于其它地方木板年画或门神画作品,用手工绘画形式,有其独特的民间风味,历经宋、明、清各代,迄今经久不衰,尤甚在清代的灵璧古城内,画店林立,画商如云,清乾隆年间《灵璧志略》称:“每岁可售数万纸”、“画工衣食于斯”记载当时盛况。灵璧钟馗画在继
吴道子之后,至宋元祐年间,灵璧置县时期,便有一批民间画家云集此地,初步形成钟馗画(民俗画)艺术中心。北宋画家杨斐所绘钟馗,深得吴道子之味,气势伟岸;后居淮楚,与灵璧画家友情深厚,因传道子之法,为灵璧钟馗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南宋淮阴画家龚开,入元不仕,喜作钟馗墨鬼,笔墨酬和,妙趣横生,灵璧画家深受影响,钟馗画风为之一变,形象怪诞,风格新奇。清初,指画家高其佩出任宿州知州,时灵璧为宿州所辖,经常往来,对灵璧钟馗画家大加扶掖,使灵璧钟馗画创作水平整体得到提高。清人齐周华在《名山藏画副本·钟馗像赞》中赞道:“由吴道子画能通神也,无如天下传写,渐失其真,惟灵璧所画,往往不失吴道子原格,故世群推之。”民国四年(1915年),灵璧民间钟馗画师翟光远绘制的钟馗画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也有称“万国艺术赛会”并荣膺金奖,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
明盛之地
明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
朱棣以“清君侧,靖国难”的名义从北京起兵发起“靖难之役”,从北京一路南下,经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到安徽灵璧境内,遇到
建文帝军队的顽强抵抗,朱棣率领的“靖难军”与建文帝的军队在灵璧西南娄子镇(现改名
娄庄镇)展开齐眉山大战(当地又称其为燕王三打娄子镇)。经过浴血奋战,朱棣取得了这场决战的胜利,成为扭转战局的重要转折点,此后一路势如破竹攻入
南京,坐上皇位,改元永乐。清康熙《灵璧县志》记载:“及成祖靖难兵至灵璧齐眉山之战,梦感城隍,力斫追将之马。及明日,战急,平安来追,适马蹶见擒。事定后,念神之功,加爵为灵应侯,与州城隍等职。”灵璧县从明成祖加封灵璧城隍与州府同等级别以来,民间就以约定俗成的方式,在农历五月二十八举行盛大的庙会活动,一直延续至今。
如果没有朱棣在齐眉山之战的胜利,靖难之役的结局也许就会出现逆转,那么朱棣的雄心壮志也将难以实现,“永乐盛世”也就不复存在。朱棣在位期间,明朝经济文化发展达到顶峰,古代类书之冠《永乐大典》的编纂,开创了明代的文化盛世。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在元大都的废墟上建设新的北京城,彻底改变了中国南北的政治格局。有了朱棣迁都北京,才加速了北京的繁荣,使之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在北京城的建筑风格主要还是在明清两代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形成的,故宫、天坛、长城、十三陵等这些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建筑,也是在明朝进行修建和完善的,这也是旅游界常说的“明清看北京、隋唐看西安”的来历。从这一意义上说,齐眉山之战改变了大明王朝的历史进程,也使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南方转移到北方,奠定了北京的地位。灵璧是“明盛之地”,这一观点也得到安徽省社科院明代历史研究所专家们的广泛认可。
风景名胜
虞姬墓
虞姬墓,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东7.5千米处,是项羽爱姬之墓。据《史记》载,汉元年(前202年),项羽被汉军困于垓下,夜闻汉军四面楚歌,料大事已去,遂夜饮帐中,慷慨悲歌,虞姬和之“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吟罢自刎身亡,后被部属安葬于此。墓园占地3942平方米,墓冢和墓碑修复一新。墓园外建门楼、围墙,内建展厅、草坪、碑廊,供人游览凭吊、栖息或泼墨挥毫。
地方特产
灵璧石
灵璧石质地细腻温润,滑如凝脂,石纹褶皱缠结、肌理缜密,石表起伏跌宕、沟壑交错,造型粗犷峥嵘、气韵苍古。常见的石表纹理有胡桃纹、蜜枣纹、鸡爪纹、蟠螭纹、龟甲纹、璇玑纹等多种,有些纹理交相异构、窦穴委婉,富有韵律感。
2010年9月,灵璧石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
钟馗画
灵璧钟馗画又称灵璧判子,它有别于其它地方木板年画或门神画作品,用手工绘画形式,有其独特的民间风味,历经宋、明、清各代,迄今经久不衰,尤甚在清代的灵璧古城内,画店林立,画商如云,清乾隆年间《灵璧志略》称:“每岁可售数万纸”、“画工衣食于斯”记载当时盛况。灵璧钟馗画在继吴道子之后,至宋元祐年间,灵璧置县时期,便有一批民间画家云集此地,初步形成钟馗画(民俗画)艺术中心。北宋画家杨斐所绘钟馗,深得吴道子之味,气势伟岸;后居淮楚,与灵璧画家友情深厚,因传道子之法,为灵璧钟馗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南宋淮阴画家龚开,入元不仕,喜作钟馗墨鬼,笔墨酬和,妙趣横生,灵璧画家深受影响,钟馗画风为之一变,形象怪诞,风格新奇。清初,指画家高其佩出任宿州知州,时灵璧为宿州所辖,经常往来,对灵璧钟馗画家大加扶掖,使灵璧钟馗画创作水平整体得到提高。清人齐周华在《名山藏画副本·钟馗像赞》中赞道:“由吴道子画能通神也,无如天下传写,渐失其真,惟灵璧所画,往往不失吴道子原格,故世群推之。”民国四年(1915年),灵璧民间钟馗画师翟光远绘制的钟馗画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也有称“万国艺术赛会”并荣膺金奖,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荣誉称号
灵璧连续13年保持“全省平安县”荣誉称号,连续三届荣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2017年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最高奖——“长安杯”,是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县,安徽省文明县城、安徽省园林县城,安徽省综治模范县、安徽省双拥模范县。
2019年8月,灵璧县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2020年5月29日,入选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入选安徽省省级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县。
2020年1月2日,入选全国第四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2021年5月27日,被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首批全国县域足球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