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库门是一种融汇了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
民居特点的新型建筑,是具中国特色的居民住宅。
名称由来
汉语中把围束的圈叫做“箍”,如“
金箍棒”,“
箍桶”“
袖箍”(即袖标)。这种用石条围束门的建筑被叫做“石箍门”,宁波人发“箍”字音发的是“库”,以后上海的“石箍门”就讹作“石库门”了。 石库门建筑的平面和空间更接近于江南传统的二层楼的
三合院或四合院形式,保持着正当规整的客堂,有楼上安静的内室,还有习惯中常见的两厢。这种建筑还基本保持了中国传统住宅对外较为封闭的特征,虽身居闹市,但关起门来却可以自成一统。于是,这“门”也就变得愈加重要起来。它总是有一圈石头的门框,
门扇为乌漆实心厚木,上有铜环一副。这种式样的建筑被上海人称为“石库门”。
石库门建筑的
门楣部分是最为精彩的部分。这里装饰最为丰富。在早期石库门中,门楣常模仿江南传统建筑中的仪门做成中国传统砖雕青瓦压顶门头式样。后期受到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常用三角形、半圆形、弧形成长方形的花饰,类似西方建筑门、窗上部的山花楣饰。石库门建筑由其“门”而得名。石库门也逐步成了上海传统
弄堂住宅的代名词和一种标志。
我国的
普通邮票第23组《中国民居》中的上海民居图案采用的就是石库门建筑。中国共产党也诞生在望志路(今兴业路76号)一幢典型的石库门建筑中。
石库门建筑盛行于上世纪20年代,占据了当时民居的四分之三以上,还有近40%的
申城市民居住在有一个多世纪历史的石库门中。
上海的石库门主要集中在
黄浦区、
卢湾区和
静安区,包括,卢湾区
成都南路正元里、
淮海巷、
美仁里;卢湾区
长乐路庆福里、中和屯、
高福里;卢湾区茂名北路
兴庆里;静安区
石门一路新华里;静安区
威海路张园内的春阳里、
祥云里。 仍有200万左右上海人住在石库门建筑中。
历史沿革
石库门是上海最有
代表性的
民居建筑,通常被认为是上海近代都市文明的象征之一。
19世纪70年代初
早期的石库门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初,它脱胎于
江南民居的住宅形式,一般为三开间或五开间,保持了
中国传统建筑以
中轴线左右对称布局的特点。老式石库门住宅,一进门是一个横长的天井,两侧是左右厢房,正对面是
长窗落地的
客堂间。客堂宽约4米,深约6米,为会客、宴请之处。客堂两侧为
次间,后面有通往二层楼的木扶梯,再往后是后天井,其进深仅及前天井的一半,有水井一口。后天井后面为单层斜坡的附屋,一般作厨房、
杂屋和储藏室。整座住宅前后各有出入口,前立面由天井围墙、厢
房山墙组成,正中即为“石库门”,以石料作门框,配以黑漆厚木门扇;后围墙与前围墙大致同高,形成一圈近乎封闭的
外立面。所以,石库门虽处闹市,却仍有一点高墙深院、闹中取静的好处,颇受当时卜居租界的华人士绅、富商的欢迎。
20世纪10年代后
老式石库门逐渐被
新式石库门取代。新式石库门大多采用单开间或双开间,双开间石库门只保留一侧的前后厢房,单开间则完全取消了厢房。新式石库门在内部结构上的最大变动是后面的附屋改坡顶为平顶,上面搭建一间小卧室,即
亭子间。亭子间屋顶采用
钢筋混凝土平板,周围砌以栏杆墙,作晒台用。为了减少占地面积、节省建筑用材,新式石库门还缩小了居室的进深,降低了楼层和围墙的高度。
与老式石库门相比,新式石库门在外观上亦有所不同,新式石库门外墙面多用清水
青砖、
红砖或青红砖混用,石灰勾缝,而不是像老式石库门那样用白色石灰粉刷,老式石库门常用的
马头墙或
观音兜式的山墙也已不再使用。另一个重要的区别是,新式石库门不再用石料做门框,而改用
清水砖砌,
门楣的装饰也变得更为繁复。早期的石库门门楣常模仿江南传统建筑中的仪门,做成中国传统砖雕青瓦压顶门头式样,而新式石库门受
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常用
三角形、
半圆形、弧形或长方形的
花饰,类似西方建筑门窗上部的山花楣饰,这些花饰形式多样,风格各异,是石库门建筑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有些新式石库门还会在门框两边使用西方古典
壁柱的样式,作为装饰。总之,新式石库门在
建筑风格上是更加西方化了。
20世纪30年代中
随着
新式里弄和花园里弄的兴起,石库门就风光不再了,开始逐步沦为城市下层居民的栖身之所。但谁都没想到,石库门如今却是咸鱼翻身,出尽了风头。把石库门“
整旧如旧”的新天地已成为上海最时尚的渊薮,可那里的石库门是五脏六腑早给掏空了,只剩下了一个虚假的外壳,供人们去凭吊、缅怀。
建筑特点
石库门多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坡型屋顶常带有
老虎窗,红砖外墙,弄口有中国传统式牌楼。大门采用二扇实心黑漆木门,以木轴开转,常配有
门环,进出发出的
撞击声在古老的石库门
弄堂里回响。门楣做成传统砖雕青瓦顶门头,外墙细部采用西洋建筑的雕花刻图。二楼有出挑的阳台,总体布局采用了欧洲联排式风格。上海注意保存老的建筑,一些具有海派特色的石库门
里弄被作为近代优秀建筑整组保存。
住宅最典型的特征
石库门里弄住宅最典型的特征是中西合璧。石库门有着江南传统二层楼的
三合院或四合院的形式,一般进门就是一小天井,天井后为客厅,之后又是一天井,后天井是
灶台和后门,天井和客厅两侧是左右厢房,一楼灶台间上面为“亭子间”,再往上就是晒台。在总体上采用的联排式布局却来源于欧洲,外墙细部有西洋建筑的雕花图案,门上的三角形或圆弧形门头装饰也多为西式图案。
上海民居有“弄”的称法
其他城市的人甚至读不准这个词的音,其实,“弄”只是有别于街面房子的“胡同”的通称。早期的石库门大多叫弄、里,就是我们常说的“里弄”,又叫“弄堂”。弄堂常用弄、里、坊、村、公寓、别墅等名号,级别逐次提高。后几种又称为
新式里弄,居住条件已明显优于早期的老式石库门,配有欧式壁炉、屋顶烟囱、
通风口、大卫生间等。
新式
里弄住宅出现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后期的租界内,总体上比石库门更接近欧洲近代住宅的建筑风格。
建筑形式多为
混合结构,注重使用功能。新式里弄外形别致整齐,装修精致舒适,室外弄道宽敞,楼前庭院葱绿,
居住环境优美,有别于旧式石库门。
正面设大
玻璃阳台,使房屋的通风采光条件更为良好;
陕南村(原皇家花园,
陕西南路151号),1930年由法国天主教会建造,抗日战争前该处全是外国人居住,由蝶式点状型四层住宅组成一个建筑群。
上海的民居除了弄堂外,大楼公寓式民居则体现了近代建筑艺术的高雅华丽,能反映
上海城市风貌和
建筑设计师的独具匠心。大楼公寓集中在当时的商业交通繁华路段,解放前多为中外高级职员居住。欣赏这样的建筑,犹如欣赏一件件艺术珍品。如
淮海中路雁荡路上的
永业大楼,采用四方攒顶和转角处的圆形屋顶,形成了大楼独特的屋面
轮廓线。如上海最早的外廊式公寓——
淮海路上的
武康大楼(东美特公寓),有特色的
仿生建筑——
武康路密丹公寓等等。这些大楼在现代化的建筑群
中会显得矮小苍老,但它们所独有的沧桑感和贵族气却是高楼新贵们无法比拟的。
在上海的
徐汇、
卢湾、
静安等区,有一些幽静的马路,两旁都为庭院深深的
花园洋房。花园洋房兴起于三四十年代,主要满足官僚、外商、买办、
实业家、艺术家等的居住需求。花园洋房是有着宽阔的草坪、绿树环绕的浪漫迷人的宅邸,许多以大理石雕像或喷泉为花园的中心,一些高级的洋房还建有网球场、游泳池,以显示宅邸的豪华。
淮海路、新华路沿线路段花园洋房较多。这些住宅有法国式、西班牙式、
挪威式、英国乡村别墅式等,舒适别致,色彩柔和,可谓千姿百态、高雅气派。虽然岁月流逝,但那无法掩饰的豪华、那若有所失的神秘,却令人感慨万分。
解放以后,政府新建了“一千零二户”和“二万户”住宅,1951年建造了上海乃至全国解放后的第一个工人新村——
曹杨新村。但这些“火柴盒”式的“工房”构造简单,内部拥挤,只能解决市民居住的燃眉之急。市区的老房子也因人口稠密成为“新七十二家房客”。随着城市的逐步发展,上海民居已淡化地域概念,一个个环境优美、风格别致的
居住小区雨后春笋般出现,世纪之交的上海民居更追求舒适性、美观化、绿化率,它为上海万国建筑博览会增添了现代
艺术魅力。
文物保护
“ 我到很多城市见一些地方领导时,他们经常把‘
旧城改造’这四个字挂在嘴边,而我一听这四个字,就非常揪心。什么是旧城改造,其实就是把老的街道、老的城区全部推倒重来。这种做法往往不知不觉中在损毁传统的文明。”,在
华东理工大学举办的“石库门·重生·2010——
世界文化遗产拯救之路论坛”上,
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素有“城市遗产卫士”之称的
阮仪三教授在发言时提出,很多领导时常挂在嘴边的“旧城改造”这一说法并不可取。
阮仪三说,在固有的“旧城改造”思维引导下,我们许多地方在城市规划时,首先考虑的是全局上“消灭”老建筑,至于保护,只是部分性的、极少数的。反观欧洲一些著名城市,它们在开发
城市功能时,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最大限度保留老建筑,如何让旧的城区经过升级后发挥新的
功能定位。阮仪三介绍,两种不同的
思维模式,带来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我们看到许多欧洲名城,在保留大批老建筑的同时,保留了城市的文化和人脉;而我国一些城市经过所谓的“旧城改造”后,表面上看高楼林立,内里却丢掉了
传统文化,割裂了人们的
城市记忆。
阮仪三表示,石库门是上海特有的一种居住房屋,也是旧上海最多、最普通的老百姓住房,至今上海还留有数十万幢
石库门房子。这些石库门房子衍生了上海的文化,留存了上海的记忆。我们在保护石库门时,不能再提“旧城改造”了。
“一说到上海的石库门,很多外地人就去看新天地,想看上海的历史风情。有人说保护得很好,但它把老房子全部拆光了重做,是历史的上海吗?上海的里弄改造是好事,但我反对拆光了重建,反对旧城改造。保护是让它延年益寿,不是让它返老还童。”
阮仪三说,“我不希望我们看到的都是新天地,新天地可以有,但是你得先有原汁原味的东西,然后才有新天地。”
景区特色
石库门住宅脱胎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十九世纪后期,在上海开始出现用传统木结构加砖墙承重建造起来的住宅。由于这类民居的外门选用石料作门框,故称“石库门”。这种中西
建筑艺术相融合的石库门作为建筑和文化的产物,在中国近代
建筑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它的出现是一种城市生活的必然。洋场风情的现代化生活,使庭院式大家庭传统生活模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适合单身移民和小家庭居住的石库门
弄堂文化。石库门里的“亭子间”、“客堂间”、“厢房”、“天井”以及“
二房东”、“白相人嫂嫂”、“七十二家房客”等与石库门有关的名词成为老上海们温馨的记忆。
作为时代建筑的典范,相对于外滩而言,老上海的石库门建筑群更多地体现了上海混血文化的精神。在这里,我们不仅能看到源自西方的山花、
拱券,还能看到江南传统民居的
空间组织,这是文化混血的产物和结晶,它本身的发展历程也经历了不断改进的过程。
石库门建筑是具有海派特色的近代优秀建筑群体。采用具有浓厚江南传统民居空间,按照西方连排居住的方式进行
总体布局,带有浓厚的中西合璧的色彩,具有混血儿特征。
东西方两种完全不相干的风格在上海却得到了融合。这是上海文化中的一个很重要的传统,即融合中西的传统。这与
上海开埠以后的
自我认同有关系。
景区文化
石库门文化对近现代上海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生活方式的影响。
石库门孕育了近现代上海乃至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及生活方式,形成了特有的石库门文化,具体是:
列入非遗
专家考证:石库门始建于19世纪70年代清同治年间
石库门,
上海城市的
标志性建筑,究竟始于何年,又如何见证尘世沧桑中的城市变迁?文化部日前公示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名列其中。今天首发的《上海卢湾城区史》首次披露了一些“石库门的秘密”。
始建于清同治年间
早期
上海石库门建造究竟起源于何时?如果只有传说,而拿不出真实的史料记载,那无疑是城市文脉研究的一大缺憾。《上海卢湾城区史》的编写者用实证的方法查阅了大量的海内外史料档案,追寻石库门的历史。
“研究发现,上海
石库门里弄住宅起源于清同治年间,19世纪70年代在里弄木板房的基础上改建而成,逐渐发展,距今已有一百余年历史。”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卢湾城区史》
执行主编马学强说,在编写城区史的过程中,研究者从申报和老
洋行档案中发现,一座建造于1870年的石库门被用作洋行,档案还显示了这座石库门的建造者、所有人和使用人等详细资料,这是迄今发现有档案记录的早期石库门。
关联重大历史事件
石库门作为近代上海的重要
住宅建筑,不只是近代中西建筑文化交流的见证,也是宝贵的城市人文遗产。100多年来,在上海石库门里发生了诸多牵动中国
社会发展走向的重大历史事件,无论是一大会址,还是
渔阳里团中央旧址……“为什么重大历史事件会发生在这里的石库门,而不是别处,历史的偶然中又有哪些必然?”马学强说,过去4年,从事
城市历史、规划、建筑、社会、经济、文化等相关专业的海内外知名学者、专家加盟城区史的编写,遍查现有的城建档案、房产档案、
户籍档案、法册道契、行号路
图录、保甲管辖区域图,以及英、法、俄、韩等外文文献,其中不少是首次征引,那些看似零碎的
历史记录整合在一起,所有的偶然就都有了合乎逻辑的关联。
石库门的研究价值不仅在于建筑本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同济大学教授
郑时龄认为《上海卢湾城区史》涉及近现代上海各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市政、建筑和
社会万象,“这是上海有关城区史研究中迄今为止最具历史和
社会价值的一部史书。”
相关评价
石库门文化孕育并滋养了上海近代文明,作为一种象征,石库门文化代表了近代上海的文化特色。当然,石库门的五方杂处,也包容了三教九流的黑色文化与
灰色文化,这是应当清醒认识到的。
石库门文化作为一种
文化积淀,可以也应当作为构建当代有上海特色文化的基础,根据这一文化特色开发出适合
新时代的文化,它应当具有石库门文化的
包容性、大众性。
“石库门情结”反映了上海人对和谐、温馨的
人际关系、邻里关系的怀念与向往。它应当成为上海新的住宅建设、
社区文化建设的指向。这就是说,新上海的建设应当将
文化认同作为构建的重要因素,特别在上海步入
老龄化社会的进程中,这一点显得更为重要。